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3112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03423.9

申请日:

2008.07.14

公开号:

CN101779233A

公开日:

2010.07.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G 3/36申请日:20080714|||公开

IPC分类号:

G09G3/36; G02F1/133; G09G3/20

主分类号:

G09G3/36

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冈田厚志; 佐佐木宁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7.10.16 JP 2007-269332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张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线驱动电路,所述栅极线驱动电路输出用于在对上述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使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的栅极信号(G1、G2、G3、…);源极总线驱动电路,所述源极总线驱动电路输出与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在同一行的相邻水平扫描期间中极性发生逆转的源极信号(S);以及CS总线驱动电路,所述CS总线驱动电路在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输出将电位向着根据该水平扫描期间中的源极信号(S)的极性而决定的方向(低电平→高电平或者高电平→低电平)进行切换的CS信号(CS1、CS2、CS3、…),CS总线驱动电路在第一帧中输出该CS信号,使得该行的开关元件从导通切换至截止的时刻的CS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由此,在以线反转驱动为前提的CC驱动中,可消除在开始视频信号的显示的第一帧中的横条纹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 该显示驱动电路对显示面板进行驱动,用于进行与像素电极的电位相对应的灰度显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行并且该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各行的开关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该行采用以下结构:即,包含:扫描信号线;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利用该扫描信号线进行导通/截止;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与该开关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电容耦合布线,该电容耦合布线与该像素电极进行电容耦合,其特征在于, 包括: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该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扫描信号,该扫描信号在对所述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用于使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 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该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与所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了极性反转,并且在同一行的相邻的水平扫描期间中发生了极性逆转;以及 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该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在所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输出电位偏移信号,该电位偏移信号将电位向着根据该水平扫描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所决定的方向在两个电位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在开始输出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输出该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的开关元件从导通切换到截止的时刻的所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输出所述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中的所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时和在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时互不相同。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部,该第一输入部输入该行的扫描信号及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第二输入部,该第二输入部输入与所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相对应的、与所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极性信号;及输出部,该输出部输出该行中的所述电位偏移信号, 将该行的扫描信号被输入到所述第一输入部时的、输入到所述第二输入部的所述极性信号的第一极性作为所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第一电位进行输出,另一方面, 将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被输入到所述第一输入部时的、输入到所述第二输入部的所述极性信号的第二极性作为所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第二电位进行输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由D锁存电路构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输出所述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电位偏移信号在初始状态中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所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及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为了使所述电位偏移信号在初始状态中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而向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输入对应于与所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极性信号的、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的控制信号。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所述极性信号为第一极性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另一方面,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所述极性信号为第二极性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由D锁存电路构成,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所述极性信号的极性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将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复位信号输入到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另一方面,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所述极性信号的极性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将作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置位信号输入到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
9: 如权利要求6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部,该第一输入部输入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第二输入部,该第二输入部输入与所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电平相对应的、与所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极性信号;及输出部,该输出部输出该行中的所述电位偏移信号, 基于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被输入到所述第一输入部时的、输入到所述第二输入部的所述极性信号的极性,对所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进行切换。
10: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以及所述显示面板。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
12: 一种显示驱动方法, 该显示驱动方法对显示面板进行驱动,用于进行与所述像素电极的电位相对应的灰度显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行并且该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各行的开关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该行采用以下结构:即,包含:扫描信号线;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利用该扫描信号线进行导通/截止;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与该开关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电容耦合布线,该电容耦合布线与该像素电极进行电容耦合,其特征在于, 包括:扫描信号线驱动处理,该扫描信号线驱动处理输出扫描信号,该扫描信号在对所述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用于使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 数据信号线驱动处理,该数据信号线驱动处理输出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与所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了极性反转,并且在同一行的相邻的水平扫描期间中发生了极性逆转;以及 电容耦合布线驱动处理,该电容耦合布线驱动处理在所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输出电位偏移信号,该电位偏移信号将电位向着根据该水平扫描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所决定的方向在两个电位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处理在开始输出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输出该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的开关元件从导通切换到截止的时刻的所 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说明书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驱动方法,上述显示面板例如像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面板那样,包括多个行并包括了与各行的开关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数据线,上述行采用以下结构:即,包含:扫描信号线;开关元件,上述开关元件利用该扫描信号线进行导通/截止;像素电极,上述像素电极与该开关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电容耦合布线,上述电容耦合布线与该像素电极进行电容耦合。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有源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被称之为“CC(ChargeCoupling:电荷耦合)驱动”的驱动方式。关于该CC驱动,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有所揭示。以该专利文献1中的公开内容为例,对CC驱动进行如下那样说明。

    图8是示出了实现CC驱动的装置的结构的等效电路,图9是示出了CC驱动中的各种信号的动作波形的时序图。

    如图8的等效电路所示,进行CC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部110内设置有:多根源极线(信号线)101;与这些源极线101正交的多根栅极线(扫描线)102;开关元件103,上述开关元件设置于这些交点附近;像素电极104,上述像素电极与开关元件103相连接;多根CS(CapacityStorage;电容存储)总线(公共电极线)105,上述CS总线与栅极线102成对且平行配置;保持电容106,上述保持电容的一端与像素电极104相连接,其另一端与CS总线105相连接;及相对电极109,上述相对电极通过液晶107而相对。

