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03145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6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28281.1

申请日:

2008.03.25

公开号:

CN101981528A

公开日:

2011.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公布日:201102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日:2008032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修宪

地址:

美国德克萨斯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王岳;王洪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锁定机构包括可运动的构件和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具有单重锁定部件和双重锁定部件,可运动的构件也具有单重锁定部件和双重锁定部件。可通过可运动的构件与轴正交的运动接合和脱离单重锁定部件。在单重锁定部件接合的同时,可通过所述可运动的构件沿该正交轴的运动接合双重锁定部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锁定机构, 包括 : 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和固定的双重锁定部件 ; 可运动构件, 所述可运动构件具有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和可运动的双重锁定部件, 所述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用于通过与轴正交的运动接合和脱离所述固定的单重锁定部 件, 在所述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与所述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接合的同时, 所述可运动的 双重锁定部件通过沿着所述轴的运动接合和脱离所述固定的双重锁定部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构, 其中, 所述与所述轴正交的运动包括绕所述轴旋转。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机构, 其中, 所述固定的和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在从所述轴 径向移走的位置处彼此接合。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构, 还包括计算机机壳和框, 所述固定构件刚性地耦接到所 述计算机机壳, 并且所述可运动的构件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框。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机构, 还包括侧面盖板, 所述固定构件附着到所述侧面盖板, 当 所述盖板被安装到所述机壳上时, 所述固定构件刚性地耦接到所述机壳。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构, 还包括用于接收可移除的钥匙的插孔 (59), 当该钥匙被 插入所述插孔中时, 所述钥匙可用于枢转所述可运动的构件以接合和脱离所述固定构件。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构, 其中, 所述固定的和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限定凹槽, 并 且所述固定的和可运动的第二部件限定突出部和槽。
8: 一种方法, 包括 : 使可运动的锁定构件的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通过与轴正交的运动而接合固定的锁 定构件的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 ; 和 如果所述可运动的锁定构件被迫使在沿着所述轴的方向上远离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 使所述可运动的锁定构件的可运动的双重锁定部件接合所述固定构件的固定的双重锁定 部件, 从而阻止所述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脱离所述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与所述轴正交的运动包括绕所述轴的旋转运 动。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 : 刚性地将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耦接至计算机机 壳, 并将所述指状件附着到框, 从而使得当所述可运动的锁定构件接合所述固定的锁定构 件时, 所述框被锁到所述机壳。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 : 将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附着到侧面盖板, 并 将所述侧面盖板安装到所述机壳上, 以实现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到所述机壳的所述刚性耦 接。

