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模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3313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10538.1

申请日:

2009.11.27

公开号:

CN102080806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V 5/04申请公布日:201106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V 5/04申请日:20091127|||公开

IPC分类号:

F21V5/04; F21V5/00;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V5/04

申请人: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段文军; 陈庆仲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与之搭配的透镜,所述透镜的中部开设一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行之通孔,所述透镜包括一内凹的出光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过透镜的调整射向预定之方向,而另一部分光线即由通孔直接出射,由于没有透镜的滤光影响,大大降低了光损,本发明可兼顾实现光形调整和确保光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 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与之搭配的透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透镜的中部开设一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行之通孔, 所述透镜包括一内凹的出光面。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通孔具有一圆柱周面。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一供光线 出射的封罩, 该封罩收容在所述通孔内。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光轴, 所 述透镜具有一外侧壁面, 该外侧壁面为一自透镜底部至透镜顶部渐扩的平滑周曲面, 照射 到该外侧壁面的光线被反射后在通过发光二极管光轴的截面内转换成平行光。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在通过发光二极管光轴的截面 内的平行光由所述出光面平行出射。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光面为一轴线与所述发 光二极管的光轴重合的内圆台面。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圆台面连接所述圆柱周 面顶缘与所述外侧壁面顶缘, 并自圆柱周面顶缘向外侧壁面顶缘渐扩。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圆台面的锥角为 110 度~ 130 度范围内的任意一值。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圆台面的锥角为 120 度。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透镜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 聚光率在 3.6 ~ 6 之间。
11: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透镜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 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 10%处的出光角调节至 15-25 度的角度范围内。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透镜将所述发光二极管 发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 10%处的出光角调节至 20 度。
13: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透镜关于发光二极管的光 轴旋转对称。

