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255734.3
2009.12.28
CN101752606A
2010.06.2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M 10/058申请公布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10/058申请日:20091228|||公开
H01M10/058(2010.01)I; H01M10/44
H01M10/058
山东神工电池新科技有限公司
张伯禹; 马振忠; 高永涛; 黄金辉; 徐颖胜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松江路南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工艺为阶段性减少化成过程中的恒流充电电流,提高SEI膜性能,使其致密稳定。所述化成过程中电芯先用0.5C充至满电,界定100mA为电流缩小比例,以此比例阶段性缩小充电电流,以此循环充至满电直至化成结束。本发明可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对电池电性能可提高,化成时间可缩短6h。
1. 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工艺为阶段性减少化成过程中的恒流充电电流,提高SEI膜性能,使其致密稳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过程中电芯先用0.5C充至满电,界定100mA为电流缩小比例,以此比例阶段性缩小充电电流,以此循环充至满电直至化成结束。
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二次电池的发展,市场对电芯的要求相应提高。制造商必须提高其电芯安全性能、电性能,来保证其市场竞争力,但是,电芯性能的提高,涉及材料的改善及更换、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细节控制中的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成本,效果还不能确定。现有一般化成工艺通过0.05C甚至0.02C充满电芯,时间需要11小时甚至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同一材料、设备甚至细节控制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充电方式改善性能、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工艺为阶段性减少化成过程中的恒流充电电流,提高SEI膜性能,使其致密稳定。 所述化成过程中电芯先用0.5C充至满电,界定100mA为电流缩小比例,以此比例阶段性缩小充电电流,以此循环充至满电直至化成结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可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对电池电性能可提高,化成时间可缩短6h。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与现有化成工艺的对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阶段性减少化成过程中的恒流充电电流,提高SEI膜性能(SEI膜的特性决定了嵌脱锂以及碳负极电解液界面稳定的动力学,也就决定了整个电池的性能,如循环寿命、自放电、额定速率等。),使其更致密稳定,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的性能,特别在大电流体系中效果尤其明显。标准化成一般通过0.05、0.2C CC充电,时间漫长。在本法化成过程中,电芯先用0.5C充至满电,界定100mA为电流缩小比例,以此比例阶段性缩小充电电流,以此循环充至满电直至化成结束,整个过程在4.5小时内完成。
《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芯性能的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工艺为阶段性减少化成过程中的恒流充电电流,提高SEI膜性能,使其致密稳定。所述化成过程中电芯先用0.5C充至满电,界定100mA为电流缩小比例,以此比例阶段性缩小充电电流,以此循环充至满电直至化成结束。本发明可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对电池电性能可提高,化成时间可缩短6h。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