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螺旋型夹具.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00651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8806.0

申请日:

2004.07.05

公开号:

CN1576676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L33/02

主分类号:

F16L33/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肯洛克

发明人:

长野贤二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3.07.09 JP 272349/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激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螺旋型夹具,为了提高双重螺旋型夹具的抗拉强度和紧闭操作性,且将松弛量抑制在必要的最少程度,以插入方式将紧闭式操作工具(F)扣合于分别从上述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向外切起的第1工具扣合爪(18)和第2工具扣合爪(22),由此,在强制地使上述夹紧带(11)收缩变形时,从该内侧重合部分(11a)向外切起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与从外侧重合部分(11b)反向地向内切起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方式设定,该方式为:通过介于其之间的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按照一定量(L2),以相互啮入的方式扣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重螺旋型夹具,其中,将由按照一定长度(L)切割的金属带板材料(M)形成的夹紧带(11),卷曲而立体成形成下述的状态,该状态指形成其卷曲一端侧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和构成该卷曲另一端侧的外侧重合部分(11b)通过中间重合部分(11c),按照一定量(X)三重重叠的整体的双重圆形螺旋状态;
通过强制地使该夹紧带11的口径收缩变形,将由橡胶、合成树脂等的塑性物形成的流体供给用软管、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其它的被固定物(10),紧固于各种设备(A)的连接圆周面(32),其特征在于:
仅仅将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切断一端,作为窄于金属带板材料(M)本身的一定宽度(W)的一定宽度(W1)的引导前突部(12)而形成缺口,在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切断一端侧依次远离的位置,按照并列状态开设而分布有第2固定爪接纳孔(15)和第1工具接纳孔(16),从上述第2固定爪接纳孔(15)中的与上述引导前突部(12)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将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按照一定高度(H1)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从上述第1工具接纳孔(16)中的与第2固定爪接纳孔(15)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将仍呈凸状槽形的第1工具扣合爪(18)按照一定高度(H2)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
在上述外侧重合部分(11b),从其切断另一端侧,依次在并列状态开设而分布有第1固定爪接纳孔(19)和第2工具接纳孔(20),从上述第1固定爪接纳孔(19)中的上述切断另一端侧的开口边缘,使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按照一定深度(D1),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从上述第2工具接纳孔(20)中的与第1固定爪接纳孔(19)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凸状槽形的第2工具扣合爪(22)按照一定高度(H3),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
在上述中间重合部分(11c),在并列状态开设而分布有前突部接纳孔(23),该前突部接纳孔(23)使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引导前突部(12)退入其内;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该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使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上述第1固定爪(17)和第1工具扣合爪(18)退入其内;
在分别以插入方式将紧闭式操作工具(F)的作用爪(33),扣合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第1工具扣合爪(18)和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2工具扣合爪(22)并立的之间区域,对该对作用爪(33)进行紧闭操作,由此,强制地对上述夹紧带(11)的口径进行收缩变形时,
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第1固定爪(17)和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2固定爪(21)的关系按照通过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以一定量(L2)相互啮入而扣合的方式设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螺旋型夹具,其特征在于第1固定爪(17)的弯曲鼓出高度(H1)和第2固定爪(21)的弯曲鼓出深度(D1)的值均设定在金属带板材料(M)的一定厚度(T)的约1.5~2.0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螺旋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内侧重合部分(11a)中的引导前突部(12)和第2固定爪接纳孔(15)之间,开设有夹紧带卷曲成形用的止动销接纳孔(13),使与该引导前突部(12)邻接一侧的开口边缘形成为和夹紧带(11)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的直线线段的支撑键用阻挡边缘(14);
