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00702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9196.1

申请日:

2003.06.07

公开号:

CN1456820A

公开日:

2003.1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2.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5B11/044; B63J3/00

主分类号:

F15B11/044; B63J3/00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魏建华; 张厚根; 周民杰

地址:

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玉古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怀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源液压系统;推进器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用以驱动螺旋桨,使清漂船在水面上行驶作业;打捞臂支架液压系统中的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缸,将打捞臂放在水面上,打捞臂开闭液压缸,将打捞臂张开成合适的角度;打捞带驱动液压系统中的驱动液压马达,将水葫芦收集到输送带头部;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将打捞臂收拢的水葫芦从水面传送到挤压仓;挤压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对传送来的水葫芦进行挤压后,再由输送带送到运输船运走。作业完成后,由打捞臂张开液压缸将打捞臂拉到船身轴线方向后,由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缸将打捞臂从水面升到最高位置,便于清漂船快速行驶。它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1)动力源液压系统:包括两台液压泵(
2: 1、2.2)、两个低压滤油器(1.1、 1.2)、两个电磁溢流阀(6.1、6.2)和两个高压滤油器(7.1、7.2);由柴油机 驱动的第一、第二液压泵(2.1、2.2)的吸油口分别与各自的吸油滤油器(1.1、 1.2)的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吸油滤油器(1.1、1.2)的进油口分别与油箱 相连;第一、第二液压泵(2.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 (7.1和7.2)的进油口连接,同时与第一、第二电磁铁溢流阀(6.1、6.2)的 进油口连接,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7.1、7.2)的出油口通过阀块与各个执 行机构液压系统相连; 2)推进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压力补偿器(20.1、20.2)、两个比例换向 阀(8.1、8.2)和两个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
3: 1、3.2);第一、第二压力补偿 器(20.1、20.2)的进油口与第一个高压滤油器(7.1)的出油口相连,第一、 第二压力补偿器(20.1、20.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8.1、 8.2)的P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8.1、8.2)的A、B油口分别与 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3.1、3.2)的A、B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的 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3)打捞臂开闭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3、10.4)、两个 电磁换向阀(9.3、9.4)和两个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第一、第二 电磁换向阀(9.3、9.4)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 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9.3、9.4)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双路单 向节流阀(10.3、10.4)的进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双路单向节流阀(10.3、 10.4)的出油口分别与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油 口相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4)驱动打捞带的液压系统:包括两个比例流量阀(12.1、12.2)、两个电 磁换向阀(11.1、11.2)和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第一、第二 比例流量阀(12.1、12.2)的进油口通过阀块分别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 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12.1、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 电磁换向阀(11.1、11.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 的A、B油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的A、B油口, 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5)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14)和 两个液压缸(17.1、17.2);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进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 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A与液压单向阀 (13)的顺向进油口相连,液压单向阀(13)的顺向出油口与第三、第四液压 缸(17.1、17.2)无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B分别与第三、 第四液压缸(17.1、17.2)有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回油口接到 回油管路上; 6)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两个 电磁换向阀(9.1、9.2)和两个液压马达(
4: 1、4.2);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 (9.1、9.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六、 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 10.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的出油口分 别与驱动输送带的液压马达(4.1、4.2)的A、B口油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 向阀(9.1、9.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7)挤压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双单向节流阀(16.1、16.2)、两个手动 换向阀(15.1、15.2)和两个液压缸(18.1、18.2);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 和15.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 手动换向阀(15.1、15.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五、第六双路单向节流阀(16.1、 16.2)的进油口相连,第五、第六单向节流阀(16.1、16.2)的出油口分别与 输送带驱动液压缸(18.1和18.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 向阀(15.1、15.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5: 1、5.2);第一、第二 比例流量阀(12.1、12.2)的进油口通过阀块分别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 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12.1、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 电磁换向阀(11.1、11.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 的A、B油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的A、B油口, 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5)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14)和 两个液压缸(17.1、17.2);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进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 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A与液压单向阀 (13)的顺向进油口相连,液压单向阀(13)的顺向出油口与第三、第四液压 缸(17.1、17.2)无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B分别与第三、 第四液压缸(17.1、17.2)有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回油口接到 回油管路上; 6)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两个 电磁换向阀(9.1、9.2)和两个液压马达(4.1、4.2);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 (9.1、9.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六、 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 10.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的出油口分 别与驱动输送带的液压马达(4.1、4.2)的A、B口油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 向阀(9.1、9.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7)挤压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双单向节流阀(16.1、16.2)、两个手动 换向阀(15.1、15.2)和两个液压缸(18.1、18.2);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 和15.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 手动换向阀(15.1、15.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五、第六双路单向节流阀(16.1、 16.2)的进油口相连,第五、第六单向节流阀(16.1、16.2)的出油口分别与 输送带驱动液压缸(18.1和18.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 向阀(15.1、15.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6: 1、6.2)和两个高压滤油器(
7: 1、7.2);由柴油机 驱动的第一、第二液压泵(2.1、2.2)的吸油口分别与各自的吸油滤油器(1.1、 1.2)的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吸油滤油器(1.1、1.2)的进油口分别与油箱 相连;第一、第二液压泵(2.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 (7.1和7.2)的进油口连接,同时与第一、第二电磁铁溢流阀(6.1、6.2)的 进油口连接,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7.1、7.2)的出油口通过阀块与各个执 行机构液压系统相连; 2)推进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压力补偿器(20.1、20.2)、两个比例换向 阀(
