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整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021569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1241.2

申请日:

1998.04.10

公开号:

CN1195075A

公开日:

1998.10.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F03G7/00

主分类号:

F03G7/00

申请人:

朱天赉;

发明人:

朱天赉

地址:

233010安徽省蚌埠市涂山路1083号第十二中学朱传彝转朱天赉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机械能整机。解决近无动力花费整机的实现问题。所用方案是:机械能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给出多种机械力源(包括第一永动机)与机械能制冷机、压缩机、泵、风机、剪板机、起重机、机床、木塑机床、冲压机、种殖机、液压机等。本发明开始了机械能整机时代,同时也开始了近无动力花费整机时代,它将对人类进步有深远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机械能整机,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2: 机械能制冷机,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3: 机械能压缩机,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4: 机械能泵,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5: 机械能风机,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6: 机械能起重机,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7: 机械能机床,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8: 机械能木塑机床,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9: 机械能冲压机,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10: 机械能液压装置,其特征是: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说明书


机械能整机

    本发明涉及各种现行非机械能为动力直接或间接驱动实现运行的装置。

    现行的由动力驱动的装置有一共同的因为买油或买电而动力花费高的弊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近无动力花费或低动力花费的机械能整机。

    本发明为实现目的而采用的方案是:机械能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

    此处所说的机械力源,是一种机械能生产装置,并且是一种生产机械能时近无动力花费的装置,实现这种装置,并将其直接或间接的迅速应用到生产或消费等各可能的领域中,驱动那些需动力方运行的装置,即可使其应用到的装置近无动力花费,使用该装置的用户即近无动力花费。

    此处所说的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可以是单纯地利用机械做功,生产机械能,即:单纯的机械做功装置;也可以是机械做功为主,综合有燃油产生的热能或其它能源的综合式机械力源。机械力源结构上也不受任何约束,凡是用机械做功生产机械能的装置,均可视为可供给机械能的机械力源。机械力源可以是连续运转永动的,也可不是永动的,即间歇运转。也即可是连续的或间歇的生产机械能。

    机械力源供给由其提供能量运行的装置的能量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直接供给,例如:由机械力源的输出能量的轴直接驱动洗衣机的波轮转动,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由机械力源驱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为电能,经输电线路驱动可由电驱动的装置,使有了机械力源发电,即不再买电。当然,也可以将能量贮藏起来,例如:贮于电池中,也可是将弹簧形变后锁住,将能量由弹簧贮存,等等,贮藏的能量可随时取用。所发的电可经长或短的输电线路传输。

    机械力源对装置的供给能量可由人控制实现启动、运转与停止,也可以设控制装置实现,即:自动控制。

    此处所说的“整机运行”,既指车轮运转,机床主轴运转等人眼可见的运行,也指计算机运行,空调运行、电暖装置运行等人眼不可见的运行。

    此处所说的“运行”,包括走动式装置位置的改变,以及装置上附设的各种装置的运行,例如:走动的机器人的运行以及其上发电机的运行,冷却扇的运行;空调车的运行与车上空调的运行;食品加工装置的运行;等等。

    这里所说的做功装置,不是热机中的曲柄连杆,也不是火力发电厂中的汽轮机等能量转换装置,而是经做功可将输入能量增升的做功装置。装置中可设机械零件或其它可实现机械做功的零部件。例如综合有电磁件与机械零部件的做功装置。

    这儿所说的做功装置也不是简单机械做功装置,而是类似发动机的原动力装置,该原动力装置可连续也可间歇运动,可转动也可摆动或直线运动。它没有人的不断加入的力。而当人加入力时,人力将被放大。

    可实现机械做功的装置,多种多样,可以是杠杆或可以组成各种做功机械的零件,例如:各种转轮,如齿轮、带轮等,各种杆件,如二力杆、摇杆等;可是机械、电磁零件的组合:也可是转换件,如发电机发电驱电磁式零部件;也可是各种可贮能件,例如:飞轮、弹簧、电池等,将能量贮藏后再释放出,进而推动可运动件运动做功,输出机械能。

    做功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电磁件配合机械零件,例如:由电磁件驱动组成增力装置的机械零件实现机械做功。而电的来源,可以是机械力源输出的机械能驱发电机运转生产,也可是其它能源供给。可以是经过各种增力装置做功,例如:被其它能量,如燃油爆发产生的热能,推动的杆件运动做功。也可是水力,风力,核能,太阳能等其它能源推动机械做功。“做功”与电磁转换驱动不同!

    实现机械做功的装置是多种多样的,可是设有各种增力零部件的装置;可以是现有各种增力装置,也可是未来的任一种实现增力或辅助增力的装置。机械做功的装置也可有完整的机器辅助,例如:液压机、冲压机、气压装置等辅助机械做功。

    装置的启动可以是使用人输入初始力触发,也可是设控制装置,例如计算机等微电子装置或其它大电流装置,由电触发,例如计算机控电磁阀打开微形锁扣(使予设的形变簧释放能量)或驱微增力机构动作。(例如每次推压簧,压缩一小段后即被锁住,多次后使压簧被压缩较大尺寸。从而给启动提供动力。)或是电机等启动。

    装置的止动可以是使用人止动,例如小功率输出情况;也可以是设控制装置控制执行件止动,例如:类似卷扬机的电磁式制动器,也可设多重制动,包括紧急制动。

    装置的运行可以是低速,也可以是高速,也可是可变速的,可以是使用人控制也可设控制装置控制。例如用滑移轮变速或电调速等。运动件运动形式也可是多种多样,可以是不断转动,也可是不断的往复直线运动,等,也可是有控制的可变运动形式。

    机械力源中可设传感装置,实现对整机的智能控制。例如?转速的检测与模糊控制。等等。

    运动可以是单纯的机械作功运动,也可以是综合其它能源转化形式的运动,例如:综合风力,热力,太阳能,或有贮电装置等,例如:于热机内设机械做功装置,随时补偿热能或连续补偿。又例如,由水力供电的电动机不断地驱动机械做功装置,使输出的机械能在数量上大于输入的驱动电动机的电能。

    自动控制的力源,可以用微电子控制装置,也可用大电流控制装置,或是二者的综合。也可设摇控装置,有线或无线的。

    也可设输入输出力大小的调节装置,控制力的变化。

    能量增升装置可设减振减噪件,例如紧固件、弹性件、密封件等等,以提高使用效果。

    装置的润滑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稀油润滑,微型的可是自润滑,小型的可以是综合式,等。

    对于需冷却的,冷却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例如:风冷、水冷、油冷等。

    力源的组成形式可是多变的,但其都有能量流动、能量变化的特征,可是纯机械零件组成也可是机电或机电仪综合的结构,封闭或开式框架支持,可是综合有热能,太阳能等,也可是力源与其它整机组成力源机组,例如:与汽轮发电机或水轮发电机组成发电机组,与液压机组成液压机组。整个装置有质的变化。

    能量增升装置结构上也不受任何约束,凡是使输入或本身循环传入能量增升的装置,均可视为能量增升装置。

    力源的运用,可以是单运用,例如:作为发动机,也可综合其它能源运用。

    图面说明:                                (图14至17比例缩小)

    图1至图71是机械力源实施例的附图:         图15是图14中的K-K剖视图;(一部分)

    图1是实施例1第1子例的结构图,也是图2中    图16是图14中的P1向视图;

    的Q1-Q1剖视图;                           图17是图14中的W1-W1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R1-R1剖视图;                 图18是图14中的P向视图;(缩小视图)

    图3是图1中的S1-S1剖视图;                 图19是图18中的K1-K1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T1-T1剖视图;                 图20是实施例1中的第2子例的机构运动简图;

    图5是图1中的V-V剖视图;                   图21是图22的拆去上盖后俯视简图;

    图6是图4中的X-X剖视图;                   图22是实施例1中的第3子例的机构运动简图;

    图7是图1中的U-U剖视图;                   图23是输出轴换向装置结构图;

    图8是图4中的X1-X1剖视图;

    图9是图1中的V1-V1剖视图;                 图24是现有汽油机工作原理图;

    图10是图2中的Y-Y剖视图;                  图25略;

    图11是图2中的Y1-Y1(拆下曲框17)剖视

    图;

    图12是图1中的Z1-Z1简化剖视图;            图26略;

    图13是图1中的Z-Z简化剖视图;              图27是实施例3中第2子例的简化结构图;

    图14是图1中的W向视图;                    图28是实施例3中第1子例的简化结构图,也是图29中的Q3-Q3剖视图;                 机的系统图;                  图106是图87中的E-E剖视图;图29是图28的左视简化图;              图71是实施例1控制装置的接口板     图107是图87示机床的电路图;图30是实施例3的第3子例原理简图;          电路图;                      图108是图87中的X-X剖视图;图31是实施例3的第4子例的结构图;      图72是8031单片机作为力源控制装    图109是图87所示机床外形图;图32是实施例4的第1子例的结构图;      置或机械能整机控制装置的线路图。  图110是机械能普通车床外形图;图33是图32中的R4-R4剖视图;           图73是机械能压缩机结构图,也是    图111略;图34是图32中的府视图;                    图74中的R-R剖视图;           图112是机械能钻床的外形图;图35是实施例4的第2子例简化结构        图73′是较大规模机械能整机的控制  图113略;

    图;                                  装置简图;                    图114是图109中的L向视图;图36是实施例4的第3子例简化结构        图74是图73中的Q-Q剖视图;         图115是一种机械能铣床的外形图;

    图;                              图75是机械能泵的结构图;          图116是一种机械能数控机床的结构图37是实施例5的结构图;也是38         图76是图75中的R-R剖视图;              图;

    中Q5-Q5剖视图;                   图77是机械能鼓风机的结构图;      图117是一种机械能滚齿机的外形图;图38是图37中的R5-R5剖视图;           图78是图77的左视简图;            图118是一种机械能木塑机床的结构图39是图37中的S5-S5剖视图;           图79是机械能剪板机的结构图,           图,也是图120中的S-S剖视图;图40是图37中的T5-T5剖视图;               也是图80中的R-R剖视图;       图119是图118中的Q-Q剖视图;图41是图37中的U5向视图;              图80是图79中的Q-Q剖视图;         图120是图118中的R-R剖视图;图42是图41中的W5-W5剖视图;           图81是机械能制冷机的一种系统图;  图121是另一种机械能冲压机结构图;图43是实施例5的第2子例的结构图;      图82是机械能制冷机的另一种系统    图122是一种机械能种殖机的结构图;图44是实施例5的原理相似电路图;           图;                               也是图123中的Q-Q剖视图;图45是实施例5的第3子例的原理简        图83是机械能气流输送机系统图;    图123是图122中的Q-Q剖视图;

