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001067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800383.1

申请日:

2000.03.24

公开号:

CN1297518A

公开日:

2001.05.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11.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K31/04

主分类号:

F16K31/04

申请人: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发明人:

小宫靖雄; 中野诚一; 关口英树; 谷井吐句儿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9.03.26 JP 84842/1999; 2000.01.27 JP 19312/20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不设阀体全开与全闭时对转子止转的止动件、减少零件件数、可防止产生冲击噪音的电动阀。它具有:固定于转子17上并具有阳螺纹20的轴18、一端部有针阀5而他端部形成螺合于前述阳螺纹20的阴螺纹16,并具有连结针阀5和阴螺纹16的连结部14的阀体6、具有对阀体6止转并对其可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导向的导向部的阀本体1。由固定于阀本体的轴承构件13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其下端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它具有:固定于转子上的具有阳螺纹的轴;在一端部具有针阀、 在另一端部形成与前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的、具有连结前述针阀与 前述阴螺纹的连结部的阀体;具有对该阀体止转并可沿轴线方向往复 运动地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由设于壳体顶壁侧的支承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上述轴的上端部, 由固定于前述阀本体的轴承构件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下端部。
2: 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它具有:固定于转子上并具有阳螺纹的轴;一端部具有针阀,另 一端部形成与前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并具有连结前述针阀与前述 阴螺纹的连结部的阀体;具备阀座、并且有对前述阀体止转、且可对 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的阀本体; 由设于壳体顶壁侧的支承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上述轴的上端部, 由固定于前述阀本体的轴承构件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下端部。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前述阴螺纹 由合成树脂构成。
4: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前述阀体连结部 由相对的两根棒状体构成;前述轴承构件具有对前述两根棒状体自由 滑动地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以该导向部对前述阀体止转。
5: 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前述 轴承构件上形成与前述阀本体结合的止转用起。
6: 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前述 轴承构件上具有嵌合前述轴下端部并承受推力的支承凹部。
7: 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前 述轴承构件上设置着具有嵌合前述轴的下端部的贯穿孔的、由具有突 出于前述轴承构件两面的推力承受部的弹性构件构成的轴承套。
8: 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以合 成树脂平板状地形成前述轴承构件,在其中心形成承受前述轴下端部 的孔。
9: 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前 述轴承构件上设置着将前述轴的下端部向上方弹压的弹簧。 10,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 前述阀体的外部形成的凹部中设置着低摩擦系数材料构成的滑动构 件。 11.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将 前述轴的一端部直接嵌合于前述壳体顶壁部上形成的凹部中。 12.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由 备有嵌合于前述壳体顶壁上形成的凹部中的突起的轴支构件自由转动 地支承前述轴的一端部。 13.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 前述轴支构件与前述转子上部之间压缩设置下推转子弹簧。 14.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阀体与 阀本体间压缩设置向下方下推该阀体的下推阀体弹簧。 15.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阀体与 阀本体间压缩设置向上方上推该阀体的上推阀体弹簧。 16.按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与 前述阀体分体成形前述阴螺纹构件,并与阀体一体化。 17.按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与 前述阀体分体成形前述针阀,并与阀体一体化。 18.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将 其上端部设有止脱构件、中间部设有弹簧座的针阀自由滑动地设于前 述阀体下端;在前述弹簧座与阀体下端面之间压缩设置弹簧。 19.按权利要求18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阀体全闭时, 由前述阀体连结部的上端台阶部与前述轴承构件的平面部抵接来对前 述转子止转。 20.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预 先树脂成形前述阴螺纹,并以相同材料成形作为插入其的零件的前述 阀体。 21.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以 烧结金属形成前述的轴承构件。 22.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前 述轴承构件与针阀间安装着具有初置时向下方推压前述阀体的弹簧特 性的板体。

说明书


电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进冷藏库、空气调节器、冷冻机等冷冻循环中,作为用于制冷剂流量控制或流路开闭所使用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热泵式空气调节器与冷冻机或冷藏库等的冷冻、冷藏、空调循环中,在其制冷剂流路中组装并使用了作为制冷剂流量控制或流路切换阀用的电动阀。其中比如在热泵式空气调节器中,特别是电动膨胀阀,为了适当进行室内温度调节而频繁动作。由于现有的这种阀动作声音大,不适在室内设置,而将其设置于设有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一侧,因此,必须将用于控制室内温度控制制冷剂流量膨胀阀离开室内而置于室外;除了响应性的控制性能变坏以外,在冷气运转时由膨胀阀膨胀变成低温的制冷剂从室外机到室内机必须在高温的室外配管,即使对该部分进行绝热配管,也有很多热量逸入外气,因此成了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另外,除了上述这样的空气调节器之外,比如涉及一下冷藏库,由于近年来大型冷藏库的普及、或冰温室、蔬菜室的严密温度控制的必要性,从过去使用了毛细管等的廉价制冷剂流量控制转变到使用可进行精密控制地高价电动式膨胀阀越来越多了。由于这样的冷藏库设置于室内,所以电动式膨胀阀等的电动阀也设在室内,希望尽量减小由这些电动阀产生的动作声音。

    应用于这种装置的电动阀,使用了比如图22所示的阀,在阀本体60上,在其轴线垂直正下设有连接第一流路61的第一开口62,在其近旁侧部设有连接第二流路63的第二开口64,同时,从阀本体60的上方形成阀室65,以连接第一开口62与第二开口64。在阀本体60的上部包覆着下部设有下盖66的壳体67。在壳体67的内部,设置外周有磁体68、中心有销子70的树脂制转子71;转子71与其内部的销子一同向下方延伸地插入阀室65内。在销子70的下端设有针阀72,可自由进退地配置于第一开口62。

    针阀72的上部外周,可自由转动地配合于阀室65内壁上,构成下部导向部79,在向转子71下方延伸的突出部73外周上形成转子阳螺纹部74,与转子阳螺纹部74相对的阀室内壁上形成了阴螺纹部75,两者相螺合。由此,在转子71转动时,由于阴螺纹75被固定,与其相螺合的转子71上下运动,与转子71一体化的针阀72在第一开口62内上下运动进行流量调节。

    销子70上端部76从转子71向上方突出出来,与壳体67的上盖部77之内面侧相面对。转子71的外周与磁体68的内周两者的面在上部偏心的第一圆筒部78与其下边小直径的第二圆筒部80处相面对,在该部分,两者不能转动地结合着。

