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羡雪芽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业的加工方法,具体说是一种雪芽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形、味四个方面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
①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②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最佳为兰花香、其次为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③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④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对于雪芽茶来说,品质优良的阳羡雪芽茶,外形条索纤秀匀直,锋苗多毫,色泽银绿隐翠,匀净度较高,香气鲜嫩、清雅,滋味鲜爽嫩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亮匀整。但是根据现有工序制作出的阳羡雪芽茶,色泽较暗绿,香气欠鲜嫩,汤色欠明亮,叶底软嫩绿,而且制茶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雪芽茶的加工方法,解决阳羡雪芽茶内质上存在的色泽较暗,香气欠鲜嫩,汤色不明亮,叶底欠嫩绿等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制茶积压的情况。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阳羡雪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摊放:摊放厚度10~15cm,时间为4~6h,使鲜叶叶质柔软,青草气消失,青香气显露,失水率为10~15%;
(2)高温杀青:杀青温度为150~200℃,时间为3~3.5min,投叶量根据杀青机的机型、杀青温度以及鲜叶老嫩度而定;
(3)回软:将杀青叶按厚度5cm薄摊在竹制匾中,直至手捏茶叶无碎状为准;
(4)揉捻:将回软好的杀青叶在揉捻机中轻揉3~8min,再逐步加压8~12min,然后再轻揉3~8min;
(5)理条整形:待温度为120~130℃时开始投叶,使用11槽理条机整形,每次投叶量为1.5~2kg,时间7~10min;
(6)定形烘干:采用手工边搓条边烘干的方式进行,温度为130~140℃,每锅投料量为0.5~1kg,以手工搓成末,爽手光滑,香气明显为准,含水率应低于7%;
(7)割末拣剔。
步骤(2)所用的杀青机为浙江省江山市珠峰茶机厂生产的6CST-60电型滚筒杀青机,所用的杀青温度为150~160℃时,二级叶和三级叶的投叶量为2.5~2.6公斤/分钟;一级叶的投叶量为1.6~1.7公斤/分钟。
步骤(4)中,在前一次轻揉的过程中,所加的压力大小以揉捻机上揉板接触茶叶上平铺面为标准;在后一次的轻揉过程中,压力逐步松压至揉捻机上揉板接触茶叶上平铺面。
步骤(4)中,逐步加压的过程中,压力大小以揉捻机底盘茶叶能够在机器内部均匀翻动为标准。
步骤(4)中,先将回软好的杀青叶在揉捻机中轻揉5min,再逐步加压10min,然后轻揉5min。
有益效果:(1)本发明增加了机械理条整形工序,结果使得茶叶品质明显改观,也解决了制茶的积压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2)使茶叶品质明显改观,色泽由暗绿转为翠绿,香气明显鲜嫩、清雅,滋味鲜爽醇和,汤色较明亮,叶底较嫩绿匀整。(3)本发明由传统手工揉捻的制茶工艺向机械化与手工相结合的制茶工艺转变,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阳羡雪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摊放:摊放厚度10~15cm,时间为4~6h,使鲜叶叶质柔软,青草气消失,青香气显露,失水率为10~15%。
2、高温杀青:在温度150~200℃下,于杀青机中对茶青进行杀青;杀青也叫炒青,当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地蒸散而便于揉捻。利用高温杀死青叶中的催化霉,使酶失去活性,保持叶片绿色,借热化学反应,消除叶中青臭、苦、涩味,转化为具有花香醇味的杀青叶。用高温破坏鲜叶中氧化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以及叶子内含物质不必要的变化。茶叶中氧化酶的活性,在70℃以上才被破坏,使叶温迅速达到70℃以上,是杀青技术的关键,时间为3~3.5min。投叶量根据杀青机的机型、杀青温度以及鲜叶老嫩度而定;最佳选用的杀青机为浙江省江山市珠峰茶机厂生产的6CST-60电型滚筒杀青机,则所用的杀青温度为150~160℃时,二级叶和三级叶的投叶量为2.5~2.6公斤/分钟;一级叶的投叶量为1.6~1.7公斤/分钟。
3、回软:将杀青叶按厚度5cm薄摊在竹制匾中,直至手捏茶叶无碎状为准。
4、揉捻:将回软好的杀青叶在揉捻机中轻揉3~8min,最佳轻揉时间为5min,在该次的轻揉过程中,所加的压力大小以揉捻机上揉板接触茶叶上平铺面为标准;再逐步加压8~12min,最佳为10min,逐步加压的过程中,压力大小以揉捻机底盘茶叶能够在机器内部均匀翻动为标准;然后再轻揉3~8min,最佳为5min,在后一次的轻揉过程中,压力逐步松压至揉捻机上揉板接触茶叶上平铺面。投叶量根据机型而定,如用浙江上洋茶机厂55型糅捻机,投叶量为25~45公斤。
5、理条整形:待温度为120~130℃时开始投叶,使用11槽理条机整形,每次投叶量为1.5~2kg,时间7~10min。由于在本步骤中,茶业在120~130℃的高温下进行理条整形,也即经过了初步的烘干,使得下一步骤中的烘干时间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6、定形烘干:采用手工边搓条边烘干的方式进行,温度为130~140℃,每锅投料量为0.5~1kg,以手工搓成末,爽手光滑,香气明显为准,含水率应低于7%。
7、割末拣剔。
所制得的茶叶品质明显改观,色泽由暗绿转为翠绿,香气明显鲜嫩、清雅,滋味鲜爽醇和,汤色较明亮,叶底较嫩绿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