说明书


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 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为计算机和具有可锁定的前框的其它装置提供安全措施。 诸如个人计算机 和工作站之类的许多计算机具有机壳, 诸如处理器、 存储器和磁盘驱动之类的有源计算机 部件布置在机壳中。通常可通过机壳的一个或两个侧面和通过前面来接近这些部件。在正 常使用过程中, 出于安全和美观的原因, 通过侧面盖板 (side-access panel) 和前框 (front bezel) 来阻挡对多个内部部件的接近。
     如果侧面盖板和前框容易被移除, 则计算机可能遭受部件和数据的窃取。为了解 决该漏洞, 一些计算机在前框上提供锁, 该锁可用于将前框锁到侧面盖板, 并且在这过程 中, 将前框和侧面盖板二者都锁到计算机机壳上。 因此, 可以防止窃取部件和存储在部件上 的数据。
     一些这样的锁定机构可被规避。例如, 可将前框从前机壳壁撬开, 以形成间隙, 通 过该间隙可插入工具。在不使用钥匙的情况下可使用该工具将指状件旋转到与钩脱离接 合。然后可移除前框和侧面盖板, 暴露计算机内部结构以对装置和数据进行窃取。所需要 的是一种经济的方法来阻碍这种规避。
     本文中, 描述相关技术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标有 “现有技术” 的相关技术是所 承认的现有技术 ; 没有标有 “现有技术” 的相关技术不是所承认的现有技术。
     附图说明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 / 实施例, 而不是发明本身。
     图 1 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将框从机壳撬开对锁定机构的影响。左上示出 了撬开之前的计算机 ; 中间部分示出了所接合的固定钩和可枢转的指状件以将所述框锁到 机壳。右上示出了被从机壳撬开从而形成间隙的所述框。左下示出了钩和指状件接合但没 有互锁。右下示出了响应于撬开而接合并锁定的钩和指状件。
     图 2 提供了所接合的固定钩和可枢转指状件的透视图。示出了用于枢转指状件的 可用钥匙操作的锁, 但是前框在图 2 中是看不到的。图 2 的底部示出了分离的钩和指状件。
     图 3 示出了附着到侧面盖板的钩。
     图 4 示出了具有就位的图 3 的侧面盖板的计算机机壳, 从而使得固定钩延伸穿过 机壳的前壁。
     图 5 示出了在图 1 的前框的背面或 “里” 面的背景下的图 2 的可移动指状件。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单重锁定模式和双重锁定模式的锁定机构。 单重锁定模式涉及 可移动构件的运动, 例如锁定指状件绕轴的旋转。 双重锁定模式响应于沿轴的运动而发生。 在双重锁定模式中锁定构件不能脱离接合。 在各构件以单重锁定模式接合且同时有人试图将前盖板从机壳撬开的情况下, 双重锁定模式自动发生, 因此阻碍了规避锁定机构的尝试。
     图 1 示出了在正常状况 ( 左上 ) 下和在前框 11 被从计算机机壳 13 撬开 ( 右上 ) 以形成间隙 15 时的立式计算机 AP1。计算机 AP1 提供了用于将框 11 固定到机壳 13 上的锁 定机构 16。间隙 15 可作为入口, 通过该入口可插入工具以试图通过枢转锁定指状件 17 或 其它可运动构件离开固定锁钩 19 或其它固定构件来使锁定机构 16 脱离接合。
     锁定机构 16 被设计为阻止以这种方式移除框 11。框 11 离开计算机机壳 13 的运 动 ( 同时指状件 17 与钩 19 接合 ) 迫使锁定机构 16 从单重锁定模式 21( 图 1 的左下 ) 进 入双重锁定模式 23( 图 1 的右下和中间 )。在单重锁定模式 21 中, 指状件 17 和钩 19 接合 以将框 11 锁到机壳 13。 在这种模式中, 指状件 17 可被枢转, 例如通过使用插入到锁定机构 16 中的钥匙 ( 在图 2 中示出 ), 以使指状件 17 从钩 19 脱离接合, 因此允许将框 11 从机壳 13 移除。在双重锁定模式 23 中, 指状件 17 不能被枢转到脱离与钩 19 的接合。
     更具体地, 将框 11 从机壳 13 撬开使得钩 19 的突出部 27 被插入到指状件 17 的槽 29 中, 借此实现双重锁定模式 23。在双重锁定模式中, 指状件 17 被锁到钩 19 上, 从而使得 指状件 17 不能被枢转到脱离与钩 19 的接合。
     图 2 的上部分示出了在单重锁定模式 21 下的指状件 17 和钩 19。单重锁定模式 21 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 将钥匙 24 插入到锁定机构 16 中, 并且然后顺时针旋转钥匙 24 以 将指状件 17 枢转 ( 例如, 如弯箭头 31 所示 ) 到与钩 19 处于接合状态。相反, 从单重锁定 模式 21 起 ( 图 1), 钥匙 24 可被逆时针转动, 以将指状件 17 枢转到与钩 19 脱离接合 ( 借此 进入非锁定模式 ), 从而使得能将框 11 从机壳 13 移除。在双重锁定模式 23( 图 1) 下, 阻止 指状件 17 枢转并且相应地将阻止钥匙 24 转动。当然, 当指状件 17 没有与钩 19 接合时, 两 个锁定模式都没有被激活, 并且撬动动作不会使得进入双重锁定模式 23。
