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002917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0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65649.3

申请日:

2008.09.19

公开号:

CN101676839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3/041申请公开日:201003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08091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骆佑玮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培坤;张向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可携式电脑包含主机、设置于上述主机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及枢接于上述主机的显示器。触控式输入装置包含触控模块、切换开关及控制器。控制器耦接于触控模块与切换开关。触控模块用以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或第二触控功能,以分别显示第一触控图案或第二触控图案。切换开关驱动控制器,以控制触控模块执行第一触控功能以及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并使触控模块对应显示第一触控图案或第二触控图案。本发明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可供使用者切换不同的触控模式,进而免除传统的实体键盘或其它快捷键,并可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触控模块,用以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或第二触控功能,以分别显示第一触控图案或第二触控图案;
切换开关,用以切换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以及
控制器,耦接于上述触控模块与上述切换开关,上述切换开关驱动上述控制器,以控制上述触控模块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并使上述触控模块对应显示上述第一触控图案与上述第二触控图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触控模块包含:
第一透光层,上述第一触控图案形成在上述第一透光层上;
第二透光层,设置在上述第一透光层上,上述第二触控图案形成在上述第二透光层上;
发光模块,设置在邻近上述第一透光层与上述第二透光层处;以及
触控面板,设置在上述第二透光层上,用以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或上述第二触控功能,而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发光模块发光,以显示上述第一触控图案或上述第二触控图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触控图案具有第一颜色,上述第二触控图案具有第二颜色,上述发光模块包含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当上述触控面板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时,上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具有上述第二颜色的光线,当上述触控面板执行上述第二触控功能时,上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出具有上述第一颜色的光线。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触控模块还包含保护层,上述保护层设置在上述触控面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保护层为可透光且具有第三颜色。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切换开关为按键开关。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切换开关包含两个压力感应器,上述两个压力感应器分别位于上述触控模块两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这些压力感应器同时或分别感测压力以控制上述触控模块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至少包含键盘触控功能或光标拖曳功能其中之一。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触控图案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图案至少包含键盘图案或光标拖曳区域其中之一。

11.
  一种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包含:
主机;
触控式输入装置,设置于上述主机,上述触控式输入装置包含:
触控模块,用以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或第二触控功能以分别显示第一触控图案或第二触控图案;
切换开关,用以切换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以及
控制器,耦接于上述触控模块与上述切换开关,上述切换开关驱动上述控制器,以控制上述触控模块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并使上述触控模块对应显示上述第一触控图案与上述第二触控图案其中之一;以及
显示器,枢接于上述主机。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触控模块包含:
第一透光层,上述第一触控图案形成在上述第一透光层上;
第二透光层,设置在上述第一透光层上,上述第二触控图案形成在上述第二透光层上;
发光模块,设置在邻近上述第一透光层与上述第二透光层处;以及
触控面板,设置在上述第二透光层上,用以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或上述第二触控功能,而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发光模块发光,以显示上述第一触控图案或上述第二触控图案。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触控图案具有第一颜色,上述第二触控图案具有第二颜色,上述发光模块包含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当上述触控面板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时,上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具有上述第二颜色的光线,当上述触控面板执行上述第二触控功能时,上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出具有上述第一颜色的光线。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触控模块还包含保护层,上述保护层设置在上述触控面板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保护层为可透光且具有第三颜色。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切换开关为按键开关。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切换开关包含两个压力感应器,上述两个压力感应器分别位于上述触控模块两侧。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这些压力感应器同时或分别感测压力以控制上述触控模块执行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功能至少包含键盘触控功能或光标拖曳功能其中之一。

20.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触控图案以及上述第二触控图案至少包含键盘图案或光标拖曳区域其中之一。

