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756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04787.4

申请日:

2006.01.28

公开号:

CN1812703A

公开日:

2006.08.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18(2006.01); H05K5/02(2006.01); G06F1/16(2006.01)

主分类号:

H05K7/18

申请人:

富士通西门子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F·克勒; M·贝茨; A·谢勒

地址:

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2005.01.28 DE 102005004104.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民军;胡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型保持架(1),具有壁板部段(3)和与这壁板段成角度连接的,用于支承接收在外壳型保持架里的内装式模块的支承面(4),其中,壁板部段(3)只是在第一个边(5)上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一个壁板(2)连接,并在壁板部段(3)的另外几个边和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之间有切开口(6),因此壁板部段(3)可以相对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沿着第一个边(5)弯曲。

权利要求书

1.  外壳型保持架(1),具有壁板部段(3)和与这些壁板段成角度连接的、用于支承在这外壳型保持架(1)里所接收的内装式模块的支承面(4),其特征在于,壁板部段(3)只是在第一个边(5)上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一个壁板(2)连接,而且在壁板部段(3)的其它边和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之间有切开口(6),因此壁板部段(3)可以相对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沿着第一个边(5)弯曲。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型保持架(1),其特征在于,支承面(4)设计成水平的突起,其中这些突起从外壳型保持架(1)的可弯曲壁板部段(3)里弯出来。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壳型保持架(1),其特征在于,外壳型保持架(1)在其壁板(2)和壁板部段(3)的第一个边(5)之间具有一个冲压入的凹沟(7),在这凹沟处可以使壁板部段(3)弯曲。

4.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壳型保持架(1),其特征在于,壁板部段(3)只在第一个边(5)的一个局部段(8)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连接,而第一个边(5)的其它部段则通过切开口(6)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分开。

5.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壳型保持架(1),其特征在于,外壳型保持架(1)是一个驱动器保持架,而这内装式模块是一半或完全结构高度的5″驱动器。

