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3230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3230ACN102003230A21申请号200910013600022申请日20090903F01K25/10200601F01K25/0620060171申请人林茂森地址116013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幸福巷7号72发明人林茂森54发明名称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由气液交换装置、两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安全泄压制氮装置、液氮气化注氮系统、电子调压阀联动器、电控启动器、压力传感控制器、液位控制仪和自控装置构成。装置在持续压差与。
2、温差的冷闭路循环中,使能量在交换罐内顶部的冷闭路循环中的利用率再提高1000倍以上。该装置可向一切航天、航海、陆路交通工具提供廉价、永久动力和电力将取代现有一切能源获取和使用方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6页说明书11页附图2页CN102003242A1/6页21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是气液交换装置、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液氮气化注氮系统、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电控启动器4、压力传感控制器26、液位控制仪46和自控装置62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气液交换装置,由耐腐。
3、蚀材料制成圆柱型上、下带封头,外由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上部多个交换罐48、下部一个冷凝罐58构成。其中上部的多个交换罐48内设交换盘管组47,下部的冷凝罐58内上部设一根冷凝盘管56;在交换罐48顶部分别设高压出气罐39、高压进气罐41,在交换罐48底部分别设高压冷凝进液罐53、高压液氮连通罐19。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和底部各设两个通孔;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各设的第一个通孔是高压气出口管24,由多个管路经压力传感控制器26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出气罐39底部的多个进气支管43连接,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出气管口27与电控启动器4由电磁阀23控制的出气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
4、安全阀20控制的管入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管口28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气管口30与电子调压阀A33和电子调压阀B35的进气管口31、32并连;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各设的第二个通孔是进气管口44,内与罐48内交换盘管组47顶部入口管相连,外接高压进气罐41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口42,高压进气罐41顶部的高压进气管口38与电子调压阀A33出气管口34、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进气管口36与电子调压阀B35出口连接。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底部各设第一个通孔是出液管51,内与罐内交换盘管组47下出口管相连,。
5、外与高压冷凝进液罐53顶部多个进液支管口22相连,高压冷凝进液罐53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54与装置底部冷凝罐58内顶部冷凝盘管56上进口管相连;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底部各设第二个通孔高压连通管口52,与底部的高压液氮连通罐19顶部的进液支管21相连,高压液氮连通罐19底部的高压连通管55与装置底部冷凝罐58顶部的连通管口相连。在其中的一个交换罐48下侧面,上、下间隔7公分各设一个液位控制仪46上、下管接口相连的通孔。所述的顶部多个交换罐48内由耐低温金属材料制成的交换盘管组47是由上封头45、交换盘管组47、下封头49构成。所述的在多个交换罐48内顶部的交换盘管组47上封头顶部的多个进气管44。
6、,经罐体48顶部的通孔,与交换罐48顶部设的高压进气罐41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口42相连,高压进气罐41顶部的高压进气管口38与电子调压阀A33出气管口34、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并连。所述的在多个交换罐48内底部的交换盘管组47下封头49底部的多个出液管50,经罐体48底部的通孔与底部的高压冷凝进液罐53顶部的多个进液支管22相连,高压冷凝进液罐53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54向下经冷凝罐58顶部通孔与冷凝权利要求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2/6页3罐58内顶部的冷凝盘管56上管口相连。其中所述的冷凝罐58顶部设两个通孔、底设三个通孔;其中冷凝罐58顶。
7、部一个通孔是冷凝液氮进口管54,上与高压冷凝进液罐53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相连,下与冷凝罐58内的冷凝盘管56上口相连;其中冷凝罐58顶部另一个通孔是高压液氮连通管55,上与罐体58顶部高压液氮连通罐19底部下出液管相连,高压液氮连通罐19顶部的多个连通液支管21与多个交换罐48底部的多个连通管口51相连。其中所述的冷凝罐58底部的第一个通孔是冷凝液氮出口管65,内与罐内的冷凝盘管56下管口相连,外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底部的液氮增压罐A5、B3顶部两个由限压电磁阀10、11入口相连,两个由限压电磁阀10、11控制的出液管口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液氮罐12底部分别由低温调压电磁阀8、9控制的两个出口。
