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031570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5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1561.5

申请日:

2010.09.15

公开号:

CN101936881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1N 21/17申请日:20100915授权公告日:20121003终止日期:201609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21/17申请日:20100915|||公开

IPC分类号:

G01N21/17; G01N21/47; G06F19/00

主分类号:

G01N21/17

申请人:

吉林大学

发明人:

陈圣波; 汪自军; 杨莹; 孟治国; 路鹏

地址: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代理人:

王立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是通过分别计算视线向量与大气网格径向垂直分界和大气层水平分界交点,合并两种类型交点再计算相邻交点距离得到截距;将层析成像方法应用到联系体发射率与辐射亮度方程上,并选用乘迭代重建技术,得到了体发射率的反演迭代模型,对体发射率进行解算;最后利用奇氧族光化学模型将体发射率与臭氧数密度联系起来,选择牛顿迭代法实现臭氧剖面的反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 顺序和步骤 : a、 临边遥感轨道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 : 先读取卫星轨道辐射亮度数据、 卫星地理坐标 及观测时间, 并读取辐射亮度对应观测视线的切点的地理坐标、 切高、 太阳天顶角、 相对方 位角数据 ; b、 根据读取的卫星地理坐标和观测视线切点的地理坐标, 计算卫星和切点的地心三维 直角坐标及轨道面内的升交点地理坐标 ; c、 依据卫星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剖面沿轨道方向角度边界, 由切点升交点地 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高度范围 ; d、 然后由卫星和切点的轨道面升交点坐标系的地理坐标计算卫星和每个切点的直角 坐标 ; e、 大气气辉体发射率反演 : 首先根据反演大气范围内的卫星和切点升交点直角坐标计 算切点到卫星的视线向量, 然后计算视线向量与反演范围内大气网格截距 ; f、 由氧红外波段大气临边观测辐射亮度实质是体发射率沿视线积分原理出发, 建立层 析成像反演模型, 选择乘代数重建方法进行解算 ; 其中包括初值估算, 和迭代计算两个步 骤; 其中, 和 分别为第 j 个大气网格中体发射率初值和经过第 n 次迭代后的反演 值, Oi 是第 i 条视线辐射亮度, O(n-1)iest 是第 i 条视线模拟估计辐射亮度, Lij 是第 i 条视线 通过第 j 个大气网格截距, 。βij 称为权因子。 g、 大气臭氧剖面反演 : 首先由比尔定律, 用初始大气数据库计算大气网格在不同太阳 天顶角下的太阳辐射, 由此计算奇氧族光化学反应的光解反应系数 ; h、 由奇氧族光化学反应出发, 建立气辉体发射率连续方程 ; 其中, J, g, k 和 A 分别为光解离系数、 光激发系数、 碰撞湮灭系数和自发辐射系数。 i、 结合光解反应系数、 碰撞湮灭和自发系数, 输入初始大气廓线, 对气辉体发射率进行 2 模拟 ; j、 基于层析成像反演的二维体发射率剖面, 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臭氧二维剖面的反 演; k、 用迭代计算后的臭氧再进行模拟, 然后利用上面的迭代计算式再迭代计算臭氧廓 线。

