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011804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4633.6

申请日:

1999.01.21

公开号:

CN1261607A

公开日:

2000.08.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8F 255/02申请日:19990121授权公告日:20030716终止日期:20100221|||授权|||著录事项变更变更项目:申请人 地址变更前:四川大学 610065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变更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四川大学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1.21|||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55/02

主分类号:

C08F255/02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王琪; 刘才林; 刘长生; 陈辉强

地址:

610065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邓继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采用一种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其特点是:将聚烯烃、极性单体和填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本发明者已获专利权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ZL95242817.2),在碾磨过程中实现了极性单体在聚烯烃上的固相力化学接枝(嵌段)。此方法的特点是反应温度低(0℃—40℃),无需引发剂、催化剂和溶剂,以空气为介质,简便节能,就地增容,接枝率容易控制,易于实现工业化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1)将聚烯烃、极性单体,或填料加入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中,调节磨面间静压力为
15-20千牛顿,以转速为10-40转/分,温度0-40℃,循环碾磨2-24次,即得粗
产物;
(2)粗产物采用水、丙酮或乙醇等溶剂索氏提取,或者重沉淀分离等纯化方法以除去未
反应的单体,于温度70℃烘干,得到精制产品。
2.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述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其特
征在于所用原料的配方组分(按重量计)为:
            聚烯烃(粉料或粒料)         400-1000份
            极性单体                   10-250份
            填料                       0-1200份
3.按照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
其特征在于聚烯烃为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或高密度聚乙烯至少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
其特征在于极性单体为马来酸酐、N-羟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丙烯腈、甲基丙烯酸
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或丙烯酸至少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力化学方法制造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
其特征在于填料为钛白粉、硅灰石、滑石粉和/或云母粉至少一种。

说明书

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属于用新
技术改性聚合物领域。

在聚烯烃上接枝极性单体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改性方法,有助于改善聚烯烃与填料或
者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一般是在化学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溶液接枝、熔融接枝和固相接
枝来实现的。溶液接枝反应温度一般为100℃-140℃,需要大量的溶剂,污染大,成
本高;熔融接枝反应在聚合物的熔点之上进行,反应温度更高,容易引起聚合物的氧化
降解,接枝率较低;常规的化学固相接枝在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反应温度一般为100
℃-130℃,需加入引发剂、催化剂和少量作界面改性剂的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
接枝(嵌段)共聚物,其特点是将聚烯烃、极性单体和/或填料,加入本发明者已获专
利权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ZL95242817.2),在室温下实现极性单体在聚合物上的固
相力化学接枝(嵌段)的新方法,此法是利用应力作用使聚烯烃降解产生大分子自由基,
在固态下引发单体接枝(嵌段)共聚,为聚烯烃高性能化提供了新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1.将聚烯烃、极性单体,或同时加入填料至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中,调节磨面间静压力
为15-20千牛顿,以转速为10-40转/分,温度0-40℃,循环碾磨2-24次,即得
粗产物。

2.粗产物采用水、丙酮或乙醇等溶剂索氏提取,或者重沉淀分离等纯化方法以除去未反
应的单体,于温度70℃烘干,得到精制产品。

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共聚物,所用原料的配方组份(按重量计)
为:

聚烯烃(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或高密度聚乙烯至少一种):400-1000份。

极性单体(马来酸酐、N-羟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丙烯晴、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或丙烯酸至少一种):10-250份。

填料(钛白粉、硅灰石、滑石粉和/或云母粉至少一种):0-1200份。

用化学滴定方法、红外光谱等方法确定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率,范围0-4%;
红外光谱法也用于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反应的定性表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反应温度低(0℃-40℃)。

2.无需引发剂、催化剂和溶剂。

3.填料与聚合物/极性单体共碾磨,有利于提高接枝(嵌段)率,且实现了就地增容。

4.空气介质,简便节能、接枝率容易控制,易于实现工业化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
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造和调整。

1.将400克聚丙烯粉料和100克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后,加入卧式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中,
调节磨面间静压力为17-19千牛顿,以转速为40转/分,温度16℃,循环碾磨16次,
即得粗产物。粗产物以丙酮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48小时,70℃烘干,即得精制的
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接枝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1774cm-1特征峰,证实了接枝
反应的发生;接枝率的确定: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中马来
酸酐的接枝率。接枝物用二甲苯加热回流溶解,加入过量的KOH的乙醇溶液,再以醋
酸的二甲苯溶液反滴定确定接枝率:

测得接枝率为2.75%。

2.将400克聚丙烯粉料、100克马来酸酐和100克鈦白粉混合均匀后,加入卧式磨盘形
力化学反应器中,调节磨面间静压力为17-19千牛顿,以转速为40转/分,温度30℃,
循环碾磨16次,即得粗产品。粗产品采用二甲苯溶解、丙酮重沉淀纯化,重复三次,70
℃烘干。经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析,其接枝率为3.27%。

3.将400克PP粒料和60克N-羟甲基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卧式磨盘形力化学反
应器中,调节磨面间静压力为17-19千牛顿,以转速为40转/分,温度28℃,循环碾
磨16次,即得粗产品。粗产物经后经蒸馏水搅拌萃取三次,72小时,过滤,70℃烘干,
接枝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1664cm-1和1535cm-1特征峰,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化学
滴定法测定:接枝共聚物中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率的测定:准确称取0.2g左右精制
的上述接枝共聚物于碘量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摇匀,浸泡5小时。然后加入30mL10%
的NaOH溶液和15mL0.1M的碘标准溶液,加盖,摇匀,加热回流1h,冷却后用4.5M
的H2SO4溶液中和至碘的棕红色出现后并过量0.5mL,立即用0.1M的Na2S2O3标准溶
液滴定,滴定至近终点时(即碘的微黄色),加入1mL0.5%的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兰色
消失为终点。同时用已碾磨过的聚丙烯做空白试验。共聚物中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接
枝率由下式计算:

接枝率%={C×(V-V)×M×100}/{4×1000×W}

式中V和V分别为空白试验和样品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
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分子量;W为接枝共聚
物的质量。测得其接枝率为2.22%。

4.将400克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100克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后,加入卧式磨盘形力化学
反应器中,调节磨面间静压力为17-19千牛顿,以转速为40转/分,温度23℃,循环
碾磨16次,即得粗产品。粗产品以丙酮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48小时,70℃烘干,
即得精制的低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接枝率为2.06%。

5.将400克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100克衣康酸混合均匀后,加入卧式磨盘形力化学反应
器中,调节磨面间静压力为17-19千牛顿,以转速为40转/分,温度18℃,循环碾磨
16次,即得粗产品。粗产品以乙醇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48小时,70℃烘干,即得
精制的低密度聚乙烯-衣康酸接枝共聚物,接枝率为1.07%。

6.将400克高密度聚乙烯粒料和100克马来酸酐(MAH)混合均匀后,加入卧式磨盘形力
化学反应器中,调节磨面间静压力为17-19千牛顿,以转速为40转/分,温度20℃,
循环碾磨16次,即得粗产品。粗产品以丙酮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48小时,70℃
烘干,即得精制的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接枝率为1.25%。

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采用一种力化学方法制备聚烯烃极性单体接枝(嵌段)共聚物,其特点是:将聚烯烃、极性单体和填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本发明者已获专利权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ZL95242817.2),在碾磨过程中实现了极性单体在聚烯烃上的固相力化学接枝(嵌段)。此方法的特点是反应温度低(040),无需引发剂、催化剂和溶剂,以空气为介质,简便节能,就地增容,接枝率容易控制,易于实现工业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