在第1,2固定爪(17)(21)按照一定量(L2)以相互啮入方式扣合时,通过上述支撑键用阻挡边缘(14)阻挡的支撑键(26)从与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前突部接纳孔(23)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邻接的一侧开口边缘,按照一定深度(D2)在倾斜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螺旋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将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中的与前突部接纳孔(23)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形成为与夹紧带(11)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的直线线段的第2固定爪用临时固定边缘(25);
在通过操作工具(F)对夹紧带(11)进行紧闭操作过程中,按照可在临时固定状态啮入而扣合于该第2固定爪用临时固定边缘(25)的方式,设定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2固定爪(2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螺旋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夹紧带(11)中的除了按照一定量(X)三重重叠的部分的双重重叠部位,通过介于其外接带域(X1)与内接带域(X2)的对合部之间的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7),对该夹紧带(11)本身积累直径方向的伸缩弹簧力。

说明书

双重螺旋型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述的双重螺旋型夹具,其用于半永久性地将以由橡胶、合成树脂等的塑性物形成的流体供给用软管为首的,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其它的被固定物紧固于各种设备的连接圆周面上。
本发明人针对这种双重螺旋型夹具,已获得了日本第50631/1995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对其进行了改进的日本第2898613号和第2947466号发明专利,还获得了以后两者为优先权基础的美国专利第5797168号、欧洲专利第0828107号、中国专利第ZL97116269.7号、韩国专利第236726号、泰国专利第11823号等。
如果以上述日本第2898613号发明专利为代表实例,在这里,象该专利说明书和附图所描述的那样,由一定长度L的金属带板材料M形成的夹紧带11在下述的状态卷曲而立体成形,该状态指形成其卷曲一端侧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和构成该卷曲另一端侧的外侧重合部分11b通过中间重合部分11c,按照一定量三重重叠的整体的双重圆形螺旋状态。
由此,在与作为局部地按照一定量X双重重叠的单圈的圆形环状态卷曲而立体成形的结构的夹具(比如,本发明人提出的日本第2652136号发明专利、日本第47671/1995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等)相比较的场合,具有下述的优点:即,凭借约一半的较小的紧闭操作力(紧固转矩),可轻松顺利地使夹紧带11达到口径收缩而发生变形,另外,通过保持极高纯圆度的夹紧带11,可以良好的稳定性在与各种设备31的连接圆周面32的整个表面紧密贴合状态,将被固定物10紧固。
此外,按照上述公知发明,在保持在夹紧带11的双重重叠的状态的外接带域X1和内接带域X2中,使从该外接带域X1,在向内弯曲状态切起的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3与内接带域X1弹性地接触,或使相反地从内接带域X2,在向外弯曲状态切起的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3与外接带域X1弹性地接触,由此,在上述夹紧带11本身中,积蓄直径方向的伸缩弹力。
由此,具有下述的优点:即使在被固定物10为由没有原始弹性力的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等的情况下,另外即使在该被固定物10作为由富于弹性的橡胶材料形成的流体供给用软管等,伴随时间而产生的老化,弹性消失的情况下,上述浮动支承腿片23作为夹紧带11的伸缩弹簧件,其通过吸收被固定物10的硬度变化、粗细变化的作用,仍可在于经常与各种设备31的连接圆周面32的整个表面紧密贴合状态,将被固定物10紧固,另外,通过保持整体的扁平状态,可没有妨碍地用于承受转矩、振动、冲击的车辆等的设备。
但是,作为在之后,着重深入研究的结果,按照上述公知的发明的方案,与形成该夹紧带11的伸缩弹簧件的浮动支承腿片23的有无无关,在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实质上保持三重重叠状态的一定量X的中间重合部分11c中,从该外侧重合部分11b,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第1固定爪18,与从中间重合部分11c,在相反地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第2固定爪22以啮入方式扣合,由此,可将该夹紧带11紧固于圆形螺旋状态,上述第2固定爪22不设置于内侧重合部分11a,这样,具有下述的问题。
即,就上述公知发明的夹具而言,作为注定的结果,如果通过紧闭式操作工具P,对上述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进行紧闭操作,则第1固定爪18和第2固定爪22按照相互越过的方式发生位移,在该越过后,以啮入方式扣合,在此关系方面,以啮入方式扣合的状态(被固定物10的紧固状态)按照从上述越过起回弹的量,之后发生松弛。
在此方面,在上述公知发明的方案,由于第2固定爪22从中间重合部分11c,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在夹紧带11的第1圈,可与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1固定爪18以啮合方式扣合,故作为夹紧带11的机械紧固机构,与单卷的夹具不同,虽然为特意的双重螺旋型夹具,但是,上述之后的松弛量仍较大。