说明书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化学遥感, 尤其是利用氧红外波段大气临边遥感数据通过层 析成像反演方法与奇氧族光化学模型结合, 反演大气臭氧二维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
     臭氧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内的臭氧是地球生 命免遭紫外线伤害的 “保护伞” ; 但是, 人类生活的对流层中过高的臭氧含量是有害的甚至 有毒的大气污染, 能够损害人的眼、 肺等, 以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1929 年 英 国 人 Dobson 开 始 观 测 研 究 大 气 臭 氧, 特 别 是 自 1979 年 卫 星 上 的 TOMS(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 和 SBUV(Solar BackscatteredUltraviolet) 观测大气臭氧, 发现了南极臭氧洞以后, 大气臭氧的观测研究进入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 近年来, 研究发现北极大气臭氧在衰减, 中国青藏高原的大气臭氧含量也在减少。 在新一代 对地观测系统中,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 Terra-Aqua 卫星中都搭载了的大气化学探测的遥感 器, 随后于 2004 年 7 月 15 日又专门发射了大气化学卫星 Aura。同时, 在欧空局 2002 年发 射的最大的环境卫星 Envisat 中也搭载了多颗大气化学成分探测的遥感器。当然, 所有这 些大气化学成分探测中, 仍然以大气臭氧等温室气体探测为主。相对传统地面和航空观测 技术, 卫星遥感大气臭氧能够提供一个全球三维动态的大气臭氧剖面和总量测量。 卫星遥感大气化学成分, 从卫星观测几何特征上, 主要有天底、 掩星和临边三种 观测方式, 分别利用大气的反射、 透射、 后向散射, 以及大气的热辐射来反演大气的化学成 分。不同的观测几何特征, 决定了卫星遥感大气臭氧的覆盖范围和大气化学成分数据的水 平和垂直分辨率。天底观测能够确保卫星的全球观测范围, 但只是提供平流层臭氧总量 信息和有限垂直分辨率的臭氧剖面, 如比较早的 TOMS 和 GOME(Global Ozone Monitoring Experiment) 等仪器。掩星观测类似临边观测, 充分利用垂直网格内丰富的光谱信息和 相对高的探测深度, 能够提供大气成分的剖面信息, 但其观测范围只限制在 50-80 纬度 范围内, 而且还取决于季节的影响, 如 SAGEIII、 POAM、 GOMOS 等仪器。相对而言, 临边观 测只记录大气散射的太阳辐射, 能够提供一个更好的地面覆盖和更高垂直分辨率的大 气剖面测量, 因此, 自 2001 年以来的多颗大气探测遥感卫星都采用了这种观测技术, 如 Odin 卫星上 Combined Optical Spectrograph and Infrared Imager System(OSIRIS), Envisat 卫 星 上 的 Scanning Imaging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forAtmospheric CHartographY(SCIAMACHY), Hitchhiker Junior 上的 the ShuttleOzone Limb Sounding Experiment(SOLSE), Aura 卫星上的 High ResolutionDynamics Limb Sounder(HIRDLS) 和 Microwave Limb Sounder(MLS)。因此, 论文将以卫星遥感大气 Limb 散射反演臭氧剖面为 例, 研究层析成像技术在臭氧剖面反演中的应用。
     针对不同的卫星观测结果, 近年来开发了许多不同算法来反演大气臭氧剖面。 OSIRIS 臭氧剖面反演采用了与 SOLSE 反演一样的技术, 基于正规化的 Limb 辐射剖面, 综合 利用辐射传输模型 (LIMBTRAN) 和最优化估计 (OE) 方法 ; SCIAMACHY 臭氧剖面利用辐射传
     输模型 (SCIARAYS) 和臭氧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 Chappuis 波段进行反演的 ; GOME 臭氧剖 面反演算法也是基于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的辐射和 GOME 测量的辐射差的最小化方法。这些 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物理算法都是利用了一些已知的大气臭氧剖面测量数据作为先验知 识或者它们的正规化、 最优化方法来反演的, 同时假设大气化学成分具有均匀的水平结构。 尽管这些方法都得到了相对较高的剖面反演精度, 即具有较高的垂直分辨率, 但是大气臭 氧的水平结构信息反演却无能为力, 即其水平分辨率却非常低。 且基于地基、 火箭和卫星平 台, 利用臭氧对紫外辐射在 Hartley 波段的吸收特性反演臭氧浓度的应用已有很多。这些 直接的观测能得到 40-75km 高度间的精确的臭氧数据, 但通常由于吸收不足反演高度仅限 于 75km 以下。现有的反演方法只能得到臭氧总量信息或垂直分辨率很低的廓线。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 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要解决视线与大气网格截距的计算问题 ; 要解决如何由红 外辐射原理将气辉体发射率与辐射亮度联系起来组成正向模拟方程, 并选择数值算法来对 大型稀疏超正定方程进行解算, 从而反演大气体发射率 ; 要解决如何由大气网格体发射率 计算相应的臭氧数密度, 从而实现臭氧剖面的反演。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是通 过分别计算视线向量与大气网格径向垂直分界和大气层水平分界交点, 合并两种类型交点 再计算相邻交点距离得到截距 ; 将层析成像方法应用到联系体发射率与辐射亮度方程上, 并选用乘迭代重建技术, 得到了体发射率的反演迭代模型, 对体发射率进行解算 ; 最后利用 奇氧族光化学模型将体发射率与臭氧数密度联系起来, 选择牛顿迭代法实现臭氧剖面的反 演。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层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 包括如下顺序和步骤 :
     a、 临边遥感轨道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 : 先读取卫星轨道辐射亮度数据、 卫星地理 坐标及观测时间, 并读取辐射亮度对应观测视线的切点的地理坐标、 高度、 太阳天顶角、 相 对方位角数据 ;
     b、 根据读取的卫星地理坐标和观测视线切点的地理坐标, 计算卫星和切点的地心 三维直角坐标及轨道面内的升交点地理坐标 ;
     c、 依据卫星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剖面沿轨道方向大气角度边界, 由切点升交 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高度范围 ;
     d、 然后由卫星和切点的轨道面升交点坐标系的地理坐标计算卫星和每个切点的 直角坐标 ;
     e、 大气气辉体发射率反演 : 首先根据反演大气范围内的卫星和切点升交点直角坐 标计算切点到卫星的视线向量, 然后计算视线向量与反演范围内大气网格截距 ;
     f、 由氧红外波段大气临边观测辐射亮度实质是体发射率沿视线积分原理出发, 建 立层析成像反演模型, 选择乘代数重建方法进行解算 ; 其中包括初值估算, 和迭代计算两个 步骤 ;
     其中, 和分别为第 j 个大气网格中体发射率初值和经过第 n 次迭代后的反演值, Oi 是第 i 条视线辐射亮度, O(n-1)iest 是第 i 条视线模拟估计辐射亮度, Lij 是第 i 条视 线通过第 j 个大气网格截距, 。βij 称为权因子。