     图 2 的下部分单独地示出了指状件 17 和钩 19( 彼此成分解的关系, 指状件被逆时 针旋转 90 度进入解锁位置 )。钩 19 包括向前延伸的钩部分 33、 向后延伸的附接部分 35、 和 中间的横向部分 37。附接部分 35 包括两个孔 39, 这两个孔 39 用于通过铆钉 42 附着到侧 面盖板 41, 如图 3 中所示。对于计算机 AP1 而言, 当侧面盖板 41 被安装到机壳 13 上时, 钩 19 被刚性地耦接到机壳 13, 如图 4 中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 固定锁定构件可被直接地附 着到机壳上 ; 不过, 将钩 19 附着到侧面盖板 41 允许一个锁定机构将板 41 和框 11 两者锁定 在合适的位置上。中间的横向部分 37 沿着机壳 13 的前壁 43( 图 2 中示出 ) 延伸。
     如图 2 中所示, 钩部分 33 包括凹槽 45, 当框 11 被锁到板 41 和机壳 13 上时, 凹槽 45 是与指状件 17 接合的位置。凹槽 45 限定了前凹槽壁 47 和后凹槽壁 49。在双重锁定模 式 23 中使用的突出部 27 被限定在前凹槽壁 47 中。
     指状件 17 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指状件部分 51、 径向向内延伸的支架部分 53 和轴 向延伸的中间部分 55。中间部分 55 与轴 57 平行地在指状件部分 51 和支架部分 53 之间延 伸, 钥匙 24 在被插入到锁定机构 16 的钥匙插孔 59 中时绕该轴 57 转动, 并且指状件 17 绕 该轴 57 枢转。支架部分 53 包括细长的槽 67。如图 5 中可以最佳地看到的那样, 锁定机构 16 的可旋转轴 69 延伸通过槽 67, 并在螺母 71 和 73 之间并由这两个螺母保持在适当的位 置上。
     如图 2 中所示, 指状件部分 51 限定了由内壁 77 和外壁 79 约束的凹槽 75, 外壁 79 大体上是人手指的形状, 因此该部件的名称。指状件部分 51 还包括方形的指状件槽 81。在单重锁定模式 21 和双重锁定模式 23 二者中, 凹槽 75 与钩槽 45 配合 ( 图 1)。在且只在双 重锁定模式 23 中, 钩突出部 27 延伸进入指状件槽 81 中。
     图 6 的流程图中呈现了本发明的方法 M1。在方法部分 MS1, 钩 19 被如图 3 中所示 地附着到侧面盖板 41。 更上位地说, 固定的锁定构件被附着到侧板, 从而使得当将该侧板安 装到机壳上时, 该固定的锁定构件被刚性地耦接到机壳。
     在方法部分 MS2, 侧面盖板 41 被安装到机壳 13 中, 从而使得钩 19 被刚性地耦接到 机壳 13 并且延伸通过机壳的前壁 43, 如图 4 中所示。在方法部分 MS3, 前框 11 被安装到机 壳 13 上, 覆盖前壁 43。当可运动的指状件 17 接合固定的钩 19 时, 前框 11 被锁到机壳 13。
     在方法部分 MS4, 框 11 被锁到机壳 13。为此目的, 可将钥匙 24 插入到插孔 59 中。 可将钥匙 24 顺时针旋转, 使得指状件 17 绕轴 57 枢转直到指状件 17 接触钩 19, 从而实现单 重锁定模式 21。然后可将钥匙 24 移除。此时, 框 11 被锁到机壳 13 上, 从而使得在正常情 况下框 11 不能被移除。另外, 侧面盖板 41 被锁到适当位置, 因为它附着到钩 19, 钩 19 已经 接合指状件 17。因此, 单重锁定机构 16 阻止了前面和侧面二者的进入。
     在方法部分 MS5, 响应于从机壳 13 撬开框 11, 实现双重锁定模式 23。框 11 远离机 壳 13 的前向运动将指状件槽 29 移动到与钩突出部 27 接合, 从而将指状件 17 锁到钩 19。 该双重锁定模式 23 挫败了通过将工具插入间隙 15 中试图将指状件 17 枢转到脱离与钩 19 的接合从而规避锁定机构 16 的企图。
     本文中, “双重锁定” 指的是对用于单重锁定的部件的锁定, 从而使得在没有通过 使双重锁定部件脱离接合而首先解锁这些部件的情况下, 单重锁定部件不能被脱离接合。 换句话说, 如果通过接合构件 C 和构件 D 将部件 A 锁到部件 B, 则 “双重锁定” 涉及接合第二 部件 E 和 F 以便锁定构件 C 和 D, 从而使得在没有先使部件 E 和 F 脱离接合的情况下 C 不能 从 D 脱离接合。 “单重锁定” 指的是如下状况 : 其中构件 C 和 D 接合, 但是部件 E 和 F 没有接 合, 从而使得 C 可以从 D 脱离接合。本文中, “正交” 更多地意味着正交而不是沿着 ; “平行” 更多地意味着平行而不是正交 ; 而 “沿着” 更多地意味着沿着而非正交。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 互锁凹槽 45 和 75 都是用于实现初级锁定模式 21 的单重锁定 部件 ; 指状件槽 29 和钩的突出部 27 是用于实现双重锁定模式 23 的双重锁定部件。本领域 技术人员知晓能够实现锁定接合的宽范围的可能补充部件。 不同的实施例采用不同的这些 锁定方法。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 单重锁定模式 21 通过旋转实现 ;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 单重 锁定模式可通过平移 ( 滑移 ) 运动实现。机壳的内容也可以改变, 它们可构成除了计算机 以外的机器, 例如自动售货机。固定构件不必附着到侧面盖板, 它可被直接附着到机壳。本 发明为图示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修改以及对该实施例的变型做好准备, 本发明的范围由 随后的权利要求限定。

