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元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2910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3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94899.2

申请日:

2008.04.25

公开号:

CN101568238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5/02; H05K7/12; G06F1/16

主分类号:

H05K5/02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庚平; 陈芝菁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0号4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 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扣合元件适用于一折叠式电子装置。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扣合元件包括一按键、一连动推杆及一卡勾。第一本体上具有一开孔。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一本体,可相对于第一本体转动至贴合于第一本体,且第二本体具有与开孔相对应的一卡槽。按键具有一第一斜面结构。连动推杆设置于第一本体内,且连动推杆的一端具有接触且对应于第一斜面结构的一第二斜面结构。按压按键时,第一斜面结构推动第二斜面结构,使连动推杆横向移动。卡勾连动于连动推杆且凸出于开孔以扣合卡槽,且可随着连动推杆横向移动而连动,由此使卡勾脱离扣合于卡槽的状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扣合元件,适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上盖及底座,所述上盖具有开孔,所述第二本体枢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至贴合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与所述开孔相对应的卡槽,其特征是,所述扣合元件包括:
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且具有第一斜面结构及凸出于所述第一本体的按压部;
连动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连动推杆的一端具有接触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斜面结构的第二斜面结构,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第一斜面结构推动所述第二斜面结构,使所述连动推杆横向移动;以及
卡勾,连动于所述连动推杆,所述卡勾凸出于所述开孔以扣合所述卡槽,且可随着所述连动推杆横向移动而连动,由此使所述卡勾脱离扣合于所述卡槽的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按键还具有导引结构,所述底座还包括凸台,用以支撑所述导引结构,引导所述按键纵向移动,且限制所述按键纵向移动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按键还具有凸缘,位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斜面结构之间,可用以抵顶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具凹口的限位结构,用以支撑所述连动推杆,且拘束所述连动推杆横向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扣合元件还包括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连动推杆的另一端,所述底座还包括抵止结构,用以抵顶所述弹性元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连动推杆的所述第二斜面结构处具有凹槽,用以设置滚轮于所述凹槽中,以辅助所述第一斜面结构于所述第二斜面结构上滑移。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扣合元件还包括插销,贯穿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及所述滚轮轴心的通孔,以固定所述滚轮于所述凹槽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卡勾具有转轴以枢接于所述第一本体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连动推杆具有阶梯状通孔,且所述阶梯状通孔的阶梯状结构接近具有所述第二斜面结构的一端,所述上盖内侧具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分别邻近所述开孔的对向两侧,插销依序贯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卡勾及所述第二侧壁,以固定所述卡勾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之间,其中部份所述卡勾插置于所述阶梯状通孔中,当所述连动推杆横向移动时,所述卡勾会受所述阶梯状通孔的阶梯状结构推动,而以所述插销为轴心转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上盖内侧还具有互相并列的第三侧壁及挡墙,所述第三侧壁具有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插销的通孔,弹簧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挡墙及所述卡勾,当所述连动推杆向外横向移动,而驱使所述卡勾转动时,所述弹簧会受压缩而产生回复力。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合元件,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卡勾固定设置于所述连动推杆上,且随着所述连动推杆移动而移动。

