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03150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95044.1

申请日:

1994.12.22

公开号:

CN1143400A

公开日:

1997.02.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7.2.19|||||||||公开

IPC分类号:

E04C5/16; E04C5/20; E04C1/42; E04B2/06; E04B2/10

主分类号:

E04C5/16; E04C5/20; E04C1/42; E04B2/06; E04B2/10

申请人:

W·洛夫特斯有限公司; 格拉斯布罗克建筑(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伊·洛夫特斯; 威廉·H·伯克

地址:

澳大利亚迈尔里

优先权:

1993.12.31 AU PM3206

专利代理机构: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杨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定位和支撑块料墙体中块料(11)的间隙结合间隔件(31)和间隔系统,所用块料(11)有两个平行矩形侧面(13)和四个毗连连接形成一连续周边(2)的端面(15),此周边基本形状是凹形,因而此侧面的相应边(17)沿每个所述端面相对边限定一外尖端或台阶(21b);此间隙结合间隔件包括:一对相交并成一整体的间隔组件(31),每一间隔组件有一对共面的边缘构件(33,34,45),具有规定厚度,适合于与块料(11)周边外尖端,沿块料的端面毗连端相并安置,用以间隔开块料与块料,或块料与相邻块料安置的面;以及一个把此间隔组件(31)连成一体的内连腹板(35);而且此间隔组件(31)特别适合于容纳并夹持一个在其内的长加固构件(23),它与所述的第一间隔组件是共面关系,而与另一间隔组件是垂直关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定位和支撑墙体建筑结合体中的多个块料的间隙结合间隔 件,所述的块料具有两个平行的矩形侧面和四个毗连端面,此四个毗连端面 垂直毗连侧面相应边缘且彼此端部连接形成此块料的连续周边,周边外形基 本上是凹入的,因此侧面的相应边缘限定了一个沿每一所述端面的相对侧边 的外尖端;所述间隔件包括: 一对交叉并形成整体的间隔组件,每一间隔组件有一对共面的边缘构 件,具有规定厚度,适合于与沿所述块料端面的毗连端的周边外尖端对合, 并能把块料与块料之间隔开,或把与所述的块料相邻安置的面间隔开;和 一个内连腹板部分,与所述间隔组件可整体地连结为一体; 其中所述间隔组件特别适用于容纳和夹持一在其内的长加固构件,与所 述第一间隔组件处于共面关系而与所述另一个间隔组件是垂直关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第一或另一所述间隔 组件的每一边缘构件的外表面是由边缘构件的近端到远端向内渐缩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述腹板部分向它 的所述间隔组件的一侧偏斜,具有:(i)一个与相邻块料的端面相遇面基本为 互补形状的外表面,其基本形状是凸出的,以安装在直线对准的外尖端之间; 并且(ii)一个内凹入表面,以便把此间隔件与长形加固构件啮合并连接,它可 置入于所述块料形成的结合体内的间隙之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用于间隔一个中间的间隙接 合处,其中所述的内连腹板部分带有一个沿它的外表面的中间纵向槽,作用 是容纳直线对准的一对相邻块料的每一端面上相对侧中间的一中间内尖端, 每一块料上的此内尖端是沿周边连续的。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间隔结合间隔件,用于间隔一 个中间间隙接合处,包括多个向外伸出的间隔片,沿所述内连腹板部分的外 表面设置于腹板部分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的结合处,所述的间隔片由每一所 述边缘构件向内伸出一定角度安置,用于啮合一相邻块料的一端面的凹入表 面,以便易于将此间隔件定位于此块料端面上的界限之内。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用于间隔一 个中间间隙接合处,它包括多个相对的由所述第一间隔组件每个所述边缘构 件向外伸出的间隔片,此间隔片接近于所述内连腹板部分与边缘构件的结合 处,并邻近于所述腹板部分的内凹表面,所述的间隔片由每一所述边缘构件 稍向内伸出一定角度安置,用于啮合一相邻块料端面上的凹入表面,并局部 地夹住其中的加固构件。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用于间隔一 个中间间隙结合处,它包括一对固位片,分别沿所述另一间隔组件的边缘构 件的每个内边缘并接近于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的相应边缘构件的内边的接合 处设置,所述的固位片,在所述腹板部分的所述内凹表面之上稍向内伸出, 以限定一个基本上与所述内凹表面平行的悬伸表面,用于将加固构件夹持就 位。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述的固位片均有一倾 斜外表面,沿着它的边缘构件的内边向所述悬伸表面延伸,以便易于在内凹 表面内安置加固构件。