如果象这样,在为流体供给用软管等的,由富于弹性地厚的橡胶材料形成的被固定物10时,则姑且撇开可通过较厚的弹性材料,吸收上述松弛量不说,首先在该被固定物10为特别是由不具有弹性的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较薄的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等的场合,上述松弛量会造成夹具的致命的缺陷。
比如,如果假定上述第1,2固定爪18,22的啮入式扣合量在目前为0.5mm,按照其以上的0.6mm,呈相互越过的形状而发生位移的场合,则通过计算,第1,2固定爪18,22沿夹紧带11的圆周方向按照约0.19mm的量发生回弹,但是,从该约0.19mm后的松弛量对于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按照约1.0~1.5mm的较小厚度形成的,作为通常实例的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等的被固定物10来说,是过大的数值,其结果是,无法获得该被固定物10的稳定的、牢固的紧固状态。
另外,在制造作为夹紧带11的口径与被固定物10的粗细变化相对应的多个品种的场合,必须改变上述第1固定爪18和第2固定爪22之间的间距,但是,由于该第2固定爪22从夹紧带11的中间重合部分11c,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故正确地确定该弯曲鼓出加工位置的计算非常困难,即使产生微小的位置偏差,仍无法牢固地、稳定地与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1固定爪18紧固,从此意义方面来说,还形成致命的夹具,多品种的批量生产效果差。
此外,在这种双重螺旋型夹具的场合,与单卷的夹具场合相比较,夹紧带11按照2圈卷曲的方式立体成形,由此,必须以较大量对该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进行紧闭操作,但是,在上述公知发明的方案中,由于第1固定爪18和第2固定爪22的啮入式扣合部位不过是夹紧带11的1个部位,不具有其余的临时固定机构,故在上述夹紧带11到达所需的最终口径之前,必须一下子使其收缩变形,很难顺利地进行该紧闭操作,还具有因万一的扣合错误,夹紧带11以较大的力弹开,使操作手负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这样的各种问题,在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方案方面,涉及一种双重螺旋型夹具,其中,由按照一定长度切割的金属带板材料形成的夹紧带在下述的状态卷曲而立体成形,该状态指形成其卷曲一端侧的内侧重合部分和构成该卷曲另一端侧的外侧重合部分通过中间重合部分,按照一定量三重重叠的整体的双重圆形螺旋状态;
通过强制地使该夹紧带的口径收缩变形,将由橡胶、合成树脂等的塑性物形成的流体供给用软管、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其它的被固定物紧固于各种设备的连接圆周面,其中,
仅仅将上述内侧重合部分的切断一端,作为窄于金属带板材料本身的一定宽度的一定宽度的引导前突部而形成缺口,在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的切断一端侧依次远离的位置,按照并列状态开设而分布有第2固定爪接纳孔和第1工具接纳孔,从上述第2固定爪接纳孔中的与上述引导前突部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按照一定高度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从上述第1工具接纳孔中的,与第2固定爪接纳孔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仍呈凸状槽形的第1工具扣合爪按照一定高度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
在上述外侧重合部分,从其切断另一端侧,依次在并列状态开设而分布有第1固定爪接纳孔和第2工具接纳孔,从上述第1固定爪接纳孔中的上述切断另一端侧的开口边缘,使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按照一定深度,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从上述第2工具接纳孔中的与第1固定爪接纳孔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凸状槽形的第2工具扣合爪按照一定高度,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
在上述中间重合部分,在并列状态开设而分布有前突部接纳孔,该前突部接纳孔使内侧重合部分的引导前突部退入其内;工具退入用连通孔,该工具退入用连通孔使上述内侧重合部分的第1固定爪和第1工具扣合爪退入其内;
分别以插入方式将紧闭式操作工具的作用爪,扣合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的第1工具扣合爪和外侧重合部分的第2工具扣合爪并立的之间区域,对该对作用爪进行紧闭操作,由此,强制地对上述夹紧带的口径进行收缩变形,此时:
上述内侧重合部分的第1固定爪和外侧重合部分的第2固定爪的关系按照通过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重合部分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以一定量相互啮入而扣合的方式设定。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第1方案,形成上述夹紧带的机械式紧固机构的第1固定爪呈相对内侧重合部分的凸状槽形,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该第1固定爪与从外侧重合部分,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通过中间重合部分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相互按一定量以啮入方式扣合,由此,即使在该第1,2固定爪在相互越过后,发生回弹的情况下,仍可将之后的松弛量抑制在必要最少限度,另外,可发挥优良的抗拉强度。
其结果是,可在完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在较广的范围内将本发明的双重螺旋型夹具应用于各种被固定物,即使在为,比如,由没有弹性的硬质的树脂材料,按照约1.0~1.5mm的较小厚度形成的防尘用波纹管、轴联节用套管等的被固定物的情况下,仍具有可在无松弛的情况下将其稳定牢固地紧固的效果。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第1固定爪从夹紧带的内侧重合部分的切断一端侧,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故即使在制造该夹紧带的口径发生大小变化的夹具的多品种的情况下,就上述第1固定爪和第2固定爪的间距而言,与单卷的夹具相同,可极容易地,正确地进行长短调整,在用于确定第1,2固定爪的弯曲鼓出加工位置的计算方面,不产生任何的困难,其结果是,该多品种的批量生产效果优良。
