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板连接结构、电光学装置 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涉及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电光学装置和配备它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电光学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中,为将其驱动电路连接到液晶显示板上,使用装载了驱动用集成电路部件的集成电路装置。此集成电路装置通常应用将使用了所谓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带式自动焊接)组件(也称Tape carrier Package:TCP)的挠性配线基板连接到液晶显示板上的COF(Chip On Film)方式,或者将集成电路部件直接连接到玻璃基板上的COG(Chir On Glass)方式。例如,使用了TCP的配线基板与其它组件相比是小型而且是薄型的,适合于高密度安装,由于基板是挠性的,具有可曲折安装等优点,不仅电光学装置而且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但是,驱动用集成电路用的各种端子形成在使用了上述这样的TCP的配线基板(以下称为“TCP基板”)上。因此,在构成电子设备等情况下,将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与TCP基板上的端子电连接。
在这里,为了连接TCP基板的端子与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通常采用如下这样的实施形态。即,在TCP基板的端子与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之间,通过各向异性的橡胶连接器等导电部件。沿连接方向对TCP基板和其它电路基板进行加压,从而通过上述导电部件压接TCP基板的端子和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因此,可实现各端子间地电连接。
然而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由于是将TCP基板等挠性配线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相互挤压进行压接使之电连接。所以在不能确保使挠性配线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紧密接触的力这样的结构或环境中,特别在受到振动或冲击这样的外力等情况下,不能进行良好地电连接,存在产生导通不良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连接电光学装置例如液晶显示板上的端子与挠性配线基板上的端子时,即使在使用橡胶连接器(各向异性导电橡胶)的情况下,加了振动或冲击这样的外力后,也会产生不能进行良好的电连接的情况。
进而,由于为确保挠性配线基板的端子与其它端子的接触压力,就必须利用专用的压接部件(例如外壳),所以部件数就要增多。而且在使用这样的压接部件时,必须使用加压夹具来压接挠性配线基板和其它电路基板,在不能确保直接接触压力的位置,就不能提高接触的可靠性,会产生导通不良。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连接挠性配线基板等电路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时,不使用特殊的压接部件就能确保接触压力,提高接触可靠性,并能减少部件数量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电光学装置、配备了它们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是将设置在第1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与设置在第二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它包括:配置在对置的上述第1电路基板与上述第2电路基板之间,用以对上述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相对于上述第1电路基板,配置在与配置上述第2电路基板一侧的相反侧上的结构部件;和配置在上述结构部件与上述第1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隔部件。
按照本发明,借助于夹在第1和第2电路基板之间的导电部件进行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这里,在使导电部件与各导电端子接触时,通过夹在结构部件与第1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隔部件和结构部件,能充分地确保各导电端子与导电部件的接触压力。
