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029600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2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8795.7

申请日:

2009.03.03

公开号:

CN101567514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S 3/0941申请日:20090303授权公告日:20110105终止日期:201503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S3/0941; H01S3/101; H01S3/10; G02F1/35

主分类号:

H01S3/094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樊仲维; 麻云凤; 赵天卓; 冯承勇; 崔建丰

地址:

100190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 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物质、泵浦源、系统支架,其中,工作物质用于对激光进行放大,其包括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反射面,激光反射面可以透射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并反射从激光入射面入射的激光,激光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作为工作物质的轴线;泵浦源位于所述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一侧,用于激励所述工作物质;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结构开有大于等于4的偶数个内环孔洞,在内环孔洞的外侧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结构开有与内环孔洞相等数目的外环孔洞。本发明系统结构小巧紧凑,离轴小。且简单方便、安装调试容易,能够提供系统均匀光束,本发明可在各种固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等多种类型的需要多程放大的激光器中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包括:工作物质、泵浦源、系统支架,
所述工作物质用于对激光进行放大,其包括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反射面,所述激光反射面可以透射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并反射从激光入射面入射的激光,激光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作为工作物质的轴线;
所述泵浦源位于所述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一侧,用于激励所述工作物质;
所述系统支架位于所述激光入射面一侧,其中心在所述工作物质的轴线上,在所述系统支架上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排列开有大于等于4的偶数个内环孔洞,在内环孔洞的外侧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排列开有与内环孔洞相等数目的外环孔洞,其中一个所述内环孔洞/外环孔洞用作入光口,同与所述入光口所在孔洞关于所述中心对称的内环孔洞/外环孔洞相邻的外环孔洞/内环孔洞的其中一个用于固定回返反射镜,其余内环孔洞和外环孔洞用于固定倾斜反射镜;内环孔洞中每个倾斜反射镜同与其相邻的一个外环孔洞中的倾斜反射镜构成反射镜对,所在孔洞关于所述中心对称的两个倾斜反射镜构成反射镜组;每个所述反射镜对设置为使从所述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入射至所述反射镜对中的一个倾斜反射镜的激光能够经该反射镜对中的另一个倾斜反射镜反射回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每个所述反射镜组设置为使从所述反射镜组的一个倾斜反射镜入射至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的激光能够经激光反射面反射至该反射镜组的另一个倾斜反射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射镜对两个倾斜反射镜的角度关于该反射镜对的两个倾斜反射镜所在的两个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中心所确定的平面对称;每个所述反射镜组的两个倾斜反射镜的角度关于该反射镜组的两个倾斜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所述工作物质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对称。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支架上包括以正六边形方式设置的6个内环孔洞,以及以正六边形方式设置的6个外环孔洞,按逆时针方向,6个内环孔洞依次设置有入光口、第四反射镜、第八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九反射镜,按逆时针方向6个外环孔洞依次设置有第三反射镜、第七反射镜、回返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十反射镜;其中,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第八反射镜、第九反射镜-第十反射镜彼此相邻构成反射镜对;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第八反射镜-第九反射镜构成反射镜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外环孔洞的圆心同与其相邻的两个内环孔洞的圆心的距离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物质为钕玻璃晶体,其激光入射面镀有所述激光波长的增透膜,激光反射面镀有所述激光波长的高反膜和所述泵浦光波长的增透膜。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系统支架的中心处开有准直孔,准直孔的中心与所述工作物质的轴线同轴。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返反射镜通过平面柱体可旋转件固定在其所对应的孔洞中,所述倾斜反射镜通过斜面柱体可旋转件固定在其所对应的孔洞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点粘接法,用紫外胶将各个反射镜粘在各个斜面柱体可旋转件或平面柱体可旋转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柱体可旋转件的表面倾斜角度为30-60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斜面柱体可旋转件和平面柱体可旋转件通过垫片和螺丝钉固定在系统支架上。