    磁体68下端的一部分延伸到阀本体60的转子承受部84外周,该部分再向下方延伸形成下方突出部87;该下方突出部87可像图2所示的那样抵接于固定在阀本体60上的下止动件88上。磁体68上端的一部分向上方延伸而形成上方突出部90,该上方突出部90可抵接于向固定于壳体67上盖部内周的止动构件91的外周下方延伸的上止动件92。在壳体67圆筒状外周上固定着线圈93,由接线柱94与外部连接。

    在上述这样构成的由针阀进行流量控制的电动式控制阀95中,转子71借助通往线圈93的电流带来的磁体68转动进行转动,由于转子71的突出部73上形成的转子阳螺纹74与阀室的内壁上形成的阴螺纹75相螺合,转子71一边转一边上下运动,由此,形成于固定在转子71上的销子70上的针阀72上下运动,改变第一开口62的开口面积,进行流量控制。

    转子71转动,在针阀72全闭了第一开口62时,磁体68的下方突出部87与下止动件88抵接,而在全开了时,磁体68的上方突出部90与上止动件92抵接,由此,不管怎样向线圈供给脉冲,都能强制性地将其转动停止。

    在作为冷冻循环等用的上述这样的电动阀除了上述这样的构造的阀之外,还使用着各种电动阀,关于转子的止转机构,比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告公报平成4年第68510号上所展示的那样,在电动阀的壳体上盖部中央下垂固定着心棒,在其上卷绕着螺旋状导向环,在该螺旋状导向环内可转动并可上下自由运动地结合着滑动件,在该滑动件外端结合着立设于转子上的结合棒,这一种构造已广为应用。

    在上述图22所示的现有电动阀中,为了在全开与全闭状态下停止阀,如上所述,在转子的上方与下方设突出部,由其抵接于固定在各转子壳体上的止动件来对转子止转,从而,由于必须有上下止动构件,有着增加零件件数,并增加组装工时的缺点。另外,如上所述,在上盖部下垂心棒并卷绕螺旋状环,使其立设在转子上的结合棒结合,又有着需要更多的零件、并增加组装工时的缺点。

    再者,由于借助与转子一同转动的构件抵接于止动件来实现阀体开向与闭向止动,转子停止位置与阀体停止位置由于两者螺合螺纹之牙隙的存在而不尽一致,有时不一定成为阀体的适当停止状态。

    另外,由于将对转子止转的止动件设在从转子轴线向半径方向离开的位置,使其与转子一体化地转动的结合构件相结合来达到停转,当结合构件结合于止动件而停转,产生与转子转动方向相反的反转脉冲时,由于以止动件从转子的轴线向半径方向错动的距离的程度相对止动件的接离距离变大,结合构件沿圆周方向有大的移动,这就有着抵接止动件的噪音变大的缺点。

    关于上述这样的反转脉冲,在阀的初置时有必要从全闭或全开状态再向转子供给同方向的脉冲时,或者在通常的动作中在阀全开或全闭后再供同一方向的脉冲时,由于产生暂时的反转脉冲,特别是会产生上述那样的抵接止动件的噪音。

    再者,关于用于这些止转机构的止动件,在尺寸控制、耐久性上具有问题,该止动机构也带来降低电动阀的可靠性、工艺性,增加成本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电阀中,使任一种阀本体转子承受部上形成的螺纹与同转子一体转动的构件上形成的螺纹螺合,将转子的转动变成阀的直线运动,以这些螺纹部分轴支承整个转子,由此,因螺纹啮合牙隙等产生上下方向的振动,并且在转动时产生径向振动,成了产生噪音的原因。

    尚且,作为空调装置使用的电动阀,在将转子的转动变换成阀体的直线运动时,也提出来了:使转子侧的驱动轴与阀体分离,将两者以螺纹螺合,同时无上下运动地支承转子,且阀体不转只上下动的电动阀。但即使在这种电动阀中,在设置在阀体全开与全闭时用于止动转子的止动件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同样在增加零件件数、增加组装工时、耐久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变的。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在不设置特别的止动机构的情况下可使阀体停止于规定状态、可减少零件件数与组装工时、减少振动、防止产生噪音的电动阀。

    另一目的是提供:在轴承与阀体间设板簧而可消除针阀抵接于轴承时的冲击音的电动阀。

    发明展示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构成了这样的电动阀:它具有:在转子上固定的具有阳螺纹的轴;在其一端部具有针阀、另一端部上形成螺合于前述阳螺纹的阴螺纹的、具有连结针阀与阴螺纹的连结部的阀体;具有对阀体止转对其可沿轴向往复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的阀本体;由设在壳体的顶壁侧的支承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承轴上端部,由固定于阀本体上的轴承构件自由转动地支承其下端部。

    另外也构成了这样的电动阀:它具有:固定于转子上的具有阳螺纹的轴;在其一端部具有针阀、在他端部上形成螺合于前述阳螺纹的阴螺纹的、并具有连结针阀与阴螺纹的连结部的阀体;具有阀座并具有对阀体止转且可对其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的阀本体。由设于壳体顶壁侧的支承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承轴的上端部,由固定于阀体上的轴承构件可自由转动地支承轴的下端部。

    另外,以合成树脂制成阴螺纹。

    另外,阀体的连结部由相对的两根棒状体构成,前述轴承构件具有可自由滑动地导向前述两根棒状体的导向部,以该导向部对阀体止转,在前述轴承构件上形成与阀本体结合的止转用突起;并在前述轴承构件上具有嵌合轴的下端部并承受推力的支承凹部;在前述轴承构件上还具有嵌合轴下端部的贯穿孔,设置了由突出于轴承构件两面的具有推力承受部的弹性构件构成的轴套;以合成树脂将前述轴承构件形成为平板状,在其中心形成了承载轴下端部的孔;并在前述轴承构件上设置向上方推压轴下端部的弹簧。

    另外,在前述阀体上,在外周形成的凹部中设有由低摩擦系数材料构成的滑动构件;将轴的一端部直接嵌合于壳体顶壁部上形成的凹部中;由具有嵌合于壳体顶壁部上形成的凹部的突起的轴支承构件自由转动地支承轴的一端部;在轴支构件与转子上部之间压缩设置着下推转子弹簧;在阀体与阀本体之间压缩设置着向下方推压阀体的下推阀体弹簧;在阀体与阀本体间压缩设置着向上方上推阀体的上推阀体弹簧;与阀体分体地成形阴螺纹构件,并与其一体化;与阀体分开成形针阀,并与其一体化;将上端部与中间部分别设有止脱构件与弹簧座的针阀自由滑动地设于阀体下端,在前述弹簧座与阀体下端面间压缩设置弹簧;在阀体全闭时,由阀体连结部上端台阶部抵接轴承构件的平面部来对转子止转。

