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灯具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反射器的车用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力求薄型化的车用灯具。
在用于汽车尾灯等的车用灯具中,为了使从作为光源的灯泡发出的光具有所要求的配光特性,一般使用具有所要求的面形状、特别是抛物面形状的反射器。但是,在这种反射器中,由于沿光轴方向的尺寸比开口尺寸大,结果使灯具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变大,有碍于灯具薄型化的实现。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将反射器的反射面分割成多个区域,使各分割面在光轴方向上进行位置偏移,以获得反射器的薄型化、即灯具的薄型化。图9是这种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在灯具体1A的内表面镀铝等而构成反射器6,且利用在灯具体1A的背面开设的灯泡安装孔3,通过灯座4安装着灯泡5。此外,在灯具体1A的前面开口部安装着透镜2。而且,所述反射器6是这样构成的:将发射器6的反射面在左右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区域,使各分割区域成为向上下方延伸的带状分割面61,并使各分割面以固定尺寸或各不相同地尺寸沿光轴方向向后方偏移,然后使各分割面61成为相互连结的状态而构成一个连续的反射面。因此,在该灯具体1A中,各分割面61的抛物面形状保持原来的状态,整体上减小了沿光轴方向的尺寸,因此,可用抛物面反射器反射从灯泡5发出的光,并可望实现其薄型化。
但是,在这样的反射器中,在连接相邻的分割面61的部分不可避免地形成比较尖锐的台阶67。图10A是该台阶67的放大示意图,在相邻的两个分割面61之间形成的连结部分的表面(以下称为连结面)62,朝向与来自灯泡5的光的出射方向相反的方向,由该连结面62形成了截面为锯齿状的台阶67。因此,从灯泡5发出的光被该台阶67遮住,产生从连结面62至与其相邻且位于外侧的分割面61的一部分无法被灯光照射的现象,使该部分的反射光量低减乃至成为近于零的状态。如图10B所示,当从正面观察灯具时,该连结部分在开灯时成为网纹状的暗的发光部。此外,其一侧的台阶67的刀刃状端部产生使灯光向一个方向强烈反射的现象,使该部分成为比其它部分明亮的网纹状发光部。因此,成为明暗的发光部并列成网纹状的配光特性,而不能获得光强度均匀的配光特性,同时降低了外观上的美感。
此外,将这种灯具的一侧区域沿汽车车体的侧表面弯曲地设置,即形成所谓的弯曲蔓延部,但是,在由分割面构成所述反射器的情况下形成这种弯曲蔓延部分时,由所述台阶产生的灯光的遮光现象将更明显,由于弯曲蔓延部中的所述网纹状的明暗发光现象,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灯具外观上的美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灯具,可实现灯具的薄型化,同时还可以抑制明暗网纹的产生而改善配光特性及外观效果。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弯曲蔓延部的灯具,可改善该弯曲蔓延部的配光特性与外观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反射器的反射面被分割成多个区域的车用灯具中,被分割的各分割面由抛物面构成,相互邻接的分割面之间临界部构成漫射面,通过在该漫射面上反射而传送的光的漫反射,抑制了在分割面的临界部产生的明暗网纹,改善了配光特性与外观效果。此外,在本发明中,分割面和与该分割面邻接的分割面由连续且平缓的凸状曲面连结而成,且该凸状曲面的顶端形成漫射面,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由反射光的漫射而发生的所述明暗网纹。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适于尾灯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轴测图;
图2是图1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反射器局部放大轴测图;
图4A是图3的反射器局部的光反射状态示意图;
图4B是从其正面方向观看时的观察状态示意图;
图5是适于尾灯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反射器局部的放大轴测图;
图7A是图6的反射器局部的光反射状态示意图;