通过借助上述接触压力进行导电部件的良好接触,能提高导电部件与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的可靠性。从而使挠性配线基板等第1电路基板的导电端子与第2电路基板的导电端子进行良好的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间隔部件与配置有上述导电部件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对应设置,最好用该间隔部件与该导电部件夹着上述第1电路基板的一部分。按照这样的结构,由于与配置有导电部件的位置对应地设置间隔部件,能对导电部件的各导电端子的接触位置直接施加接触压力,能进一步提高接触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希望在上述第1电路基板的面方向,上述间隔部件形成得比上述导电部件大。按照该结构,由于使间隔部件形成得比导电部件大,从而能尽可能地增大对第2电路基板的导电部件接触压力,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间隔部件最好是弹性部件。按照该结构,用结构部件使弹性部件弹性变形,利用其弹性力,能进一步增大接触压力,提高接触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导电部件最好是弹性部件。按照这种结构、导电部件按照加到第1和第2电路基板上的压力弹性变形、借助此弹性力使接触部分的接触压力增大。借助结构部件和间隔部件形成此加压力。因此,能使导电部件与各导电端子密切接触,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导电部件最好具有沿配列方向配置排列多个上述导电端子的导电部和配置在该导电部之间的绝缘部。按照这种结构,通过在导电部件上沿导电端子排列方向形成多个导电部,能进一步提高接触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导电部不必与导电端子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包括上述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因此通过在电光学装置内形成的各种连接结构中应用上述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能消除各种电路基板连接区域的导通不良,使电光学装置总体的电接触良好。此连接结构在使电光学装置低电压化上是有用的。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是使设置在与电光学显示部电连接的挠性配线基板上的导电端子和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并进行上述电光学显示部的显示的电光学装置,它包括:导电部件,配置在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与上述电路基板之间并与上述各导电端子电连接;结构部件,相对于上述挠性配线基板,配置在与配备了上述电路基板一侧的相反一侧上;和间隔部件,配置在上述结构部件与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之间。
按照本发明,在将电路基板设置在电光学装置显示部的背面这样的结构中,需要将连接电光学显示部和电路基板的挠性配线基板弯折。这时,即使残存这样的弯折导致的应力等,由于间隔部件和结构部件对挠性配线基板加压这样的结构、也能利用上述加压造成的接触压力,使挠性配线基板的导电端子、导电部件与电路基板的导电端子之间有良好的电连接。因此,通过将本发明用于挠性配线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难以互相紧密接触的结构,能获得高的接触可靠性,消除导通不良。
在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中,最好具有支承上述电光学显示部的支承部,和与上述电路基板连接的固定部。按照这种结构,将结构部件兼作支承电光学显示部的支承部和固定部,不必新增加特别的专用支承构件和固定构件,能减少部件数,特别在批量生产电光学装置时,可使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可较好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结构部件具有载置液晶显示板的支承部和与上述电路基板连接的固定部,而且上述支承部最好兼作导光部。按照这种结构,使电光学显示部的导光部兼作结构部件的支承部,不需要新增加特别的专用部件,能减少部件数,特别是在批量生产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使成本降低。此外,上述结构部件最好具有用以固定液晶显示板的固定部。按照这种结构,能进一步减少部件数,当然能使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也适用于使用例如薄型的布劳恩管或液晶光阀等的小型电视机,电发光器件、等离子体显示器、CRT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oy场致发射显示)板等各种电光学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各电光学装置。因此,通过将上述电光学装置应用于在一般电子设备内形成的各种结构中,消除了各种电路基板的连接区域的导通不良,能使电子设备总体的电连接良好。