    用树脂成形前述阴螺纹,以相同材料成形作为插入它的零件的前述阀体,以烧结金属形成前述轴承构件。

    在前述轴承构件与针阀间安装在初置时具有向下方推压前述阀体的弹簧特性的板体。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阀实施例中阀全闭状态剖面图;图2是同一电动阀的阀全开状态剖面图;图3是平面示出同一电动阀轴承板部分的电动阀剖面图,(a)表示轴承板第一实施例,(b)表示第二实施例;图4是表示将轴承板组装入同电动阀阀体方法的立体例图,(a)是表示在阀体的连结部空间插入轴承板状态,(b)表示放置其后轴承板状态;图5是表示同一电动阀动作概况的模式图,(a)表示阀全开状态,(b)表示阀通常使用状态,(c)表示针阀复座于阀座上状态,(d)表示其后再供闭阀方向脉冲的状态,(e)表示又供给闭阀方向脉冲的状态;图6是在本发明电动阀中使用轴承套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图6的电动阀轴承套近旁的动作的剖面图,(a)是从阀全开状态至针阀复座于阀座上的状态的图,(b)是针阀复座于阀座后再供给闭阀方向脉冲的状态的图;图8是在本发明电动阀中使用碟形板簧的实施例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图8的电动阀碟形板簧近旁动作的剖面图,(a)是从阀全开状态至针阀复座于阀座上的状态的图,(b)是针阀复座于阀座上后再供给闭阀方向脉冲的状态的图;图10是在本发明电动阀中在阀体上使用滑动构件的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阀另一实施例剖面图;图12表示图11电动阀动作概况的模式图,(a)表示阀全开状态,(b)表示阀的通常使用状态,(c)表示针阀复座于阀座上的状态,(d)表示其后再供给闭阀方向脉冲的状态,(e)表示再供闭阀方向脉冲的状态,(f)表示同一电动阀的对应于供给脉冲数流量、针阀移动量与转子移动量的曲线图;图13是在本发明电动阀中使用了下推阀体弹簧实施例局部剖面图;图14是表示适用同一下推阀体弹簧的其他实施例剖面图;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电动阀中停止轴上升部分的剖面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之剖面图;图17是表示用于支承本发明轴的上端部的构件实施例,(a)表示第一实施例,(b)表示第二实施例;图18表示本发明用的轴承板的其他实施例,(a)是俯视图,(b)是剖面图;图19表示本发明用的轴承板的再一实施例,(a)是俯视图,(b)是剖面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全开状态剖面图;图21是表示同一实施例的电动阀全闭状态的剖面图;图22是现有电动阀剖面图;图23是作为本作明另一实施例的两段式电动阀全闭状态的剖面图;图24表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电动阀,(a)是正剖面图,(b)是A-A剖面图,(c)是B-B向视图;图25是表示图24电动阀全开状态的侧剖面图;图26表示了同实施形态的电动阀的板簧安装部,(a)是剖面图,(b)是俯视图,(c)是组装顺序模式图;图27是同一实施形态轴支组装顺序模式图,图28(a)~(e)是同一实施形态的板簧功能的说明图;图2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阀本体的剖面图;图30是表示图29电动阀的变形例的全开状态的侧剖面图。

    实施发明最佳形态

    借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发明电动阀的实施例,在阀本体1上设置的一次口2与二次口3之间形成阀室4,将下端形成针阀5的阀体6可上下自由运动地配置在阀室4内。

    阀体6由阀本体1的向上方延伸的阀体支承部7可上下自由运动地支承着,在阀体支承部7的上端部载置着轴承板8。

    轴承板8,如图3(a)俯视图所示,在两侧形成了导向凹部10,外周缘部11由压入或铆接固定于阀体支承部7上端部形成的圆环状台阶部12,在中心部设支承凹部13。

    作为轴承板8,如图3(b)所示,设有从其外周缘部突出出来的结合突起19,通过使该结合突起19与阀体支承部7上端外周上形成的结合用凹部结合可进行定位。

    在轴承板8的上述各导向凹部10上自由滑动地嵌合着阀体6的左右2个连结部14。在连结部14的上方具有阴螺纹形成部15,在其中心形成阴螺纹16,与固定着由磁体形成的转子17的轴18的阳螺纹20相螺合,另外,在阀体6下端形成的针阀5可相对阀座9自由进退地被配置。

    在阀本体1的上部钎焊固定着下盖21,将壳体22用焊接等气密性接合固定于下盖21上,以使该下盖21闭塞其下方,并使转子17接近于其内部转动,在该壳体22外周固定着缠绕了线圈的定子23,在壳体22的顶壁部24的中心通过向外侧突出而在内部形成凹部25,轴18的上端部26嵌合于该凹部25中,同时,轴18的下端部27嵌合于前述轴承板8的支承凹部13,由此,固定了转子17的轴18的上下端以凹部支承,从而将整个转子17无大的上下窜动地可转动地支承着。

    当将上述轴承板8固定于阀本体1的阀体支承部7的上端部时,最初如图4(a)所示,将轴承板8垂直立起,将其插入阀体6的连结部14间形成的空间,而后如图4(b)所示,将轴承板8转至水平,使两连结部14位于轴承板8两侧导向凹部10中。将这样组装起来的阀体6与轴承板8从阀本体1的阀体支承部7上方插入,通过将轴承板8的外周缘部11压入阀体支承部7的上端部台阶部12来组装起来。

    在上述构成的电动阀中,在从图1所示的针阀5抵接于阀座9的阀闭锁状态向线圈供给阀开方向的脉冲时,转子17根据其脉冲数转动,与转子17一体的轴18的上下端由凹部支承着转动,阀体6,由于连结部14嵌合于轴承板8两侧导向凹部10而止转,不会转动,由于阴螺纹16与形成于轴18上的阳螺纹的螺合而向上方移动,针阀5从阀座9离开而打开阀。

    如再向线圈供给开阀方向的脉冲,阀体6继续上升,如图2所示,形成在阀体6的连结部14向上方立起部分中央部的端面30抵接于设在轴承板8背面中央的突起31的下端。这时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的螺合状态,像图5模式图中表示阀全开状态的图5(a)那样,如在阴螺纹16搭载于阳螺纹20上的状态下再使阳螺纹按图中顺时针方向由力R使其转动,由轴18下端部27与阀体6端面30将轴承板8突起31从两侧夹着,这时由于图5(a)所示力的平衡,由上述转动力R产生向轴下方的推力T、与向同该推力相对的向阀体上方的力F,两者夹着轴承板。借助由这些力产生的轴18下端部27与轴承板8的摩擦力,即使向转子供给阀开方向的脉冲,转子17也停止转动。这样,阀体的打开,在不设置特别的止动件的情况下可使其停止。由于该全开位置对于阀体来说是正确位置,在本发明中,将该位置设定为作为阀调整时的基准位置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从上述阀的全开时再供给开向脉冲时,会产生暂时的反转脉冲,转子欲反转,但如前所述,由于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以强力压接着,两者之间产生强摩擦力,由于减弱反转时的力,故可减少噪音的产生。