     g、 大气臭氧剖面反演 : 首先由比尔定律, 用初始大气数据库计算大气网格在不同 太阳天顶角下的太阳辐射, 由此计算奇氧族光化学反应的光解反应系数 ;
     h、 由奇氧族光化学反应出发, 建立气辉体发射率连续方程 ;
     其中, J, g, k 和 A 分别为光解离系数、 光激发系数、 碰撞湮灭系数和自发辐射系数。
     i、 结合光解反应系数、 碰撞湮灭和自发系数, 输入初始大气廓线, 对气辉体发射率 进行模拟 ;
     j、 基于层析成像反演的二维体发射率剖面, 选用牛顿迭代法进行臭氧二维剖面的 反演 ;
     k、 用迭代计算后的臭氧再进行模拟, 然后利用上面的迭代计算式再迭代计算臭氧 廓线。
     有益效果 : 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利用临边氧红外辐射亮度数据反演二维臭氧剖面的 层析成像的方法流程, 与现有的总量反演和一维廓线反演相比, 在提高大气臭氧剖面垂直 分辨率的前提下, 同时得到大气臭氧的水平结构信息, 提供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高分辨率 剖面 ; 通常利用可见光临边散射数据只能反演平流层以下的臭氧, 而利用气辉红外辐射数 据可以将臭氧反演高度提高至中间层。 可应用于利用临边遥感数据进行大气化学成分的探 测, 为大气环境的监测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 附图 1 为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的卫星临边扫描 大气示意图 ;
     附图 2 为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的层析成像反演
     体发射率流程图 ;
     附图 3 为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的牛顿迭代反演 臭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 是利用层析成像技术从临 边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大气体发射率, 然后结合光化学模型实大气体发射率模拟, 再利用牛 顿迭代方法反演大气臭氧剖面。
     步骤 1 : 临边遥感轨道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
     a) 读取卫星轨道数据
     读取卫星轨道辐射亮度数据、 卫星地理坐标其及观测时间, 并读取辐射亮度对应 观测视线的切点的地理坐标、 高度、 角度数据。
     b) 计算卫星与切点升交点直角坐标
     根据读取的卫星和切点几何数据, 计算卫星和切点的地心三维直角坐标及轨道面 内的升交点地理坐标。由卫星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角度方向范围, 由切点升交点 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高度范围。 然后由卫星和切点的轨道面升交点坐标系的地理坐标计 算卫星和每个切点的直角坐标, 升交点坐标系如图 1 所示。
     步骤 2 : 大气气辉体发射率反演
     如图 2 所示流程。
     a) 视线与大气网格截距计算
     如图 1 所示, 先根据反演大气范围内的卫星和切点升交点直角坐标计算切点到卫 星的视线单位向量 Pasc, 利用下式计算视线与大气壳体层交点至卫星的距离, 即如图 1 中所 示视线与红外大气层相交的交点,
     式中 : Sasc 为地球至卫星的向量, Rsat 为卫星距地心距离, r 为视线切点与地心距 离, 其中, 最大的 r 为大气网格顶层距地心高度, 最小的 r 由下式确定,
     视线与径向角度分界交点至卫星距离, 如图 1 所示的视线与蓝色径向角度分界的 交点距离, 由下式计算,
     式中 : Sx 和 Sz 分别是 Sasc 在升交点坐标系 X 轴和 Z 轴上的投影, Px 和 Pz 分别是 Pasc 在升交点坐标系 X 和 Z 轴上的投影, γasc 是从升交点起始的大气网格角度分界角度, 其计算 范围由视线与顶层大气网格两交点确定。
     将每条视线的两种类型交点距离合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相邻两距离作差, 即为视线与大气网格截距。
     由下式计算视线通过网格索引,
     式中 : DeltaAngle 和 DeltaShell 分别是角度和大气层分辨率, ShellMin 为最低反 演大气层高。
     b) 大气体发射率初估
     视线通过网格的截距和相应的索引, 分别得到视线通过网格的索引和通过每个网 格的视线索引。由下式计算权重因子,
     由下式计算中间量 O’ , O′ ij = Oi·βij 则体发射率的初值由下式计算,其中 Lij 是第 i 条视线与第 j 个大气网格相交的截距 c) 迭代反演体发射率 计算第 n-1 次模拟的辐射亮度, 利用以下迭代计算方程计算体发射率,式中 : 和分别是第 j 个大气网格经过第 n 次和 n-1 次迭代计算后的体发射率, Oi 和
     分别视线 i 观测辐射亮度和第 n-1 次模拟的辐射亮度, βij 为权重因子。 迭代次数达到 30 时, 设置为达到收敛条件, 停止迭代。 步骤 3 : 大气臭氧剖面反演 如图 3 所示的反演流程。 a) 计算光解系数 按反演的数据的几何条件, 用下式计算高度 z0 对波数为 ν 的太阳辐射的光学厚度,
     式中 : s 为太阳辐射路径, ni(s) 为路径 s 处的吸收气体 i 的数密度, σi(s, ν) 为 路径 s 处吸收气体 i 对波数 ν 的辐射的吸收截面。
     用下式计算不同高度不同太阳天顶角下的太阳辐射,
     F(z0, ν) = F ∞ (ν)exp[-τ(z0, ν)]
     式中 : F ∞ (ν) 为波数为 v 的大气顶太阳辐射, τ(z0, ν) 为在高度 z0 波数为 ν 的 光学厚度,
     由下式计算波段区间 ν1 至 ν2 的光解系数由 JPL 库资料得到自发辐射系数 A 和碰撞湮灭系数 k。 b) 臭氧剖面反演 按下式体发射率正向模拟模型, 对不同高度臭氧进行扰动进行模拟, Y = F(X, A) 按下式计算计算雅可比矩阵,
     式中 x 和 Δx 分别为臭氧数密度和臭氧数密度扰动量, fn(xk) 和 fn(xk-Δx) 分别 为 k 高度臭氧数密度扰动前后模拟的体发射率。利用下述迭代格式计算臭氧数密度,
     x(n+1) = x(n)-[F′ (x(n))]-1(F(x(n))-y)
     式中 : x(n+1) 和 x(n) 分别是迭代 n+1 次和 n 次后的臭氧数密度, F(x(n)) 是用迭代 n 次后的臭氧廓线模拟的体发射率, F′ (x(n)) 是利用迭代 n 次的臭氧廓线扰动计算的雅可比 矩阵, y 是步骤 2 中反演的体发射率。
     用迭代计算后的臭氧再进行模拟, 然后利用上面的迭代计算式再迭代计算臭氧廓 线。如图 3 所示, 重复模拟和迭代计算, 直到连续两次计算的臭氧廓线偏差在 1%以内。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6881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6881ACN101936881A21申请号201010281561522申请日20100915G01N21/17200601G01N21/47200601G06F19/0020060171申请人吉林大学地址130012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72发明人陈圣波汪自军杨莹孟治国路鹏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代理人王立文54发明名称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

