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冲洗平板闸阀.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26370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9899.6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号:

CN101586672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6K 3/18公开日:200911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K3/18; F16K3/314; F16K41/02; F16K27/04

主分类号:

F16K3/18

申请人:

林文华

发明人:

林文华; 林博正; 王义伟

地址:

325100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外窑村黄田东街4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瑜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冲洗平板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座、阀杆、阀盖、支架、手轮,闸板的下端设有导流孔,其特征在于:闸板上的导流孔形状为半圆形,导流孔缺口朝向阀体底部的凹槽,闸板最底端两侧分别形成倒斜角,在倒斜角与导流孔最下端边沿之间形成过渡面,过渡面低于导流孔本身的中心线。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利用通过阀门的流体介质实现对阀体内部的自动冲洗、自动排除阀腔杂物的功能,保证了平板闸阀在更广范围内高性能、长寿命的工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冲洗平板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座、阀杆、阀盖、支架、手轮,闸板上设有导流孔,阀体底部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闸板的下端部上开设有形状为半圆形的导流孔,导流孔的缺口朝向阀体底部的凹槽,闸板的底面低于导流孔本身的中心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洗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底面两侧分别形成内斜面,在内斜面与导流孔最下端边沿配合形成齿状的凸起,凸起的最下端面低于导流孔本身的中心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冲洗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的前后均设有阀座,阀座上对应闸板上的导流孔形成相适配的过流孔,阀座与闸板紧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冲洗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的导流孔孔径与阀座上的过流孔内径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冲洗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阀盖孔内对应阀杆位置设置有填料和密封圈构成静密封配合,阀盖上端面上设置有填料盖,填料盖下端部容置在阀盖孔内。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冲洗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阀盖孔内对应阀杆位置设置有填料和密封圈构成静密封配合,阀盖上端面上设置有填料盖,填料盖下端部容置在阀盖孔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冲洗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阀盖下端面与阀体配合位置上形成台阶,阀盖通过台阶与阀体构成金属与金属配合,并在阀盖与阀体的配合面上设置密封圈构成静密封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冲洗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阀盖下端面与阀体配合位置上形成台阶,阀盖通过台阶与阀体构成金属与金属配合,并在阀盖与阀体的配合面上设置密封圈构成静密封配合。