特别是,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2方案,由于可将内侧重合部分中的第1固定爪和外侧重合部分的第2固定爪在于中间重合部分开口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的内部,保持在基本将该中间重合部分的一定厚度等分的平面上的啮入式扣合状态,由此,将内侧重合部分和外侧重合部分自然地靠近于中间重合部分与其紧密贴合,这样,具有获得富于夹紧带的整体扁平度和纯圆度的紧固状态的效果。
如果采用第3方案,第1,2固定爪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的方式设定,该方式为:按一定量以相互啮入方式扣合,按照夹紧带的最终口径紧固,此时,中间重合部分的支撑键由内侧重合部分的支撑键用阻挡边缘阻挡,由此,可通过该支撑键的支撑约束作用,更加稳定地将第1,2固定爪的扣合状态锁定,没有因意外而将上述状态解除的危险。
如果采用第4方案,由于在通过操作工具对夹紧带的口径进行闭操作过程中,按照可在临时固定状态,将上述外侧重合部分的第2固定爪啮入而扣合于中间重合部分的第2固定爪用临时固定边缘,从保持在该临时固定状态的中途口径,到所需的最终口径的紧闭量在经常是一定的,故即使在为紧闭量大于单卷的夹具的双重螺旋型夹具的情况下,仍具有顺利地,以良好的方便性进行该紧闭操作的效果。
此外,如果采用第5方案,可将介于夹紧带的外接带域与内接带域之间的多个浮动支承腿片用作伸缩弹簧件,起自然地弹性地吸收或调整被固定物的粗细变化、硬度变化的作用,具有确保各种被固定物的对应性和全面紧密贴合状态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后述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会明白其它的目的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夹具的展开平板状态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图1的卷曲而立体成形的制品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图3的紧固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被固定物的使用状态的半剖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的俯视图;
图8为沿图7中的8-8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9为将图8的局部抽出而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10为沿图8中的10-10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1为沿图8中的11-11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2为从沿图9中的12-12线的箭头方向观看到的部分仰视图;
图13为表示金属带板材料的夹具的冲压加工状态的俯视图;
图14为将图8的局部抽出而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15为沿图14中的15-15线的剖视图;
图16为表示夹具的冲压加工之后的弯起加工状态的,与图14相对应的放大俯视图;
图17为沿图16中的17-17线的剖视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与图3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的主视图;
图20为表示图18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21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展开平板状态的,与图1相对应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
图22为沿图21中的22-22线的剖视图;
图2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与图3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24为表示图23的紧固状态的立体图;
图25为表示图23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26为表示图4实施例的,与图3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27为表示图26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28为沿图27中的28-28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与图3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30为表示图29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31为表示相对被固定物的夹具的穿入固定状态,与紧闭式操作工具的扣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32为表示相对图31的紧闭操作的中途过程的临时固定状态的主视图;
图33为相对图32,连续进行紧闭操作的最终的紧固状态的主视图;
图34为本发明与公知发明的比较试验的结果的荷载-延伸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具体描述,图1,图2表示第1实施例的夹具的展开平板状态(材料加工状态),另外,图3~图12表示弯曲而立体成形的制品(在附图实例中,口径约为35mm的夹具)与其使用状态。
夹具的材料采用具有约在0.5~1.0mm的一定厚度T(在附图实例中,为0.5mm)与约在7~10mm的一定宽度W(在附图实例中,为9mm)的SUS301、304、316或430的不锈钢板(在附图实例中,为SUS316)、其它的金属带板M,通过其预定的较长尺寸的材料,形成与下述的粗细度相对应的一定长度L(在附图实例中,为250mm),按照适当的恒定尺寸而切割,该粗细度指所需的流体供送用软管和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等的被固定物10所具有的粗细度。
标号11表示夹紧带,其通过按照象这样的恒定尺寸切割的上述金属带板材料M,从正面看呈圆环状,按照双重卷曲的方式对其进行立体成形,由此,直接用于被固定物10的紧固作用,按照相对其卷曲一端侧,卷曲另一端侧实现间接地外接的方式,按照一定量X(在附图实例中,为27mm),保持在部分的三重重叠的状态。
即,夹紧带11在下述状态按照卷曲的方式立体成形,该状态指将其卷曲一端侧作为内侧重合部分11a,将该卷曲另一端侧作为外侧重合部分11b,按照其中间位置的一定量X实现3次重叠的,整体的双重的圆形螺旋状态。