2、成像方法是通过分别计算视线向量与大气网格径向垂直分界和大气层水平分界交点,合并两种类型交点再计算相邻交点距离得到截距;将层析成像方法应用到联系体发射率与辐射亮度方程上,并选用乘迭代重建技术,得到了体发射率的反演迭代模型,对体发射率进行解算;最后利用奇氧族光化学模型将体发射率与臭氧数密度联系起来,选择牛顿迭代法实现臭氧剖面的反演。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CN101936882A1/2页21一种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和步骤A、临边遥感轨道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先读取卫星轨道辐射亮度数。

3、据、卫星地理坐标及观测时间,并读取辐射亮度对应观测视线的切点的地理坐标、切高、太阳天顶角、相对方位角数据;B、根据读取的卫星地理坐标和观测视线切点的地理坐标,计算卫星和切点的地心三维直角坐标及轨道面内的升交点地理坐标;C、依据卫星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剖面沿轨道方向角度边界,由切点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高度范围;D、然后由卫星和切点的轨道面升交点坐标系的地理坐标计算卫星和每个切点的直角坐标;E、大气气辉体发射率反演首先根据反演大气范围内的卫星和切点升交点直角坐标计算切点到卫星的视线向量,然后计算视线向量与反演范围内大气网格截距;F、由氧红外波段大气临边观测辐射亮度实质是体发射率沿视线积。