    图;                              图84是一种机械能起重机的外形图;  图124是图122中的R-R剖视图;图46是图47中的Y5-Y5剖图;             图85是图84起重机的结构图;        图125是图122中的V向视图;(缩小)图47是实施5的第4子例的结构图,        图86是机械能冲压机的传动图;      126是图123中的T向视图;(缩小)

    也是图46中X5-X5剖视图;           图87是一种机械能多用机床的结构    图127是图122示种殖机的供电机械图48是图37中的U5向视图;                  图;                               力源发电机组外形图;(缩小)图49是图48中的Z5-Z5剖视图;           图88是图87中的T-T剖视图;         图128是一种机械能液压千斤顶的结图50是图48中的K5-K5剖视图;           图89是图108中的U-U剖视图;             构图;图51是图38中的V5-V5展开图;           图90是图108中的V向视图;          图129是一种机械能液压机床的原理图52是实施例5第1子例的控制执行        图91是图109的俯视图;                  图;

    装置结构图;                      图92是图94中的J-J剖视图;         图130是一机械能液压泵的原理图;图53是图52中的P5-P5剖视图;           图93是图99中的F-F剖视图;         图131是一种机械能液压挖掘机的外图54是图52的简化府视图;              图94是图87中的D-D剖视图;              形图;图55至图61略;                        图95是图94中的P-P展开图;         图132是一种机械能液压注塑机的结图62是实施例7的第一子例结构图,       图96是图87中的Q向视图;                构图;

    也是图66中的Q9-Q9剖视图;         图97是图114中的R-R剖视图;        图133是嵌于机械力源机壳或机械力图63是图66中的R9-R9剖视图;           图98是图114中的S-S剖视图;             源发电机组中的机械力源机壳图64是图65中的S9-S9剖视图;           图99是图94中的I-I剖视图,              上的一种调速器旋钮结构图;图65是图62的部分左视图;                  顺时转90度后的视图;          图134是一种机械能液压泵的联接图;图66是图62拆去盖板后的附视图;        图100是一种机械能磨床的外形图;   图135是一种力源内电机调速器的电图67是图69中的V9-V9剖视图;           图101是一种机械能刨床的外形图;        路图;图68是图69中的U9-U9剖视图;           图102是图109中的K-K剖视图;       图136是一种力源内电机调速器的电图69是图68中时T9-T9展开图;           图103是图109中的M-M剖视图;            路图;也是实施例7的第2子例的结构简图;      图104是图91中的O-O展开图;        图137是机械能种殖机的电路框图;图70是实施例1的控制计算机单板         图105是图87中的Y-Y剖视图;        图138是机械能种殖机控制装置的接

                                                                             口板电路图。有的图中采用了省略画法、拆卸画法、简化画法,有的图中的不可见投影仅表达了部分。个别处没给剖面线。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首先给出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实施例:

    实施例1:补偿叠加式。本例有3个子例。

    一、能量增升装置(机械做功装置)与其工作原理

    1、图1至图19是实施例1第一子例的结构图。本例设有形状尺寸相同的18个推簧板20。18个板均匀排布于360度圆周上,两两相隔20度,均由曲轴19带动。图12中取省略画法,简单表达了这18个推簧板。与此18个推簧板20相对,有18套沿曲轴19排布,且先后有秩序的推曲轴19转360/18=20度的,完全相同的机械增力装置。每套装置设有由各图中给出的力簧41与力簧经适应杆26驱动的牵轮板9,还设有利用滚动省力的轮33,走轮43以及牵轮板9经走轮槽10中的传杆69带动的力杆11与12,与传杆5带动的力杆3与4、力杆29与30,加上由力杆30驱动的斜杆39与使斜杆被推簧板20压仍运动省力的轮35。这些零部件通过以下方式驱动曲轴19,使之转动,输出能量。即(1)力杆4端部用栓72与销固联的小接头73当力杆3与4由传杆5带动于图2中向左行走至曲轴19上短杆40也带动力杆4转到使二力杆3与4成一直线且此直线不穿过曲轴19轴线时,与曲轴19上短杆40接触,并因传杆5继续驱二力杆3与4左行,小接头73拉短杆40使曲轴19左旋转动少许。这里,力杆3与4成一直线时,增力趋于无穷大,于二力杆3与4铰接点仅微力推即可带动曲轴19转动时输出力趋于无穷力,这即意味着力簧41给出的力经此装置作用后,有可能被放大至无穷大。在朱景梓主编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高校教材中以及《现代机构手册》(孟宪源编)与其它的现有技术资料中均给出了该增力趋于无穷大的机构或应用装置。(2)、力杆11、12与力杆3、4不同处为,其铰接点由传杆69推动,力杆12与曲轴19上短杆74接触,并且,当曲轴19上短杆74带动力杆12运行至图2中位置时,因牵轮板9牵传杆69,使力杆11、12铰接点向左行,而使力杆12压短杆74使曲轴19转,力杆11、12向左行至一直线时,也增力趋于无究大。(3)力杆29与30于图2中成一直线位置,所以增力趋于无穷大,由牵轮板9用微力即可经传杆5驱动之,使力杆30上拉板36,进而经轮37驱斜杆39压推簧板20。

    本子例由多套增力机构依次达到增力趋于无穷大,互相补偿当增力趋于无穷大之后机构增力的衰减,并且,将走轮43设于被力簧41牵下行的初始因走轮直径、淬火件滚动而产生的高数值增力补偿驱动各件初始运动较沉重,均为补偿法。

    注:各图只表达出18套能量增升装置中的一套,即图1中同步带轮23右侧,飞轮18左侧之间所夹部分,其余的17套,除各推簧板20均匀排布于曲轴19周围,凸轮6均匀排布于凸轮轴15周围360度圆周上外,各套装置的零部件形状尺寸相同,空间布置方面随图12中各杆40与杆74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图中省略了此17套装置的详细表达。

    简单估算:设图2中被拉伸开的簧41在释放时产生300克力。由于18套能量增升装置是有次序的先后各自驱动曲轴19转20度。各套装置中的3次增力趋于无穷大力在驱动曲轴19时是间隔曲轴转20/3≈7度,此时为各机构的增力劣势,由于各机构处于增力劣势时,恰有另一机构处于最佳的增力无穷大,所以,各套装置的增力劣势为曲轴转动约3.5度时,因20/3.5≈6,如设图2中的β角为30度,各机构增力劣势时,β≈30÷6=5度。当β=10度时各增力机构增力300ctg10=1680克。因图2中走轮43驱曲轴转20度后,又有另一走轮驱曲轴,sin20≈0.34,由牵轮板9与走轮43,轮33利用滚动摩擦与牵轮板9与水平线夹角实现二次增力,劣势时的增力约1680/0.34≈5千克。又力杆30驱动板36,经轮37压斜杆39向图左方转时,曲轴上推簧板20的下端被斜杆39压,进而由推簧板20推动曲轴19,可提高增力倍数,估算为2倍。(因为斜杆是被轮37滚动压转)可视为第3次增力,如将斜杆39增力也算在内,(显然此处动力臂值也较大)即有5×2=10千克(因为对力杆29,30组成的增力机构是第3次叠加增力)增力倍数10000/300≈30倍。

    由簧41收缩时的加速与取β角为10度,而不是5度估算,加上飞轮动能可补偿簧收缩时力的衰减。

    由于上述装置是不变速增力的,而且当装置增力趋于无穷大时,驱动曲轴的力仍有确定的力臂值,不是力臂趋于无穷小,上述装置为能量增升装置,且能量增升间歇趋于无穷大。

    二、自补充恒定运行所需的能量

    由于曲轴上的推簧板20随曲轴19右旋转动时,推适应杆26,将驱动能量增升装置的簧41又向上推,使簧被拉伸形变,使之产生恢复力。(此情况将摆压驱推簧板20的斜杆39改为滑动摩擦驱动推簧板20,即由力杆30直接拉斜杆直线往返。另外推簧板20也改为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近似直线形状)当推簧板20随曲轴转,而脱离适应杆26时,簧41因不再有阻挡,而向下恢复原形并牵引适应杆26与牵轮板9使上述能量增升装置运动,使曲轴19运转。当然,也可以是推簧板20将适应杆26推上去后,由锁轴7挡住,适当的时刻由凸轮6推锁轴图2中向右运动,使适应杆26上小轮27不被档,杆26被簧41牵下行。推簧板20转动时又推适应杆26向上,使挂适应杆26上的力簧41又被拉伸。而适应杆26走至图2中位置时,杆26上的小轮27推锁轴7斜端头使锁轴7右行,小轮27越过锁轴7后被有压簧复位的锁轴7挡住,处于图2示位置。

    曲轴19与推簧板20作为能量传递件,使本力源实现了能量消耗自补充恒定运行。

    自补充需力估算:已设每个簧41形变到位时,产生300克恢复力,因每时刻18个簧,有一半要被驱形变,需力比300×18/2=2700克少,而推簧板20推簧端距曲轴19轴线的距离比适应杆26推动的轮43边缘距曲轴19的轴线距离略远,所以推簧板推簧力估为2700克×1.5≈4000克。设各套能量增升装置机械效率为0.7,即增力至10千克,机损后为10×0.7=7千克,所以可自补充运行所需能量且可外带负载约7000-4000克。