8: 1、8.2)和两个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3.1、3.2);第一、第二压力补偿 器(20.1、20.2)的进油口与第一个高压滤油器(7.1)的出油口相连,第一、 第二压力补偿器(20.1、20.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8.1、 8.2)的P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8.1、8.2)的A、B油口分别与 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3.1、3.2)的A、B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的 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3)打捞臂开闭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3、10.4)、两个 电磁换向阀(
9: 3、9.4)和两个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第一、第二 电磁换向阀(9.3、9.4)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 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9.3、9.4)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双路单 向节流阀(10.3、10.4)的进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双路单向节流阀(10.3、 10.4)的出油口分别与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油 口相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4)驱动打捞带的液压系统:包括两个比例流量阀(12.1、12.2)、两个电 磁换向阀(11.1、11.2)和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第一、第二 比例流量阀(12.1、12.2)的进油口通过阀块分别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 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12.1、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 电磁换向阀(11.1、11.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 的A、B油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的A、B油口, 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5)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14)和 两个液压缸(17.1、17.2);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进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 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A与液压单向阀 (13)的顺向进油口相连,液压单向阀(13)的顺向出油口与第三、第四液压 缸(17.1、17.2)无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B分别与第三、 第四液压缸(17.1、17.2)有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回油口接到 回油管路上; 6)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两个 电磁换向阀(9.1、9.2)和两个液压马达(4.1、4.2);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 (9.1、9.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六、 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 10.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的出油口分 别与驱动输送带的液压马达(4.1、4.2)的A、B口油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 向阀(9.1、9.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7)挤压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双单向节流阀(16.1、16.2)、两个手动 换向阀(15.1、15.2)和两个液压缸(18.1、18.2);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 和15.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 手动换向阀(15.1、15.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五、第六双路单向节流阀(16.1、 16.2)的进油口相连,第五、第六单向节流阀(16.1、16.2)的出油口分别与 输送带驱动液压缸(18.1和18.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 向阀(15.1、15.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10: 3、10.4)、两个 电磁换向阀(9.3、9.4)和两个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第一、第二 电磁换向阀(9.3、9.4)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 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9.3、9.4)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双路单 向节流阀(10.3、10.4)的进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双路单向节流阀(10.3、 10.4)的出油口分别与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油 口相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4)驱动打捞带的液压系统:包括两个比例流量阀(12.1、12.2)、两个电 磁换向阀(
11: 1、11.2)和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第一、第二 比例流量阀(12.1、12.2)的进油口通过阀块分别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 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12.1、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 电磁换向阀(11.1、11.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 的A、B油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的A、B油口, 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5)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14)和 两个液压缸(17.1、17.2);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进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 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A与液压单向阀 (13)的顺向进油口相连,液压单向阀(13)的顺向出油口与第三、第四液压 缸(17.1、17.2)无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B分别与第三、 第四液压缸(17.1、17.2)有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回油口接到 回油管路上; 6)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两个 电磁换向阀(9.1、9.2)和两个液压马达(4.1、4.2);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 (9.1、9.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六、 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 10.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的出油口分 别与驱动输送带的液压马达(4.1、4.2)的A、B口油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 向阀(9.1、9.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7)挤压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双单向节流阀(16.1、16.2)、两个手动 换向阀(15.1、15.2)和两个液压缸(18.1、18.2);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 和15.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 手动换向阀(15.1、15.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五、第六双路单向节流阀(16.1、 16.2)的进油口相连,第五、第六单向节流阀(16.1、16.2)的出油口分别与 输送带驱动液压缸(18.1和18.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 向阀(15.1、15.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12: 1、12.2)、两个电 磁换向阀(11.1、11.2)和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第一、第二 比例流量阀(12.1、12.2)的进油口通过阀块分别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 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12.1、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 电磁换向阀(11.1、11.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 的A、B油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的A、B油口, 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5)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14)和 两个液压缸(17.1、17.2);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进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 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A与液压单向阀 (13)的顺向进油口相连,液压单向阀(13)的顺向出油口与第三、第四液压 缸(17.1、17.2)无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B分别与第三、 第四液压缸(17.1、17.2)有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回油口接到 回油管路上; 6)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两个 电磁换向阀(9.1、9.2)和两个液压马达(4.1、4.2);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 (9.1、9.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六、 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 10.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的出油口分 别与驱动输送带的液压马达(4.1、4.2)的A、B口油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 向阀(9.1、9.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7)挤压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双单向节流阀(16.1、16.2)、两个手动 换向阀(15.1、15.2)和两个液压缸(18.1、18.2);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 和15.2)的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 手动换向阀(15.1、15.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五、第六双路单向节流阀(16.1、 16.2)的进油口相连,第五、第六单向节流阀(16.1、16.2)的出油口分别与 输送带驱动液压缸(18.1和18.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 向阀(15.1、15.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说明书


