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02720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4338.1

申请日:

2000.09.08

公开号:

CN1342811A

公开日:

2002.04.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12.8|||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王英旭文件名称: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地址不详通知收件人:王英旭文件名称:视为未提出通知书

IPC分类号:

E01C1/04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王英旭;

发明人:

王英旭

地址:

100005北京市东城区阳照胡同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彻底解决目前交通堵塞、自行车、行人、机动车相互干扰,恶性交通事故频发,停车难、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城市绿化不够等问题的立体结构式的公路设施。本发明主要由首层地面行人广场、一层污染气体中心处理设施、一层全封闭式机动车调头设施。二层机动车通道、停车场、公交车站、污染气体收集系统。三层自行车专用道路、自行车存车处、及多层绿化带所组成。

权利要求书

1: 1、一项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设施,分别由首层的行人广场和污染空气处理 中心及全封闭机动车调头设施、二层的全封闭式机动车通道、公交车站、污染空气收 集系统及二层两侧的机动车停车场。三层的自行车专用道及三层特种绿化池组成的绿 化带,有机结合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由上、中、下 三层各自独立的行驶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全封闭式的立体公路体系。其二层为全封闭式 的机动车道与停车场。三层为自行车专用道路。二层和三层分别由随公路长度增加而 增加的支柱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层 为禁止任何车辆行驶的行人步行广场。而设在一层的机动车调头、转弯设施为任何行 人都无法以任何方式进入的全封闭式构架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其特征在于:一层每隔一 段适当的距离,均设有一污染空气处理中心与二层污染空气收集系统严密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其特征在于:二层全封闭 机动车道两侧除公交车站和各种路口之外,全部为机动车停车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其特征在于:二层全封闭 式机动车道两侧,根据公共交通的需要,每隔一段适当的距离,即设一座公交车站。 每座公交车站的站台均设有延长出来的出租车站台。每座公交车站均设有两部客货两 用电梯。二层全封闭式机动车道内部,设有污染空气收集系统。二层全封闭式机动车 道,由中间隔墙将两边反方向行驶的机动车彻底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其特征在于:三层为全封 闭式自行车道,道路两侧为带棚存车处,道路中间和存车处与行车道之间由绿化池分 段隔开。自行车道设有专供自行车上道用的自动滚梯。

说明书


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行人、机动车分开并在机动车道两侧,建有停车场的立体交通公路。

    经检索查阅现有的技术及文件资料,和实际考察北京的道路情况,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与本发明创造相同的任何文件及设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彻底解决长久以来自行车、行人、机动车行驶和停放,都在一个平面上,所造成的交通堵塞、相互干扰、恶性交通事故频发等严重阻碍城市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和以往道路建设资金投入极难收回,及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汽车尾气排放的外部处理问题。

    对于解决上述目地,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主要是由上、中、下三层路面组成。其中最下面为首层为步行广场,此层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包括自行车在内的任何车辆通过,从而达到在行驶活动中车辆与行人彻底分离的目的。对于分布在广场内的小型店铺的进出货问题,可在夜间限时进行。另外,此层每隔一段适当的距离,即设一中央污染空气处理机房。空气污染处理设施将分案申请,此外机动车经常调头的地方设计建筑一处由二层向下,进入一层全封闭式的调头转弯通道。以解决机动车调头难和转弯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

    其次是第二层为中层,此层是为解决车辆日亦增多,交通堵塞及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容气而发明设计的。其主要由半封闭式机动车行车道,公交车、出租车停车站污染空气吸入管道系统及两侧半封闭收费式机动车停车场组成。另外为了便于公路沿线企事业单位及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停车楼地联合使用,二层机动车道还可在适当部位开设多处引导直通这些地方。

    为了便于老、弱、病、残、等乘坐公交车的方便起现,每一公交车站均设两部垂直升降电梯和普通乘客的上下步梯配合使用。

    在第二层的建设投入资金的回收,除了靠此层的广告费用收入外还有此层道路两侧停车场的停车费用。

    另外,对于自行车行驶的交通问题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是以第三层,也是立体公路的顶层为自行车专用道来解决的,由于自行车道离地面比较高。上去比较困难,故在立体公路两侧每隔一段适当距离,即设一处向上运行的自行车专用自动滚梯。而自行车下道时,则可通过左、右带斜面坡道的步梯拾阶而下。此外在自行车道两侧均设有存车棚,在立体公路最终联成网后,一般情况下,自行车可以不必推下自行车专用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做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立体公路停车场部分横截面剖视图。

    图2为立体公路停车场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立体公路公交车站部分的侧视图。

    图4为二层公交车站部分的平面图。

    图1主要表现的是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中的机动车停车场路段的横向剖面示意图部分。在图1中(1)为行人通道和步行广场,它由立体公路两侧的绿化带(3)及底层支柱(2)所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专为行人提供没有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同一平面活动的安全空间。

    图1中立体公路的第二层,分别由停车场护墙(10)、其主要是起防止车辆冲出停车场的阻挡作用。二层支柱(6)、其主要是支撑三层自行车专用道的作用。隔离墩(11)、公交车道(8)(即机动车慢车道)、快车道(9)(即机动车快车道)及机动车道隔离墙(4)所组成。(另外二层的污染空气吸入管道系统及首层污染空气处理中心设施将分案申请专利,所以在本专种申请说明书附图中均未画出。)其二层中的全部构成主要作用是解决机动车的行驶与停放,便于完全脱离与自行车,行人争抢道路造成交通事故頻发,交通道路堵塞的问题。使城市机动车容纳数量可以大幅增加,同时又解决了平时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的空气净化问题。

    图1中第三层主要表现的是自行车道及存车处和绿化带的示意图部分。它主要是由自行车存车处(15)顶层外墙(16)遮阳蓬(17)顶层两侧绿化带(14)顶层中心绿化带(12)和自行车道(13)所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自行车彻底与行人和机动车分开,从而达到使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彻底分开行驶的目地。

    另外三层相对比较高,推自行车上去相对比较困难。为此,本发明人在现有的机动滚梯的基础上,增设了一种便于自行车上下的装置。此发明将分案申请专利,在此就不加详述了。

    图2为图1部分的纵向局部俯视图。

    图3为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公交车站部分的侧视图。其主要表现的是准备乘车出行的人,如何进入公交车站和出租车车站的示意图。图3中(16)为顶层外墙、(17)为顶层遮阳棚、而(28)所示意的是公交车车站、(19)为电梯机房、(24)为电梯机房窗户、(20)为电梯门、(25)站台支柱其作用是支撑车站平台的重量、(21)站台护栏、(26)步梯护栏,其作用是为乘车人提供上下公交车车站的通道、(27)站台护栏,其作用是防止等待乘车的人员跌落。图3中(22)为公交车、(23)为出租车。

    图4为二层公交站部分的平面图。图4中(5)为机动车通道、(18)为公交车站站台、(19)为电梯、(29)为步梯,其作用是为乘车人提供上、下通道。图4中(30)为出租车站站台护栏,其作用是防止乘车人多时的拥挤状况。图4中(31)为公共汽车站站台护栏,其作用和出租车站台护栏相同。

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停车场分行式立体公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彻底解决目前交通堵塞、自行车、行人、机动车相互干扰,恶性交通事故频发,停车难、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城市绿化不够等问题的立体结构式的公路设施。本发明主要由首层地面行人广场、一层污染气体中心处理设施、一层全封闭式机动车调头设施。二层机动车通道、停车场、公交车站、污染气体收集系统。三层自行车专用道路、自行车存车处、及多层绿化带所组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