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004025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01674.4

申请日:

2011.07.19

公开号:

CN102354320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17/50申请公开日:20120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11071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段宝娟; 李志明

地址: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梁类零件的匹配方法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得到三维点云;b、处理零件的三维点云;c、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配,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若仍有干涉按照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然后重复步骤a;d、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将待装配的梁类零件的三维点云进行装配,可以直观的看出干涉位置,根据干涉位置和数据修改相关模具,便可得到匹配度较高的零件,缩短试验周期,减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 得到三维点云 ; b、 处理零件的三维点云 ; c、 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配, 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 ; 若有干涉根据 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模具, 然后重复步骤 a ; d、 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步 骤 b 为将三维点云的数据转化为可打开的三维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步 骤 b 为将三维点云转化为三维数模。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步 骤 c 中发生干涉部位的三维点云做切断面分析且测量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对稳定状 态的零件进行抽样扫描匹配。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不 同零件的三维点云采用各不相同的颜色。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切 断面垂直干涉部位且至少间隔分布两个。

说明书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梁类零件的匹配方法领域, 特别涉及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对于汽车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白车身制造 过程中, 梁类件的匹配精度直接决定了白车身骨架的精度, 但是梁类零件本身的工艺性差, 反弹问题大尺寸精度低, 严重影响白车身骨架的调试周期和调试精度。 对于纵梁类零件, 单 件对检具或是三坐标检测结果在公差范围内不并代表合格, 更多的还要看关联件匹配的结 果是否合格。目前梁类件匹配是对处于稳定状态 ( 是指模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加工出的 梁类零件 ) 下的零件采用红丹粉来发现匹配干涉的位置, 用橡皮泥来发现匹配中的间隙, 但是这个结果往往不能量化, 也不能完全转变为数据来修改模具, 需要通过多次的试验, 根 据经验修改来达到匹配的目的, 使得梁类件的匹配工作量非常大, 周期非常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相互匹配的梁类零件的干涉位置数量化的基于白光 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 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 得到三维点云 ;
     b、 处理零件的三维点云 ;
     c、 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配, 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 ; 若仍有干 涉按照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 然后重复步骤 a ;
     d、 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
     由于采用以上方案, 将待装配的梁类零件的三维点云进行装配, 可以直观的看出 干涉位置, 根据干涉位置和数据修改相关模具, 便可得到匹配度较高的零件, 缩短试验周 期, 减小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 得到三维点云 ;
     b、 处理零件的三维点云 ;
     c、 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配, 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 ; 若有干涉 根据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模具, 然后重复步骤 a ;
     d、 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
     白光扫描仪是一种三维扫描仪, 经过扫描可以得到一系列点云, 构成扫描件的三维模型。将待装配的梁类零件的三维点云按照整车位置进行装配, 可以直观的看出干涉位 置, 根据干涉位置和三维点云的数据修改相关模具, 便可得到匹配度较高的零件, 无需进行 实物匹配试验, 缩短试验周期, 很大程度的减小了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步骤 b 为将三维点云的数据转化为可打开的三维数据, 本发明是将三维点 云的数据转化为 CATIA 数据, 具体转化方法如下 : 打开 CATIA 软件, 直接从进入 Digitized Shape Editor( 数字化形状编辑 ) 模块, 用 Import( 导入 ) 命令把三维点云导入 CATIA 打 开, CATIA 软件是多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熟练操作的三维软件, 便于后续处理分析工序的 操作。
     所述的步骤 b 为将三维点云转化为三维数模, 根据三维点云的数据做出数模, 之 后将各零件数模按照整车装配关系进行装配, 便可以直观的观察零件的匹配度。
     所述的步骤 c 中发生干涉处的点云做切断面分析且测量数据, 本发明中的切断 面分析操作步骤如下 : 打开 CATIA 软件, 在装配的 Digitized Shape Editor( 数字化形 状编辑 ) 模块中用 planarsections( 平面断面 ) 选需要的面切断面, 然后用 curve from scan( 从扫描线生成曲线 ) 把点云生成的曲线变成可编辑的曲线, 然后利用简单的测量工 具得到修改模具的位置和数值。 对稳定状态的零件进行抽样扫描匹配, 其中稳定状态是指模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下加工出的梁类零件, 由于加工模具相同, 尺寸变化程度相同, 零件的相似度较大具有典型 性, 无需逐个零件进行扫描, 采取抽样扫描进行匹配, 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不同零件的三维点云采用各不相同的颜色, 即不同的零件采用不同的颜 色, 装配时发生干涉的位置便可一目了然, 便于分析观察。
     所述的切断面垂直干涉部位且至少间隔分布两个, 针对多个切断面的数据分析得 到的修改数据更加精度, 减少修改和扫描次数。
     4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4320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4320ACN102354320A21申请号201110201674422申请日20110719G06F17/5020060171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41009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路8号72发明人段宝娟李志明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代理人汤茂盛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梁类零件的匹配方法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得到三维点云;B、处理零件的三。