图7B是从其正面方向观看时的观察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透镜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一种现有灯具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图10A是图9所示灯具的反射器局部的光反射状态示意图;
图10B是从其正面方向观看时的观察状态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适用于汽车尾灯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分解轴测图,图2是其组装状态的水平剖面图。在该尾灯TL中,由树脂成型而形成的灯具体1和安装于该灯具体1的前面开口部1a上的透镜2构成灯壳。此外,在所述灯具体1的背面开设有灯泡安装孔3,由嵌合安装在该灯泡安装孔3中的灯座4所支承的灯泡5,被内置支承于所述灯具体1内。在所述灯具体1内表面镀有铝层,该内表面构成反射从所述灯泡5发出的光的反射器6。此外,在所述灯具体1的前面开口部1a沿其周缘形成有密封槽1b,使后述的所述透镜2被安装成封闭状态。
所述反射器6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反射面的形状做成以光源灯泡4为焦点的大致的旋转抛物面,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反射面整体在左右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各区域由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带状分割面构成,即由在上下方向上弯曲成抛物面形状、在左右方向上被分割成细带状、焦点距离逐渐变大的多个分割面61构成。并且,这些分割面61沿尾灯TL的光轴方向朝灯泡后方偏移,特别是通过使灯具体1外侧的分割面的偏移尺寸大于内侧分割面的偏移尺寸,使所述多个分割面61同图2中点划线所示的原有抛物面P的形状相比,灯泡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缩小了,其整体可实现薄型化。
如图3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在其上面,相邻接的分割面61通过分别设置于其临界部的连结面62连结而成,通过该连结面62,多个所述分割面61构成一个连续的反射面、即反射器6。而且,所述连结面62与其内侧的分割面61连续的部分,整体上形成向表面侧凸出的曲面状的凸曲面部63。此外,连结面62与其外侧的分割面61连续的部分,整体上形成向表面侧凹入的曲面状的凹曲面部64。在所述凸曲面部63的表面上进行细微图形的凹凸加工,在此加工成筛孔状的凹凸形状,这样,该凸曲面部63的局部表面就成为漫射面65。在制造该漫射面65时,例如将形成灯具体1的铸模部件的相应部位切削加工成筛孔状,由此使由树脂制成的灯具体1的反射器6,成为在对应部分通过切削加工而一体形成筛孔状凹凸部的粗糙面。或者,也可在形成反射器6后,通过进行粗糙化加工等形成漫射面。
另外,所述透镜2由红色透明树脂成型而构成,如图1所示,其正面区域被分割成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区域,各分割区域由相隔的平直部21和透镜台阶部22构成。平直部21构成可透视灯泡内部的透明透镜。此外,透镜台阶部22由各自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且向左右方向延长的多个圆柱面透镜23排列而构成,这些圆柱面透镜23使透过透镜台阶部22的光向上下方向漫射。并且,设置于该透镜2边缘的密封座部2a插入到在所述灯具体1的前面开口部1a的边缘上设置的密封槽1b内,用图中未表示的固定片固定,并通过填充在密封槽内的密封剂来密封。
若采用具有这样结构的尾灯TL,如图2所示,从灯泡5射出的光在反射器6上被反射后,透过透镜2而照射到外部。此时,在反射器6上,由于多个分割面61偏移在光轴方向上,不用说尾灯整体上可实现薄型化,又由于各分割面61分别作为独立的反射面而起作用,所以能够得到与原来的反射器相同的光反射特性,还能够满足尾灯TL所要求的配光特性。另一方面,虽然灯泡5的光在各分割面61上被反射,但由于灯光不会直接投射到连接相邻分割面的连结面62上,所以在该部分不发生反射。但是,由于在此处连结面62与位于其内侧的分割面61的一部分形成凸状曲面部63、且该表面的一部分构成漫射面65,所以,如图4A所示,投射到该漫射面65上的灯光向左右方向漫射。
因此,在该凸状曲面部63的漫射面65上反射的漫射光也漫射到所述连结面62区域,如上所述地在连结面62上不反射灯光,从而抑制了使连结面62部分成为网纹状的暗发光部的情况。此外,由于连结面62和位于其外侧的分割面61的一部分构成凹状曲面64,所以使该表面中的暗网纹状发光区域的轮廓也得到缓和。而且,由于连结面62和位于其内侧的分割面61的临界部通过凸状曲面63而成为平缓的曲面,不会产生刀刃状的台阶,因此,也防止该部分成为比其它部分亮的网纹状发光部。这样,反射器整体上可实现接近均匀状态的光反射,如图4B所示,可获得良好的配光特性,同时可防止其外观美感的降低。