    开关元件103由非晶硅(a-Si)、多晶硅(p-Si)、单晶硅(c-Si)等形成,并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在栅极和漏极间形成电容108。通过该电容108,发生来自栅极线102的栅极脉冲将像素电极104的电位向负侧进行偏移的现象。

    另外,该液晶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部110的外侧设置有:源极线驱动电路111,上述源极线驱动电路驱动源极线101;栅极线驱动电路112,上述栅极线驱动电路驱动栅极线102;及CS总线驱动电路113,上述CS总线驱动电路驱动CS总线105。

    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种信号的动作波形如图9所示。即,某栅极线102的波形Wg仅在该栅极线102被选择的H期间(水平扫描期间)中为Von,在其他的期间都保持为Voff。源极线101的波形Ws根据显示的视频信号不同其振幅不同,但是其波形每1H期间极性发生反转、且在与同一栅极线102相关的相邻的H期间中极性发生逆转(线反转驱动)。此外,在图9中,由于假设是输入了同样的视频信号的情况,因此波形Ws的振幅一定。

    因为在Wg为Von的期间中开关元件103导通,所以像素电极104的波形Wd成为与源极线101的波形Ws相同的电位,在Wg为Voff的瞬间,像素电极104的波形Wd通过栅极-漏极间电容108而略微向负侧发生偏移。

    CS总线105的波形Wc在对应的栅极线102被选择的H期间及其下一个H期间为Ve+,在再下一个H期间中被切换为Ve-,此后,直至下一场为止,都保持为Ve-。通过该切换,像素电极104的波形Wd可通过保持电容106而向负侧进行偏移。

    其结果是,由于像素电极104的波形Wd得到的振幅大于源极线101的波形Ws的振幅,因此作为源极线101的波形Ws能使振幅进一步减小。由此,能使源极线驱动电路111中的电路结构简化,从而力图削减功耗。

    专利文献1:

    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83943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申请人觉察到采用以上述线反转驱动为前提的CC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显示开始时发生的显示不理想的问题。该不理想的问题,是指在显示开始后的最初的帧中、所观察到的由每一行(显示装置的一条水平线)的明暗所形成的横向条纹。这里,本发明的申请人对上述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其结果是,本发明的申请者查明了原因在于各种信号的动作波形地关系在开始显示时和通常显示时有一部分不同。关于该原因,基于图10的时序图进行以下说明。

    在图10中,Vsync是规定垂直扫描时序的垂直同步信号,Hsync是规定水平扫描时序的水平同步信号。然后,从Vsync的下降沿开始到下一个下降沿为止的期间为一个垂直扫描期间(1V期间),然后,从Hsync的下降沿开始到下一个下降沿为止的期间为一个水平扫描期间(1H期间)。另外,POL是与水平扫描期间同步且极性发生反转的极性信号。

    另外,在图10中,按以下顺序示出了:源极信号S,上述源极信号S由源极线驱动电路向某源极线(设置于第x列的源极线)提供;栅极信号G1及CS信号CS1,上述栅极信号G1及CS信号CS1由栅极线驱动电路及CS总线驱动电路向设置于第一行的栅极线及CS总线分别提供;及像素电极的电位波形Pix1,上述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一行且第x列。另外,按以下顺序示出了:栅极信号G2及CS信号CS2,上述栅极信号G2及CS信号CS2分别提供给设置于第二行的栅极线及CS总线;及像素电极的电位波形Pix2,上述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二行且第x列,再有,按以下顺序示出了:栅极信号G3及CS信号CS3,上述栅极信号G3及CS信号CS3分别提供给设置于第三行的栅极线及CS总线;及像素电极的电位波形Pix3,上述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三行且第x列。此外,电位波形Pix1、Pix2、Pix3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相对电极的电位。

    在图10的时序图中,在对液晶显示装置接通电源等而液晶显示装置开始动作后,在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显示(下文称之为“视频显示”)的开始帧即第一帧之前,处于不进行视频显示的初始状态,即处于源极线驱动电路、栅极线驱动电路、及CS总线驱动电路都为进入通常动作前的准备阶段或停止状态。因此,栅极信号G1、G2、G3被固定为栅极截止电位(将开关元件的栅极截止的电位),且CS信号CS1、CS2、CS3被固定为一种电位(例如Vss)。

    在初始状态后的第一帧中,源极线驱动线路、栅极线驱动电路、及CS总线驱动电路都进行通常动作。

    由此,源极信号S成为具有与表示视频信号的灰度等级相对应的振幅、且每1H期间就发生极性反转的信号。此外,在图10中,由于假设是显示同样的视频的情况,因此,源极信号S的振幅一定。此外,栅极信号G1、G2、G3分别在各帧的激活期间(有效扫描期间)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个1H期间中为栅极导通电位(使开关元件的栅极导通的电位),在其他的期间中为栅极截止电位。

