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量取装置,尤其是一种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背景技术 现有的量取装置包括旋转式和翻转式,该旋转式是通过旋转操作实现流体量 取,翻转式是通过多次翻转操作来实现流体量取。 但是,现有的量取装置具有如下缺 点 :每次量取的流体的量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流体量取量的旋转式流体量取 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及转 斗,所述罐体具有分隔开的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所述转斗与所述罐体转动配合,所述 转斗具有多个有底的量取腔,所述转斗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任一工作位置,均有至少 一个量取腔与所述进流通道连通且有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所述排流通道连通,且至少有 两个所述量取腔的容积相异。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量取腔的容积相异。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包括连接一体的分隔壁及罐身,所述分隔壁和罐身形成所 述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所述分隔壁具有第一装配端面,所述转斗贴在所述第一装配端 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斗还具有配合槽,所述罐身的底部设有配合壁,所述配合壁 与所述配合槽构成所述转动副,且所述配合壁和配合槽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量取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罐体一体成型。
一种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及转斗,所述罐体具有分隔开的进流通道 和排流通道,所述转斗与所述罐体转动配合,所述转斗具有多个量取腔,所述转斗具有 多个工作位置,在任一工作位置,均有至少一个量取腔与所述进流通道连通且有至少另 一个量取腔与所述排流通道连通,每个所述量取腔均具有槽壁和活动的槽底。
进一步的,所述槽壁围出上下贯穿的通槽,所述槽底装入所述通槽并与所述槽 壁构成滑动副。
进一步的,所述槽底中,至少有两个槽底通过连接体连成一体。
进一步的,各所述槽底均通过所述连接体连成一整体槽底。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及分隔壁,所述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由所述罐身 和分隔壁形成,所述分隔壁具有第一装配端面,各所述槽壁连成一体,各所述槽壁的上 端面构成第二装配端面,所述第一装配端面紧贴所述第二装配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转斗还具有圆环形配合槽,所述罐身底部设有圆环形配合壁, 所述配合槽与所述配合壁构成转动副,所述配合槽和所述配合壁密封。进一步的,所述转斗包括同步转动的固定斗和活动斗,所述活动斗和所述固定 斗构成滑动副,所述固定斗和活动斗中之一与所述罐体转动配合,所述槽壁设于所述固 定斗,所述槽底设于所述活动斗。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部设有环形配合壁,所述配合壁套住所述固定斗,所述 活动斗套住所述配合壁。
进一步的,在重力方向上,所述排流通道的长度小于所述进流通道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住所述进流通 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动到不同的角度,可以实现多种容积的流体量 取,实现了对流体量取量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 1 和图 2 分别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不同视角 的立体分解图 ;
图 3 和图 4 分别是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和主视图 ; 图 5 是图 4 沿 A-A 方向的剖视图 ;
图 6 是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