8、并连在液氮增压罐A5、B3顶部两个通孔上;第二个通孔是冷凝罐58的进液管口59,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底部的液氮增压罐A5、B3底部的由两个限量电磁阀1、66控制的两个出液管口及电控启动器4的由电磁阀2控制的入口并连;第三个通孔是进液排污管口64与进液阀60及排污阀61串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由蜗牛式气轮机的进气口28、36、出气口30、40和磁悬浮发电机构成;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口28是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气出管口27及电控启动器4由电磁阀23控制的出气管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安全阀20入口相并连;所述。
9、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气口30与电子调压阀A33和电子调压阀B35入气管口31、32并连;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入气口36与电子调压阀B35出气管相连;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电子调压阀A33的出口管34与高压进气罐41顶部进气管口38并连;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是由安全阀、制氮机构成的;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制氮机高压氮气进口管与安全阀20的出气管口相连,安全阀20的高压进气口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气出口27管及电控启动器4由电磁阀23控制的出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口28并连的;所述。
10、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制氮机常压液氮出口管16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顶部液氮罐12顶部的由电磁阀15控制的入氮通孔相连。所述的液氮气化注液系统是由顶部液氮罐12和底部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及连接的两个限量电磁阀1、66、两个低温调压电磁阀8、9、两个限压电磁阀10、11、两个自动排气阀7、6、两个低温电磁阀14、15、一个手动排气阀13构成;其中所述的液氮罐12是由耐低温、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罐体顶部设手动排气阀口13和低温电磁阀14控制的注液口及一个由电磁阀15控制的与安全权利要求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3/6页4泄压制氮装置17的常压液氮出口16管相连。
11、,液氮罐12底部出口分为由低温调压电磁阀8、9控制的两个出口和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的限压电磁阀10、11控制的两个出口与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顶部的入氮管口并连;其中所述的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是由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罐体顶部各设一个自动排气阀7、6和入液通孔;其中由液氮罐12底部由低温调压电磁阀8、9控制的两个出口、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由限压电磁阀10、11控制的出口管并联在罐A5、B3顶部入液通孔上,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由限压电磁阀10、11入口与和冷凝罐58内的冷凝盘管56下出口相连出液管口65相连;在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的底部的限量电磁阀1、66控制的出。
12、液管口与电控启动器4的由电磁阀2控制的入液管口及冷凝罐58底部入液管口59并连;其中所述的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是由用耐低温、耐高压的材料制成的两个电子调压阀A33、B35和一个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构成;所述的电子调压阀A33的入口31和电子调压阀B35的进口32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口30并连;电子调压阀A33的出口34和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进气罐41顶部进气管口38并连。所述的电子调压阀B35的入口32和电子调压阀A33的入口31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口30并连;电子调压阀B35的出口36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
13、7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电子调压阀A33和电子调压阀B35是由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同时变化相反的流量联动控制的。其中所述的电控启动器4由耐高压、耐低温耐高压金属材料制成的钢串片管,两端由电磁阀2、23控制的;其入口端由电磁阀2控制的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的底部的限量电磁阀1、66控制的出液管口及冷凝罐58底部进液管口59并连的入液管口;其出口端由电磁阀23控制的管出口与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安全阀20进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管口28和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气体出口27并联。所述的自控装置62是由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电流表、电压表、蜗牛式磁。
14、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液氮气化注液系统中的低温电磁阀14、15、低温调压电磁阀8、9、低温限压电磁阀10、11、低温限量电磁阀1、66、自动排气阀7、6、液位控制仪46、压力传感控制器26、电控启动器4由导线连接构成的;其中所述的隔热保温层是由硅铝棉、碳纤维隔热毡、聚氨酯发泡隔热处理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是气液交换装置、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液氮气化注氮系统、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电控启动器4、。