9: 如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述 的片是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的。
10: 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述 的内凹表面与长形加固构件的膨胀侧面在形状上是互补的,并沿它的侧面由 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的相对边缘构件的相对内边限定。
11: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述另一间隔组件包 括一对位于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相结合处的相对横向槽,每一所述槽纵向延 伸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的每一边缘构件相平行对准,所述槽的尺寸和形 状均符合于夹持容纳此长加固构件的相对边。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用于间隔一个端部间隙结 合处,其中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由所述另一间隔组件仅在此间隔件的一侧伸 出,此间隔件的相对侧是平面,以便与块料端部遇到的平面相合。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用于间隔一端部间隙 结合处,其中所述腹板部分有一或多个孔,用于把此间隔件固定在相遇到的 平面上。
14: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 述腹板部分有一中间孔,所述长加固构件可以通过此孔伸展。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述的腹板被分成两 个部分,分别与所述另一间隔组件内连,每一部分有一直立着的纵梁,延伸 在所述另一间隔组件的所述边缘构件之间。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间隙结合间隔件,其中所述的腹板部分 包括一位于两端的端头突缘,由所述另一间隔装置的每一边缘构件的侧面横 向突出。
17: 本质上与参考任一附图文中所介绍的基本相当的间隙结合间隔件。
18: 一种定位和支撑墙体建筑结合体中多个块料的加固间隙间隔装置, 此块料是一种有两个平行矩形侧面,和四个毗连端面的块料,其端面垂直毗 连侧面的相应边,并相连形成连续周边,周边外形是凹的;侧面的相应边与 沿每一所述端面的相对侧限定一外尖端;所述装置包括: a.一个具有一对相对膨胀侧面的长加固构件,每一侧面在形状上与此块 料外尖端之间的块料端面的部分互补,因此膨胀侧面的外形是凸的,可安放 在外尖端之间;并且 b.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间隙结合间隔件,其在细节 上已作了修正,用于间隔端部和中部块料之间的间隙结合。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固间隙间隔装置,其中所述的长加固构件 是扁平状的,各端具有一加厚的翼,由一中间腹板相连,所述中间腹板比所 述翼板薄,从而形成一长槽。
20: 本质上如同参考附图文中所述的加固间隙间隔装置。
21: 一种块料墙体建筑系统,包括: i.多个具有两平行矩形侧面和四个毗连端面的的块料,此四个端面与侧 面相应边垂直毗连,且端部彼此连接形成一连续的周边;此周边基本外形是 凹的,因而侧面的相应边沿每一所述端面相对侧,限定一外尖端; ii.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何之一所述的加固间隙间隔装置;及 iii.一种粘结料,用于填充由所述块料和所述加固间隙间隔装置形成的 结合体间隙的外空隙,使所述块料和所述加固间隙间隔装置结合成一稳定的 墙体。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块料墙体建筑系统,其中所述的粘结料是一 种硅酮填缝料。
23: 本质上如参考附图文中所介绍的块料墙体建筑系统。