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将设置在与电光学显示部电连接的挠性配线基板上的导电端子,和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如下工序:在上述电光学显示部的里面侧设置结构部件,将上述挠性配线基板向结构部件的里面侧弯折,使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与上述电路基板相面对的工序;在已弯折的上述挠性配线基板的上述导电端子与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导电端子之间的规定区域上配置导电部件的工序;在已弯折的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与上述结构部件之间的规定区域上配置间隔部件的工序,该间隔部件这样配置,使其位于与配置着上述导电部件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地方;规定上述结构部件与上述电路基板的间隔,通过上述间隔部件,将上述导电部件压接到上述导电端子,使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的工序。
按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高效率地形成上述电光学装置。
所以,在此制造方法中,在使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的工序中,上述结构部件有与上述电路基板连接的固定部,由于将该固定部连接到电路基板上,所以最好规定上述结构部件与上述电路基板的间隔。按照这种方法,通过简单的工序使上述导电部件压接上述各导电端子,能将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与上述电路基板可靠地进行电连接。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行态的一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挠性配线基板与液晶显示基板的连接状态的斜视图。
图4(A)~(C)是分别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导电部件的一例的斜视图。
图5(A)~(E)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间隔部件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实施形态的一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挠性配线基板与液晶显示板的连接状态的斜视图。
图8(A)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挠性配线基板的其它例的俯视图,图8(B)是配置在图8(A)的挠性配线基板上的间隔部件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形态的一例的分解斜视图,图9(B)是表示装入图9(A)的电子设备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形态的一例的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又一其它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13(A)是表示结构部件的变形例的斜视图,图13(B)是将图13(A)的爪部件放大表示的部分斜视图。
图14是表示结构部件的其它变形例的剖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将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应用于一种电光学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形态。
[第1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沿A-A线剖切的局部剖面图。
液晶显示装置1在图中未示出的金属框架内配备有:作为第2电路基板的电路基板10、作为第1电路基板的挠性配线基板20、两个导电部件30、30、具有LED等光源46和作为背照光的光导向装置(导光部)44的结构部件40、液晶显示板50和间隔部件60、60。两个导电部件30、30和挠性配线基板20将液晶显示板50与电路基板10进行电连接。
在这里,如图3所示,预先将连接于液晶显示板50例的导电端子22-2连接到液晶显示板50的导电端子53-1形成本实施形态的挠性配线基板20,从而形成所谓的COF型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板50的导电端子53-1,例如是使构成液晶显示板50的一个透明基板52a从另一个透明基板52b延伸,形成在该另一个透明基板52b的边缘部53上。此液晶显示板50的导电端子53-1与挠性配线基板20的导电端子22-2的连接是通过能形成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粘合剂借助热压接进行的,所说各向异性导电膜,例如用将镍、焊料等金属粒子分散到热可塑性粘接剂中,对塑料进行金属电镀,使有弹性的粒子分散等方法来构成。
而且,挠性配线基板20,如图3的箭头所示,被弯折使用。其理由是搭载着构成下述电子设备的各种电路的电路基板10,如图1所示,配置在液晶显示板50的背面侧。因此,在图1的分解斜视图中示出将该挠性配线基板20弯曲后,电路基板10配置在液晶显示板50的背面侧的状态。
这样将挠性配线基板20弯折后,通过导电部件30、30,分别连接设置在挠性配线基板20的相对两侧部分上的导电端子22-1、22-1和设置在平板状的电路基板10的相对的两侧部分上的导电端子12、12。连接上述挠性配线基板20的导电端子22-1和电路基板10的导电端子12的状态示于图2。
