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螺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钻孔螺丝。
背景技术
习知钻孔螺丝,如美国专利第6,142,719号「SELF-DRILLING SCREW」(钻孔螺丝)(图8,图9所示),包含:头部(head)(93;96),位于头部(93;96)下方设螺纹杆部(thread section)(92;95);及接近于螺纹杆部(92;95)则设钻孔部(drilling section)(91;94),钻孔部(91;94)区分为第一部分(first part)(911;941)与第二部分(second part)(912;942),及钻孔部(91;94)均设第一切削边(first cutting edge)(915;945)及第二切削边(second cutting edge)(916;946)。及排屑槽(913;914;943;944)是各自地让切削屑延续遍及整体的钻孔部(91;94)。
在图8,其钻孔部(91)的第一切削边(915)是设于第一部份(911),第二切削边(916)则延伸于第一部份(911)及第二部分(912)。边(915’)则是设于钻孔部(91)的第二部分(912),且位于第一部分(911)的第一切削边(915)的内侧,但其不具切削功能。第一切削边(915)及第二切削边(916)的半径小于螺纹杆部(92)的牙峰直径高度(pitch diameter)(d2)的一半,但较大于螺纹杆部(92)牙根直径(root diameter)(d1)的一半。
在图9,其钻孔部(94)的第一切削边(945)则是延伸于第一部份(941)及第二部分(942),边(946’)则设于第二部份(941)的外表面,以补偿位于第一部分(941)的第二切削边(946)。在第一部分(941)的第一切削边(945)及第二切削边(946)的半径(r2)是相当于螺纹杆部(95)的牙峰直径高度(pitch diameter)(d2)的一半。
亦即,前述美国专利第6,142,719号是以第一切削边(915;945)及第二切削边(second cutting edge)(916;946)进行切削钻孔,并让切削屑(cutting)排入各自地排屑槽(913;914;943;944)。惟当钻孔进入第二切削边(916)时的另一对称边的半径(r1)小于螺纹杆部(92)的牙根直径(root diameter)(d1)的一半。因此,当钻孔螺丝穿过工件后,并无可以支撑的部分。因此,容易造成螺丝倾斜,而与工件无法呈垂直锁合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者针对前揭各习知钻孔螺丝的结构缺点加以研究,发明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持钻孔螺丝与工件的垂直结合效果的钻孔螺丝,让螺丝与工件间的锁合更快速,操作更顺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钻孔螺丝,将钻孔部(drilling section)区分为三部分,该三部分包含接近于尖端部的切削部(cutting edge),利用该切削部对工件进行切削钻孔;及位于前述切削部上方设排放部(discharge),该排放部用以将切削屑暂时储存并排除;及位于前述排放部上方,并接近于前述螺纹杆部的切削部设导正部;及该钻孔部并设排放导引槽(discharge groove)。如此,当钻孔螺丝锁合工件时,利用前述钻孔部的切削部迅速对工件进行切削钻孔,并钻入工件中,再利用前述排放部容设切削屑,并因为螺丝持续转动所生挤压切削屑的作用,让切削屑经由前述排放槽向上排出;且当螺丝钻孔到一定深度后,再以前述导正部将螺丝持续导正,让螺丝准确锁合入工件中者。
本发明的钻孔螺丝,在导引部设切削翼部,当切削翼部碰触金属材质制成的工件时,得以断裂,让螺纹杆部得以锁合如工件中。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保持钻孔螺丝与工件的垂直结合效果的钻孔螺丝,让螺丝与工件间的锁合更快速,操作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钻孔螺丝的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钻孔螺丝锁入工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钻孔螺丝锁入工件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钻孔螺丝的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钻孔螺丝锁入工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钻孔螺丝锁入工件切削翼部碰到金属材质后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钻孔螺丝贯穿工件的剖视图。