说明书


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包括一加固间隙间隔系统和与其一起应用的一种间隙结合间隔件。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玻璃块料墙体建筑,但不于限这种块料的建筑墙体,因此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他种类块料的建筑墙体。

    就玻璃块料墙体建筑而言,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建筑方法,由于玻璃块料的特殊、独特的性质,每一种建筑方法都有其相伴的优点和缺点。

    玻璃块料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眯的特点之一是它高度的美感吸引力。应用尺寸和形状大体相同的模块,把它们砌结在一矩形结合体中,相对立于一补偿砌体,可更使其美感加强,这种补偿砌体最好是砖结构的,以维持它的必要强度。而在矩形结合体中地玻璃块料的砌合通常在块料之间还需要采取间隙加固措施,以保持其应有的强度。

    对于玻璃块料可以采用两种基本类型的粘结料,即灰浆和硅酮填缝料。用灰浆可以获得较高强度的粘结体,但在玻璃块料墙体中灰浆接缝的外观明显不同于硅酮接缝,因此这两种粘结料对不同的人的吸引力是不同的。

    硅酮在玻璃块料间可以给出一种具有美感吸引力的接缝,它具有与玻璃相似的颜色,或者也可染成任何喜欢的颜色,并可用于较小间隔的接缝,因而使接缝不致影响玻璃块料的外观。

    用两种粘结剂都需考虑适应于玻璃块料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膨胀和收缩,特别是当玻璃块料墙体需要连接到一由膨胀系数不同的其他材料所制的框架或墙体时,这是一个主要问题。因为玻璃是极脆的,如果这种膨胀和收缩不相适,这种膨胀和收缩会造成玻璃块料的破裂,或者产生接缝破裂。因此,在玻璃块料墙体建筑中,现在普遍采用标准的框架系统,其中可把一玻璃块料墙结合体安装在一预定尺寸的矩形框架中,此框架允许在玻璃块料墙体外围界面与框架的侧部、头部和底部内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沿其侧部空隙可以安放一种适合的柔性介质料,如聚苯乙烯泡漠塑料,以达到容许玻璃块料在框架内膨胀和收缩。

    一系列的这样的玻璃块料墙体可以建造,并互连形成一玻璃块料墙体框架结合体,继之形成一适当尺寸的复合墙。

    尽管可采用这些框架系统安置玻璃块料,但由于块料之间需要正交的砌合,因此仍有必要加固接缝。特别当用硅酮作粘结料时更应如此,因为它不具有灰浆所具有的固有的强度性质。另外,即使采用具有较高强度的灰浆作粘结料,同样也需要一些加固措施,特别对外墙更是如此。

    在用灰浆作粘结料的墙体建筑时,通过采用6mm直径的镀锌钢棒埋入灰浆层中以加固此砌体。当用硅酮作粘结料的墙体建筑时,发现需要用更强的加固,如用50mm×3mm镀锌扁钢,用精心设计的固定方法将其放置在接缝间隙中。

    砌筑玻璃块料的另一问题是需要实现并保持正交砌合,以达到整齐美观。虽然采用大多数的块料砌合技术实现水平的较直的接缝是比较简单的,但对砖或玻璃块料砌筑要达到很直的且整齐的垂直的接缝则较困难。因此,为了使块料之间整个具有整齐、光直的且均匀一致的间隙,需要采用间隔件,以保证块料之间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精确地间隔开,这已是建筑业的实际标准作法。

    为了在玻璃块料墙体建筑中进行加固和间隔的需要,就涉及到间隔件的设计。

    在用灰浆作粘结料的玻璃块料墙体建筑中,间隔件相当厚和疏松,以使玻璃块料之间的间隙达到为灰浆接缝采用的10mm标准;而用硅酮作粘结料时,间隔件很薄,在设计上要求更为复杂。间隔件设计的复杂性,一方面是由于要适应于加固构件,另一方面是由于玻璃块料之间相毗连端面具有复杂的形状。

    典型的玻璃块料包括:两个平行的矩形侧面,它们是玻璃块料的露出面;和四个毗连端面,它们垂直地毗连侧面的相应边缘。每一个这些侧面的端部互相垂直地毗连,形成块料的连续周边,在其每个角上是凸曲形的。但是周边的截面基本上是凹形的,每一侧面相应边确定一沿每一端面相对两侧的一个外尖端,以及一个位于端面相对两侧面中间的内尖端。内尖端在块料的周边上连续延伸,在块料的每一端面上是一样的。

    由于用灰浆接缝要求较小的加固,当用这种粘结料时,玻璃块料墙体的间隔件设计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可从市场上选用各种这类用途的间隔件。这方面较好的一种是澳大利亚专利608220号的发明。

    在用硅酮作粘结料的玻璃墙体建筑时,由于要求减小块料间的间隙,典型的是3mm左右,以及要求提高加固,间隙件的设计是相当复杂的。在澳大利亚这方面应用较多的有两种装置,一个是澳大利亚专利697665,另一个是澳大利亚专利29361/89。这两个装置虽然用的较为普遍,但仍存在有较大缺点。

    在澳大利亚专利637665中,间隔件和加固构件是用同一物件,是由柔性塑料如柔性聚氯乙烯所制成的。这种构件被制备成复盖整个水平接缝的规定长度,是由一大卷这种材料切割而成的。遗憾的是,由于这种间隔件所用材料的柔性,用它加固没有用金属加固棒料达到的强度高,因此这种玻璃块料墙体主要仅限于内墙体,因为内墙体的侧向承载要求没有对外墙体的要求高。另外,将切开的单个构件置于块料之间以形成垂直间隔。但这种单个的垂直间隔件不具有附加的强度特性,所以这些构件仅起间隔作用,不起加固作用。

    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29361/89,叙述了一种普通所说的“Steckfix”(商标)装置,这个装置利用一金属扁条作加固构件,并采用单个的塑料间隔件与此扁条相连以达到间隔要求,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系统的承载限制。金属扁条的固有强度显著地提高了采用这种装置建筑的玻璃墙体的承载特性,因此这种墙体既可用于内部亦可用于外部。但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是,与金属扁条相连结的间隙件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起到间隔作用。