15、压力传感控制器26、液位控制仪46和自控装权利要求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4/6页5置62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气液交换装置,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圆柱型上、下带封头,外由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上部多个交换罐48、下部一个冷凝罐58构成。其中上部的多个交换罐48内设交换盘管组47,下部的冷凝罐58内上部设一根冷凝盘管56;在交换罐48顶部分别设高压出气罐39、高压进气罐41,在交换罐48底部分别设高压冷凝进液罐53、高压液氮连通罐19。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和底部各设两个通孔;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
16、各设的第一个通孔是高压气出口管24,由多个管路经压力传感控制器26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出气罐39底部的多个进气支管43连接,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出气管口27与电控启动器4由电磁阀23控制的出气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安全阀20控制的管入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管口28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气管口30与电子调压阀A33和电子调压阀B35的进气管口31、32并连;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各设的第二个通孔是进气管口44,内与罐48内交换盘管组47顶部入口管相连,外接高压进气罐41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口42,高压进气罐41顶部的高压进气管口38与电子调压阀A33。
17、出气管口34、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进气管口36与电子调压阀B35出口连接。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底部各设第一个通孔是出液管51,内与罐内交换盘管组47下出口管相连,外与高压冷凝进液罐53顶部多个进液支管口22相连,高压冷凝进液罐53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54与装置底部冷凝罐58内顶部冷凝盘管56上进口管相连;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底部各设第二个通孔高压连通管口52,与底部的高压液氮连通罐19顶部的进液支管21相连,高压液氮连通罐19底部的高压连通管55与装置底部冷凝罐58顶部的连通管口相连。在其中的一个交换罐48下侧面,上、下间隔7公分各。
18、设一个液位控制仪46上、下管接口相连的通孔。所述的顶部多个交换罐48内由耐低温金属材料制成的交换盘管组47是由上封头45、交换盘管组47、下封头49构成。所述的在多个交换罐48内顶部的交换盘管组47上封头顶部的多个进气管44,经罐体48顶部的通孔,与交换罐48顶部设的高压进气罐41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口42相连,高压进气罐41顶部的高压进气管口38与电子调压阀A33出气管口34、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并连。所述的在多个交换罐48内底部的交换盘管组47下封头49底部的多个出液管50,经罐体48底部的通孔与底部的高压冷凝进液罐53顶部的多个进液支管22相连,高压冷凝进液罐53底。
19、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54向下经冷凝罐58顶部通孔与冷凝罐58内顶部的冷凝盘管56上管口相连。其中所述的冷凝罐58顶部设两个通孔、底设三个通孔;权利要求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5/6页6其中冷凝罐58顶部一个通孔是冷凝液氮进口管54,上与高压冷凝进液罐53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相连,下与冷凝罐58内的冷凝盘管56上口相连;其中冷凝罐58顶部另一个通孔是高压液氮连通管55,上与罐体58顶部高压液氮连通罐19底部下出液管相连,高压液氮连通罐19顶部的多个连通液支管21与多个交换罐48底部的多个连通管口51相连。其中所述的冷凝罐58底部的第一个通孔是冷凝液氮出口管65,内与罐内的。
20、冷凝盘管56下管口相连,外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底部的液氮增压罐A5、B3顶部两个由限压电磁阀10、11入口相连,两个由限压电磁阀10、11控制的出液管口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液氮罐12底部分别由低温调压电磁阀8、9控制的两个出口并连在液氮增压罐A5、B3顶部两个通孔上;第二个通孔是冷凝罐58的进液管口59,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底部的液氮增压罐A5、B3底部的由两个限量电磁阀1、66控制的两个出液管口及电控启动器4的由电磁阀2控制的入口并连;第三个通孔是进液排污管口64与进液阀60及排污阀61串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
21、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由蜗牛式气轮机的进气口28、36、出气口30、40和磁悬浮发电机构成;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口28是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气出管口27及电控启动器4由电磁阀23控制的出气管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安全阀20入口相并连;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气口30与电子调压阀A33和电子调压阀B35入气管口31、32并连;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入气口36与电子调压阀B35出气管相连;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电子调压阀A33的出口管34与高压进气罐41顶部进气管口38并连;5根。