    如从作为这样阀的初始位置的全开状态向线圈供给闭阀方向的脉冲,如图5(b)所示,转子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阀体由于前述地止转,故不转动地进行下降,针阀5减小阀座9的开口面积,进行闭阀动作。图5(b)~(e)中的转子转动方向,表示了闭阀方向的转动。这时轴18的阳螺纹20与阀体6的阴螺纹16的关系,如图5(b)所示,由于阀体6的自重,阴螺纹16成为吊在阳螺纹20上的状态,在此状态进行下降。如再向线圈供给闭阀方向的脉冲,阀体2继续下降,如图1所示,针阀5抵接于阀座9而停止。这时,由于阀体6不转动地下降,针阀5也可是不转动地抵接于阀座9上,这样,由于没有像现有的阀体一边转动一边下降的电动阀那样针阀扭进阀座,可不对阀座产生磨耗。

    上述的阀体6的全闭状态的最初情况,如图5(c)模式图所示,在阴螺纹16吊挂于阳螺纹20的状态下,针阀5抵接于阀座9上,但若再向转子17供给闭阀方向的脉冲,由于阀体6不会再进一步降下,由于转子17向图中反时针方向转动,以两螺纹间牙隙程度转子向反时针方向自由转动。在中间状态,如图5(d)所示,两螺纹一端离开;但这期间只是螺纹牙隙程度的微量的时间;另外,由于由阀的自重闭着阀,对闭阀作用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如上述,在转子仅两螺纹牙隙份地转动时,如图5(e)所示,由轴18的转动力R′,产生了将阀体6推压到阀座9上的力F′,和与该力相对将轴18上推的上推力T′,在支承轴18上端部26的壳体22顶壁部24和针阀5抵接的阀座9间,变成了轴18与阀体6相顶的状态,针阀5被推压到座阀9上可确实起到闭阀作用。另外,这时由于针阀5相对阀座9不转动地被推压着,故其与阀座9无对磨,可防止阀座9或针阀5的磨耗。这样,由于有将针阀5推压到阀座9上的力所产生的两螺纹间的摩擦力,即使向转子17供给闭阀方向的脉冲,转子17也不会转动,可起到转子17的止动件的作用。

    再者,将上述那样阀的全闭位置也可定为该电动阀的初始位置,但在该全闭位置,由于阀体与轴一体化并顶推阀座与壳体,由于壳体的精度与变形等,未必成为正确位置,如前所述,最好将阀全开时定为初始位置。

    这样,在上述电动阀中,在不设现有那种制动构件的情况下,可在阀的全闭与全开位置使转子停止转动,这时,由于针阀无转动地压接于阀座,在阀全闭时,可在针阀不侵入阀座的情况下停止转子转动。另外,上述转子停止动作,由于是在转子与阀体的轴线位置进行,在阀的初置时等,即使由于在阀全开后或全闭后供给同方向的驱动脉冲,转子有时暂时反转,也几乎不会产生现有结构的那种噪音。另外,在本实施例电动阀中,由于轴支承着轴18的上下端,通过适当设定两轴支部间的长度之精度,在转子反转时可制止转子上下动的动作,这一点也能防止产生噪音。

    再者,在上述电动阀中,在阀全开时与全闭时阳螺纹与阴螺纹间产生大的轴向力,因此,由于在螺合部分产生大的摩擦力,因此当从该状态使转子反转进行闭阀或开阀动作时,要考虑由于摩擦力产生转子不转动的情况;但这时可以轴阳螺纹与阀体阴螺纹使用多线螺纹的办法来解决。另外,在上述构成的电动阀中也可做成这样的止动机构:稍稍改变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的螺纹节距,在针阀复座后,转子经规定的转动时由两者的节距差来停止转动;反过来阀全开之后,在转子经规定转动时,也可由两者节距差来停止其转动。

    在本发明的电动阀中,上述实施例之外,也可以构成图6与将其轴承板部分局部放大的图7所示的结构,即,在轴承板8的中心形成孔,在该孔中嵌合橡胶或弹性合成树脂制轴承套32,轴承套32的上部凸缘33起上部推力承受部的作用;下部凸缘34起下部推力承受部的作用。另外,在轴承套32的中心形成贯穿孔35,并将轴18下端部27可自由转动且可上下自由运动地嵌合于该通孔35,这部分起径向轴承部的作用。图7(a)示出阀全开时状态,图7(b)示出通常工作时状态,图7(c)示出全闭时状态。

    由于这样构成,和上述实施例一样,在阀全开、阀体6的端面30接近轴承板8时,如图7(a)所示,其端面30与轴承套32下部凸缘34的下面抵接;而这时轴18下端台阶部36抵接于轴承套32上部凸缘33的上面,其结果,在以阀体6的端面30与轴18的下端夹入轴承时,由于在两者之间夹着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轴承套32,可以减少进行初置时所发行的反转脉冲等引起的在这一部分的噪音。

    在上述实施例的电动阀中,轴18的下端部分通过由台阶部36抵接于轴承套32的上部凸缘33上面被支承着,在阀体通常动作时,在图7(b)状态下由该推力承受部来支承转子等的负载,而在阀体全开时,如图6所示,也如图7(c)局部放大图所示,针阀5抵接于阀座9后,再向同一方向转动转子,而后,轴侧上升的结果,轴18的台阶部36离开轴承套32,由和前述图5(e)同样的作用,转子停止转动。

    再者,在上述实施例的电动阀中,在不另设前述图1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之电动阀中的阀室4的情况下,阀体将上下滑动室的下部做成一次口2与二次口3的连通部,使二次口3形成于阀本体1的阀体滑动侧壁部上。由这样构成,可降低电动阀的高度,可减小整个电动阀的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电动阀,也可以是如图8与作为其轴承板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的图9所示的构成。即,在上述图6和图7所示的电动阀中,在轴承套32上部凸缘33的上面与轴18下端台阶部36之间,压缩设置其中心具有可贯穿轴18下端部27的通孔的碟形板簧37,在平时在上推轴18方向赋予力。

    由于设置了这样的碟形板簧37,特别是图8与图9(b)所示的阀全闭时,由于平时赋予了向上方上推轴18的力,由于对轴18赋予了摩擦阻力,在阀全开后再向线圈供给闭阀方向的脉冲而产生反转脉冲,转子暂时反转时,由于由这种摩擦力给予了相对反转的负荷,可以减小噪音的产生。

