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006643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3343.1

申请日:

2002.11.29

公开号:

CN1424497A

公开日:

2003.06.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1/10; F02M29/02

主分类号:

F02M31/10; F02M29/02

申请人:

刘跃峰;

发明人:

刘跃峰

地址:

024000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华源毛业有限公司电热厂刘跃廷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武英华;曹宏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其结构要点为:水泵轴上安装变向式风扇,该风扇的排风口处与一涡流式引风圈组合,该引风圈的热风出口通过引风管接空气滤清器。本发明将风扇排出的水箱散热强热风集聚起来,变废为宝,达到提前将空气压力、密度、温度以提高数倍的形式,直接主动的送入空滤器,将空气被动吸入变成主动充足供给。本发明不改变主机结构,不损失发动机功率,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使机器运转平稳圆滑,增加转速,提高功率,降低噪音,降低排放,节能环保效果显著,能在高原空气稀薄地区工作不降低发动机功率,适用于各种马力的柴油机,如轮船、内燃机车、坦克装甲车、汽车、拖拉机、各种柴油发电机都可以使用这项技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轴上安装变 向式风扇(2),该风扇的排风口处与一涡流式引风圈(3)组合,该引风圈的 热风出口(7)通过引风管(4)连接空气滤清器(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涡流式引风圈的进热风口处连接喇叭口形引风罩(12),引风圈的涡流 腔(8)内设有导流板(9),导流板之间为涡流式进风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变向式风扇为V型风扇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变向式风扇的扇叶(10)与基板(11)为一体。

说明书


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上的节能环保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上的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背景技术    进气增压简单地说就是增加进入发动机汽缸内的空气密度,废气涡轮增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的进气增压技术。在地球上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在发动机上没有空气它就是废铁一堆,因此研究者绞尽脑汁让空气最大限度去满足发动机的工作需要,就废气涡轮增压而言,实际进气增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变化过程,进气行程产生的吸力加上高达几万转进气涡轮产生的吸力,空气被强力地从进气口吸入空滤器,从理论上讲,当从进气口进入空滤器的空气满足不了产生的吸力需要,也就是说空气供不应求时,空滤器将产生进气真空区,形成真空阻力,空气流速将随之降低,产生了这个矛盾,那就得寻找解决办法,于是人们将进气口空滤器及管道加大,增加空气通过面积,将空滤器盖上加一个空气辅助通气口,用以减少或消除空滤器所产生的真空区,使空气较顺畅地进入进气涡轮腔,空气到达此处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我们都知道涡轮增压器一侧是排气涡轮,一侧是进气涡轮,它俩就像一双连体兄弟,排气涡轮是主动轮,进气涡轮是被动轮,排气涡轮被高温高压废气驱动,涡轮腔将产生很高的温度,这个温度也将间接传给进气涡轮腔,另外涡轮在高温下高速运转,机件磨擦表面虽然引机油直接润滑,但机油在高温下粘度下降,直接影响润滑效果,加速了磨擦表面的磨损,同时机油过多地带走增压器中的热量,使油底机油粘度下降,而影响整机的润滑效果,因此应运而生了废气增压专用机油,以弥补这个缺点,这样虽然机油带走增压器中的部分热量,但增压器还是在高温地笼罩下工作,到达进气涡轮腔的空气此时受热将急速膨胀,形成空气受热膨胀区,出现空气膨胀阻力,出现空气受热密度下降,流速下降,怎么办呢?于是研究者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在空气进入进气歧管之前加一个中冷装置,让热空气降温,令空气遇冷收缩,以此增加密度和流速,使空气顺畅地进入进气歧管,经进气门进入汽缸,进行下一段工作。这些解决办法,由于使用专用机油,增加中冷装置,加大进气管道及空滤器,使发动机的体积重量增加,结构复杂,治标不治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机器运转平稳圆滑,噪音小,功率和转速较高,节能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有害排放,降低大气环境污染,经济实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其结构要点为:水泵轴上安装变向式风扇,该风扇的排风口处与一涡流式引风圈组合,该引风圈的热风出口通过引风管连接空气滤清器。本发明将风扇排出的水箱散热强热风积聚起来,变废为宝,达到提前将空气压力、密度、温度以提高数倍的形式,直接主动的送入空滤器,将空气被动吸入变成主动充足供给。

