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网单丝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造纸网单丝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织造造纸网所用单丝一般都采用聚酯类单丝,而生产聚酯类单丝的方法则采用常规熔融纺丝及拉伸工艺,拉伸单丝经热定型、油浴、卷曲等工序后即成产品。但是,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速造纸机的出现,现有工艺生产的聚酯类单丝,由于存在抗老化性能弱、抗耐磨性能差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高速造纸机的生产需要,其原因在于:现有聚酯类单丝分子中除端羟基(-CH2CH2OH)外,工艺过程中由于受副反应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实际产品中还含有少量的羧基(-COOH)、盐类和其它物质,而羧基的存在则会加速热降解,而且羧基在高温下还会形成一系列的降解反应,例如:
(HOOC-R-COOH)n+(X-COO-R′-OH)n
R代表苯环,R′代表-CH2CH2-结构
X代表羧基上联接的其它基团,聚酯与羧基反应,会分解成众多小分子量的多元酸和醇。由于这种降解反应,使部分聚酯分子量减小,从而导致产品抗老化性能弱、抗耐磨性能差。
另外,利用原工艺生产的产品,即:聚酯类单丝产品中存在水分,由于水分的存在也会破坏聚酯地大分子结构,从而降低抗老化性能和抗耐磨性能。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干燥法除去聚酯切片中的大部分水分,但是,由于聚酯切片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两部分组成,自由水分吸附在聚酯切片表面或存在于空隙之中,利用干燥法较容易脱去;而平衡水分属于聚酯切片中分子间水分,其中部分水分子还与聚酯大分子形成氢健,由于它与一定的干燥条件相平衡,因此,采用干燥法不能完全将其根除。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造纸网单丝的生产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的聚酯类单丝产品,具有抗老化性能强和耐磨性能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造纸网单丝的生产方法,包括熔融纺丝工序,其特征是:按照重量份100∶0.5-2.0的比例,在熔融纺丝工序中,通过注射机向聚酯原料注射抗水解稳定剂,抗水解稳定剂与聚酯熔体相混合后再由螺杆挤压机挤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抗水解稳定剂的最佳注射量为重量份100∶1.5。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工艺相比,本发明在熔融纺丝工序中,当聚酯原料刚进入螺杆挤出机入口,即在螺杆挤出机根部时按比例注入液态的抗水解稳定剂,使两者一起由螺杆进行搅拌混合,再进入下道工序。混合后,抗水解稳定剂(Stabaxol)先行与微量水份和羧基发生反应,生成脲基化合物,从而解决了现有聚酯单丝抗老化性能弱、抗耐磨性能差的问题。产品经国家法定机构检验:利用φ0.50mm单丝织成的造纸网,对照组的底纬耐磨天数为21天,而实验组仅为11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为注射抗水解稳定剂,需要对螺杆挤出机进行相应的改进,其方法是:在螺杆挤出机的喂料口增设一个注射孔即可。
实施例1:
在40-50℃条件下,将商品级抗水解稳定剂熔融成液态,按照重量份100∶0.5的比例,进行注射。检验结果:φ0.50mm产品单丝织成的造纸网,对照组的底纬耐磨天数为15天,而实验组仅为11天。
实施例2:
在40-50℃条件下,将商品级抗水解稳定剂熔融成液态,按照重量份100∶1.5的比例,进行注射。检验结果:φ0.50mm产品单丝织成的造纸网,对照组的底纬耐磨天数为21天,而实验组仅为11天。
在40-50℃条件下,将商品抗水解稳定剂熔融成液态,按照重量份100∶2.0的比例,进行注射。检验结果:φ0.50mm产品单丝织成的造纸网,对照组的底纬耐磨天数为22天,而实验组仅为11天。
从经济角度考虑,以按照重量份100∶1.5的比例注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