    三、有次序的施加动力与不间断循环工作

    参图3,图14。人手转可取下把手66使轮47上孔m与指示符γ相对时,18个推簧板20中的第一个,即各图中所示的推簧板20处于各图所示位置,而第一套能量增升装置也恰于各图示位置。(这可由组装时后插入轮47实现。)再将可取下把手65转动,使同步轮62转至图14中把手65与指示角δ相对位置(此位置恰是图2中凸轮轴15所在的位置),因同步轮62所带动的固有18个形状尺寸相同的凸轮6的凸轮轴15上的18个凸轮6,与18套增力装置中的18个力杆4、18个力杆12各自驱动的曲轴19上的18个短杆40与短杆74,在空间布置上与18个推簧板20的布置相同,是18个凸轮6均匀排布于凸轮轴15周围360度圆周上,两两相隔20度,而18个短杆40与18个短杆74也是均匀排布于曲轴19周围360度圆周上,两两相隔20度,如图12与13所示,所以,图14所示的凸轮轴15的位置即是图2中凸轮轴15位置时,将图3中的紧急叉1左推,使轮63可推轮62后,转把手65,使凸轮轴15转,图2中的凸轮6推锁轴7右行,不挡适应杆26上的小轮27,图2中的力簧41牵适应杆26与牵轮板9下行,使图2中装置运行,驱动曲轴19转一个角度,曲轴19转,即使图3中同步带轮23转,经轮63、轮62又驱凸轮轴15转一个角度,使凸轮轴15上的第2个凸轮6,驱动相对第二套能量增升装置的第2号锁轴7右行,使第2号力簧41释放,牵第2套能量增升装置,驱动曲轴19又转一个角度,又经同步带轮23,轮63,轮62,使凸轮轴15转一个角度,释放下一个力簧41,下一套能量增升装置又被下一个力簧驱动。由于曲轴19转动时,固于其上的准黄板20将各释放下行的各力簧41又推上去,并由锁轴7锁住,凸轮6与短杆40、74均是前一个被驱运行后,下一个又被驱动,整机即是不间断循环工作。(对于不设凸轮轴15与锁轴7,凸轮6的机型,其循环运动由各推簧板20有次序推各簧41被拉伸又自行落下实现。)

    四、使用人控制与使用方法

    本机可以是推簧板20推适应杆26使簧41拉伸,当推簧板20脱离适应杆26时,簧41即释放恢复力,驱动曲轴,也可设图2中的锁轴7凸轮轴15等控制件,控制簧41的释放。

    整机设有由人控制起动,细调速,粗调速(均可开机与制动),紧急锁四个操作装置。

    本机由使用人操作的方法是:(1)手转图4给出的把手71,经锥轮70与可驱上下移螺旋34的轮,以及簧91牵力杆90、左转板59、传轴54、转板53、球头杆52、带动压槽76与轮77、并经左转板59、介板84压左转槽86、轮87,可调轮77、87对飞轮18的压力,即调摩擦阻力微调输出力矩的大小并辅助实现无级调速、防飞车与控制缓起动、以及制动飞轮18。(2)手转把手67,经轮68与螺旋驱限位板42上下行,以限定轮43下行的行程,实现粗调轮输出力大小,防飞车与缓起动,无级调速与制动。(3)使用人手握紧急叉把手1,紧急时将叉1右推于图1中所示位置,使驱锁轴7的凸轮轴15的动力传动件轮62与轮63分离,可防事故。(4)起动时,先转把手71,使小轮离开飞轮18,再转把手67,使轮68驱螺旋限位板42下行,然后转图3示把手65,提供当起动困难时,人的辅助起动。起动前,使用人可转摇柄66几周,使曲轴19转,从而将各力簧41拉伸形变并由锁轴7锁住。

    五、其它问题:1、平衡,曲轴19上有类似现有发动机曲轴上的平衡块。2、润滑、散热:对于轻载,可用自润滑。机架16侧壁有孔散热,也可设风扇风冷。对于重载,可用稀油润滑,芯捻28将油底壳22内的油吸上并与力杆3、11、29接触。芯捻48是为整机立式使用时,从图3左侧的双点划线示油池46中吸油。本装置也可水冷,图1中轴瓦下方的半圆形水道21接机架16外水管,由电机或是从曲轴19输出轴处设传动件,驱水管内螺旋浆转,使水内外流动散热。3、制造:各部分均取现有技术制造。4、组装:首先曲轴19上各件组装好,将曲框17、飞轮18到位后,曲轴19的花健端穿过图1中机架16右侧已压入轴承的孔中,再将左侧压入轴承的端框24套曲轴19左端,用细棒从机架16侧缝中将芯捻28准入油底壳22内。对二走轮槽10内各件,是先入槽,再将槽10固机架上。

    六、演变:1、使整机的能量增升装置多于18套,且当整机设360套增力装置,实现一套增升装置动作一次曲轴转一度时有多次无穷大力的作用,整机的零部件种类变化不大,与现代发动机相比,零件数也不算多,而整机将输入能量增升至恒无穷大已接近定论(既使曲轴19转速比较低)即机械做功逼近最佳,能量增升逼近最佳,此时已接近可不计机械损失,且自给动力恒定运行已无可置疑。2、适当增加飞轮质量,利用趋于无穷大时刻的高动力,提高输出的动能值。3、适当提高曲轴转速。4、将一套能量增升装置再嵌套另一套。5、增加走轮43的直径,提高滚动摩擦件的硬度,用喷稀油润滑,并且用较多的走轮43与板9驱动曲轴,也可由全走轮43互相补偿下行时的力衰减,由一走轮43稍微下行,曲轴微转稍许,又有另一走轮43下行,后者补偿前者。平衡式FR=Nδ中的δ=0.001cm,当N5千克时,如R=5cm,有F=0.001千克,增力约5/0.001=5000倍。而如取轮半径R=10cm,即有增力一万倍。

    七、自动控制:力源也可以设自动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控制装置多种多样,可是机械装置,也可是电装置,或二者的综合。一般电装置设有电源供电或本机发电供电。图14中的计算机75示本例力源用计算机控制。所用机为单板机,其详细的电路图,整机结构安排、健盘,均不再详细给出,仅给出系统框图70与接口板电路图71。图18中给出的两层板的上层为继电器97,采用通用继电器,下层板为接口线路上的其它元件。单板机75与接口部分分设二处如图18示,采用屏蔽线传给信号。用二电源分别供电,由光电元件实现主机与接口部分的通讯,又将二者隔离开,图71中示:有一个输入接线,多个输出信息接线。

    本力源用单板机为TP801单板机,其操作按通行方法,不另叙述。本力源采用自动控制时,二手柄67与71以及锥轮69、70与其相应驱动的锥轮均拆除,而轮68、70驱动的锥轮带动的螺旋均改为长螺旋25与32,且设力源顶部的电机8、13,由这些电机经轮系驱螺旋25与32。本力源的自控过程是:由中枢给起动电机2通电,经轮系使凸轮轴15被驱动,同时驱检测轮47,由轮47上的孔m使发光元件49与光敏元件45组成的光电开关给中枢信号,如启动后定时达仍无光电信号输入,中枢即给电铃98通电、报警。如有信号输入,即正常启动。随后的光电开关单位时间内输入中枢的电脉冲数与所需曲轴19转数相对的光电开关应当输入的脉冲数的上下限值比较,如发现越限,由中枢控继电器97通电给调节电机13通电,使电机正或倒转,从而经螺旋32拉动簧91上或下行,使力杆90推转板59、53,经槽76、86使小轮77、87压飞轮18以调速。也可给起动步进电机2始终通电,调起动电机转速实现调速,制动。另一个驱螺旋25的电机8通电后,驱限位板42上下行,限走轮43行程,调速或制动。

    也可用模糊控制,多用于要求较高场所,例如,当力源用于运载工具上作为发动机时,可将日立公司研制的模糊控制地铁机车自动运转系统的站间定速行驶控制规则略加修改,用于此处。当然,对于大型机,控制水冷阀门的开大或开小,也可以。力源的控制装置是IBM-PC等台式机也可以。显然与力源有联系的装置,共用力源的控制装置也可以。

    各图中省略了走线表达。电源供电部分中的过流过压等保护部分也省略了表达。计算机由机旁自设电池自供电。或配套电源供电。执行元件由稳压电源供电。图中省略了稳压电源的表达。图中的继电器,四个是控电机正反转,一个给电铃98通电,另一作为机动。结构图中没表达步进电机的配套元件。

    八、可靠性:1、整机各件可拆可换。2、10套能量增升装置相互独立设置,且驱动曲轴19的零部件与曲轴为不固定接触,加上飞轮作用,一般个别零部件故障时,不影响整机运转。3、零部件单一,易形成标准化与集成制造。

    力源可放大或缩小,结构可调整,放大时,其控制元件不放大,缩小时,一般不用同步带传动。

    凸轮轴外伸段上的备用轮可作为用电机或其它件控制凸轮,进而控制整机运行速度用。

    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二大齿轮79与88表示也可将曲轴取为双端轴伸,将有光电检测元件一端的轴伸上固定轮88将原小齿轮上的摇柄65套上的短把移至此轮88上,并将原一侧段有轴的小齿轮64改为双侧均锻有轴,且将轮79固于此轴上,并将轮63与轮62改为相应的减速传动,轮79、88组成传动齿轮付即可代替同步带传动。对需力簧41形变后恢复力较大的情况,可取此形式。

    如取自动控制,对起动电机2也可改为大功率电机,且也可径蜗轮蜗杆驱轮47,带动同步带或经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齿轮78、79、88带动曲轴19。

    实施例2略。

    实施例3:综台式。包括四个子例。图28给出将现有的热机改为综合有能量增升装置的结构图。活塞136、连杆137、轮144与摇杆142、力杆140、141组成的力源与前例中的相类似,此处也可取多套这样的力源迭加。图28是现有热机的气缸形变后的原理简图,此处改装的是四行程多缸发动机,将原机的各气缸中曲柄连杆由能量增升转置代替。图28中只表达了一个气缸,其余的省略表达。

    改装后的发动机的工作方式、工作循环次序与现有的发动机相同,不另叙述,气缸体,油底壳等有形状、尺寸或材料上的改动。曲轴有位置上的移动。整个发动机的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等各个部分基本保留,只是位置调整,装置结构、材料尺寸的调整,不再给详图。图28中a点的位置可据需要调整,设定较大接触面积,提高承载力。此处与汽车发动机相同,也设有飞轮,以飞轮惯性力平衡运动件惯性力,图中省略了飞轮的表达。由于各汽缸仍是依次点火,所以,各气缸中的连杆137是依次下行,各缸中的摇杆142,以及力杆140、141相互间位置上不同。

    取图28示结构时,气缸下加长的一段槽145承载较高,此段槽145除有筋板,还内衬有淬火钢板,以提高耐摩与承载力。推板143由曲轴139带动,推连杆137将轮144与连杆137以及活塞136又推上去,并在推上去后,推板143脱离连杆137,此时,可控制点火。由活塞136推连杆137、摇杆142,带动力杆140、141压曲轴139转。推板可用承载较高材料制造。与一般汽车发动机相比,本机尺寸较大。