如图2所示,电路基板10配置在液晶显示板50的背面侧,由例如印刷电路基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BC)等形成。并搭载有与液晶显示板50有关的例如显示信息处理电路、电源等以及设备本身的各种电路。这些电路的各导电端子12、12形成在电路基板10上。
挠性配线基板20在挠性基板上具有规定图形的布线,用各种方法安装IC芯片。作为挠性配线基板20有例如在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挠性基板上,在用高分子膜等形式整体地形成了金属例如铜(Cu)的配线层的带上,用同轴焊接法(金属共晶结合法)等安装了IC芯片24的TCP(Tape Carrier Package带载组件)型的基板。此外,作为挠性配线基板20,图中虽未示出,但能够使用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nisotropit Conductive Film:ACF),将IC芯片装载到带有配线层的挠性基板上的挠性基板等。装载在挠性基板上的IC芯片最好是例如,驱动液晶显示板50的驱动电路等,进而也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或焊接等装载其它芯片状电子部件。而且形成上述液晶板50侧的导电端子22-2和与导电部件30接触的导电端子22-1、22-2等作为该配线图形的一部分。
似这样,在挠性配线基板20中,液晶板50侧的导电端子22-2连接到沿构成液晶显示板50的透明基板52a的边缘部分53设置的端子53-1上,而且,电路基板10侧的导电端子22-1通过导电部件30与设置在电路基板10上的导电端子12电连接。因此,从设备主体侧的电路基板10的导电端子12、12,通过导电部件30、30、导电端子22-1、22-1、IC芯片24、导电端子22-2,向液晶显示板50输入各种电信号和电源。
导电部件30夹在挠性配线基板20与设备主体侧的电路基板10之间,是弹性地电连接导电端子22-1与导电端子12的部件,例如由弹性部件等形成的弹性导电体。而且,导电部件30有作为橡胶接头(Rubber Connector:RC)的功能,如图4(A)所示,它具有:沿纵向的一对侧部32a、32b;在该侧部32a、32b之间形成的绝缘部36;位于侧部32a、32b之间,在绝缘部36、36之间形成的,沿排列着导电端子22-1的方向配置排列了多个的导电部34。该各导电部34的间隔最好为30μm~50μm。
作为导电部件30可以用如下方法形成,例如用各向异性导电橡胶形成的方法,将导电粒子分散到橡胶中的方法,将金属线埋入橡胶中的方法,将导体形成为条纹状的方法等。
导电部件,如图4(B)所示,例如可以是在弹性绝缘体74中埋设了多条金等金属丝72的导电部件70。进而如图4(C)所示,导电部件也可以是在截面大体为半圆状的固定板84的外周面上配置了多条金等金属丝82的导电部件80。像这样使截面大体为半圆形状能提高强度。
结构部件40,如图2所示,具有作为将来自LED等光源46的入射光导向液晶显示板50的里面侧的导光部44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作为支承液晶显示板50的支承部的功能。而且,结构部件40备有向下方突出的固定部48。通过设备主体侧的电路基板10的开口部14嵌入结构部件40的固定部48,使结构部件40与电路基板10一体化。在通过固定部件48一体化了的结构部件40与电路基板10之间,从液晶显示板50侧按如下顺序挟持配置各部件:间隔部件60、挠性配线基板20、导电部件30。因此,能将电路基板10、导电部件30、挠性配线基板20、间隔部件60等保持为一体。进而装载液晶显示板50的结构部件40能兼用作导光部44。因此,除了具有导光部44的结构部件40以外,不需要重新附加专用的部件作为固定各部件的部件,能减少部件个数,特别是在批量生产液晶显示装置时,能降低成本。
间隔部件60,如图2所示,夹在结构部件40与挠性配线基板20之间,由弹性部件例如硅橡胶等橡胶部件、海绵部件、管部件等形成,或者由将空气注入弹性部件中的部件、塑料部件等形成。此外,间隔部件60在挠性配线基板20侧的接触面上形成多排凸部。间隔部件60的厚度比结构部件40与挠性配线基板20之间的间隙厚。而且,由于使间隔部件60弹性变形,利用其弹性力增大导电部件30对挠性配线基板20的接触压力,从而能提高接触的可靠性。此间隔部件60的压缩率最好为15~20%。
导电部件30也最好由弹性构件形成。导电部件30按照加到挠性配线基板20、电路基板10上的压力弹性变形,借助此弹性力,能增大接触部分的接触压力。此所加的压力由上述结构部件40与间隔部件60形成。由于这样以来能使导电部件30与各导电端子12、22-1更紧密地接触,所以能提高接触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形态中,该间隔部件60与配置导电部件30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多个,例如2个。因此,能将压力直接加到对导电部件30的各导电端子12、22-1接触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接触的可靠性。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间隔部件60的宽度形成为W1,相对于导电部件30的宽度W2,有W2<W1的关系。因此,能尽可能地增大挠性配线基板20对导电部件30的接触压力,进一步提高接触的可靠性。