    在使用上述这种碟形板簧37时,也可以这样构成:可将碟形板簧37的弹簧负荷设定得小些,可以做成在阀通常工作时,几乎靠转子等的自重即可压塌状态下工作;同时,也可根据需要将该弹簧负荷设定得若干大些,在通常工作时,使轴18上升一些,以防止轴18上下动。

    另外,在使用上述这样的碟形板簧37而阀全开时,和图6所示电动阀一样,由阀体端面30与轴18的下端部分从两侧夹着轴承板8的轴承套32地动作,而在使用了上述这样的碟形板簧37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碟形板簧37被压塌成平板状,以使其在夹着板簧37的状态从两侧夹着轴承套32。

    从而,比着单是夹着弹性体的轴承套32的前述图7(a)所示结构可以提高缓冲性,可以很好地缓冲阀全开时初置时等所产生的反转工作时的冲击,提高防止噪音的效果。

    再者,作为上述这样平时向上方推压轴的弹簧,除前述那样的碟形板簧之外,还可以用垫圈形板簧;另外,也可以用从这样的板簧外周与内周交互切口而设定任意弹簧负荷的切口板簧,另外,除将这样的板簧像前述那样对着轴承套之外,也可以对着不用图1所示那样轴承套的轴承板使用。

    在图10所示实施例的电动阀中,于前述各实施例等中所示的电动阀的阀体6的侧壁设沟38,在其内组装入摩擦阻力小的滑动构件40。在这种电动阀中,由于可确实使阀体6在阀本体1内部的滑动导向面41上导向滑动,故可防止阀工作时阀体6的横向摇动;可减小阀体6对阀本体1滑动导向面41的冲撞、或滑动时产生的噪音。

    在图11所示实施例的电动阀中,轴18的下端部27嵌合于设在轴承板8上的轴承套32的贯穿孔35中地被支承着,这一点与图6所示实施例的电动阀一样,不同的是:轴18上端部26由轴支构件43所支承,设置了下推转子17与轴18的下推转子弹簧44。即,轴支构件43的上端部具有嵌合突起45,嵌合于壳体22的顶壁部24之凹部25;将轴18上端部26嵌合于其中心部设的轴支孔46;在外周上设的弹簧承受部47与转子17的上面48之间压缩设置下推转子弹簧44。

    在上述这样构成的电动阀中,如表示电动阀工作状态与流过阀的流体流量之间关系的图12中的(a)~(e)之电动阀动作图所示的那样,基本上进行与前述图5所示电动阀的工作相同的动作。在图12(a)~(e)中使用的与前述图5(a)~(e)中相同的符号与箭头表示同样的意义。特别是在该电动阀中,在图12(c)所示那样的阀全闭时,在针阀5全闭后再供给闭阀方向脉冲而使针阀5推压到阀座9上时,转子17借其反作用力上升,经图12(d)状态,如图11与作为其简图12(e)所示,转子17的肩部50抵接于轴支构件43的下端面51上,这时,轴支构件43被下推转子弹簧44向上方推压,由此,由于轴支构件43的嵌合突起45嵌合抵接于顶壁部24的凹部25,转子17停止上升;同时,由其推压力产生的摩擦停止转子转动。

    而后,在继续供给闭阀方向的脉冲时,如前述那样转子17进行暂时反转动作。这时,轴18的阳螺纹20,由于针阀5抵接于阀座9上,而与下降被推的阀体6之阴螺纹16相螺合,轴18暂时下降。这时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分离,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轴18由下推转子弹簧44向下方推压,阳螺纹20的下面推压在阴螺纹16的上面不会分离,从而,可以防止由两者接离所产生的噪音。

    另外,当前述那样转子17产生上下运动时,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平时由下推转子弹簧44密贴并被向下方推压,阀体6平时并由下推转子弹簧44向下方推压,由此,针阀5不会离开阀座9,即使上述这样的转子17反转动作,也不会产生流体泄漏。

    图12(h)是在上述实施例电动阀中,转子动作与针阀移动以及流量变化对供给线圈的脉冲的关系的图。在图12中,图(a)是脉冲数从S至T状态,图(b)是脉冲数从q至S状态,图(c)是脉冲数为q状态,图(d)是脉冲数从q到P状态,图(e)是脉冲数为零状态。另外,脉冲数r表示针阀5从前端从阀座9拔出的状态,脉冲数u表示从脉冲数为零供给负向脉冲时的状态。

    从该图可以看清楚,针阀5从脉冲数q开始上升并开始打开阀,在图(f)中以点划线表示针阀的上升,同时在该图中用实线所示地流量也成比例增加。电动阀通常的工作即在这部分进行。针阀5的前端从阀座9离开的脉冲数r之后,同样在该针阀上升动作中,有更多的流体流过,在脉冲数S处,如图(a)所示,由于以轴18的下端与阀体6端面30夹入轴承套32,针阀停止上升,这以后直至脉冲数t再供给多余的脉冲,形成更牢固的夹持状态,停止向线圈的供电。

    在本发明中,将该阀全开时作为阀的初始位置,从而在初置时,从该状态再供开阀方向的脉冲。这时,如前所述转子17反转,但由于转子17被下推转子弹簧44向下方轴承套32侧推压,不能上下运动,仅能在转动方向转动,由被供给的脉冲的方向,转子仅作转动方向的往复运动。

    尚且这时,由于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的螺合,由前述转子17转动方向的住复运动阀体6上下运动,但在阀全开点数脉冲前,由于设定流过全开流量,不管阀体上下运动,可设定流量不变化。在从上述脉冲q至脉冲数t的动作中,由于转子平时由下推转子弹簧44向下方推压,像图(f)中虚线表示的那样转子不会从最下方位置起运动。

    另一方面,在从上述阀全开状态起的闭阀方向动作时,和前述相反地动作,至脉冲数q位置。其后,如再供给闭阀方向脉冲,如图(d)所示,阴螺纹16的下面从阳螺纹20上面离开,如图(e)所示,阳螺纹20下面接触阴螺纹16上面。这种状态即是图(f)中脉冲数P的状态,是螺纹牙隙程度的微量的脉冲数,这之间,转子17不会被下推转子弹簧44推压而移动,针阀也不移动。