4、分原理出发,建立层析成像反演模型,选择乘代数重建方法进行解算;其中包括初值估算,和迭代计算两个步骤;其中,和分别为第J个大气网格中体发射率初值和经过第N次迭代后的反演值,OI是第I条视线辐射亮度,ON1IEST是第I条视线模拟估计辐射亮度,LIJ是第I条视线通过第J个大气网格截距,。IJ称为权因子。G、大气臭氧剖面反演首先由比尔定律,用初始大气数据库计算大气网格在不同太阳天顶角下的太阳辐射,由此计算奇氧族光化学反应的光解反应系数;H、由奇氧族光化学反应出发,建立气辉体发射率连续方程;其中,J,G,K和A分别为光解离系数、光激发系数、碰撞湮灭系数和自发辐射系数。I、结合光解反应系数、碰撞湮灭和自。

5、发系数,输入初始大气廓线,对气辉体发射率进行权利要求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2/2页3模拟;J、基于层析成像反演的二维体发射率剖面,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臭氧二维剖面的反演;K、用迭代计算后的臭氧再进行模拟,然后利用上面的迭代计算式再迭代计算臭氧廓线。权利要求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1/6页4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化学遥感,尤其是利用氧红外波段大气临边遥感数据通过层析成像反演方法与奇氧族光化学模型结合,反演大气臭氧二维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背景技术0002臭氧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主。

6、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内的臭氧是地球生命免遭紫外线伤害的“保护伞”;但是,人类生活的对流层中过高的臭氧含量是有害的甚至有毒的大气污染,能够损害人的眼、肺等,以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00031929年英国人DOBSON开始观测研究大气臭氧,特别是自1979年卫星上的TOMSTOTALOZONEMAPPINGSPECTROMETER和SBUVSOLARBACKSCATTEREDULTRAVIOLET观测大气臭氧,发现了南极臭氧洞以后,大气臭氧的观测研究进入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近年来,研究发现北极大气臭氧在衰减,中国青藏高原的大气臭氧含量也在减少。在新一代对地观测系统中,美国宇航局发射的TERRAAQU。