图 7 和图 8 分别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和立体 分解图 ;
图 9 和图 11 分别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不同视 角的立体分解图 ;
图 10 是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
图 12 是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
图 13 和图 14 分别是图 12 沿 B-B 方向和 C-C 方向的剖视图 ;
图 15 和图 16 分别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四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不同视 角的立体分解图 ;
图 17 和图 19 分别是第四具体实施方式的量取腔的容积在调节前和调节后的剖视 图;
图 18 是第四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
图 20 和图 21 分别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五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不同视 角的立体分解图 ;
图 22 和图 24 分别是第五具体实施方式的活动斗在调节前和调节后的立体图 ;
图 23 和图 25 分别是第五具体实施方式的活动斗在调节前和调节后的剖视图 ;
图 26、图 27 及图 28 分别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六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 分解图、立体图及剖视图 ;
图 29 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七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
图 30 是第七具体实施方式的罐体的立体图 ;
图 31 和图 32 分别是第七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和俯视图 ;
图 33 是图 32 沿 D-D 方向的剖视图 ;
图 34 和图 36 分别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八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不同视 角的立体分解图 ;
图 35 是第八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
图 37 是第八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
图 38 是本发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第九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
如图 1 至图 6,本实施方式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 1、转斗 2 及顶盖 3。
罐体 1 具有罐身 11 及分隔壁 12,该罐身 11 具有上下贯穿的罐腔 13。 分隔壁 12 固定在该罐腔的 13 内部,该分隔壁 12 包括水平的底板 121 及竖直的立板 122,该底板 121 和立板 122 一体连接,该底板 121 将该罐腔 13 分隔为上罐腔 131 和下罐腔 132,该立 板 122 将该上罐腔 131 分隔为进流腔 133 和排流腔 134,该进流腔 133 用于供流体流入, 该排流腔 134 用于供流体排出。 该底板 121 开有被隔开的进流口 135 和排流口 136,该进 流口 135 和进流腔 133 连通而构成进流通道 137,该排流口 136 和排流腔 134 连通而构成 排流通道 138,该进流通道 137 和排流通道 138 被分隔壁 12 隔开。 罐身 11 的底部为圆环 形的配合壁 111,下罐腔 132 由该配合壁 111 和底板 121 围出。 配合壁 111 的外表面具有 多圈圆环形筋条 112 及一个条状第一定位块 113。 底板 121 的与转斗 2 配合的端面为第一 装配端面 123。