标号11c表示在一定量X的三重重叠部位,介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之间的中间重合部分,该中间重合部分11c象图7~图9那样,通过从上述一定量X的三重重叠部位,朝向夹紧带11的卷曲一端侧连续延伸,处于与上述外侧重合部分11b内接的双重重叠状态,通过从上述三重重叠部位,朝向夹紧带11的反向卷曲另一端侧连续延伸,处于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外接的双重重叠状态。
当然,上述夹紧带11包括金属带板材料M本身的一定宽度W,仅仅内侧重合部分11a中的切断一端通过金属带板材料M的两侧边缘的对称缺口,形成前导用引导前突部12,该前导用引导前突部12的一定宽度W1比夹紧带11的一定宽度W的约1/3的值稍小(在图实例中,为3mm)。该引导前突部12的伸出长度(L1)约在7~10mm的范围内(在附图实例中,为7mm)。
标号13表示卷曲成形用的止动销接纳孔,该止动销接纳孔位于上述引导前突部12的伸出基端部附近,同时开口于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采用该孔的目的在于接纳止动销,该止动销从成形机(图示省略)的夹紧带的卷曲成形用芯辊的圆周面,成一体地立设,在与止动销的止动状态的条件下,使芯辊旋转驱动,由此,在圆形螺旋状态,对上述夹紧带11以卷曲方式立体成形。
在此场合,作为上述止动销接纳孔13,可以开口成从平面看呈圆形、椭圆形,但是,特别是最好,将与引导前突部12邻接侧的开口边缘作为与夹紧带11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的直线线段的支撑键用阻挡边缘14,呈图1~图3那样的平面看的细长的半圆形、四边形对该止动销接纳孔进行冲压,由此,按照可以良好的稳定性,阻挡中间重合部分11c中的后述的支撑键的方式设定。
在从上述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切断一端侧,依次远离上述止动销接纳孔13的位置,按照并列状态开设而分布有第2固定爪接纳孔15和第1工具接纳孔16。
第2固定爪接纳孔15和第1工具接纳孔16均呈在夹紧带11的纵向中心线上延伸的平面看的椭圆状,但是,第2固定爪接纳孔15中的,与止动销接纳孔13邻接一侧的开口边缘作为构成图8,图9,图11那样的横截面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按照相当于金属带板材料M中的一定厚度T的约1.5~2.0倍的一定高度H1(在附图实例中,约1mm),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
另外,第1工具接纳孔16中的与第2固定爪接纳孔15邻接的一侧的开口边缘作为呈图8~图10那样的横截面的凸状槽形的第1工具扣合爪18,按照相当于金属带板材料M的一定厚度T的约1.5~2.5倍的一定高度H2(在图实例中,为1.2mm),在向外隆起的状态弯曲鼓出,可用作能抵抗后述的紧闭式操作工具F的紧闭力(夹紧带的口径收缩力)的增强凸缘。
此外,在以三重重叠状态外接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夹紧带11的外侧重合部分11b,从其切断另一端侧起依次,依然开设而分布有第1固定爪接纳孔19和第2工具接纳孔20。
该第1固定爪接纳孔19和第2工具接纳孔20均呈平面看的椭圆形,但是,该第1固定爪接纳孔19中的上述切断另一端侧的开口边缘作为构成图8,图9,图11那样的横截面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按照相当于金属带板材料M中的一定厚度T的约1.5~2.0倍的一定深度D1(在附图实例中,约1mm),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
即,从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与从其外侧重合部分11b,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构成夹紧带11的机械式紧固机构,该爪前端之间处于反向的凹凸关系,通过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后述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按照一定量L2(在附图实例中,约为0.5mm),在重叠状态以咬合方式扣合。
还有,第2工具接纳孔20中的与第1固定爪接纳孔19邻接一侧的开口边缘,作为构成图8,图9,那样的,与内侧重合部分11a的第1工具扣合爪18并立的凸状槽形的第2工具扣合爪22,按照相当于金属带板材料M中的一定厚度T的约1.5~2.0倍的一定高度H3(在附图实例中,约1mm),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其还用作其作用与上述第1工具扣合爪18相同的增强凸缘。
标号23表示前突部接纳孔,该前突部接纳孔作为朝向位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的以一定量X来三重重叠的部位的中间重合部分11c,在夹紧带11的纵向中心线上延伸的平面看的椭圆形,以细长的形状开口而形成,通过使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引导前突部12退入到该孔,将该夹紧带11的内周面(紧固作用面)保持在没有高差的平滑状态。标号L3表示前突部接纳孔23的开口长度(在附图实例中,为20mm),其设定在大大超过上述引导前突部12的伸出长度L1的尺寸。
另外,在从上述前突部接纳孔23靠近外侧重合部分11b所在一侧的中间重合部分11c,与该前突部接纳孔23并列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仍然作为平面看细长的椭圆形而开口,其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第2固定爪接纳孔15和第1工具接纳孔16连通,使上述第1固定爪17和第2工具扣合爪18,退入到该连通孔24的内部。标号L4表示该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的开口长度,在图示的实例中,其尺寸设定在30mm。
由此,在后述的操作工具F的夹紧带11的紧闭操作时,没有其中间重合部分11c和以双重重叠状态与其内接的内侧重合部分11a沿横向(被固定物的轴线方向)错位而游动的危险。
还有,上述止动销接纳孔13、第1,第2固定爪接纳孔19,15、第1,第2工具接纳孔16,20、前突部接纳孔23和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为与其几乎完全相同的开口宽度W2(在图示实例中,为4mm),其尺寸设定为稍大于夹紧带11的一定宽度W的三分之一。