说明书

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军用到民用,从科研到教学,从工业到农副业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对大面积、大能量、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和高均匀性强的激光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且对于产生这种激光的激光器往往还要求其具有小巧的机身设计、器件装配工程化、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现有的灯泵激光器体积笨拙,需要为上万伏的高压提供巨型机柜,为使用带来不便,同时由于采用侧泵技术,光场质量不好。
另外,现有技术已经有关于多程放大激光器的描述,例如,专利号为200720195193.6,专利名称为“一种多程激光放大器”的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但该方案结构复杂,系统只能实现12程的增益,要想实现更高程的增益空间受限,同时此结构不够紧凑,离轴大。不利于小型化,不利于工程化。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就希望有一种可实现更多程、更紧凑、小巧的利于工程化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可实现更多程、更紧凑小巧,利于工程化而且离轴小的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简称多程放大装置或多程激光放大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包括:工作物质、泵浦源、系统支架,
所述工作物质用于对激光进行放大,其包括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反射面,所述激光反射面可以透射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并反射从激光入射面入射的激光,激光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作为工作物质的轴线;
所述泵浦源位于所述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一侧,用于激励所述工作物质;
所述系统支架位于所述激光入射面一侧,其中心在所述工作物质的轴线上,在所述系统支架上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排列开有大于等于4的偶数个内环孔洞,在内环孔洞的外侧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排列开有与内环孔洞相等数目的外环孔洞,其中一个所述内环孔洞/外环孔洞用作入光口,同与所述入光口所在孔洞关于所述中心对称的内环孔洞/外环孔洞相邻的外环孔洞/内环孔洞的其中一个用于固定回返反射镜,其余内环孔洞和外环孔洞用于固定倾斜反射镜;内环孔洞中每个倾斜反射镜同与其相邻的一个外环孔洞中的倾斜反射镜构成反射镜对,所在孔洞关于所述中心对称的两个倾斜反射镜构成反射镜组;每个所述反射镜对设置为使从所述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入射至所述反射镜对中的一个倾斜反射镜的激光能够经该反射镜对中的另一个倾斜反射镜反射回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每个所述反射镜组设置为使从所述反射镜组的一个倾斜反射镜入射至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的激光能够经激光反射面反射至该反射镜组的另一个倾斜反射镜。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射镜对两个倾斜反射镜的角度关于该反射镜对的两个倾斜反射镜所在的两个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中心所确定的平面对称;每个所述反射镜组的两个倾斜反射镜的角度关于该反射镜组的两个倾斜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所述工作物质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对称。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支架上包括以正六边形方式设置的6个内环孔洞,以及以正六边形方式设置的6个外环孔洞,按逆时针方向,6个内环孔洞依次设置有入光口、第四反射镜、第八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九反射镜,按逆时针方向6个外环孔洞依次设置有第三反射镜、第七反射镜、回返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十反射镜;其中,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第八反射镜、第九反射镜-第十反射镜彼此相邻构成反射镜对;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第八反射镜-第九反射镜构成反射镜组。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外环孔洞的圆心同与其相邻的两个内环孔洞的圆心的距离相等。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物质为钕玻璃晶体,其激光入射面镀有所述激光波长的增透膜,激光反射面镀有所述激光波长的高反膜和所述泵浦光波长的增透膜。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系统支架的中心处开有准直孔,准直孔的中心与所述工作物质的轴线同轴。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返反射镜通过平面柱体可旋转件固定在其所对应的孔洞中,所述倾斜反射镜通过斜面柱体可旋转件固定在其所对应的孔洞中。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点粘接法,用紫外胶将各个反射镜粘在各个斜面柱体可旋转件或平面柱体可旋转件上。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柱体可旋转件的表面倾斜角度为30-60度。