7、A卫星中都搭载了的大气化学探测的遥感器,随后于2004年7月15日又专门发射了大气化学卫星AURA。同时,在欧空局2002年发射的最大的环境卫星ENVISAT中也搭载了多颗大气化学成分探测的遥感器。当然,所有这些大气化学成分探测中,仍然以大气臭氧等温室气体探测为主。相对传统地面和航空观测技术,卫星遥感大气臭氧能够提供一个全球三维动态的大气臭氧剖面和总量测量。0004卫星遥感大气化学成分,从卫星观测几何特征上,主要有天底、掩星和临边三种观测方式,分别利用大气的反射、透射、后向散射,以及大气的热辐射来反演大气的化学成分。不同的观测几何特征,决定了卫星遥感大气臭氧的覆盖范围和大气化学成分数据的水平和。

8、垂直分辨率。天底观测能够确保卫星的全球观测范围,但只是提供平流层臭氧总量信息和有限垂直分辨率的臭氧剖面,如比较早的TOMS和GOMEGLOBALOZONEMONITORINGEXPERIMENT等仪器。掩星观测类似临边观测,充分利用垂直网格内丰富的光谱信息和相对高的探测深度,能够提供大气成分的剖面信息,但其观测范围只限制在5080纬度范围内,而且还取决于季节的影响,如SAGEIII、POAM、GOMOS等仪器。相对而言,临边观测只记录大气散射的太阳辐射,能够提供一个更好的地面覆盖和更高垂直分辨率的大气剖面测量,因此,自2001年以来的多颗大气探测遥感卫星都采用了这种观测技术,如ODIN卫星上C。

9、OMBINEDOPTICALSPECTROGRAPHANDINFRAREDIMAGERSYSTEMOSIRIS,ENVISAT卫星上的SCANNINGIMAGINGABSORPTIONSPECTROMETERFORATMOSPHERICCHARTOGRAPHYSCIAMACHY,HITCHHIKERJUNIOR上的THESHUTTLEOZONELIMBSOUNDINGEXPERIMENTSOLSE,AURA卫星上的HIGHRESOLUTIONDYNAMICSLIMBSOUNDERHIRDLS和MICROWAVELIMBSOUNDERMLS。因此,论文将以卫星遥感大气LIMB散射反演臭氧剖面为例。

10、,研究层析成像技术在臭氧剖面反演中的应用。0005针对不同的卫星观测结果,近年来开发了许多不同算法来反演大气臭氧剖面。OSIRIS臭氧剖面反演采用了与SOLSE反演一样的技术,基于正规化的LIMB辐射剖面,综合利用辐射传输模型LIMBTRAN和最优化估计OE方法;SCIAMACHY臭氧剖面利用辐射传说明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2/6页5输模型SCIARAYS和臭氧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CHAPPUIS波段进行反演的;GOME臭氧剖面反演算法也是基于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的辐射和GOME测量的辐射差的最小化方法。这些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物理算法都是利用了一些已知的大气臭氧剖面测量。

11、数据作为先验知识或者它们的正规化、最优化方法来反演的,同时假设大气化学成分具有均匀的水平结构。尽管这些方法都得到了相对较高的剖面反演精度,即具有较高的垂直分辨率,但是大气臭氧的水平结构信息反演却无能为力,即其水平分辨率却非常低。且基于地基、火箭和卫星平台,利用臭氧对紫外辐射在HARTLEY波段的吸收特性反演臭氧浓度的应用已有很多。这些直接的观测能得到4075KM高度间的精确的臭氧数据,但通常由于吸收不足反演高度仅限于75KM以下。现有的反演方法只能得到臭氧总量信息或垂直分辨率很低的廓线。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

