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的排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类,尤其涉及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的
排气及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已有的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中(参见下图1、图2所示),由转子
(2)和定子(3)组成的电动机构部(4),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旋转轴(5)
压入固定到垂直于上述转子(2)中心的轴孔(2a)。
另外,上述旋转轴(5)的下端部设有一定高度差的上、下部偏心轴(6)、(7);
上、下部滚动活塞(8)、(9)插入到上述上、下部偏心轴(6)、(7);为使上、下部
滚动活塞(8)、(9)旋转,并压缩介质气体时提供上、下部压缩腔(10)、(11),隔
着中间盘(12)设置了由上、下部汽缸(13)、(14),和上、下部轴承(15)、(16)
组成的压缩机构部(17)。
并且,在上述上部轴承(15)的排气孔(15a)的出口处设置由阀门(18)和保
持架(19)构成的阀门装置(20);上部消音机(21)设置在上述阀门装置(20)的
上部,以减少排气噪音。在上述下部轴承(16)的排气孔(16a)出口处置有阀门(22)
和保持架(23)组成的阀门装置(24),下部消音机(21)设置在上述阀门装置(24)
的下部,以减少排气噪音。
还有,上述上、下部汽缸(13)、(14)的吸入口(13a)、(14a)处设有由管道连
通至储液罐(26),以防止液态介质的流入。上述密闭容器(1)的上面设有排气管(27),
使在压缩机构部(17)压缩的高压介质气体排气到外部。
当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接通电源时,电动机构部(4)的转子(2)开始旋转,压
入到上述转子(2)的旋转轴(5)也跟着旋转。
接着,由旋转轴(5)的旋转,带动旋转轴下端部形成的上、下部偏心轴(6)、
(7)和结合在此的上、下部滚动活塞(8)、(9)一起旋转。使通过上、下部汽缸(13)、
(14)的吸入口(13a)、(14a),将吸入到上、下部压缩腔(10)、(11)内部的低温
低压介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介质气体。
并且,上部压缩腔(10)内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阀门装置(20)排气,并通过
上部消音机(21)的通孔(21a)排气到密闭容器(1)内部。同时,上述下部压缩腔(11)
内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阀门装置(24)排气到下部消音机(25)内部。之后又通过
在下部轴承(16),中间盘(12)以及上部轴承(15)之间形成的排气通道(未图示)
排气到密闭容器(1)内部。由此排出的高温高压介质气体透过转子(2)和定子(2),
并通过排气管(27)排气到外部。
但是,在如上结构的已有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中,上、下部轴承(15)、(16)
的上、下侧必须设置附加的上、下部消音机(21)、(25),以减少上、下部压缩腔(10)、
(11)排气介质时引起的排气压所产生的噪音,这限制了部品的节减以及成本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的排气结构,以解决上述难
题,同时也适合减少部件和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含有密闭容器,密闭容器其上方设置有排气管;
其内上部设置有由定子、转子组成的电动机构部;转子内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下
端置有上、下偏心轴,旋转轴下部的上、下偏心轴处设置有上、下滚动活塞;密闭
容器内下部设置有由上、下气缸,中间盘,上、下轴承组成的压缩机构部;上轴承
上置有一排气孔处设置有消音机;上、下气缸处各设置一吸入口并有管道连至储液
罐。本发明是在压缩机构部设置有一双腔压缩机的排气结构。
本发明还可在压缩机构部的中间盘和上气缸及上轴承处设置有双腔压缩机的排
气结构。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因而在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的排气结
构中,上述上部压缩腔内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形成于上部轴承的排气孔,排出到设
置在上部轴承上侧的消音机内部。同时,下部压缩腔内压缩的介质气体也通过形成
于中间盘、上部汽缸以及上部轴承之间的排气通道,排出到设置在上部轴承上部的
消音机内部。这样可以减去已有技术中设置在下部轴承下侧的下部消音机,使能节
减部品、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的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已有的介质排气结构的扩大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排气结构的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介质排气结构的扩大剖面图。