2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是由安全阀、制氮机构成的;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制氮机高压氮气进口管与安全阀20的出气管口相连,安全阀20的高压进气口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气出口27管及电控启动器4由电磁阀23控制的出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口28并连的;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制氮机常压液氮出口管16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顶部液氮罐12顶部的由电磁阀15控制的入氮通孔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氮气化注液系统是由顶部液氮罐12和。
23、底部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及连接的两个限量电磁阀1、66、两个低温调压电磁阀8、9、两个限压电磁阀10、11、两个自动排气阀7、6、两个低温电磁阀14、15、一个手动排气阀13构成;其中所述的液氮罐12是由耐低温、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罐体顶部设权利要求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6/6页7手动排气阀口13和低温电磁阀14控制的注液口及一个由电磁阀15控制的与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常压液氮出口16管相连,液氮罐12底部出口分为由低温调压电磁阀8、9控制的两个出口和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的限压电磁阀10、11控制的两个出口与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顶部的入氮管。
24、口并连;其中所述的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是由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罐体顶部各设一个自动排气阀7、6和入液通孔;其中由液氮罐12底部由低温调压电磁阀8、9控制的两个出口、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由限压电磁阀10、11控制的出口管并联在液氮增压罐A5、B3顶部入液通孔上,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由限压电磁阀10、11入口与和冷凝罐58内的冷凝盘管56下出口相连出液管口65相连;在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的底部的限量电磁阀1、66控制的出液管口与电控启动器4的由电磁阀2控制的入液管口及冷凝罐58底部入液管口59并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25、其中所述的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是由用耐低温、耐高压的材料制成的两个电子调压阀A33、B35和一个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构成;所述的电子调压阀A33的入口31和电子调压阀B35的进口32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口30并连;电子调压阀A33的出口34和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进气罐41顶部进气管口38并连。所述的电子调压阀B35的入口32和电子调压阀A33的入口31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口30并连;电子调压阀B35的出口36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电子调压阀A33和电子调压阀B35是由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
26、同时变化相反的流量联动控制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控启动器4由耐高压、耐低温耐高压金属材料制成的钢串片管,两端由电磁阀2、23控制的;其入口端由电磁阀2控制的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两个液氮增压罐A5、B3的底部的限量电磁阀1、66控制的出液管口及冷凝罐58底部进液管口59并连的入液管口;其出口端由电磁阀23控制的管出口与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安全阀20进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管口28和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气体出口27并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控装置。
27、62是由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电流表、电压表、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液氮气化注液系统中的低温电磁阀14、15、低温调压电磁阀8、9、低温限压电磁阀10、11、低温限量电磁阀1、66、自动排气阀7、6、液位控制仪46、压力传感控制器26、电控启动器4由导线连接构成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隔热保温层是由硅铝棉、碳纤维隔热毡、聚氨酯发泡隔热处理的。权利要求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1/11页8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
28、明涉及一种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廉价液氮在液态和气态的闭路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温差压差微能耗地推动气轮机做功,向外提供动力电力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一直以来,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廉价地为一切交通工具提供动力,人们苦苦努力几个世纪,但却越发艰难,汽车、火车、轮船、电厂的废气排放,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被彻底破坏,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液资源危机、导致人类健康危机已迫使人类必须创新,因此彻底改变现有能源结构,寻找新能源,多年来人们开始学会利用太阳能和利用海液表面与1000米深海液之间的温差来发电,但人类是否想过,太阳能和温差能的传热是什么方式它于现今人类的传热方法有什么差异。
