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01544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06258.2

申请日:

2008.08.21

公开号:

CN101802510A

公开日:

2010.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3/28申请日:20080821|||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3/28; F24F1/00

主分类号:

F24F13/28

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崎良信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7.12.13 JP 2007-32213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代理人:

李雪春;武玉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把过滤装置插入到开口部内的空气调节机。具体地说,该空气调节机包括:过滤装置(9),沿箱体(4)的吸入口(6)的背面一侧配置;清扫装置(12),用于对过滤装置(9)进行清扫;移动路径(A),用于使过滤装置(9)相对于清扫装置(12)移动;以及导向部(50),构成移动路径(A)的一部分;通过以导向部(50)的一端为中心使另一端转动,将移动路径(A)向箱体(4)外侧方向打开,导向部(50)包括配置在过滤装置(9)的表面一侧的表面构件(52)和配置在过滤装置(9)的背面一侧的背面构件(53),在移动路径(A)打开的状态下,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之间的宽度从导向部(50)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变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调节机,包括: 过滤装置,沿箱体的吸入口的背面一侧配置; 清扫装置,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进行清扫; 移动路径,用于使所述过滤装置相对于所述清扫装置移动;以及 导向部,构成所述移动路径的一部分; 通过以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为中心使另一端转动,将所述移动路径向箱体外侧方向打开, 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配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表面一侧的表面构件和配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背面一侧的背面构件,通过使所述表面构件转动,利用连杆机构使所述背面构件转动,在所述移动路径打开的状态下,所述表面构件和所述背面构件之间的宽度从导向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变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面构件转动到规定角度后,所述连杆机构使所述背面构件随所述表面构件的转动而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设置有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用于在所述表面构件和所述背面构件一起转动规定角度后的状态下,固定保持所述表面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保持机构固定保持所述表面构件的状态下,利用所述连杆机构保持所述背面构件相对于所述表面构件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限制所述表面构件的转动。

说明书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扫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机中,沿室内机箱体的吸入口的背面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能够去除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进入到箱体内。如果过滤装置脏污,则由于过滤装置堵塞会导致空气调节机的空气调节能力下降,所以需要进行清扫。 

    因此,有一种可以自动地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扫的空气调节机。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147122号)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机),其包括:板状的过滤装置,沿箱体吸入口的背面一侧配置;清扫装置,用于对该过滤装置进行清扫;以及移动路径,用于使所述过滤装置相对于该清扫装置移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置有构成所述移动路径一部分的导向片,通过以设置在导向片一端的转动部为中心使其另一端转动,从而把移动路径向箱体外打开。 

    由此,通过使过滤装置往复移动,可以利用过滤装置清扫部自动地对整个过滤装置进行清扫,并且在通过使导向片向箱体外打开,把过滤装置取出后并再次安装过滤装置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把过滤装置插入到移动路径内。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中,虽然使导向片向箱体外打开,但由于构成导向片的内导向片和外导向片形成为一体,所以导向片的开口部的宽度与过滤装置的移动路径的宽度大体相等。因此,开口部还达不到用于插入过滤装置的足够的宽度,所以插入过滤装置时比较费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把过滤装置插入到开口部内的空气调节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过滤装置,沿箱体的吸入口的背面一侧配置;清扫装置,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进行清扫;移动路径,用于使所述过滤装置相对于所述清扫装置移动;以及导向部,构成所述移动路径的一部分;通过以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为中心使另一端转动,将所述移动路径向箱体外侧方向打开,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配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表面一侧的表面构件和配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背面一侧的背面构件,通过使所述表面构件转动,利用连杆机构使所述背面构件转动,在所述移动路径打开的状态下,所述表面构件和所述背面构件之间的宽度从导向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变宽。 

    按照上述结构,导向部设置有作为单独个体的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分别使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转动,可以把移动路径向箱体外侧方向打开。此外,当插入过滤装置时,如果过滤装置碰到表面构件,则由于表面构件向打开方向转动使开口部变大,所以容易插入过滤装置。 

    此外,按照上述结构,在移动路径处于关闭状态下,设定成使整个移动路径的宽度大体相等,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相对并隔开间隔配置。因此,通过向打开移动路径的方向分别转动打开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能够使作为移动路径开口部的导向部的宽度(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之间的宽度)从导向部一端朝向另一端变宽。 

