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带保全功能的外接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接储存装置,尤指一种具有自带保全功能的外接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要扩充计算机系统的功能,适应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外接装置也就应运而生。例如,外接式硬盘或便携式储存装置,可扩充计算机系统原本有限的存储容量,外接式光驱及光盘刻录机则可扩充计算机系统的多媒体资源存取功能,并提供大容量数据备份的能力。其中储存装置需使用一种中介装置(可称为桥接器)来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请参考图1,图1为背景技术的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接的方块图。外接储存装置15连接于计算机主机11,用来接收并储存来自计算机主机11的数据,其包含有桥接器151及储存装置152。桥接器151连接于计算机主机11与储存装置152之间,用来提供数据传输接口,以使计算机主机11与桥接器151可依据第一数据传输接口进行传输,以及使桥接器151与储存装置152可依据第二数据传输接口进行传输。因此,来自计算机主机11的数据,通过桥接器151,便可转换成能与储存装置152执行数据传输的数据。此外,桥接器151通常包含有控制单元153,其用来根据计算机主机11的命令,控制桥接器151的操作并据以执行数据的传输。储存装置可以是硬盘机,储存装置通过桥接器连接于计算机主机,桥接器负责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之间的信号转换工作,对于计算机主机而言,桥接器与储存装置构成外接储存装置。桥接器通过固件的设计改变即可动态虚拟出另一外接储存装置,此虚拟装置可以是光驱,在计算机主机上将出现除实际储存装置之外的虚拟储存装置,但实际只有一个真实的外接储存装置。
目前所使用的外接储存装置,若要仿真为另一虚拟储存装置或多台虚拟储存装置,都需将虚拟装置数据内容储存于储存装置中,除造成储存装置可用存储容量减少,也必须通过特定方式才能读取数据。虚拟装置数据储存于储存装置中,占用了储存装置的存储空间,使用者只能得到较少的存储容量,并且使用者有可能因为更换实体储存装置而破坏了原储存装置的文件数据结构。此外,储存装置具有数据保全(security)功能,但是使用者必须通过安装于计算机主机的应用程序下达特定命令给桥接器的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执行储存装置的保全功能。然而,应用程序需由使用者自行安装,造成储存装置在携带使用上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保全功能的外接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接储存装置,包含储存装置及桥接器。该储存装置用来储存计算机主机的数据。该桥接器连接于该储存装置及该计算机主机之间,包含存储单元及控制单元。该存储单元用来储存虚拟装置数据,该虚拟装置数据包含应用程序。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虚拟装置数据在该主机上产生虚拟储存装置及根据该应用程序执行该储存装置的保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接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接的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执行应用程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接的方块图。
图5为本发明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信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1、24 计算机主机
15、20 外接储存装置
151、23 桥接器
152、22 储存装置
153、232 控制单元
231 存储单元
241 应用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接的方块图。外接储存装置20包含有储存装置22及桥接器23。桥接器23根据第一数据传输接口连接计算机主机24,并判断计算机主机24的数据是否属于实体储存装置22,若是,则将第一数据传输接口转换为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再根据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将计算机主机的数据储存于储存装置22。第一数据传输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IEEE1394接口或eSATA(External Serial ATA)接口。第二数据传输接口为IDE接口(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SATA接口(Serial ATA)或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桥接器23包含存储单元231及控制单元232。