    金属扁条水平放置的情况下,与此扁条连接的间隔件仅用于间隔水平接缝,因而需要另外单个的间隔件来间隔垂直接缝。相反,如果此扁条垂直放置,则需要另外单个的间隔件来间隔水平接缝。由于这些单个的间隔件与连接于加固金属条的间隔件是分离的,因而无助于墙体的承载特性。这个装置的另一缺点是,此间隔件仅有一面符合玻璃块料端面截面形状,而另一面由于容纳有扁条而与端面截面的复杂形状不符。因此,达不到扁条牢牢地与相邻的两个块料的相遇面相啮合时所能得到的最高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块料墙体建筑可进一步提高其承载能力,同时使垂直和水平接缝具有精确的间隔。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一个墙体建筑结合体中定位和支撑多个块料的间隙结合间隔件,所述的块料是这种类型的:其具有两个平行的矩形侧面,四个毗正交地毗连侧面相应边缘的毗连端面,各个该端面邻接形成一连续的周边端面,周边外形基本是凹的,这样使侧面的相应边缘限定一个沿每个所述端面相对边的外尖端;所述间隔件包括:

    一对相交的一体的间隔组件,每一间隔组件具有一对有一定厚度的共面的边缘构件,适合于沿所述块料的端面的毗连端,与所述块料周边的外尖端对合,从而把块料与块料间隔开,或把块料与相邻于所述块料安置的面间隔开;

    一内连腹板部分,用于把所述间隔组件连接成一体;

    其中所述的间隔组件特别适合于在其中容纳并夹持安装一细长的加固构件,此加固构件与所述间隔组件中的一个是共面关系,并与所述另一间隔组件保持垂直关系。

    最好是,第一或另一所述间隔组件中的每个边缘构件的外表面由其近端到远端向内渐缩。由于采用这种形式,这种间隔件可用于带弧度的墙体结构。从而,外表面向内渐缩避免了该间隔件向墙外突出的现象,在没有这种向内渐缩的设计时会出现此现象。

    最好是,结合间隔件的形式之一是,所述腹板部分向所述间隔组件一侧偏置,具有:i)与相邻块料的端面的相遇表面形状基本上吻合的外表面,该所述外表面的外形基本上是凸的,以置放在直线对准的外尖端之间,并且ii)一内凹表面,通过此凹表面可把间隔件与细长的加固构件相啮合而连接,并把此加固构件容纳在所述块料形成的结合体的间隙当中。

    最好是,结合间隙件的另一种形式是,所述另一间隔组件有一对相对的横向槽,位于与第一间隔组件的结合处,每一所述槽的纵向延伸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每一边缘构件相平行对齐,所述的槽的尺寸和形状适合于夹持容纳此长加固构件的相对边缘。

    最好是,在间隔件的所述另一种形式中,此间隔件用于间隔一端部间隔结合处,其中此第一间隔组件仅从所述另一间隔组件的一侧伸出,此间隔件的相对侧是平面,用于与块料端部相遇的一平面相接合。

    最好是,在间隔件的所述另一形式中,其腹板部分设有一个和多个孔,以易于把间隔件固定于此相遇的平面。

    最好是,在间隔件的所述另一形式中,所述腹板部分有一中心孔,通过此孔,所述的长形加固构件可以延伸。

    最好是,在结合间隔件的所述一种形式中,该间隔件用在一中间间隙结合处,其中所述内连腹板具有一在其外表面上的中间纵向槽,其作用是,容纳直线对准一对相邻块料每一端面的相对侧之间的一中间内尖端,每一块料的此中间内尖端是沿每一块料周边连续延伸的。

    最好是,在中间间隔件的所述一种形式中,该间隔件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间隔片,位于沿着内连腹板外表面、内连腹板部分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的结合处,所述间隔片由每一所述边缘构件稍向内突出并成一定角度安置,用来与一相邻块料的一端面的凹面相啮合,以易于在此块料端面的边界内定位此间隔件。

    最好是,在中间间隔件的所述一种形式中,该间隔件包括多个相对的由所述第一间隔组件每个所述边缘构件向外伸出的间隔片,此间隔片接近于所述内连腹板与边缘构件的结合处,邻近于所述腹板部分的内凹表面,所述的相对的间隔片由每一所述边缘构件稍向内伸出并成一定角度安置,用来与相邻块料的端面凹入面相合,并局部地夹住在其内的加固构件。