转斗 2 包括同轴线的斗底 21、外斗壁 22 及内斗壁 23,该外斗壁 22 和内斗壁 23 均自该斗底 21 一体向上延伸,该外斗壁 22 为圆环形并环绕该内斗壁 23,该内斗壁 23、 外斗壁 22 及斗底 21 之间形成斗腔 29,该斗腔 29 被以内斗壁 23 为中心辐射状分布的多个 辐板 20 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多个顶部开口而底部封闭的有底量取腔 25,各个量取腔 25 均以 该转斗 2 的轴线为中心同圆周均匀分布。 该外斗壁 22 开有有底的圆环形配合槽 24,该 配合槽 24 与罐体的配合壁 111 匹配,且该圆环形配合槽 111 环绕各量取腔 25,配合槽 24 内还具有多组第二定位块 26,每组有两个第二定位块 26,各组的两个第二定位块 26 之间 形成定位槽 27。 每个定位槽 27 对应一个一个量取腔 25。 转斗 2 具有与罐体的第一装配 端面 123 贴合的第二装配端面 28,该第二装配端面 28 可以由共面的内斗壁 23 的上端面、 各辐板 20 的上端面及外斗壁 22 的上端面组成,即相当于配合槽 24 凹设于该第二装配端 面 28,各量取腔 25 的顶部开口开于该第二装配端面 28。 当然,第二装配端面 28 也可仅 由内斗壁的上端面和各辐板的上端面组成。 另外,配合槽 24 内还可以设有径向向内凸伸 的凸起 241,该凸起 241 可以扣住配合壁 111 的筋条 112,进一步防止转斗 2 在重力作用 下脱离罐体 1。
顶盖 3 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顶盖 31 和第二顶盖 32,该第一顶盖 31 具有封闭部 311 和缺口 312,该封闭部 311 盖住进流腔,该缺口 312 和排流腔连通。 该第二顶盖 32 可以完全罩住第一顶盖 32 并可封闭第一顶盖 31 的缺口 312。 该第一顶盖 31 盖在罐体 1 顶部,该第二顶盖 32 盖在第一顶盖 31 上 ;当然,第二顶盖和第一顶盖可以均直接盖在罐 体顶部。 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均可自转斗上移除,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也可以做成一体部件。 该第二顶盖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
安装时,将罐体的配合壁 111 插入转斗的配合槽 24 内,转斗的第二装配端面 28 压在罐体底板的第一装配端面 123 上,内斗壁 23 插入下罐腔 132 内,配合壁的筋条 112 和 配合槽 24 摩擦配合并密封,使转斗可以相对罐体绕自身轴线转动。 为了增加密封效果, 配合壁还可以通过具有弹性的密封圈 14 和配合槽密封配合。 当然,对于该种配合壁的 内、外表面均与配合槽密封配合的方式,罐体和转斗可通过该配合壁和配合槽的摩擦配 合连接一体,当然,罐体和转斗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紧固件或转轴等结构连成一体。
由于有多个量取腔,所以转斗具有多个工作位置。 在任意一个工作位置,都有 至少一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通且有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排流通道连通,通过翻转或倾 斜该量取装置,即可将与排流通道连通的量取腔内的流体排出。
对于任一工作位置,至少一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通且有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 排流通道相通的情况分为多种 :如多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通并仅有另一个量取腔与排 流通道相通 ;或如多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通并有另外的多个量取腔与排流通道相通 ; 或如仅有一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通并有另外的多个量取腔与排流通道相通。 一般的 是,在任一工作位置,有一个或多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通,而仅有另外一个量取腔与 排流通道连通。 对于该量取装置,其通过配合壁和配合槽的密封配合,实现罐体和转斗的密封 配合。 该配合壁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罐体可以有同轴线的多个圆环形配合壁, 对应的,转斗也有同轴线的多个圆环形配合槽。 当然,罐体也可以有离散分布的多个弧 形配合壁,该多个配合壁同圆周,对应的,转斗可以具有一个圆环形的配合槽。
实施方式二 :
如图 7 及图 8 所示,该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量取腔 25 仅 有两个,从而通过左右旋转来实现流体的取用。 顶盖的第一盖板盖 31 住进流腔 133,顶 盖的第二盖板 32 盖住排流腔 134。