    然后,CS信号CS1、CS2、CS3的波形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2、G3的下降沿后发生反转、且其反转方向为彼此相反关系。即,在奇数帧中,CS信号CS1、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3下降后上升,CS信号CS2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下降后下降,在偶数帧中,CS信号CS1、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3下降后下降,CS信号CS2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下降后上升(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奇数帧和偶数帧也可以相反)。此外,CS信号的反转定时是栅极信号的下降沿之后、即是相对应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即可,也可以是水平扫描期间结束的瞬间(与栅极信号的下降沿同步进行反转)。

    但是,对于第一帧,因为在初始状态中CS信号CS1、CS2、CS3都固定为一种电位,所以是非正规的波形。即,CS信号CS1、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3的下降沿之后上升这一点与其他的奇数帧相同,但是CS信号CS2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的下降沿之后保持同一电位这一点与其他的奇数帧不同。

    该非正规的波形正是显示开始时的显示不理想的原因。即,在第一帧中的第一行、第三行的像素电极中,由于CS信号CS1、CS3发生与通常相同的电位变化,因此,电位波形Pix1、Pix3受到由CS信号CS1、CS3的电位变化所引起的电位偏移,另一方面,在第二行的像素电极中,由于CS信号CS2不发生电位变化,因此,电位波形Pix2不受到电位偏移(图10的斜线部分)。其结果是,尽管输入了同一灰度等级的源极信号S,但电位波形Pix1、Pix3与Pix2不同,在第一行及第三行和第二行之间产生亮度差。作为整个图像显示部该亮度差表现为奇数行和偶数行之间的亮度差。因此,导致在第一帧的视频中观察到由每一行的明暗形成的横条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消除上述横条纹的发生并力图提高显示品质的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对显示面板进行驱动,用于进行与上述像素电极的电位相对应的灰度显示,上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行并且上述显示面板包括与上述各行的开关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数据信号线,上述行采用以下结构:即,包含:扫描信号线;开关元件,上述开关元件利用该扫描信号线进行导通/截止;像素电极,上述像素电极与该开关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电容耦合布线,上述电容耦合布线与该像素电极进行电容耦合,其特征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包括: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扫描信号,上述扫描信号在对上述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用于使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数据信号,上述数据信号与上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了极性反转,并且在同一行的相邻的水平扫描期间中发生了极性逆转;以及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在上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输出电位偏移信号,上述电位偏移信号将电位向着根据该水平扫描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所决定的方向在两个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在开始输出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输出该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的开关元件从导通切换到截止的时刻的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相邻行中互不相同。

    由上述显示驱动电路驱动的显示面板具有上述结构,其典型的配置为例如将多个像素电极排列成矩阵状,沿着各行配置扫描信号线、开关元件、及电容耦合布线,沿着各列配置数据信号线。此外,在该典型的配置中,“行”及“列”、“水平”及“垂直”大多分别是显示面板的横向及纵向的排列,但也不一定这样,纵横的关系也可逆转。因而,本发明中的“行”、“列”、“水平”、“垂直”并不特别限定方向。

    对该显示面板进行驱动的上述显示驱动电路,利用扫描信号,在对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使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并对与该导通的开关元件相连接的像素电极写入与数据信号相对应的电位,上述数据信号与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了极性反转、并且在同一行的相邻的水平扫描期间中发生了极性逆转。由此,可实现所谓的线反转驱动。

    另外,上述显示驱动电路利用电位偏移信号,使得与电容耦合布线进行了电容耦合的像素电极的电位发生偏移。该电位偏移信号在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后在两个电位之间切换电位,该切换方向(从低电平到高电平,或者从高电平到低电平)是根据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来决定的。は各行の水平走查期間におけるデ一タ信号の極性に応じて定められた方向である。由此,可实现所谓的CC驱动。

    在以这样的线反转驱动为前提的CC驱动的情况下,通常如上所述,在开始输出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第一帧)中,可观察到由每1行(一线)的明暗形成的横条纹。正如该栏中详细叙述地那样,这是因为对于第一垂直扫描期间,其电位偏移信号(CS信号CS1、CS2)是与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之后的通常的垂直扫描期间的电位偏移信号不同的非正规的波形。

    因此,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利用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输出该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的开关元件从导通切换到截止的时刻的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由此,能消除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成为横条纹原因的上述非正规的波形,并能达到防止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横条纹的发生并提高显示质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最好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输出上述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中的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时、和在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时互不相同。

    根据该结构,关于电位偏移信号,由于该行中的该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时、和在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时互不相同,因此该行的开关元件从导通切换到截止的时刻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由此,能消除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成为横条纹原因的上述非正规的波形。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最好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部,上述第一输入部输入该行的扫描信号及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第二输入部,上述第二输入部输入与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相对应的、与上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极性信号;及输出部,上述输出部输出该行中的上述电位偏移信号,将该行的扫描信号被输入到上述第一输入部时的、输入到上述第二输入部的上述极性信号的第一极性作为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第一电位进行输出,另一方面,将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被输入到上述第一输入部时的、输入到上述第二输入部的上述极性信号的第二极性作为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第二电位进行输出。