    所说的涡流式引风圈的进热风口处连接喇叭口形引风罩,引风圈的涡流腔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之间为涡流式进风道。

    所说的变向式风扇为V型风扇叶。V型风扇叶能两面吸风,集两面风于中间,经引风圈、引风管送入空滤器。

    所说的变向式风扇的扇叶与基板为一体。扇叶与基板为一体型的可集一面风于中间。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是一项进气增压创新技术,它的进气增压过程没有废气涡轮增压变化那么复杂,不产生进气真空区,受热膨胀区,不用中冷装置,不用专用机油,能去掉笨大的进气管路及空滤器,改成一套小巧玲珑的进气管路及空滤器,使它外部结构更加紧凑简单实用。目前内燃机进气方法有自吸式、涡轮增压式两种形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不变因素,那就是空气在进入空滤器前是自然界的空气,空气密度、温度、湿度、压力是天然的,空气进入空滤器后,再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就柴油机而言,进入汽缸空气密度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它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有害气体的排出量,图5是空燃比与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关系图(此图选自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节能与环保实用技术一书)从图上看出,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和空燃比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当空燃比超过22∶1时,CO化合物NOx化合物两种有害成分将十分微少,HC化合物和黑烟是与压缩温度有关,进气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大,压缩温度越高,压燃助燃速度越快越彻底,HC化合物、黑烟产生的越少,而柴油机正是因为不受加大空燃比的限制,而容易找到产生有害气体最少的排放点,而本发明的核心是能将空气在进入空滤器前的不变因素变成可变因素,原理很简单,用这个装置将风扇排出的强热风聚集起来,变废为宝,提前将空气压力、密度、温度度提高了数倍,尤其空气温度,因是水箱的散热强风,带有一定的湿度和50度以上的散热恒温,能有效地以高温、高压、高密度的形式直接高速送入空滤器,将空气被动吸入变成主动充足供给,使进入汽缸的空气不但能很快满足压燃和助燃,而且还有很大剩余部分继续接受燃烧热量,受热膨胀增加动力,同时降低了燃烧温度,有效地抑制了有害气体的产生,因此也就降低了废气排放给大气造成的污染,这种进气增压方法与自吸式、涡轮增压式进气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不改变主机结构,不损失发动机功率,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使机器运转平稳圆滑,增加转速,提高功率,降低噪音,降低排放,节能环保效果显著,能在高原空气稀薄地区工作不降低发动机功率,适用于各种马力的柴油机,如轮船、内燃机车、坦克装甲车、汽车、拖拉机、各种柴油发电机都可以使用这项技术。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为空燃比与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安装在水箱1与发动机6之间,其结构要点为:发动机6的水泵轴上安装变向式风扇2,该风扇能将轴向风变为径向风,所说的变向式风扇为V型风扇叶,V型风扇叶能两面吸风,集两面风于中间,也可扇叶10与基板11为一体,所说的变向式风扇的排风口处与一涡流式引风圈3组合,该涡流式引风圈的进热风口处连接喇叭口形引风罩12,引风圈的涡流腔8内设有导流板9,导流板之间为独立涡流式进风道,所说的引风圈的热风出口7接引风管4,该引风管接发动机6的空气滤清器5。

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强热风进气增压节能环保装置,其结构要点为:水泵轴上安装变向式风扇,该风扇的排风口处与一涡流式引风圈组合,该引风圈的热风出口通过引风管接空气滤清器。本发明将风扇排出的水箱散热强热风集聚起来,变废为宝,达到提前将空气压力、密度、温度以提高数倍的形式,直接主动的送入空滤器,将空气被动吸入变成主动充足供给。本发明不改变主机结构,不损失发动机功率,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使机器运转平稳圆滑,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