    换句话说,可以使导向部(开口部)的内表面为锥形,从出入口一侧朝向里侧变窄,从而能够容易地把过滤装置插入到移动路径内。 

    此外,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通过使所述表面构件转动,利用连杆机构使所述背面构件转动。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使表面构件转动,使背面构件也转动,所以操作性能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表面构件转动到规定角度后,所述连杆机构使所述背面构件随所述表面构件的转动而转动。 

    按照上述结构,在表面构件转动到规定角度之前,背面构件不转动。 因此,通过仅使表面构件转动,能够使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之间的宽度从导向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变宽。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使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一起进一步转动,能够使导向部朝向箱体外侧方向,从而能够将过滤装置平滑地导入移动路径内。 

    而且,当导向部发挥作为移动路径的功能时,使表面构件向反方向转动即可。由此,可以使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之间的宽度变窄,使两者返回到原来的平行状态(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之间的间隔为大体固定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优选的是,所述空气调节机设置有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用于在所述表面构件和所述背面构件一起转动规定角度后的状态下,固定保持所述表面构件。按照这种结构,当插入过滤装置时,由于可以保持作为移动路径开口部的导向部的宽度足够宽,所以容易插入过滤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也可以在利用所述保持机构固定保持所述表面构件的状态下,利用所述连杆机构保持所述背面构件相对于所述表面构件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 

    按照这种结构,仅采用只保持表面构件的保持机构,就可以保持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所形成的角度为规定角度,由于利用连杆机构来保持背面构件,所以不需要单独设置保持背面构件的保持机构。 

    此外,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也可以利用所述保持机构限制所述表面构件的转动。 

    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防止表面构件转动过度。而且不需要单独设置转动限制构件。 

    此外,也可以使构成所述导向部的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绕相同的转动轴自如转动。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由导向部构成使过滤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的一部分,该导向部包括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由于通过以该导向部的一端为中心转动打开另一端,将移动路径朝向箱体外侧方向打开,所以可以 简单地把过滤装置插入到移动路径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包括导向装置和清扫装置的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1的A‑A线剖面的导向部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1的A‑A线剖面的导向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7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保持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保持机构的保持状态的图。 

    图13是过滤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要部放大图。 

    图15是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移动路径    1室内机         2热交换器 

    3室内风扇    4箱体           5前面板 

    6吸入口      7吹出口         8导风面板 

    9过滤装置    10导向装置      12清扫装置 

    13过滤网     13a树脂制薄片体 14过滤装置边框 

    14a纵边框    14b横边框       14d凹凸 

    15肋条       15a纵肋条       15b横肋条 

    18中央件     21内导轨        22外导轨 

    30电动机    32齿轮        35吸引装置 

    37上壳体    38下壳体      50导向部 

    52表面构件  53背面构件    54导向轴 

    55连杆机构  56卡合销      57支承板 

    58卡合孔    59锁定机构    60保持机构 

    61保持杆    6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2中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包括导向装置和清扫装置的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沿图1的A‑A线剖面的导向部的立体图,图8是沿图1的A‑A线剖面的导向部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表示图7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图8的导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保持机构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保持机构的保持状态的图,图13是过滤装置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要部放大图,图15是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本发明空气调节机包括室内机1和室外机(未图示)。室内机1包括箱体4,在所述箱体4的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2和室内风扇3等。如图1~6所示,箱体4包括:前面板5,支承成能够自如地打开或关闭箱体4的前面开口;吸入口6,在箱体4的顶面一侧制成格子状,用于吸入室内空气;以及吹出口7,设置在箱体4的前面的下部,用于吹出热交换后的冷暖风。 

    整个吹出口7被导风面板8覆盖。导风面板8的大小制成能够覆盖吹出口7和吹出口7的上方。在导风面板8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转动轴,以一端的转动轴为中心使另一端转动,由此,把风吹向所希望的方向。 

    箱体4的前面开口用于把薄片状的过滤装置9安装到箱体4内。前面板5的上部转动自如地固定在箱体4的侧面上,通过将前面板5的下部向上方拉起,能够打开箱体4的前面。 

    如图2所示,在箱体4内,从吸入口6到吹出口7之间设置有通风通道,在该通风通道内把吸入口6一侧作为上游,依次配置有过滤装置9、室内热交换器2和室内风扇3。室内热交换器2为倒V形。此外,在箱体4内还设置有用于清扫过滤装置9的清扫装置12。 

    吸入口6设置在箱体4顶面左右方向的大体整个表面上。过滤装置9沿着吸入口6的背面配置。具体地说,过滤装置9具有弯曲性,其包括覆盖吸入口6右半边的右过滤装置9b和覆盖吸入口6左半边的左过滤装置9a。从吸入口6吸入的空气全部通过过滤装置9,由此,去除空气中的灰尘。 

