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108852.8
2006.08.17
CN1959001A
2007.05.09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5/16公开日:2007050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4B5/16(2006.01); E04B5/18(2006.01); E04B5/36(2006.01); E04C1/00(2006.01)
E04B5/16
邱则有;
邱则有
410011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
2005.08.18 CN 200510095917.5
一种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或天窗塞(5),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这样,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1、 一种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或天窗塞(5),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2、 一种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或天窗塞(5),上板(1)或天窗盖(4)或天窗塞(5)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模块(3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4、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横向或竖向或其它方向的凹槽(7)。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或竖向或其它方向的凹槽(7)彼此相互连通或与环胎底肋凹槽(6)相互联通。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6)或凹槽(7)的截面形状为开口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梯形、U形、V形、阶梯形或半圆形。7、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6)的下边从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或挑边(8)内含有增强物(9),或者还有增强物(9)露出,或者增强物(9)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增强物(9)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8)上设置有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10)或接线盒(11)或线管(12)或灯槽盒(13)或风管(14)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5)、倒角(16)、凹坑(17)、凸台模块(18)、凸条(19)、阳角(20)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加劲肋(22)、加劲杆(23)或加强索(24)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8)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或者内肋模腔(25)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6);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8)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或者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8)。9、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6)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或者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或者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9);或者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30);或者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31);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或者叠合层(27)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或者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或者挑边(8)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的挑边;或者上板(1)、周围侧壁(2)或挑边(8)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9)叠合胶结而成。10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有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模块(32);或者凸形模块(32)与盆状构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或者凸形模块(32)与盆状构件为分体成型固定或活动连接成整体的构件;或者凸形模块(32)为实心凸形模块或空心凸形模块;或者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
一种模壳构件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壳构件。 (二)背景技术 目前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预制空心板作为楼盖板,这种楼盖板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相邻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没有牢固连结,仅用水泥砂浆填充缝隙,因而不但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而且经常出现缝隙开裂、渗水等现象,给住户造成很大不便和心理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楼宇采用了现浇砼楼板(空心、实心)的方法。现浇砼楼板虽然解决了抗震和开裂等问题,但在施工时要使用大量模板,这样,不但增加了费用,而且减慢了施工速度,延长了工期。专利号为ZL00203695.9的“组合砼暗肋楼盖板”实用新型专利,它由预制薄板、模壳、暗肋、上板组成,各预制薄板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之上固定有模壳,模壳包括上板和周围侧板,相邻预制薄板或模壳之间设有暗肋,上板覆盖在模壳之上,并与暗肋连接为一体,该种楼盖板不再需要大量使用模板,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从而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楼盖板的下底板为预制薄板,彼此之间存在拼合缝,整体性差,若下底板采用现浇钢筋砼板,虽然整体性好,不存在拼合缝的问题,但施工不方便,现浇砼不密实,易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同时,这种楼盖板中的模壳构件之间所形成的现浇砼肋均为矩形的现浇砼肋,其受力性能不很合理,往往需增大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增加钢筋及砼用量,增加楼盖的成本,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模壳构件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能显著改善楼盖的整体性能,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同时,具有改善楼盖的力学性能、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楼盖成本、施工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上板、周围侧壁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天窗上设置有天窗盖或天窗塞,周围侧壁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这样,当盆状构件上板上开有一个施工作业的天窗时,所述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的过程中,可通过天窗向模壳构件下浇注现浇砼形成模壳构件下部的现浇砼薄板,从而施工较方便,并保证了现浇砼薄板的浇筑质量,使其不易出现蜂窝麻面,浇完后,将天窗盖或天窗塞盖上,再浇筑模壳构件之间及其上部的现浇砼,砼不会再进入模壳构件的空腔中,从而保证了现浇砼板的浇筑质量,不会降低现浇砼板的空心率,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同时,由于周围侧壁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特别是密肋楼盖,其模壳构件之间的现浇砼肋形成了倒T形肋,其横截面形状由矩形变成了倒T形,因而楼盖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可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楼盖成本,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上板、周围侧壁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天窗上设置有天窗盖或天窗塞,上板或天窗盖或天窗塞或周围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模块。