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03022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22334.8

申请日:

2010.03.12

公开号:

CN101785715A

公开日:

2010.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 2/28申请公布日:201007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2/28申请日:201003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F2/28

主分类号:

A61F2/28

申请人:

张纯朴

发明人:

张英泽; 张纯朴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路139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代理人:

胡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其结构是在内网管的外部套接有外网管,在所述内网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网管的内壁之间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内网管与所述外网管的管壁上分布有网孔,所述内网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所述外网管的两个端口平面的内侧。本发明补骨支架适应于无炎症伤口的骨缺损治疗。将这种补骨支架植入患者的骨缺损部位,可以有效地提高骨缺损病症的治疗效果,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实用、高效的新方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内网管(3)的外部套接有外网管(1),在所述内网管(3)的外壁与所述外网管(1)的内壁之间接有若干连接杆(2);所述内网管(3)与所述外网管(1)的管壁上分布有网孔(4),所述内网管(3)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所述外网管(1)的两个端口平面的内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设置在所述内网管(3)两端的端口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管(3)的端口平面与所述外网管(1)的相邻端口的端口平面间的距离为3-5mm。

说明书


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体骨植骨治疗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般都是通过骨髓内钉和钢板加固等方式,先将骨缺损部位的肢体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从患者的髂骨上提取一定量的碎骨,将这些碎骨堆植在肢体的骨缺损部位,最终使植骨在骨缺损部位成活、髓腔再通,使得骨缺损处骨性愈合。这种碎骨堆植的治疗方式,其缺陷,一是成骨单元不集中,造成取骨量和用骨量偏大;二是早期不能形成中心髓腔,不利于血流通过;三是植骨常被患处的软组织吸收,造成治疗失败;四是疗程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相应的治疗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以克服现有治疗方式存在的不足,降低取骨量,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在内网管的外部套接有外网管,在所述内网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网管的内壁之间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内网管与所述外网管的管壁上分布有网孔,所述内网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所述外网管的两个端口平面的内侧。

    本发明支架均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在本支架的内、外两层网管之间的空间间隙内加压填塞入碎骨骨粒,即可形成一个由内、外网管包裹着的“管状骨”。这种“管状骨”支架为规范碎骨快的成活和生长,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托。将这种“管状骨”支架直接植入患者的骨缺损部位,支架两端的碎骨压合面分别与患者骨缺损部位的两端骨断端紧密对接,支架外网管的两端外伸部分分别套接在骨断端皮质外侧,其间隙处用优质碎骨填塞,形成紧密连接。在内、外网管上密布的网孔,使血液可以广泛流入,以滋养碎骨骨粒。支架内网管可形成“管状骨”上的人造髓腔,在髓腔血液循环术施行完毕后,患处的髓腔即刻得以恢复。这样,在植入后,骨缺损部位的正常血流灌注得以模拟,使植骨可以获得充分的营养,更加容易成活。支架外网管两端与骨断端皮质的重叠间隙部分由优质碎骨填塞,使得软组织不能侵入,避免了植骨区被纤维组织填塞的情况出现,有效提高了植骨治疗骨不连的成功率。

    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内网管两端的端口部。这样可以提高本支架内网管的强度,在加压填塞碎骨时不发生偏斜,并且也有利于内、外网管之间的空间间隙保持均匀一致。

    所述内网管的端口平面与所述外网管的相邻端口的端口平面间的距离为3-5mm,即外网管的端口高出内网管的端口3-5mm,这个多出的端口部分用以稳定地套接住骨缺损部位的骨断端。

    本发明支架可以制成不同长度的圆管、棱管或带有一定锥度的圆锥管、棱锥管。不同的支架形状,是为适应不同骨缺损部位的骨段形态。作为接近骨干骺端的辅助植骨支架,其内、外网架的间隙应稍大一些,以适应骨干骺端髓腔的变化。

    本发明是一种用自体骨植骨治疗大段骨缺损的辅助支架,适应于无炎症的大段骨缺损的治疗,其有益效果是:

    1、该支架使得成骨单元更集中,使植骨更有效,节省了取骨量和用骨量;

    2、该支架中心有通孔,可以形成人造髓腔,使得髓腔血液循环术毕即刻得以恢复,骨缺损部位的正常血流灌注得以模拟,使植骨获得充分营养,植骨更易成活;

    3、该支架外网管与骨断端皮质的连接处之间的优质骨的填塞,阻挡了软组织向骨缺损处的侵入,使得植骨“爬行替代”作用更易充分发挥;

    4、该支架使得在治疗时,髓内钉可从髓腔穿过,形成中心固定和一定的环形支撑;

    5、该支架的应用,避免了因功能锻炼时紧贴堆状植骨的肌肉收缩,牵拉碎骨块偏离有效植骨部位,有效规范了植骨地成活和生长部位;

    6、该支架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骨缺损病症的治疗效果,可缩短大段骨缺损的植骨治疗时间,使植骨损伤更小,治疗更经济。

    本发明为髂骨再塑形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用具,为用自体骨段植入法治疗骨缺损提供了可能,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实用、高效的新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支架包括有外网管1和内网管3,内网管3与外网管1均为管壁上密布网孔4的直管,内、外网管上的网孔4的直径在2.8-3.2mm之间为佳,因为所制碎骨骨粒的直径一般为4mm左右,所以网孔在能够有效地挡住碎骨骨粒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做大。

    外网管1套接在内网管3的外部,内网管3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外网管1的两个端口平面的内侧,并且内网管3的端口平面与所述外网管1的相邻端口的端口平面间的距离为3-5mm。

    在内网管3的外壁与外网管1的内壁之间接有若干连接杆2,位置任意设定;较好的方式是:连接杆2分别设置在内网管3两端的端口部。图1中,在内网管3两端的端口部外侧,分别设有三根沿圆周均布的横向外伸连接杆2,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连接支撑。

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段骨缺损辅助植骨支架,其结构是在内网管的外部套接有外网管,在所述内网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网管的内壁之间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内网管与所述外网管的管壁上分布有网孔,所述内网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所述外网管的两个端口平面的内侧。本发明补骨支架适应于无炎症伤口的骨缺损治疗。将这种补骨支架植入患者的骨缺损部位,可以有效地提高骨缺损病症的治疗效果,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实用、高效的新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