而且该间隔部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可以有如下各种变形:如图5(A)所示的截面大致呈方形的间隔部件90、如图5(B)所示的具有使挠性配线基板接触面侧形成为曲面状的曲面部92a的间隔部件92、如图5(C)所示的截面大体呈椭圆形状的间隔部件94、如图5(D)所示的在挠性配线基板的接触面侧具有凸部96a和凹部96b的间隔部件96、如图5(E)所示的具有中空部98a并在该中空部98a内注入空气以确保弹性力的管状的间隔部件98等。
在本实施形态中,间隔部件如图1所示,与导电端子22-1对应地,分别形成多个单体的间隔部件60,但也可以预先形成与电路图形对应的形状的间隔部件。由于此间隔部件予先按照电路图形来形成,从上述导电部件30的连接的可靠性的观点来看是较好的。此外也可以一体地形成间隔部件来构成,以覆盖挠性配线基板20的整个背面。
液晶显示板50,如图2所示,在二个透明基板(多晶硅玻璃基板)52a、52b之间封入液晶,因此,至少构成点阵型液晶显示板。而且在液晶显示板50的上、下面上分别有偏振板54、55。未装在液晶显示板50和挠性配线基板20上的电路,被作为液晶显示板50的外带电路,可装在电路基板10上。此外还可以这样构成,即在构成液晶板的任何一个透明基板上形成驱动电路或此外的显示信息处理电路等。
在此例中,液晶显示板50的里面与结构部件40的导光部44用双面粘接带56等固定。
下面参照图1~图3说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3所示,在将挠性配线基板20的液晶板侧的导电端子22-2电连接到在液晶显示板50的一个透明基板52a的边缘部53上形成的导电端子53-1的状态下,将液晶显示板50与挠性配线基板20连接起来。而且如图1所示,用双面粘接带56、50对液晶显示板50的里面与结构部件40的导光部44进行固定。
然后,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将挠性配线基板20向液晶显示板50的内面侧弯折。这里,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结构部件40配置在液晶显示板50的背面,所以将挠性配线基板20弯折后,挠性配线基板20位于结构部件40的下方,进而挠性配线基板20与电路基板10相对。而且是在该已被弯折的挠性配线基板20与结构部件40之间,并且与配置着导电部件30的位置对应地配置间隔部件60。
另一方面,在形成电路基板10侧的导电端子12的面上,导电部件30、30配置在已弯折的挠性配线基板20的导电端子22-1与电路基板10的导电端子12之间。在此状态下,将结构部件40的固定部48配合固定在电路基板10上。在本实施形态中,结构部件40的固定部48通过所形成的开口部14插入电路基板10,通过使在固定部48的前端形成的爪部48a配合固定在电路基板10的里面,固定结构部件40与电路基板10。
这样一来,结构部件40固定在电路基板10上,借助间隔部件60与导电部件30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压力,使挠性配线基板20与电路基板10良好地紧密接触。所以,导电部件30能确保其导通那样与电路基板10的各导电端子12和挠性配线基板20的各导电端子22-1的连接,从而能容易而且可靠地将挠性配线基板20与电路基板10连接起来。
如上所述,如按照第1实施形态,由于相对于挠性配线基板,以夹着该挠性配线基板的状态配置导电部件和间隔部件,通过结构部件对电路基板的固定,成为将各部件压在一起的状态。结果,能强力而且柔软地保持电路基板与挠性配线基板的接触。
特别是,当像上述那样弯折挠性配线基板20时,如图1所示,由于残存的应力等,形成导电端子22-1的区域有从形成弯曲的端部25的图1的A区向未折曲的B区倾斜的倾向。因此,不能确保均匀一致的接触面,例如,在B区域虽然导电端子22-1与导电部件30接触良好,但在A区域,却产生导电端子22-1与导电部件30接触不良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按照导电部件30的配置位置配设上述间隔部件60,使其包括挠性配线基板20的A区域和B区域,所以能在该A区域和B区域确保均匀一致的接触压力。其结果,能使挠性配线基板与电路基板进行高可靠的连接。而且,连接该挠性配线基板和电路基板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电连接部也具有高可靠性。
[第2实施形态]
用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对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以同样的符号,其详细说明从略。
在本实施形态中,示出挠性配线基板的电路图形与第1实施形态不同的例子。图6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在挠性配线基板120上的电路图形中,示出沿纵向边形成电路基板110例的导电端子122和液晶板50侧的导电端子126的例子。因此,能按照电路基板110侧的导电端子122的形成图形改变间隔部件160和导电部件130的配置位置、电路基板110的导电端子122的位置等。在图6中,符号124表示IC芯片。这样,通过按照挠性配线基板120上的电路图形(异电端子122、126的配置位置)配置间隔部件160、导电部件130,在结构上能确保可靠的接触压力。
此外,这种情况也与第1实施形态一样,如图7所示,弯折挠性配线基板120形成。
[第3实施形态]
