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4746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4746ACN102004746A21申请号200910195026522申请日20090902G06F17/3020060171申请人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0135上海市浦东新区含笑路36号银联大厦72发明人陈林白玫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谭佐晞李家麟54发明名称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读取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选择转移模式,并使用系统当前时间和时间片以及所选择的转移模式确定转移开始时间。
2、和转移结束时间;基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依次读取数据记录,并完成转移任务记录表;将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执行模块,以完成数据转移任务;根据当前的转移模式以及所述时间片重新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并进行后续处理。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CN102004759A1/3页21一种数据转移控制方法,所述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读取配置信息;A2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选择转移模式,并使用系统当前时间和时间片以及所选择的转移模式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A3基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依次读取数。
3、据记录,并完成转移任务记录表;A4将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执行模块,由所述转移任务执行模块完成数据转移任务;A5根据当前的转移模式以及所述时间片重新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并返回步骤A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模式包括实时模式和非实时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具有时间相关字段,用于记录该数据记录被操作完成时的当前系统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步骤A2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减去特定时间。
4、作为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时间片作为转移结束时间,其中,所述特定时间为N秒,且0N60。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状态为“操作完成”的所有数据记录;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步骤A5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系统当。
5、前时间;将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减去所述特定时间作为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判断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是否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否则,将上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步骤A2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系统时间;根据配置信息设置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
6、步骤读取状态为“操作完成”的所有数据记录;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步骤A5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权利要求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2/3页3时间,并将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小于所述新的。
7、转移结束时间,则等待并在特定时间后重复读取及判断,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返回步骤A3。10一种数据转移控制装置,所述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包括初始化模块、模式选择模块、主控制模块、数据记录读取模块、转移任务调度模块和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其中,所述初始化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读取配置信息,并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初始化模块、模式选择模块、数据记录读取模块、转移任务调度模块和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信息调用所述模式选择模块进行转移模式的选择,并将选择的转移模式发送给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数。
8、据记录读取模块发送的数据记录后,根据由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确定的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完成转移任务记录表,并将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所述转移任务调度模块;所述模式选择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接受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调用而选择转移模式,并将选择的转移模式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数据记录读取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读取数据记录,并将读取的数据记录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转移任务调度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执行装置,由所述转移任务执行装置完成数据转移任务;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所选择的转移模。
9、式和时间片以及系统当前时间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模式包括实时模式和非实时模式。12根据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具有时间相关字段,用于记录该数据记录被操作完成时的当前系统时间。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减去特定时间作为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时间片作为转移结束时间,其中,所述特定。
10、时间为N秒,且0N60。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非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将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减去所述特定时间作为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判断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是否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否则,将上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
11、利要求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3/3页4所述实时模式下,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如下工作过程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16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获取当前系统时间;根据配置信息设置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17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
12、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非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将上一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并将上一次转移结束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小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等待并在特定时间后重复读取及判断过程,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返回步骤A3。18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如下工作过程依次判断。
13、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权利要求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1/6页5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数据转移方法及装置,更具体地,涉及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以及不同领域的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保持多个服务器中的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变的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转移大量的数据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例如,当待转移的数据量较大时,完成全部数据的转移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
14、间,如果用户对源数据库的某一记录进行了修改操作,而该记录已经转移完成,则目标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将仍然保持用户操作前的状态。因此,在现有的数据转移方法中,一般都要求在数据转移过程中禁止用户对数据进行操作。然而,现有的以定期停机方式进行的数据批量转移方法不能满足对数据实时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也不能有效控制数据转移速度,并且会使服务暂时中断。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控制数据转移速度,并能保持数据的实时性和一致性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一种数据转移控制方法,所述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6A1。
15、读取配置信息;0007A2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选择转移模式,并使用系统当前时间和时间片以及所选择的转移模式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0008A3基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依次读取数据记录,并完成转移任务记录表;0009A4将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执行模块,以完成数据转移任务;0010A5根据当前的转移模式以及所述时间片重新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并返回步骤A3。0011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移模式包括实时模式和非实时模式。0012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记录具有时间相关字段,用于记录该数据记录被操作完成时的当前系统时间。0013在上面所公。
16、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步骤A2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减去特定时间作为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时间片作为转移结束时间,其中,所述特定时间为N秒,且0N60。0014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状态为“操作完成”的所有数据记录;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说明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2/6页6同时更新所述。
17、转移任务记录表。0015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步骤A5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将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减去所述特定时间作为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判断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是否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否则,将上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0016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步骤A2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系统时间;根据配置信息设置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0017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
18、,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状态为“操作完成”的所有数据记录;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0018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步骤A5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并将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小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等待并在特定时间后重复读取及判断,如果所。
19、述系统当前时间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返回步骤A3。0019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20一种数据转移控制装置,所述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包括初始化模块、模式选择模块、主控制模块、数据记录读取模块、转移任务调度模块和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其中,0021所述初始化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读取配置信息,并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块;0022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初始化模块、模式选择模块、数据记录读取模块、转移任务调度模块和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信息调用所述模式选择模块进行转移模式的选择,并将选择的转移模式发送给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接。
20、收到所述数据记录读取模块发送的数据记录后,根据由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确定的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完成转移任务记录表,并将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所述转移任务调度模块;0023所述模式选择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接受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调用而选择转移模式,并将选择的转移模式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块;0024所述数据记录读取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读取数据记录,并将读取的数据记录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块;0025所述转移任务调度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执行装置。以完成数据转移任务;0026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
