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3353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3353ACN101943353A21申请号200910164532822申请日20090703F21S8/00200601F21V8/00200601F21V19/00200601F21V5/00200601F21V7/00200601G02F1/13357200601G02F1/1333200601F21Y101/0220060171申请人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地址361102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北路1689号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郑添杰54发明名称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
2、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本体、侧壁以及第一容置槽。该本体具有入光面、与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以及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侧壁自该本体的该出光面边缘向上延伸,该本体与该侧壁形成收容部。第一容置槽,位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侧并自该底面挖设形成,用以放置该发光组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CN101943360A1/1页2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入光面、与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以及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自该本体的该出光面边缘向上延。
3、伸的侧壁,该本体与该侧壁形成收容部;以及第一容置槽,位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侧并自该底面挖设形成,用以放置该发光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组,该光学膜片组位于该收容部且临近该出光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该底面以及该侧壁外围包覆有反射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胶带,部分覆盖该反射层以及该光学膜片组,用以连接固定该反射层与该光学膜片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包覆该反射层并部分覆盖该光学膜片组。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
4、括周边区域以及显示区域;以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且该显示面板位于该背光模组的该收容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胶带,部分覆盖该反射层以及该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用以固定该反射层与该显示面板。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背框,包覆该反射层并覆盖该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还包括第二收容槽,位于该导光板的该侧壁,用以容置该显示面板的线路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路区位于该周边区域。权利要求书CN101943353ACN101943360A。
5、1/4页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导光板结构代替胶框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景技术0002液晶显示装置因重量轻、体积薄、辐射小等优点,而逐渐占据显示产品主流。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需借助光源如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均匀的平面光。0003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1与相邻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光模组12,背光模组12为液晶显示面板11提供均匀的平面光。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1包括有彩色滤光片基板111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2,且在液晶显示面板11线路区设置有电子。
6、元件113,例如为驱动IC或软性电路板等。0004背光模组12包括光学膜片组13、导光板14、反射片15、发光组件即发光二极管16以及胶框17。导光板14具有入光面、与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胶框17具有底板172以及自底板172边缘垂直延伸的首尾相接的四个侧壁171,至少一侧壁171的内侧设置有发光组件16,其中发光组件16由多个发光二极管18电性设置在软性电路板19上形成。胶框17的四侧壁171形成一空间收容光学膜片组13、导光板14以及反射片15,从而用以固定导光板14和光学膜片组13。导光板14的入光面与发光组件16相邻设置,且发光二极管16的发光面与导光板14的入光面。
7、相对设置。光学膜片组13设置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一侧,反射片15设置于底面的一侧。0005然而,随技术革新,产品的轻薄发展趋势,对背光模组12的厚度也提出更进一步的薄化要求。而胶框17一般都会有底板172以便固定导光板14及光学膜片组13,因此在计算整个背光模组12或显示装置10的厚度时需把胶框17底板172的厚度考虑在内。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12通常采用在导光板14的底面加一层反射片15来反射光源,但其四周侧面则会存在光的漏失现象。另外,利用胶框17来固定导光板14与光学膜片组13的结构也相对比较复杂,其还需要利用卡合或锁螺丝的方式与背板图中未示出卡合或结合来固定背光模组12。发明内容。
8、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本体、侧壁以及第一容置槽,该本体具有入光面、与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以及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侧壁自该本体的该出光面边缘向上延伸,且该本体与该侧壁形成收容部;第一容置槽位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侧并自该底面挖设形成,用以放置该发光组件。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组,该光学膜片组位于该收容说明书CN101943353ACN101943360A2/4页4部且临近该出光面。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板的底面以及该侧壁外围包覆有反射层。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
9、还包括胶带,部分覆盖该反射层以及该光学膜片组,用以连接固定该反射层与该光学膜片组。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包覆该反射层并部分覆盖该光学膜片组。00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周边区域以及显示区域,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光源。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本体、侧壁以及第一容置槽,该本体具有入光面、与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以及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侧壁自该本体的该出光面边缘向上延伸,且该本体与该侧壁形成收容部;第一容置槽位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侧并自该底面挖设形成,用以放置该发光组件。0012作为可选。