存储单元231用来储存虚拟装置数据。虚拟装置数据可包含驱动程序、各种应用程序或各种数据。控制单元232连接于存储单元231,用来控制存储单元231的操作,以及执行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外接储存装置20将虚拟装置数据储存于桥接器23上的存储单元231中,除了可保持储存装置22的实体储存装置的完整存储空间供使用者使用,也可避免使用者因更换实体装置而破坏整个外接储存装置的功能。以虚拟光驱为例,当外接储存装置30连接于计算机主机24时,控制单元232可读取储存于存储单元231的虚拟装置数据,在计算机主机24的操作系统上产生虚拟光驱。此外,计算机主机24的操作系统也可以利用光驱的自动执行功能来执行存在虚拟装置数据的驱动程序、各种应用程序和读取各种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22可为硬盘、光驱或闪存,存储单元231可为闪存、EEPROM或其它小型内存。虚拟储存装置可为硬盘、光驱或便携式内存。因此,当外接储存装置20连接于计算机主机24时,计算机主机24可自动执行虚拟储存装置中的应用程序,使用者可通过应用程用执行储存装置的保全功能。使用储存装置本身所提供的数据保全功能,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不会产生兼容性的问题造成数据损毁。此外,计算机主机可通过桥接器产生的虚拟储存装置来执行应用程序,提高了外接储存装置20在携带使用上的便利性。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自动执行应用程序的示意图。应用程序储存于存储单元中,当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结后,通过控制单元在计算机主机上产生的虚拟储存装置,计算机主机可执行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与控制单元之间已有设定多组特定命令(Vendor Command),并提供使用者操作保全功能的接口。硬盘在数据保全上,根据ATA/ATAPI标准规格订定地保全功能,可让使用者设定保全密码,一旦启用保全功能并设定密码后,则数据将无法存取,所有读写数据的命令都无法存取硬盘中的数据,除非再次输入正确的密码来解锁。因此,通过储存于存储单元的应用程序,本发明的外接储存装置提供了自带保全功能,使用者只需将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即可通过应用程序来执行外接储存装置的保全功能。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连接的方块图。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231可储存控制单元232的程序代码及组态设定。通常桥接器上仿真出虚拟储存装置为特殊应用需求居多,因此在桥接器的存储单元231中,可依不同需求,储存控制单元232的不同功能的程序代码及相关组态设定值。当外接储存装置启动时,可根据储存在存储单元231的程序代码而定义此外接储存装置的应用功能。此外,虚拟储存装置与储存装置是否连接计算机主机24可根据控制单元232的程序代码来控制。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信的流程图。外接储存装置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信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510:控制单元读取储存于存储单元的程序代码与组态设定后,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信,此时控制单元会告知计算机主机有两个储存装置存在,例如虚拟光驱及硬盘。
步骤520:控制单元判断计算机主机是否对虚拟光驱下达命令,若是,进行步骤521,若否,进行步骤530。
步骤521:控制单元会依程序来决定是否需由存储单元存取相对应的数据,若不需由存储单元存取数据,进行步骤522;若需由存储单元存取数据,进行步骤523。
步骤522:控制单元根据程序代码回传数据给计算机主机,进行步骤524。
步骤523:控制单元存取储存于存储单元的虚拟装置数据并传送给计算机主机,进行步骤524。
步骤524:控制单元完成计算机主机的要求,等待下一命令到来,进行步骤520。
步骤530:控制单元判断计算机主机是否对硬盘下达命令,若是,进行步骤531,若否,进行步骤540。
步骤531:控制单元将命令传达给硬盘,待硬盘响应计算机主机的命令,进行步骤532。
步骤532:控制单元完成计算机主机的要求,等待下一命令到来,进行步骤520。
步骤540:控制单元判断计算机主机是否下达特定命令,若是,进行步骤541,若否,进行步骤520。
步骤541:控制单元执行硬盘的保全功能,进行步骤542。
步骤542:控制单元完成计算机主机的要求,等待下一命令到来,进行步骤520。
综上所述,本发明外接储存装置包含储存装置及桥接器。储存装置用来储存计算机主机的数据。桥接器包含存储单元及控制单元。存储单元用来储存虚拟装置数据,该虚拟装置数据包含应用程序。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虚拟装置数据在该计算机主机上产生虚拟储存装置及根据该应用程序执行该储存装置的保全功能。由于计算机主机可通过桥接器产生的虚拟储存装置来执行储存装置的保全功能,提高了外接储存装置在携带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