    如再供闭阀方向脉冲,如前所述,轴上升,如图(f)中虚线所表示的那样转子17上升,其后,通过脉冲数0在作为负脉冲数的脉冲数u,如图(e)所示,由于转子17的肩部50抵接于轴支构件43的下端面51上,转子停止上升,这之间,由于针阀5被推压至阀座9上,如图(f)实线所示,不会移动,且在从该状态再供闭阀方向脉冲时,转子反转动作,如前所述,轴18下降,阳螺纹20欲离开阴螺纹16,但由于有下推转子弹簧44向下方推压轴18,阳螺纹20的下面被推压至阴螺纹16的上面不会离开,可防止噪音产生。另外,由于平时阀体6被下推转子弹簧44向下方推压,针阀5不会离开阀座9,不会产生流体泄漏。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阀的初置在全开状态进行。但也可以在图12(e)所示阀的全开状态进行。这时,由于供给闭阀向脉冲转子像前述那样反转动作时,由于由下推转子弹簧44推压阳螺纹20压贴于阴螺纹16上,两者无接离动作,从而可以减小初置时产生噪音。

    但是,这样在阀全闭时进行初置的时候,由于从针阀压接着阀座之点至壳体顶壁的阀本体1、针阀5、连结部14、轴18、轴支构件43、壳体22各零件误差的积累而决定阀的打开位置,因而要求加工高精度零件是比较困难的;同时由于对阀本体1与壳体22在相互拉开方向作用着比较大的力,也往往会产生变形,据此,最好是在前述的阀全开时在夹着轴承套32状态下进行初置。

    在阀全开状态进行初置时,比着上述在阀的全闭状态下进行初置时精度提高的相反一面,在转子反转动作时,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反复进行分离后再抵接的动作,由于考虑要产生噪音,因此,如图13所示,最好在阀体6的下部外周设凸缘53,在该凸缘53与阀本体1的轴承板支承部54之间压缩设置下推阀体弹簧55,由于设置这样的下推阀体弹簧55,如上所述,在阳螺纹20与阴螺纹16欲分离时,可使阴螺纹16经常压接于阳螺纹20,可防止上述之噪音。

    作为发挥上述作用的下推阀体弹簧,除前述图13所示的结构之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阀体6的底壁上形成弹簧收纳凹部56,在该弹簧收纳凹部56的底面与轴承板8的下面之间压缩配置下推阀体的弹簧55。

    在上述电动阀中,示出了通过转子17的肩部50抵接于轴支构件43的下端面51上而停止阀全闭时转子17上升的例子,但除此之外,也可如图15所示,通过轴18上端部26顶到轴支构件43中心部设的轴支孔46之端部52而使其停止。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电动阀另一实施例。在该电动阀中,和图1电动阀一样,将轴18的下端部27配合支承于轴承板8的支承凹部13;同时,与图11的电动阀一样地上端部26使用了轴支构件43,即,轴支构件43上端部具有嵌合突起45,嵌合于壳件22的顶壁部24的凹部25,在中心部设置的轴支孔46中嵌合轴18的上端部26,在外周设置的弹簧承受部47与转子17的上面48之间压缩设置着下推转子弹簧44。另外,在阀体6的上端部设有凸缘39,在其和轴承板8的上面之间压缩设置上推阀体弹簧58。

    在配置这样的弹簧的电动阀中,由下推动子弹簧44经常将转子17推至轴承板8一侧,阻止转子纵向横向的运动,可抑制其振动使其动作稳定。另外,在闭阀时,由再供闭阀方向脉冲产生反转脉冲,和初置时一样转子17暂时反转时,转子17上下动,针阀5也欲上下动时,由该下推转子弹簧44起到将针阀5推压在阀座9上的作用,可防止流体泄漏。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这样由下推转子弹簧44起到将阴螺纹16推抵稳定工作的阳螺纹20上的作用,上推阀体弹簧58可使针阀5稳定动作,也可防止噪音的发生。而且下推转子弹簧44采用了比上推阀体弹簧58大的弹簧负荷,使得轴下端部27不会从轴承板8离开,而上推阀体弹簧58被设定为:采用了足够小的弹簧负荷,以便阀体6下降时不致成为大的负荷。

    在图16的电动阀中,将阀体6的阴螺纹16作为阴螺纹构件49以分别构件形成;同时,针阀5也以与阀体6分开的构件形成,从而,阀体6成了以连结构件14连结下方针阀5和上方阴螺纹构件49的结构。由于这样将阴螺纹构件49与针阀5以分别构件形成,可根据对这些部分的要求选用各种金属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同时,可以高耐久性材料形成受力较大的部分。

    在将上述阴螺纹构件49和针阀5以分别构件成形之后,可压入固定于连结部14;在以树脂成形阀体6时,由插入成形可使它们一体化。另外,如以低摩擦系数的树脂成形这些构件,也可以用插入成形等使其一体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借助在壳体22的顶壁部24形成凹部来支承轴上端部、或轴支构件43的上端部的例子,但也可像图17所示的那样设置端部支承构件。即如图17(a)所示,端部支承构件100具有向上方突出来的突部101、和在下方向外周方向扩展的凸缘部102、以及向下方开口的凹下部103。将突出部101从内侧配合于顶壁部24上形成的孔104,在使凸缘部102抵接于顶壁部24内面的状态下,在顶壁部24的孔104周围和端部支承构件100的突出部101外周部分以钎焊付105等固定之。另外,在图17(b)所示端部支承构件106,由中心形成了通孔107的短圆筒状构件构成,将其抵接于顶壁部24内面,从顶壁部24外侧以点焊108等将其固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作为轴承板,如图3所示,在两侧设了导向凹部10,使其配合于阀体连结部;但也可如图18所示,代替前述导向凹部10,将其两侧做成简单平坦部110,也可像前述实施例一样起到对阀体止转,对连结部的滑动导向作用。而且在本实施例的轴承板上设置了金属制、在中心部由弹性体形成的轴套111。这样,由于使两侧形成平坦部110,在轴承板组装时,就不需要像图4所示那样地转动轴承板。

    再如图19所示,和前述图8的轴承板一样,将两侧做成平坦部110,件整体由具有足够强度的合成树脂形成平板状,中心形成承受轴下端部的孔112。由于这样形成,不需使用轴套,可减少零件个数与组装工时,由此可得廉价产品;同时,由于由合成树脂做成阀体连结部滑动导向部分,可防止滑动时产生噪音。

    在本发明中,比如可做成图20与图21所示的电动阀。在这种电动阀中,与阀体6分体地形成了设于阀体6下端的针阀113,且可自由滑动嵌合于阀体6下端部114的贯穿口115内。另外,在针阀113的上端部设有止脱构件115A,同时在中间部形成弹簧座116,组装时,在该弹簧座116与阀体6下端部114的端面117之间压缩设置弹簧118,平时由该弹簧118对针阀113向下方推压;在阀分离状态,止脱构件115A抵接于阀体6的端面30。