29、为什么我们在利用由上传导下来的热能视而不见为什么海液表面与深液之间会有温差现今人类应该怎样更好更科学地利用这种自然现象使人类找到“热由上向下传导”的真谛,从而造福人类。本人研究冷能动力近20年先后获得国家专利两次,PCT一次即0003一种能源装置,专利号ZL952315475,申请日1995年6月26日0004一种能源装置,专利号ZL002058391;申请日2000年2月24日0005冷能动力发电装置PCT/CN2007/1586收到日2007年5月16日00062009年在台湾嘉义县热闭路循环装置与台湾的磁悬浮发电机的联机运转中,因换热面积小、冷凝液出口不限流量,使热量比较快的传导至下部,。
30、热能的利用率只提高至五十倍左右,就要将装置底部的热液换为冷液,未能达到更持久热闭路循环的目的。发明内容0007鉴于以上事实,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科学合理方案来利用液氮在微能耗的气化与液化的循环过程中向外提供动力、发电装置,使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航天飞机、海底的潜艇都会得到低能耗的动力或电力。本发明所提供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是气液交换装置、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安全泄压制氮装置、液氮气化注氮系统、电子调压阀联动器、电控启动器、压力传感控制器、液位控制仪和自控装置构成。0008其中所述的气液交换装置,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圆柱型上、下带封头,。
31、外由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上部多个交换罐、下部一个冷凝罐构成。0009其中上部的多个交换罐内设交换盘管组,下部的冷凝罐内上部设一根冷凝盘管;在交换罐顶部分别设高压出气罐、高压进气罐,在交换罐底部分别设高压冷凝进液罐、高压液氮连通罐。0010在多个交换罐顶部和底部各设两个通孔;0011其中在多个交换罐顶部各设的第一个通孔是高压气出口管,由多个管路经压力传说明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2/11页9感控制器与交换罐顶部的高压出气罐底部的多个进气支管连接,高压出气罐顶部的高压出气管口与电控启动器由电磁阀控制的出气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安全阀控制的管入口、蜗牛式磁悬浮气。
32、轮发电机组A的进气管口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出气管口与电子调压阀A和电子调压阀B的进气管口并连;0012其中在多个交换罐顶部各设的第二个通孔是进气管口,内与罐内交换盘管组顶部入口管相连,外接高压进气罐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口,高压进气罐顶部的高压进气管口与电子调压阀A出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出气管口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进气管口与电子调压阀B出口连接。0013其中在多个交换罐底部各设第一个通孔是出液管,内与罐内交换盘管组下出口管相连,外与高压冷凝进液罐顶部多个进液支管口相连,高压冷凝进液罐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与装置底部冷凝罐内顶部冷凝盘管上进口管相连;0014。
33、其中在多个交换罐底部各设第二个通孔高压连通管口,与底部的高压液氮连通罐顶部的进液支管相连,高压液氮连通罐底部的高压连通管与装置底部冷凝罐顶部的连通管口相连。0015在其中的一个交换罐下侧面,上、下间隔7公分各设一个液位控制仪上、下管接口相连的通孔。0016所述的顶部多个交换罐内由耐低温金属材料制成的交换盘管组是由上封头、交换盘管组、下封头构成。0017所述的在多个交换罐内顶部的交换盘管组上封头顶部的多个进气管,经罐体顶部的通孔,与交换罐顶部设的高压进气罐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口相连,高压进气罐顶部的高压进气管口与电子调压阀A出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出气管口并连。0018所述的在多个交。
34、换罐内底部的交换盘管组下封头底部的多个出液管,经罐体底部的通孔与底部的高压冷凝进液罐顶部的多个进液支管相连,高压冷凝进液罐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向下经冷凝罐顶部通孔与冷凝罐内顶部的冷凝盘管上管口相连。0019其中所述的冷凝罐顶部设两个通孔、底设三个通孔;0020其中冷凝罐顶部一个通孔是冷凝液氮进口管,上与高压冷凝进液罐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相连,下与冷凝罐内的冷凝盘管上口相连;0021其中冷凝罐顶部另一个通孔是高压液氮连通管,上与罐体顶部高压液氮连通罐底部下出液管相连,高压液氮连通罐顶部的多个连通液支管与多个交换罐底部的多个连通管口相连。0022其中所述的冷凝罐底部的第一个通孔是冷凝液氮出口管,内。
35、与罐内的冷凝盘管下管口相连,外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底部的液氮增压罐A、B顶部两个由限压电磁阀入口相连,两个由限压电磁阀控制的出液管口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液氮罐底部分别由低温调压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口并连在液氮增压罐A、B顶部两个通孔上;0023第二个通孔是冷凝罐的进液管口,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底部的液氮增压罐A、B底部的由两个限量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液管口及电控启动器的由电磁阀控制的入口并连;0024第三个通孔是进液排污管口与进液阀及排污阀串连。0025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由蜗牛式气轮机的进气口、出气口和磁悬浮发电机构成;说明书CN102003230ACN10200。
36、3242A3/11页100026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进气口是与交换罐顶部的高压出气罐顶部的高压气出管口及电控启动器由电磁阀控制的出气管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安全阀入口相并连;0027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出气口与电子调压阀A和电子调压阀B入气管口并连;0028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入气口与电子调压阀B出气管相连;0029所述的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出气管口、电子调压阀A的出口管与高压进气罐顶部进气管口并连;0030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是由安全阀、制氮机构成的;0031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制氮机高压氮气进口管与安全阀的出气管口相连,安全阀的高压进。