说明书

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式输入装置(touch input device),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切换不同触控模式的触控式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不断的发展,笔记本电脑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由于笔记本电脑具有轻薄短小且易于携带等优点,笔记本电脑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最常使用的电脑设备之一。
一般而言,当使用者在操作笔记本电脑时,通常是使用键盘进行输入的动作。然而,传统的键盘不仅结构复杂,又占空间,使得笔记本电脑体积过大,而降低携带的便利性。此外,由于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间都有空隙存在,不仅容易藏污纳垢,清洁上也不甚方便。此外,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下,许多笔记本电脑上都会设置多个快捷键,以供使用者快速地操作多媒体应用程序。然而,快捷键的增设也会增加机壳体积或减少机壳内部的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输入装置,其适用于可携式电脑。本发明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可供使用者切换不同的触控模式,进而免除传统的实体键盘或其它快捷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式输入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行为主动并动态地切换不同的触控模式。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包含触控模块、切换开关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耦接于触控模块与切换开关。
于此实施例中,触控模块用以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或第二触控功能,以分别显示第一触控图案或第二触控图案。切换开关用以切换第一触控功能以及第二触控功能。
切换开关驱动控制器以控制触控模块执行第一触控功能以及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当触控模块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时,控制器即控制触控模块显示第一触控图案。当触控模块执行第二触控功能时,控制器即控制触控模块显示第二触控图案。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图案可为标准键盘的触控图案,而第二触控图案可为多媒体播放触控图案或其它客制化触控图案。因此,本发明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允许使用者在单一的触控模块切换不同的触控模式,进而免除传统的实体键盘或其它快捷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上述的切换开关可包含两个压力感应器,其分别位于触控模块两侧。两个压力感应器适于同时或分别感测压力以控制触控模块执行第一触控功能以及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举例而言,当两个压力感应器都被使用者按压时,控制器即控制触控模块执行第一触控功能;当两个压力感应器的其中之一被使用者按压时,控制器即控制触控模块执行第二触控功能。
换言之,本发明可利用两个压力感应器来感应使用者的操作行为,进而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行为主动并动态地切换不同的触控模式。由此,只要使用者的操作行为改变,触控模式即会随之改变,而不需使用者手动切换。对使用者而言,相当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携式电脑,其包含主机、上述触控式输入装置及枢接于上述主机的显示器。上述触控式输入装置设置于上述主机。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的发明详细描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式输入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侧视图;
图4所示为图3中的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触控面板以及保护层的俯视图;以及
图5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1的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可携式电脑1是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包含触控式输入装置10、显示器12以及主机14。其中,触控式输入装置10设置于主机14。显示器12枢接于主机14,使用者可操作显示器12相对于主机14转动。此外,显示器12可为液晶显示器。
请参阅图1与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式输入装置10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式输入装置10包含触控模块100、切换开关102以及控制器104。控制器104耦接于触控模块100与切换开关102,其中,控制器104例如是设置于主机14内部,因此图1中并未示出。
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100的侧视图。图4所示为图3中的第一透光层1000、第二透光层1002、触控面板1004以及保护层1006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触控模块100包含第一透光层1000、第二透光层1002、触控面板1004、保护层1006以及发光模块1008。第二透光层1002设置在第一透光层1000上,触控面板1004设置在第二透光层1002上,且保护层1006设置在触控面板1004上。此外,发光模块1008设置在邻近第一透光层1000与第二透光层1002处。在图3中,发光模块1008设置在第一透光层1000下方,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008也可设置在第一透光层1000与第二透光层1002周围,视实际应用而定。
第一透光层1000、第二透光层1002以及保护层1006可分别由透光材料制成,如压克力等。触控面板1004可为电容式触控面板、电阻式触控面板、红外线感应式触控面板、表面声波感应式触控面板等,视实际应用而定。发光模块1008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
如图4所示,第一透光层1000具有第一触控图案10000,且第二透光层1002具有第二触控图案10020。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图案10000是由具有第一颜色的透光材料形成在第一透光层1000上,且第二触控图案10020是由具有第二颜色的透光材料形成在第二透光层1002上。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可视实际应用而定。第一触控图案10000与第二触控图案10020例如是利用印刷或其它适当的方式分别形成在第一透光层1000与第二透光层1002上。举例而言,第一颜色可为红色,且第二颜色可为绿色。于实际应用时,第一触控图案10000可为标准键盘的触控图案,而第二触控图案10020可为多媒体播放触控图案或其它客制化触控图案。