    最好是,在中间间隔件的所述的一种形式中,此间隔件包括一对固位片,其中每一个沿着所述另一间隔组件的边缘构件的每一内边设置,接近于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的相应边缘构件内边的结合处,所述的固位片在所述腹板部分的所述内凹表面之上稍向内突出,限定一个基本上与所述内凹表面相平行的伸出面,并将此加固构件夹持在其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固的中间间隔件装置,作用是在一墙体建筑的结合体中定位并支撑多个块料,所述的块料是本发明上述已说明的类型;所述装置包括:

    a)一个细长形的加固构件,该构件有一对相对的膨胀侧面,其基本形状与一块料的外尖端之间的端面部分互补,因此每一膨胀侧面的剖面基本上是凸的,以便安置在块料的两尖端之间。

    b)多个本发明上述方面已定义的间隔结合间隔件,在细节上已作了修正,用于间隔块料之间的端部和中间间隙结合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块料墙体建筑系统,包括:

    i.本发明上述定义的多个块料;

    ii.本发明上述方面定义的一种加固的间隙间隔件,和

    iii.一种粘结料,用于填充所述块料和所述加固间隙间隔件所形成的结合体间隙的外空隙,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稳定墙体建筑。

    最好是,所述的粘结料是硅酮填缝料。

    参考以下对一个主要且特定实施例的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该说明是参考以下附图作出的:

    图1为一块标准型玻璃块料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块料的端面外形的截面图;

    图3为中间结合间隔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4为图3的底视图;

    图5为一端部结合间隔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6为图5的底视图;

    图7为加固构件的部分透视图;

    图8为图7的端视图;

    图9为由一加固构件连接的一中间结合间隔件和一端部结合间隔件的透视图;

    图10为图9的底视图;

    图11为表示在两个相邻块料上安放的图9和图10所示的复合加固及间隔装置;

    图12为与图11相似,但表示在复合加固装置顶上块料的安置;

    图13为部分截面图,表示在一对相邻块料之间的加固间隙间隔装置;

    图14为部分透视图,表示一建筑中的块料墙体。

    本实施例是一玻璃块料墙建筑系统,它涉及的是使用加固间隙间隔装置和粘结料将多块玻璃块料砌成墙壁建筑。此间隙间隔装置包括使用一系列的长形加固构件和多个间隙结合间隔件。所用的粘结料是硅酮类填缝料或相似的适合于把玻璃粘结在一起的其他粘结料。

    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典型的在本实施中所用的玻璃块料1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侧面13和四个毗连的端面15。端面15毗连着两侧面13的相应边缘17,并且毗连彼此的端部19,从而在玻璃块料周围形成一连续的周边21。

    周边21的轮廓较清晰地在图2中示出,其通常包括一内部的大致凹入部分21a,一对外尖端21b,和一中间内尖端21c。外尖端21b的外端由每个侧面13相应的边缘17所限定,沿每一端面15的相对侧形成一平台,此平台与侧面13的外表面基本垂直。中间内尖端21c在外尖端21b中间形成,在玻璃块料周围边缘21上连续地延伸,并将每一端面15的凹入部21a一分为一。

    玻璃块料如此复杂的外形与其制造方法有关。通常,玻璃块料实际上是由两个矩形外壳形成的,这两个矩形外壳设置成如下方式,即使其开口端彼此相对,并且焊接在一起,在两外壳毗连边缘之间,内尖端构成焊缝。

    不同生产者所制造的玻璃块料外形大致是相同的,通常仅在凹入部分21a的凹度和内尖端21c的宽度上有所不同。除此不同之外,整个行业的玻璃块料外形是大致相同的,而且外尖端21b通常总是稍比内尖端21c高,并形成有一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长形加构固件23如图7和图8所示,其大致上包括一铝质或其他材料的长条。此长条成形为仿照与在一对相邻玻璃块料之间的空腔的横截面大致相似的横截面的形状,其边缘间隔开,这在图13中表示得更加清楚。

    而且,加固构件23是一扁平状,有一对由中间腹板27中间连接的厚翼板25。此腹板27比翼板25薄,形成一长槽,正好可置于两块相邻玻璃块料的内尖端21c之间的空位处容纳此尖端。翼板25具有凸形,正好填充此构件所在的玻璃块料的凹入部分21a的形状。构件的横向尺寸相应于外尖端21b之间的距离,以使构件的外边缘25a大致上置于临近外尖端21b和相应的凹入部分21a之间的接合处。这样,此细长加固构件大致具有一对相对的膨胀侧面23a和23b,此侧边在形状上基本上与玻璃块料端面15伸展在外尖端之间的部分相互补充。

