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结构之外连接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结构之外连接技术。属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结构之连接,一般采用固定外压板方式。即在室外用螺栓和外压板将单元板片固定在系统主体结构上。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该技术使系统主体结构受力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容易由于长期受拉,造成幕墙系统的破坏;
2、该技术是通过压板直接来承受负风压,不易将负风压传递给系统主受力结构,系统承受负风压能力差,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之连接强度、气密度与水密度差;
3、完成后连接节点外露,帷幕墙整体美观性差。
4、采用直压方式施工,系统主体结构横向推力范围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连接技术,以连接金属环抱帷幕墙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结构,同时提高系统承受风压力,并增加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结构连接之强度、气密度与水密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结构之外连接技术,它是采用定位件、旋转件和密封件之组合结构作连接件,先在帷幕墙系统主体结构立柱之外端部位的外端面和侧面上分别开设连接孔和定位孔,连接孔和定位孔相通,将定位件套装在旋转件上部的旋转杆上,密封件套装在旋转件的底部接杆上,组合成连接件,旋转杆上部开设旋转孔,将组合后的连接件部分侧推置于立柱定位孔中,旋转孔对位立柱上连接孔,并将定位件固定在立柱外端部位上,待单元板片到位后,使用专用工具旋转连接件上旋转杆,使单元板片固定在帷幕墙系统主体结构上。
与现有外压板式连接结构相比,本发明采用旋转式组合结构非直压方式连接,因此具有如下优点:
1、施工方便,单元板片到位后直接用专用工具旋转90°即可安装定位。
2、采用该连接结构后由系统主体结构直接承受系统负风压,提高了系统主体结构承受负风压能力,同时增加了气密度和水密度。
3、完成后连接节点不外露,帷幕墙整体美观性好。
4、采用非直压方式施工,系统主体结构吸收横向推力大。
图1为本发明连接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本发明为一种建筑外金属帷幕墙单元板片与系统主体结构之外连接技术。它是采用定位件、旋转件和尼龙垫压块密封件之组合结构作连接件,其连接过程如下:
1、如图2,在单元板片安装之前,将连接件的三部分套装组合起来:定位件1套装在旋转件2上旋转杆2-2上,尼龙垫压块密封件3套装在旋转件2底部接杆2-3上,旋转杆2-2上部事先开设有旋转孔2-1。
2、如图3,将连接件部分从帷幕墙系统主体结构立柱之外端“T”型部位6侧面托入事先在立柱上开好的定位孔6-2中。
3、如图4,连接件到位后,使旋转件旋转杆上的孔2-1位与系统主体结构立柱之外端“T”型部位上开好的孔6-1对位,便于在单元板片就位后使其固定。
4、如图5,孔位对好后,将定位件1用螺栓14固定在立柱6上,使其整体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
5、如图6,进行单元板片的安装,经调整到位后,便可进行单元板片4与系统主体结构立柱5的连接。
6、如图7,板片调整后,利用专用工具15旋转连接件,使单元板片4固定在系统主体结构立柱5上。
图1中,1为定位件,2为旋转件,3为密封件,4为单元板片,5为系统主体结构,6为系统主体结构外端立柱部分,7为单层钢化玻璃,8为耐候胶,9为泡沫条,10为双面胶带,11为密封胶条,12为不锈钢抽芯铆钉,13为结构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