说明书


发光二极管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光源, 发光二极管凭借其发光效率高、 体积小、 重量轻、 环保等优 点, 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的各个领域当中, 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
     直接自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线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照明需求, 目前一般采用在发 光二极管上加装透镜的方式来对其输出光形进行调整。经过透镜出射的光线损失较大, 光 效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光损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 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与之搭配的透镜, 所述透镜的中部 开设一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行之通孔, 所述透镜包括一内凹的出光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过透镜的调整射向预定之方 向, 而另一部分光线即由通孔直接出射, 由于没有透镜的滤光影响, 大大降低了光损, 本发 明可兼顾实现光形调整和确保光效。
     下面参照附图,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模组中的透镜的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的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剖视图。 图 3 是图 1 的倒置图。 图 4 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配光曲线图。 元件符号说明电路板 透镜 定位部 容置槽 调光部 通孔 12 20 22 220 24 2403102080806 A CN 102080810说内侧壁面 外侧壁面 出光面 发光二极管 基座 凹槽 芯片 封罩明书202 203 206 30 32 320 34 362/3 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至图 2,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一电路板 12、 一安 装在该电路板 12 上的发光二极管 30 及一透镜 20。该电路板 12 用于支撑发光二极管 30。 该发光二极管 30 包括一基座 32、 一固定于基座 32 上的芯片 34 及一罩住芯片 34 的封罩 36。 该基座 32 为矩形, 其可由绝热材料 ( 如塑胶 ) 或者导热材料 ( 如陶瓷 ) 制成。该基座 32 的顶部开设一凹槽 320。该芯片 34 通过导热材料 ( 图未示 ) 粘结于该凹槽 320 的底部。该 封罩 36 固接于基座 32 顶面并将芯片 34 密封在凹槽 320。封罩 3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圆顶 形。 该发光二极管 30 具有一光轴 I, 其发出的光线关于该光轴 I 旋转对称, 且光线在峰值光 强 10%处的出光角在 90 度的角度范围内。
     请一并参阅图 3, 透镜 20 可由透明材质如 PC 或 PMMA 等制成, 其在一些实施例中关 于光轴 I 旋转对称。该透镜 20 大致呈碗状, 其包括一定位部 22 及一连接该定位部 22 的调 光部 24。该定位部 22 呈圆筒状, 其底面中心开设有一圆形的容置槽 220。该容置槽 220 的 直径及深度与发光二极管 30 基座 32 的直径及高度大致相等, 以恰好将发光二极管 30 基座 32 收容于其中。该定位部 22 的底面可通过粘结材料接合于电路板 12 上, 以将透镜 20 与 电路板 12 固接。该透镜 20 的中部开设一上下贯通该透镜 20 的通孔 240, 该通孔 240 与该 容置槽 220 连通, 且该通孔 240 的直径可小于该容置槽 220 的直径。该通孔 240 的直径等 于或稍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 30 的封罩 36 的直径, 以将该封罩 36 收容在通孔 240 内。该通 孔 240 的内侧壁面 202 为一圆柱周面, 该内侧壁面 202 为透镜 20 的入光面。自发光二极管 30 封罩 36 以大角度 ( 与光轴 I 夹角大 ) 出射的光线 ( 如图 3 中的光线 a) 经透镜 20 的通 孔 240 周围的内侧壁面 202 折射入透镜 20 的调光部 24 的周缘区域, 自发光二极管 30 封罩 36 以小角度 ( 与光轴 I 夹角小 ) 出射的光线 ( 如图 3 中的光线 b) 直接从通孔 240 射出透 镜 20。
     该透镜 20 调光部 24 的外侧壁面 203 为一自底部至顶部渐扩的平滑周曲面。该调 光部 24 的顶面为透镜 20 的出光面 206。该出光面 206 呈内凹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 该出光面 206 为一部分内圆锥周面 ( 即内圆台面 ), 其锥角大致为 110 度~ 130 度, 在本实施例中 为 120 度, 该内圆锥周面的轴线与光轴 I 重合。该出光面 206 连接通孔 240 的内侧壁面 202 的顶缘及外侧壁面 203 的顶缘, 且自内侧壁面 202 的顶缘向外侧壁面 203 的顶缘呈喇叭状 逐渐扩大。自发光二极管 30 封罩 36 以大角度出射的光线 ( 如图 3 中的光线 a) 经内侧壁 面 202 折射后照射在外侧壁面 203 上, 在通过光轴 I 的截面内的光线经过外侧壁面 203 的 反射后转换为平行光, 过光轴 I 的截面内的平行光经过出光面 206 的折射后平行射出透镜 20 外。
     请同时参阅图 4, 经由上述内侧壁面 202、 出光面 206 及外侧壁面 203 的共同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 自透镜 20 出射的光线在峰值光强 10%处的出光角可被调节至 15-25 度的 角度范围内, 优选为 20 度, 使得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指向性强。相比于发光二极管 30 发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 10%处的 90 度的出光角, 经透镜 20 调整后的输出光线在峰值光强 10%处的出光角被缩小到 2/9 左右, 透镜 20 对发光二极管 30 的聚光率在 3.6 ~ 6 之间 ( 聚 光率=发光二极管输出光线在峰值光强 10%处的出光角 / 透镜输出光线在峰值光强 10% 处的出光角 )。另外, 自发光二极管 30 封罩 36 出射的一部分光线不经过透镜 20 的调整由 通孔 240 直接射出透镜 20 外, 减少了光损。图 4 所示的光强曲线的中间部分呈平直状, 说 明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中心光束均匀。

发光二极管模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光二极管模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光二极管模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光二极管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光二极管模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0806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1CN102080806ACN102080806A21申请号200910310538122申请日20091127F21V5/04200601F21V5/00200601F21Y101/0220060171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段文军陈庆仲54发明名称发光二极管模组57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与之搭配的透镜,所述透镜的中部开设一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行之通孔,所述透镜包括一内凹的出光面。与现有。

2、技术相比,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过透镜的调整射向预定之方向,而另一部分光线即由通孔直接出射,由于没有透镜的滤光影响,大大降低了光损,本发明可兼顾实现光形调整和确保光效。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080810A1/1页21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与之搭配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中部开设一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行之通孔,所述透镜包括一内凹的出光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具有一圆柱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一供光线出射的。

3、封罩,该封罩收容在所述通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光轴,所述透镜具有一外侧壁面,该外侧壁面为一自透镜底部至透镜顶部渐扩的平滑周曲面,照射到该外侧壁面的光线被反射后在通过发光二极管光轴的截面内转换成平行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发光二极管光轴的截面内的平行光由所述出光面平行出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为一轴线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轴重合的内圆台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台面连接所述圆柱周面顶缘与所述外侧壁面顶缘,并自圆柱周面顶缘向外侧壁面顶缘渐扩。8如权利要。

4、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台面的锥角为110度130度范围内的任意一值。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台面的锥角为120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聚光率在366之间。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出光角调节至1525度的角度范围内。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出光角调节至20度。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关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旋转对。