说明书

自冲洗平板闸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带半导流孔的自冲洗平板闸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闸阀主要有两种:无导流孔平板闸阀和带导流孔平板闸阀。无导流孔平板闸阀在阀门开启过程当中及全开状态下,流体介质中的固体杂物就直接进入了阀门中腔(即阀体内部),较长时间后,固体杂物就沉积在阀体底部的凹槽中,致使闸板无法下落,阀门不能关闭到位。带导流孔的平板闸阀,其闸板带有与阀体通道同样大小的全通孔,阀门全开时,阀体通道与闸板通孔完全相通,闸板与阀座始终接触,但在闸板反复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流体介质中的杂物不可避免地会被带入到阀体内部,由于闸板与阀座紧贴,杂物无法从流道排出,时间一久即同样出现闸板无法下落,阀门不能关到位的情况;同时带导流孔平板闸阀底部高度尺寸较大,安装也较为困难。因而,现有的平板闸阀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针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自动排除阀腔杂物的平板闸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冲洗平板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座、阀杆、阀盖、支架、手轮,闸板上设有导流孔,阀体底部设有凹槽,闸板的下端部上开设有形状为半圆形的导流孔,导流孔的缺口朝向阀体底部的凹槽,闸板的底面低于导流孔本身的中心线。
为了闸板更易撬松凹槽内的杂物,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闸板底面两侧分别形成内斜面,在内斜面与导流孔最下端边沿配合形成齿状的凸起,凸起的最下端面低于导流孔本身的中心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闸板的前后均设有阀座,阀座上对应闸板上的导流孔形成相适配的过流孔,阀座与闸板紧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闸板的导流孔孔径与阀座上的过流孔内径相同,使阀门全开时导流孔与阀座孔完全连通,无任何阻塞。
为了提高阀门的密封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阀盖的阀盖孔内对应阀杆位置设置有填料和密封圈构成静密封配合,阀盖上端面上设置有填料盖,填料盖下端部容置在阀盖孔内。
为了提高阀门的密封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阀盖下端面与阀体配合位置上形成台阶,阀盖通过台阶与阀体构成金属与金属配合,并在阀盖与阀体的配合面上设置密封圈构成静密封配合。
本发明克服了背景技术的不足,并结合背景技术的优点,将背景技术的闸板上的全圆导流孔改成半圆形导流孔,且闸板的底面要低于导流孔本身的中心线,并在闸板最底端形成齿状的凸起,当介质从阀体内流过时,由于闸板与阀座仍然保持紧贴状态,流体介质在导流孔的导向下必定预先冲入阀体底部的凹槽内,对阀体底部残留的杂物进行冲击和吹扫,杂物随即与流体介质一道冲走,实现对阀体内部的冲洗;即使有极易沉积的固体颗粒流入阀体底部的凹槽,由于闸板最底端的齿状的凸起,在闸板下落的同时即对固体颗粒沉积物进行撬动作用,在高速流体和齿状设计的闸板底端的双重作用下,任何杂物将无法滞留在阀体内部,保证了平板闸阀长寿命、高性能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全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自冲洗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闸板2、阀座3、阀杆4、阀盖5、支架、手轮。阀体1底部设有凹槽11,闸板2的下端部上开设有形状为半圆形的导流孔21,导流孔21的缺口朝向阀体1底部的凹槽11,闸板2底面两侧分别形成内斜面22,在内斜面22与导流孔21最下端边沿配合形成齿状的凸起23,凸起23的最下端面低于导流孔21本身的中心线。闸板2的前后均设有阀座3,阀座3上对应闸板2上的导流孔21形成与导流孔21直径相同的过流孔31,阀座3与闸板2紧贴。阀盖5的阀盖孔51内对应阀杆4位置设置有填料7和O型密封圈8构成静密封配合,阀盖5上端面上设置有填料盖6,填料盖6下端部容置在阀盖孔51内。在阀盖5下端面与阀体1配合位置上形成台阶52,阀盖5通过台阶51与阀体1构成金属与金属配合,并在阀盖5与阀体1的配合面上设置密封圈9构成静密封配合。
上述实施例中闸板2与前、后阀座3构成密封副,闸板2与阀座3始终紧贴,阀门密封方式为阀前密封,极大降低了阀门操作扭矩。
上述实施例中阀杆4的密封采用O型密封圈8与填料7双重密封结构,确保介质不会由阀杆4处泄漏。阀体1与阀盖5的密封采用金属对金属和密封圈9双重密封方式,以金属密封为主,密封圈9密封为辅,完全杜绝了介质的外漏。
上述实施例中闸板2的下端部上开设有形状为半圆形的导流孔21,在内斜面22与导流孔21最下端边沿配合形成齿状的凸起23,凸起23的最下端面低于导流孔21本身的中心线,当阀门关闭时闸板2上两侧的齿状的凸起23最先到达阀体1底部的凹槽11,而且利用齿状的凸起23使闸板2更易撬松凹槽11内的杂物,是最佳的实施方式。如果不在闸板2底面两侧设置齿状的凸起23的话,仅仅依靠闸板2自身平坦的底面不易撬松凹槽11内的杂物,无法达到彻底清理杂物的目的,效果不是最好。
因此,上述的技术方案实施后,通过手轮等执行装置的作用,阀杆螺母将驱动阀杆4对闸板2进行上下启闭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对阀体1内部的自动冲洗、自动排除阀腔杂物的功能,保证了平板闸阀在更广范围内高性能、长寿命的工作。

自冲洗平板闸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冲洗平板闸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冲洗平板闸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冲洗平板闸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冲洗平板闸阀.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冲洗平板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座、阀杆、阀盖、支架、手轮,闸板的下端设有导流孔,其特征在于:闸板上的导流孔形状为半圆形,导流孔缺口朝向阀体底部的凹槽,闸板最底端两侧分别形成倒斜角,在倒斜角与导流孔最下端边沿之间形成过渡面,过渡面低于导流孔本身的中心线。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利用通过阀门的流体介质实现对阀体内部的自动冲洗、自动排除阀腔杂物的功能,保证了平板闸阀在更广范围内高性能、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