37、气口与交换罐顶部的高压出气罐顶部的高压气出口管及电控启动器由电磁阀控制的出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进气口并连的;0032所述的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制氮机常压液氮出口管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顶部液氮罐顶部的由电磁阀控制的入氮通孔相连。0033所述的液氮气化注液系统是由顶部液氮罐和底部两个液氮增压罐A、B及连接的两个限量电磁阀、两个低温调压电磁阀、两个限压电磁阀、两个自动排气阀、两个低温电磁阀、一个手动排气阀构成;0034其中所述的液氮罐是由耐低温、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罐体顶部设手动排气阀口和低温电磁阀控制的注液口及一个由电磁阀控制的与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常压液氮出口管相连,液氮罐。
38、底部出口分为由低温调压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口和两个液氮增压罐A、B的限压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口与两个液氮增压罐A、B顶部的入氮管口并连;0035其中所述的两个液氮增压罐A、B是由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罐体顶部各设一个自动排气阀和入液通孔;其中由液氮罐底部由低温调压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口、两个液氮增压罐A、B由限压电磁阀控制的出口管并联在罐A、B顶部入液通孔上,两个液氮增压罐A、B由限压电磁阀入口与和冷凝罐内的冷凝盘管下出口相连出液管口相连;在两个液氮增压罐A、B的底部的限量电磁阀控制的出液管口与电控启动器的由电磁阀控制的入液管口及冷凝罐底部入液管口并连;0036其中所述的电子调压阀联动器是。
39、由用耐低温、耐高压的材料制成的两个电子调压阀A、B和一个电子调压阀联动器构成;0037所述的电子调压阀A的入口和电子调压阀B的进口3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出口并连;电子调压阀A的出口和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出气管口与交换罐顶部的高压进气罐顶部进气管口并连。0038所述的电子调压阀B的入口3和电子调压阀A的入口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出口并连;电子调压阀B的出口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进气口相连。0039所述的电子调压阀A和电子调压阀B是由电子调压阀联动器同时变化相反的流量联动控制的。0040其中所述的电控启动器由耐高压、耐低温耐高压金属材料制成的钢串片管,两端由电磁阀。
40、控制的;0041其入口端由电磁阀控制的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两个液氮增压罐A、B的底部的说明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4/11页11限量电磁阀控制的出液管口及冷凝罐底部进液管口并连的入液管口;0042其出口端由电磁阀控制的管出口与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安全阀进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进气管口和高压出气罐顶部的高压气体出口并联。0043所述的自控装置是由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电流表、电压表、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电子调压阀联动器、液氮气化注液系统中的低温电磁阀、低温调压电磁阀、低温限压电磁阀、低温限量电磁阀、自动排气阀、液位控制仪、压力。
41、传感控制器、电控启动器由导线连接构成的;0044其中所述的隔热保温层是由硅铝棉、碳纤维隔热毡、聚氨酯发泡隔热处理的。0045本发明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是这样连接的0046本发明所提供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是气液交换装置、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安全泄压制氮装置、液氮气化注氮系统、电子调压阀联动器、电控启动器、压力传感控制器、液位控制仪和自控装置构成。0047气液交换装置中的交换罐内的交换盘管组与冷凝罐内的冷凝盘管的组装0048首先,将多个交换盘管组装入多个交换罐内,将多个上封头的入气管从多个交换罐顶部的通孔内插出焊接;将多个下。
42、封头的出液管从多个交换罐底部的通孔内插出焊接。再将冷凝罐内的冷凝盘管装入罐内,冷凝盘管的上管口从冷凝罐内顶部经通孔穿出焊接,最后将冷凝罐内的冷凝盘管下端的出液管口从罐内底部经通孔穿出焊接,完成交换罐内的交换盘管组和冷凝罐内冷凝盘管的连接。0049气液交换装置中的交换罐、冷凝罐、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安全泄压制氮装置、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电子调压阀联动器、电控启动器、压力传感控制器、液位控制仪和自控装置的组装0050首先,将多个交换罐顶部的多个出气管,经压力传感器与顶部的高压出气罐底部的多个进气支管串连,高压出气罐顶部的出气管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进气口及电控。
43、启动器由电磁阀控制的出气管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安全阀入口管并连。0051再将多个交换罐顶部的与罐内交换盘管组上封头的多个进气管口与交换罐顶部的高压进气罐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相连;高压进气罐顶部的高压进气管与电子调压阀A出气管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出气管口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的入气管口与电子调压阀B出口连接。0052将多个交换罐底部的与罐内交换盘管组下封头的多个出液管口与高压冷凝进液罐顶部的多个进液支管相连,将高压冷凝进液罐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口经冷凝罐顶部的通孔与罐内顶部冷凝盘管入液管口相连;0053将多个交换罐底部的连通管与高压液氮连通罐顶部多个高压连通支管相连;将高压。