说明书

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型保持架,它具有壁板部段和与这壁板段成角度连接的、用于支承接收在外壳保持架里的内装式模块的支承面。
背景技术
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是众所周和的。这种外壳型保持架用作例如将驱动器模块接收在一个计算机外壳的驱动器保护架里。由于所要接收的器具多种多样,因此这里往往至少并不规定所要接收的模块的其中一个外形尺寸。例如有5″驱动器模块以整个或一半结构高度接收在外壳型保持架里。此时使具有一半结构高度的内装式模块继续扩展为整个结构高度的内装式模块,因此附属的外壳型保持架通常都设置有支承面用于接收具有一半结构高度的内装式模块。
但为了能够将整个高度的内装式模块接收在一个这样的外壳型保持架里,必须至少能将外壳型保持架的一些支承面从保持架的内腔里去掉。这通常是通过将若干个支承面设计成事后用螺钉拧入在外壳型保持架里的附加件来达到。当装入整个高度的模块时通过松开螺钉连接,使这样一些妨碍接收内装式模块的支承面又从外壳型保持架里去掉。这样附加的支承面的事后装入和可能的拆除是花钱多的而且很费事。组装好的外壳不仅由外壳型保持架本身,而且由附带所必须的支承面组成。
替代方案也可以使用导轨来接收内装式模块。这些导轨只是在接收内装式模块时才装入在外壳型保持架里。这种方案也是相对来说费事的并且要求这导轨作为一个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相对来说花钱多的附加件。
在制造外壳和接收内装式模块时由于要接收不同结构高度的内装式模块而产生的花费以及用于必需的附加件的费用,由于接收完全高度的内装式模块的情况很少,因而显得不太合理。
发明内容
因此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外壳型保持架,它可以用来接收不同结构高度的内装式模块,而不必从外壳型保持架里拆除附加的支承面或者将导轨装入到外壳型保持架里去。
按照发明此任务通过一种外壳型保持架来解决,它具有壁板部段和与这部段成角度连接的、用于支承接收在外壳型保持架里的内装式模块的支承面,其特征在于,这些壁板部段只是在第一个边上与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连接,并在壁板部段的另外几个边和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之间有切开口,因此壁板部段可以相对于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沿着第一个边而弯曲。
基本状态时支承面这样布置在外壳型保持架里,它可以接收这些一半结构高度的内装式模块。发明可以有利地使壁板部段和与之连接支承面由于按照发明的切开口而能够从外壳型保持架的内部向外弯出来,从而可以接收具有高的结构高度的内装式模块。为此使可弯曲的壁板部段只在唯一个边上与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连接,而在壁板部段的其它边和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之间的切开口则允许这壁板部段沿着第一个边从外壳壁里弯出来。用于弯曲所必须的在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里的切开口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就已在外壳壁里加工出来。
壁板部段与支承面的连接可以作得很稳固,这保证了在由一个所接收的内装式模块所引起的重力的方向上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可以这样来实现壁板部段的第一个边与外壳保持的壁板之间的连接,使壁板部段和与之连接的支承面能够方便地从保持架的壁板里弯出来。因为在正常工作时,就是在装配后状态下,在此方向上并没有力作用于这壁板部段上。
更有利地在外壳的制造过程中已经在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和可弯曲的壁板部段之间准备好了这连接,因此该壁板部段可以方便地相对于外壳型保持架地壁板沿着壁板部段的第一个边弯曲。这里例如可以在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和壁板部段的第一个边之间设有一个冲压进去的凹沟。同样也可以使壁板部段只在第一个边的一个局部段上与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连接。
发明的其它细部情况和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加以说明。
以下根据二个实施例按照附图对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按照发明的具有可弯曲的壁板部段的外壳型保持架;
图2:一个可弯曲的壁板部段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俯视图;
图3:一个可弯曲的壁板部段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一种外壳型保持架1,其壁板2各有四个可弯曲的壁板部段3。可弯曲壁板部段3成角度与支承面4连接。另外这可弯曲的壁板部段3在第一个边5上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其中一个壁板2连接。在壁板部段3的另外几个边和外壳型保持架的壁板2之间有切开口6。
图2表示沿着截面A-B在壁板部段3的第一种实施形式上的一种详细俯视图。这里壁板部段3用与之连接的支承面4通过一个凹沟7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错开。若要使一个内装式模块接收在这外壳型保持架1里,这内装式模块要求将支承面4从外壳型保持架1的里面去掉,那就使壁板部段3和与之连接的支承面4在图2箭头方向上从外壳型保持架1的内部弯曲出来。通过这冲压入的凹沟7就可以相对容易地使壁板部段3在箭头方向上实现弯曲。
图3表示了发明的第二种实施形式。这里这壁板部段3和与之连接的支承面4只在第一个边5的一个局部段8处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连接。第一个边5的其余局部和壁板部段3的其它边通过切开口6与壁板2分开。这就可以以与第一个实施例那样类似方式从壁板部段3连同与之连接的支承面4弯曲出来。
在二个实施例中一个与壁段3直角弯曲的突起用作为用于装入内装式模块的支承面。有利的是:一种由于接收了内装式模块而产生的保持力垂直作用于支承面4上并因此平行于壁板部段3的第一个边5的弯曲轴线作用。内装式模块因此对壁板部段3并不施加会引起壁板段3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里无意地弯出去的力。因此按照发明的外壳型保持架用这些与之连接的支承面具有用于保持内装式模块所必需要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借助于适合的工具使支承面弯出来。
但是按照发明的外壳型保持架1可以有另一种替代的实施形式,其中一个壁板部段3的第一个边5也设于另外的方向上。例如第一个边5可以通过一个三角形的一个斜边在支承面4之下或者之上形成,就是说是倾斜布置。其中支承面4可以与三角形的一个水平边连接,而三角形的最后一个边则按照发明通过切开口6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分开。同样第一个边5也可以平行于支承面4,也就是水平布置。那么即使在一个这样的布局中,由于接收的内装式模块而引起的重力也不会造成使壁板段3向外方向上弯曲所需的力。
标号表
1.外壳型保持架
2.壁板
3.壁板部段
4.支承面
5.第一个边
6.切开口
7.凹沟
8.局部段

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接收内装式模块的外壳型保持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型保持架(1),具有壁板部段(3)和与这壁板段成角度连接的,用于支承接收在外壳型保持架里的内装式模块的支承面(4),其中,壁板部段(3)只是在第一个边(5)上与外壳型保持架(1)的一个壁板(2)连接,并在壁板部段(3)的另外几个边和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之间有切开口(6),因此壁板部段(3)可以相对于外壳型保持架(1)的壁板(2)沿着第一个边(5)弯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