图8是习知的钻孔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习知的钻孔螺丝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头部2、螺丝杆部3、螺纹30、部分螺纹300、钻孔部4、尖端部40、切削部41、排放部42、导正部43、43’、排放导引槽44、切削翼部45、金属工件A、木材工件B、孔A0、B0
【具体实施方式】
如此,为使贵审查员可充分了解本发明,兹依附图式解说如下: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钻孔螺丝,包含:
头部2,可以配合各种锁合手工具,且依据螺丝的需求而为任意形状。
螺丝杆部3,设螺纹30,螺纹30的形状;或各螺纹的牙峰距离,视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均为完整螺纹,但若依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制成非完整螺纹。
钻孔部4(drilling section),设于前述螺丝杆部3的下方,钻孔部4并被区分为三部分,该三部分包含接近于尖端部40的切削部(cutting edge)41,利用该切削部41对金属工件A进行切削钻孔;及位于前述切削部41上方设排放部(discharge)42,利用该排放部42用以暂时储放切削屑(cutting)并排除之;又于前述排放部42的上方,接近前述螺纹杆部3设导正部43,导正部具有导正钻孔螺丝的功能,让钻孔螺丝与金属工件A间垂直锁合;及钻孔部4并设排放导引槽(discharge groove)44,该排放导引槽44自钻孔部4向上延伸到螺纹杆部3的部分,让螺纹杆部3的部分螺纹300形成非完整螺纹。
再者,如图1所示,该钻孔螺丝的前述钻孔部4(drilling section)的切削部(cutting edge)41及导正部43的外径(D4)小于螺纹杆部3的牙外径(D1),并大于螺纹杆部3的牙底径(D2);而前述钻孔部4(drilling section)的排放部(discharge)42的外径(D3)小于螺纹杆部3地牙底径(D2)。
如此,如图2及图3所示,当钻孔螺丝锁合金属工件A时,利用前述钻孔部4的切削部41迅速对金属工件A进行切削钻孔,该金属工件A由金属材质制成,再利用前述排放部42容设切削屑,并因为螺丝持续转动所生挤压切削屑的作用,让切削屑经由前述排放导引槽44向上排出,且当螺丝钻入金属工件A中并在金属工件A钻挖一孔A0,该孔A0的直径相当于切削部(cutting edge)41及导正部43的直径(D4),因此,且当螺丝钻孔到一定深度后,尤其是当钻孔部4要贯穿金属工件A时,利用前述导正部43继续将螺丝导正,让螺丝准确并垂直的锁合进入金属工件A中。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钻孔螺丝,包含:
头部2,可以配合各种锁合手工具,且依据螺丝的需求而为任意形状。
螺丝杆部3,设螺纹30,螺纹30的形状;或各螺纹的牙峰距离,视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均为完整螺纹,但若依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制成非完整螺纹。
钻孔部4(drilling section),设于前述螺丝杆部3的下方,钻孔部4并被区分为三部分,该三部分包含接近于尖端部40的切削部(cutting edge)41,利用该切削部41对金属工件A进行切削钻孔;及位于前述切削部41上方设排放部(discharge)42,利用该排放部42用以暂时储放切削屑(cutting)并排除之;又于前述排放部42的上方,接近前述螺纹杆部3设导正部43’,导正部43’并设切削翼部45具有对木材工件B钻切出一孔及对金属工件A切削一导槽的功能,让钻孔螺丝的螺纹杆部3迅速通过木材工件B部,再对金属工件A钻切出一孔,以利螺纹杆部进入达到锁合目的;及在钻孔部4并设排放导引槽(discharge groove)44,该排放导引槽44自切削部41向上延伸经排放部42到导正部43’,方便排除切削屑,并减少钻孔阻力。
实施例(二)的钻孔螺丝的前述钻孔部4(drilling section)的切削部(cuttingedge)41外径(D4)小于螺纹杆部3的牙外径(D1),并大于螺纹杆部3的牙底径(D2);而前述钻孔部4(drilling section)的排放部(discharge)42的外径(D3)小或相等于螺纹杆部3的牙底径(D2)。而前述切削翼部45的外径(D5)则是大于螺纹杆部3的牙外径(D1)。
如图5~7所示,实施例(二)的钻孔螺丝用于锁合上层为木材工件B,下层为金属工件A,锁合过程中实施例(二)的钻孔螺丝的钻孔部4的切削部41先行对木材工件B钻出导孔,再由切削翼部45钻出B0孔,使钻孔螺丝的螺纹杆部3的螺纹30不会对木材工件B产生配合,使钻孔螺丝能于木材工件B中自由旋转,且锁合时因切削翼部45切削钻孔所产生的切屑也会经由排放导引槽44向上排出;再由切削部41对金属工件A迅速进行切削钻孔;及位于前述切削部41上方设排放部42,利用该排放部42用以暂时储放切削屑并排除之;而前述的切削翼部45在碰到下层金属工件A,立即断裂,而螺纹杆部3的导正部43,导正部具有导正钻孔螺丝的功能,让钻孔螺丝与金属工件A间垂直锁合,让钻孔螺丝顺利锁入金属工件A,达成锁合上层木材工件B,下层为金属工件A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