    图27是水力或风力、火力、太阳能或电动,也可是核能等推动的轴132、曲柄131、杆130,摇杆134,力杆135组成的力源,可直接带动生产机械。也可由此力源的连杆130再驱图32中的摇杆,经力源驱发电机,即:图27中的轴132可是水轮机或汽轮机等驱动发电机的轴。

    实施例4:串联式

    图32至图36是多级串联式力源结构图。图示平面上2个实施例1力源串联而起的串联式力源。采用了变速轮151、165与164、152。当然也可如图35所示的不变速。图35中用1、2、3表示给出三级实施例1串联,与图36中用1、2、3、4表示四级实施例2串联的例子,给出的串联级数虽多,但其将前后级串起的装置与图32至图34给出的将二级串起的装置相同,所以均省略了表达,仅给出了换向锥轮167、168。

    图32中前一个力源的输出轴经轮151轮165、传轴161,轮164,曲柄152,连杆153,摇杆154,力杆155,156,杠杆157,簧158,驱后一级力源的适应杆26,是杠杆157从图4适应杆26旁机架16上的孔插入。串联式力源将后级的力簧41与推簧板20以及锁轴,小轮,凸轮、传动带、带轮等均省略。只是前后二力源的结构相同时,后者的制造材料或尺寸使后者比前者负载高。当然也可是一个机上迭加多个增力装置,级级串联,前者驱后者。力源的输出轴均可再经曲柄再驱另一个力源,如此链接,几级以后,可使末级输出轴的输出功率更高,当然也可经带或其它件传动实现一个力源带动多个力源。

    显然,串联可是任一种相同的,也可是几种不同的多个能量增升装置或力源的串联。串联时可变速。

    串联式力源可用最初一级的控制部分,由人控制或控制装置控制起动,调速,紧急应对。对于用电动机、热机或水轮机,汽轮机作为第一级输入动力的,即不用实施例1的力簧。起动、调速、紧急应对可对输入动力装置控制,当然也可对后几级设自动控制装置。

    串联式的自补给能量不间断运行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同实施例1,将簧释放后又由本装置将簧驱动形变,也可以由输出动力部分驱动发电机发电转驱电动机,由电动机轴驱最初一级力源,也可是由输出部分驱带轮转驱第一级力源等等。

    串联后的能量增升倍数因为联系前后级的装置也是能量增升装置,即图32中所示装置也是力源,其可补偿传动损失。这里,18套图32示装置各自驱后一力源的18个相应适应杆26的下行时仍是有次序的,前后两套装置将各自驱动的适应杆26驱动时,后一套装置是在前一套装置将走轮43驱下行,使板9与水平线夹20度角时驱该套内的走轮开始下行。即18套装置工作间隔角为20度。

    许多力源串联起或并联起时,可加有其它动力,可以是单纯的串或并,也可是串并结合。从串或并联的力源群中输出动力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末级输出,也可是中部任一级输出。

    前后力源之间的运动件的润滑可是稠油润滑或滴油润滑,低载可是自润滑。前后力源本身的润滑同例1。

    二级自补给动力运行:可同实施例1,由第1级力源本身将力簧形变。也可是由末级力源输出力再反馈至第1级力源,将各簧形变,增力高,串两级即可使初级力簧给出的力放大30×30=900倍前损失少。如用图32所示装置于后级力源输出轴处,再驱第一级的的各簧,还可进一步提高能量增值。图中前级向后级的传递装置可为末级驱初级时装置。

    组装:先将大槽163上各件组装好,并将图4示开有侧槽的后一个力源,由螺栓等联接件与大槽相固联,再用栓将大槽163由底板162与前级力源相固联,再将堵头小框166,锥轮151,165到位。

    图32中用双点划线表达的推杆159与杠杆160由力杆156推动时,是将初级的适应杆26推上去,从而将初级设有的力簧41形变。对于这种返回驱初级力簧41的,在控制上应安排该被推动的簧41须于推该簧的杠杆160的推动适应杆半圆端下摆行程终点时释放,以防其止挡适应杆。图4的适应杆26处的双点划线是杠杆160。

    控制得当,串联式不一定必须有力簧,由后级驱初级也可。并且串联式多级同时调速或制动也可以。

    实施例5,触发选代式。图37至图54是本例的各结构图,本例中给出了4个子例。

    图37至图42与图48至54是第一子例的结构图。本例设有相同的8套能量增升装置(机械做功装置),各套由曲柄178、连杆176、摇杆175,力杆181、188组成。图37中只给出了一套这样的装置,其余的省略,没画出。

    图44是数字电路元件触发器的电路图,由二或非门组成,本例与其原理类似,故名“触发”。

    本例自供给能量不断运行的原理:人握图37中的把手183使曲轴转起后,图39所示的8套能量增升装置中的两两相隔360/8=45度的连杆74即依次推动本套装置中的摇杆175、走轮177、力杆181、188,由图38中的实线位置,走向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或是由双点划线位置向实线所示位置运动。类似前面的估算,各套能量增升装置可将输入的能量增升10倍左右,图38中用双点划线示大轮172驱牙嵌轮171,而牙嵌轮171经图中的传轴174驱中间轮185与曲柄178,再驱连杆176,当曲轴180不驱外设备,即整机不带外负载时,如人手摇把手183,经轮172带动曲轴180,输入能量使图38中的连杆176产生1千克力,经能量增升装置即上升至约10千克,8套装置中仅4套中的连杆是处于推动摇杆175使力杆181驱动曲轴的工作状态,需消耗能量。4个连杆176如均是需1千克力,接近4千克。连杆176作用力经力杆181曲轴180轮171轮184与186、曲柄178、185传至另一连杆的传动效率,设为0.6,增升的能量为0.6×10=6千克,大于需输入的能量,加上增力趋于无穷大使飞轮贮能,整机的自给能量运行即是确定的。本例与前例不同处是:它没有隔离性质的能量传递件,例如:力簧。而是能量输入被增升后,又经大轮172、牙嵌轮171,传轴174等传给曲柄178、连杆176,使被增升的能量又被增升,不断翻转,类似触发器。只要巧妙安排,可使轴入的能量不断迭代,翻转。

    控制:1、起动:图中双点划线所示摇把183是设立给人手起动用。摇大轮172使飞轮179转动而具有动能。人握把手,可转曲轴180多转后将摇把183脱离大轮172。2、增力控制阅前述。3、减力调速、防飞车、    制动:图52示连杆211摇杆210是将图38示连杆176摇杆175形变取有导槽,形变成为可脱挂的多个摇杆211或全部摇杆。当图52示小轮208随角板209上短杆被连杆211推至右侧,压下行程开关,(注:图中省略表达)使行程开关接通,而此时控制中枢控制继电器使与行程开关串联的另一开关接通,从而电磁铁206线路通电,将小架207上吸,带动小轮208,角板209沿固定电磁铁206框槽上行,使角板上短杆沿摇杆210槽子上行,脱离连杆211上的槽子。即使连杆211不再对摇杆210作用力,从而使曲轴180转速下降。图54示有两道走角板209的槽,即有多套这样的减力装置。多套同时用,即可迅速制动。如与外负载之间有类似汽车的离合器。可制动时将离合器分离,消除外负载装置的惯性力。电磁铁206如断电,簧205即拉小架207下行,连杆211运行中将簧205上顶少许,使角板209上短杆又进入连杆上槽如图52示。图48中将例1中的摩擦飞轮18的小轮77、87改为摩擦板201、202,也是为配合制动。4、紧急应对。图41、42示人手将定位板190转离牙嵌191,可另一手压转板195,将牙嵌194与牙嵌齿轮171脱离,而使大轮172仅驱牙嵌轮171空转,不可驱牙嵌194上键193带动传轴174,从而使曲柄178等各件停转。5、自动控制:与实施例1近似,也可由计算机控制,不另详述。

    对于本例用于初级是实施例1的串联式机,控制初级的力源。

    图43示的封闭串联触发送代式,是于前一级输出轴用前述例4串联式图32中的曲柄152链杆153中的连杆用于图38中牵引后级的摇杆。图38右上方双点划线即是该连杆153。第3,第4级也是,所以,仅初级设大齿轮172与各1/8轮184,中间轮185,齿轮186,其它级不设。

    对于图43示又循环至第1级的情况,于第1级设图52至54示可脱挂摇杆,可脱挂连杆。实现可控。

    图45是第3子例,它与第1子例不同处仅是摇杆与走轮的省略,图46与图47是第4子例,由布于框四周的轮200经板199牵曲轴。此处均省略了类似于子例1的大轮172等能量传递装置的表达。

    实施例6略。

    实施例7:电磁式:图31是本例主图,图62至69中给出图31中左方力源的2子例,图62至66是第1例,图66中用“1、2……5、6、7”表示:本子例由7个力源串联而成。电动机273经图64所示的减速部分驱长轴250带动与图32相同的串前后级装置(图中省略了表达),使第1级力源运行。而第1、2、3、4级均是用输出轴,驱带或链传动部分,也经与图32相同的串起前后级装置驱动下一级。仅将图32中的锥轮换向传动改为此处的带或链传动。图66中每个带或链轮旁的轮都是曲柄。

    前几级力源可是触发迭代式,也可是补偿迭加式,或二者综合,第6、7级全为触发迭代式。图62示第6至第7级的能量传递部分。第6级输出轴,经轮263轮264带动中段是椭圆截面的传轴271驱动两两相隔45度的8个曲柄261上的8个连杆259,驱8个摇杆256带动8付增力杆254、255依次到达增力无穷大,图66中仅给出简化的摇杆256,其余省略没画出。第5向第6级的传动与第6向第7级的传动类似,参图63、66。

    图中电动机273如取转速3000rpm,单相或3相或直流,功率1KW,经传递效率η=0.9的减速系后,降速为120rpm减速系输出力矩为T=9550×(P/n)η=9550×(1/120)×0.9≈80(N·m)=800kgcm。由此驱动50个各负载1kgcm或2kgcm阻力矩的图32中所示的曲柄152连杆153力杆155、156装置,可留有足够的力储备。此处设电机273经图32所示的曲柄连杆、力杆驱动初级中的适应杆26带动牵轮板9。或经图32所示的曲柄连杆作为图38上方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连杆驱摇杆175时,均类似实施例1,使曲轴转动的力臂,设为约1cm。驱动力取1kg。图62与66中用双点划线示经传动件251、252可将末级输出又转传返回初级,