    此外,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也可由D锁存电路构成。

    由此,能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来防止上述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横条纹的发生并达到力图提高显示质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最好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输出上述电位偏移信号,使得上述电位偏移信号在初始状态中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此处,所谓初始状态,是指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电源接通等而液晶显示装置开始动作的时刻的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中,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处于进入正常动作前的准备阶段或停止状态。

    在上述结构中,在初始状态中,由于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电平已经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因此可从第一垂直扫描期间起适当地开始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的动作。由此,能消除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成为横条纹原因的上述非正规的波形,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最好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还包括控制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及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上述控制电路为了使上述电位偏移信号在初始状态中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而向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输入对应于与上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极性信号的、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的控制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使初始状态中的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电平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因此能消除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成为横条纹原因的上述非正规的波形。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最好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上述极性信号成为第一极性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另一方面,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上述极性信号成为第二极性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可根据极性信号的极性来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此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扫描信号导通时的极性信号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因此,在相邻的行中,可输入互不相同的控制信号。由此,能使初始状态中的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电平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最好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由D锁存电路构成,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上述极性信号的极性成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将作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复位信号输入到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另一方面,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该行的扫描信号导通时的、上述极性信号的极性成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将作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置位信号输入到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

    由此,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能使初始状态中的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电平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最好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中,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部,上述第一输入部输入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第二输入部,上述第二输入部输入与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相对应的、与上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极性信号;及输出部,上述输出部输出该行中的上述电位偏移信号,基于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输入到上述第一输入部时的、输入到上述第二输入部的上述极性信号的极性,对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进行切换。

    根据该结构,基于该行之后的下一行的扫描信号输入到上述第一输入部时的、输入到上述第二输入部的上述极性信号的极性,对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进行切换。即,在对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进行切换时,不需要考虑该行的扫描信号。因此,可简化电路结构。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和上述显示面板。

    在本结构中,利用上述显示驱动电路的防止横条纹发生的效果,能提供显示质量良好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驱动方法对显示面板进行驱动,用于进行与上述像素电极的电位相对应的灰度显示,上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行并且上述显示面板包括与上述各行的开关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数据信号线,上述行采用以下结构:即,包含:扫描信号线;开关元件,上述开关元件利用该扫描信号线进行导通/截止;像素电极,上述像素电极与该开关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电容耦合布线,上述电容耦合布线与该像素电极进行电容耦合,其特征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包括:扫描信号线驱动处理,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处理输出扫描信号,上述扫描信号在对上述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用于使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数据信号线驱动处理,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处理输出数据信号,上述数据信号与上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了极性反转,并且在同一行的相邻的水平扫描期间中发生了极性逆转;以及电容耦合布线驱动处理,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处理在上述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输出电位偏移信号,上述电位偏移信号将电位向着根据该水平扫描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所决定的方向在两个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上述电容耦合布线驱动处理在开始输出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输出该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的开关元件从导通切换到截止的时刻的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上述方法中,与对上述显示驱动电路阐述的效果相同,能防止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的横条纹的发生并达到力图提高显示质量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最好是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根据以下所示的叙述应该可以充分了解。另外,本发明的优点从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中应该可以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像素的电学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CS总线驱动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CS总线驱动电路输入输出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CS总线驱动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进行CC驱动的已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已有CC驱动中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比较例的时序图。

    标号说明

    1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10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

    11源极总线(数据信号线)

    12栅极线(扫描信号线)

    13TFT(开关元件)

    14像素电极

    15CS总线(电容耦合布线)

    20源极总线驱动电路(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30栅极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40CS总线驱动电路(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

    41a、42a、43a、4na D锁存电路(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

    50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首先,基于图1及图2说明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结构。此外,图1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的像素的电学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电容耦合布线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10、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栅极线驱动电路30、CS总线驱动电路40、及控制电路50。

    液晶显示面板10由未图示的有源矩阵基板和相对基板之间夹着液晶所构成,具有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P。

    然后,液晶显示面板10在有源矩阵基板上包括: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开关元件、像素电极、及电容耦合布线的源极总线11、栅极线12、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下文称之为“TFT”)13、像素电极14、及CS总线15,并在相对基板上包括相对电极19。此外,TFT13仅在图2中示出,在图1中被省略。

    源极总线11对各列各形成一根,成为沿列方向(纵向)相互平行那样,栅极线12对各行各形成一根,成为沿行方向(横向)相互平行那样。TFT13及像素电极14分别与源极总线11和栅极线12的各交点对应形成,TFT13的源极电极s与源极总线11、栅极电极g与栅极线12、漏极电极d与像素电极14分别连接。另外,在像素电极14与相对电极19之间隔着液晶形成液晶电容17。

    由此,利用由栅极线12提供的栅极信号(扫描信号)使TFT13的栅极导通,将来自源极总线11的源极信号(数据信号)写入像素电极14,将像素电极14设定为与上述源极信号相对应的电位,对介于与相对电极19之间的液晶施加与上述源极信号相对应的电位,从而能够实现与上述源极信号相对应的灰度显示。