    在该电动阀闭阀时,如图21所示,针阀113抵接于阀座9上,如再使转子转动,阀体6下降时,由于是一边压缩弹簧118一边下降,转子的回转力并不波及针阀113与阀座9的接触部,可以防止针阀113侵入阀座。因此,可以防止这些接触部的磨耗;同时可从该状态圆滑进行阀的分离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电动阀中,作为轴承板,采用了前述图19所示平坦轴承板120,在上述阀全开时,如图21所示,借助在阀体6连结部上端形成的台阶部121抵接于该轴承板120的上面122而停止。另外,在阀全开时如图20所示,借助针阀130的上端部123抵接于轴承板120的下面124上而停止。

    这样,阀的全闭与全开时的止动作用,两者都是由平坦面相互接触来进行;特别是在阀全闭时,在前述各实施例中,由于针阀外周锥部与阀座圆周部接触,由转子的闭阀力,使其成为相顶状态,由其反弹力,可能引起轴的倾斜,但由上述这样的构成,可防止这种轴的倾斜,由于阴螺纹与阳螺纹常保持同轴,可防止螺纹部分产生自锁。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一边对阀体止转一边上下运动的构件,使用了在两侧设置导向凹部的轴承板,但比如从阀体突出销子,在阀体上形成可对该销子上下动导向的导向部,或在阀体上设置的轴向沟中结合从阀本体突出出来的突出部等,可以采用现有各种范围使用的、用于将转子的转动变换成轴向往复运动的各种装置。

    下边说明图23所示的再一实施例。

    该实施例以两段式电动膨胀阀为对象。该阀具有主阀150与阀本体1,主阀150具有阀体6与第一阀座152,阀体6具有固定在转子17上的轴18、形成于该轴18上的阳螺纹20、在其一端部的针阀,并在另一端部形成螺合于阳螺纹20的阴螺纹16;第一阀座152通过止动件151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安装于上述阀体6并可与针阀5相抵接;阀本体1设有可与主阀150相抵接的第二阀座153、并具有一边对阀体6止转一边使阀体6沿其轴线方向可往复运动而对其导向的导向部154;轴18,由覆盖转子17的壳件22的顶壁侧上形成的凹部25可转动地支承其上端部,同时由固定于阀本体1的轴承8可转动地支承其下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也设有与图11的相同的下推转子弹簧44,由该下推转子弹簧44起到与〔0047〕中记述的同样的作用。

    勿用置疑,这样的具有设有针阀5的阀座152的主阀150的两段式电动膨胀阀中,也能取得与前述各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如上详述,前述各实施例,缓和了阀抵接轴承时在初置时所产生的噪音,以及通过设置弹簧缓和马达上下动时的冲击音。

    后述的实施例(以下即指第二实施例)则因设置板簧消除针阀抵接轴承时的冲击音。

    下边,借图24~28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4、图25与将轴承部分放大表示的图26所示,在轴承213与针阀205间安装着初置时将针阀205向下方推压的板簧200。且在图24~28中,在与图1相同的构件上,在图1符号头上加上200即可明白两者间关系,并对与图1相同构件简化其说明,

    板簧200,如图26(a)、(b)、(c)所示,具有立起部200a,同时以立起部200a固定在轴承213上。即,在轴承213上具有大冲切面两个(D力ツト2面)与小冲切面两个,在小切面上形成凹部213a。将板簧200的立起部200a铆于该凹部213a中而一体固定于轴承213。如图26(c)所示,将轴承213抱于板簧200中的状态的组装件200A插入阀本体201,而后铆下阀本体201上端部201a全周,使轴承213与阀本体201成为一体。图27示出了该铆固顺序。

    板簧200,其本体部200b形成了从轴承213下面突出出来的形状,该本体部200b在冲击时可起板簧功能。下边来说明板簧的功能。

    在图28(a)~(e)中,处于中间状态的针阀205,借助使转子217(阳螺纹216)右转而向阀全开方向(向上)移动(a)。而后,针阀205上端抵接轴承213,成全开状态静止下来。这里即是初始位置〔图28(b)〕。

    这时如继续向线圈223通电,反转〔图28(c)〕、成瞬时向左转动、转子217(阳螺纹216)左转,阴螺纹220(针阀205)向下运动。

    在反复进行这种动作时,由于螺纹的间隙在阴螺纹220(针阀205)上产生游隙(图28(c)中的δ)。由该游隙产生的振动也成了初置时的声音之一,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在轴承213与针阀205间的板簧200,在初置时起着将阳螺纹推向一方向的作用,限制了螺纹间隙,可使得前述声音变小。图28(d)、(e)分别表示全开时与反转时的情况。

    这样,在该第二实施形态中,由于平时由板簧200向一个方向推压针阀205,可以在转子217反转时抑制针阀205上下动,其结果,可防止伴随着针阀上下动的振动产生的噪音。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形态。

    在本第三实施形态中,以合成树脂形成前述各例中的“阴螺纹”,同时将“轴承”由烧结金属制,由此可提高通过轴承提高被施加更大负荷情况下的强度,且可静音化。

    在图29中,符号320表示合成树脂形成的阴螺纹,在该例中,将阴螺纹320预先树脂成形,作为插入它的零件,阀本体301以相同材料形成,这样构成电动阀。

    像该例这样,在以合成树脂形成阴螺纹时,借合成树脂的弹性,可缓和初置时产生的螺纹牙间的冲击;而且,可以做出具有阴螺纹的复杂形状。再者,由于旋紧螺纹时产生的负荷之大小因螺纹面的摩擦系数而变化,当选用摩擦小的材料时,可以得到效率更高的作动件。

    由于对阴螺纹预先树脂成形,将作为插入它的零件的阀本体301也以同一材料成形,故可低成本化。

    但在图29示例中,在以合成树脂形成兼作滑动与构造构件的情况下,作为相应于大容量的电动阀往往有强度不足的问题。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以烧结金属形成轴承313,由于这样构成,可以得到比树脂材料更耐负荷而摩擦系数几乎不变坏的零件。

    另外,如图30例所示,在将轴承313安装于阀本体301上时,可制作能开闭大尺寸孔的电动阀。

    以合成树脂形成轴承313,在该轴承上和第二实施例一样固定着板簧,当将轴承与板簧一体化零件铆于阀本体来构成时,成了以合成树脂制轴承进行止转与止脱,当承受纵向负荷时,可起衬垫作用,强度较低的合成树脂制轴承的支承,可取得稳定应力的效果。