这样,当上板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天窗上设置有天窗盖或天窗塞时,所述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板的过程中,可通过天窗向模壳构件下浇注现浇砼形成模壳构件下部的现浇砼薄板,从而施工较方便,并保证了现浇砼薄板的浇筑质量,使其不易出现蜂窝麻面,浇完后,将天窗盖上,再浇筑模壳构件之间及其上部的现浇砼,砼不会再进入模壳构件的空腔中,从而保证了现浇砼板的浇筑质量,不会降低现浇砼板的空心率,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楼盖后,由于模壳构件的上板或周围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模块,能抽空楼盖中的钢筋砼,因而楼盖的重量相对较轻,抗震性能好,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并且,楼盖的材料省、成本低,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横向或竖向或其它方向的凹槽。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砼进入上板、周围侧壁上设置的凹槽中,相应形成了现浇砼加强构造,对楼盖内部的受力部位作了全面加强,大大提高了楼盖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或竖向或其它方向的凹槽彼此相互连通或与环胎底肋凹槽相互联通。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现浇砼浇入上述相互联通的凹槽中,在现浇砼空心楼盖中薄弱部位上形成了现浇的相互交叉连接为整体的加强构造,大大提高了楼盖的整体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或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开口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梯形、U形、V形、阶梯形或半圆形。这样,模壳构件上的凹槽的形状的多样化,使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凹槽中相应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结构,从而使得现浇砼空心楼盖的结构更为合理,方便了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的下边从周围侧壁向外伸出有挑边。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向外伸出的挑边可代替施工模板,降低模板损耗,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可省去模板安装工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周围侧壁或挑边内含有增强物,或者还有增强物露出,或者增强物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增强物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这样,上板、周围侧壁或者挑板中含有上述增强物,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强度和刚度,使模壳构件在堆放、运输、安装、施工过程中不易破损,即使有小面积的破损,因有增强物的连接,也不需要修补,可继续投入使用。若模壳构件上还有增强物露出模壳构件外部,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其外露的增强物和现浇砼相结合,可大大提高现浇砼与模壳构件之间的握裹力,优化整个空心楼盖的性能;同时,外露增强物也方便模壳构件搬运时,作提手或吊环或吊钩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挑边上设置有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或接线盒或线管或灯槽盒或风管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楼盖中后,由于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或接线盒或线管或灯槽盒或风管的预先设置,方便了楼盖中各种相关设备的安装,同时,可有效地防止事后敲击破坏,保护楼盖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倒角、凹坑、凸台模块、凸条、阳角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现浇砼浇入阴角、倒角、凹坑中,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模壳构件上设置的凸台模块、凸条、阳角可将楼盖中不受力的砼抽空,进一步减轻楼盖自身的重量,节约砼的用量,降低楼盖的成本,同时也改善楼盖的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劲肋、加劲杆或加强索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模壳构件内设置的加强筋、加劲肋、加劲杆或加强索可以和现浇砼形成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复合结构,优化了现浇砼空心楼盖内部受力体系。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挑边可代替施工模板,省去模板安装工序,降低了材料损耗率,同时,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则模壳构件的施工效率更高,施工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间隔撑拉件为杆件、索、板片、筋、丝、薄条带、块、墩等。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施工布设更方便,间隔撑拉件可为固定或活动间隔撑拉件,在模壳构件安装完毕后,可将活动撑拉件拆卸回收二次使用,降低模壳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拆卸撑拉件后,钢筋可十分方便地布设于内肋模腔中,砼也可顺畅地浇入内肋模腔中,施工更方便,施工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挑边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这样,由于设置有叠合层,因而模壳构件的制作更容易,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同时,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更大,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这样,可十分方便地将模壳构件码放、转运、吊装和施工,降低了上述工序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大大提高了楼盖的施工效率和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这样,模壳构件形状的多样化,使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相应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结构,从而使得现浇砼空心楼盖的结构更为合理,方便了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这样,模壳构件具有更好的隔音、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模壳构件的抗冲击性能,减少了产品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破损率。轻质材料可为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或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等,其轻质材料种类的多样性,便于生产时就近取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可为拉环、拉钩、铁丝、支撑脚、小凸块、小凸钉或其它装置。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可对模壳构件进行准确定位,防止模壳构件在浇筑砼时上浮、移位等现象产生,同时,也可对钢筋进行限位,有效地保证了楼盖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为钢筋、钢筋网、钢丝、钢丝网、角钢、槽钢、L型钢、T型钢、卡套、螺栓、公母槽、承插件、锯齿件、凸槽、凹槽、卡口、卡套、孔洞、预埋铁件等。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模壳构件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有效、可靠地控制模壳构件之间的距离,控制现浇砼肋的宽度和高度,保证楼盖内部结构的浇筑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模壳构件彼此之间的连接定位,或者构成成组构件,加快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这样,由于设置有叠合层,因而模壳构件的制作更容易,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同时,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更大,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层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这样,叠合层制作材料的多样化,可使模壳构件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或周围侧壁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或者挑边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的挑边。这样,模壳构件的上板和周围侧壁制作材料的多样化,可使模壳构件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周围侧壁或挑边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叠合胶结而成。这样,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叠合而成的上板、周围侧壁或者挑边,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等特点,相应模壳构件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所有周围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模块。