    CS总线15对各行各形成一根,成为沿行方向(横向)相互平行那样,且与栅极线12成对配置。该各CS总线15与分别配置于各行的像素电极14进行电容耦合,在与各像素电极14之间形成保持电容(也称为“辅助电容”)。16。

    此外,TFT13中,由于其结构上在栅极电极g和漏极电极d之间形成了引入电容18,因此像素电极14的电位受到由栅极线12的电位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引入),但是为了简化说明,不考虑上述影响。

    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10由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栅极线驱动电路30、CS总线驱动电路40、及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50来驱动。上述各电路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期性反复的垂直扫描期间中的激活期间(有效扫描期间)中,依次分配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依次扫描各行。

    因此,栅极线驱动电路30将用于使TFT导通的栅极信号与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对该行的栅极线12依次输出。

    另外,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对各源极总线11输出源极信号。该源极信号是将来自液晶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并通过控制电路50来提供给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的视频信号、在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中分配至各列并进行升压等的信号。另外,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为了进行所谓线反转驱动,使输出的源极信号的极性与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反转,并且使其在同一行的相邻水平扫描期间中发生逆转。例如,在第一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和第二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源极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另外,在第一帧中的第一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和第二帧中的第一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源极信号的极性发生逆转(参照后述图3)。

    CS总线驱动电路40对各CS总线15输出相当于本发明的电位偏移信号的CS信号。该CS信号是电位在两个值之间进行切换(上升、或下降)的信号,对该行的TFT13从导通切换为截止的时刻(栅极信号下降的时刻)的电位进行控制,使其在相邻行中互不相同。关于该CS总线驱动电路4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阐述。

    控制电路50通过控制上述的栅极线驱动电路30、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和CS总线驱动电路40,以使得从上述各电路输出如图3所示的信号。

    本发明在由上述各构件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特别对于CS总线驱动电路是具有特征的发明,下文对CS总线驱动电路40及40′的详细情况分别在实施方式1及2中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包括CS总线驱动电路40的液晶显示装置1、及包括CS总线驱动电路40′的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时序图。在图3中,与图10相同,Vsync是规定垂直扫描时序的垂直同步信号,Hsync是规定水平扫描时序的水平同步信号。然后,从Vsync的下降沿开始到接下来的下降沿为止的期间为一个垂直扫描期间(1V期间),从Hsync的下降沿开始到接下来的下降沿为止的期间为一个水平扫描期间(1H期间)。另外,POL是与水平扫描期间同步而极性反转的极性信号。

    另外,在图3中,按以下顺序示出了:源极信号S,上述源极信号S由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向某源极总线11(设置于第x列的源极总线11)提供;栅极信号G1及CS信号CS1,上述栅极信号G1及CS信号CS1由栅极线驱动电路30及CS总线驱动电路40向设置于第一行的栅极线12及CS总线15分别提供;以及像素电极14的电位波形Pix1,上述像素电极14设置于第一行且第x列。另外,按以下顺序示出了:栅极信号G2及CS信号CS2,上述栅极信号G2及CS信号CS2分别提供给设置于第二行的栅极线12及CS总线15;以及像素电极14的电位波形Pix2,上述像素电极14设置于第二行且第x列,再有,按以下顺序示出了:栅极信号G3及CS信号CS3,上述栅极信号G3及CS信号CS3分别提供给设置于第三行的栅极线12及CS总线15;以及像素电极14的电位波形Pix3,上述像素电极14设置于第三行且第x列。此外,电位波形Pix1、Pix2、Pix3中的虚线表示相对电极19的电位。

    在图3的时序图中,在对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电源接通等而液晶显示装置1开始动作后,在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显示(下文称之为“视频显示”)的开始帧即第一帧之前,是不进行视频显示的初始状态。)の開始フレ一ムである第1フレ一ムの直前は、映像表示を行ゎない初始状態である。

    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图3所示,在初始状态中,与图10的情况相同,CS信号CS1、CS2、CS3都固定为一种电位(图3中为低电平),但CS信号CS2与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的上升沿同步地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在栅极信号G2的下降沿的时刻仍为高电平。因此,在各行中,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下降的时刻的CS信号的电位与相邻行中的CS信号的电位互不相同。例如,对于CS信号CS1,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下降的时刻为低电平,对于CS信号CS2,如上所述,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下降的时刻为高电平,对于CS信号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3下降的时刻为低电平。

    这里,源极信号S具有与表示视频信号的灰度等级相对应的振幅,且是每隔1H期间就极性发生反转的信号。此外,在图3中,由于假设为显示同样的视频的情况,因此源极信号S的振幅一定。此外,栅极信号G1、G2、G3分别在各帧的激活期间(有效扫描期间)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个1H期间中为栅极导通电位,在其他的期间中都为栅极截止电位。

    然后,CS信号CS1、CS2、CS3的波形是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2、G3的下降沿后发生反转,且其反转方向为彼此相反的关系。即,在奇数帧(第一帧、第三帧…)中,CS信号CS1、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3下降之后上升,CS信号CS2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下降之后下降,在偶数帧(第二帧、第四帧…)中,CS信号CS1、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3下降之后下降,CS信号CS2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下降之后上升(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奇数帧和偶数帧也可以相反)。