44、液氮连通罐底部的高压连通管与冷凝罐顶部的连通管口相连;0054将液位控制仪安装在交换罐下侧面,预留的将液位控制仪接口上。0055将冷凝罐底部的与罐内底部的冷凝盘管下出液口相连的通孔由管路经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中的液氮增压罐A、B顶部的由限压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液管和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中的储液罐底部由低温调压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口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中的液氮增压罐A、B顶部两个入液口相连;说明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5/11页120056将冷凝罐底部的通孔由管路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中的液氮增压罐A、B底部的由限量电磁阀控制的两个出液管和电控启动器由电磁阀控制的入口并连;0057。
45、将冷凝罐底部的通孔由管路与进液阀及排污阀串连。0058将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安全阀入口管,与高压出气罐顶部的出气管与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的入气口及电控启动器由电磁阀控制的出气管口并连。0059将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制氮机的常压液氮出口管与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液氮罐顶部由电磁阀控制的进液管口相连。0060将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液氮罐顶部的俩个进液管口中的一个,由电磁阀控制的入口与外供液氮源相连;0061其中另一个液氮罐顶部的由电磁阀控制的管入口与安全泄压制氮装置的制氮机的常压液氮出口管相连。0062将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液氮罐顶部的手动排气阀安装在排气管口上。0063将液氮气化注液系统的液氮罐底部的。
46、出液口,分别由低温调压电磁阀控制与底部两个液氮增压罐A、B顶部的限压电磁阀与液氮增压罐A、B顶部入液口并连。0064将电子调压阀联动器与两个电子调压阀A、B用线路连接调试。0065用线路将自控装置和蜗牛式气轮发电机组A9的电流表、电压表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电子调压阀联动器、安全泄压制氮装置、液氮气化注液系统中的低温电磁阀、低温调压电磁阀、低温限压电磁阀、低温限量电磁阀、自动排气阀、液位控制仪、压力传感控制器、液位控制仪、电控启动器由导线连接调试;0066将隔热保温所需的硅铝棉、碳纤维隔热毡、聚氨酯在所需隔热的罐体及管路进行有效的隔热处理及发泡隔热处理。0067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利用低廉的。
47、液氮作动力源,高效率、低能耗、环保、清洁、无污染、使能源利用率提高千倍以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以便对本发明有更清楚的了解。附图说明0068图1是本发明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的实施示意图;0069图2是本发明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中的AA交换罐顶部管路连接俯视示意图,BB交换罐底部管路连接仰视示意图0070最佳实施方式0071本发明所提供的大自然闭路循环式闭路冷循环动力发电装置是气液交换装置、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液氮气化注氮系统、电子调压阀联动器63、电控启动器4、压力传感控制器26。
48、、液位控制仪46和自控装置62构成。0072其中所述的气液交换装置,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圆柱型上、下带封头,外由耐高压材料制成经隔热处理的罐体,上部多个交换罐48、下部一个冷凝罐58构成。0073其中上部的多个交换罐48内设交换盘管组47,下部的冷凝罐58内上部设一根冷凝盘管56;在交换罐48顶部分别设高压出气罐39、高压进气罐41,在交换罐48底部分别设高压冷凝进液罐53、高压液氮连通罐19。说明书CN102003230ACN102003242A6/11页130074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和底部各设两个通孔;0075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各设的第一个通孔是高压气出口管24,由多个管路经压力传感控。
49、制器26与交换罐48顶部的高压出气罐39底部的多个进气支管43连接,高压出气罐39顶部的高压出气管口27与电控启动器4由电磁阀23控制的出气口、安全泄压制氮装置17的安全阀20控制的管入口、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进气管口28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A29的出气管口30与电子调压阀A33和电子调压阀B35的进气管口31、32并连;0076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顶部各设的第二个通孔是进气管口44,内与罐48内交换盘管组47顶部入口管相连,外接高压进气罐41底部的多个出气支管口42,高压进气罐41顶部的高压进气管口38与电子调压阀A33出气管口34、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出气管口40并连、蜗牛式磁悬浮气轮发电机组B37的进气管口36与电子调压阀B35出口连接。0077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底部各设第一个通孔是出液管51,内与罐内交换盘管组47下出口管相连,外与高压冷凝进液罐53顶部多个进液支管口22相连,高压冷凝进液罐53底部的高压冷凝出液管54与装置底部冷凝罐58内顶部冷凝盘管56上进口管相连;0078其中在多个交换罐48底部各设第二个通孔高压连通管口52,与底部的高压液氮连通罐19顶部的进液支管21相连,高压液氮连通罐19底部的高压连通管55与装置底部冷凝罐58顶部的连通管口相连。0079在其中的一个交换罐48下侧面,上、下间隔7公分各设一个液位控制仪4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