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其凸形模块将模壳构件之间的现浇砼肋上的砼抽空,减少了砼的用量,减轻了楼盖的重量,提高了楼盖的抗震性能,改善了楼盖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应现浇砼肋变成了桁架式现浇砼肋或单面或双面带桁架杆件的现浇砼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模块与盆状构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这样,整体成型的的模壳构件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的优点,同时,模壳构件整体性好,在码放、运输、安装、施工过程中不易损坏,大幅度降低了构件的破损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模块与盆状构件为分体成型固定或活动连接成整体的构件。这样,可根据设计要求与施工需要,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楼盖中时,可随时方便地拆卸和安装凸形模块,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模块为实心凸形模块或空心凸形模块。这样,方便设计与生产单位的选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向外伸出有挑边。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向外伸出的挑边可代替施工模板,降低模板损耗,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可省去模板安装工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33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34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35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实施例36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实施例37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实施例38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实施例39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实施例40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实施例41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实施例42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实施例43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实施例44的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发明实施例45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实施例46的结构示意图。 图47是本发明实施例47的结构示意图。 图48是本发明实施例48的结构示意图。 图49是本发明实施例49的结构示意图。 图50是本发明实施例50的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实施例51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本发明实施例52的结构示意图。 图53是本发明实施例53的结构示意图。 图54是本发明实施例54的结构示意图。 图55是本发明实施例55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本发明实施例56的结构示意图。 图57是本发明实施例57的结构示意图。 图58是本发明实施例58的结构示意图。 图59是本发明实施例59的结构示意图。 图60是本发明实施例60的结构示意图。 图61是本发明实施例61的结构示意图。 图62是本发明实施例62的结构示意图。 图63是本发明实施例63的结构示意图。 图64是本发明实施例64的结构示意图。 图65是本发明实施例65的结构示意图。 图66是本发明实施例66的结构示意图。 图67是本发明实施例67的结构示意图。 图68是本发明实施例68的结构示意图。 图69是本发明实施例69的结构示意图。 图70是本发明实施例70的结构示意图。 图71是本发明实施例71的结构示意图。 图72是本发明实施例72的结构示意图。 图73是本发明实施例73的结构示意图。 图74是本发明实施例74的结构示意图。 图75是本发明实施例75的结构示意图。 图76是本发明实施例76的结构示意图。 图77是本发明实施例77的结构示意图。 图78是本发明实施例78的结构示意图。 图79是本发明实施例79的结构示意图。 图80是本发明实施例80的结构示意图。 图81是本发明实施例81的结构示意图。 图82是本发明实施例82的结构示意图。 图83是本发明实施例83的结构示意图。 图84是本发明实施例84的结构示意图。 图85是本发明实施例85的结构示意图。 图86是本发明实施例86的结构示意图。 图87是本发明实施例87的结构示意图。 图88是本发明实施例88的结构示意图。 图89是本发明实施例89的结构示意图。 图90是本发明实施例90的结构示意图。 图91是本发明实施例91的结构示意图。 图92是本发明实施例92的结构示意图。 图93是本发明实施例93的结构示意图。 图94是本发明实施例94的结构示意图。 图95是本发明实施例95的结构示意图。 图96是本发明实施例96的结构示意图。 图97是本发明实施例97的结构示意图。 图98是本发明实施例98的结构示意图。 图99是本发明实施例9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0是本发明实施例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1是本发明实施例101的结构示意图。 图102是本发明实施例10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3是本发明实施例10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4是本发明实施例10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5是本发明实施例10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6是本发明实施例106的结构示意图。 图107是本发明实施例107的结构示意图。 图108是本发明实施例108的结构示意图。 图109是本发明实施例109的结构示意图。 图110是本发明实施例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12是本发明实施例1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13是本发明实施例1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14是本发明实施例1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5是本发明实施例1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16是本发明实施例116的结构示意图。 图117是本发明实施例1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18是本发明实施例118的结构示意图。 图119是本发明实施例119的结构示意图。 图120是本发明实施例120的结构示意图。 图121是本发明实施例12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2是本发明实施例122的结构示意图。 图123是本发明实施例123的结构示意图。 图124是本发明实施例124的结构示意图。 图125是本发明实施例125的结构示意图。 图126是本发明实施例12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7是本发明实施例127的结构示意图。 图128是本发明实施例128的结构示意图。 图129是本发明实施例129的结构示意图。 图130是本发明实施例130的结构示意图。 图131是本发明实施例131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或天窗塞5,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各附图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天窗,4为天窗盖,5为天窗塞,6为环胎底肋凹槽,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如图2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塞5,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或天窗塞5,上板1或天窗盖4或天窗塞5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模块32。如图28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周围侧壁2上设置有凸形模块3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如图107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横向或竖向或其它方向的凹槽7。如图3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横向凹槽7。如图107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横向凹槽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或竖向或其它方向的凹槽7彼此相互连通或与环胎底肋凹槽6相互联通。如图4所示,其所述的竖向凹槽7与环胎底肋凹槽6相互联通。如图108所示,其所述的竖向凹槽7与环胎底肋凹槽6相互联通。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6或凹槽7的截面形状为开口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梯形、U形、V形、阶梯形或半圆形。