    在图3的时序图,由于第一帧中的栅极信号下降时刻的CS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因此,第一帧中的CS信号CS1、CS2、CS3是与通常的奇数帧(例如,第三帧)相同的波形。因此,由于像素电极14的电位波形Pix1、Pix2、Pix3都根据CS信号CS1、CS2、CS3进行适当的偏移,因而若输入相同灰度等级的源极信号S,则相对电极电位和偏移后的像素电极14的电位的电位差对于正极性和负极性都相同。其结果是能消除第一帧中横条纹的发生,并力图提高显示质量。

    (CS总线驱动电路40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1中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中,如上所述,在第一帧中,CS信号CS2与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的上升沿同步地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每隔一行(CS2、CS4…),CS信号与相对应的栅极信号的上升沿同步地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从而使得在各行中,相对应的栅极信号的下降时刻的CS信号的电位与相邻行中的CS信号的电位互不相同。

    这里,对用于实现上述控制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控制,CS总线控制电路40在其内部对应于各行包括如图4所示的多个电路41、42、43、…4n。

    各电路41、42、43、…4n分别包括D锁存电路41a、42a、43a…4na、和OR电路41b、42b、43b…4nb。为了便于说明,下文中举例说明与第一及第二行相对应的电路41、42。

    电路41的输入信号是栅极信号G1、G2、极性信号POL、及复位信号RESET,电路42的输入信号是栅极信号G2、G3、极性信号POL、及复位信号RESET。极性信号POL及复位信号RESET从控制电路50输入。

    向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CL输入复位信号RESET,向端子D(第二输入部)输入了极性信号POL,向端子G(第一输入部)输入了OR电路41b的输出。该D锁存电路41a根据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的电位电平的变化(低电平→高电平,或者高电平→低电平),将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低电平或者高电平)作为表示电位电平的变化的CS信号CS1来输出。具体而言,D锁存电路41a在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的电位电平为高电平时,将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高电平或低电平)进行输出,若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的电位电平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则将发生变化的时刻的、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低电平或者高电平)进行锁存,并保持锁存后的状态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的电平电位为高电平为止。然后,从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Q输出作为表示电位电平的变化的CS信号CS1。

    此外,向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CL及端子D同样地输入了复位信号RESET及极性信号POL,另一方面,向端子G输入了OR电路42b的输出。由此,从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Q(输出部)输出表示电位电平的变化的CS信号CS2。

    OR电路41b基于被输入的对应的栅极线12的栅极信号G1、及下一行栅极线12的栅极信号G2,从而输出图5所示的信号g1。另外,OR电路42b基于被输入的对应的栅极线12的栅极信号G2、及下一行的栅极线12的栅极信号G3,从而输出图5所示的信号g2。此外,输入到各OR电路的栅极信号是在图4所示的、包括D型触发器电路的栅极线驱动电路30中由众所周知的方法所生成的,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输入输出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首先,对第一行的各种信号的波形变化进行说明。在初始状态中,向电路41中的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D输入极性信号POL,向端子CL输入复位信号RESET。利用该复位信号RESET,将从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Q输出的CS信号CS1的电位保持为低电平。其后,从栅极线驱动电路30向第一行的栅极线12提供栅极信号G1,并也向电路41中的OR电路41b的一个端子输入栅极信号G1。于是,向端子G输入信号g1中的栅极信号G1的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并对此时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低电平进行传输,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g1中的栅极信号G1的电位发生了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信号g1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低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信号g1中的栅极信号G1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低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信号g1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低电平。

    接着,向OR电路41b的另一个端子输入栅极线驱动电路30中的被移至第二行的栅极信号G2。此外,该栅极信号G2还被提供给第二行的栅极线12,并被输入到电路42中的OR电路42b的一个端子。

    然后,向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G输入信号g1中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并将此时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高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2发生了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1的电位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g1中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了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信号g1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高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信号g1中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高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信号g1在第二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高电平。

    在第二帧中,在信号g1中的栅极信号G1为高电平的期间,在对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高电平)进行传输后,对输入栅极信号G1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高电平)进行锁存,并直至信号g1再次成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高电平。

    然后,向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并对此时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低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2发生了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1的电位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信号g1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低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低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信号g1在第三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低电平。在第三帧之后,交替重复上述第一帧及第二帧的处理。

    接着,对第二行的各种信号的波形变化进行说明。在初始状态中,向电路42中的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D输入极性信号POL,向端子CL输入复位信号RESET。利用该复位信号REST,将从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Q输出的CS信号CS2的电位保持为低电平。其后,如上所述,从栅极线驱动电路30向第二行的栅极线12提供栅极信号G2,并也向电路42中的OR电路42b的一个端子输入栅极信号G2。于是,向端子G输入信号g2中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并将此时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高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2发生了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2的电位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g2中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了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信号g2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高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了信号g2中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高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信号g2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高电平。