一种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及转斗,所述罐体具有分隔开的进流通道 和排流通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配合壁,所述转斗具有至少一个配合槽及多 个有底量取腔,每个所述配合壁对应一个所述配合槽,所述配合壁和与其对应的所述配 合槽构成转动副,所述配合壁和配合槽密封配合,所述转斗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任一 工作位置,均有至少一个量取腔与所述进流通道连通且有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所述排流 通道连通。 罐体和转斗是通过配合槽和配合壁来实现配合连接,使配合壁的内、外表面 均与配合槽相配合,从而使整个量取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当量取腔有两个时,可以通 过左右旋转实现流体量取。
所述配合壁和配合槽均为圆环形。 所述配合壁和配合槽均有同轴线的至少两 个。
所述配合壁具有至少一圈圆环形筋条,所述筋条与所述配合槽密封配合,从而 更好的实现罐体和转斗之间的密封。 所述配合槽和配合壁之间还设有具有弹性的密封 圈。 当然,该筋条也可以为离散分布的多个。
所述配合壁具有一个第一定位块,所述配合槽内设有与所述量取腔一一对应的 多个定位槽,在任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定位块落入一个所述定位槽,由于每个定位槽
对应一个量取腔,当转动到位后,定位块落入定位槽,从而给操作者提供了转动操作的 手感。 所述配合槽内设有与所述量取腔一一对应的多组第二定位块,每组第二定位块有 两个,各组的两个第二定位块之间形成所述定位槽。
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及分隔壁,所述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由所述罐身和分隔壁形 成,所述分隔壁具有第一装配端面,所述第一装配端面与所述配合壁围出下罐腔,所述 转斗具有第二装配端面,各所述量取腔在所述第二装配端面开口,所述配合槽凹设于所 述第二装配端面,所述配合槽环绕各所述量取腔,所述转斗装入所述下罐腔,所述第一 装配端面和所述第二装配端面紧贴。
所述罐身具有贯穿的罐腔,所述分隔壁固定于所述罐腔内并将所述罐腔分隔为 互不连通的所述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
另外,罐体和转斗可以通过配合壁和配合槽的摩擦力实现配合连接,通过该摩 擦力来防止转斗脱离罐体,从而不需要紧固件或转轴等部件来实现罐体和转斗的连接, 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更加容易制造和组装 ;为了更进一步的防止转斗脱离,可以 在配合槽内设置凸块,该凸块扣住配合壁。
实施方式三 :
如图 9 至图 14 所示,本实施方式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 1、转斗 2 及顶盖3。 罐体 1 具有罐身 11 及分隔壁 12,该罐身 11 具有上下贯穿的罐腔 13,该分隔壁 13 固定于该罐腔内并将该罐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进流腔 133 和排流腔 134,该进流腔 133 用于供流体装入,该排流腔 134 用于供流体排出。 该分隔壁 12 包括水平的底板 121 及竖 直的立板 122,该底板 121 开有互不连通的进流口 135 和回流口 136,该进流口和进流腔 连通而构成进流通道 137,该排流口和排流腔连通而构成排流通道 138。 排流腔的顶部低 于进流腔的顶部,进流腔的长度可以是整个罐体的长度,而排流腔的长度可以远小于罐 体的长度,从而减小了排流流道的长度。 该长度是以重力方向作参照基准。
转斗 2 具有封闭板 29 及两个量取腔 25,该两个量取腔 25 均由槽壁 251 及活动的 槽底 252 组成。 两个槽壁 251 与该封闭板 29 连接一体,该槽壁 252 具有上下贯穿的通槽 253。 该槽底 251 伸入该通槽 253 内并与该通槽 253 滑动配合,该槽底 251 与通槽槽壁的 摩擦力可以保证槽底 251 不会脱离。 为了便于推拉槽底,该槽底还可以具有把手 254。 两个槽壁的上端面和封闭板的上端面可以共面而形成于分隔壁贴合的装配表面。
顶盖 3 具有封闭部 311 和缺口 312,该封闭部 311 盖住进流腔 133,该缺口 312 和排流腔 134 连通。
安装时,罐体的底板 121 和转斗的封闭板 29 对接,顶盖 3 盖在转斗 2 的顶部。 为了保证罐体和转斗的密封连接,可以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圈 4 紧套罐体和转斗。