图1、图2中: 1、密闭容器, 2、转子, 2a、旋传轴孔, 3、定子,
4、电动机构部, 5、旋转轴, 6、旋转轴上偏心轴, 7、旋转轴下偏心轴, 8、
上滚动活塞, 9、下滚动活塞, 10、上压缩腔, 11、下压缩腔, 12、中间盘,
13、上气缸, 13a、吸入口, 14、下气缸,14a、吸入口, 15、上轴承, 15
a、排气孔, 16、下轴承, 16a、排气孔, 17、压缩机构部, 18、阀门, 19、
保持架, 20、阀门装置, 21、上部消音机, 22、阀门, 23、保持架, 24、
阀门装置, 25、下消音机, 26、储液罐, 27、排气管。
图3、图4中:101:密闭容器 102:转子 102a:轴孔 103:定子
104:电动机构部 105:旋转轴 106:上部偏心轴 107:下部偏心轴 108:
上部滚动活塞 109:下部滚动活塞 110:上部压缩腔 111:下部压缩腔
112:上部汽缸 112a、113a:吸入口 113:下部汽缸 114:中间盘 114
a:排气通道 115:上部轴承 115a:排气通道 116:下部轴承 118:
消音机 119:储液罐 120:排气管 121:阀门装置 130:排气通道。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密闭型旋转式双腔压缩机的排气结构。
图1、图2的说明己在“背景技术”中详述,在此省略。
在图3、图4中,本发明的密闭型双腔压缩机的基本构成跟已有密闭型双腔压
缩机大致相同。即,密闭容器(101)内部设有转子(102)和定子(103)构成的电
动机构部(104);旋转轴(105)压入固定在垂直形成于上述旋转轴中心的轴孔(102a)。
在上述旋转轴(105)的下端部,上、下部的偏心轴(106)、(107)形成一体;上、
下部滚动活塞(108)、(109)插入到上述上、下部偏心轴(106)、(107)外侧。本
发明的密闭型双腔压缩机的基本构成跟已有密闭型双腔压缩机是相同的。
另外,密闭容器内部设有上、下部汽缸(112)、(113),中间盘(114)以及上
下部轴承(115)、(116)所构成的压缩机构部(117),使当上、下部滚动活塞(108)、
(109)旋转并压缩气体时形成上、下部压缩腔(110)、(111)。上述上部轴承(115)
设有排气孔(115a),使从上部压缩腔(110)排气的压缩气体得以排气到外部。为使
减少噪音,上述排气孔(115a)上部还设有消音机(118)。
此外,在上述上、下部汽缸(112)、(113)的吸入口(112a)、(113a)处各设有
管道连通至储液罐(119),以防止液态介质的流入。上述密闭容器(101)上面设有
排气管(120),使在压缩机构部(117)压缩的高压介质气体排气到外部。
本发明中,上述下部压缩腔(111)和中间盘(114)、上部汽缸(112)以及上
部轴承(115)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30,114a,112a,115b)使之连通。使下部压缩
腔(111)内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上述排气通道(130)排气到消音机(118)内部。
即,如上所述,上部压缩腔(110)内压缩的介质气体能排气到设置在上部轴承
(115)上侧的消音机(118);下部压缩腔(111)内压缩的介质气体经过排气通道
(130)也能排气到设置在上部轴承(115)上侧的消音机(118)内部。这样就能排
除已有技术中设在下部轴承下侧的消音机。
本发明如上所述结构的作用及效果说明如下:
当电源接通时,电动机构部(104)的转子(102)开始旋转,压入到转子(102)
的旋转轴(105)也跟着旋转,接着旋转轴(105)的旋转带动旋转轴(105)下端部
形成的上、下部偏心轴(106)、(107),和结合到偏心轴(106)、(107)的上、下部
滚动活塞(108)、(109)一起旋转,使得通过上、下部汽缸(112)、(113)的吸入
口(112a)、(113a),吸入到上、下部压缩腔(110)、(111)内部的低温低压介质气
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介质气体。
接着,上述上部压缩腔(110)内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上部轴承(115)上形
成的排气孔(115a)排气到消音机(118)内部。
同时,上述下部压缩腔(111)内压缩的气体介质,也通过形成在中间盘(114)
和上部轴承(115)之间的排气通道(130),排气到设置在上部轴承(115)上部的
消音机(118)内部。
接着,上述上部压缩腔(110)内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上部轴承(115)上形
成的排气孔(115a)排气到消音机(118)内部。
同时,上述下部压缩腔(111)内压缩的气体介质,也通过形成在中间盘(114)
和上部轴承(115)之间的排气通道(130),排气到设置在上部轴承(115)上部的
消音机(118)内部。
由上,本发明是关于封闭式回转双腔压缩机排气结构的新发明。在本发明的双
腔压缩机中,上、下部压缩腔(110)、(111)能同时进行压缩。在上述上部压缩腔
(110)内压缩的介质气体,通过形成于上部轴承(115)的排气孔(115a),排气到
设置在上部轴承(115)上侧的消音机(118)内部。同时,在下部压缩腔(111)内
压缩的介质气体,也通过形成于中间盘(114)、上部汽缸(112)以及上部轴承(115)
之间的排气通道(130),排气到设置在上部轴承(115)上部的消音机(118)内部。
这样可以排除已有技术中设置在下部轴承下侧的下部消音机,能节减部品、降低成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