按照上述方案,由于凸状槽形的第1工具扣合爪18作为为金属带板材料M的一定厚度T的约1.5~2.5倍的一定高度H2,从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通过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故可确实以良好的稳定性,将紧闭式操作工具F的后述的作用爪以插入方式扣合于从该夹紧带11的外侧重合部分11b,仍然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2工具扣合爪22与上述第1工具扣合爪18的并立的之间区域。
再有,如果对该夹紧带11进行紧闭操作,则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与从上述外侧重合部分11b,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通过上述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按照一定量L2,以相互啮入的方式扣合,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以机械方式紧固成一体。
此外,与上述夹紧带11的中间重合部分11c内接的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引导前突部12退入到该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前突部接纳孔23中,并且从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第1固定爪17和第1工具扣合爪18也退入到上述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中,其结果是,虽然为双重螺旋型的夹具,仍可显著对其整体进行扁平处理,另外,夹紧带11的内周面(紧固作用面)保持在高度纯圆环形状态与无高差的平滑状态。
在前述中,对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前突部接纳孔23和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作为平面看的细长的椭圆形而开口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是最好,与该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中的前突部接纳孔23邻接侧的开口边缘与上述止动销接纳孔13的支撑键用接纳边缘14相同,特别是最好,将其冲压成与夹紧带11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的直线线段的第2固定爪用临时固定边缘25。
如果这样,从夹紧带11的外侧重合部分11b,在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象上述那样,退入到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中,在此关系方面,可在临时固定状态,以啮入方式将上述第2固定爪21扣合于上述连通孔24的第2固定爪临时固定边缘25上,在采用操作工具F的夹紧带11的紧闭操作过程中,将该夹紧带11保持在未达到所需的最终口径的途中的临时紧固状态。
此外,通过经常使从上述临时固定状态的途中的口径,到所需的最终口径的紧闭量为一定值,并且连续地进行紧闭操作,由此,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第1固定爪17和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2固定爪21以相互啮入方式扣合,可容易地,以良好的方便性获得夹紧带11的最终口径。
还有,最好,上述前突部接纳孔23中的与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邻接一侧的开口边缘,形成可以啮入方式与在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开口的止动销接纳孔13的支撑键用阻挡边缘14扣合的位置关系的支撑键26,按照基本相当于金属带板材料M的一定厚度T的一定深度D2(在图示实例中,为0.5mm),在倾斜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由此,上述内侧重合部11a的第1固定爪17和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2固定爪21以相互啮入方式扣合,在按照夹紧带11的最终口径紧固时,上述中间重合部分11c的支撑键26按照由内侧重合部分11a的支撑键用阻挡边缘14阻挡的方式设定。
象这样,通过该支撑键26的支撑约束作用,可按照不解除上述第1,2固定爪17,21的啮入式扣合状态的方式锁定,夹具的可靠性与紧闭操作上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这样的本发明的双重螺旋型夹具,可采用上述不锈钢板、其它的金属带板材料M,象下述这样批量生产。
即,在沿移动传送线,沿单向自动间歇地依次运送该预定较长尺寸的金属带板材料M的过程中,进行第1冲压加工模具P1的夹紧带11的引导前突部12、止动销接纳孔13、第1,2固定爪接纳孔15,19与第1,2工具接纳孔16,20的冲压加工,以及第2冲压加工模具P2的上述夹紧带11的前突部接纳孔23和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的冲压加工。采用该第1,2冲压加工模具P1,P2的2种模具的冲压加工状态象图13~图15所示的那样。
然后,使上述金属带板材料M通过冲压弯起加工模具(图示省略),进行上述夹紧带11的第1,第2固定爪17,21、第1,2工具扣合爪18,22以及支撑键26的弯起加工。该弯起加工状态象图16,17所示的那样,但是,此时,第1固定爪17和第1,2工具扣合爪18,22呈凸状槽形,向外弯起,与此相反,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和支撑键26反向地向内而弯起。
另外,接着,象从图13~17的标号C-C所示的位置切断那样,切割上述较长尺寸的金属带板材料M,由此,其尺寸按照作为夹紧带11所必需的一定长度L制定,最后将尚处于展开平板状态的一定长度L的夹紧带11从上述移动传送线,送入图外的成形机,通过该成形机,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通过中间重合部分11c,在按照一定量X而三重重叠的整体的双重的圆形螺旋状态,以卷曲方式立体成形,最终加工成图3~5这样的制品。
在此场合,如图13所示,使从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向外弯起的第1固定爪17,与从其外侧重合部分11b,反向地向内弯起的第2固定爪21之间的间距Y增加,或减少,由此,可容易获得与所需的被固定物10的直径相对应的口径的各种夹具。
