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装置的铰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铰接结构,更详细说,涉及平板显示装置的铰接结构,作为平板显示装置与该显示装置支撑部件之间的结构,可使显示装置与支撑部件均能平滑操作且便于调整摩擦力引起的制动力。
背景技术
常见的家庭用品适配很多铰接结构,它们设置在装配部件与转动部件之间,使它们可作相对转动。
现在用例子具体说明采用上述铰接结构的物品的操作,如电子产品盖的开闭,平板显示装置的垂直调整,具体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铰接结构,较适合用于平板显示装置。
此外,由于平板显示装置有相当重量,因此铰接结构需要一个制动部件接受摩擦力,以便支承平板显示装置的重量。而且,铰接结构一般有弹性元件,以支承平板显示装置的重量,并有制动部件以接受摩擦力。
一般推荐的铰接结构如公开在韩国实用型专利申请第20200110000941及20200110000942号的结构。特别在第1020000028262号中公开的一例铰接结构是建议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
但在先有技术提出的铰接装置中,插入枢轴中心线的回转轴不恰当地切成某种形状的平板状。
此外,铰接结构还要用回转轴两端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制动。这种结构产生的摩擦力对于支承平板显示装置而言力量是不够的。
而且,为了加强不够的摩擦力,需要拧紧回转轴两端诸如螺栓那样的紧固件。当螺栓从拧紧状态松脱时摩擦力也迅速下降,不利于充分支持显示装置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图解决相关技术地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的铰接结构,能给制动部件适当的作用摩擦力的面积,以便稳定支承平板显示装置的重量。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的铰接结构,它能减少放在装配部件与转动部件的界面处垫圈数,从而解决了制造工序方面的麻烦。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的铰接结构,它能将摩擦力,即制动力发生地点固定在制动部件外周上预先设定的,与制动部件接触的端面上,以防根据平板显示装置重量设定的制动力慢慢削弱从而延长工作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了达到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的铰接结构应包括:固定板和转动板,它们分别固定到平板显示装置及支承部上,以便平板显示装置的矫直;回转轴,其第一端放置在固定板柯相对于转动板相对转动;制动件,围绕回转轴设置,用于施加制动力;及制动套,围绕制动件设置,其第一端与回转轴的装配端相对,能施加制动力到与制动件接触的端面。
上述的本发明显示装置铰接结构使回转轴圆周产生的摩擦力能支持平板显示装置重量,且铰接结构在生产时具有的摩擦力能连续作用在回转轴上,在铰接结构使用中不改变,从而提高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板显示装置铰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铰接结构制动部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A-A线剖视图,示出本发明铰接结构制动件的动作;
图4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铰接结构制动部件,图中还包括止挡件;
图5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铰接结构的制动部件,图中还包括防松件;
图6是本发明防松件的后视图及侧视图;
