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010107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21826.6

申请日:

2001.06.27

公开号:

CN1330343A

公开日:

2002.01.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1.6.27

IPC分类号:

G06F17/60

主分类号:

G06F17/60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清水政克; 河野明夫; 山本英儿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0.06.27 JP 192585/20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韩登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设法做到可以比较多个制造者的估量。对于开发部门10提供的产品的CAD数据等的信息,从多个生产厂家13提供成本主要因素数据并存入数据库15、16。制造成本根据成本主要因素数据,以各生产厂家为单位,被算出并显示。提供的信息的阅览、数据库15、16上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阅览、数据库15、16上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更新及显示的制造成本的阅览通过网络进行。

权利要求书

1: 产品成本估量装置,其特征是:其构成为:接受输入操作的输 入装置;成本计算处理部,该成本计算处理部根据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 的信息及从外部供给的用于算出制造成本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算出制造 成本;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显示在上述成本计算处理部的计算结果; 在上述成本计算处理部,从上述输入装置,对于同一产品,输入不同的 多个工序列时,算出每个工序列制造成本,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算出的 每个工序列的制造成本。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成本估量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成 本计算处理部,计算构成上述各工序列的每个工序的制造成本,在上述 显示装置显示算出的各工序的制造成本。
3: 使用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成本估量装置的产品 成本估量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成本主要因素数据从通过网络连接的数 据库得到,设法使上述数据库的构成为:在存储多个提供者输入的每个 提供者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同时,上述数据库内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 可以以上述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提供者通过网络输入的成本主要因素数 据更新。
4: 产品成本估量方法,其特征是::估量要求者根据提供的信息和 对于该信息从多个提供者提供的数据库化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以各提 供者为单位,算出及显示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上述提供的信息的阅 览、上述数据库上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阅览、显示的制造成本的阅览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说明书


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加入估量对象产品的成本变动因素后,可以比较产品的成本,可以高精度且迅速的决定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

    现有技术

    近几年,使用计算机的产品成本估量装置已为人所知。例如,在特开平9-16094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装置,设有:存储估量基准数据的数据库部;根据该估量基准数据计算各成本要素的成本要素计算部。估量基准数据为:例如,模制品的原料信息、成型机信息及二次加工信息等。另外,在特开平9-231265号公报中,公开了,从加工要素信息和产品的成本因子信息推定加工工序,根据加工工序算出加工费地装置。加工要素信息是加工要素种类、加工要素数、加工要素的特性等。

    这些方式试图将材料费、加工工序的成本数据库化,通过输入产品的机能信息算出成本,通过输入加工信息要素推定加工工序,提高算出精度。

    发明目的

    上述以往的产品估量装置及由该装置进行的估量方法,仅仅在单一的具备制造设备的制造者侧的立场上算出成本,有以下问题点。

    在制造某种商品场合,制造方法不限于一种,一般的,根据产品的式样、生产量可以采用多种制造方法或者装置,对于同一产品,可以存在适合各自的制造方法、装置的细节形状。因此,希望能够进行与产品的设计相适应的,包含不同制造方法、装置的细节形状变更的成本的比较研究。

    例如,在经过多个加工工序完成某个产品的场合,希望能够比较研究用通用加工机分成多道工序加工时的成本和用专用加工机将多道工序一起导入进行加工时的成本。另外,在比较研究自己工厂制造和委托加工的场合的话,希望能够比较研究考虑自己工厂及受委托方的各自的制造工序之后的成本计算结果。

    进行这些研究在日常业务中并不少见,在制定产品的批量生产计划时,频繁进行。另外,即使是已经在批量生产中的产品,在遇到变更自己工厂的生产计划的场合,为了进行是应该进行新设备的投资还是应该委托加工的判断,有必要进行上述比较。

    以往的产品估量装置、估量方法,在进行由于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不同,或者由于自己工厂生产还是委托加工的不同的成本的比较研究的场合,根据各自的不同,必须输入计算成本需要的信息,因此,很浪费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估量产品成本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适于进行成本的比较研究,例如,对于同一产品,由于制造设备、制造方法的不同,或者由于自己工厂生产或者委托加工的不同而造成的成本不同。