    据前例1与例4、例5,考虑各级机械传动损失后,各级能量增升装置可将输入力增升约10倍左右。图中于第4第5级间设加速3倍的加速轮,第5第6级之间设加速10倍的加速轮,如初级输出轴转速为120rpm,第6级输出轴即为3500rpm,而初级输入为1kgcm力矩,输出可为10kgcm,据例1估算,此处第2级力源轴输出约100kgcm,第3级输出约1000kgcm,第4级时加速3倍,力由增10倍降为约增3倍输出,为3000kgcm至第5级输出时加速10倍抵消增力的10倍,传动效率取0.5,加速轮第1级负载仍是增了10倍的力,按30000kgcm的负载校算,至第6级输出时不加速,增力约10倍为3000×0.5×10=15000kgcm,又此时驱曲轴力臂增为10cm以上,第7级输出15000×100×0.5=750000kgcm=7500kgm左右。因为输出轴如降为1 20rpm的转速,输出力将上升为7500kgm×3600/120=225000kgm,考虑加速装置效率约0.9,225000×0.9=199000kgm是80Nm8≈kgm的约19000×8≈24000倍,是所用1KW电动机运行所需能量的24000倍,用这些能量驱图31中的发电机发电,足以供应图62中的电动机273运行所需电量,使图62所示整个装置自供给能量运行。以上估算中将前后级力源传递时的机械损失由图32所示的能量增升装置补偿。但是,第5向第6级与第6向第7级之间没设,所以取传递效率为0.5。

    本例所用给电动机供电的发电机可以是图31示的转速较高的同步发电机,例如汽轮发电机。

    图67至图69是全用触发式力源串联的高速电磁式力源。

    图中示电动机281取用3000rpm,3KW单相交流或3相交流(或直流)电机,即T=9550×(P/n)n=9550×(3/3000)×0.9=8.5 Nm=850Ncm=85Kgcm由此驱动50个1Kgcm阻力矩的装置,仍留有储备。此子例的电动机281经不变速轮驱长轴时不减速。

    各图中显示,前级对后级的传递上,可用带传动,也可用轮传动等其它形式。图69中有1、2……8、9”示本力源由9个触发式力源串起。

    本子例所给力源也可是图31中左方的力源。即本例所给图是图31中力源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中各力源除机框有形状上的微少变动,其余部分与触发式力源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以图中只对末级力源以机构运动简图给出连杆287摇杆284与力杆285,其余各级仅给出长传轴与其驱动轮,以及各长传轴上的各轮驱动的曲柄。末级曲柄286端面上锻出轴推动套于轴上的连杆287。

    本例用触发式力源时,不用图52至图54的触发式单机控制装置,而是控制电动机281。例如,计算机控制。

    本例既是力源的实施例,同时也是发电机组。图31中省略了变电部分的表达,可取现有技术。如采用230V的同步发电机,可以直接对220V单相交流电动机273或281供电。

    前述各例也可变为直线往复或摆动往复。能量增升装置,或整个力源的结构的变化是无穷的,图20、图22用机构运动简图简化给出了另两个结构,图20中的弹簧是压簧,棘轮轴是直轴,为输出轴。图22中的传轴100转驱另3付力杆。其它的可能的结构不再给出,可用计算机推理出机械力源的多数可能结构。

    以下是机械能整机的实例。

    实施例1:机械能制冷机。指所有由前述机械力源提供运行所需能量的包括压缩式与吸收式、蒸汽喷射式等制冷机。图82是一种机械能制冷机的系统图。图中所示的机械能压编机的结构由图73与74显示,压缩机由机械力源12驱动。此处仅给出活塞式机械能压缩机,滑片式、螺杆式与离心式省略表达。机械能制冷机中的主动力。即:驱压缩机的机械力源一般取用前述串联式力源,如取电磁式力源,易于操纵或电控、自控。图82中驱动力源7固于基座上,由地铆或地脚螺栓联接图82示单级机械能间接式制冷机是由控制台12、力源发电机组13、空气分离器1、氨贮液器2、冷凝器3、油分离器4、集油桶5、过滤器6、氨压缩机7、过滤器8、蒸发器9、搅拌10、紧急泄氨器11与各种管路与阀门组成。图81示机械能单层冷库氨泵供液制冷机,由氨泵1、低压循环贮液桶2、液体总调节站3、液体分调节站4、汽体分调节站5、冷风机6、排液管道7、旁通管8、抽气管9、过滤器10、力源发电机组11以及各种阀门与管道组成。图81示制冷机中的氨泵1是图75示机械力源4拖动的泵7。冷风机6是图77示机械力源1驱动的鼓风机加蛇形盘管等其它件组成,氨泵与冷风机的拖动机械力源一般是前述力源例3或例7等串式力源,一般取例7较易控制。此处不再详细表达机械力源的内部结构。由机械力源直接拖运制冷机关键部件,给制冷机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这样的制冷机是直接式机械能制冷机。采用前述串式机械力源驱发电机发电,给吸收式与蒸汽喷射式制冷机提供加热所需电力,或给驱动压缩机,泵或鼓风机的电动机提供电力,是间接的给制冷机提供运行所需能量,为间接式机械能制冷机。

    运用廉价的机械能,可偿试用氨或二氧化碳全部取代氟利昂,可用盐水取代氨的,也尽量不再用氨。这包括各种冰箱、空调的绿色化。各种冷库低温装置绿色化。本机所用力源如用前述力源第3例,发电机综合有燃油或其它能量的加入,此为综合式机械能制冷机。如既有间接又有直接提供能量,为混合式。本发明仅从降耗出发,将制冷机的关键部件加以改进,制冷机的工作原理不变,仍取用现有技术,不再详述。图82示制冷机的控制当由人操作时,是操作图82中控制台12上的力源与阀门的开关与旋钮。对于燃油式力源发电机的起停取现有技术,对于电磁式力源是通断力源中的电机线路,取用图135示可市场购的调速旋钮与电机,由市售交流电供电即可。由人操作力源。阀门的人操作控制取现有技术,各种显示仪表均设在控制台12上方,图中省略了控制室的表达。当制冷机取自控式时,可将图72示8031单片机系统多取几套,用8031的全双工串行口通讯,由一片8031单片机统一管理各分控各部分的8031单片机,由各8031单片机均另行增加一片74LS138译码器后扩展一片6116RAM与另一片8155芯片,由扩展的8155经非门与光耦以及MCI416七非门驱动继电器,控制各阀门。如图73′所示。自控装置的启动,是经开关给计算机通电,现场信息的得到,是经多路传感器检测,A/D是模数转换器,将测得的温度与标准温度进行数字PID运算,得到宽度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控制力源中的驱动电机。也可有后述的例10种殖机检测温度线路检测此处需测温处,改检测输入为离散输入,控制阀门动作。(这是不用力源驱压缩机或风机而是力源发电机组供电类型)(一般是)本机控制部分用的稳压电源也取例10述LQ-1600打印机电源,可用两个或更多。

    对于家用冰或空调等小型制冷机,一般是图73示单片机控制系统即可,仅将图73中的框4输入信息部分增设后述例10所述的热敏电阻测温部分。当然也可将图70与71示Z80系统略掉显示与键盘部分,作为制冷机的控制装置,人对制冷机的操作也是操作计算机通断电。也可用图76示离心调速器稳速,不用计算机控制,由离心调速器间歇通断力源内驱动电机线路,当力源转速高时,切断电机线路,速度低时接通电机线路。小制冷机可仍用电机驱压缩机等,由力源发电机组供电。图81示的机械能单层冷库氨泵供液制冷机的控制台省略了表达,其由人操作控制与图82制冷机的控制操作方法相近,仅工艺过程不同。如用计算机控制,也可用图73′示相近似的装置。

    实施例2:机械能压缩机。包括气体压缩机、充气机与固体压缩机。图73与74是一种机械能压缩机结构图,机械力源12经双点划线示的小带轮、传动带,与大带轮6,拖动曲柄8。经连杆6′,拉轮8′、二次杆5,驱动两个力杆9′与7′。从而使活塞4往复运动,实现将气体经进气阀10吸入气缸体3,又将气体经排气阀2压出气缸,使之进入管道。可设气体予处理装置11,将吸入气缸3的气体予加工。对于需压入管内的气体产生的压力较高的,可设多级压缩。图示机械力源12是据压缩机使用要求定其类型,用于汽车制动空气压缩时,为短时人操作,可用前述任一种力源;用于制冷机等连续工作情况下时,一般取前述力源第3或第7例。图74中的旋钮13是当取力源为前述力源第7例时,由人操纵的给力源12内驱动电机调速的图136示的调速器,图136中示交流电源取用市售交流电,电机与调速器均购市售的。图中省略了导线走线表达,也省略了当压缩机采用自控式时,前述机械力源例1所给的图70、71所示的计算机控制装置的表达。力源12与驱动带轮6之间可增设变速装置。图74中的杆件取简化表达。

    图73示压缩机底部有孔,可将压缩机由螺栓固于其它装置上。当图中的机械力源12取为电动机时,由前述机械力源拖动的发电机供电,即:间接式机械能压缩机。图中的9号件是松压阀。

    实施例3:机械能泵。分为有电机的力源拖动的与无小电机驱动的力源拖动的,以及由力源发电,经电机间接驱动的等几类型。可以是离心泵,轴流泵也可是螺杆泵等,机械能泵指任一种由机械力源提供运行所需能量的泵。图75示机械能泵7由左侧串联式力源4经联轴管6驱动。中部的变速装置5据需要定,一般是加速装置或不用。用计算机控制力源运行速度时,可是用前述力源第一例所述类似的计算机。图75中省略了计算机的表达,装置与例1所给图相同。操作方法也相同。力源4用前述力源第7例时,内设有驱小电机,图75中的调速旋钮5是电路图136中的调速旋钮6,或图135中的变阻器R,如用后者,另增一个通电开关,即图中的K1,二者图中的电机均可用市售的交流电供电。后者也可用电池供电。图75与76中的离心调速器当力源速度上升时,力源轴上小锥轮10驱锥轮轴9带动小锤16转上升,进而经杆拉起牵板8,驱杆8′绕r点转,带动拉杆15、走轮14与力杆13,推杠杆12压钩11,经绳牵撞杆1,簧3,当杠杆12行至脱离钩11时,簧3牵撞杆1复位并撞开紧急叉2。此处的紧急叉2即是力源例1中的紧急叉。一般不取供电装置的机械能泵如取串联式力源的第一级是前述力源第一例,设有紧急叉,可将力源能量传输线路切断,止动力源。图76中的杆件取简化表达。力源升速后,负载也升高,可自适应调速,从防万一出发,仍应设应急防飞车装置,例如防管路泄漏等事故造成的负载陡降。上述的调电机转速的调速器粘嵌于力源外壳槽中。泵7可由螺栓固基座上。调速器或变阻器均用市售的。机械力源用于生产上,有稳速、减振、减噪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并且,造价如高,用户即难以接受;离心调速器使造价降低。当拖动力源用前述力源第1例时,图1中示的18套相同装置也可以减套数。图77中的机械力源发电机组5有一双点划线引至图75中的力源4,表示当力源4取为电动机时,也可由力源发电机组经双点划线示导线供电,此为间接式机械能泵。此类机械能泵也可本身配套设供电力源发电机组。

    农业上用的泵一般为人操纵,不供电情况多,造价不可过高,这些问题应迅速解决,以加速事物的进步!