上述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斜面柱体可旋转件和平面柱体可旋转件通过垫片和螺丝钉固定在系统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所提供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优点在于:
结构小巧紧凑;安装调试容易;便于工程化推广,而且离轴小。本发明可在各种固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等多种类型的需要多程能量放大器件中使用,特别是获得大面积光束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装置的支架部分的主视图;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装置的支架部分的后视图;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装置的支架部分模拟图;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的反射镜1-10所采用的柱体可旋转件的示意图;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的反射镜11所采用的柱体可旋转件的示意图;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装置的支架部分的主视图;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装置的支架部分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例中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包括:系统支架15、泵浦源(图中未示出)、工作物质12。其中,在系统支架15上,以系统支架15的中心为中心开有6个以正六边形排列的内环孔洞,在内环孔洞的外侧开有6个以正六边形排列的外环孔洞,本例中,每个外环孔洞圆心同与其相邻的两个内环孔洞的圆心的距离相等。第四反射镜4、第八反射镜8、第一反射镜1、第五反射镜5、第九反射镜9分别按逆时针方向依次通过各自的柱体可旋转件固定在6个所述内环孔洞的5个中,而另一个内环孔洞作为入光口20。如图所示,第二反射镜2、第六反射镜6、第十反射镜10、第三反射镜3、第七反射镜7和第十一反射镜11(也可以称作回返反射镜)按逆时针方向依次通过各自的柱体可旋转件固定在各个外环孔洞,其中,第三反射镜3所在孔洞与入光口20相邻。从图中可以看出,用于固定回返反射镜的外环孔洞同与所述入光口所在孔洞关于系统支架15的中心对称的内环孔洞相邻,其中,各反射镜的直径约为20mm,用于固定第十一反射镜11的柱体可旋转件为平面柱体可旋转件14,用于固定其余反射镜(也可以被称作倾斜反射镜)的柱体可旋转件为斜面柱体可旋转件13,斜面的倾角为45度(该角度根据具体应用适应性调节)。
另外,为了便于调节光路,系统支架15的中心处开有准直孔19,工作物质12固定在调节架21上,工作物质12的中心与准直孔19的中心同轴。本例中工作物质12为钕玻璃晶体,其在靠近系统支架一侧为激光入射面,远离系统支架的一侧为激光反射面,该激光反射面可以透射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并反射从激光入射面入射的激光,激光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作为工作物质的轴线,也即为系统轴线。本例中,激光入射面镀有波长1064nm(激光波长)的增透膜,激光反射面镀有波长1064nm的高反膜和波长808nm(泵浦光波长)的增透膜。另外,本例中泵浦源采用波长808nm的二极管激光器,其放置于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一侧,用于对工作物质进行持续泵浦。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的工作过程并以第一反射镜1、第二反射镜2、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为例说明各反射镜的角度设置。首先要说明的是,在放大装置工作期间,泵浦源持续对工作物质12进行激励,所以只要入射激光经过工作物质12,都实现激光的放大。
首先,波长1064nm的激光从入光口20朝向工作物质12入射(本文中所称激光朝向工作物质入射均是指激光朝向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中心入射),经放大后被工作物质12的激光反射面反射,因为入光口20在位置上与第一反射镜1所在孔洞相对于轴线24对称,所以激光从激光反射面反射回后经过工作物质12朝向第一反射镜1出射,此过程中激光经过两次放大。而第一反射镜1和第二反射镜2关于这样的一个平面对称设置,该平面是由第一反射镜1所在孔洞的圆心与第二反射镜2所在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的中心所确定的平面;所以激光被第一反射镜1反射至第二反射镜2,并且经第二反射镜2反射后传输回工作物质12。