    虽然每一膨胀侧面的截面基本上是凸形的,以安放在外尖端之间,而腹板部分27限定了一中间槽以容纳内尖端,但是该加强构件的尺寸稍比玻璃块料之间空腔总尺寸小,以允许玻璃块料因温度变化而发生膨胀和收缩。这个尺寸上的差别,是通过放置间隙结合间隔件而实现的。现就此进行介绍。

    间隔结合间隔件是聚丙烯塑料的,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在形成墙体的玻璃块料结合体中每一内部接合处的中间结合间隔,另一种是端部结合间隔件,它安在沿框架或该墙的侧面和底面玻璃块料之间的端部结合处。

    中间结合间隔件31,如图3和图4所示,主要包括一对相交的间隔组件,它们互为一体。每一间隔有一对共面的边缘构件33或34,其中的一对边缘构件33形成一个间隔组件的一部分,而另一对边缘构件34形成另一间隔组件的一部分。在每一间隔组件的侧面上,间隔组件的交叉使各边缘构件形成十字,如图所示。每一边缘构件33和34的厚度是相同的,在本实施例中是3mm。这个厚度与相邻块料11的相对边缘17之间达到和要求的间隙相适应,下面还将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包括边缘构件33的第一个间隔组件形成有一个伸展在此两边缘构件33之间的中间内连接腹板部分35。此腹板部分35偏向间隔组件的一侧,它的外表面35a与边缘构件33的相应外表面33a相连,彼此是共面的。

    腹板部分35的外表面35a在形状上大致上与相邻玻璃块料11的端面15的相对表面互相补充。因而,外表面35a一般是凸形,与玻璃块料端面的凹入部分21a互补,并形成一中间长槽37,以容纳同一玻璃块料的内尖端21c。

    多个向外突出的间隔片39位于腹板部分35的外表面35a与第一个间隔组件的边缘构件33相应外表面33a的结合处。这些间隔片39被安置在另一间隔件的边缘构件34的每一侧一个并向内稍稍倾斜,与腹板部分的外表面35a构成锐角。重要的是,此间隔片,由于采用聚丙烯材料制造,因而具有足够的柔性和弹性,可以很好地适应腹板部分外表面互补形状与邻近玻璃块料凹入部分23a之间的任何变化。

    腹板部分的内表面35b凹入,具有与加固构件23的膨胀侧面23a或23b大体互补的形状,以使间隔件31可与加固构件啮合和连接。这个凹入沿其侧面终止在大体与相应外表面33a相垂直的边缘构件33的相对内边缘33b处,以保证加固构件23的外边25a可大致与之配合。

    多个向外突出的相对间隔片41,沿各边缘构件33内边33b与外表面33c的结合处以一定角度安置,而此外表面33c和相应的外表面33a是相对的。这些相对的间隔片41,在腹板部分35的内凹入表面35b之上,向内稍有角度突出,而与相应边缘构件的邻近相对外表面33c构成钝角。在另一边缘构件34的每一侧安置一个相对的间隔片41,其作用不仅是,当加固构件23安在腹板部分内凹入表面35b的限定范围内时,承担此加固构件23膨胀侧的互补形状与一相邻玻璃块料相对应的凹入部分21a之间任何变化,而且还部分地将此加固构件保持在该限定的范围内。

    在每个边缘构件34的内边缘接近于与相应边缘构件33的内边缘33b的结合处设有一固位片42,此固位片42有一外部倾斜表面,使得当定位加固构件23时,加固构件23的外边缘可沿其滑动,它还有一伸出的表面,大致与腹板部分的内表面35b平行,一旦加固构件与此伸出表面下面的凹部啮合,便将加固构件夹持在位。因此,此固位片42形成一个主要装置,使加固构件23保持在腹板部分35内凹入表面35b的限定范围内。

    而且,相对的间隔片41和固位片42都是具有足够弹性的,可使加固构件可靠地被卡在它被安放的内凹处。

    另一间隔组件的边缘构件34从其近端逐渐缩小,将前一间隔组件的边缘构件33邻接到其远端。此缩小使得间隔件31可在建造带弧度的墙体上时使用,即一个间隔组件垂直安装,另一间隔组件水平安装。通过此法,此边缘构件34的缩小产生水平接缝的弧度,此弧度是通过将相邻的玻璃块料沿垂直轴线稍稍偏转一角度实现的。因此,边缘构件34的外表面34a不会突出到接缝之处。相反,如果外表面没有此缩小,边缘构件34的外表面将会突出到之外。