    实施例4:机械能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动机。分为有电机驱动的力源带动的与无电机驱动的力源拖动的以及由力源驱发电机,经电机间接驱动的等几类型。图77示力源拖动鼓风机,其结构与拖动泵不同,但近似,图77给出一般结构的鼓风机。通风机的驱动原理类似。图77中左侧是控制计算机或是简式离心调速器,内部结构也与前述所用的相近,不再详细表达。也可取图77中风叶3后虚线示进风孔,并取变其大小从而改变负载大小装置,为粗调。由人操作。图77中力源1经加速轮4与2驱动风叶。齿轮箱上有小孔,供油壶向内滴油润滑。当然也可不设变速器。图83示气流输送机,由机械力源拖动的机械能鼓风机8使输料管内形成负压,经吸咀1将物料吸入管内,图中的箭头示物料的走向,物料被输送的终点。图中的2是软管,3是固定管,4是分离器,5是旋转供料器,6是空气管,7是过滤器,9是固定管,10是分离器,11是二次分离器,12是排料口。1是检测管内负压或物料流动状况的装置。本风动机采用图70与71控制装置时,PIOA口输入此处的检测信号。用图72示8031单片机控制装置时,图72中的框4示此处的检测装置,经光耦元件,例如:图71中的PIOA口输入部分的光耦元件,将此处被输送物料带动一半小叶轮的轴传出的,经鼓轮(或凸轮)间歇遮光或推开关信号,输入8155,由中枢据单位时间内输入的信号数定力源转速,此处驱鼓风机力源取前述力源第7例。图中的13是单片机,人操纵旋钮14给单片机通电。图77、83中的机械力源发电机组5、16是前述任一种力源驱动的发电机组,当鼓风机由电机驱动时,此力源发电机组供电,此为间接式机械能风机。

    实施例5:机械能剪板机。图79与80示机械力源3经曲柄4带动连杆5、走轮6、力杆10、杠杆12、推拉杆13、使上框1携刀板8沿槽上下行,在下刀板9的配合下,将插于刀板8与9之间的板料剪断。本例的所用力源与上例相同,控制力源装置2设于台面上,利于人手控操作,装置2也取与上例相同的图136所示的调速器,力源3中的电机及其供电也相同。剪板机的安全操作规程与现有的剪板机安全操作要求相同。限于篇幅本例与上例所用的驱动执行的机构用于折边机等其它机器上的图不再详细给出。即折边机改由机械力源驱动。图77中的力源发电机组5上有一双点划线引至图79,表示当图79中的力源3取为电动机时,也可由力源发电机组经双点划线示导线供电,此为间接式机械能剪板机。此类剪板机(或折边机等)也可本身配套设供电力源发电机组。

    实施例6:机械能起重机。图85所示机械力源3经联轴器4与变速装置1驱动卷筒2转动将吊钩5上挂的重物吊起。行走装置6在图84中示机械力源9的驱动下,使整个起重机于轨道10上移动,图中省略了行走装置的详细表达。此处的变速装置1据需要也可省略。由省略表达传输线的吊挂的机械力源操作装置7上的调速旋钮实现力源的调速,调速旋钮是力源内驱动电机的调速器,不仅可是图135与图136示的变电压调速器6与R,也可是电恒功率调速,为现有技术。当取图135与图136示的调速装置时,可购市售的调速器。此处的机械力源均设有前述力源图23示的倒转输出轴的装置。当操作人操作装置7上的开关给图23中电磁铁通电,使图中右方的力源输出轴由于锥轮123驱动而倒转时,可使卷筒2倒转,将吊钩5上重物放下。

    实施例7:机械能机床。指各种由机械力源提供运行所需能量的机床。图87至图117是本例各子例图。各图中省略了电器走线详细表达。图100中的发电机511、图110中的发电机505、图112中的发电机510、图114中的发电机399、图115中的发电机3、图116中的发电机5以及图117中的发电机6均取用前述力源发电机组,由力源驱发电机发电,从而给机床电器供电,此类机床是间接式机械能机床。如图100中的由力源发电机组供电的电动机512改为机械力源,图101中的电机513改为机械力源,图94中的电机233、图112中图110机床中电机,图115中的电机2均取为前述力源,图116中的电机1与6,图117中的电机1也改为前述机械力源,由机械力源直接驱动这些机床时,各机床为直接式机械能机床。对于直接式机床,力源可由前述单板机控制,以实现机床的控制,前述的人控制力源实现机床控制也行。

    对于采用电机驱动力源,力源中小电机由市售电或本身发电机供电,如电机是直流电机,也可设电池供电。对于用电机驱动的力源,可采用现有技术控制电机运行速度。例如前述计算机控制。机械能机床也可是直接与间接交叉的混合式。例如图116示的机械能数控机床,由力源1驱回转刀架,力源6直接驱带轮,而由力源驱动的发电机组5,给特种电机2与4供电,间接驱动进给电机。数控机床包括各种数控机床,电机2与4可是各种数控电机,例如:无刷电机、步进电机、开关型磁组电机等等。

    以下对图87示机床原理与组成各件简介:

    前立柱21、前柱螺旋17、前上联板24、侧门12、侧上联板11、前门36、上框14、大托框83、后立柱169、底框44、底座45、小钩35、簧34、适应43、锁紧37等组成一种可打开又可封闭的机架,这由升降前柱螺旋17实现。小锁盒6、拉手7、后离合棒8、切换板16、盒6中小压簧301、钉302、块303、拉手7、转换板16、支板245、托框83、支起9、前离合棒315、离合框416、离台轮262、轴252、当拉手7被推拉时、互相配合实现螺旋17的脱或挂。也可实现轮262对轮259的脱和挂。当轮262挂轮259上后转双向开关308给电机233通电,经轮178、带179、轮91、驱轴89、经轮189、轴190、锥101、102、轮253,驱轮262,带动轮260,使螺旋17升或降。(开关307也可使电机倒转)轴箍254、焊柱21上的板24,当行程开关77、绵76切断电机233线路时,与靠链32、块78配合,定柱螺旋17。焊立柱21上的锥257与焊框83上的锥槽258,以及轴承107是配合件。对开200与445可随螺旋17上下行。轮39、轴40、锁38、门36、12、为辅助件。当电机233取为机械力源时,采用开关给图23中的电磁铁123通电,使图中右方的力源轴被锥轮124驱动,如图示,实现轴倒转。簧123当电磁铁123断电时经叉将锥轮对分离,并使柱轮对啮合,又使力源轴正转。

    当电机233经轴89、轮97、曲柄98、杆186、228、180、226、75带动装夹58、切削工具59切削工件57,槽托227、簧231、导柱232、挡板74、胶块71、垫500、槽220、底框44、垫41、轴承237、框5、锁413、栓69、70、调节374、螺母410、活轴381、调节372、悬架60、蕊375、轮66、65、摇柄67、轴397、台61、棘轮396、瓜402为辅助件或配合件。轴56、台蕊375、蜗轮379、栓68、螺母378、栓64、轴62、焊台61上的块436、53、组成分度装置。轴377、栓434、轴381、栓380、销413配合上述件,可使夹58装上执行件、加工外工作台上的非金属工件。

    左箱25中,框160、156、套161辅助蜗杆166驱轮155、套161运动。蜗杆163驱分度蜗轮159运转,爪143夹工件时,被分度。膛144、环142、套161、爪143构成类钻夹装置。板手348为钥匙。轴164、锁433、旋钮429为辅助分度件。右箱116中,蜗杆118驱轮121、螺旋顶针120、夹125、槽111中的管112、执行件113、126运动,块122辅助。上切削工具113由栓195、19固定,下切削工具126也由栓定位,双点划线示的套筒板手紧或松螺栓。垫194、197辅助。夹槽335由于收紧331、栓351作用而被张紧,槽335开口侧于非后隔板侧,其中可放入油石等加工工具,由栓333定位。双点划线示手锯336也可固其上。销466、413、拉棒8、使283脱离轮296,反之为挂上。电机233通电使螺旋283与螺母330沿柱169运行,使箱25上下行。锁413止转、离合棒8止转、框297与棒8螺纹联接。右相116升降原理相同,锁481可将运行至某处的二箱锁定。行程开关287、304、线盒115、167为切断电机线路辅件。

    图中给出的右下切框286、框中夹有6锥219。6锥219有椭圆孔,图中示出光杠137是椭圆截面的光杠,套于光杠137上的各轮均与光杠137是间隙配合。当用图中有螺纹的推拉341旋入右下拉杆128中,并拉下拉杆128运动至图7中的右下锁268另一侧时,图中的右下切框286即被下切板285牵向下运行。即,图中的6锥219要下降,脱离与右锥y124的接触。右锥y124是连轴锥轮。(左锥y154也是)此时启动电机,虽然光杠运转,右锥y124不运转,L块122也即不被驱动,当使用人将图4中的右下锁268往箱116外拉动,使右下锁268不挡住右下拉杆128。再推动推拦341,又可使6锥219恢复图4所示的位置,因为切板285处于死点位置,所以可将锁住保持。此时启动电机,光杆137即驱6锥219,6锥219即驱右锥y124转,右锥y124即驱L块122携带右y框114直线移动,即可使工具113与126移动。(右下锁268起着双向锁定下拉杆128的作用)也是同样的原理,5锥221是同法升降脱挂,只是驱动的是右锥X117(117也是连轴锥轮)带动右蜗杆118与右蜗轮121,进而使顶针螺旋120推或拉上、下切削工具113、126移动。也是同样的原理,图8中左箱25中的7锥328脱挂左锥X 165(同右X117一样,165也是连轴锥轮)可使左蜗杆166带动左蜗轮155转,进而使螺旋套161走直线移动;同样的,8锥329脱挂左锥y154,可使左螺母157携带左y框156移动。参图,各运动件的往返或正倒向运动可由控制电机233的转向实现。