如图5所示,其所述的凹槽7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如图109所示,其所述的凹槽7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6的下边从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如图6所示,其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6的下边从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如图110所示,其所述的环胎底肋凹槽6的下边从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或挑边8内含有增强物9,或者还有增强物9露出,或者增强物9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增强物9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如图7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内含有增强物9,图示增强物9为金属薄条带。如图111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内含有增强物9,图示增强物9为金属薄条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8上设置有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10或接线盒11或线管12或灯槽盒13或风管14中的至少一个。如图8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上设置有吊挂预埋件10,如图9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上设置有接线盒11、线管12,如图10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上设置有灯槽盒13、风管14。如图112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上设置有吊挂预埋件10,如图113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上设置有接线盒11、线管12,如图114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上设置有灯槽盒13、风管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5、倒角16、凹坑17、凸台模块18、凸条19、阳角20中的至少一个。如图11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5、倒角16,如图12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凹坑17、凸台模块18,如图13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5、阳角20。如图115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5、倒角16,如图116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凹坑17、凸台模块18,如图117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5、阳角2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加劲肋22、加劲杆23或加强索24中的至少一个。如图14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加劲肋22,如图15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劲杆23、加强索24。如图118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加劲肋22,如图119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劲杆23、加强索2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8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如图16所示,其所述的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8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如图120所示,其所述的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8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25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6。如图17所示,其所述的内肋模腔25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6。如图121所示,其所述的内肋模腔25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8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如图18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如图122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8。如图19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8。如图123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6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6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如图124所示,其所述的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6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如图21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弧角多边形。如图125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弧角多边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9。如图22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9。如图126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30。如图23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30。如图127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3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31。如图24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31。如图128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3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如图25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如图129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层27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如图26所示,其所述的叠合层27为水泥纤维层。如图13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层27为水泥纤维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或者挑边8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的挑边。如图26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1、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网的壁。如图130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1、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网的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或挑边8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9叠合胶结而成。如图27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的增强物9叠合胶结而成。如图131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的增强物9叠合胶结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所有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模块32。如图29所示,其所述的所有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凸形模块3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模块32与盆状构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如图29所示,其所述的凸形模块32与盆状构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模块32与盆状构件为分体成型固定或活动连接成整体的构件。如图30所示,其所述的凸形模块32与盆状构件为分体成型固定连接成整体的构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模块32为实心凸形模块或空心凸形模块。如图31所示,其所述的凸形模块32为空心凸形模块。