    端部结合间隔件43如图5和图6所示,原理上与中间结合间隔件31相似,但有一些显著的区别。

    正如中间结合间隔件那样,端部结合间隔件43包括一对相交叉的形成一体的间隔组件组成,每一个包括一对共面的边缘构件45和47,边缘构件45形成一个间隔组件的一部分,而边缘构件47形成另一间隔组件的一部分。

    与中间结合间隔件相反,边缘构件45由另一间隔组件仅向一个方向突出,而另一间隔组件的相对面43a是平的,如图6所示,这样可使端端结合间隔件43可与玻璃块料墙体的端头平面相啮合并使固定简化。

    另一间隔组件也有一内连腹板部分49,与中间结合间隔件不同的是,此腹板部分49在边缘构件47之间构成一中间孔51,从而此腹板部分实际上被分成两部分49a和49b;它们相对的端部分别与边缘构件47连接。

    腹板部分49设有一对孔53,它们位于边缘构件47的中间,在两部分49a和49b上每边一个。这些孔53用于使结合间隔件能够固定在墙体框架之类的相接平面上。

    腹板部分的两部分49a和49b上都有一个大致延伸在边缘构件47之间的纵梁55,起加强作用。另外,腹板部分49两端各有一突缘57,由每一边缘构件47的侧向横向突出。因此,两端部突缘57之间的间隔件43的大小,与安装玻璃块料相应端框架构件29的相对侧之间的距离大小一致。安装方式将在下面较详细地介绍。

    另一间隔组件的边缘构件47形成有一对相对的横槽59,槽59位于与第一间隔组件的边缘构件45相结合处。每一槽59的纵向伸展分别与沿边缘构件47内侧的每一边缘构件45相平行对准。槽59的特定大小和形状,适合于夹持地容纳细长加固构件23的相对边缘25a,如图9和图10清楚地所示。因此,端部结合间隔件43安装到一加固构件25的端部,这样,如果需要,加固构件可以通过腹板部分49的中间孔51伸出,而边缘构件45被置位,并且由此构件外边缘25a向外突出,使位于边缘构件45两侧相邻玻璃块料之间具有必要的间隙。

    边缘构件47也具有提供间隙的功能,但是它所限定的间隙不是中间结合间隔件所限定的相邻玻璃块料之间的间隔,而是端部玻璃块料外面与墙体框架或与玻璃块料端部相遇的周围物体之间的间隙。

    以上已对此结构装置的每一组件进行介绍,下面再对构筑玻璃块料墙体的方法进行介绍。

    如前所述,玻璃块料11是被安装在矩形框架29内,如图14清楚所示。

    虽然本实施介绍使用一矩形框架29,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从而包括等效的应用,如把玻璃块料墙体构筑在一窗户内或墙体一类的包围中此时矩形框架29完全废弃,玻璃块料要与砖砌体或其他形成所包围的其他构件直接接触。

    在上述后者的情况下,如前所述,此端部结合间隔件43可以用通过孔53安装的固定螺丝,把此端部结合间隔件43牢固地就位,并将其直接安装在相遇的砖砌体一类的外表面上,也为块料随后的就位提供了导向。

    返回到此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框架29主要包括一顶部构件(未示出),它位于构筑玻璃墙顶部;一底部构件29a,它位于所构筑的玻璃墙底部;和一对侧部构件29b,它位于所构筑的玻璃墙体两则,构成限定它的侧面。此框架实际上是一U形槽,两侧部构件之间距离和顶部与底部构件之间的距离是精确根据在框架内形成一矩形结合体的玻璃块料数目所确定的,其中同时也要考虑到它们之间规定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间隙是3mm。

    构筑开始,在每一侧部构件29b的槽形构件中放入符合于框架29侧边之间间隙的一条聚苯乙烯泡沫条61。

    其次,把一个端部结合间隔件43取来并修改成角部间隔件。这里,可将其另一间隔组件的一端用弓锯之类工具锯去。具体地说,将边缘构件47从它与边缘构件45的结合处,横割去一预定距离,从此间隔件除去内连腹板部分49之一。从而,修改的间隔件有一对由位于另一间隔组件一侧的边缘构件47剩余部分形成的缩短了的支腿,其长度与边缘构件47的高度相当。然后可将此修改的间隔件放置在框架的角部,使间隔件的平面侧43a坐落在底部构件29a的内腹板上,另一间隔组件的缩短了的支柱紧靠在侧部构件29b的聚苯乙烯61的外表面。如前所述,端部突缘57之间的距离与框槽两侧的距离相当,因此,此修改的间隔件可精确地坐落在底部框槽之中。