即,由于本发明的上述第1固定爪17从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切断一端附近,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起,故当制造夹紧带11的口径大小变化的多种夹具时,上述第1固定爪17和第2固定爪21之间的间距Y与单卷的夹具相同,极容易地进行长短调整,完全没有计算的困难。还伴随不必相应改变上述冲压加工模具的情况,被固定物10相对直径变化的对应性与夹具的批量性非常显著。
图18~30表示本发明的第2~5实施例。在上面对夹紧带11的中间重合部分11c从一定量X的三重重叠部位,连续地朝向卷曲一端侧和卷曲另一端侧移动,由此,将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分别保持在双重重叠状态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在从按照与该双重重叠部位相对应的方式定位的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到位于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2工具接纳孔20的外接带区域X1,在外接带域X1的整体上以点状分布的图18~图22那样的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7按照相当于金属带板材料M的一定厚度T的约1~2倍的一定深度D3(在图示实例中,为1mm),在倾斜向内弯曲状态切起。
即,使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7切起而分布的外接带域X1从内接带域X2浮起,以便使该外接带域X1,与内接带域X2保持一定间隙S,由此,积累沿夹紧带11的直径方向的伸缩力,该内接带域指从在这里作为双重重叠的状态而内接的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前突部接纳孔23,到达内侧重合部分11a的第1工具接纳孔16的区域。
如果象这样,则具有下述的优点,即,即使在被固定物10为由没有原始的弹力的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的情况下,另外即使在该被固定物10构成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形成的流体供给用软管等,产生因伴随时间的老化,弹力消失的情况下,仍将上述浮动支承腿片27作为夹紧带11本身的伸缩弹簧件,其通过吸收被固定物10的粗细变化、硬度变化,可经常将夹紧带11与被固定物10的整个面紧密贴合。
在此方面,在图18~图22的第2实施例中,在金属带板材料M的纵向中心线上,使从平面看呈基本为コ字形切入线28处于按一定间距的点状分布状态,从该切入线28,使浮动支承腿片27朝向与上述突张片26相同的倾斜向内弯起,使该弯起的前端部朝向和上述外接带域X1双重重叠的内接带域X2,弹性地接触。
但是,在夹紧带11中的除了按照上述一定量X来三重重叠的部分以外的双重重叠部位,如果介于该外接带域X1和内接带域X2之间的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7作为夹紧带11的本身的伸缩弹簧件,可自然地弹性地吸收或调整被固定物10的粗细变化、硬度变化,发挥夹紧带11的整个面与该被固定物10紧密贴合的紧固力,则象图23~图25的第3实施例那样,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7与图18~图22的第2实施例相同,可从外接带域X1,倾斜向内而切起,且使该浮动支承腿片27中的多个退入的极细长的支承腿片接纳孔29的1个,或多个也可在与上述外接带域X1双重重叠的内接带域X2,仍沿该金属带板材料M的纵向中心线而开设。
按照该方案,由于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7可退入到上述支承腿片孔29中,故还具有下述的优点,即,后述的采用操作工具F进行的夹紧带11的紧闭时,处于该双重重叠状态的内接带域X2和外接带域X1没有沿横向(被固定物的轴线方向)错位而游动危险,通过上述支承腿片接纳孔29的冲压,合理地减轻双重螺旋型夹具的夹紧带11的重量。
此外,象根据图26~图28的第4实施例而知道的那样,还可使金属带板材料M的两个侧边缘的,从平面看对合的对称的L形切入机30处于按一定间距的点状分布的并列状态,从该每一对的切入线30,将支承腿片倾斜向内地弯起,并且将位于金属带板材料M的纵向中心线上的1个,或多个横移防止片31从上述夹紧带11的内接带域X2,在向外弯曲状态切起,其介于点状分布于两个侧边缘的上述浮动支承腿片27相互之间。
按照该方案,具有可通过上述横移防止片31,仍很有效地防止下述的危险的优点,该危险指在夹紧带11穿入被固定物10而固定时,或在其准备后的操作工具F的夹紧带11的紧闭操作时,处于上述双重重叠状态的内接带域X2与外接带域X1沿横向(被固定物的轴线方向)错位而游动。
还有,在上述第2~4实施例中,将多个浮动支承腿片27从夹紧带11的双重重叠的外接带域X1,切起到倾斜向内弯曲状态,但是,也可如图29,图30的第5实施例所示,将上述浮动支承腿片27反向地,从夹紧带11的内接带域X2,倾斜向外切起,使该切起前端部与上述外接带域X1弹性地接触。
在图26~图30的第4,5实施例中,朝向金属带板材料M的两个侧边缘,将浮动支承腿片27设置在一对一对的对称并列状态,但是,也可形成以一定间距交错排列状态,从上述金属带板材料M的两个侧边缘,倾斜向内或倾斜向外切起。
再有,由于第2~5实施例的其它方案实质上与图1~图17的第1实施例相同,故在图18~图30中,采用图1~图17的相应标号,省略其具体的描述。
无论如何,由于本发明的夹具呈双重螺旋状,为该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保持在中间位置的一定量X的三重重叠状态的整体的双重卷曲而立体成形的制品,故采用该方案,在将流体供给用管、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其它的被固定物10紧固于与其相对应的各种设备A的连接圆周面32上时,象图31那样,将上述夹紧带11穿入被固定物10。但是,由于该夹紧带11为具有切断两端的开放型,故按照将其从径向(横向)插入被固定物10的方式,进行卷曲固定,也不是不可能。
在进行这样的对被固定物10固定的准备当初,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与外侧重合部分11b在松弛状态重叠,上述内侧重合部分11a的第2固定爪接纳孔15和第1工具接纳孔16,与和其外接的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连通。
此外,与从第2固定爪接纳孔15的开口边缘,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相同,从第1工具接纳孔16的开口边缘,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8也穿过上述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处于从夹紧带11的外侧重合部分11b的第2工具接纳孔20的开口边缘,与仍然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2工具扣合爪22相反的姿势状态,该第1,2工具扣合爪18,22并立。