12、方法。0007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解决视线与大气网格截距的计算问题;要解决如何由红外辐射原理将气辉体发射率与辐射亮度联系起来组成正向模拟方程,并选择数值算法来对大型稀疏超正定方程进行解算,从而反演大气体发射率;要解决如何由大气网格体发射率计算相应的臭氧数密度,从而实现臭氧剖面的反演。0008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是通过分别计算视线向量与大气网格径向垂直分界和大气层水平分界交点,合并两种类型交点再计算相邻交点距离得到截距;将层析成像方法应用到联系体发射率与辐射亮度方程上,并选用乘迭代重建技术,得到了体发射率的反演迭代模型,对体发射率进行解算;最后利用奇氧。

13、族光化学模型将体发射率与臭氧数密度联系起来,选择牛顿迭代法实现臭氧剖面的反演。0009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层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包括如下顺序和步骤0010A、临边遥感轨道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先读取卫星轨道辐射亮度数据、卫星地理坐标及观测时间,并读取辐射亮度对应观测视线的切点的地理坐标、高度、太阳天顶角、相对方位角数据;0011B、根据读取的卫星地理坐标和观测视线切点的地理坐标,计算卫星和切点的地心三维直角坐标及轨道面内的升交点地理坐标;0012C、依据卫星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剖面沿轨道方向大气角度边界,由切点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高度范围;0013D、然后由卫星和切点的轨道面升交点。

14、坐标系的地理坐标计算卫星和每个切点的直角坐标;0014E、大气气辉体发射率反演首先根据反演大气范围内的卫星和切点升交点直角坐标计算切点到卫星的视线向量,然后计算视线向量与反演范围内大气网格截距;0015F、由氧红外波段大气临边观测辐射亮度实质是体发射率沿视线积分原理出发,建立层析成像反演模型,选择乘代数重建方法进行解算;其中包括初值估算,和迭代计算两个步骤;说明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3/6页600160017001800190020其中,和分别为第J个大气网格中体发射率初值和经过第N次迭代后的反演值,OI是第I条视线辐射亮度,ON1IEST是第I条视线模拟估计辐射亮。

15、度,LIJ是第I条视线通过第J个大气网格截距,。IJ称为权因子。0021G、大气臭氧剖面反演首先由比尔定律,用初始大气数据库计算大气网格在不同太阳天顶角下的太阳辐射,由此计算奇氧族光化学反应的光解反应系数;0022H、由奇氧族光化学反应出发,建立气辉体发射率连续方程;0023002400250026其中,J,G,K和A分别为光解离系数、光激发系数、碰撞湮灭系数和自发辐射系数。0027I、结合光解反应系数、碰撞湮灭和自发系数,输入初始大气廓线,对气辉体发射率进行模拟;0028J、基于层析成像反演的二维体发射率剖面,选用牛顿迭代法进行臭氧二维剖面的反演;0029K、用迭代计算后的臭氧再进行模拟,然。

16、后利用上面的迭代计算式再迭代计算臭氧廓线。0030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利用临边氧红外辐射亮度数据反演二维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的方法流程,与现有的总量反演和一维廓线反演相比,在提高大气臭氧剖面垂直分辨率的前提下,同时得到大气臭氧的水平结构信息,提供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高分辨率剖面;通常利用可见光临边散射数据只能反演平流层以下的臭氧,而利用气辉红外辐射数据可以将臭氧反演高度提高至中间层。可应用于利用临边遥感数据进行大气化学成分的探测,为大气环境的监测奠定基础。附图说明0031附图1为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的卫星临边扫描大气示意图;0032附图2为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

17、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的层析成像反演说明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4/6页7体发射率流程图;0033附图3为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的牛顿迭代反演臭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35利用临边遥感数据反演大气臭氧剖面的层析成像方法,是利用层析成像技术从临边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大气体发射率,然后结合光化学模型实大气体发射率模拟,再利用牛顿迭代方法反演大气臭氧剖面。0036步骤1临边遥感轨道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0037A读取卫星轨道数据0038读取卫星轨道辐射亮度数据、卫星地理坐标其及观测时间,并读取辐射亮度对应观测视线的切。