说明书

扣合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扣合元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扣合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科技与移动科技的发展,笔记本电脑的规格与制造技术亦不断地提升。与一般桌上型电脑相较,笔记本电脑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且具备高度可移植性的优点,因此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日益增加。
请参照图1,其为已知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笔记本电脑1包含一本体11及一显示部12。显示部12借助一转轴与本体11枢接,因此显示部12可相对于本体11转动、调整角度并贴合于本体11上。其中,显示部12贴合于本体11上指显示部12具有屏幕121的一面,贴合于本体11具有键盘111的一面。
当显示部12贴合于本体11上时,一般需要一扣合元件将显示部12与本体11固定,用以保护笔记本电脑1的屏幕121与本体11上的键盘111。在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于本体11的两卡勾112扣合于显示部12的卡槽122,使本体11与显示部12可闭合固定。而欲打开笔记本电脑1时,则只需扳动本体11上的滑钮113,使其带动本体11内部的连动推杆(图中未显示)及连接于该连动推杆的两卡勾112作单向移动,使卡勾112脱离扣合于卡槽122的状态。
虽然笔记本电脑的扣合结构已有许多不同的设计,但仍有不少创新的空间,可让使用者能更方便地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应用一种按压式的扣合元件于折叠式电子装置上。当折叠式电子装置盖合时,扣合元件的卡勾会将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两本体扣合固定;当使用者按压扣合元件的按键时,即可驱使卡勾转动,使折叠式电子装置脱离被卡勾扣合的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扣合元件,适用于一折叠式电子装置。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具有一上盖及一底座。上述上盖具有一开孔,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一本体,且可相对于第一本体转动至贴合于第一本体上。第二本体具有与开孔相对应的一卡槽,上述扣合元件包括一按键、一连动推杆及一卡勾。
按键设置于第一本体,且具有一第一斜面结构及凸出于第一本体的一按压部。
连动推杆设置于第一本体内,连动推杆的一端具有接触且对应于第一斜面结构的一第二斜面结构。当按压按压部时,第一斜面结构将推动第二斜面结构,使连动推杆横向移动。
卡勾连动于连动推杆。卡勾凸出于开孔以扣合卡槽,且可随着连动推杆横向移动而移动,由此使卡勾脱离扣合于卡槽的状态。
在较佳实施例中,扣合元件为一对称机构,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按键的两侧。当使用者按压按键的按压部时,会驱动两边的连动推杆分别向相反的两方向移动,并连动两卡勾,使两卡勾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已知技术不同的扣合元件,且可有效地应用于各种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当折叠式电子装置盖合时,扣合元件的卡勾会自动将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两本体扣合固定;当使用者按压扣合元件的按键时,即可驱使卡勾转动(移动),使折叠式电子装置脱离被卡勾扣合的状态,整体的操作相当简便。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以及更详细的实施方式可以借助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借助以下详细的描述结合所附图示,将可轻易的了解上述内容及此项发明的诸多优点,其中:
图1为已知具有扣合元件的笔记本电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扣合元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扣合元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扣合元件的卡勾扣合于卡槽的示意图;
图5为按压扣合元件的按键使卡勾脱离扣合于卡槽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扣合元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请同时参照图2、图3及图4,其分别为本发明扣合元件的分解图、组合示意图及折叠式电子装置应用此扣合元件时,闭合且扣合时的状态。关于本发明扣合元件的叙述以其应用于一折叠式电子装置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折叠式电子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一本体20、一第二本体30、一按键23、一连动推杆24及一卡勾25。
第一本体20具有一上盖21及一底座22,且上盖21具有一开孔211。第二本体30枢接于第一本体20,使得第二本体30可相对于第一本体20转动至贴合于第一本体20,且第二本体30具有一与开孔211相对应的卡槽31。
按键23设置于第一本体20内,且具有一第一斜面结构232及透过一开口224凸出于第一本体20侧边的一按压部231。在较佳实施例中,按键23具有两个相对称(镜射)的第一斜面结构232。
如图所示,按键23还具有一导引结构233,而底座22则具有一凸台221,用以支撑导引结构233。由于导引结构233为两并列的长条结构,恰跨过凸台221上的一凸部,故借助导引结构233与凸台221的凸部的位置关系,可引导按键23纵向移动,且限制按键23向前纵向移动的距离。
另外,为了限制按键23向后纵向移动的距离,按键23还具有一凸缘234,位于按压部231与第一斜面结构232之间,可用以抵顶于第一本体20的内侧面。其中,此凸缘234可分别形成于按键23的两侧,或者可环绕整个按键23的周缘。
连动推杆24设置于第一本体20内,且连动推杆24的一端具有接触且对应于第一斜面结构232的一第二斜面结构241。
如图所示,底座22包括多个横向排列,且具凹口的限位结构222,可用以支撑连动推杆24,且连动推杆24置放于限位结构222的凹口内,以拘束连动推杆24横向移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仅利用一个限位结构222来支撑连动推杆24,惟此限位结构222具有横向延伸的厚度。
此外,本发明的扣合元件还包括一弹性元件242,设置于连动推杆24的另一端(相对于第二斜面结构241的另一端),而底座22还包括一抵止结构223,用以抵顶弹性元件242。