    安置了此修改的端部间隔件后,将一完整的端部结合间隔件43相似地沿底部腹板放置,离开一段大约玻璃块料侧面长度的距离。在此位置,边缘构件45向上突出,边缘构件47与底部侧边平行伸展,提供一玻璃块料外尖端可安置的基底。

    然后将一玻璃块料就位,使边缘构件45和47分别在玻璃块料角部沿相应外尖端23b支撑着玻璃块料。

    应该注意到,边缘构件47比45的高度及厚度都大,由于在其上承受较大的玻璃块料负荷,因此需要使玻璃块料底面与内腹板之间的间隙大于其余间隙所采用的3mm。

    其他的端部结合间隔件被随之安放,玻璃块料依次被沿框底安放其上,玻璃块料之间的垂直方向间隙由边缘构件45决定。

    应该注意到,边缘构件45和47的外侧面距离稍比玻璃块料横向尺寸小,但大于玻璃块料端面总的凹入部尺寸,因此端部构件可沿玻璃块料的外尖端支撑玻璃块料。这样一来,间隔件被安置处的接缝上有足够的凹缝,可将硅酮粘结料通过用常用的方法填入。

    第一排玻璃块料放好后,再将一修改的端部结合间隔件安放到框底和框侧之间的角部,方式与在第一角部的相同,然后安装定位加固间隙间隔件的主体。随后,将加固构件23截取一定长度,将端部结合间隔件按以前介绍的方式装入两端,再将中间结合间隔件沿此长条在垂直接缝相应位置上的一定位置固定。如此,如部分在图9和图10中所示那样,此单元就沿玻璃块料11的顶部安装就位,而端部结合间隔件的平面43a与相应的聚苯乙烯带61啮合,边缘构件47沿玻璃块料外尖端滑动,同时,中间结合间隔件的边缘构件34在邻近玻璃块料的相对的垂直外尖端之间对准就位,使垂直接合产生间隙。

    如前所述,间隔件和加固构件的互补形状使被装配的单元沿玻璃块料的组合上周边自行就位,支撑和随之准确地定位这些玻璃块料,以便下一排玻璃块料安装其上。

    在中间结合间隔件的向上露出的边缘构件34和已定位单元的端部结合间隔件43的向上突出的边缘构件47之间,简单地一次一个地插入玻璃块料,便可将下一排玻璃块料安装就位。重复此法直到完成顶部一排,但此时安放顺序需要改变为使最后安装的玻璃块料是角部玻璃块料之间中间玻璃块料中的一块。此外,为了简化在框架头部构件之间玻璃块料的安装,沿顶排玻璃块料最顶部的定位间隔件和加固构件可以省去。

    当玻璃结合体完成后,在各间隔件对块料间隙形成的槽中填入硅酮粘结料。

    硅酮粘结料放入后,具有比现有建筑技术建成的玻璃块料墙的承载特性更为优越的玻璃块料墙体便告完成,这是由于在此玻璃块料结合体的垂直以及水平间隙中都进行了加固和支撑而达到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玻璃块料墙体结构中,加固构件基本上是安在水平接缝处,但这些构件同样也可安在垂直接缝处,并能取得相似的优越承载特性。

    另外,这些间隔件不仅可以用在平面墙体建筑,而且也可以用在具有弧度的墙体建筑中。在具有弧度的墙体中,加固构件需要安置在垂直接缝处的所用结合间隔件的一个间隔组件垂直伸展容纳加固构件,另一间隔组件水平安装。这样一来,每个边缘构件34的倾斜外表面34a和一端部结合间隔件的边缘构件45,允许玻璃块料稍稍进行角度补偿,以取得弧度,此边缘构件的外表面不会伸出到接缝范围之外。

    可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于此特定实施例和文中已介绍过的一些变型。实际上,可以设想,也可以根据不同于所述实施例的特定用途,对安装玻璃块料的方法和建筑系统中用的组件特征加以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例如,中间结合间隔件可以参照所述的端部结合间隔件一些特点加以设计,从而使内连腹板部分具有一中间孔,加固构件可以通过此孔并与腹板基本垂直。

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定位和支撑块料墙体中块料(11)的间隙结合间隔件(31)和间隔系统,所用块料(11)有两个平行矩形侧面(13)和四个毗连连接形成一连续周边(2)的端面(15),此周边基本形状是凹形,因而此侧面的相应边(17)沿每个所述端面相对边限定一外尖端或台阶(21b);此间隙结合间隔件包括:一对相交并成一整体的间隔组件(31),每一间隔组件有一对共面的边缘构件(33,34,45),具有规定厚度,适合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