图7示出使用状态下本发明铰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用实例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平板显示装置铰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现在参照图1简单说明本发明的构造。本铰接结构包括:转动板10,能使附于其上的平板显示装置等的转动件绕枢轴转动;固定板20,与装配件连接,并起支承部的作用,用于支承转动部件的重量;回转轴30,插入固定板20及转动板10的垂直面中,使其可绕枢轴转动;制动件40,围绕回转轴30设置,起制动面作用;及制动套50,围绕制动件40设置且随着回转轴30的转动仍保持相对固定,产生的摩擦力起制动件40与回转轴0之间的制动力的作用。
具体说,转动板10、回转轴30、制动件40及制动套50都在固定板20的两侧成对设置。虽然仅对一侧的部件进行说明,但考虑到两侧成对提供的部件相同,因此同样可两边应用。
上面提到的部件将根据它们的操作进行说明。
转动板10有一水平的转动面11,其上有很多连接孔,还有一垂直的装配面12,其上有转轴支承部13,可插入回转轴30,因此,回转轴30与转动板10同时转动。
固定板20有水平的固定面21,其上有许多连接孔,还有垂直的装配面22,上有插入回转轴30的孔和用于固定制动套50的第二制动套固定孔23。
回转轴30的两端插入转动板10和固定板20,在其转动侧有装配部31,在其固定侧有装配部32和装配端33。装配部31的轴向相对部分类似于椭圆形,装配部31构造成面向转动板10的一端可插入转轴支承部13,因而将相同的转动传递到回转轴30与转动板10。装配部32及装配端33使面向固定板20的另一端可插入固定板20内固定。
制动件40环绕回转轴30作静配合,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制动力来源,制动套50与回转轴30不同,它与环绕制动件40的固定板20固定在一起。
现在详细说明制动套50的结构。制动套50的制动板54围绕制动件40设置,可直接产生摩擦力;制动部54一侧形成止挡件导件51,放在垂直固定面22的内侧端面上;止挡件导件51切除一部分形成凸片接纳槽52且在止挡件导件51的某些部位成对设置第一制动套安装孔53,可使制动套与垂直固定面22面接触固定。
第一制动套安装孔53及第二制动套安装孔23对准,从而将制动套紧固件60插进孔53、23中,于是制动套50便固定到固定板20上。制动套紧固件60优选用铆钉。
与此同时,回转轴30全长比制动套50长,因此其固定侧装配部32伸出制动套50外,装配部32的形状与转动侧装配部31相同,且围绕装配部32安装有止挡件80。止挡件80有第二转轴支承部82,可插入固定侧装配部32,因此回转轴30可与止挡件凸起81一起转动,止挡件凸起81可下伸到凸起接纳槽52中,可限制转动板10的转动角。止挡件80与制动套50中间接触面中安放有一定形状的第一垫圈70,因此减小止挡件80及制动套50的噪音与磨损。
此外,防松件90围绕从装配部32伸出的圆形装配端33安装。防松件90有许多折面91,分片与装配端32接触。折面91可防止装好的防松件90松脱,因此插在防松件90和第一垫圈70间的止挡件80不会与回转轴30脱离。
下面将参照上面的说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铰接结构的操作。
在回转轴30中,转动侧的装配部31是非圆形的且插入转动板10的第一转轴支承部13内。转动侧的装配部31及第一转轴支承部13都是非圆形,因此可使回转轴30与转动板10转动同一转角。这就是说,回转轴30与转动板10固定,从而防止它们发生相对运动。
插入固定板20的回转轴30的固定侧装配部32,与转动侧的装配部31一样是非圆形的,并且伸进止挡件80的第二转轴支承部82,与止挡件80装牢,从而防止发生转动。
在止挡件80外周的止挡件凸起81放置在制动套50的凸起接纳槽52中,从而决定转动板20相对于固定的制动套50及固定板20的转动范围。换言之,固定板20及制动套50装配成整体而一起转动。另一方面,转动板10与回转轴30及止挡件80一起转动。因此,位于制动套50及回转轴30之间的制动件40在制动套50和回转轴30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转动板10可以被制动。
图2是本发明铰接结构制动部件的透视图。
参看图2,制动部件包括回转轴30、转动板10、固定板20、环绕回转轴30的制动件(参看图1的标号40),及环绕制动件40的制动套50。制动套固定件60从一侧用力插进制动套50及固定板20并在另一侧铆牢,可将制动套50与固定板20固定。
现参照上述结构说明其操作。制动套50在固定板20一侧的端部向外伸形成止挡件导件51,它通过制动套固定件60与垂直的固定面22固定牢,因此,制动套50或与固定板20一起运动或直接固定。
此外,制动件40插在回转轴30外圆与制动套50内圆之间的圆形接触面中,由于回转轴30与制动套50的相对转动而使制动件40产生摩擦力,因而产生了铰接结构的制动力。