详细地说,此弹性元件242为一弹簧242,其套设于连动推杆24的一尾端243。连动推杆24的尾端243架设于抵止结构223上,当连动推杆24向外横向移动时,尾端243可在抵止结构223上的凹槽上滑移,而弹簧242则被抵止结构223所抵顶,以提供一驱使连动推杆24向内横向移动的回复力。
因此,当使用者向前按压按键23的按压部231时,按键23的第一斜面结构232将推动连动推杆24的第二斜面结构241,使连动推杆24向外横向移动,并使弹簧242两端受到连动推杆24与抵止结构223的挤压。接着,当使用者不按压按键23的按压部231时,弹簧242的回复力便驱使连动推杆24向内横向移动回原位,同时借助第二斜面结构241推动第一斜面结构232,使按键23退回原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连动推杆24的第二斜面结构241处具有一凹槽244,用以设置一滚轮245于凹槽244中,以辅助第一斜面结构232于第二斜面结构241上滑移。详细地说,本实施例借助一插销246贯穿凹槽244的上、下侧壁及滚轮245轴心的一通孔,并于插销246的末端扣上一C型环247,以固定滚轮245于凹槽244内。
卡勾25具有一转轴以枢接于第一本体20内。并且,卡勾25凸出于上盖21的开孔211以扣合于卡槽31,且可随着连动推杆24横向移动而转动,由此使卡勾25脱离扣合于卡槽31的状态。
卡勾25设置方式的实施例请参照图2、图3及图4。连动推杆24具有一阶梯状通孔248,且阶梯状通孔248的阶梯状结构接近具有第二斜面结构241的一端(内侧)。
上盖21内侧具有一第一侧壁212及一第二侧壁213,分别邻近开孔211的对向两侧。一插销217依序贯穿第一侧壁212、卡勾25及第二侧壁213,并于插销217的末端扣上一C型环218,以固定卡勾25于第一及第二侧壁212、213之间。
部份区段的卡勾25插置于阶梯状通孔248中。当连动推杆24向外横向移动时,卡勾25会受阶梯状通孔248的阶梯状结构推动,而以插销217为轴心转动。
此外,上盖21内侧还具有互相并列的一第三侧壁214及一挡墙215。第三侧壁214垂直于第一侧壁212及第二侧壁213的延伸方向,且具有一水平位置高于插销217的通孔。一弹簧216贯穿第三侧壁214的通孔,且弹簧216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挡墙215及卡勾25。当连动推杆24向外横向移动,而驱使卡勾25转动时,弹簧216会受卡勾25与挡墙215抵顶而压缩,进而产生一回复力。当卡勾25不受阶梯状通孔248的阶梯状结构抵顶推动时,上述回复力会驱使卡勾25转动回到原位。
在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扣合元件为一对称机构,具有两组连动推杆24及卡勾25等结构,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按键23的两侧。当使用者按压按键23时,按键23两侧的第一斜面结构232会驱动两边的连动推杆24分别向相反的两方向横向移动,并连动两卡勾25,使两卡勾25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折叠式电子装置盖合时,扣合元件的卡勾25扣合于卡槽3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第二本体30转动至贴合于第一本体20时,两侧的卡勾25将分别扣合于相对应的卡槽31内,而且两端抵顶于卡勾25与挡墙215的弹簧,将提供一回复力至卡勾25,使卡勾25更加稳固的扣合于卡槽31,以固定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盖合状态。
请同时参照图5,其为按压扣合元件的按键23,使卡勾25脱离扣合于卡槽3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使用者欲打开折叠式电子装置时,只需按压按键23,按键23两侧的第一斜面结构232便向前推动两连动推杆24的第二斜面结构241。此时,由于两斜面结构232、241的抵顶作用及限位结构222的拘束,两连动推杆24分别向外横向移动,使卡勾25受阶梯状通孔248的阶梯状结构推动而转动,进而脱离扣合于卡槽31的状态,使用者便可顺利地打开折叠式电子装置。
然后,当使用者不再按压按键23时,两弹簧242的回复力便会分别驱动两连动推杆24向内横向移动,并推动按键23回到原位。此时,卡勾25不再受阶梯状通孔248的阶梯状结构抵顶,弹簧216的回复力便驱使卡勾25转动回到原位。
请参照图6,其为卡勾25设置方式的另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卡勾25固定设置或结合于连动推杆24上,且随着连动推杆24移动而移动,亦即卡勾25与连动推杆24同向移动。当按压按键23时,两连动推杆24便分别向两侧横向移动,两卡勾25亦分别跟着向两侧横向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卡勾25与卡勾25所配合的卡槽31与前述实施例的结构方向相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已知技术不同的扣合元件,且可有效地应用于各种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当折叠式电子装置盖合时,扣合元件的卡勾会自动将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两本体扣合固定;当使用者按压扣合元件的按键时,即可驱使卡勾转动(移动),使折叠式电子装置脱离被卡勾扣合的状态,整体的操作相当简便。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例阐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精神与发明实体仅止于上述实施例尔。对熟悉此项技术者,当可轻易了解并利用其它元件或方式来产生相同的功效。所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修改,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内。

扣合元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扣合元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扣合元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扣合元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扣合元件.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扣合元件适用于一折叠式电子装置。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扣合元件包括一按键、一连动推杆及一卡勾。第一本体上具有一开孔。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一本体,可相对于第一本体转动至贴合于第一本体,且第二本体具有与开孔相对应的一卡槽。按键具有一第一斜面结构。连动推杆设置于第一本体内,且连动推杆的一端具有接触且对应于第一斜面结构的一第二斜面结构。按压按键时,第一斜面结构推动第二斜面结构,使连动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