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干燥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干燥器。
这类干燥器用来干燥板状物料,特别是石膏板。DE 4326877 C描述了这种干燥器,它具有多层最好是6至14层辊道的多个输送装置。每条辊道的辊都通过一条连续的链和一台电动机来驱动。但该链也可这样进行导向运动,即每两条辊道通过一条带有相应电动机的链来驱动。电动机布置在干燥器的一端,而在其相反的一端则布置该链的导向和张紧系统。
物料通过一个进给装置分配到各层上,其中根据辊道可利用的宽度与板宽地比例,在干燥器中密集并排摆放多块板。物料沿辊道运送通过干燥器。用干燥介质作用到板的表面。
干燥器由多个区段构成组合式结构。区段的数目取决于所需的干燥容量,一般为5至80个区段。但干燥器的容量是受牵引力限制的,即由链子传递的牵引力是随干燥器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而一条链子不可能做得任意粗,因为在链子的自重大时,链子张紧所需的力是很难承受的。此外,重的链子需要较多的场地而且较贵。从一定的干燥器长度起,不再可能提供合适的链。
本申请人提出了另一种传动系统,在该系统中,每条或每两条辊道配置两个传动。其中,该链子大致在干燥器中点分段。亦即配置两条链子来代替一条或两条辊道的一条链子,其中每条链子配置一个传动和一个张紧装置,该传动布置在干燥器的中间。这种实施方式的缺点是,传动系统花费较大,因为必须设置双份的相关装置。此外,传动布置在中间难于进行密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容量的干燥器,且其传动系统的费用小,并避免了传动周围高的环境温度以及干燥器的密封问题。
这个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来实现的。因为对每条链子来说,在干燥器的入口区和出口区都布置了一个传动,所以在运行中一条链子必须承受的最大牵引力大致减少了一半。这样,链子就可设计得弱一些,或者在相同链子强度的情况下,可相应地增加干燥器长度并由此增加干燥容量,而不需要设计总体费用较大的传动系统。传动和牵引系统可布置在干燥器的外面即其前后,这样就保证了它的密封性并只受环境温度影响。
各项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各种有利的结构。
按权利要求2用一条链子驱动两条辊道减少了结构费用。
权利要求3和4涉及一个张紧装置和必要时一个传动的有利布置方案。
按权利要求5在一个辊循环单元中支承一个张紧装置保证了在可靠承受全部产生的力的情况下纵向的灵活性。
按权利要求6平行布置两个辊循环单元时,可使单个单元的尺寸设计得较小,这对较小的结构高度特别有利。
按权利要求7,张紧装置的悬空支承减少了污染并由此减少了维护费用。
下面结合示意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
图1表示传动侧的一个干燥器;
图2表示通过图1的干燥器剖开的一个断面;
图3表示传动侧的该干燥器的一个区段;
图4表示一个辊的支承详图;
图5表示从上方垂直布置的进料侧的传动装置的支架;
图6表示在取下传动装置时一侧的张紧装置;
图7表示图6的张紧装置,但带有传动装置,从下垂直布置,部分剖开;
图8表示导轨-滑块系统详图。
从图1可以看出,干燥器1由多个区段2构成。在板被运送到干燥器1并分配到各层上时,用一个图中未示出的进给装置,而在运出时,则用一个未示出的输出装置,进给和输出装置例如可作为辊式输送机或作为带式输送机构成。
在横向通风的干燥器1的情况下,每个区段2都设置有干燥介质的鼓风和抽风装置(未示出),而在纵向通风的干燥器1时,这些装置分别布置在至少一个鼓风和抽风区段内,而干燥介质则沿着其余的区段2流动。
区段2具有一个矩形的平面布置图并结合图2和3来详细进行说明。在角上分别布置了一根支柱3。每个区段都有两个侧壁4、一个盖板5和一块底板6,它们分别固定在支柱3上。侧壁4、盖板5和底板6都做成双壁,壁之间是一层隔热层。水平的、上下布置的并固定在支柱3上的辊支架7分别在两个支柱3之间沿干燥器1的每一侧延伸,其中辊支架的数目与干燥器的层数一致。垂直于输送方向水平和前后布置的一条辊道的辊8在两个位于两侧和同一高度内的辊支架7之间延伸。上下布置的每条辊道构成输送石膏板的各层的底板;它们也叫做辊式输送机。
从图4可以看出,辊8在其两端有一个轴颈9,该轴颈可旋转支承在辊支架7内。在传动一侧,辊支架7前面的轴颈9上各设一个链轮10。一条闭式循环链11通过链轮10这样进行导向运动,即该链可同时驱动上下布置在相邻两层上的辊8。为此,链11在相应链轮10上方的下层内和相应链轮10下方的上层内进行导向运动。其中,链11例如用一块钢板12和固定其上的导轨进行支撑。
链11在干燥器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分别一直伸入一个支架13、14中。