    发明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其构成为:接受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成本计算处理部,该成本计算处理部根据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及从外部供给的用于算出制造成本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算出制造成本;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显示在上述成本计算处理部的计算结果;在上述成本计算处理部,从上述输入装置,对于同一产品,输入不同的多个工序列时,算出每个工序列制造成本,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算出的每个工序列的制造成本。

    根据第1特征,根据从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和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算出每个工序列的制造成本并显示,因此,由于工序列的不同产生的成本差可以容易地进行比较。

    另外,本发明具有的第2特征是:在上述成本计算处理部,计算构成上述各工序列的每个工序的制造成本,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算出的各工序的制造成本。根据第2特征,构成工序列的要素,即,每个工序的成本被显示,因此,根据每个工序列产生的成本差的主要原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

    另外,本发明具有的第3特征是:在使用具有第1特征或者第2特征的产品成本估量装置的产品估量方法中,上述成本主要因素数据从通过网络连接的数据库得到,上述数据库的构成为:存储多个提供者输入的每个提供者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同时,上述数据库内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可以以上述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提供者通过网络输入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更新。

    根据第3特征,使用为经成本主要因素数据提供者更新后的数据库的内容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算出制造成本,因此,可以根据最新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进行成本比较。

    进一步,本发明的第4特征是:估量要求者根据提供的信息和对于该信息从多个提供者提供的数据库化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以各提供者为单位,算出及显示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上述提供的信息的阅览、上述数据库上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阅览、显示的制造成本的阅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根据第4特征,估量要求者可以通过网络从阅览提供的信息的多个提供者提供成本主要因素数据,根据这些信息及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算出制造成本。上述提供者可以通过网络阅览算出后的制造成本,更新成本主要因素数据,因此,使用经更新最新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算出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成本估量装置的网络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成本估量装置的构成方框图。

    图3是包含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成本估量装置的系统构成图。

    图4是表示估量的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表示工序列的一例。

    图6表示伴随形状变更的成本比较的例子。

    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成本估量装置的网络图。在该图中,在开发部门10、管理部门11、购买部门12、并列的n个生产据点13-1、13-2、——、13-n(以下集体简称:内部部门),分别设有具有作为本发明的部件成本估量装置的机能的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末端。这些信息处理末端连接于LAN、企业内网、附加网等网络100上。

    在企业内网100上,进一步连接有数据存储用的记忆装置14、15、16。在记忆装置14中,存储从开发部门10供给的为估量计算对象的产品的信息即部件的形状数据等。在记忆装置15(以下称: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中,存储决定产品价格的成本主要因素中作为固定部分的制造原价。另外,在记忆装置16(以下称: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中,存储生产量、制造方法、租率(每个工序的租金)等的变动成本主要因素。记忆装置14、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及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可以通过公知组存储器作为数据库共有机能实现。

    进一步,上述企业内网络100可以和英特网200连接。在英特网200上,连接有N个部件生产厂家17-1、17-2、——、17-N(以下集体简称:部件生产厂家17)的信息处理末端。这些部件生产厂家17的信息处理末端也具有作为本发明的部件成本估量装置的机能。部件生产厂家17可以是铸造业者、锻造业者、机械加工业者等不同的专业单位,也可以是几个相同的专业单位。

    另外,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及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不连接在企业内网络100上,而连接在英特网上也可以。另外,也可以将部件生产厂家17包含在企业内内网100中构成。

    图2是设在上述信息处理末端的成本估量装置的构成方框图,和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或者同等部分。在该图中,输入装置1是与键盘及鼠标器等的指示装置类似的通过这些装置接受输入操作的接口装置,在输入为估量对象的部件的形状数据(图面值)、制造成本数据、变动成本数据等成本因子数据及命令时使用。成本因子数据为材料成本、制造设备费、人力费、管理费等的数据。另外,在输入装置1中可以包含用于输入部件的形状数据的CAD装置。显示装置2为CRT或液晶显示器,为了显示由输入装置输入的回声或处理结果使用。记忆部3适当存储处理中必要的数据。

