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001091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3568.4

申请日:

2004.07.12

公开号:

CN1576727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00

主分类号:

F24F1/00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空调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青石浩一; 北村芳之; 茂木康弘; 二宫浩三; 宇口隆彦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3.07.11 JP 195476/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李宗明;杨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成本低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能利用室内空气的排出或户外空气的引入进行换气的换气装置来改善被空气调解的室内环境。通过一根共用的进排气管(16)将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风扇(12)和将户外空气引入室内的室外风扇(20)彼此相连地分别配置在室内机内部和面向户外的位置上,通过室内风扇或室外风扇的单独的驱动进行排气或进气可以消除室内的污染,使室内环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调装置,
用致冷剂配管连接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和设置在户外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由收容在上述室内机中的换气用室内风扇、设置在户外的换气用室外风扇、和两端部连接在上述室内风扇和室外风扇上并插过上述室内墙壁而布置在房屋内外的一根共用的进排气管构成;
上述换气装置以下述方式构成:在室内风扇驱动时通过共用进排气管和室外风扇将室内空气排出到户外,而在室外机驱动时通过共用进排气管和室内风扇将户外空气供给室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装置能切换运行到室内风扇的单独驱动和室外风扇的单独驱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致冷剂配管的户外配管部分上设置覆盖致冷剂配管的致冷剂配管罩,具有能在上述致冷剂配管罩内安装上述室外风扇的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多叶片风扇作为上述室内风扇和上述室外风扇。