    过滤装置9a和9b分别被导向装置10支承。导向装置10分别配置在箱体4的侧壁的里面一侧、且沿前后方向搭设在箱体4的大体中央的中央件18的两个侧面上,由此,导向装置10分别支承左右过滤装置9a、9b的左右两个端部。 

    导向装置10不仅在吸入口6背面附近支承过滤装置9,而且还发挥作为用于使过滤装置9移动的移动路径A的功能。即,导向装置10沿箱体4的吸入口6设置(区域10a),并从此处进一步向前方一侧延伸设置。具体地说,如图2、图3所示,导向装置10在区域10a的前方一侧,向下方倾斜并到达前面板5附近(区域10b),再从此处向内侧折返成U形(区域10c),并经过区域10b和热交换器2之间到达吸入口6附近(区域10d)。而且,各区域10a~10d由平滑的曲线连接。 

    上述导向装置10发挥作为使过滤装置9能够移动的移动路径A的功能。在区域10b内,移动路径A设置成经过清扫装置12,在此,对在移动路径A内移动的过滤装置9进行清扫。如图6所示,导向装置10和清扫装置12能够组装成一体,由此,被作为一个单元来使用。因此,导向装置10和清扫装置12能够作为单元被组装在箱体4内。而且,图6是表示在左右导向部50、50中,左导向部50处于关闭状态、右导向部50处于打开状态。 

    导向装置10包括:内导轨21,引导U形的移动路径A的内周一侧;以及外导轨22,引导移动路径A的外周一侧。如果在以上述方式形成的 导向装置10的内导轨21和外导轨22之间夹持过滤装置9的左右两个端部,则能够进行引导使过滤装置9呈大体U形移动。 

    移动路径A的长度优选的是当使过滤装置9向下侧移动时,使过滤装置9上侧的端部到达导入到清扫装置12的位置。由此,可以清扫到过滤装置9上侧的端部。 

    此外,在区域10c内,从区域10b和区域10c的边界附近到最接近前面板5的位置的部分,取代内导轨21和外导轨22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移动路径A的导向部50。导向部50设置在比清扫装置12更靠向箱体的前方一侧(靠近前面板5)。 

    导向部50分别设置在左过滤装置9a一侧和右过滤装置9b一侧。在移动路径A处于关闭状态下,导向部50成为移动路径A的一部分,并且当打开移动路径A时,发挥作为移动路径A的开口部的功能。 

    导向部50包括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为沿过滤装置9的左右方向(空气调节机的左右长边方向)的长板状。在移动路径A处于关闭状态下,表面构件52发挥作为外导轨22的功能、背面构件53发挥作为内导轨21的功能。因此,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的用于引导过滤装置9的表面,具有与区域10c的弯曲形状相配合的弯曲形状。 

    在表面构件52的沿长边方向的端部中,在后端部(当从正面观察空气调节机时为上端部)上设置有剖面为C形的轴承52a。在清扫装置12的前侧设置有轴向与空气调节机的左右长边方向平行的导向轴54。轴承52a安装在导向轴54上,能够以导向轴54为中心转动。即,表面构件52以上端(一端)为中心,使下端(另一端)能够转动。 

    导向轴54被固定在清扫装置12上。而且,清扫装置12的左右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被固定在导向装置10上,由此,导向轴54和导向装置10的位置关系被固定。 

    此外,背面构件53也相同,在沿长边方向的端部中,在后端部(当从正面观察空气调节机时为上端部)设置有剖面为C形的轴承53a,轴承53a能够以导向轴54为中心转动。即,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在 上端(一端)以相同的转动轴为中心,使下端(另一端)能够转动。 

    在不使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转动的状态下,即,当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发挥作为移动路径A的一部分的功能时(关闭姿势时),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相对并隔开间隔配置,在两者之间设置用于引导过滤装置9的间隙。该间隙设定成与导向部50以外的移动路径A的宽度X大体相等,以使沿内导轨21和外导轨22引导的过滤装置9能够连续并顺畅地通过该间隙。 

    通过使上述导向部50的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的另一端(下端)向箱体前方转动(转动打开),可以打开移动路径A。此时,由于导向部50和区域10b大体呈直线排列,所以能够将导向部50作为出入口,容易把过滤装置9导入到移动路径A内,或者从移动路径A内导出。 