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如图32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 如图33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盆状构件上设置有横向阴角3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阴角33设置在上板1与周围侧壁2相交的横向转角部位。如图34所示,其所述的横向阴角33设置在上板1与周围侧壁2相交的横向转角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条横向阴角33彼此相互连通呈阴角环圈。如图34所示,其所述的多条横向阴角33彼此相互连通呈阴角环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阴角33设置在周围侧壁2的下部敞口边缘部位,或者多条横向阴角33还彼此连通呈阴角环圈。如图35所示,其所述的横向阴角33设置在周围侧壁2的下部敞口边缘部位,多条横向阴角33还彼此连通呈阴角环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阴角34或竖向倒角35或竖向弧形角36。如图36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阴角34,如图37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倒角35,如图38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弧形角3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阴角33与竖向阴角34或竖向倒角35或竖向弧形角36彼此相连通,呈正交或斜交或立交设置。如图38所示,其所述的横向阴角33与竖向弧形角36彼此相连通,呈正交设置。 如图39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盆状构件上设置有横向倒角3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倒角37设置在上板1与周围侧壁2相交的横向转角部位。如图40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倒角37设置在上板1与周围侧壁2相交的横向转角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条横向倒角37彼此相互连通呈倒角环圈。如图40所示,其所述的多条横向倒角37彼此相互连通呈倒角环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倒角37设置在周围侧壁2的下部敞口边缘部位,或者多条横向倒角37还彼此连通呈倒角环圈。如图41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倒角37设置在周围侧壁2的下部敞口边缘部位,多条横向倒角37还彼此连通呈倒角环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倒角35或竖向阴角34或竖向弧形角36。如图1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倒角35或竖向阴角34或竖向弧形角3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倒角37与竖向倒角35或竖向阴角34或竖向弧形角36彼此相连通,呈正交或斜交或立交设置。如图42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倒角37与竖向阴角34彼此相连通,呈正交设置,如图43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倒角37与竖向倒角35彼此相连通,呈正交设置,如图44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倒角37与竖向弧形角36彼此相连通,呈正交设置。 如图45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盆状构件上设置有横向弧形角3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弧形角38设置在上板1与周围侧壁2相交的横向转角部位。如图46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弧形角38设置在上板1与周围侧壁2相交的横向转角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条横向弧形角38彼此相互连通呈弧形角环圈。如图46所示,其所述的多条横向弧形角38彼此相互连通呈弧形角环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弧形角38设置在周围侧壁2的下部敞口边缘部位,或者多条横向弧形角38还彼此连通呈弧形角环圈。如图47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弧形角38设置在周围侧壁2的下部敞口边缘部位,多条横向弧形角38还彼此连通呈弧形角环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倒角35或竖向阴角34或竖向弧形角36。如图48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阴角34,如图49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倒角35,如图50所示,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四周竖向转角部位设置为竖向弧形角3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弧形角38与竖向弧形角36或竖向倒角35或竖向阴角34彼此相连通,呈正交或斜交或立交设置。如图50所示,其所述的横向弧形角38与竖向弧形角36彼此相连通,呈正交设置。 如图51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周围侧壁2的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阴角3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同一个周围侧壁2的两个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阴角34。如图51所示,其所述的同一个周围侧壁2的两个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阴角3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相对周围侧壁2的相对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阴角34。如图52所示,其所述的相对周围侧壁2的相对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阴角3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所有的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阴角34。如图51所示,其所述的所有的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阴角3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个竖向阴角34相互平行。如图51所示,其所述的多个竖向阴角34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阴角33或横向倒角37或横向弧形角38。如图53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阴角33,如图54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弧形角38,如图55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倒角3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向阴角34与横向阴角33或横向倒角37或横向弧形角38彼此相连通,呈正交或斜交或立交设置。如图55所示,其所述的竖向阴角34与横向倒角37彼此相连通,呈正交设置。 如图56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周围侧壁2的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倒角3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同一个周围侧壁2的两个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倒角35。如图56所示,其所述的同一个周围侧壁2的两个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倒角3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相对周围侧壁2的相对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倒角35。如图57所示,其所述的相对周围侧壁2的相对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倒角3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所有的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倒角35。如图56所示,其所述的所有的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倒角3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个竖向倒角35相互平行。如图56所示,其所述的多个竖向倒角35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阴角33或横向倒角37或横向弧形角38。如图58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阴角33,如图59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倒角37,如图60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弧形角3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向倒角35与横向阴角33或横向倒角37或横向弧形角38彼此相连通,呈正交或斜交或立交设置。如图1所示,其所述的竖向倒角35与横向阴角33或横向倒角37或横向弧形角38彼此相连通,呈正交或斜交或立交设置。 