说明书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利用室内空气的排气和向室内供给户外空气换气的换气装置完备来构成能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在室内的墙壁上配置分离式空调机的室内机,通过室内机内部的循环风扇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机使室内机内部的热交换器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或暖气供给室内,以使室内维持舒适的温度环境,这是最一般的做法。可是为了提高致冷和致热效果,而在进行空气调节时,不怎么进行室内换气,因为室内长时间处在密闭状态,而使室内空气污染,所以必需开放室内放出空气,吸入户外空气进行换气
为此有人建议在现有的空调机上装备换气装置。例如有下述的换气装置:在室内机的侧部设置具有能正转、反转的涡流风扇的送风机,通过涡流风扇的正反转切换进行室内空气的排气和户外空气的进气并换气(专利文件1);和将内装送风机的换气单元设置在室内机附近,将所述送风机的设置在风扇电动机的左右两轴上的多叶片风扇中的之一收容在排气用导风路内,而将另一多叶片风扇收容在进气用导风路内,通过两个多叶片风扇中的一个转动使室内空气从排气用导风路排出到户外,同时通过另一个多叶片风扇的转动使户外空气从进气用导风路引入到室内进行换气,(专利文件2)。
专利文件1:特开2000-193269号公报
专利文件2:特许第2629665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件1的换气装置中,由于在室内机的厚度方向安装涡流风扇的结构,所以在近年来厚度日趋变小的薄型室内机上采用此种结构不是上策,而且必需在室内机的一侧确保该收容涡流风扇的空间,除了使该室内机大型化外,对提高热交换机能却无一点作用。另外在专利文件2中,由于收容两个多叶片风扇而使换气单元变大,而且必需有排气用导风路和进气用风路两个专用风路,如此等等,存在可预想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和在室内机上安装作业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提供使简易结构的换气装置装备在空调装置上进行换气,以通过有效控制能实现使室内空气污染状态不变坏的空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下述方式构成:在用致冷剂配管连接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和设置在户外的室外机的空调装置中,具有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由收容在上述室内机中的换气用室内风扇、设置在户外的换气用室外风扇、和两端部连接在上述室内风扇和室外风扇上并插入上述室内墙壁而布置在房屋内外的一根共用的进排气管构成;上述换气装置以下述方式构成:在室内风扇驱动时通过共用进排气管和室外风扇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而在室外机驱动时通过共用进排气管和室内风扇将户外空气供给到室内。
另外,按照本发明,上述换气装置能切换运行到室内风扇的单独驱动和室外风扇的单独驱动。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上述致冷剂配管的户外配管部分上设置覆盖致冷剂配管的致冷剂配管罩,具有能在上述致冷剂配管罩内安装上述室外风扇的结构。
另外,按照本发明,用多叶片风扇作为上述室内风扇和述室外风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包括通过本发明的一根共用进排气管进行连接在其两端的室内空气排气的室内风扇、和通过供给户外空气的室外风扇进行排气并换气的换气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将室外风扇收容在致冷剂配管罩内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包括换气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其中将排气用的室内风扇设置在室内机的内部,将进气用的室外风扇设置在户外,所述换气装置通过驱动室内风扇、室外风扇中之一,通过共用的进排气管进行进气或排气来换气。
室内机1包括由具有吸气面板2的前壳体3和后背侧的后壳体4组成的本体壳体5,在该本体壳体5的下端部设置排气口(未示出),并在该本体壳体5内配置加热/冷却室内空气地热交换器6,热交换器6因其致冷剂通过与其风扇正交并曲折配置的致冷剂配管7,而在致冷/除湿运行时作为冷却器工作,在致热运行时作为加热器工作。
另外,在本体壳体5的内部,设置循环风扇8,以使循环风扇8被热交换器6包围,室内空气被该循环风扇8从吸气面板2吸入,经热交换器6加热/冷却后,冷风/热风从排气口排出到室内,使室内空气循环。此外,还具有:为了积存和排出滴下的冷凝水而设置在热交换器6下端部的冷凝水盘9、配置在交换器6与吸气面板2之间的过滤器、和设置在排气口上并使排气方向改变的风向器(未示出)等构成部件。另外,室外机(未示出)的压缩机的控制器、用于上述循环风扇8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等的电器部11等分区内装在本体壳体5的一侧。
12是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户外)换气的室内风扇,收容在室内机1内。具体地说,配置在例如热交换器6的侧面附近等。使用多叶片风扇作为该室内风扇12。多叶片风扇是具有将电动机和多叶片收容在厚度薄的大致圆筒状的风扇壳体部13A内的结构。当多叶片风扇旋转时,室内空气就从开在风扇壳体部13A一侧的圆形的吸气口14A吸入,然后从设置在风扇壳体部13A一端部的排气部15排出。
另外,20是用于将户外空气供给室内换气的室外风扇,设置在面向户外的位置。即配置在安装有室内机1的室内墙壁的外面上。该室外机也使用多叶片风扇,与上述的室内风扇同样,当多叶片风扇旋转时,户外空气就从开在风扇壳体部13B一侧的圆形的吸气口14B吸入,然后从设置在风扇壳体部13B一端部的排气部15排出。
因为在该室外风扇20的情况下,多叶片也是薄的构造,所以不会发生在户外的墙上安装出现部分变厚的问题,具有不使外观变差的优点。