此后,激光再经工作物质反射传输到在位置上与第二反射镜2关于轴线24对称的第三反射镜3。第三反射镜3与第二反射镜在角度上关于这样的平面对称,该平面是由第二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与第三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同轴线24所确定的平面。此后,光束根据同样原理按照这样的次序继续传输: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工作物质12->第五反射镜5->第六反射镜6->工作物质12->第七反射镜7->第八反射镜8->工作物质12->第九反射镜9->第十反射镜10->工作物质12->第十一反射镜11。其中,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第五反射镜5-第六反射镜6、第七反射镜7-第八反射镜8、第九反射镜9-第十反射镜10,构成反射镜对,这些反射镜对的角度以与反射镜对第一反射镜1-第二反射镜2类似的对称关系设置,即关于由每对中的两个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的中心所确定的平面对称,每对反射镜所在孔洞的中心间距为25mm;而第四反射镜4-第五反射镜5(所在孔洞的中心间距为50mm)、第六反射镜6-第七反射镜7(所在孔洞的中心间距为86.6mm)、第八反射镜8-第九反射镜9(所在孔洞的中心间距为50mm)构成反射镜组,这些反射镜组之间的角度以与反射镜组第二反射镜2-第三反射镜3类似的对称关系设置,即关于每个反射镜组中的两个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同轴线24所确定的平面对称。当光束传输至第十反射镜10后,第十反射镜10将光束反射至工作物质12,并经工作物质12反射至在位置上与其关于轴线24(也可以说是系统支架的中心)对称的第十一反射镜11。当光束到达第十一反射镜11之前,光束共六次照射工作物质12(每次照射包括入射、出射两个过程,进行两次放大);此过程光束传输一共12次经过工作物质。总之,上述的每个反射镜对的设置要保证,从工作物质12的激光反射面入射至任意反射镜对中的一个反射镜的激光能够经该反射镜对中的另一个反射镜反射回工作物质12的激光反射面。上述每个反射镜组的设置要保证,从任意反射镜组的一个反射镜入射至工作物质12的激光反射面的激光能够经激光反射面反射至该反射镜组的另一个反射镜。
第十一反射镜11的法线方向指向工作物质12的激光反射面的中心25,因为这仅需要第十一反射镜11倾斜很小的角度,所以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实现。这样设置的第十一反射镜11将来自工作物质12的激光原路反射回。激光经第一反射镜11反射后,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激光经工作物质12->第十反射镜10->第九反射镜9->工作物质12->第八反射镜8->第七反射镜7->工作物质12->第六反射镜6->第五反射镜5->工作物质12->第四反射镜4->第三反射镜3->工作物质12->第二反射镜2->第一反射镜1->工作物质12,然后,从入光口20出射,此过程光束再次传输经过工作物质12次,实现十二次放大。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系统的结构细节。首先,采用三点粘接法,用紫外胶将各个反射镜粘在相应的柱体可旋转件上,其中斜面柱体可旋转件13的一端面为大约45°的斜面,而另一端面为平面且具有三个螺纹孔,用以将其固定在系统支架15上。第十一反射镜11所对应的平面柱体可旋转件14的一个端面为大体平面,而另一端面为平面且具有三个螺纹孔,用以固定在系统支架15上。
系统支架15上各个孔洞的深度为30mm,每个孔洞从背面到正面(安反射镜的一面)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直径18mm,这部分长20mm;第二部分的直径为20mm,这部分长10mm。
斜面柱体可旋转件13总长度40mm,带螺纹孔端圆柱直径18mm,长度20mm,带斜面部分圆柱直径20mm,长度20mm,整体由数控机床一次加工完成;平面柱体可旋转件14总长度32mm,带螺纹孔端圆柱直径18mm,长度20mm,带平面部分圆柱直径20mm,长度12mm,整体由数控机床一次加工完成。
从系统支架15中的孔洞的尺寸和两种柱体可旋转件的尺寸可以看出,当任意柱体可旋转件从任意孔洞正面将带螺纹孔端插入至该孔洞中时,柱体可旋转件的直径20mm的部分刚好卡在孔洞的直径18mm的部分与直径20mm的部分的交界处。这时如图3和6所示,用两个小螺丝钉18将垫片16与柱体可旋转件固定,用一个大螺丝钉17将垫片16的边缘与系统支架15压紧,从而将各个柱体可旋转件固定在系统支架15上。这种利用柱体可旋转件进行固定反射镜的方法可以保证系统稳固,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松动,并可消除受力不均导致的光场不均匀。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对各个反射镜进行固定。
系统支架15中心的准直孔19用于借助He-Ne光调试工作物质12的位置,使系统支架15的中心与工作物质的轴线24共轴。采用水冷的工作物质12被放在一个调节架21上,并通过其上长孔固定在光学平台上。工作物质与系统支架中心的垂直距离150mm~180mm,其中工作物质可选Nd:YAG薄片、Nd玻璃薄片,厚度可取3mm~7mm。虽然,本例中反射镜的直径选为20mm,但是各反射镜的直径可选在15mm~25mm之间。另外,斜面柱体可旋转件的表面倾斜角度可以为30-60度。