转斗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每个工作位置,都有一个量取腔和进流腔连通,而 有另一个量取腔与排流腔连通。 在每个工作位置,转斗的封闭板可以密封紧贴在罐体的 底板上,通过封闭板和底板使进流腔内的流体仅会落入到两个量取腔内而不会落入到两 个量取腔外。
对于每个量取腔,其槽底可以在通槽内滑动,即槽底相对槽壁具有多个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由槽底和槽壁界定出的量取腔的容积不同,从而可以实现不同量流体的
定量取用。
由于排流通道较短,适当倾斜整个量取装置即可将流体排出。
实施方式四 :
如图 15 至图 19 所示,本实施方式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转斗及顶盖。
罐体 1 具有罐身 11 及分隔壁 12,该罐身具有上下贯穿的罐腔 13。 分隔壁 12 固 定在该罐腔 13 内部,该分隔壁 12 包括水平的底板 121 及竖直的立板 122,该底板 121 将 该罐腔分隔为上罐腔 131 和下罐腔 132,该立板 122 将该上罐腔 131 分隔为进流腔 133 和 排流腔 134,该进流腔 133 用于供流体流入,该排流腔 134 用于供流体排出。 该底板 121 上开有被隔开的进流口 135 和排流口 136,该进流口和进流腔连通而构成进流通道 137, 该排流口和排流腔连通而构成排流通道 138,该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被分隔壁 12 隔开。 罐身 11 的底部为圆环形的配合壁 111,下罐腔 132 由该配合壁 111 和底板 121 围出。
转斗 2 包括固定斗 21 与该固定斗 21 滑动配合而能够上下滑动的活动斗 22,该固 定斗 21 和活动斗 22 连接而可以同步转动。 固定斗 21 包括截面为环形的周壁 211,该周 壁围出上下贯穿的空腔 212,该空腔包括上下分布的上空腔 213 和下空腔 214。 该上空腔 被分隔为多个互不连通的通槽,该多个通槽 218 围绕转斗 2 的轴线同圆周均匀分布。 每 个通槽 218 均具有截面为环形的槽壁 215,各个槽壁的下端面共平面而形成一个整体的下 端面 216,下空腔 214 由该下端面 216 和周壁 211 围出。 固定斗的周壁上端面还开设有圆 环形的配合槽 219,该配合槽 219 和配合壁 111 匹配。 配合槽 219 内还可以设有能够扣住 配合壁 111 的凸起 241。 各个通槽的槽壁 215 连接成一体,如一体成型为一体。 活动斗 22 包括同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相互分离的槽底 221,各个槽底通过连接 体 222 连成一体而形成一个整体槽底。 槽底 221 与通槽 218 匹配,且每个槽底对应一个 通槽。 当然,各槽底也可以一体成型或通过胶水、紧固件等连接体连成一体。
顶盖 3 包括第一顶盖 31 和第二顶盖 32。 第一顶盖 31 具有封闭部 311 和缺口 312,该封闭部 311 盖住进流腔 133,该缺口 312 和排流腔 134 连通。 第二顶盖可以盖住 排流腔 134。
安装时,将罐体底部的配合壁插入转斗的配合槽,该配合壁与该配合槽摩擦密 封配合并摩擦连接,使固定斗可以相对该罐体转动,需要量取时,转动固定斗,固定斗 带着活动斗同步转动。 活动斗装入固定斗的下空腔 214,且每个槽底均伸入对应的通槽 内,即相当于形成了多个由固定的槽壁和活动的槽底形成的量取腔 25。 配合壁的内、外 表面均与固定斗的配合槽密封配合,且固定斗套住活动斗。
转斗在转动过程中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每个工作位置,均有至少一个量取腔 与进流通道连通,并有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排流通道连通。 在各个工作位置间转换时, 转动固定斗,固定斗带着活动斗同步转动。
对于每个量取腔,其槽底与槽壁滑动配合,该槽底相对槽壁具有多个位置,在 不同的位置,槽底和槽壁围出的量取腔的容积不同。 由于各个槽底连成一体,从而可以 实现对各量取腔容积的同步调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下空腔的腔壁上设置刻度标识 14,进行量取腔容积调 节时,可以倒转整个装置,向外抽出或向内推入槽底,即可以根据刻度标识得到每个位 置时量取腔的容积。 当然,固定斗也可以采用透明体,在进行容积调节设定时,可以不
需要倒转整个装置。
另外,为了提供每个工作位置的手感,配合壁的外表面具有定位块 112,固定斗 的配合槽内设有多个定位槽 217,每个定位槽对应一个量取腔。当转动到位后,定位块落 入定位槽,从而给操作者提供了转动操作的手感。
实施方式五 :
如图 20 至图 25 所示,本实施方式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 1、转斗 2 及顶 盖 3。