    接着,向OR电路42b的另一个端子输入栅极线驱动电路30中的被移至第三行的栅极信号G3。此外,该栅极信号G3还被提供给第三行的栅极线12,并被输入到电路43中的OR电路43b的一个端子。

    然后,向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G输入信号g2中的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并对此时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低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3发生了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2的电位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信号g2中的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发生了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信号g2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低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了信号g2中的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低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信号g2在第二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低电平。

    在第二帧中,在信号g2中的栅极信号G2为高电平的期间,在对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低电平)被传输后,对输入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低电平)进行锁存,并直至信号g2再次成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低电平。

    然后,向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并对此时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高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3发生了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2的电位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发生了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信号g2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高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高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信号g2在第三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高电平。

    此外,该第二行的第二帧的动作与第一行的第一帧的动作相同,在第二行的第三帧以后,交替重复第一行的上述第二帧及第三帧的处理。然后,上述第一行的动作及第二行的动作示出了各奇数行及偶数行中的动作。

    由此,利用与各行相对应的电路41、42、43…4n,输出CS信号,使得在所有帧中该行的栅极信号在下降时刻(TFT13从导通切换为截止的时刻)的该CS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1中,第n行的CS总线15输出的CS信号是通过对第n行的栅极信号Gn的上升时的极性信号POL的电位电平、及第(n+1)行的栅极信号G(n+1)的上升时的极性信号POL的电位电平进行锁存来生成的。由此,由于可在第一帧中使CS总线驱动电路40适当地动作,因此能消除成为第一帧中横条纹的原因的上述非正规的波形,能达到防止第一帧中横条纹的发生并力图提高显示质量的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可采用装入现有的栅极线驱动电路30的内部的结构,另外,也可采用设置于栅极线驱动电路30的外部,并与栅极线驱动电路30相连接的结构。

    实施方式2

    下面,基于图6及图7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表示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实施方式1中定义的术语,若无特别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其定义。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各种信号波形的时序图。在图6中,初始状态中各行的CS信号的电位并非上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如图3那样地固定为一种电位(低电平),而是每一行的电位(低电平或者高电平)都不同。即,第一、第三行的CS总线15输出的CS信号CS1、CS3的初始状态的电位电平为低电平,与此相反的是第二行的CS总线15输出的CS信号CS2的初始状态的电位电平为高电平。

    然后,CS信号CS1、CS2、CS3的波形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2、G3的下降沿后发生反转、且其反转方向为彼此相反的关系。即,在奇数帧(第一帧、第三帧…)中,CS信号CS1、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3下降之后上升,CS信号CS2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下降之后下降,在偶数帧(第二帧、第四帧…)中,CS信号CS1、CS3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1、G3下降之后下降,CS信号CS2在相对应的栅极信号G2下降之后上升(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奇数帧和偶数帧也可以相反)。

    在图6的时序图中,因为不仅是在第一帧中的栅极信号的下降时刻,而且从初始状态起CS信号的电位就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因此,第一帧中的CS信号CS1、CS2、CS3是与通常的奇数帧(例如,第三帧)相同的波形。因此,由于像素电极14的电位波形Pix1、Pix2、Pix3都利用CS信号CS1、CS2、CS3进行适当的偏移,因而若输入同一灰度等级的源极信号S,则相对电极电位和偏移后的像素电极14的电位的电位差对于正极性和负极性都相同。其结果是能消除第一帧中横条纹的发生,并力图提高显示质量。

    (CS总线驱动电路40′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2中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中,如上所述,在初始状态中各行的CS信号的电位电平每隔一行都不同。

    这里,对用于实现上述控制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控制,CS总线控制电路40′在其内部对应于各行包括如图7所示的多个电路41′、42′、43′、…4n′。

    各电路41′、42′、43′、…4n′分别包括D锁存电路41a′、42a′、43a′、…4na′。为了便于说明,下文中举例说明与第一及第二行相对应的电路41′、42′。

    电路41′的输入信号是栅极信号G2、极性信号POL、及复位信号RESET(第一控制信号),电路42′的输入信号是栅极信号G3、极性信号POL、及置位信号SET(第二控制信号)。极性信号POL、复位信号RESET及置位信号SET由控制电路50(控制电路)输入。

    向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CL输入复位信号RESET,向端子D(第二输入部)输入极性信号POL,向端子G(第一输入部)输入下一行的栅极线12的栅极信号G2,从端子Q(输出部)输出表示电位电平变化的CS信号CS1。

    另外,向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CL输入置位信号SET,向端子D输入极性信号POL,向端子G输入下一行的栅极线12的栅极信号G3,从端子Q输出表示电位电平变化的CS信号CS2。

    此外,D锁存电路41a′、42a′的基本动作与D锁存电路41a相同。

    参照图6,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输入输出的各种信号的波形变化。

    首先,对第一行的各种信号的波形变化进行说明。第一行的第一帧的动作是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内容相同的动作。即,在初始状态中,向电路41’中的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D输入极性信号POL,向端子CL输入复位信号RESET。利用该复位信号REST,使得从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Q输出的CS信号CS1的电位保持为低电平。此后,向端子G输入来自栅极线驱动电路30的栅极信号G2,并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高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1的电位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栅极信号G2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高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高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栅极信号G2在第二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高电平。