此外,请继续参考图2与图3,发光模块1008包含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008a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008b。第一发光单元1008a可受控制器104的控制而发出具有第一颜色的光线,且第二发光单元1008b可受控制器104的控制而发出具有第二颜色的光线。举例而言,若第一触控图案10000的颜色为红色,且第二触控图案10020的颜色为绿色,则第一发光单元1008a可发出红色光线,且第二发光单元1008b可发出绿色光线。
上述的保护层1006可为无色透明,也可具有深色系的颜色,以在一般使用状态下遮盖住第一触控图案10000与第二触控图案10020。
请再参阅图1,切换开关102可为按键开关,用以供使用者将触控模块100切换成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或第二触控功能。第一触控功能对应第一透光层1000上的第一触控图案10000,而第二触控功能则对应第二透光层1002上的第二触控图案10020。需说明的是,第一触控功能与第二触控功能的相关输入控制可由程序设计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于此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操作切换开关102将触控模块100切换成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时,切换开关102会驱动控制器104,以控制触控模块100的触控式面板1004执行第一触控功能,同时,控制器104会控制发光模块1008的第二发光单元1008b发出具有第二颜色的光线。由于第二触控图案10020也为第二颜色,因此第二触控图案10020会被淡化,仅第一触控图案10000会显示在触控面板1004下方。由此,使用者即可点选第一触控图案10000上的按键,以进行输入。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操作切换开关102将触控模块100切换成执行第二触控功能时,切换开关102会驱动控制器104,以控制触控模块100的触控式面板1004执行第二触控功能,同时,控制器104会控制发光模块1008的第一发光单元1008a发出具有第一颜色的光线。由于第一触控图案10000也为第一颜色,因此第一触控图案10000会被淡化,仅第二触控图案10020会显示在触控面板1004下方。由此,使用者即可点选第二触控图案10020上的按键,以进行输入。
于此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触控功能以及第二触控功能可至少包含键盘触控功能或光标拖曳功能其中之一,并且上述第一触控图案10000以及第二触控图案10020可至少包含键盘图案或光标拖曳区域其中之一。举例而言,若第一触控功能仅为键盘触控功能,则第一触控图案10000仅为键盘图案;若第一触控功能同时具有键盘触控功能以及光标拖曳功能,则第一触控图案10000也同时包含键盘图案以及光标拖曳区域。同理,若第二触控功能仅为键盘触控功能,则第二触控图案10020仅为键盘图案;若第二触控功能同时具有键盘触控功能以及光标拖曳功能,则第二触控图案10020也同时包含键盘图案以及光标拖曳区域。
在另一实施例中,除了第一触控功能以及第二触控功能外,切换开关102更可供使用者将触控模块100切换成执行拖曳功能。当使用者操作切换开关102将触控模块100切换成执行拖曳功能时,切换开关102会驱动控制器104,以控制触控模块100的触控面板1004执行拖曳功能。此时,发光模块1008的第一发光单元1008a与第二发光单元1008b都不发光。由此,使用者即可在触控模块100上以手指或触控笔进行拖曳或书写,以进行输入。
请参阅图5。图5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1′的示意图。可携式电脑1′与可携式电脑1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可携式电脑1′的切换开关102′包含两个压力感应器102a、102b。习惯上,在操作可携式电脑1′时,若使用者欲以键盘进行输入,使用者会将两手分别放置在可携式电脑1′的两侧。如图5所示,两个压力感应器102a、102b分别设置在主机14的两侧。当使用者欲以传统的键盘进行输入时,只需将两手分别压住两个压力感应器102a、102b。当两个压力感应器102a、102b都被按压时,控制器即会控制触控模块100执行上述的第一触控功能,并且显示图4中的第一触控图案10000,以供使用者进行输入。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欲操作多媒体播放键盘或其它客制化键盘时,通常只会用到一只手进行操作。换言之,使用者仅有一只手会按压到压力感应器102a或102b。当压力感应器102a或102b的其中之一被按压时,控制器即会控制触控模块100执行上述的第二触控功能,并且显示图4中的第二触控图案10020,以供使用者进行输入。
此外,如果触控模块100可执行拖曳功能,且使用者欲在触控模块100上进行拖曳功能时,通常两只手都不会碰触到主机14。当压力感应器102a、102b都闲置时,控制器即会控制触控模块100执行拖曳功能。此时,使用者即可利用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控模块100上进行拖曳,进而控制鼠标光标、进行手写输入等。
特别的是,上述控制器利用压力感应器102a、102b受到不同的按压感测模式来控制触控模块100执行一般标准键盘输入功能、多媒体播放键盘或其它客制化键盘输入功能或是拖曳功能的方式仅作为举例之用,本发明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制。
需说明的是,图5中的可携式电脑1′的其它作用原理与图1中的可携式电脑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允许使用者在单一的触控模块切换不同的触控模式,进而免除传统的实体键盘或其它快捷键。由此,可以减少壳体厚度、增加内部空间且容易清洁。此外,本发明可利用压力感应器来感应使用者的操作行为,进而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行为主动并动态地切换不同的触控模式。由此,只要使用者的操作行为改变,触控模式即会随之改变,而不需使用者手动切换。对使用者而言,相当方便。再者,触控图案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而客制化,并且配合适当地软件程序,即可达成客制化的触控功能。
利用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以上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并非用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将各种改变及具等同性的安排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等同性的安排。

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脑及触控式输入装置。可携式电脑包含主机、设置于上述主机的触控式输入装置及枢接于上述主机的显示器。触控式输入装置包含触控模块、切换开关及控制器。控制器耦接于触控模块与切换开关。触控模块用以执行第一触控功能或第二触控功能,以分别显示第一触控图案或第二触控图案。切换开关驱动控制器,以控制触控模块执行第一触控功能以及第二触控功能其中之一,并使触控模块对应显示第一触控图案或第二触控图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