21、根据所述所选择的转移模式和时间片以及系统当前时间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0027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移模式包括实时模式和非实时模式。说明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3/6页70028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记录具有时间相关字段,用于记录该数据记录被操作完成时的当前系统时间。0029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减去特定时间作为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时间片作为转移结束时间,其中,所述特定时间为N。
22、秒,且0N60。0030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非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将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减去所述特定时间作为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判断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是否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否则,将上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0031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实时模式下,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如下工作过程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
23、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0032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获取当前系统时间;根据配置信息设置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0033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在非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将上一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并将上一次转移结束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
24、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小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等待并在特定时间后重复读取及判断,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返回步骤A3。0034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可选地,在所述非实时模式下,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如下工作过程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0035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具有。
25、基于时间片的数据转移控制机制,因而可以确保数据转移的实时性和一致性,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控制数据转移速度,即可根据数据量的大小任意调整时间片的大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数据转移的速度和对系统资源占用的压力。附图说明0036结合附图,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将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其中0037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实时模式下的流程图;0038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非实时模式下的流程图;说明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4/6页80039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40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
26、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实时模式下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非实时模式下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读取配置信息;A2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选择转移模式,并使用系统当前时间和时间片以及所选择的转移模式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A3基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依次读取数据记录,并完成转移任务记录表;A4将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执行模块,由所述转移任务执行模块完成数据转移任务;A5根据当前的转移模式以及所述时间片重新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并返回步骤A3。其中,所述转移模式包括实时模式和非实时模式。使用所述实时模式。
27、,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可以快速地将刚生成的数据从源数据库转移到目标数据库,并可控制转移速度。使用所述非实时模式,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可以将数据完整地从源数据库转移到目标数据库,并可控制转移速度。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中,所述时间片的含义如下根据配置信息将时间段人为划分成逻辑上的若干小段,所述一小段的时间即为一个时间片。所述配置信息中包含所述时间片的配置信息。0041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中,源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具有时间相关字段,用于记录该数据记录被操作完成时的当前系统时间。0042如图1所示,在实时模式下,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的步骤A2进一步包。
28、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减去特定时间作为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时间片作为转移结束时间。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状态为“操作完成”的所有数据记录;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步骤A5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将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减去所述特定时间作为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判断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是否大于上次转移结。
29、束时间,如果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否则,将上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其中,所述特定时间由用户动态配置,例如,可以是N秒0N60。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的实时转移模式具有如下优点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能够将当前系统时间之前N秒的数据实时的转移到目标数据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很高的转移系统,例如实时监控。0043如图2所示,在非实时模式下,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的步骤A2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系统时间;根据配置信息设置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读取状态为“操作完成。
30、”的所有数据记录;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步骤A5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并将说明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5/6页9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小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等待并在特定时间后重复读取及判断,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返回步骤A3。如图2所示。
31、,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方法的非实时转移模式具有如下优点可以通过时间片的不同配置进而控制数据转移速度,并在转移开始后,数据记录不会丢失,从而可以被完整地转移到目标数据库。0044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包括初始化模块2、模式选择模块3、主控制模块5、数据记录读取模块4、转移任务调度模块6和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7。其中,所述初始化模块2与主控制模块5相连接,用于读取配置信息1,并将所述配置信息1发送给主控制模块5。所述主控制模块5分别于其他各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1调用模式选择模块3设置数据转移模式并将选择的。
32、数据转移模式发送给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7,在接收到数据记录模块4发送的数据记录后,根据由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7确定的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完成转移任务记录表,并将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调度模块6。所述模式选择模块3与主控制模块5相连接,用于接受主控制模块5的调用而选择数据转移模式,并将选择的数据转移模式发送给主控制模块5。所述数据记录读取模块4与主控制模块5相连接,用于读取数据记录,并将读取的数据记录发送给主控制模块5。所述转移任务调度模块6与主控制模块5相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转移任务记录表发送给转移任务执行装置。以完成数据转移任务。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7与主控制模块5相连接。
33、,用于根据所述所选择的数据转移模式和时间片以及系统当前时间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其中,所述数据转移模式包括实时模式和非实时模式。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中包含所述时间片的配置信息。0045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中,源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具有时间相关字段,用于记录该数据记录被操作完成时的当前系统时间。0046如图3所示,在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7在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减去特定时间作为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时间片作为转移结束时间。在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
34、模块7在非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将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减去所述特定时间作为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判断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是否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大于上次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备选转移开始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否则,将上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在实时模式下,所述主控制模块5包括如下工作过程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并大于所述转移开始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
35、更新为“待转移”,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0047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的实时转移模式下,所述特定时间由用户动态配置,例如,可以是N秒N60。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的实时转移模式具有如下优点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能够将当前系统时间之前N秒的数据说明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6/6页10实时的转移到目标数据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很高的转移系统,例如实时监控。0048如图3所示,在非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7在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获取当前系统时间;根据配置信息设置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在非。
36、实时模式下,所述转移起止时间设置模块7在非第一次确定转移开始时间和转移结束时间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将上一次转移结束时间作为新的转移开始时间,并将上一次转移结束时间加上所述时间片作为新的转移结束时间;读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小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等待并在特定时间后重复读取及判断,如果所述系统当前时间大于所述新的转移结束时间,则返回步骤A3。在非实时模式下,所述主控制模块5包括如下工作过程依次判断每条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是否小于转移结束时间;如果数据记录的操作完成时间小于所述转移结束时间,则将所述数据记录的状态更新为“待转移”,。
37、并同时更新所述转移任务记录表。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转移控制装置的非实时数据转移模式具有如下优点可以通过时间片的不同配置进而控制数据转移速度,并在转移开始后,数据记录不会丢失,从而可以被完整地转移到目标数据库。0049尽管本发明是通过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其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不同的变化和修改。说明书CN102004746ACN102004759A1/3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4746ACN102004759A2/3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04746ACN102004759A3/3页13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474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