    在第二帧中,直至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变化为止,都保持高电平,若输入到D锁存电路41a’的端子G的栅极信号G2的电平从低电平变化到高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低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1的电位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发生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栅极信号G2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低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2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低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栅极信号G2在第三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低电平。在第三帧之后,交替重复上述第一帧及第二帧的处理。

    接着,对第二行的各种信号的波形变化进行说明。第二行的第一帧的动作与上述第一行中的第二帧的动作相同。即,在初始状态中,向电路42’中的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D输入极性信号POL,向端子CL输入置位信号SET。利用该置位信号SET,将从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Q输出的CS信号CS2的电位保持为高电平。此后,向端子G输入来自栅极驱动电路30的栅极信号G3。于是,向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并对此时输入到端子D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即低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发生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2的电位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发生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栅极信号G3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低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了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低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栅极信号G3在第二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低电平。

    在第二帧中,直至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发生变化为止,都保持低电平,若输入到D锁存电路42a’的端子G的栅极信号G3的电平从低电平变化到高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高电平)进行传输。即,在栅极信号G3发生了电位变化(低电平→高电平)的定时,CS信号CS2的电位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然后,直至接下来输入到端子G的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发生变化(高电平→低电平)为止(栅极信号G3为高电平的期间),都输出高电平。接着,若向端子G输入栅极信号G3的电位变化(高电平→低电平),则对此时的极性信号POL的输入状态(高电平)进行锁存。此后,直至栅极信号G3在第三帧中变为高电平为止,都保持高电平。在第三帧之后,交替重复上述第一帧及第二帧的处理。

    上述第一行的动作及第二行的动作示出了各奇数行及偶数行中的动作。

    由此,利用与各行对应的电路41’、42’、43’、…4n’可输出该CS信号,使得初始状态中各行的CS信号的电位电平每隔一行都不同。由此,由于可使第一帧中的CS总线驱动电路40适当地动作,因此能消除成为第一帧中横条纹的原因的上述非正规的波形,能达到防止第一帧中横条纹的发生并力图提高显示质量的效果。

    此外,复位信号RESET及置位信号SET是根据极性信号POL的电平决定的。即,极性信号POL是图6所示的波形的情况下,向与奇数行(第一行、第三行、…)对应的电路41’输入复位信号RESET,向与偶数行(第二行、第四行、…)对应的电路42’输入置位信号SET,与此相反,在极性信号POL是电平(高电平/低电平)相对于图6所示的波形发生了逆转的波形的情况下,向与奇数行对应的电路41’输入置位信号SET,向与偶数行对应的电路42’输入复位信号RESET。由此,使极性信号POL、与复位信号RESET及置位信号SET相关联,这能通过例如根据控制电路50的规格预先设定D锁存电路的复位信号RESET/置位信号SET来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采用以下结构:即,由第n行的CS总线15输出的CS信号在第(n+1)行的栅极信号G(n+1)的上升沿的定时,通过对极性信号POL的电位电平进行锁存,来进行该电位电平的切换,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即,对CS信号的电平电位进行切换的定时只要是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即可,也可以对于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结束时有时间滞后。由此,CS总线驱动电路40’使像素电极14的电位在水平扫描期间以后的时刻进行偏移。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1及2所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驱动电路中,利用栅极线驱动电路30输出栅极信号,上述栅极信号用于在对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使该行的TFT导通;利用源极总线驱动电路20输出源极信号,上述源极信号与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了极性反转,并且在同一行的相邻的水平扫描期间中发生了极性逆转;利用CS总线驱动电路40、40’输出CS信号,上述CS信号在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后,将电位向着根据该水平扫描期间中的源极信号的极性所决定的方向在两个电位之间进行切换。然后,CS总线驱动电路40、40’输出该CS信号,使得该行的TFT13从导通切换至截止的时刻(栅极截止时)的CS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由此,在第一帧中能适当地实行根据CS信号的像素电极14的电位偏移,并消除第一帧中的横条纹的发生。其结果是能够力图提高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质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驱动方法在开始输出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输出该电位偏移信号,使得该行的开关元件截止时的上述电位偏移信号的电位在相邻的行中互不相同。

    在上述结构及方法中,能消除上述显示的不理想的问题,即在开始输出与要显示的视频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第一垂直扫描期间(第一帧)中所观察到的由每1行(一线)的明暗形成的横条纹,并具有能力图提高显示质量的效果。

    发明的详细说明内容中叙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都只是阐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狭义地理解为只限于这样的具体例子,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后文记载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能特别适用于有源驱动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线驱动电路,所述栅极线驱动电路输出用于在对上述各行依次分配的水平扫描期间中使该行的开关元件导通的栅极信号(G1、G2、G3、);源极总线驱动电路,所述源极总线驱动电路输出与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同步发生极性反转的、在同一行的相邻水平扫描期间中极性发生逆转的源极信号(S);以及CS总线驱动电路,所述CS总线驱动电路在各行的水平扫描期间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