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1528A43申请公布日20110223CN101981528ACN101981528A21申请号200880128281122申请日20080325G06F1/1620060171申请人惠普开发有限公司地址美国德克萨斯州72发明人王修宪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王岳王洪斌54发明名称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57摘要锁定机构包括可运动的构件和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具有单重锁定部件和双重锁定部件,可运动的构件也具有单重锁定部件和双重锁定部件。可通过可运动的构件与轴正交的运动接合和脱离单重锁定部件。在单重锁定部。

2、件接合的同时,可通过所述可运动的构件沿该正交轴的运动接合双重锁定部件。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925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08/05815920080325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20188EN20091001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CN101981537A1/1页21一种锁定机构,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和固定的双重锁定部件;可运动构件,所述可运动构件具有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和可运动的双重锁定部件,所述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用于通过与轴正交的运动接合和脱。

3、离所述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在所述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与所述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接合的同时,所述可运动的双重锁定部件通过沿着所述轴的运动接合和脱离所述固定的双重锁定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与所述轴正交的运动包括绕所述轴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固定的和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在从所述轴径向移走的位置处彼此接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还包括计算机机壳和框,所述固定构件刚性地耦接到所述计算机机壳,并且所述可运动的构件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构,还包括侧面盖板,所述固定构件附着到所述侧面盖板,当所述盖板被安装到所述机壳上时,所述固定构件刚性地耦接到所。

4、述机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还包括用于接收可移除的钥匙的插孔59,当该钥匙被插入所述插孔中时,所述钥匙可用于枢转所述可运动的构件以接合和脱离所述固定构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固定的和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限定凹槽,并且所述固定的和可运动的第二部件限定突出部和槽。8一种方法,包括使可运动的锁定构件的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通过与轴正交的运动而接合固定的锁定构件的固定的单重锁定部件;和如果所述可运动的锁定构件被迫使在沿着所述轴的方向上远离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使所述可运动的锁定构件的可运动的双重锁定部件接合所述固定构件的固定的双重锁定部件,从而阻止所述可运动的单重锁定部件脱离所述固定。

5、的单重锁定部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所述轴正交的运动包括绕所述轴的旋转运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刚性地将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耦接至计算机机壳,并将所述指状件附着到框,从而使得当所述可运动的锁定构件接合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时,所述框被锁到所述机壳。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附着到侧面盖板,并将所述侧面盖板安装到所述机壳上,以实现所述固定的锁定构件到所述机壳的所述刚性耦接。权利要求书CN101981528ACN101981537A1/3页3带有各有单重和双重锁定部件的可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的锁定机构背景技术0001本发明为计算机和具有可锁定的。

6、前框的其它装置提供安全措施。诸如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之类的许多计算机具有机壳,诸如处理器、存储器和磁盘驱动之类的有源计算机部件布置在机壳中。通常可通过机壳的一个或两个侧面和通过前面来接近这些部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于安全和美观的原因,通过侧面盖板SIDEACCESSPANEL和前框FRONTBEZEL来阻挡对多个内部部件的接近。0002如果侧面盖板和前框容易被移除,则计算机可能遭受部件和数据的窃取。为了解决该漏洞,一些计算机在前框上提供锁,该锁可用于将前框锁到侧面盖板,并且在这过程中,将前框和侧面盖板二者都锁到计算机机壳上。因此,可以防止窃取部件和存储在部件上的数据。0003一些这样的锁定机构。