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300。具有与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同样功能的部件给予相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300与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相比主要是结构部件40的结构不同。而挠性配线基板20的配线图形与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相同。而且与挠性配线基板20的导电端子22-1对应配置的导电部件30和间隔部件60也与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同样配置。在图12中,挠性配线基板20和电路基板10的导电端子未在图中示出。
液晶显示装置300的结构部件40包括导光部44、框架部42和固定部48。
导光部44与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一样,具有将来自LED等光源46的入射光导向液晶显示板50的里面侧的功能。进而导光部44起着作为装载液晶显示板50的支承部的作用。
框架部42由沿着导光部44的边缘部分的三个边设置的,连续的三面板部件构成。在框架部42的上端边缘上设置多个向框架部42内大致水平突出的爪部件43。而且液晶显示板50从框架部42的开口部分插入,安装在导光部44的上面。这时,如图12所示,框架部42的爪部件43挡在液晶板50的上面,固定该液晶板50。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像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那样,用双面粘接带56将液晶显示板50固定在结构部件40上,从而使装配工艺简化。
固定部48由销状突起构成,例如从导光部44的下面向下方突出形成。固定部48,考虑到其固定和定位功能,在多处,例如导光部44的四角设置4个。
在间隔部件60、挠性配线基板20和电路基板10上形成销状固定部48被插入的孔部。即,如图11所示,由于间隔部件60配置在沿挠性配线基板20的一个边形成的导电端子22-1的形成区域上,因而具有用以分别插入设置在其边缘侧的两个固定部48、48的两个孔部62、62。挠性配线基板20和电路基板10分别有用以插入四个固定部48的四个孔部26和14。
如图11所示,两个固定部48插入间隔部件60的孔部62、四个固定部48插入挠性配线基板20和电路基板10的各孔部26和14后,如图12所示,结构部件40、间隔部件60、挠性配线基板20和电路基板10以被定位的状态被固定。而且,通过例如将固定部48的前端部压入孔部14来固定固定部48和电路基板10,以便借助结构部件40和电路基板10将规定的压力加到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导电部件30和间隔部件60。图中虽未示出,但作为将固定部48固定到电路基板10上的装置,可以像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1那样,在其前端上设置配合固定部。
如上所述,结构部件40固定到电路基板10上后,借助于间隔部件60和导电部件30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压力,可使挠性配线基板20与电路基板10良好地紧密接触。而且导电部件30能确保其导通地与电路基板10的各导电端子12和挠性配线基板20的各导电端子22-1连接,从而能容易且可靠地将挠性配线基板20与电路基板10连接起来。
进而通过设置用以将液晶显示板50固定到结构部件40的框架部42上的爪部件43,只通过使液晶显示板50滑动来安装的简单操作就能固定该液晶显示板50。用框架部42对液晶显示板50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按照第3实施形态,由于相对挠性配线基板,以夹着该挠性基板的状态配置导电部件和间隔部件,通过结构部件对电路基板的固定,成为使各部件互相按压的状态。其结果,能强力而柔软地保持电路基板与挠性配线基板的接触。
[结构部件的变形例]
图13(A)是表示结构部件40的变形例的分解斜视图。在本例中,用以固定液晶显示板50的爪部件43成一体地设置在框架部件42上,是借助弹性变形相对框架部42能向外侧和内侧变形地形成。爪部件43如图13(B)中的放大图所示,具有与框架部42在下端连续的基端部43a,和设置在此基端部43a的上端并向框架部42的内侧弯曲的配合固定部43b。
当液晶显示板50安装到该结构部件40上时,通过使液晶显示板50向下方移动,结构部件40的爪部件43向外侧弹性变形,将液晶显示板50装进框架部件42内。于是,爪部件43通过弹性变形恢复到原来状态,用其配合固定部43b固定液晶显示板50。在本例中,爪部件43希望形成只用一次操作就能容易地安装液晶显示板50的形状。
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向框架部42的内侧突出的第1配合固定部43c设置在框架部42相对的板部件中的一个板部件42a的上端,与上述爪部件43一样,可弹性变形的第2配合固定部43d设置在另一个板部件42b上。在这样构成的结构部件40中,将液晶显示板50的一端侧,以与板部件42a接触的状态放入框架部42内之后,通过使液晶显示板50的另一端侧向下方移动,第2配合固定部43d向外侧弹性变形,使液晶显示板50装进框架部42内。然后,第二配合固定部43d借助弹性变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用此配合固定部43d固定液晶显示板50。
以上虽然对用以固定液晶显示板的爪部件或配合固定部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爪部件或配合固定部只要能用一次操作简单地安装液晶显示板,而且能固定液晶显示板,其形状和配置并无特别的限制。