    实际上,为了转动打开导向部50,通过进行转动操作把表面构件52的下端部向上拉起,并利用连杆机构55使背面构件53和表面构件52一起转动。 

    下面对连杆机构55进行说明。在表面构件52的左右两端上,与表面构件52的长边方向大体平行地设置有卡合销56。而且,在背面构件53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从背面构件53向大体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承板57。在支承板57上设置有长孔形的卡合孔58,表面构件的卡合销56活动嵌入该卡合孔58中。在卡合销56活动嵌入卡合孔58的状态下,当转动打开表面构件52时,卡合销56相对于转动方向具有活动空间。由该卡合销56和卡合孔58构成连杆机构55。 

    虽然卡合销56和支承板57分别设置在靠近导向轴54一侧,但是也可以设置在远离导向轴54一侧。如果把卡合销56和支承板57设置在靠近导向轴54一侧,则与把卡合销56和支承板57设置在远离导向轴54一侧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用于得到规定角度θ1所需的活动空间的高度小。因此,不容易成为空气调节机内部的障碍物。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导向部50的动作进行说明。导向部50当前处于关闭姿势。为了对过滤装置9进行清扫或更换等,当把过滤装置9从室内机取出时,首先打开前面板5,从而露出表面构件52。在表面构 件52上设置有锁定机构59,该锁定机构59用于在关闭姿势下锁定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 

    如图6所示,虽然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59通过将操作杆向左右方向滑动,能够切换锁定或解除状态,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公知的机构。通过解除该锁定机构59的锁定状态,能够使表面构件52转动。 

    如图8所示,如果转动打开处于能够转动状态的表面构件52(在图中绕顺时针转动),则卡合销56也转动。在转动表面构件而使表面构件52与背面构件53所形成的角度为规定角度θ1的中间位置M上,卡合销56与卡合孔58接触。 

    虽然背面构件53由于重力有向关闭方向转动(转动关闭)的趋势,但是在卡合销56和卡合孔58接触的状态下,如果持续转动打开表面构件52,则带动背面构件53也转动打开。 

    即,如图10所示,当表面构件52从中间位置M进一步转动时,在卡合销56和卡合孔58接触的状态下,换句话说,在保持规定角度θ1的状态下,也同时转动打开背面构件53。接着,在表面构件52从中间位置M进一步转动规定角度θ2时,背面构件53成为打开姿势。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同时转动时,由于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绕相同的轴(导向轴54)转动,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所以使连杆机构的结构简单。 

    如上所述,当导向部50处于打开姿势时,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之间的宽度从上端朝向下端变宽,上端(一端)大约为宽度X,下端(另一端)为宽度X1(X1>X)。即,可以使导向部50的内表面形成锥形,从出入口50a一侧朝向里侧变窄,从而能够容易地把过滤装置9插入到移动路径A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保持机构60,在表面构件52处于打开姿势的状态下,固定保持表面构件52。保持机构60具有与表面构件52的转动轨道接触的保持杆61。保持杆61的基部固定在清扫装置12上,其前端部61a制成半圆球状,且前端部61a弯曲成与主体部61b成大体直 角。即,前端部61a的轴向与表面构件52的长边方向大体平行。 

    另一方面,在表面构件52的与保持杆61抵接的位置上形成开口62。虽然开口62能够使保持杆61的主体部61b通过,但是前端部61a与开口62的开口端缘接触。而且,保持杆61相对于处于打开姿势的表面构件52倾斜,在表面构件52处于打开姿势之前,前端部61a与开口62的端缘抵接。 

    下面对具有上述保持杆61和开口62的保持机构60的动作进行说明。当转动打开导向部50时,如果表面构件52接近打开姿势,则如图11所示,保持杆61的前端部61a与表面构件52的开口62的端缘接触。保持杆61由合成树脂制成,由于具有弹性,所以如果对其前端部施加外力,则容易弹性变形而产生弯曲。 

    因此,在前端部61a与开口62的端缘抵接的状态下,如果持续转动表面构件52,则前端部61a一边搭在开口62的端缘上,一边向后方弯曲,当越过开口62时立即返回到初始状态,并在该姿势下,导向部50被保持杆61保持(参照图12)。 

    由此,保持杆61的前端部61a成为被表面构件52的开口62卡住的状态,即使手离开表面构件52,表面构件52也保持打开姿势。此时,虽然背面构件53由于重力有向关闭方向转动的趋势,但是由于卡合销56处于与卡合孔58接触的状态,所以背面构件53不能够转动关闭。换句话说,背面构件53处于被连杆机构55保持的状态。 