5、称。权利要求书CN102080806ACN102080810A1/3页3发光二极管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背景技术0002作为一种新兴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凭借其发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的各个领域当中,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0003直接自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线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照明需求,目前一般采用在发光二极管上加装透镜的方式来对其输出光形进行调整。经过透镜出射的光线损失较大,光效低。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光损的发光二极管模组。0005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与之搭配的透镜,所。

6、述透镜的中部开设一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穿行之通孔,所述透镜包括一内凹的出光面。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过透镜的调整射向预定之方向,而另一部分光线即由通孔直接出射,由于没有透镜的滤光影响,大大降低了光损,本发明可兼顾实现光形调整和确保光效。0007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模组中的透镜的立体图。0009图2是图1的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剖视图。0010图3是图1的倒置图。0011图4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配光曲线图。0012元件符号说明0013电路板12透镜20定位部22容置槽220调光部24通孔2。

7、40说明书CN102080806ACN102080810A2/3页4内侧壁面202外侧壁面203出光面206发光二极管30基座32凹槽320芯片34封罩360014具体实施方式0015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包括一电路板12、一安装在该电路板12上的发光二极管30及一透镜20。该电路板12用于支撑发光二极管30。该发光二极管30包括一基座32、一固定于基座32上的芯片34及一罩住芯片34的封罩36。该基座32为矩形,其可由绝热材料如塑胶或者导热材料如陶瓷制成。该基座32的顶部开设一凹槽320。该芯片34通过导热材料图未示粘结于该凹槽320的底部。该封罩36固接于基座。

8、32顶面并将芯片34密封在凹槽320。封罩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圆顶形。该发光二极管30具有一光轴I,其发出的光线关于该光轴I旋转对称,且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出光角在90度的角度范围内。0016请一并参阅图3,透镜20可由透明材质如PC或PMMA等制成,其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光轴I旋转对称。该透镜20大致呈碗状,其包括一定位部22及一连接该定位部22的调光部24。该定位部22呈圆筒状,其底面中心开设有一圆形的容置槽220。该容置槽220的直径及深度与发光二极管30基座32的直径及高度大致相等,以恰好将发光二极管30基座32收容于其中。该定位部22的底面可通过粘结材料接合于电路板12上,以将透镜2。

9、0与电路板12固接。该透镜20的中部开设一上下贯通该透镜20的通孔240,该通孔240与该容置槽220连通,且该通孔240的直径可小于该容置槽220的直径。该通孔240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30的封罩36的直径,以将该封罩36收容在通孔240内。该通孔240的内侧壁面202为一圆柱周面,该内侧壁面202为透镜20的入光面。自发光二极管30封罩36以大角度与光轴I夹角大出射的光线如图3中的光线A经透镜20的通孔240周围的内侧壁面202折射入透镜20的调光部24的周缘区域,自发光二极管30封罩36以小角度与光轴I夹角小出射的光线如图3中的光线B直接从通孔240射出透镜20。0017该透。

10、镜20调光部24的外侧壁面203为一自底部至顶部渐扩的平滑周曲面。该调光部24的顶面为透镜20的出光面206。该出光面206呈内凹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出光说明书CN102080806ACN102080810A3/3页5面206为一部分内圆锥周面即内圆台面,其锥角大致为110度130度,在本实施例中为120度,该内圆锥周面的轴线与光轴I重合。该出光面206连接通孔240的内侧壁面202的顶缘及外侧壁面203的顶缘,且自内侧壁面202的顶缘向外侧壁面203的顶缘呈喇叭状逐渐扩大。自发光二极管30封罩36以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如图3中的光线A经内侧壁面202折射后照射在外侧壁面203上,在通过光轴I的。

11、截面内的光线经过外侧壁面203的反射后转换为平行光,过光轴I的截面内的平行光经过出光面206的折射后平行射出透镜20外。0018请同时参阅图4,经由上述内侧壁面202、出光面206及外侧壁面203的共同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自透镜20出射的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出光角可被调节至1525度的角度范围内,优选为20度,使得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指向性强。相比于发光二极管30发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90度的出光角,经透镜20调整后的输出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出光角被缩小到2/9左右,透镜20对发光二极管30的聚光率在366之间聚光率发光二极管输出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出光角/透镜输出光线在峰值光强10处的出光角。另外,自发光二极管30封罩36出射的一部分光线不经过透镜20的调整由通孔240直接射出透镜20外,减少了光损。图4所示的光强曲线的中间部分呈平直状,说明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中心光束均匀。说明书CN102080806ACN102080810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80806ACN102080810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8080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