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00942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3613.3

申请日:

2004.02.25

公开号:

CN1560177A

公开日:

2005.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9K7/00; E21B43/22

主分类号:

C09K7/00; E21B43/22

申请人:

石油大学(华东);

发明人:

葛际江; 张贵才; 孙铭勤; 宋昭峥

地址:

25706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27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大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较高耐温能力的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稠油降粘剂是N-烷基-γ-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三步:(1)取脂肪胺及催化剂于三口瓶中,在30~60℃下滴加丙烯腈,反应4~8小时,制得N-烷基-β-氨基丙腈;(2)将N-烷基-β-氨基丙腈和溶剂加入高压釜中,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气后,通入氢气和氯气,于80~90℃反应1~2小时,制得N-烷基丙二胺;(3)在高压釜中加入N-烷基丙二胺和催化剂,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气后,升温至60℃通入氯甲烷,于80~90℃、0.49~0.59MPa反应2~6小时制得N-烷基-γ-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将该表面活性剂制成25~30%的水溶液,即为稠油降粘剂。该降粘剂不需同碱复配使用,在较低浓度下就对不同的稠油有较好的降粘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温稠油降粘剂,其特征是降粘剂为N-烷基-γ-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
剂,其结构通式为[RN+(CH3)2CH2CH2CH2N+(CH3)3]2Cl-,分子量为384~468。
2.一种高温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主要包括以下三步:
(1)取脂肪胺及催化剂于三口瓶中,在30~60℃下滴加丙烯腈,反应4~8小时,
制得N-烷基-β-氨基丙腈;
(2)将N-烷基-β-氨基丙腈和溶剂加入高压釜中,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气后,
通入氢气和氯气,于80~90℃反应1~2小时,制N-烷基丙二胺;
(3)在高压釜中加入N-烷基丙二胺和催化剂,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气后,升温
至60℃通入氯甲烷,于80~90℃、0.49~0.59MPa反应2~6小时制得N-烷基-γ-
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方程式如下: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脂肪胺
是十二胺或十六胺或十八胺,优选十六胺。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催化剂
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三乙醇胺,优选碳酸钠。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溶剂是
乙醇或异丙醇或丁醇,优选异丙醇。

说明书

高温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用高温稠油降粘剂。

背景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地质储量达1640Mt,其中陆地稠油约占石油总资源的20%
以上。

稠油突出特点是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粘度大,因此稠油开发的关键是降低粘度、
改善流动性。目前我国开采特稠油的主要方法是蒸汽吞吐、蒸汽驱等热采技术。吞吐
后期,注汽开采油气比低、原油粘度大、井筒举升困难等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稠油
油藏的进一步开发。伴蒸汽注入高效稠油降粘剂,可以降低注汽压力,减小井筒举升
阻力,提高注汽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多轮次吞吐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由于蒸
汽的温度较高(最高可达350℃),因此要求伴汽注入的降粘剂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能。

稠油降粘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可用作稠油降粘剂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中具有较高耐温能力的是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

US4811788和CN1115778分别报道了用聚氧乙烯二十醇醚磺酸盐、聚氧乙烯酚
醛树脂磷酸盐等非离子-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作稠油降粘剂,可耐300~320℃的高
温,但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实用价值不大。

CN1221650、CN1204680、CN1310221等报道了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作稠油降粘
剂,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的HEA稠油降粘剂、石油大学研制的GY稠油降粘剂
以及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的稠油降粘剂主要成分则是石油皂或环烷酸盐。这
些表面活性剂成本低,耐温性能高,但活性较低,通常需同碱性物质一起使用才对稠
油有较好的乳化降粘作用。而碱性物质的添加则会导致粘土膨胀、结垢等,对采油过
程存在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较高耐温能力的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
剂不需同碱复配使用,在较低浓度下就对不同的稠油有较好的降粘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说的稠油降粘剂是N-烷基-γ-双季铵阳离子表
面活性剂,其结构通式为[RN+(CH3)2CH2CH2CH2N+(CH3)3]2Cl-,分子量为384~468。

本发明所述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三步:(1)取一定量的脂肪胺及适量
催化剂于三口瓶中,在30~60℃下滴加丙烯腈,反应4~8小时,制得N-烷基-β-
氨基丙腈;(2)将一定量的N-烷基-β-氨基丙腈和溶剂加入高压釜中,用氮气置换
釜内的空气后,通入氢气和氯气,于80~90℃反应1~2小时,得N-烷基丙二胺;(3)
在高压釜中加入N-烷基丙二胺和催化剂,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气后,升温至60℃通
入氯甲烷,于80~90℃、0.49~0.59MPa反应2~6小时制得N-烷基-γ-双季铵阳离
子表面活性剂。反应方程式如下:




所说的脂肪胺可以是十二胺、十六胺或十八胺,优选十六胺。

所说的催化剂可以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三乙醇胺等,优选碳酸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说明稠油降粘剂的制备过程。

实施例1:

第一步:N-十六烷基-β-氨基丙腈的制备。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十六胺和0.4g碳酸钠,升温到50℃,滴加0.125mol
丙烯腈,反应4小时,制得N-十六烷基-β-氨基丙腈,转化率为95%。

第二步:N-十六烷基丙二胺的制备。

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0.1mol N-烷基-β-氨基丙腈,50ml异丙醇,用氮气置换釜
内的空气后,通入氢气和氯气,于80℃反应2小时,制得N-十六烷基丙二胺,转化
率为97%。

第三步:N-十六烷-γ-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0.1mol N-十六烷基丙二胺、0.3mol碳酸钠,用氮气置换釜
内的空气后,升温至60℃通入0.8mol氯甲烷,于90℃、0.49~0.59MPa反应4小时
制得N-烷基-γ-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转化率为95%。将该表面活性剂制成25~
30%的水溶液,即可用作稠油降粘剂。

本发明的特点:

(1)首次提出了用N-烷基-γ-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稠油降粘剂,该降粘
剂使用浓度为0.1~0.3%时,对胜利稠油、辽河稠油的降粘率都大于95%以上;

(2)该降粘剂可耐200℃以上的高温,可用作伴蒸汽注入的稠油降粘剂;

(3)该降粘剂不需同碱性物质复配就对稠油有较好的乳化效果,避免了碱性物
质对地层的伤害。

高温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温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温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温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较高耐温能力的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稠油降粘剂是N烷基双季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三步:(1)取脂肪胺及催化剂于三口瓶中,在3060下滴加丙烯腈,反应48小时,制得N烷基氨基丙腈;(2)将N烷基氨基丙腈和溶剂加入高压釜中,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气后,通入氢气和氯气,于8090反应12小时,制得N烷基丙二胺;(3)在高压釜中加入N烷基丙二胺和催化剂,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