    并且,通过利用保持机构60保持表面构件52,可以把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所形成的角度保持为规定角度θ1。在这种保持状态下,把过滤装置9从移动路径A内取出。 

    此外,在想要进一步转动打开处于打开姿势的表面构件52的情况下,由于开口62的端缘之中与轴承52a最接近一侧的端缘接触保持杆61,所以限制了表面构件52的转动。即,保持机构60起到了限制表面构件52转动的止动件的作用。 

    过滤装置9的长度为在空气调节机使用状态下(过滤装置9配置成覆盖吸入口6的状态),过滤装置9前端与导向部50的下端位于大体相 同位置。如图3、图5所示,当导向部50处于打开姿势时,由于背面构件53和表面构件52一起转动,所以过滤装置9也被背面构件53按压而转动。因此,当导向部50处于打开姿势时,过滤装置9的前端朝向箱体4的前方,从而能够容易地把过滤装置9取出。 

    如上所述,利用背面构件53可以使过滤装置9的前端(前面板一侧的前端)从位于空气调节机里侧的位置向容易取出的位置移动。由此,能够容易握住过滤装置9的前端,把过滤装置9取出。 

    在表面构件52被保持机构60保持的状态下,表面构件52和背面构件53之间的间隔为出入口50a一侧大、随着朝向里侧逐渐变小的漏斗形(从侧面看)。该里侧的间隔为与导向部50以外的移动路径A大体相等的宽度X,而出入口50a一侧的宽度比里侧的宽度大。 

    因此,可以容易地把过滤装置9从宽度比移动路径A宽的出入口50a插入到移动路径A内。如本实施方式的分离式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大多安装在墙面的高处。因此,大多难以取出或插入过滤装置9。 

    由于过滤装置9薄且具有柔软性,所以容易弯曲。因此,想要握住过滤装置9的下部,把过滤装置9从出入口50a插入,则由于过滤装置9容易产生弯曲,所以如果像现有技术那样,使出入口的开口宽度与移动路径A的宽度大体相等,则难以插入。 

    然而,本发明由于使出入口的开口宽度比移动路径A的宽度X宽,所以即使过滤装置9稍微弯曲,也容易把过滤装置9插入到开口内。而且,由于使开口宽度从开口前端向里侧逐渐变窄,所以沿该形状把过滤装置向里侧插入,到达移动路径。 

    由此,可以容易地插入或取出过滤装置9。而且,当使导向部50返回到移动路径的状态时,通过向转动关闭的方向按压表面构件52,使保持杆61弯曲从而脱离开口62。然后持续按压表面构件52,直到使其处于返回到移动路径的状态。接着,利用锁定机构将其锁住即可。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连杆机构55由卡合销56和卡合孔58构成,但是也可以取代卡合孔58而在支承板57上设置突起部,利用该突起部和卡合销56接触来构成连杆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突起部 的下面位于卡合孔58和卡合销56接触的位置,则可以在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形成规定角度θ1的状态下,使该突起部和卡合销56接触。 

    或者也可以仅在支承板57上设置突起部,在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形成规定角度θ1的状态下,使该突起部与表面构件52的表面一侧接触,从而构成连杆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只记载了保持表面构件的保持机构60,但是也可以同时设置保持背面构件的保持机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具有保持表面构件的保持机构60,但是也可以不设置保持表面构件的保持机构60。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构件并没有被保持,但取而代之,设置有保持背面构件的保持机构。 

    当导向部50处于打开状态时,表面构件由于重力而向关闭方向转动,所以导向部50的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之间的间隔,与导向部50处于移动路径状态时相同。此时,当想要插入过滤装置时,如果过滤装置碰到表面构件,则由于表面构件能够向打开方向转动,所以表面构件会由于碰到过滤装置而向打开方向转动,从而使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之间的宽度变宽。因此,即使是这种结构,也容易插入过滤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所述导向部的表面构件和背面构件设置在外导轨22一侧,并绕相同的转动轴(导向轴)54自如地转动,但是也可以绕不同的转动轴转动。例如,使表面构件以设置在外导轨22一侧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使背面构件以设置在内导轨21一侧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 

    如图13和图15所示,过滤装置9包括过滤网13和支承过滤网13四边的过滤装置边框14。过滤装置边框14包括支承侧边的纵边框14a、以及支承上边和下边的横边框14b。 