与此同时,铰接结构的制动能力可随制动件40的长度,即制动件40中产生摩擦部分的面积或制动件40过盈程度而变。
图3是图2中A-A线剖视图,示出本发明铰接结构制动件的操作。
参看图3,本发明的铰接结构,其制动力的产生是与转动板(见图1的标号10)固定的回转轴30、与固定板(见图1的标号20)一起动作与转动的制动套50,及制动件40在回转轴30与制动套50之间接触面过盈配合,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回转轴30因转动板10的转动而转动,同时制动套50被固定板20固定时,回转轴30不可避免在制动套50相对的接触面上滑动,从而对接触面产生摩擦力。
关于上述基本操作,在回转轴30及制动套50之间的接触面上对制动件40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此摩擦力是限制转动板10发生转动和相关动作的主要动力。
如箭头所指,回转轴30旋转而制动套50静止,摩擦力发生在制动件40的内外侧,虽然制动件40可与回转轴30一起转动,或制动件40可与制动套50一起转动,以便在制动件内侧或外侧产生摩擦力,但制动力是由于摩擦力而发生的。
此外,当使用者试图垂直或水平移动平板显示装置时,可用不同大小的力将制动件40插入或用不同面积接触回转轴30和制动套50,以便调节平板显示装置的重量和施加的作用力。在这一点上,本发明铰接结构可在尺寸和结构上略加改变。
制动件40优选用塑料制造,工程塑料更好。
图4是一透视图,示出本发明铰接结构的制动部件,图中,制动部件还包括止挡件。
参看图4,制动部件还包括止挡件80,它插入固定侧的支承部32中,因此与转动板10一起运动或固定。
此外,止挡件凸起81放置在制动套50的凸起接纳槽52中,因此凸起80处在凸起接纳槽52的范围内,从而限制转动板10固定板20的相对转动范围。
更具体说,当转动板10由于平板显示装置的垂直位移转动时,止挡件80及止挡件凸起81也一起转动。但成为制动套50一端部的止挡件导件51与制动套50固定在一起。因此止挡件凸起81被止挡件导件51一部分外周切出的凸起接纳槽52限制的范围内转动。这样的结构可限制转动板10的转动角。
图5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铰接结构的制动部件,图上还包括防松件。
参看图5,制动套50固定在固定板的垂直固定面上,没有脱离或滑移。但这有个问题,即第一垫圈70和止挡件导件51外的止挡件80如果没有一定的支撑结构可能会脱离回转轴30,本铰接结构还有防松件90以防止这个问题发生。
防松件90在中心孔处有许多折叠面91,因此防松件90一旦配合在回转轴30周围就不会与回转轴30脱离。折叠面91有一定斜角来产生支承力,因此一旦配合到回转轴30的周围不会松脱。
防松件90不限于上述的特殊形状,而可以是任何结构,只要它能起一定支撑作用即可,如螺母。
图6是本发明防松件后视图与侧视图。
参见图6,防松件在其金属圆板中央有一孔,可配合在装配端33四周,防松片在其孔的四周有许多折叠面91,与回转轴30接触,以防插进的回转轴30退出。
与此同时,折叠面91的折叠方向可防止回转轴30脱出,特别是沿回转轴30插入的同方向脱出。这种结构使回转轴30在与防松件90不产生过盈的情况下插入而折叠面91的过盈阻止回转轴30脱离。
图7示出平板显示装置使用的本发明铰接结构。
参看图7,本发明的铰接结构包括与显示装置300固定的转动板10和与支承部200下面,使平板显示装置可直立。
当平板显示装置300垂直转动时转动板10也垂直转动。这样对回转轴(见图1的标号30)在两侧产生一定的制动力使回转轴30停止转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平板显示装置铰接结构不限于只应用在平板显示装置中,而可方便地适合多种用途,其中一定的重量要支承,一定的制动力也要作用。
本发明范围不限于上面提及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通过增加、修改及省略一些想出其它发明。
工业应用性
实际上本发明平板显示装置的铰接结构可减少在固定件与转动件之间的接触面中提供垫圈的数量,克服制造工序上的麻烦。
此外,本发明使摩擦力起到在回转轴外圆上产生制动力的作用,使根据平板显示装置重量设定的制动力即使长期使用也不变。
况且,在本发明铰接结构中,一旦制动件形成摩擦面,即使不用紧固件,如螺栓或变形弹性机构,仍能提供原始制动力,不必改变使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