另外,16是为了使由室内风扇12吸入的室内空气排出到户外并使由室外风扇20吸入的户外空气供给室内而配置的一根共用进排气管,以插过室内墙壁并在房屋内外存在的方式配置。上述室内风扇12和室外风扇20通过这一根共用进排气管16相连并设置在共用进排气管16的两端部。即以使室内风扇12连接在共用进排气管16的室内侧的开口端17a的方式设置室内风扇12,并以使室外风扇20连接在共用进排气管16的室外侧的开口端17b上的方式设置室外风扇20,室外风扇20其排气部15连接在上述的共用进排气管16的室外侧的开口端17b上,并且以垂下的状态固定。
共用进排气管16从室内机1从一侧向其背部出来后,沿着室内机1的背面侧向与出口相反侧水平延伸,将其前端弯成直角后伸出到户外。
在此,设上述室内风扇12和上述室外风扇20中之一被驱动,两者不会同时被驱动,其中在单独驱动室内风扇12时,通过室内风扇12从其吸气口14A吸入室内空气,经共用进排气管16,以上述室外风扇20的吸气口14B为排气部向户外排气,借此进行换气。另外,在单独驱动室外扇时,通过室外风扇20从其吸气口14B吸入户外空气后经共用进排气管16,以上述室内风扇20的吸气口14A为排气部向内排出,借此进行换气。这样就通过室内风扇12和室外风扇20以及两端部连接设置在两风扇12、20上的一根共用进排气管16构成换气装置。
另外,驱动室内风扇12和室外风扇20进行排气或进气的动作即使在空调装置正在运行中,也能适当进行。并且在空调不运行时也能通过驱动室内风扇12和室外风扇20进行换气,是缓解房间污染的有用方法。
还有,室内风扇12和室外风扇20的单独运行切换可以通过在具有进行空调装置的运行/停止控制致冷/致热的空调温度的设定等的操作按钮的遥控制器等上设置该室内风扇/室外风扇的运行切换操作按钮部,进行切换操作,并且也可每隔预定时间交替进行的自动运行。
另外,室内风扇12在图1中是设置在热交换器6的侧面附近,也可像图2那样,将室内风扇12设置热交换器6的前面。这时因为室内风扇12是在热交换器6的前面,所以有因使吸入室内机1的空气阻力增加而使热交换效率下降的担忧,但因为室内风扇12的面积比热交器6的整个面积小得多,所以影响不大。
另外,室内机1和室外机(未示出)通过致冷剂配管18连接,构成致冷剂压缩机、冷凝器、热交换器6和致冷剂循环的致冷循环。该致冷剂配管18从与引出室内机1的排气管16一侧的相反侧处向室内机1的内部配设,并与热交器6连接。并且在该配管18所配设的位置上将用于使循环风扇8和风向器工作的电源线和用于检测致冷剂温度和压力或室内温度等及控制致冷剂压缩机的运行等控制系统的传送线收容在保护管(未示出)内并一起配线。
平常时,室外机的致冷剂压缩机和室内机1的循环风扇8运行,通过循环风扇8的运行,使室内空气从吸气板2吸入到室内机1经热交换器6热交换后,冷气/暖气从下部吹气口排出到室内进行致冷/致热的空气调节。
在要进行房间换气时,可以驱动室内风扇12和室外风扇12中之一。例如当通过遥控驱动室内风扇12的操作时,室内风扇12即多叶片风扇转动,室内空气从其吸气口14A吸入,从排气部出来后通过共用进排气管16从面向户外的室外风扇20的吸气口14B排出到户外。这样就通过将已污染的室内空气由室内风扇12排出进行换气,改善室内环境。
另外,在通过遥控进行驱动切换时,室外风扇20即多叶片风扇转动,从其圆形的吸气口14B吸入户外空气从排出部15输送到共用进排气管16内,于是通过室从内风扇的吸气口14A向室内进气进行室内换气,来改善室内环境。
另外,在共用进排气管16的内部或靠近室内风扇12的位置上设置用于从吸入的户外空气中除去花粉等的过滤器F。
在此如图2所示,在露出户外的致冷剂配管18部分上罩上形成矩形的箱状致冷剂配管罩24进行保护。然后变成利用该致冷剂配管罩24也将室外风扇20安装在致冷剂配管罩24内的结构。借此保护室外风扇20不受风雨和尘埃的侵害,可以防止因恶作剧引起的损害,同时用致冷剂配管罩24隐蔽室外风扇20而不使其显露,可以使外观好看。
另外,在致冷剂配管罩24的前面部与室外风扇20的吸气口14B对应地形成网或长缝结构的吸气口25,以便起到不使多量尘埃和异物吸入的过滤器的作用,并且在致冷剂配管罩24的后面部上部形成用于拉出致冷剂配管18和共用进排气管16的插入孔28,以便能从其将致冷剂配管18和共用进排气管16向致冷剂配管罩24后方拉出并容易配设。并且在致冷剂配管罩24的内壁上设置用于固定室外风扇20的固定棒26,通过将上述固定棒26嵌入设置在室外风扇20的风扇壳体部13B的端部上的安装部27的孔中,就可以使室外风扇20不动而牢固地安装。
按照本发明,具有收容在室内机中将室内空气排出到户外的室内风扇、和配置在户外将户外空气吸入室内的室外风扇通过一根共用进排气16在其两端部上连接设置构成的换气装置,通过驱动室内风扇和室外风扇两者之一,能经上述共用进排气管排出污染的空气,并且引入新鲜的户外空气进行换气,所以可以随时用容易的操作使室内环境保持在良好状态。并且因为用一根进排气管进行室内空气的排气和户外空气的进气,可以不像过去那样用排气专用和进气专用两根管的结构,用简易的结构和低成本的换气装置进行换气。
另外,因为能切换到室内风扇的单独驱动和室外风扇的单独驱动的运行,所以为了消除室内的污染状态,而具体是将室内的污染空气进行换气的方法有效还是将新鲜空气供给室内进行换气的方法适合,可以通过自由选择这两种方法使换气有效地进行。
另外,由于将室外风扇内安装以罩住上述致冷剂配管的露出户外的配管部分的方式设置的致冷剂配管罩中,所以可以保护室外风扇不受风雨和尘埃以及恶作剧的侵害,并且因被致冷剂配管罩隐蔽而使外观好看。
另外,因为用多叶片风扇作为上述使室内/室外风扇,所以可以制成小型而低成本的换气装置。

空调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空调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空调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成本低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能利用室内空气的排出或户外空气的引入进行换气的换气装置来改善被空气调解的室内环境。通过一根共用的进排气管(16)将排出室内空气的室内风扇(12)和将户外空气引入室内的室外风扇(20)彼此相连地分别配置在室内机内部和面向户外的位置上,通过室内风扇或室外风扇的单独的驱动进行排气或进气可以消除室内的污染,使室内环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