罐体 1 具有罐身 11 及分隔壁 12,该罐身具有上下贯穿的罐腔 13。 分隔壁固定 在该罐腔内部,该分隔壁 12 包括水平的底板 121 及竖直的立板 122,该底板 121 将该罐腔 分隔为上罐腔 131 和下罐腔 132,该立板 122 将该上罐腔 131 分隔为进流腔 133 和排流腔 134,该进流腔用于供流体流入,该排流腔用于供流体排出。 该底板上开有被隔开的进流 口 135 和排流口 136,该进流口和进流腔连通而构成进流通道 137,该排流口和排流腔连 通而构成排流通道 138,该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被隔开。 罐身 11 的底部为配合壁 111, 下罐腔由该配合壁 111 和底板围出。
转斗 2 包括固定斗 21 与该固定斗滑动配合的活动斗 22,固定斗和活动斗可以同 轴线。 固定斗 21 包括截面为环形的第一周壁 211,该第一周壁围出上下贯穿的空腔,该 空腔包括上下分布的上空腔 213 和下空腔 214。 该上空腔被分隔为多个互不连通的多个通 槽 218,该多个通槽围绕固定斗的轴线同圆周均匀分布。 每个通槽 218 均由截面为环形的 槽壁 215 围成,各个槽壁的下端面共面而形成一个整体的下端面 216,下空腔由该下端面 216 和周壁形成。
活动斗 22 包括截面为环形的第二周壁 221 及多个分离设置的槽底 222,每个槽 底 222 对应一个槽壁,每个槽壁和对应的槽底形成量取腔 25,槽底也可以开设具有容积 的有底盲槽 225。 各个槽底的底部通过连接体 223 与第二周壁 221 连成一体,各槽底、连 接体及第二周壁之间形成与罐体的配合壁 111 匹配的配合槽 224。
安装时,将固定斗装入罐体的下罐腔并与该下罐腔摩擦配合 ;罐体的配合壁插 入活动斗的配合槽,且各槽底伸入对应的通槽内,活动斗与固定斗滑动配合。 转动活动 斗,活动斗带着固定斗同步转动。 罐体的配合壁套住固定斗并与固定斗摩擦配合,该摩 擦力可以防止固定斗相对罐体向下滑动活动斗则套住固定斗和配合壁,活动斗与固定斗 和配合壁均摩擦配合,该摩擦力可以防止活动斗脱离固定斗。
罐体的配合壁的外表面设有刻度标识 14,当向下拉动活动斗或向上推活动斗 时,与活动斗对齐的刻度标识即表示量取腔 25 的容积,从而进行容积设定时,不需要倒 转整个量取装置。 当活动斗向上完全推入固定斗时,槽壁和槽底形成的量取腔的容积可 以为盲槽 225 的容积。
实施方式六 :
如图 26 至图 28 所示,本实施方式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 1、转斗 2 及顶 盖 3。 该实施方式与第一、二、三、四、五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转斗 2 的每个量 取腔 25 的容积不同,这样,转斗处于不同工作位置时,量取的流体的量是不同的。 转斗 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用于标识每个量取腔容积的刻度标识 14。
一种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其包括罐体及转斗,所述罐体具有分隔开的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所述转斗与所述罐体转动配合,所述转斗具有多个有底的量取腔,所述 转斗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任一工作位置,均有至少一个量取腔与所述进流通道连通且 有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所述排流通道连通,且至少有两个所述量取腔的容积相异,从而 通过转动到不同的角度,可以实现多种容积的流体量取。 该容积相异可以是量取腔的截 面积和 / 或深度不同。 一般的是,各个所述量取腔的容积相异。 所述罐体包括连接一体 的分隔壁及罐身,所述分隔壁和罐身形成所述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所述分隔壁具有第 一装配端面,所述转斗贴在所述第一装配端面上。 所述转斗还具有配合槽 27,所述罐身 的底部设有配合壁 111,所述配合壁与所述配合槽构成所述转动副,且所述配合壁和配合 槽密封配合。 通过配合壁和配合槽的摩擦配合,使转斗不易脱离罐体,实现罐体和转斗 的配合连接。
实施方式七 :
如图 29 至图 33 所示,本实施方式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 1、顶盖 2 及转 斗 3。