    工业上利用可能性

    如按本申请权利要求1与2的发明,在不设置特别的止动器的情况下,由转子与阀体轴线方向的力即可对转子止转,廉价且组装工时少,可以做成长期稳定工作的电动阀,也可以防止在使用了现有的止动器的结构中在止动器部分所产生的噪音。再者,由于轴两端被轴支,转子可稳定转动;同时,由于阀体不转动地上下运动来进行针阀的开闭工作,在针阀开闭时对阀座无转动压接于阀座,可防止阀座与阀体的磨耗。另外,由于由壳体顶壁部上形成的凹部支承轴的上端,不需用特别构件即可支承于壳体,可取得廉价效果。

    按本申请的权利要求4之发明,由于阀体的连结部由相对的两根棒状体构成,前述轴承构件具有可自由滑动地对前述两根棒状体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以该导向部对阀体止转,比如与以销子进行止转相比较,不需特别零件即可很容易形成对阀体上转和使阀体上下滑动的导向部,且可确实工作。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5的发明,由于前述轴承构件上形成了结合于阀本体的止转用突起,即使在使轴承构件外周形成为圆形的情况下,轴承构件由于有止转用突起与阀本体结合而不会转动,故可做成构造简单的轴承构件。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6的发明,由于在前述轴承构件上具有嵌合轴下端部并承受推力的支承凹部,可确实由支承凹部支承轴推力,从而可得到稳定工作的电动阀。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7的发明,由于在前述的轴承构件上设置具有嵌合轴下部的贯穿孔,并由有着在轴承构件两面突出出来的推力承受部的弹性构件所构成的轴套,阀全开时借以轴下端部与阀体端面夹持由弹性体构成的轴套来止转,可减少夹持轴承构件时所产生的噪音。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8的发明,由于将前述轴承构件以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在中心形成承受轴下端部的孔,可廉价制造轴承板,且该板还可发挥止动件功能防止产生噪音;同时,由于将对阀体连结部的滑动部做成合成树脂部分,可防止滑动音的产生。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9之发明,由于在前述轴承构件上设置将轴下端部向上方推压的弹簧,当阀全开以推压阀体的反作用力使转子上升时,可借其摩擦力减小以反转脉冲使转子反转的力,从而可做成低噪音电动阀。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10的发明,由于在前述阀体上,在其外周形成的凹部中设有低摩擦系数材料制成的滑动构件,使得阀体确实可无横振地上下运动,且由于其滑动时阻力变小,故可以较小的力作动阀体,并且工作稳定。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11的发明,由于将轴的一端部直接组合于壳体顶壁部上形成的凹部,不需特别零件即可支承轴上端部,可做成廉价装置。

    按本申请权利要求12的发明,由于由具有嵌合于壳体顶壁部上形成的凹部的突起的轴支构件可自由转动地支承轴的一端部,借对轴支构件精密加工,可使得与其结合的轴的转动稳定;由轴支构件与转子或轴的轴线方向的抵接可在阀全闭起到止动件作用,故可确保其止动件作用。

    按权利要求13的发明,由于在轴支构件与转子上部间压缩设置着下推转子弹簧,在针阀全闭后再继续供给闭阀方向脉冲而产生转子的反转作动时,由于轴被下推转子弹簧向下方弹压,防止阳螺纹与阴螺纹接离,可防止在这时产生噪音;另外由于阀体6也被向下方弹压,针阀不会离开阀座,故可防止流体泄漏。

    按权利要求14之发明,由于在阀体与阀本体间压缩设置着将阀体向下方下推的下推阀体弹簧,在阀全开状态进行初置而产生转子反转动作时,可防止阳螺纹与阴螺纹接离的动作,故可防止产生噪音。

    按权利要求15之发明,由于在阀体与阀本体间压缩设置着向上方上推阀体的上推阀体弹簧,在阀的闭锁状态再供闭阀方向脉冲而产生转子反转动作时,可防止阳螺纹与阴螺纹接离动作,防止产生噪音。

    按权利要求16的发明,由于与阀体分体地成形阴螺纹构件并使其与阀体一体化,在即使以合成树脂等不太耐用的材料制作阀体的情况下,阴螺纹部分也可由金属等高耐久性材料制成。同时,由于不需以高耐久性的高价材料制作整个阀体,也可廉价制作阀体。

    按权利要求17之发明,由于与阀体分别成形针阀并使其与阀体一体化,与前述一样,在即使以低耐久性材料制作阀体的情况下,可以高耐久性材料制作针阀;同时,可以很容易地对要求高精度的针阀部分,进行特别的精密加工,从而可制成高可靠性阀体。

    按权利要求18之发明,由于将上端部设有止脱构件、中间部设有弹簧座的针阀可自由滑动地设在阀体下端,在前述弹簧座与阀体下端面间压缩设置弹簧,在阀体闭阀时不会使转子所产生的推力作用在阀体上,由于仅是弹簧的推压力,故可防止针阀侵入阀座。

    按权利要求19的发明,由于在阀体全闭时借助阀体连结部上端台阶部抵接于轴承构件的平面部对转子止转,比着由针阀外周与阀座内周面接触来实现止转可使其止转于稳定状态;不会产生由转子的强制停止时产生的互相顶撞引起的力的反弹造成轴的倾斜,由于可保持阴螺纹与阳螺纹同轴,可防止两者之间产生自锁。

    再者,如按第二、第三各实施形态,除前述效果之外,还可取得如下效果:

    (1)由于经常由板簧200向一方向推压针阀205,可在转子217反转时抑制针阀205的上下运动,其结果可防止伴随着针阀上下动的振动产生的噪音。

    (2)由于以合成树脂形成阴螺纹320,靠合成树脂的弹性可缓和初置时产生的螺纹牙间的冲击;同时,有可能制作复杂形状的阴螺纹。再者,由于旋紧螺纹时产生的负荷的大小随着螺纹面摩擦系数而变化,选择摩擦系数小的材料时,可得到更高效率的作动器。

    另外,由于将阴螺纹320预先树脂成形,作为它插入的零件的阀本体301也以同种材料成形8,可降低造价。

    (3)由于以烧结金属形成轴承313,可以得到比树脂材料耐负荷高而摩擦系数几乎不变坏的零件。

电动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电动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电动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阀.pdf(5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了不设阀体全开与全闭时对转子止转的止动件、减少零件件数、可防止产生冲击噪音的电动阀。它具有:固定于转子17上并具有阳螺纹20的轴18、一端部有针阀5而他端部形成螺合于前述阳螺纹20的阴螺纹16,并具有连结针阀5和阴螺纹16的连结部14的阀体6、具有对阀体6止转并对其可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导向的导向部的阀本体1。由固定于阀本体的轴承构件13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其下端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