    处理部4由显示信息处理部41、输入信息处理部42、制造原价要素计算部43、变动成本要素计算部44、成本计算处理部45及计算结果显示部46构成。显示信息处理部41从经输入装置1输入的图面值等中抽出估量必要的信息,检测出部件的形状尺寸。输入信息处理部42从输入装置1接受并处理估量必要的信息中与部件的形状尺寸相关的信息以外的信息。由显示信息处理部41及输入信息处理部42进行的演算处理结果存储在记忆装置14种。

    制造原价要素计算部43根据从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接受的原价和在显示信息处理部41及输入信息处理部42处理的数据,计算制造原价要素。变动成本要素计算部44根据从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接受的变动成本主要因素和在输入信息处理部42处理的数据,计算变动成本要素。成本计算处理部45将在制造原价要素计算部43及变动成本要素计算部44算出的制造原价要素及变动成本要素的各要素相加,计算合计成本。

    包含输入1、显示装置2的信息处理末端,如对图1的说明中所述的,可以设置在设计等的估量要求者、内部制作部门13及部件生产厂家17等(以下简称:制造者)多个场所。因此,可以经常的根据最新信息进行每个生产据点的成本比较。

    图3是包含上述部件成本估量装置的系统构成图。在开发部门10,使用上述输入装置1输入的形状数据等存储在记忆装置14中。通过企业内网络100及英特网200等网络,购买部门12、内部制作部门13、部件生产厂家17可以读出存储在记忆装置14中的形状数据。

    另外,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及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也与上述记忆装置14同样,通过企业内网络100及英特网200等网络,可以从管理部门11,购买部门12、内部制作部门13及部件生产厂家17访问。特别是,为了登记及更新变动成本,部件生产厂家17可以向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写入数据。

    根据从记忆装置14读出的形状数据等、及从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及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读出的制造原价及变动成本主要因素,管理部门11,购买部门12、内部制作部门13及部件生产厂家17分别进行成本估量计算。各部门及部件生产厂家站在独自的立场上进行估量,估量结果存储在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或者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特别是,通过为估量要求者方的开发、管理、购买的各部门在独自的立场上进行估量的方式,可以进行没有疏漏的估量。

    另外,最好是:购买部门12、内部制作部门13及部件生产厂家17进行每一部件的估量,管理部门11进行这些部件合起来的最终产品的估量。购买部门12以自己的估量结果为依据,同部件生产厂家进行折中,部件生产厂家17根据折中的结果,在可以变更自己的估量时,以该变更结果更新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或者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的内容。

    另一方面,开发部门10可以检索更新后的估量,研究制造方法、形状的变更,购买部门12及部件生产厂家17可以对应该制造方法、形状的变更实施进一步的研究,更新制造原价数据库部15或者变动成本数据库部16的内容。

    图4在开发部10进行的估量的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估量以与显示在显示装置2的信息对话方式实行。在该图中,估量开始后,首先,部件特性选择的要求显示在显示装置2,因此,操作者选择估量对象部件的特性属于预先规定的分类的那一类。作为分类的例子,在自动二轮车的场合,主要有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多的发动机相关的E,冲压、板金、树脂成型、铸造加工多的框架相关的F,底座相关的C、以及每个部件的制造方法各不相同的电装相关的D。

    部件特性即分类选择后(步骤S1),根据该选择,每个部件成本计算系统被启动(步骤S2-S5)。每个部件成本计算系统按设定的多个工序列的每个工序列的成本计算数顺序算出成本。例如,为每个工序列设定好成本目录,可以设法使在指定部件和工序列后成本被检索。工序列由多个工序要素安顺组合构成,为了完成特定部件必要的工序的集合作为1单位,称为:列。

    通过如上述为多个工序列的每个工序列设定成本目录,操作者可以很容易的比较每个工序列的成本。操作者即开发部门10的设计者不仅仅使多个工序列的每个工序列的成本显示在显示装置2,通过按工序列变化图表(形状数据),可以算出更加恰当的成本。因为,比如对于铸造加工和机械加工,部件的厚度、倒角的状态等,即使是同一用途的部件,选择的形状不同。