18、点的地理坐标、高度、角度数据。0039B计算卫星与切点升交点直角坐标0040根据读取的卫星和切点几何数据,计算卫星和切点的地心三维直角坐标及轨道面内的升交点地理坐标。由卫星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角度方向范围,由切点升交点地理坐标确定反演大气高度范围。然后由卫星和切点的轨道面升交点坐标系的地理坐标计算卫星和每个切点的直角坐标,升交点坐标系如图1所示。0041步骤2大气气辉体发射率反演0042如图2所示流程。0043A视线与大气网格截距计算0044如图1所示,先根据反演大气范围内的卫星和切点升交点直角坐标计算切点到卫星的视线单位向量PASC,利用下式计算视线与大气壳体层交点至卫星的距离,即如图。

19、1中所示视线与红外大气层相交的交点,00450046式中SASC为地球至卫星的向量,RSAT为卫星距地心距离,R为视线切点与地心距离,其中,最大的R为大气网格顶层距地心高度,最小的R由下式确定,00470048视线与径向角度分界交点至卫星距离,如图1所示的视线与蓝色径向角度分界的交点距离,由下式计算,00490050式中SX和SZ分别是SASC在升交点坐标系X轴和Z轴上的投影,PX和PZ分别是PASC在升交点坐标系X和Z轴上的投影,ASC是从升交点起始的大气网格角度分界角度,其计算范围由视线与顶层大气网格两交点确定。0051将每条视线的两种类型交点距离合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相邻两距离作差,。

20、即为视线与大气网格截距。0052由下式计算视线通过网格索引,说明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5/6页800530054式中DELTAANGLE和DELTASHELL分别是角度和大气层分辨率,SHELLMIN为最低反演大气层高。0055B大气体发射率初估0056视线通过网格的截距和相应的索引,分别得到视线通过网格的索引和通过每个网格的视线索引。由下式计算权重因子,00570058由下式计算中间量O,0059OIJOIIJ0060则体发射率的初值由下式计算,00610062其中LIJ是第I条视线与第J个大气网格相交的截距0063C迭代反演体发射率0064计算第N1次模拟的辐射。

21、亮度,00650066利用以下迭代计算方程计算体发射率,00670068式中和分别是第J个大气网格经过第N次和N1次迭代计算后的体发射率,OI和分别视线I观测辐射亮度和第N1次模拟的辐射亮度,IJ为权重因子。0069迭代次数达到30时,设置为达到收敛条件,停止迭代。0070步骤3大气臭氧剖面反演0071如图3所示的反演流程。0072A计算光解系数0073按反演的数据的几何条件,用下式计算高度Z0对波数为的太阳辐射的光学厚度,00740075式中S为太阳辐射路径,NIS为路径S处的吸收气体I的数密度,IS,为路径S处吸收气体I对波数的辐射的吸收截面。0076用下式计算不同高度不同太阳天顶角下的太。

22、阳辐射,0077FZ0,FEXPZ0,0078式中F为波数为V的大气顶太阳辐射,Z0,为在高度Z0波数为的光学厚度,说明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6/6页90079由下式计算波段区间1至2的光解系数00800081由JPL库资料得到自发辐射系数A和碰撞湮灭系数K。0082B臭氧剖面反演0083按下式体发射率正向模拟模型,对不同高度臭氧进行扰动进行模拟,0084YFX,A0085按下式计算计算雅可比矩阵,00860087式中X和X分别为臭氧数密度和臭氧数密度扰动量,FNXK和FNXKX分别为K高度臭氧数密度扰动前后模拟的体发射率。利用下述迭代格式计算臭氧数密度,0088X。

23、N1XNFXN1FXNY0089式中XN1和XN分别是迭代N1次和N次后的臭氧数密度,FXN是用迭代N次后的臭氧廓线模拟的体发射率,FXN是利用迭代N次的臭氧廓线扰动计算的雅可比矩阵,Y是步骤2中反演的体发射率。0090用迭代计算后的臭氧再进行模拟,然后利用上面的迭代计算式再迭代计算臭氧廓线。如图3所示,重复模拟和迭代计算,直到连续两次计算的臭氧廓线偏差在1以内。说明书CN101936881ACN101936882A1/3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36881ACN101936882A2/3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36881ACN101936882A3/3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3688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