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02568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8057.2

申请日:

2009.06.12

公开号:

CN101581242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1M 11/08申请公布日:20091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M 11/08申请日:20090612|||公开

IPC分类号:

F01M11/08

主分类号:

F01M11/08

申请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关 迪

地址:

241009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大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在壳体内分上下两层设置的油气道结构,下层包括油气进口和预分离油气的迷宫,上层包括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及油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板和过滤器顺序布置,所述的过滤器主要由类海绵或羊毛刷似的物品组成,安装在过滤板后面,过滤器后面由可通油气的挡板固定。为了进一步分离油气,还在所述的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后设置PCV阀。所述的过滤板其上布置有一组油气过滤孔及一组起回油收集作用的冲击板。由于先通过迷宫进行油气预分离,再通过过滤板和过滤器组成的过滤单元进行主分离。分离出的机油还可以通过PCV阀泄油腔流到缸盖上回用。此油气分离系统分离效率在80%左右,且布置空间小,成本相对低。适用于目前的高端发动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在壳体内分上下两层设置的油气道结构,下层包括油气进口和预分离油气的迷宫,上层包括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及油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板和过滤器顺序布置,所述的过滤器主要由类海绵或羊毛刷似的物品组成,安装在过滤板后面,过滤器后面由可通油气的挡板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的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后设置PCV阀。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其上布置有一组油气过滤孔及一组起回油收集作用的冲击板。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V阀构造形式是单向阀式,控制压力范围参数是-3~1Kpa;所述的过滤器是类海绵或羊毛刷的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板具体结构主要由设置过滤孔的冲击板构成,冲击板的厚度在1~4mm,过滤孔的直径范围是1.5~5mm。

说明书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在发动机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气门室罩盖普遍使用迷宫加隔板来分离油气,油气混合物通过迷宫进行油气分离,再通过隔板上的回油管把分离出来的油泄到缸盖里,气体流经迷宫出去。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510061317.7公开了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这种设计油气分离空间内的部分油气没来得及与档板碰撞就流走了,致使机油没充分凝聚、油气分离不充分、油气分离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解决目前油气分离系统油气分离不充分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在壳体内分上下两层设置的油气道结构,下层包括油气进口和预分离油气的迷宫,上层包括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及油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板和过滤器顺序布置,所述的过滤器主要由类海绵或羊毛刷似的物品组成,安装在过滤板后面,过滤器后面由可通油气的挡板固定。
为了进一步分离油气,还在所述的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后设置PCV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板其上布置有一组油气过滤孔及一组起回油收集作用的冲击板。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由于先通过迷宫进行油气预分离,再通过过滤板和过滤器组成的过滤单元进行主分离。分离出的机油还可以通过PCV阀泄油腔流到缸盖上回用。分离出的气体通过通风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再次燃烧。试验检测表明,此油气分离系统通过两次分离后分离效率在80%左右,远远大于普通油气分离器的效率,且布置空间小,成本相对于非迷宫加隔板的其它方案低。适用于目前的高端发动机。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油气分离系统剖视图,示意油气分离系统整体布置结构。
图2是本发明的过滤板主视图,示意过滤板的构造。
图3是本发明的PCV阀主视图,示意PCV阀的结构,分离后的油和气体分离路径。
图中:1.壳体、2.隔板、3.迷宫、4.油气出口、5.回油口、6.挡板、7.过滤器、8.过滤板、9.油气进口、10.PCV阀、11.油气出口、油气进口12、81.过滤孔、82.冲击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在壳体1内由隔板2分成上下两层设置的油气道结构,下层包括油气进口9和预分离油气的迷宫3,上层包括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及油气出口4。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板8和过滤器7顺序布置,所述的过滤器7主要由类海绵或羊毛刷似的物品组成,安装在过滤板8后面,过滤器后面由可通油气的挡板6固定。所述的过滤板8其上布置有一组油气过滤孔81及一组起回油收集作用的冲击板82。
实施例2,为了进一步分离油气,还在所述的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后设置PCV阀10。其余同实施例1。所述的PCV阀10包括油气进口12、油气出口11和回油口5。
所述的PCV阀是构造形式是单向阀式,控制压力范围是-3~1Kpa;;所述的过滤器是类海绵或羊毛刷的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板具体结构是设置过滤孔的冲击板构成,冲击板的厚度在1~4mm,过滤孔的直径范围是1.5~5mm。
本发明工作过程是,如图1所示,油气混合物从油气进口进入迷宫预分离,再通过由过滤板和过滤器组成的过滤单元主分离,整个油气分离系统采用U型迷宫,中间由隔板分离。其中如图2所示油气混合物通过撞击过滤板进行分离,部分机油通过撞击被阻隔在过滤板之前通过回油孔流入缸盖系统中,其他油气混合物和通过撞击分离出的气体因为涡流作用通过过滤板上的小孔进行分离,通过过滤板上小孔的油气混合物因为过滤器阻挡和经过小孔的过程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机油再通过回油隔离冲击板流入回油孔。之后如图3所示分离出的气体和没有分离的油气混合物通过PCV通风口进入进气系统再次燃烧,分离出的机油通过泄油腔回油孔流入缸盖。PCV阀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工况和曲通要求进行不同的选型。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内置在气门室罩盖中的油气分离系统,在壳体内分上下两层设置的油气道结构,下层包括油气进口和预分离油气的迷宫,上层包括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及油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板和过滤器顺序布置,所述的过滤器主要由类海绵或羊毛刷似的物品组成,安装在过滤板后面,过滤器后面由可通油气的挡板固定。为了进一步分离油气,还在所述的主分离油气的过滤单元后设置PCV阀。所述的过滤板其上布置有一组油气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