    如图14所示,纵边框14a从侧面看为波浪形。通过制成波浪形,在纵边框14a的内表面一侧沿纵向(移动方向)形成凹凸14d。另一方面,在区域10c中,在背面构件53的内侧设置有利用电动机30而转动的齿轮32,把背面构件53的左右两个端部切掉一部分,使齿轮32从该切掉的一部分处露出到移动路径A内(参照图6)。 

    所述凹凸14d与齿轮32啮合。利用齿轮32的转动,使过滤装置9能够前后移动。而且,通过使凹凸14d为波浪形,使过滤装置9容易在纵向上产生弯曲,从而容易使过滤装置9折返成U形。 

    虽然纵边框14a内表面一侧的凹凸面的形状只要能够与齿轮32的齿进行啮合即可,但是优选的是凹凸14d的间距与齿轮32的齿距相等,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跳齿。 

    此外,还设置有把过滤装置边框14的内部划分成格子状的肋条15,肋条15固定在过滤网13上,以便支承过滤网13。可以防止过滤装置9翘曲或起伏。肋条15包括沿纵向配置的纵肋条15a和沿横向配置的横肋条15b。纵肋条15a做成厚度较薄,横肋条15b与纵肋条15a相比做成厚度较厚。利用该结构,能够使过滤装置9保持横向的刚性,并且在纵向上容易弯曲。 

    此外,如图14所示,在横肋条15b和过滤装置边框14的纵边框14a之间设置有切口16,从而使横肋条15b和纵边框14a不连续。通过使纵边框14a和横肋条15b不连续,使纵边框14a几乎不受横肋条15b的影响,从而可以保持过滤装置9在纵向上的弯曲性。此外,作为过滤装置边框14的材料,只要是具有可弯曲性的材料即可,可以采用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软质树脂等合成树脂、橡胶和纸中的任意一种。 

    虽然在过滤装置9的上部张紧设置有使从吸入口6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网13,但是也可以在过滤装置9的下部,取代过滤网13而张紧设置有薄的树脂制薄片体13a,以使空气不通过过滤装置下部。而且,树脂制薄片体13a做成较薄,厚度与纵肋条15a相同,由此,确保了整个过滤装置9的纵向的弯曲性。此外,也可以在整个过滤装置9上张紧设置过滤网13。 

    清扫装置12设置在导向装置10的区域10b内。由于区域10b为直线形,所以容易在清扫装置12上安装过滤装置9。而且,由于清扫装置12设置在箱体4的前面一侧,所以容易在清扫装置12上安装过滤装置9。 

    清扫装置12包括剖面形状为大体コ形的上壳体37和下壳体38,在 使上壳体37和下壳体38的凹部相对的状态下,固定在箱体4上,沿横向搭设在箱体4的前方。 

    在上壳体37和下壳体38之间具有间隙,过滤装置9能够在该间隙内移动。上壳体37和下壳体38与过滤装置9表面之间保持极为狭窄的间隔。清扫装置12的左右两端开口。即,过滤装置9能够经过整体形成为盒形的清扫装置12。 

    在清扫装置12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之中,一个端部敞开,在另一端部上连接有吸引装置35。吸引装置35具有吸引风扇,并连接与室外连通的通道(未图示)。通过使吸引风扇转动来产生吸引力,可以由清扫装置12吸引过滤装置9的灰尘。吸引后的空气从通道向外部排出。 

    此外,上壳体37和下壳体38在过滤装置移动方向上的前后侧壁之间的间隔设定成与过滤装置9的横肋条15b的间隔大体相等。当上壳体37和下壳体38的侧壁与横肋条15b重叠时,由于清扫装置12内成为大体密闭的空间,所以增大了吸引力。 

    按照上述结构,当清扫过滤装置9时,利用齿轮32的转动使过滤装置9向前方移动。此时,由于在箱体4前方以折返成U形的方式,由导向装置10形成移动路径A,所以伴随过滤装置9向前方移动,一边使过滤装置9产生弯曲一边把过滤装置9的前端引导向后方(下游),可以对整个过滤装置9进行清扫。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利用冷暖气装置运转吹出调节后空气的空气调节机。 

    

空气调节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空气调节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空气调节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调节机.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把过滤装置插入到开口部内的空气调节机。具体地说,该空气调节机包括:过滤装置(9),沿箱体(4)的吸入口(6)的背面一侧配置;清扫装置(12),用于对过滤装置(9)进行清扫;移动路径(A),用于使过滤装置(9)相对于清扫装置(12)移动;以及导向部(50),构成移动路径(A)的一部分;通过以导向部(50)的一端为中心使另一端转动,将移动路径(A)向箱体(4)外侧方向打开,导向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