10、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组,该光学膜片组与该显示面板位于该收容部,且该光学膜片组临近该出光面。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板的底面以及该侧壁外围包覆有反射层。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胶带,部分覆盖该反射层以及该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用以固定该反射层与该显示面板。00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背框,包覆该反射层并部分覆盖该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00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板还包括第二收容槽,位于该导光板的该侧壁,用以容置该显示面板的线路区。00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线路区位于该周边区域。0018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
11、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0019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0020图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0021图3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0022图4A和图4B所示为图3中显示装置的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图4C所示为图4A中导光板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0024图5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请参见图2,图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本发明的背光模组1包括发光组件6以及导光板4。导光板4包括本体41、侧壁42以及第一容置槽43,本体41具有入光面44、与入光面44相邻的出光面。
12、45以及与出光面45相对设置的底面46。侧壁42自本体41的出光面45边缘向上延伸,且本体41与侧壁42形成收容部。导光板4的底面46以及侧壁42外围包覆有反射层5,反射层5可有效的将部分侧面光反射到随后所述的显说明书CN101943353ACN101943360A3/4页5示面板上,以减少光的漏失。第一容置槽43位于导光板4的入光面44侧并自底面46挖设形成,用以放置发光组件6。其中发光组件6例如为发光二级管光条,由多个发光二极管61电性设置于电路板62上形成,电路板62例如为印刷电路板或软性印刷电路板。0026此外,背光模组1还包括光学膜片组3,光学膜片组3位于收容部且临近出光面45。而且。
13、背光模组1还包括胶带7,胶带7部分覆盖反射层5以及光学膜片组3,请继续参见图2,亦即胶带7的一部分贴附在反射层5上,另一部分贴附在光学膜片组3的周缘,用以连接固定反射层5与光学膜片组3。0027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1也可以直接利用背框包覆反射层5并部分覆盖光学膜片组3上,从而固定反射层5与光学膜片组3,而且背框由于包覆在反射层5外围可以对反射层5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翘曲变形。或者,也可以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再加上背框,亦即利用背框包覆反射层5和胶带7的外围,从而固定反射层5与光学膜片组3,并保护反射层5。0028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见图3、图4A。
14、、图4B和图4C,图3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所示为图3中显示装置的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C所示为图4A中导光板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面板2以及背光模组,显示面板2包括周边区域AB以及显示区域AA,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2提供光源。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6以及导光板4。导光板4包括本体41、侧壁42以及第一容置槽43,本体41具有入光面44、与入光面44相邻的出光面45以及与出光面45相对设置的底面46。侧壁42自本体41的出光面45边缘向上延伸,且本体41与侧壁42形成收容部。第一容置槽43位于导光板4的入光面44侧并自底面46挖设。
15、形成,用以放置发光组件6。其中发光组件6例如为发光二级管光条,有多个发光二极管61电性设置于电路板62上形成,其中电路板62例如为印刷电路板或软性印刷电路板。0029此外,背光模组10还包括光学膜片组3,光学膜片组3位于收容部且临近出光面45。而且背光模组10还包括胶带7,胶带7部分覆盖反射层5以及显示面板2的周边区域AB,请继续参见图3,亦即胶带7的一部分贴附在反射层5上,另一部分贴附在显示面板2的周边区域AB,用以连接固定反射层5与显示面板2。0030此外,导光板4还包括第二收容槽9,位于导光板4的侧壁42,用以容置显示面板2的线路区AC,线路区AC上例如设置有驱动IC21、软性电路板等,。
16、其中线路区AC位于周边区域AB。亦即将导光板4设计成合理的结构以配合显示装置20其他元件如发光组件6、显示面板2的软性电路板或线路区的结构。0031请参见图5,图5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20同样包括显示面板2以及背光模组,显示面板2包括周边区域以及显示区域。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6、导光板4以及光学膜片组3。导光板4包括本体41、侧壁42、第一容置槽43以及第二收容槽9。其中,导光板4的底面46以及侧壁42外围包覆有反射层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20还包括背框8,利用背框8取代胶带7包覆反射层5并部分覆盖显。
17、示面板2的周边区域。当然,显示装置20也可以直接利用背框8包覆反射层5并至少部分覆盖显示面板2的周边区域,从而固定反射层5与显示面板2,而且背框8由于包覆在反射层5外围说明书CN101943353ACN101943360A4/4页6可以对反射层5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翘曲变形。或者,也可以在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再加上背框8,亦即利用背框8包覆反射层5和胶带7的外围,从而固定反射层5与显示面板2,并保护反射层5。003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优点总结如下00331导光板出光面四周的侧壁形成收容部,以便放置光学膜片组,因而可以省去胶框,且固定结构性较好。00342本发明的。
18、设计舍弃胶框,计算显示模组厚度时可省去胶框底面的厚度,从而使得显示装置变薄,同时也可以避免胶框与导光板间的间隙。00353导光板为透明材质,在导光板四周侧围包裹反射层,可有效的将部分侧面光反射到显示面板上,以减少光的漏失。0036藉由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说明书CN101943353ACN101943360A1/4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43353ACN101943360A2/4页8图3图4A说明书附图CN101943353ACN101943360A3/4页9图4B图4C说明书附图CN101943353ACN101943360A4/4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4335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