    右锥X117、右锥y124与左锥X165、左锥y154在没被驱动时,其静止的保证是上下的两个锁柱196实现。锁柱196是螺栓,使用人用板手将其旋紧。

    图中示出左箱25上也有锁柱196,用来锁住左锥X165,左锥y154。

    图中给出的左下锁344,被左上锁343挡住,不可见,其与右下锁268在图中是对称的。(当左、右箱运动到图中位置时)

    更换挡圈88、顶工作台30的阿贝丝杠205、长螺母288、盘24的锥凸等为提高精度设。液箱10与94,风管23、滴液管22、阀20、风扇等为冷却装置。孔79、15、筒230等为加油润滑设。盘18、夹29、针136、爪47、匙210、工具126、锁锥451、板450、454、轮279、280、轮271、杆272、板49、柄437、轮440、441、螺旋48、板276、板49、锁住199,螺旋48均为辅助件。

    外工作台上的外夹54焊外支板373上。后门363、靠链365、后门锁364、小栓408、工作台转轴377、小轮轴379、销411、轴栓401、棘爪402、弹簧403、保险组件383、电容382、电设盒384、电设盒门407、插头405。

    工作台上的销138、环139、边板438、锥销218、行程开关444、行程开关443、行程开关152、小轴承439、挡圈442、轴承278、夹槽135、夹槽274、小整轴承273、小挡圈453、短轴栓455、垫块275、挡圈446、簧475、栓149、侧轴承147、轴螺旋146。(多个件是胶粘固定)

    顶部的栓417、焊压板414、挡圈460、挡圈462、簧467、簧465、堵槽171等均为辅助件或配合件。

    由上可见,图87示机床既是机械能车床的的实例,机械能铣床、机械能刨床的实例,又是机械能磨床、机械能钻床的实例。也可以作为机械能插床的实例。

    本例也可是采用前述力源第3例所示的输入燃油或其它能量的力源,其结构不再详细表达。其控制可是控制上油量等现有技术。操纵:①、所用机械力源是含有前述力源第1例串联起的串联式力源时,可用前述的手控制法,推图1中的紧急叉起停。②、对于速度稳定要求较高的,力源由图70或图72示计算机系统控制力源中小电机驱动,人仅将计算机通电,使其运行用户程序,控制电机按用户设定的程序运行。

    图115示万能铣床,其由机械力源直接或间接驱动并如图72示取自控力源时,取8031单片机控制。采用单片机自控时,力源的控制循环的装置,例如前述力源第1例的紧急叉,也是推到曲轴19不能再使凸轮轴转动的位置改由电机驱凸轮轴转,使被力源轴经传动件顶起锁住的力簧由电机控释放下行。(指前述力源例1)电路图71中的3个电机也不须同时驱动。力源第7例是电机直接驱动,不变。图72右方框中的2是指力源例1中电机13的多向继电器控制部分,3指电机8的,4指与图71相同的光电检测输入部分,此处的输入线为一根。图中的2732是控制程序存贮器。8031经8155控制电机与外设为现有技术,所以图72中简化了表达。当然也可用前述单板机控制。铣床电柜上有给计算机通电的开关,计算机通电即执行固化于2732中的控制程序。立铣等其它机械能铣床的控制与此相近似。在传动上,如仍用电机驱动,仅改用机械力源发电供给电力,为间接式机械能铣床,如直接由机械力源驱动,为直接式。力源的飞轮质量大小要取适当,如取低速力源,变速装置1可缩减,或取直接驱动。对于操作人直接控制的,可用图135示调速器调速,但力源均取串联式,且串联级数较多。对于上述的车床与下述的刨床、磨床等,也须注意这些问题。如机床减少变速装置,可降造价,注意飞轮质量,可提高起停等性能。这些装置的切削执行部分有的只作了部分调整。例如,工件的平面铣削,工件的刨削,以及取摩擦传动提高精度,对数控机床用摩擦离合,实现单或少电机驱多个执行切削装置等等,均不再详述。直接式的机械能机床的力源均将力源外框焊或铆或栓固机床上。图101示的刨床与图100示的磨床,当驱动力源也取自控力源时,也可用单片机控制。其用直接力源驱动的手控旋钮或开关均设在旁侧。用力源间接驱动时,也是力源发电,供给电力。限于篇幅,用上述相同或相近的方法驱动与控制的龙门刨床,外圆与内圆磨床等不再详述。图117示的机械能滚齿机右部的发电机组6上的旋钮7是图135中的变阻器R或图136中的旋钮6,力源取前述第7例,此发电机组上的旋钮于其它图中示发电机组上也有,不再一一交待。此旋钮可是购市售的,136示交流电机作为力源中的驱动电机或图135示直流电机作为力源中的驱动电机时,均取市售的,也取市售的交流电供电。对于直接式机械能机床上的机械力源,如力源有需供电的电器,如电机、计算机等,也取市售交流电供电,也均可设力源发电供电。图116中控制柜3中有机床与力源发电机组5两部分控制装置。此两部分控制装置也可合并,例如,用图73′示几个8031单片机组成的系统。

    实施例8:机械能木塑机床。包括各种木工机床(力源驱动的)。图118至图120显示机械力源12经带传动装置10驱动悬挂顶板3上的锯片5,并由锯片5一体的带轮经带4驱动嵌有刨刀的转筒2,从而实现对木或塑料原料的切割与刨削。安全罩1使刨刀不用时可被挡住。力源的另一端轴伸上的带轮13经带10与带轮6,锥轮轴16,驱动大锥轮以及与大锥轮弹性联接的轴15转动,从而使轴15上的钻夹头23转动,钻夹23上如装上钻头,即可实现对木或塑料原料的钻削。钻夹23上如装有铣刀,即可实现对木或塑料原料的铣削。钻夹上如装有端面嵌粘有砂纸的小圆柱头,即可实现对木或塑料原料的磨削。钻夹上如装有三爪或四爪卡盘,并于双点划线表达的,转动紧定栓可以取下的刀架21上固定车刀,即可对夹于三爪或四爪卡盘上的工件进行车削。手转架21上的摇把20与19可使刀具随刀架21上的移动头移动。刀架的内部结构与图中摇把转动时带动锥轮9驱螺旋平台18升落的结构相类似,也是摇把带动传动件驱螺旋移动。从而使移动头升落或沿图示方向左右行走。刀架也可用现有技术。双点划线示安全罩板7可转于外部,另一个也设于外部的弹簧22拉紧安全罩7的另一个可转折边。将此折边掀起,可用钥匙开或锁紧钻夹。现有技术的钻夹与钥匙不再表达。本机床也可用于有色金属加工。安全罩1是可推拉的。机械力源12如取第一级是前述力源第一例的串联式力源,与紧急30螺纹连接的把手29供使用人操作力源起动与停转,此处的紧急叉30取大,罩住灰孔。起动力源的人将把手内推后,可打开双点划线示机门25,用棒推转带轮,起动力源。如力源12取用燃油式的前述力源第3例,用现有的小燃油机取长轴增外伸小起动轮,由人拉带起动。如力源取前述第7例力源,用市售交流电供电,调速器27控力源内电机的起停、变速从而控力源的起停变速。本机床也可增离合器,将锯刨钻几处分别起停。组装时先顶框1各件组装好。

    实施例9:机械能冲压机(压力机)。图12示机械力源2经虚线示曲柄3带动连杆4、走轮6、力杆7,压上模框9下行,冲压底座8上待冲压件。调速器1是市售电风扇调速器,粘嵌于框槽中。力源2可采用前述任一种可由电机驱动或控制的串联式的力源。力源中电机机取与风扇调速器配套的电机。电路如图136所示。图中省略了导线走线表达。图示给电机供电的交流电源由用户提供。使用人旋转调速器1使力源内电机通电运行,从而起动力源使整个压力机点动或连续运行。图86是开式机械能压力机的传动图,力源5驱动飞轮4,开关17给力源内电机通电。(力源用前述第7例力源)用前述燃油式等综合式力源时,可用市售内燃机改装,也可如前述将内部连杆处调整。其操纵仍用现有的小内燃机的操纵法,例如,将力源轴取长,增一小起动轮。本冲压机的安全操作要求与现有的冲压机的安全操作要求相同。机械能压力机包括各种机械力源提供运行所需能量的压力机,例如曲柄压力机、摩擦压力机等。本冲压机的安全操作要求与现有的冲压机安全操作相同。图86中控制力源稳定运行的计算机9与图70或72所示系统相同。力源发电机组10与前述力源发电机组相同,也配有起停开关,也可由计算机控制,由发电机组给冲压机的动力电动机5供电(此时力源5改为电动机)时,机械能冲压机为间接式机械能冲压机。

    实施例10:机械能种殖机。图122至图127示种殖机,由前述机械力源拖动的发电机组供给运行所需的能量。本机暂定四层结构,据需要可增或减或调为流水线式。最上层室内的紫外线灯提供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如蔬菜,例如小白菜、苋莱等,生长所需要的光与温度。电机13驱螺旋9使往返移动的螺母11上的喷撒头当水阀31打开水管通道10时,给植物浇水。电机59驱搅拌棒15,将人打开密封门放入的有机物,例如剩饭、莱,搅碎搅匀。上水阀61当搅拌棒15运转时,经有均匀排布孔的水管,给拌室加水,使搅碎物稀释后从滤筛下漏入加压室发酵。发酵后的有机物沿有孔管12输给土壤。电机56驱增力杆57推拉活塞58于压气筒内往返,经类似自行车的气门咀,给发酵室加压,使肥料沿管输入土壤,并疏松土壤。电风扇26经管道25给各需通风室通风。第二层滤网7上撒豆子种豆芽,中部土壤中埋作物,右部种菌,为不需阳光的作物。各电热管5给室内加热,类似第一层的喷撒头38在水阀39配合下给各室上水。阀61′通电可将管道门右行打开,使上面已发酵的肥料下行。管道16与第一层一样,给土壤上肥。电机64驱增力杆63驱活塞62的加压装置与第一层相同。加压前,阀61′断电,使管道关闭。第3层家禽、畜饲养室。电机49驱传输带往返,使人从外室放带51上的食,可于室内往返走动。水槽43内的水是人从外槽加入。紫外灯28间歇杀菌,另一灯使室内有光线。电机40经蜗杆41驱与蜗轮弹性联接的螺旋36转动,驱固有电热装置,例如电热毯,的门34左或右行,控制网络风孔的进风量,调室内温度。电机44驱传输带27与46将滤网下的禽或畜粪卷输入管道25带走。最下层是水产养殖室,电机19驱传输带21将人放于外槽20中的食运入室内。水阀45与24给室内换水,电热装置22给室内调水温。