[第4实施形态]
用图8(A)、(B)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结构,其详细说明省略。
图8(A)所示的挠性配线基板180与图7所示的挠性配线基板相同,液晶板侧的导电端子184-2与液晶显示板的导电端子连接,电路基板侧的导电端子184-1连接到电路基板的导电端子上。
在该挠性配线基板180上,在液晶板侧的连接部与电路基板侧的连接部之间中间部分有沿宽度方向配置的多个槽182。形成1行的槽182的数量可以为根据需要的任意数量。同样,槽182也可以设置任意多行。
而且,按照图8(A)所示的电路图形,如图8(B)所示,不是在与导电端子184-1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间隔部件,而是一体地形成来构成间隔部件190,以便除形成IC芯片(图中未示出)的地方192外(或者只使形成的地方变薄),能覆盖全部地方。这样一来,就能减少间隔部件的部件数量。
在这些实例中示出了各槽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但各槽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间隔部件的形状也与其相应的变化。
[第5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说明使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实施形态的一例。
作为分解斜视图,示出将图9(A)、图9(B)所示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安装到作为有上部结构部件202和下部结构部件204的电子设备的携带电话200中的状态。
如图9(B)所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上的挠性配线基板20以弯曲的状态安装到携带电话200上。
携带电话200在结构上除液晶显示装置1外,还包括在电路基板上等形成的显示信息输出源、显示信息处理电路、时钟发生电路等各种电路、当然还包括向这些电路供电的电源电路等。
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电子设备300在结构上包括:图10所示的显示信息输出源310、显示信息处理电路320、显示驱动电路332、液晶板334等的显示板330、时钟发生电路340和电源电路350。显示信息输出源310在结构上包括:ROM、RAM等存储器、调谐并输出视频信号的调谐电路等,并能按照来自时钟发生电路340的时钟信号输出视频信号等显示信息。显示信息处理电路320根据来自时钟发生电路340的时钟信号处理并输出显示信息。该显示信息处理电路320包括例如放大、极性反转电路、相展开电路,旋转电路,γ校正电路或箝位电路等。显示驱动电路332在结构上包括扫描侧驱动电路和数据侧驱动电路,用以显示和驱动液晶板334。电源电路350向上述各电路供电。
作为安装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不限于携带电话200,还能列举出:液晶投影机、多媒体对应的个人计算机(PC)和工程工作站(EWS)、寻呼机、或者字处理机、电视机、取景器型或直观监视型磁带录相机、电子笔记本、电子台式计算机、汽车导航装置、POS终端、备有触感开关面板的装置、时钟、IC插件、小型磁盘唱机等。
液晶显示板,就其驱动方式而言,显示板本身可使用不用开关元件的单纯的矩阵液晶显示板、静态驱动液晶显示板,使用以TFT为代表的三端子开关元件或以MIM为代表的二端子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板,就其电光特性而言可以使用TN型、STN型、宾主(グストホスト)型、相转移型、强介电型等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板。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示出用装载了液晶显示板和驱动电路等的电路基板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实例,但在构成液晶显示板的透明基板上也装载驱动电路等的情况下,其他电路形成在电路基板、挠性配线基板上。
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虽然是按照该几个特定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其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形。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图象显示装置(电光学显示部),对使用LCD显示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采用了薄型布劳恩管或液晶光阀等的小型电视、电致发光器件、等离子显示器、CRT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致发射显示)板等各种电光学装置。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将挠性配线基板用于液晶显示板与电路基板连接的例子,但在其它种类的显示板例如等离子显示板与电路基板的连接中当然也能使用。而且不限于挠性配线基板,在各种电路基板之间连接时也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