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电液比例控制为特征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是一种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眼下在国内水网地区,被国际公认的“十大害草”之一又名“水上绿魔”的水葫芦泛滥成灾。这种飘浮植物在水域大量繁殖,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它们覆盖水面,阻塞河道,绞杀异己,破坏生态,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为此,各地纷纷组织打捞队,而人工打捞,但投入大,强度高,效率甚低;为此萌发了自动化的设备代替人工的想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电液比例控制的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地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

    1)动力源液压系统:包括两台液压泵、两个低压滤油器、两个电磁溢流阀和两个高压滤油器;由柴油机驱动的第一、第二液压泵的吸油口分别与各自的吸油滤油器的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吸油滤油器的进油口分别与油箱相连;第一、第二液压泵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的进油口连接,同时与第一、第二电磁铁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的出油口通过阀块与各个执行机构液压系统相连;

    2)推进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压力补偿器、两个比例换向阀和两个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第一、第二压力补偿器的进油口与第一个高压滤油器的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的P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与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的A、B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3)打捞臂开闭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两个电磁换向阀和两个打捞臂开闭液压缸;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双路单向节流阀的进口相连,第一、第二双路单向节流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打捞臂开闭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油口相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4)驱动打捞带的液压系统:包括两个比例流量阀、两个电磁换向阀和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的进油口通过阀块分别与第二高压滤油器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的A、B油口,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5)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和两个液压缸;第五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出油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的油口A与液压单向阀的顺向进油口相连,液压单向阀的顺向出油口与第三、第四液压缸无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的油口B分别与第三、第四液压缸有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6)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两个电磁换向阀和两个液压马达,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出油口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的出油口分别与驱动输送带的液压马达的A、B油口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7)挤压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双单向节流阀、两个手动换向阀和两个液压缸;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和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与第五、第六双路单向节流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五、第六单向节流阀的出油口分别与输送带驱动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1、工作效率高,将本装置装在清漂船上,船首设有水面打捞机构,船体中间配有一条输送带,将打捞上来的水葫芦传送到挤压装置,然后经过处理卸入运料船内。一条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可相当于近100个劳力的人工清漂效果;

    2、采用先进的电液比例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且不受环境于负载变化的影响,保持动作平稳,安全可靠;

    3、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既能清理水面水葫芦,又能清理河(湖)面漂浮垃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在清漂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

    1)动力源液压系统:包括两台液压泵2.1、2.2、两个低压滤油器1.1、1.2、两个电磁溢流阀6.1、6.2和两个高压滤油器7.1、7.2;由柴油机驱动的第一、第二液压泵2.1、2.2的吸油口分别与各自的吸油滤油器1.1、1.2的出口相连,第一、第二吸油滤油器1.1、1.2的进油口分别与油箱相连;第一、第二液压泵2.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7.1和7.2的进油口连接,同时与第一、第二电磁铁溢流阀6.1、6.2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第二高压滤油器7.1、7.2的出油口通过阀块与各个执行机构液压系统相连;