于是,将图31那样的,设置于紧闭式操作工具F的前端部的一对作用爪33从外侧,以插入方式扣合于上述夹紧带11的第1,2扣合爪18,22,并且牢固地握紧该操作工具F的一对把手34,围绕装配枢轴35的支点,对上述一对作用爪33进行紧闭操作。
如果象这样,则使上述夹紧带11的口径从图31这样的准备当初的松弛状态,强制地收缩而使该口变形,构成其内侧重合部分11a的切断一端的前导用引导前突部12进入与其外接的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前突部接纳孔23,另一方面,从该内侧重合部分11a,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与从外侧重合部分11b,在反向地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通过介于它们相互之间的中间重合部分11c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象图33那样,按照越过的方式发生位移,最终,按照一定量L2,以啮入方式扣合,其结果是,显然,也可象根据图6~图12而知道的那样,被固定物10处于与各种设备A的连接圆周面32的整个面均匀地紧密贴合的状态,以良好的稳定性实现紧固。在紧固后,从夹紧带11,向外侧抽出上述操作工具F的作用爪33。
在此场合,如果从内侧重合部分11a,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起的第1固定爪17的一定高度H1,与从外侧重合部分11b,在反向地向外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第2固定爪21的一定深度D1的值均设定在金属带板材料M的一定厚度T的约1.5~2.0倍,则该第1,第2固定爪17,21在于中间重合部分11c开口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的内部,且在基本将中间重合部分11c的一定厚度二等分的平面上以相互啮入方式扣合,可使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靠近而与该中间重合部分11c紧密贴合,其结果是,获得从整体上富有扁平度和纯圆度的紧固状态。
象这样,在本发明的双重螺旋型夹具中,与最开始所描述的公知发明的夹具不同,从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在向外隆起状态弯曲鼓出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与从外侧重合部分11b,在相反地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的凹状槽形的第2固定爪21通过特别是在中间重合部分11c开口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在该连通孔24的内部,按照一定量L2,以啮入方式扣合,由此,即使在于上述第1,第2固定爪17,21相互越过后回弹时,仍可合理地将该夹紧带11的之后的松弛量抑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还获得优良的抗拉强度。
图34为下述的结果的荷载一延伸量线图(S-S曲线图),该结果指将采用在先通过实例给出的厚度T:0.5mm,宽度W:9mm,长度L:250mm的SUS316的不锈钢板,按照约35mm的口径卷曲而立体成形的本发明的双重螺旋型夹具,与在最前面描述的公知发明(日本第2898613号发明专利,但是,不具有构成其伸缩弹簧件的浮动支承腿片的原始状态)的夹具作为提供试样,通过オリエンテツク·コ-ポレ-シヨン的张拉试验机“UCT-25T”,对每次3个地提供试样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该图中的实线(a)表示本发明的平均值,虚线(b)表示公知发明的平均值。
根据该试验结果而知道,在公知发明的双重螺旋型夹具中,在最大荷载点6678N处,延伸量为2.2mm,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相应夹具中,在最大荷载点8478N处,延伸量为1.75mm,该夹紧带11的之后的松弛量以极微量改善,发挥较高的抗拉强度。因此,在本发明的夹具中,不受到所采用的被固定物10的限制,该被固定物10即使为采用没有原始弹性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按照约在1.0~1.5mm的较小厚度成形的防尘用波纹管、联轴节用套管等的情况下,可在没有各种设备A的连接圆周面32的松弛的危险的情况下,在整个表面紧密贴合状态,将其紧固。
换言之,作为优选的方案,如果象上述那样,在中间重合部分11c开口的工具退入用连通孔24的开口边缘形成第2固定爪用临时固定边缘25,在夹紧带11到达所需的最终口径之前的中途过程中,象图32那样,可将外侧重合部分11b的凹状槽形第2固定爪21保持在暂时啮入上述中间重合部分11c的临时边缘25的临时固定状态,由此,从处于临时固定状态的夹紧带11的中途口径,到所需的最终口径的紧闭量经常是一定的,伴随该情况,即使在与单卷的夹具相比较,紧闭量较大的双重螺旋型的夹具的情况下,仍顺利地以良好的方便性进行该紧闭操作,还可预防第1,2固定爪17,21的扣合错误。
此外,将在上述中间重合部分11c开口的前突部接纳孔23的开口边缘作为支撑键26,从中间重合部分11c,按照一定深度D2,在倾斜向内凹陷状态弯曲鼓出,另一方面,使内侧重合部分11a开口的止动销接纳孔13的开口边缘构成该支撑键26的阻挡边缘14,上述第1,2固定爪17,21按照一定量L2,按照相互啮入方式扣合,在按照夹紧带11的最终口径紧固时,如果上述中间重合部分11c的支撑键26按照象图8,图9,图12,图33那样,由内侧重合部分11a的支撑键用阻挡边缘14阻挡的关系设定,则通过该支撑的约束作用,可预防第1,2固定爪17,21的扣合状态解除的危险,获得更加稳定的、牢固的锁定状态。

双重螺旋型夹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双重螺旋型夹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双重螺旋型夹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螺旋型夹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螺旋型夹具.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螺旋型夹具,为了提高双重螺旋型夹具的抗拉强度和紧闭操作性,且将松弛量抑制在必要的最少程度,以插入方式将紧闭式操作工具(F)扣合于分别从上述夹紧带(11)的内侧重合部分(11a)和外侧重合部分(11b)向外切起的第1工具扣合爪(18)和第2工具扣合爪(22),由此,在强制地使上述夹紧带(11)收缩变形时,从该内侧重合部分(11a)向外切起的凸状槽形的第1固定爪(17),与从外侧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