7、可被规避。例如,可将前框从前机壳壁撬开,以形成间隙,通过该间隙可插入工具。在不使用钥匙的情况下可使用该工具将指状件旋转到与钩脱离接合。然后可移除前框和侧面盖板,暴露计算机内部结构以对装置和数据进行窃取。所需要的是一种经济的方法来阻碍这种规避。0004本文中,描述相关技术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标有“现有技术”的相关技术是所承认的现有技术;没有标有“现有技术”的相关技术不是所承认的现有技术。附图说明0005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实施例,而不是发明本身。0006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将框从机壳撬开对锁定机构的影响。左上示出了撬开之前的计算机;中间部分示出了所接合的固定钩和可枢转的指。

8、状件以将所述框锁到机壳。右上示出了被从机壳撬开从而形成间隙的所述框。左下示出了钩和指状件接合但没有互锁。右下示出了响应于撬开而接合并锁定的钩和指状件。0007图2提供了所接合的固定钩和可枢转指状件的透视图。示出了用于枢转指状件的可用钥匙操作的锁,但是前框在图2中是看不到的。图2的底部示出了分离的钩和指状件。0008图3示出了附着到侧面盖板的钩。0009图4示出了具有就位的图3的侧面盖板的计算机机壳,从而使得固定钩延伸穿过机壳的前壁。0010图5示出了在图1的前框的背面或“里”面的背景下的图2的可移动指状件。0011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单重锁。

9、定模式和双重锁定模式的锁定机构。单重锁定模式涉及可移动构件的运动,例如锁定指状件绕轴的旋转。双重锁定模式响应于沿轴的运动而发生。在双重锁定模式中锁定构件不能脱离接合。在各构件以单重锁定模式接合且同时有人试图说明书CN101981528ACN101981537A2/3页4将前盖板从机壳撬开的情况下,双重锁定模式自动发生,因此阻碍了规避锁定机构的尝试。0013图1示出了在正常状况左上下和在前框11被从计算机机壳13撬开右上以形成间隙15时的立式计算机AP1。计算机AP1提供了用于将框11固定到机壳13上的锁定机构16。间隙15可作为入口,通过该入口可插入工具以试图通过枢转锁定指状件17或其它可运动。

10、构件离开固定锁钩19或其它固定构件来使锁定机构16脱离接合。0014锁定机构16被设计为阻止以这种方式移除框11。框11离开计算机机壳13的运动同时指状件17与钩19接合迫使锁定机构16从单重锁定模式21图1的左下进入双重锁定模式23图1的右下和中间。在单重锁定模式21中,指状件17和钩19接合以将框11锁到机壳13。在这种模式中,指状件17可被枢转,例如通过使用插入到锁定机构16中的钥匙在图2中示出,以使指状件17从钩19脱离接合,因此允许将框11从机壳13移除。在双重锁定模式23中,指状件17不能被枢转到脱离与钩19的接合。0015更具体地,将框11从机壳13撬开使得钩19的突出部27被插。

11、入到指状件17的槽29中,借此实现双重锁定模式23。在双重锁定模式中,指状件17被锁到钩19上,从而使得指状件17不能被枢转到脱离与钩19的接合。0016图2的上部分示出了在单重锁定模式21下的指状件17和钩19。单重锁定模式21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将钥匙24插入到锁定机构16中,并且然后顺时针旋转钥匙24以将指状件17枢转例如,如弯箭头31所示到与钩19处于接合状态。相反,从单重锁定模式21起图1,钥匙24可被逆时针转动,以将指状件17枢转到与钩19脱离接合借此进入非锁定模式,从而使得能将框11从机壳13移除。在双重锁定模式23图1下,阻止指状件17枢转并且相应地将阻止钥匙24转动。当然,当指。

12、状件17没有与钩19接合时,两个锁定模式都没有被激活,并且撬动动作不会使得进入双重锁定模式23。0017图2的下部分单独地示出了指状件17和钩19彼此成分解的关系,指状件被逆时针旋转90度进入解锁位置。钩19包括向前延伸的钩部分33、向后延伸的附接部分35、和中间的横向部分37。附接部分35包括两个孔39,这两个孔39用于通过铆钉42附着到侧面盖板41,如图3中所示。对于计算机AP1而言,当侧面盖板41被安装到机壳13上时,钩19被刚性地耦接到机壳13,如图4中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锁定构件可被直接地附着到机壳上;不过,将钩19附着到侧面盖板41允许一个锁定机构将板41和框11两者锁定在合。