此外,在该尾灯TL中,被反射器6的漫射面65向左右方向漫射的光在透过透镜2时,被透镜台阶部22的圆柱面透镜23向上下方向漫射,因此,可使上下方向的配光特性达到所要求的特性,从而可满足作为尾灯TL所要求的配光特性。再者,由于来自反射器6的光直接透过平直部21,因此,这种透镜台阶部22和平直部21的透过特性不同,所以可望使尾灯TL的外观获得所设计的效果。
图5为表示本发第二实施例的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图,该实施例表示把本发明应用于转向信号灯TSL的例子,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用同一标号来表示。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灯具体1变薄,反射器6被分割成由抛物线构成的多个分割面61A,且各分割面61A沿光轴方向偏移,而且,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连结面62A连结各分割面61A。而且,在该实施例中,以所述灯泡4为分界的、配置在汽车侧面一侧的(图示左侧)分割面61A,其向后方的偏位量大于相反一侧,其结果,由这些分割面构成的表面区域使转向信号灯TSL的一部分成为向汽车车体的侧面一侧延伸的弯曲蔓延部7。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A所示,连结面62A与位于其内侧的分割面61A构成一个连续的凸状曲面部63A,所有这些表面成凸状地形成于表面侧,在其上的最突出于表面的部分的表面上,形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筛孔状的凹凸部而构成漫射面65。另一方面,在连结面62A和位于其外侧的分割面61A的临界部,形成凹状的锐角形台阶66。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使含有弯曲蔓延部7的灯具体1的整体成为薄型。此外,投射到该反射器中的各分割面61A上的灯光,被反射后通过凸状曲面部63A的曲面形状向左右漫射,而且,通过凸状曲面部63A的表面上的漫射面65,使灯光明显地以漫射状态反射。因此,在弯曲蔓延部7中,位于外侧的分割面61A的、向后方的偏位量较大,在分割面61A与连结面62A的临界部产生的台阶部66变得明显,但是,由所述灯光的漫射覆盖该台阶部66,可防止该台阶部66看起来发暗的现象。这样,如图7B所示,可防止在含有弯曲蔓延部7的转向信号灯TSL整体上产生网纹状的明暗发光部,从而可获得良好的配光特性和外观的美感。
再者,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虽然各分割面61A分别为凸状曲面,但由于连结各分割面61A的假想包络线形状为近似抛物面的形状,因此,可近似地看作各分割面61A构成抛物面的一部分,不会影响反射器整体的反射特性。在构成弯曲蔓延部7的区域,由于各分割面61A成为凸状曲面,使灯光在各分割面61A上向左右方向的漫射范围较大,并且,能够以小面积的弯曲蔓延部、即小型的转向信号灯来满足转向信号灯所要求的左右方向的配光特性,从而有利于灯具的小型化。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在灯具的左右方向上分割反射器的反射面而构成分割面,但如图8的概略前视图所示,也可以分割成以灯泡5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并以该圆环状及其中一部分构成各分割面61B。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一方面可力求使得灯具体成为薄型而实现灯具的薄型化,另一方面,也不会由各分割面产生圆环网纹状的明暗发光部,因此可获得具有合适的配光特性和外观的美感较好的灯具。
再者,如前所述,本发明并不限于灯具体与反射器一体构成的灯具,也可以在于灯具内设有独立的反射器的灯具中,通过与前述各实施例同样地由多个分割面来构成反射器,可实现灯具的薄型化,同时可改善外观上的效果。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抛物面状的反射器,只要是由多个分割面构成反射面的灯具,就可以同样适用本发明。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被分割成多个区域的反射器反射面的各分割面由抛物面构成,相互邻接的分割面之间的临界部构成漫射面,因此,可利用由该漫射面上的反射而引起的光漫射来抑制在分割面的临界部产生明暗网纹,还可以改善配光特性与外观效果。此外,分割面和与该分割面邻接的分割面是由连续且平缓的凸状曲面连结而成,该凸状曲面的顶端形成漫射面,因此,可更有效地通过反射光的漫射而产生的前述的明暗网纹,从而更有效地改善配光特性与外观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