如图61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周围侧壁2的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弧形角3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同一个周围侧壁2的两个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弧形角36。如图61所示,其所述的同一个周围侧壁2的两个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弧形角3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相对周围侧壁2的相对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弧形角36。如图62所示,其所述的相对周围侧壁2的相对竖向转角部位为竖向弧形角3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所有的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弧形角36。如图61所示,其所述的所有的竖向转角部位均为竖向弧形角3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个竖向弧形角36相互平行。如图61所示,其所述的多个竖向弧形角36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阴角33或横向倒角37或横向弧形角38。如图63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阴角33,如图64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倒角37,如图65所示,其所述的横向转角部位设置为横向弧形角3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向弧形角36与横向弧形角38或横向阴角33或横向倒角37彼此相连通,呈正交或斜交或立交设置。如图65所示,其所述的竖向弧形角36与横向弧形角38彼此相连通,呈正交设置。 如图66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上板1、周围侧壁2内含有增强物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挑边8的至少一个向外伸出有增强物9。如图67所示,其所述的挑边8的向外伸出有增强物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挑边8向外伸出有增强物9。如图67所示,其所述的挑边8向外伸出有增强物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挑边8中的增强物9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或者各基体中的增强物9本身为一整体。如图68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挑边8中的增强物9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各基体中的增强物9本身为一整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增强物9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中的至少一种。如图68所示,其所述的增强物9为纤维网格布。 如图69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上板1上设置有加强筋2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筋21为实心加强筋或者空心加强筋。如图69所示,其所述的加强筋21为实心加强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筋21为复合加强筋。如图70所示,其所述的加强筋21为复合加强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筋21设置在模壳构件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上。如图71所示,其所述的加强筋21设置在模壳构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条加强筋21彼此呈平行或相交设置。如图71所示,其所述的多条加强筋21彼此呈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或者挑边8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如图72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 如图73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肋板2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肋板22为实心加劲肋板或者空心加劲肋板或者复合加劲肋板。如图74所示,其所述的加劲肋板22为空心加劲肋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复合加劲肋板22为含有轻质材料29的复合加劲肋板。如图75所示,其所述的复合加劲肋板22为含有轻质材料29的复合加劲肋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片加劲肋板22呈平行、正交或斜交设置。如图75所示,其所述的多片加劲肋板22呈平行。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肋板22露出盆状构件外。如图76所示,其所述的加劲肋板22露出盆状构件外。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如图76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 如图77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2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根加劲杆23彼此构成网架或桁架。如图78所示,其所述的多根加劲杆23彼此构成桁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23为实心杆或空心杆或复合杆。如图79所示,其所述的加劲杆23为空心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23伸出模壳构件外。如图80所示,其所述的加劲杆23伸出模壳构件外。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23拉结模壳构件的至少两个面。如图80所示,其所述的加劲杆23拉结模壳构件的两个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如图81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 如图82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上板1上设置有定位构件3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定位构件30为定位撑脚、定位块、定位环、定位钩或定位索中的至少一种。如图83所示,其所述的定位构件30为定位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或者挑边8上还设置有定位构件30。如图84所示,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 如图85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8,在挑边8上设置有定位构件3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定位构件30为定位撑脚、定位块、定位环、定位钩或定位索中的至少一种。如图86所示,其所述的定位构件30为定位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定位构件30。如图86所示,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定位构件30。 如图87所示,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两个盆状构件相间排列,两个盆状构件的相对面之间构成现浇砼内肋模腔25,内肋模腔25中有将两个盆状构件相间连结成一体的间隔撑拉件26,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与盆状构件之间为牢固固结。如图87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与盆状构件之间为牢固固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与盆状构件之间为活动连接。如图88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与盆状构件之间为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为杆件、索、板片、筋、丝、薄条带、墩中的至少一个。如图89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为板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板片、墩式间隔撑拉件26为空心或多孔空心的间隔撑拉件。如图90所示,其所述的墩式间隔撑拉件26为空心或多孔空心的间隔撑拉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为金属件。如图91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26为金属件。 本发明实施时,可用水泥砂浆纤维网格布在模具内制作好上板和周围侧壁围成的敞口盆状构件,同时,在上板上设置天窗,周围侧壁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环胎底肋凹槽,待凝结硬化后,天窗上设置天窗盖或天窗塞,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敞口盆状模壳构件。
《一种模壳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模壳构件.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有砼施工作业的天窗(3),天窗(3)上设置有天窗盖(4)或天窗塞(5),周围侧壁(2)的下侧沿开口边设置有环胎底肋凹槽(6)。这样,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