从输送方向看去,支架13布置在干燥器1的后面并用来支承传动装置15。支架13位于传动侧的出料装置始端的旁边。
在图5中示出了在干燥器1出料侧上的一个传动装置15。支架13由四块长方形的厚钢板16、17焊接成箱状并由一块在下端固定连接的底板18组成。两块钢板16相隔一定距离垂直于输送方向布置。在两块钢板16之间这样固定两块钢板17,使全部四块钢板构成一个矩形,且钢板16可伸出该矩形的四角。
在钢板17中(分别在两层之间的高度内)设置了圆孔,以便支承相应传动箱20中的传动轴19。传动箱20以很小的间隙插入该圆孔中并从外面例如用螺丝固定在离干燥器1的钢板17上,在指向辊式输送机的传动轴19的一端上与链轮10垂直对准固定了一个链轮21来驱动链子11。链子11在链轮21上这样进行导向运动,即它可围绕180°转动方向。在传动轴19的另一端上布置了一个传动装置15,例如一台驱动电动机。传动装置15例如通过螺丝拧在一个扭转支座22上而防止了围绕传动轴19进行旋转,该扭转支座固定在钢板16上。
图6至8示出了支架14。从输送方向看去,支架14布置在干燥器1的前面并用来支承与链子11的张紧装置24组合在一起的第二传动装置23。支架14位于传动侧的进给装置端部旁边。
平行于输送方向相隔一定距离布置了两根支柱25,它们锚定在一个基础中。在支柱25之间有横梁26。梁26的数目与一台干燥器的链子11的数目一致。
梁26例如用箱形型材制成并例如用角钢和螺丝固定在两根支柱25上。在一根梁26的下侧布置了两个平面导向面44,其上分别固定一根导轨27。两根导轨27在梁26的几乎整个长度上平行延伸。
导轨27和一个相应的导向元件32由一个市售的辊循环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能承受导轨纵轴方向内的力和围绕任意一轴的扭矩。轨头或轨底一词应作为功能(导向或支承)来理解,而与导轨的位置无关。
导轨27的横断面基本上由一个在两个长边各带两个配合面的矩形组成并镜像对称于垂直轴。在轨头29范围内的配合面具有等边三角形的形状,且其底边位于该矩形上并与该矩形构成一个共同的角。由这个三角形的边构成的面即导向面,导向元件32支撑在该导向面上。轨底28范围内的第二配合面具有梯形的形状,且其不平行的两边的一边与该矩形的相应一边成一条直线并构成导向面44上的导轨27的支承面。
在梁26的下方布置了一个箱形的滑块30,滑块30可在导轨27上移动。滑块30例如是一个由四块厚钢板制成的坚固的焊接结构,其中,构成盖31的上钢板可伸出一或两侧。如果滑块31做得窄时,这样做是特别有意义的。因为这样一方面可获得一个有利的力分布,另一方面又为导向元件32提供了位置。滑块30的窄的结构还对紧凑的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盖31上固定了四个导向元件32,其中每两个导向元件布置在一个共同的纵轴。导向元件32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和横截面。与盖31接触的基面为平面。该基面对面的异向元件32的横截面的中心有一个孔,该孔以很小间隙精确配合导轨27的横截面,但不配合轨底28的任何部分。在导向元件32中与导轨27的导向面对应的面内分别放入至少两个滚子33,它们可围绕其纵轴旋转。滚子33稍微从表面凸出,实际上无间隙地支撑在轨头29的导向面上并在导向元件30和导轨27之间构成一个灵活移动的支承。
在滑块30的侧板39内分别有两个圆孔34、35,其中一块侧板39的一个圆孔34、35精确位于第二侧板39对面。在远离干燥器1的孔35中可旋转地支承了一个导向滑轮36。在第二孔34中,可旋转地支承了一根传动轴37。在传动轴37上这样固定了一个链轮38,即该链轮与辊8的链轮10垂直对准。从干燥器1来的和到干燥器1去的链子11围绕链轮38进行导向运动。传动轴37外面连接传动装置23的传动箱进行传动,该传动装置在传动轴37对面的一端上固定在一个扭矩支座40上,该扭矩支座外面布置在滑块30上。
作为张紧装置可用各种系统,例如可用加压气缸或旋转轴。下面介绍一种用重力工作的系统。
绳索41围绕导向滑轮36进行导向运动。绳索41的一端例如固定在离干燥器1的远的支柱25上,而绳索41的另一端上则固定了一个重锤42。绳索41从支柱25通过导向滑轮36和另一个导向滑轮43这样进行导向运动,即带重锤42的一端是悬空挂着的。重锤42的尺寸是这样选择的,即保证链子所需的张紧。
在运行中,辊8通过传动15、23和链11进行传动,从而把板输送通过干燥器1。传动15、23具有相同的额定功率并以相同的转数进行传动,所以对每条链11来说,传动15、23分别提供所需的总传动功率的一半,从而相应地减小了链子11的拉应力。由于滑块30在导轨27上进行相应移动和由于重锤42使链11内的拉力保持尽可能恒定,这样就可通过张紧装置24避免例如由于热膨胀引起的长度变化所造成的链11内的拉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