罐体 1 具有截面为环形的罐身 11,该罐身 11 的顶部设有顶盖 3。 罐体 1 还具有 与罐身 11 连接一体的分隔壁 12,罐身 1 具有上下贯穿的罐腔 13,该分隔壁 12 固定于该 罐腔 13 内并将该罐腔 13 分隔为互不连通并均上下贯通的进流通道 131 和排流通道 132, 该顶盖 3 与罐身 11 一体成型,该顶盖 3 封闭该进流通道 131 的顶部,该顶盖 3 开有与排 流通道 132 连通的排流口 31。 该分隔壁 12 的下端面为第一装配端面 121。 转斗 2 具有斗底 21、设于该斗底 21 的内斗壁 22 及设于该斗底的截面为环形的外 斗壁 23。 该内斗壁 22 设有两个有底的量取腔 25,该内斗壁 22 和外斗壁 23 之间形成圆 环形配合槽 24,罐身 11 的底部设有与该配合槽 24 匹配的配合壁 111。 内斗壁 22 的上端 面为第二装配端面 221,各量取腔 25 的顶部开口均开设于该第二装配端面 221。
装配时,罐体的配合壁 111 插入转斗的配合槽 24 内,罐体的第一装配端面 121 压在转斗的第二装配端面 221 上,该配合壁与该配合槽构成转动副并密封配合,使罐体 1 和转斗 2 能够相对转动,并利用摩擦力实现罐体和转斗的配合连接。
转斗在相对罐体的转动过程中,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任意一个工作位置,其 中一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通而另外一个量取腔则与排流通道连通。
需要倒出流体时,将整个量取装置倒置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罐身和顶盖一体成型,制造简单,方便包装。 进一步的,罐 身、顶盖及分隔壁一体成型。 转斗具有多个由槽底和槽壁围出的有底量取腔,各个量取 腔可以分离设置。 罐身可以具有圆环形配合壁,转斗具有对应的圆环形配合槽,该配合 壁插入该配合槽内并与该配合槽密封配合,由于配合壁的内、外表面均与配合槽密封配 合,所以提高了整个量取装置的密封性能。
实施方式八 :
如图 34 至图 38 所示,本实施方式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 1、顶盖 3 及转 斗 2。
罐体 1 包括罐身 11 及分隔壁 12,该分隔壁 12 包括水平的底板 121 和竖直的立板 122,罐身 11 上下贯穿,该立板 122 位于该罐身 11 内部并与罐身 11 围出进流通道 131, 该底板 121 位于罐身 11 内部并具有上下贯穿的排流通道 132。 顶盖 3 与罐身 11 一体成型
并封闭进流通道 131,该顶盖 3 具有与排流通道 132 连通的排流口 31。
转斗 2 具有斗底 21、设于该斗底的内斗壁 22 及设于该斗底的截面为环形的外斗 壁 23,该内斗壁 22 通过以该内斗壁 22 为中心辐射状分布的多个辐板 24 与外斗壁 23 连 接,相邻两个辐板、斗底、内斗壁及外斗壁之间围成量取腔 25,各量取腔以该内斗壁 22 为中心同圆周均匀分布。 每个辐板 24 的上端面共面而形成一个装配端面 26,该装配端面 26 与外斗壁 23 之间形成圆形配合槽 27,罐身的底部设有与该配合槽 27 对应的圆环形配 合壁 111。
装配时,将罐体的配合壁插入转斗的配合槽并与该配合槽摩擦配合,此时,转 斗的装配端面紧贴底板,在任意一个工作位置,均有一个量取腔直接与排流通道连通。 在此种结构下,排流通道的长度仅为底板的厚度,大大减小了排流通道的长度,在排出 流体时,仅需要倾斜较小的角度,方便操作。
实施方式九 :
该实施方式与第七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转斗 2 的量取腔 25 有三个或三个 以上并围成一圈。 该实施方式的转斗可以采用与第八实施方式的转斗一致。
一种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顶盖及转斗,所述罐体具有被分隔开的 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所述顶盖与所述罐体一体成型并盖住所述进流通道,所述转斗与 所述罐体构成转动副,所述转斗具有多个有底的量取腔,所述转斗具有多个工作位置, 在任一工作位置,均有至少一个量取腔与所述进流通道连通且有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所 述排流通道连通。 由于顶盖与罐体是一体成型的,减少了量取装置的元件数量,制造简 单,方便包装。 所述罐体包括连接一体的分隔壁及罐身,所述分隔壁和罐身形成所述进流通道 和排流通道,所述分隔壁具有第一装配端面,所述转斗贴在所述第一装配端面上,所述 罐身与所述顶盖一体成型。
所述分隔壁包括连接一体的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立板的底部,所述 罐身具有上下贯穿的罐腔,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罐腔内并将所述罐腔分隔为所述进流腔 和排流腔,所述底板设有相互隔开的进流口和排流口,所述进流口和进流腔相通构成所 述进流通道,所述排流口和排流腔相通构成所述排流通道,所述第一装配端面设于所述 底板。