13、适的位置上。中间的横向部分37沿着机壳13的前壁43图2中示出延伸。0018如图2中所示,钩部分33包括凹槽45,当框11被锁到板41和机壳13上时,凹槽45是与指状件17接合的位置。凹槽45限定了前凹槽壁47和后凹槽壁49。在双重锁定模式23中使用的突出部27被限定在前凹槽壁47中。0019指状件17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指状件部分51、径向向内延伸的支架部分53和轴向延伸的中间部分55。中间部分55与轴57平行地在指状件部分51和支架部分53之间延伸,钥匙24在被插入到锁定机构16的钥匙插孔59中时绕该轴57转动,并且指状件17绕该轴57枢转。支架部分53包括细长的槽67。如图5中可以最佳地看。

14、到的那样,锁定机构16的可旋转轴69延伸通过槽67,并在螺母71和73之间并由这两个螺母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0020如图2中所示,指状件部分51限定了由内壁77和外壁79约束的凹槽75,外壁79大体上是人手指的形状,因此该部件的名称。指状件部分51还包括方形的指状件槽81。在说明书CN101981528ACN101981537A3/3页5单重锁定模式21和双重锁定模式23二者中,凹槽75与钩槽45配合图1。在且只在双重锁定模式23中,钩突出部27延伸进入指状件槽81中。0021图6的流程图中呈现了本发明的方法M1。在方法部分MS1,钩19被如图3中所示地附着到侧面盖板41。更上位地说,固定的锁。

15、定构件被附着到侧板,从而使得当将该侧板安装到机壳上时,该固定的锁定构件被刚性地耦接到机壳。0022在方法部分MS2,侧面盖板41被安装到机壳13中,从而使得钩19被刚性地耦接到机壳13并且延伸通过机壳的前壁43,如图4中所示。在方法部分MS3,前框11被安装到机壳13上,覆盖前壁43。当可运动的指状件17接合固定的钩19时,前框11被锁到机壳13。0023在方法部分MS4,框11被锁到机壳13。为此目的,可将钥匙24插入到插孔59中。可将钥匙24顺时针旋转,使得指状件17绕轴57枢转直到指状件17接触钩19,从而实现单重锁定模式21。然后可将钥匙24移除。此时,框11被锁到机壳13上,从而使得。

16、在正常情况下框11不能被移除。另外,侧面盖板41被锁到适当位置,因为它附着到钩19,钩19已经接合指状件17。因此,单重锁定机构16阻止了前面和侧面二者的进入。0024在方法部分MS5,响应于从机壳13撬开框11,实现双重锁定模式23。框11远离机壳13的前向运动将指状件槽29移动到与钩突出部27接合,从而将指状件17锁到钩19。该双重锁定模式23挫败了通过将工具插入间隙15中试图将指状件17枢转到脱离与钩19的接合从而规避锁定机构16的企图。0025本文中,“双重锁定”指的是对用于单重锁定的部件的锁定,从而使得在没有通过使双重锁定部件脱离接合而首先解锁这些部件的情况下,单重锁定部件不能被脱离。

17、接合。换句话说,如果通过接合构件C和构件D将部件A锁到部件B,则“双重锁定”涉及接合第二部件E和F以便锁定构件C和D,从而使得在没有先使部件E和F脱离接合的情况下C不能从D脱离接合。“单重锁定”指的是如下状况其中构件C和D接合,但是部件E和F没有接合,从而使得C可以从D脱离接合。本文中,“正交”更多地意味着正交而不是沿着;“平行”更多地意味着平行而不是正交;而“沿着”更多地意味着沿着而非正交。002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互锁凹槽45和75都是用于实现初级锁定模式21的单重锁定部件;指状件槽29和钩的突出部27是用于实现双重锁定模式23的双重锁定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能够实现锁定接合的宽范围的可。

18、能补充部件。不同的实施例采用不同的这些锁定方法。0027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单重锁定模式21通过旋转实现;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单重锁定模式可通过平移滑移运动实现。机壳的内容也可以改变,它们可构成除了计算机以外的机器,例如自动售货机。固定构件不必附着到侧面盖板,它可被直接附着到机壳。本发明为图示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修改以及对该实施例的变型做好准备,本发明的范围由随后的权利要求限定。说明书CN101981528ACN101981537A1/6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81528ACN101981537A2/6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81528ACN101981537A3/6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81528ACN101981537A4/6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81528ACN101981537A5/6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81528ACN101981537A6/6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8152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