    2)推进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压力补偿器20.1、20.2、两个比例换向阀8.1、8.2和两个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3.1、3.2;第一、第二压力补偿器20.1、20.2的进油口与第一个高压滤油器7.1的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压力补偿器20.1、20.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8.1、8.2的P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8.1、8.2的A、B油口分别与推进器驱动液压马达3.1、3.2的A、B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3)打捞臂开闭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3、10.4、两个电磁换向阀9.3、9.4和两个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9.3、9.4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9.3、9.4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一、第二双路单向节流阀10.3、10.4的进油口相连,第一、第二双路单向节流阀10.3、10.4的出油口分别与打捞臂开闭液压缸19.1、19.2的有杆腔和无杆将的油口相连,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4)驱动打捞带的液压系统:包括两个比例流量阀12.1、12.2、两个电磁换向阀11.1、11.2和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12.1、12.2的进油口通过阀块分别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比例流量阀12.1、12.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A、B油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的A、B油口,第三、第四电磁换向阀11.1、11.2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5)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14和两个液压缸17.1、17.2;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进油口P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A与液压单向阀13的顺向进油口相连,液压单向阀13的顺向出油口与第三、第四液压缸17.1、17.2无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油口B分别与第三、第四液压缸17.1、17.2有杆腔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14的回油口接到回油管路上;

    6)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两个电磁换向阀9.1、9.2和两个液压马达4.1、4.2;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的进油口相连,第三、第四双路单向节流阀10.1、10.2的出油口分别与驱动输送带的液压马达4.1、4.2的A、B油口相连,第六、第七电磁换向阀9.1、9.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7)挤压液压系统:包括两个双路双单向节流阀16.1、16.2、两个手动换向阀15.1、15.2和两个液压缸18.1、18.2;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和15.2的P油口通过阀块与第二高压滤油器7.2出油口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15.2的A、B油口分别与第五、第六双路单向节流阀16.1、16.2的进油口相连,第五、第六单向节流阀16.1、16.2的出油口分别与输送带驱动液压缸18.1和18.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第一、第二手动换向阀15.1、15.2的T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如图2、图3所示,螺旋桨由液压马达3.1、3.2驱动,打捞支架升降由液压缸17.1、17.2控制,打捞臂张闭液压缸19.1、19.2控制,打捞带由液压马达5.1、5.2驱动,输送带由液压马达4.1、4.2驱动,挤压动作由液压缸18.1、18.2来完成。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所示,对各个系统的具体动作加以说明:

    推进系统:泵站的压力油通过压力补偿器20.1、20.2、比例换向阀8.1、8.2引到液压马达3.1、3.2的A、B腔,用以驱动螺旋桨,使清漂船在水面上行驶(前进、后退、转弯),以进行清漂作业;采用电液比例阀对液压马达转速进行控制;电液比例阀采用压力补偿,使液压马达的转速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达到精确的无级调节。

    打捞支架升降系统:泵站的压力油通过液控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14引到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缸17.1、17.2的A、B腔,将打捞臂放在水面上并保持在合适位置。打捞作业完成后,将打捞臂升起,便于清漂船快速行驶;

    打捞臂张闭系统:泵站的压力油通过单向节流阀10.3和10.4、电磁换向阀9.3和9.4引到打捞臂张开液压缸19.1、19.2的A、B腔,将打捞臂张开成合适的角度。打捞作业完成后,将打捞臂合拢到船身轴线方向;

    打捞带驱动系统:泵站的压力油通过比例调速阀12.1、12.2、电磁换向阀11.1、11.2引到打捞带驱动液压马达5.1、5.2的A、B腔,将水葫芦收集到输送带头部;

    输送带系统::泵站的压力油通过双单向节流阀10.1、10.2、电磁换向阀9.1、9.2引到输送带驱动液压马达4.1、4.2的A、B腔,将打捞臂收拢的水葫芦从水面传送到挤压仓;

    挤压系统:泵站的压力油通过双单向节流阀16.1、16.2、手动换向阀15.1、15.2引到挤压液压缸18.1、18.2的A、B腔,对传送来的水葫芦进行挤压后,再由输送带送到运输船运走;

    作业完成后,由打捞臂张开液压缸将打捞臂拉到船身轴线方向后,由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缸将打捞臂从水面升到最高位置,便于清漂船快速行驶。

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液压驱动水面清漂船的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源液压系统;推进器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用以驱动螺旋桨,使清漂船在水面上行驶作业;打捞臂支架液压系统中的打捞支架升降液压缸,将打捞臂放在水面上,打捞臂开闭液压缸,将打捞臂张开成合适的角度;打捞带驱动液压系统中的驱动液压马达,将水葫芦收集到输送带头部;输送带驱动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将打捞臂收拢的水葫芦从水面传送到挤压仓;挤压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