    另外,不单是与加工方法不同的工序列的差异,可以进行由于如下的工序列的不同的成本比较。图5是带轮毂的盖按顺送工序(直列工序)加工的场合和单发工序(并列加工)加工的场合的流程图。在顺送工序中,配置了连贯的工序,即:将材料P冲压成圆形并刻印的工序(D1)、收口成碗状工序(D2)、中心部的轮毂用孔凿孔工序(D3)、用来做轮毂内经的第1内缘翻边工序(D4)、用来做衬套内经的内缘翻边工序(D5)及完成收口工序。因此,材料(矩形平板)P在第1工序投入后,从各工序输出的加工品依次输送给下一个工序,直到部件完成。

    另一方面,在单发工序中,上述各工序D1-D6互不关连独自成立,在各工序D1-D6独立的加工成半成品,再投入到该工序的下一个工序,直到部件完成。

    在这样的工序列中,在显示装置2上,不仅可以显示每个工序列的成本,还可以做到使每个构成各工序列的工序单位(工序要素)的成本显示在显示装置2上。根据每个工序要素的成本显示,在各工序列之间有成本差的场合,可以很容易的检查证实使产生该差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图6是伴随形状变更的成本比较的例子。在该图中,制造者MA、MB假设是两个制造方法互不相同的部件生产厂家17,或者是制造设备的能力、人力费不同的两个内部制作部门13。开发部门10根据不考虑两制造者MA、MB的能力最初做出的图表(初期概念图)算出的成本C1,制造者MA一方低,但是,接下来开发部门10考虑制造者MA、MB的能力,为了适合各自的能力,加上形状变更a1做出图表后,算出的成本C2,变为制造者MB一方低。进一步,开发部门10做出在形状中加入变更a2的图表后,算出的成本C3,变为制造者MA一方低。

    因此,通过在形状变更的各阶段显示这样的成本计算结果,看到该显示的开发部门10的设计者,在各设计变更阶段,可以判断那一边的制造者制造更好一些。形状变更可以进行到变更a2的话,向制造者MB订货更好一些,如果形状的变更只能进行到变更a1的话,向制造者MA订货更好一些。

    购买部门12在制造者MA或MB是订货单位的场合,可以在各设计变更阶段独自的与制造者13折中,制造者MA或者MB根据折中的结果,可以更新数据库15、16涉及自己的数据,开发部门10可以根据最新的数据算出估量。

    发明的效果

    通过以上说明可以看到,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按对同一制品的工序列,可以进行假如制造方法的不同产生的制造成本的比较研究。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通过构成工序列的每一个工序的成本比较,可以进行在多个工序列中产生的制造成本差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因为计算制造成本使用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是经成本主要因素数据提供者更新后的数据库的内容,所以,可以根据最新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进行成本比较。例如,在成本主要因素数据提供者是多个生产厂家或制造据点的场合,可以使每一个生产厂家或制造据点的变动主要因素数据反映在制造成本中,可以进行每一个生产厂家或制造据点的成本比较,因此可以判断成本的妥当性。

    根据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阅览了估量要求者提供的信息的多个提供者,通过网络,提供成本主要因素数据,根据这些信息及成本主要因素数据,可以算出制造成本。上述提供者通过网络阅览算出的制造成本,可以更新成本主要因素数据,因此,能够使用更新后的最新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算出制造成本。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提供者,例如,多个生产厂家,可以根据估量要求者提供的信息更新自己提供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因此,根据估量要求者提供的信息可以短时间内算出精度高的成本。

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设法做到可以比较多个制造者的估量。对于开发部门10提供的产品的CAD数据等的信息,从多个生产厂家13提供成本主要因素数据并存入数据库15、16。制造成本根据成本主要因素数据,以各生产厂家为单位,被算出并显示。提供的信息的阅览、数据库15、16上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阅览、数据库15、16上的成本主要因素数据的更新及显示的制造成本的阅览通过网络进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