    也可将螺旋9改为喷撒管,水阀控制喷水。图中省略了各水阀所联水管以及水管所联自来水管的表达。

    上述的电机与电磁阀均设于安全罩内。电热门内的电热丝设于隔离件之内。各电机与阀的外壳焊或铆或栓联接于机架上。线路板制做采用现有技术,将主机板与接口板分开嵌装于小控制柜2的下方与上方,图中省略了控制柜散热孔的表达。也省略了各输入出导线的走线表达。各电加热装置,照明灯均取现有技术。

    本机也可设无土裁培部分。也可种草药、殖兔等其它可种殖的。

    本机的控制分力源发电机组与种殖两个方面。力源的控制采用前述的单板机控制,图中将单板机省略没画出,可设于另增台面上。旋钮67是力源66中驱动电机的人手控调速器,也可是购市售的风扇调速器,用风扇电机,发电机组中的发电机是取用的可发电220V交流电的小同步发电机。

    本发电机也可用前述8031单片机控制。嵌粘于各室65上的温度计68的感温端于室内,底部温度计69显示水温。名室的温度计供使用人掌握室温。柜2旁框上粘嵌有12个调温旋钮72,均是电路图138中左方的可变电阻R的调阻值旋钮。使用人据种殖物所需温度自定温度值。也可增毛发计检测湿度,由光电开关将检测信号输入控制中枢。结构图122中小控制柜2中的元件板1是示意性画出。继电器柜73中分层嵌固有继电器。柜门上的散热孔省略了表达。电柜2上的旋钮70是控制计算机的通电开关。也可设键盘与显示部分。控制部分电源取用现有LQ-1600有单片机打印机电源,其正5V端可提供1.0A电流,正35V可提供1.仙电流,两个12V端各提供0.2A电流,电源板设继电器柜上部,内有散热风扇。

    图137是可编程序控制器TNC-810的线路图。也是本机的控制部分线路。仅将原线路的24V地改为0电位。(考虑信号传输条件)接口板图138示扩展较多,所以继电器单设一柜,线路多为现有技术,不再详述。整个装置也可不取自控的,仅是人使用,而仅由机械力源发电,供给各室的加热照明等电力。当取自控的时,控制过程一般是温度偏高,即通风或通风加撒水。偏低即加热。定时上水、上肥、上食。

    自控装置中的继电器改为晶体管可降造价。图138示线路中省略表达的通断线路的继电器有上下二层撒水阀3个,电机3个,搅拌压气电机3个,稀释肥上水与下行肥控制阀计2个,上层灯1个,开关二层电热元件3个,第3层运食带电机1个上水阀(图中省略表达)1个,驱出粪带电机1个,灯2个电热门1个开关,驱门二电机设2个开关,底层输食带电机1个,电加热1个,换水阀2个,外管中风扇电机4个用一个继电器。无食铃2个,计30个。电路图138中用省略号表达的测温热敏电阻分布在整机的各室,每室2个,均为上限温度与下限温度检测,对水产增1个水底测温上限,加上光电测食有无2个,第3层水槽中水有无电极检测,上二层撒水管位置开关与第3层门位置开关XKI至XK12,计12个,总计28个信号。

    实施例11:机械能液压装置。图134中管6左侧是机械能液压机床图129中的液压泵4,右侧是前述力源第7例第1或第2子例的外形图,(也可用9个力源  串联起的力源)图134示力源9经力源轴7与联接管6带动轴5,使前泵体2中的阀体2运转,从而使活塞1于阀体2中往复运动,经配流盘3上的配流窗口,完成吸压油工作,使图129示的液压装置工作。图134中泵左端是变量机构,与泵的其它部分以及图129示液压机床详细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详述。力源9的详细结构前已给出。力源可采用前述的计算机控制或人操作控制。图130示的是由机械力源驱动,经外力源再次增力的力源液压泵的原理图,这类泵也可代替图134示的无外力源的柱塞泵。当然,图134柱塞泵换为齿轮泵或叶片泵等也可。上述为直接式机械能液压装置。图134中的4指泵体。变速器8据需要定。力源中驱动电机与调速器10均如图136所示,可购市售的,如前述的小风扇电机与调速器。图示液压装置也可由图129示力源发电机组20供电,由电机驱动。图130中的力源6也可不用,而仍用现行的电动机驱动,只是由前述力源驱动的力源发电机组供电,均为间接的机械能液压装置。

    图128示液压千斤顶,由左侧力源1经曲柄1′,连杆2′增力杆3′驱动小活塞3。千斤顶原理不再详述。力源1取用前述力源第4例,由多个力源第1例串联起。图128中力源1下方的把手4供使用人推拉以起动或止动力源。此处的把手实即力源实施例1中的紧急叉,较图1中的叉1加长了。力源1的外壳焊于油箱外壳上。

    图示液压驱动的机床可是任一种液压机床,例如液压磨床液压铣床等。图中省略了力源控制装置单板计算机与走线的表达。力源也可由单片机或其它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同图70、71、72此处所说的液压装置,可以是液压机械,包括工程机械,例如液压起重机,也包括一般机械,例如注塑机、捆扎机,也可是液压交通运输工具,例如液压自卸运输车、液压制动车辆;也可是液压机床或是液压生产线,为压缩说明书篇隔不一一举例。

    图131示机械能液压工程机械代表例挖掘机,其走动装置由前述串联式力源驱动,内部结构不再详述。图131示斗杆油缸1,铲头油缸2,动臂油缸3协调作业,实现挖掘作业。机械力源发电机组4或机械力源4驱液压泵原理同上。图132是机械能液压注塑机其内部液压传动部分的详细结构也与图129近似,不再表达,图132中机械力源2与5的外壳上嵌装有旋钮2与4,机械力源直接或间接驱动齿轮泵或叶片泵或柱塞泵,当注塑机由机械力源2与5驱动时,为直接式机械能注塑机。当机械力源2与5改为电动机由图示机械力源发电机组20供电时,为间接式机械能注塑机。加热装置8也可由机械力源发电机组供电,旋钮21是机上力源中驱动电机的调速旋钮,购市售的即可,采用图136示电路。图134示驱柱塞泵力源8也可是前述力源第3例燃油式或输入其它能量的力源,其内部结构不再详细表达。图132示的液压注塑机也可改为双力源(即内外旋转与走直线二力源装置)直接驱动,抛去液压部分,为纯机械能注塑机。

    上述机械能液压装置中力源或机械能发电机中力源的控制,由操作人手控的均可取与图135、图136示旋钮或开关,或人操纵前述力源第1例的紧急叉等操纵件;自控的可类似前述力源第1例所述的给自控装置通电等方法。以下对图中各件说明:图129中油箱1、滤油器2、回油管3、12、14、液压泵与电机或机械力源4、弹簧5、钢球6溢流阀7、压力支管8、开停阀9、压力管10、开停手柄11、节流阀13、换向阀15、换向手柄16、活塞17、液压缸18、工作台19、力源发电机组20等组成机械能液压机组。图128中,千斤顶由机械力源1、液压缸2、活塞3、单向阀4、7、管道5、6、10、大活塞8、工作缸9、截止阀11、油箱12、油路配件3-1与8-1、升举螺杆13等组成。图132中,机身1、电机或机械力源及油泵2、注射油缸3、齿轮箱4、齿轮传动电机或机械力源5、料斗6、螺杆7加热器8、机筒9、喷嘴10、定模固定板(安装板)11、模具12、拉杆13、动模固定板(安装板)14、合模机构15、合模油缸16、螺杆传动齿轮17、螺杆花键18、油箱19力源发电机组20等组成机械能注塑机。图130中,曲柄7经连杆5驱导槽4中的轮3压下各力杆8,推块9顶柱塞10于腔12中左行,簧11使塞10右行,吸油阀1与压油阀2配合工作。

    凡用力源第7例第一子例的,将图62中右方轴伸取短,设于整机架上的机械力源一般是将力源外壳铆或焊或栓联接于机架上。也有的是固定在基础上。机械能整机或装置的结构均可调整演变,但其都有一点不变,即:运行所需的能量由机械力源直接或间接的供给。机械能整机的润滑、散热,减振减噪均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各例多可用油壶滴油润滑,散热多可用风扇自冷或它扇冷却,必要的用水冷。减振多可用设减振垫等。图133示的有减速的旋钮1,转动时可使市售变阻器2(即图135中的R)的阻值调节较细,如旋钮1是电动机,用计算机控其转速,也可经变阻器2使力源内的驱动电机变速,对用串联式机械力源的,均可设将末级与初级之间的传动装置脱挂的离合器。显然选择适当机械力源,掌握散热润滑、械振减噪,采用合适的控制装置,对粉碎机、输运机、轧机、食品机、纺织机、印刷机、复印机、蒸发机、制糖机、水压机等需动力方运行的机器,均可由机械力源提供运行所需能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显著进步:

    1、本发明开始了机械能整机时代。

    2、机械能整机效率高,简洁。

    3、不需供电的类型的机械能整机无导线传轴的问题。减少林立的传输线路,减少人身事故。

    4、据统计数字,全国风机与泵的年耗电量占整体数字的1/3,采用机械能风机与机械能泵将使耗电量下降。

    5、本发明同时开始了近无动力花费整机时代。

机械能整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机械能整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机械能整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能整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能整机.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机械能整机。解决近无动力花费整机的实现问题。所用方案是:机械能整机运行所需的能量由生产机械能的机械力源供给。给出多种机械力源(包括第一永动机)与机械能制冷机、压缩机、泵、风机、剪板机、起重机、机床、木塑机床、冲压机、种殖机、液压机等。本发明开始了机械能整机时代,同时也开始了近无动力花费整机时代,它将对人类进步有深远影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