2、维点云;C、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配,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若仍有干涉按照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然后重复步骤A;D、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将待装配的梁类零件的三维点云进行装配,可以直观的看出干涉位置,根据干涉位置和数据修改相关模具,便可得到匹配度较高的零件,缩短试验周期,减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354329A1/1页21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得到三维点云;B、处理零件的三维点云;C、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

3、配,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若有干涉根据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模具,然后重复步骤A;D、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为将三维点云的数据转化为可打开的三维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为将三维点云转化为三维数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发生干涉部位的三维点云做切断面分析且测量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稳定状态的零件进行抽样扫描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

4、件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零件的三维点云采用各不相同的颜色。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断面垂直干涉部位且至少间隔分布两个。权利要求书CN102354320ACN102354329A1/2页3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梁类零件的匹配方法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汽车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梁类件的匹配精度直接决定了白车身骨架的精度,但是梁类零件本身的工艺性差,反弹问题大尺寸精度低,严重影响白车身骨架的调试周期和调试精度。对。

5、于纵梁类零件,单件对检具或是三坐标检测结果在公差范围内不并代表合格,更多的还要看关联件匹配的结果是否合格。目前梁类件匹配是对处于稳定状态是指模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加工出的梁类零件下的零件采用红丹粉来发现匹配干涉的位置,用橡皮泥来发现匹配中的间隙,但是这个结果往往不能量化,也不能完全转变为数据来修改模具,需要通过多次的试验,根据经验修改来达到匹配的目的,使得梁类件的匹配工作量非常大,周期非常长。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相互匹配的梁类零件的干涉位置数量化的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005A、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得到三维点云;0006B、处理零件的三维点云;0007C、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配,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若仍有干涉按照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然后重复步骤A;0008D、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0009由于采用以上方案,将待装配的梁类零件的三维点云进行装配,可以直观的看出干涉位置,根据干涉位置和数据修改相关模具,便可得到匹配度较高的零件,缩短试验周期,减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实施方式0010一种基于白光扫描的梁类零件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1A、用白光扫描仪对待装配的梁类零件进行白光扫描,得到三维点云;0012B、处。

7、理零件的三维点云;0013C、将处理后的三维点云进行三维装配,若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合格零件;若有干涉根据发现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改模具,然后重复步骤A;0014D、将实物零件进行装配。0015白光扫描仪是一种三维扫描仪,经过扫描可以得到一系列点云,构成扫描件的三说明书CN102354320ACN102354329A2/2页4维模型。将待装配的梁类零件的三维点云按照整车位置进行装配,可以直观的看出干涉位置,根据干涉位置和三维点云的数据修改相关模具,便可得到匹配度较高的零件,无需进行实物匹配试验,缩短试验周期,很大程度的减小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0016所述的步骤B为将三维点云的数据转化为可打开的三。

8、维数据,本发明是将三维点云的数据转化为CATIA数据,具体转化方法如下打开CATIA软件,直接从进入DIGITIZEDSHAPEEDITOR数字化形状编辑模块,用IMPORT导入命令把三维点云导入CATIA打开,CATIA软件是多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熟练操作的三维软件,便于后续处理分析工序的操作。0017所述的步骤B为将三维点云转化为三维数模,根据三维点云的数据做出数模,之后将各零件数模按照整车装配关系进行装配,便可以直观的观察零件的匹配度。0018所述的步骤C中发生干涉处的点云做切断面分析且测量数据,本发明中的切断面分析操作步骤如下打开CATIA软件,在装配的DIGITIZEDSHAPEED。

9、ITOR数字化形状编辑模块中用PLANARSECTIONS平面断面选需要的面切断面,然后用CURVEFROMSCAN从扫描线生成曲线把点云生成的曲线变成可编辑的曲线,然后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得到修改模具的位置和数值。0019对稳定状态的零件进行抽样扫描匹配,其中稳定状态是指模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加工出的梁类零件,由于加工模具相同,尺寸变化程度相同,零件的相似度较大具有典型性,无需逐个零件进行扫描,采取抽样扫描进行匹配,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0020所述的不同零件的三维点云采用各不相同的颜色,即不同的零件采用不同的颜色,装配时发生干涉的位置便可一目了然,便于分析观察。0021所述的切断面垂直干涉部位且至少间隔分布两个,针对多个切断面的数据分析得到的修改数据更加精度,减少修改和扫描次数。说明书CN10235432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