光束系统一个循环一共24次经过工作物质,使其获得24程放大,放大增益为224。本实施例的上文中所提到的各反射镜的角度设置,实际上指反射镜的斜面是在倾角约为45度左右适当变化的情况下,其法线方向的设置。而且,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角度上的对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对称,而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范围内的大体对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除了系统支架15上的孔洞数和反射镜数与实施例1不同以及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外,其他设置大体相同。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装置的支架部分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在系统支架15上,以准直孔19为中心开有4个以正四边形排列的内环孔洞,第四反射镜4、第一反射镜1、第五反射镜5分别依次按逆时针方向设置在4个所述内环孔洞的3个中,而另一个内环孔洞作为入光口20。在内环孔洞外侧开有4个以正四边形排列的外环孔洞,第三反射镜3、第七反射镜7(回返反射镜)、第二反射镜2、第六反射镜6依次按逆时针方向设置在4个外环孔洞中,其中第三反射镜3所在孔洞与入光口20相邻,用于固定回返反射镜的外环孔洞同与所述入光口所在孔洞关于系统支架的中心对称的内环孔洞相邻,如图所示。
光束根据同样原理按照这样的次序传输:光束从入光口20进入->工作物质->第一反射镜1->第二反射镜2->工作物质->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工作物质->第五反射镜5->第六反射镜6->工作物质->第七反射镜7。光束经第七反射镜7反射,沿原路反射。
本实施例中,虽然只有16次经过工作物质,进行16次放大,但是结构更加紧凑,所需调节更加简单,便于工程化。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以上实施例均包括一个系统支架,以系统支架的大体中心位置为中心,按正多边形排列开有大于等于4的偶数个内环孔洞,在内环孔洞的外侧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排列开有与内环孔洞相等数目的外环孔洞。每个外环孔洞优选在与其相邻的两个内环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内环孔洞/外环孔洞的其中一个作为入光口,激光经入光口入射工作物质上,工作物质放置于经过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并垂直于所述系统支架的开孔侧面的轴线上。同与所述入光口所在孔洞关于系统支架的中心对称的内环孔洞/外环孔洞相邻的外环孔洞/内环孔洞的其中一个用于安装回返反射镜(实施例1中的第十一反射镜11)。其余内环孔洞和其余外环孔洞中的每个均用于通过斜面柱体旋转件在其斜面上固定反射镜(这种反射镜称为倾斜反射镜)。每个内环孔洞内的倾斜反射镜与一个与其相邻的外环孔洞内的倾斜反射镜相对应(在选定入光口和用于固定回返反射镜的孔洞后,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唯一确定),其角度设置关于两个孔洞的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中心所确定的平面对称。使得激光从入光口照射在工作物质上之后,从工作物质反射向其中一个反射镜对的其中一个反射镜(该反射镜在位置上与入光口相对于系统轴线对称)反射,经过该反射镜对的反射后又重新反射回工作物质,之后再反射向在位置上与上一反射镜所在孔洞关于轴线对称的孔洞处的反射镜,直到照射到法线方向指向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的中心的回返反射镜,使激光原路返回,最终从入光口出射。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更加紧凑,在同样体积下提供更大的增益倍数,在相同的增益倍数下需要更少的体积。而且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固定方式更稳定,避免了各个反射镜的反复调节,同时由于结构紧凑更易于通过铸造一次成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反射镜角度的设置需要根据工作物质与系统支架间的距离适当改变,反射镜的形状、尺寸、各孔洞之间的间距,以及内、外环孔洞的形状也可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这些变化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另外,应该可以理解,入光口也可以设置在外环孔洞的其中一个处,而回返反射镜固定在同与所述入光口关于轴线对称的外环孔洞相邻的内环孔洞处。另外,本文中所提到的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指的是所述孔洞在系统支架的朝向工作物质一侧的侧面内的圆心。本文中所提到的反射镜对的两个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的垂直平分线是指两个反射镜所在孔洞的圆心在系统支架的朝向工作物质一侧的侧面内的垂直平分线。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路空间对称的多程激光放大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物质、泵浦源、系统支架,其中,工作物质用于对激光进行放大,其包括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反射面,激光反射面可以透射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并反射从激光入射面入射的激光,激光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作为工作物质的轴线;泵浦源位于所述工作物质的激光反射面一侧,用于激励所述工作物质;以所述系统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按正多边形结构开有大于等于4的偶数个内环孔洞,在内环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