所述分隔壁包括一体连接的底板和立板,所述罐身上下贯穿,所述底板和立板 固定于所述罐身内部,所述罐身和立板围出所述进流通道,所述排流通道贯穿设于所述 底板,所述第一装配端面设于所述底板。
各量取腔均具有槽壁和槽底,各量取腔槽壁的上端面形成第二装配端面,所述 第二装配端面与所述第一装配端面紧贴。
所述转斗还具有配合槽,所述罐身的底部设有配合壁,所述配合壁与所述配合 槽构成所述转动副,且所述配合壁和配合槽密封配合。 所述配合壁为圆环形,所述配合 槽也可以为圆环形。
一种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包括罐体及转斗,所述罐体具有分隔开的进流通道 和排流通道,所述转斗与所述罐体转动配合,所述转斗具有多个有底的量取腔,所述转 斗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任一工作位置,均有至少一个量取腔与所述进流通道连通且有
至少另一个量取腔与所述排流通道连通,所述罐体具有配合壁,所述转斗具有配合槽, 所述配合壁装入所述配合槽并与所述配合槽摩擦连接。 该摩擦连接指罐体和转斗通过该 配合壁和配合槽的摩擦力连接一体。 由于罐体和转斗为摩擦配合,从而可以省去连接罐 体和转斗的紧固件或转轴等连接部件,使整个量取装置的制造和组装更加简单,降低了 成本。 配合槽和配合壁可以均为圆环形,从而可以使配合壁的内、外表面均与配合槽密 封配合。 配合槽内可以设有凸起,该凸起扣在该配合壁上。 该配合壁上可以凸设有筋 条,该凸起扣在该筋条上。 罐体可以包括连接一体的分隔壁及罐身,分隔壁和罐身形成 所述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分隔壁具有与转斗贴合的第一装配端面,转斗具有与分隔壁 贴合的第二装配端面,该第一装配端面和第二装配端面贴合,配合槽凹设于该第二装配 端面。 第一装配端面和配合壁之间形成罐腔,转斗装入该罐腔内。
对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其包括罐体和转斗。 罐体可以设有配合壁而转斗 可以对应设有配合槽,使配合壁的内、外表面能够均与配合槽密封配合 ;转斗的量取腔 可以具有槽壁和活动的槽底,从而能够调节量取腔的容积 ;量取装置还可以具有顶盖, 该顶盖与罐体一体成型,如该顶盖可以和罐体的罐身一体成型,或顶盖、罐身及分隔壁 一体成型 ;转斗的多个量取腔的容积可以不同,使转动到不同的角度即可对应不同的容 积 ;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上述特征。 对于旋转式流体量取装置,罐 体和转斗的其它结构可以组合使用,如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罐体配合第四、五实施 方式的转斗,如第八实施方式的罐体配合第三、四实施方式的转斗等,如第二实施方式 的罐体配合第六实施方式的转斗等等。 对于量取腔的槽壁可以为截面为环形的结构,也 可以是具有缺口的结构,该缺口可以由罐体的配合壁封闭。 罐体和转斗可以构成转动副,使转斗可以相对罐体转动,该转斗可以具有多个 工作位置,使在任一工作位置时,至少有一个量取腔与罐体的进流通道连通且有至少另 一个量取腔与罐体的排流通道连通 ;一般的是,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量取腔与进流通道连 通而仅有另一个量取腔与排流通道连通。 罐体可以具有与转斗贴合的第一装配端面,转 斗可以具有与罐体贴合的第二装配端面,该第一装配端面和第二装配端面紧贴,使转斗 可以在第一装配端面上转动。 各量取腔可以由槽底和槽壁构成,即量取腔为顶部开口而 底部封闭的结构,该顶部的开口可以开在第二装配端面上。 罐体的底部可以具有配合 壁,转斗可以对应具有配合槽,配合壁与该配合槽密封配合,该配合槽可以为圆环形, 配合壁和配合槽可以构成转动副。 配合槽也可以开在第二装配端面上。 转斗具有多个有 底的量取腔,各量取腔可以以转斗的轴线为中心同圆周分布 ;当量取腔有两个时,其同 圆周左右分布 ;当量取腔有三个及以上时,量取腔围成一圈并等角度间隔均匀分布。
罐体具有被分隔开的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该进流通道的长度可以大于排流通 道的长度。
罐体可以包括连接一体的分隔壁和罐身,进流通道和排流通道由该罐身和分隔 壁形成,如罐身具有上下贯穿的罐腔而分隔壁设于该罐腔内并将该罐腔分隔为进流通道 和排流通道。 第一装配端面可以设于该分隔壁。 分隔壁可以包括竖放的立板和平放的底 板。 立板可以和罐身形成进流通道,排流通道可以仅由底板形成。
转斗可以包括同步转动的固定斗和活动斗,该固定斗和活动斗可以形成滑动 副,从而可以调节量取腔的容积。 转斗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取腔,当量取腔为
两个时,可以通过左右旋转转斗,实现对流体的量取。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