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CN102409659A43申请公布日20120411CN102409659ACN102409659A21申请号201110241276522申请日20110822E02D3/04620060171申请人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01202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路6999号205室72发明人滕昱棠孙东坡王建明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代理人王敏杰54发明名称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强夯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强夯机,系统包括第一减震油路和第二减震油路,第一减震油路包括第一减震油缸,第一换向阀等;第二减震
2、油路包括第二减震油缸,第二换向阀等;第一减震油缸和第二减震油缸为X型交叉互连;且第一减震油缸和第二减震油缸的活塞上均加工有阀片式阻尼阀芯;本发明采用前后两侧油缸布置使每侧在振动压缩时均能得到有效支撑,并且在一侧起支撑作用时,另一侧油缸输出的反作用力最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409665A1/1页21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震油路,包括第一减震油缸,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换向阀,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并联后依次与所述第一减震油缸、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
3、连接;第二减震油路,包括第二减震油缸,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二换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并联后依次与所述第二减震油缸、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为X型交叉互连;且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的活塞上均加工有阀片式阻尼阀芯;还包括蓄能器,液压泵,第五控制阀和油缸,所述第一减震油路和所述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与所述蓄能器串联,所述第一减震油路和所述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还依次串联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油缸,所述第一减震油路和所述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还依次串联所述第五控制阀和所述油缸;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分别布置于整机平台前
4、侧及后侧,设定所述蓄能器初始压力为高压,并给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设定合适压力,使得在整机振动过程中油液被封在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的各腔中,当所述第一减震油缸或所述第二减震油缸腔内出现高压峰值时油液进入所述蓄能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为电磁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为三位三通换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左位为QM1,右位为QM2
5、,所述第二换向阀左位为QM3,右位为QM4;主机回转制动器开启时QM2和QM4联动得电,所述两个减震油缸处于浮动状态,便于主机回转;下一工作循环开始时QM1和QM3得电,所述两个减震油缸伸出支撑于平台及支座之间。5一种强夯机,包括主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分别布置于所述主机平台的前侧及后侧。权利要求书CN102409659ACN102409665A1/3页3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强夯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强夯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强夯
6、机。背景技术0002液压履带式强夯机由于其移动快捷性及卓越的适用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强夯作业,但是,用履带起重机改装的强夯机由于没有减震油缸,在重物释放时整车振动较大,并且振动中产生的后倾力矩直接作用于回转支承,使得回转支承承受了高频率大幅值的倾覆力矩,交变的倾覆力矩降低了回转支承的寿命,影响整车的安全性。0003传统的减震油路在强夯机平台后侧或者前侧与支座之间安装一个减震油缸,在臂架及上车后倾或者前倾时减震油缸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振动,在臂架及上车前倾或者后倾时系统供油使减震油缸伸出并跟随上车位移。这种减震油路使得臂架及上车向一侧倾覆时得到有效支撑,但是向另一侧倾覆时油缸力反而起到了反
7、作用,减震效果有限。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强夯机,使得臂架及上车在前倾和后倾时均能得到有效支撑,并使油缸输出的反作用力最小。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中,包括第一减震油路,包括第一减震油缸,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换向阀,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并联后依次与所述第一减震油缸、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减震油路,包括第二减震油缸,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二换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并联后依次与所述第二减震油缸、所
8、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为X型交叉互连;且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的活塞上均加工有阀片式阻尼阀芯;还包括蓄能器,液压泵,第五控制阀和油缸,所述第一减震油路和所述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与所述蓄能器串联,所述第一减震油路和所述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还依次串联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油缸,所述第一减震油路和所述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还依次串联所述第五控制阀和所述油缸;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分别布置于整机平台前侧及后侧,设定所述蓄能器初始压力为高压,并给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设定合适压力,使得在整机振动过程中油液被封在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
9、油缸的各腔中,当所述第一减震说明书CN102409659ACN102409665A2/3页4油缸或所述第二减震油缸腔内出现高压峰值时油液进入所述蓄能器。0006上述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为电磁控制阀。0007上述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为三位三通换向阀。0008上述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换向阀左位为QM1,右位为QM2,所述第二换向阀左位为QM3,右位为QM4;主机回转制动器开启时QM2和QM4联动得电,所述两个减震油缸处于浮动状态,便于主机回转;
10、下一工作循环开始时QM1和QM3得电,所述两个减震油缸伸出支撑于平台及支座之间。0009一种强夯机,包括主机平台,其中,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所述第一减震油缸和所述第二减震油缸分别布置于所述主机平台的前侧及后侧。0010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采用前后两侧油缸布置使每侧在振动压缩时均能得到有效支撑,并且在一侧起支撑作用时,另一侧油缸输出的反作用力最小;(2)本发明蓄能器油路的运用解决了对不同油缸伸出长度的适应,具有吸收振动能量、消减峰值压力的效果,并具有对低压腔补油的作用;(3)本发明采用阀片式阻尼阀芯,阻尼特性更佳,减振效果明显;(4)本发
11、明所设计之油路在油缸伸出时油源来自与压缩侧油缸及蓄能器补油,因此不需要外部补油,油路对振动适应性强。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强夯机的减震油路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原理图和具体操作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具体包括第一减震油路和第二减震油路,第一减震油路包括第一减震油缸1,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第一换向阀5,第一单向阀6,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并联后依次与第一减震油缸1、第一换向阀5、第一单向阀6连接;第二减震油路包括第二减震油缸2,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
12、制阀8,第二换向阀9,第二单向阀10,第三控制阀7和第四控制阀8并联后依次与第二减震油缸2、第二换向阀9、第二单向阀10连接。其中,第一换向阀5和第二换向阀9均为三位三通换向阀。0014第一减震油缸1和2第二减震油缸为X型交叉互连,且第一减震油缸1和第二减震油缸2的活塞上均加工有阀片式阻尼阀芯(未在图中标出),阻尼阀芯的存在可以使油缸在振动过程中可产生更大阻尼,消耗振动能量。0015本发明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还包括蓄能器11,液压泵12,第五控制阀13和油缸0,第一减震油路和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与蓄能器11串联,第一减震油路和第二减震说明书CN102409659ACN102409665A3/
13、3页5油路并联后还依次串联液压泵12和油缸0,第一减震油路和第二减震油路并联后还依次串联第五控制阀13和油缸0。0016第一减震油缸1和第二减震油缸2分别布置于整机平台的前侧及后侧,使得臂架及上车在前倾和后倾时均能得到有效支撑,并使油缸输出的反作用力最小。设定蓄能器11初始压力为高压,并给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设定合适的压力,使得在整机振动过程中油液被封在第一减震油缸1和第二减震油缸2的各腔中,当第一减震油缸1或第二减震油缸2腔内出现高压峰值时油液进入蓄能器11,第二减震油缸2的压力的设定保证油缸各腔的补油压力为宜。这样,在振动过程中油液被封在两减震油缸1、2空间中,由于油液的总体积保持基
14、本不变,继续参看图1所示,第一减震油缸1受外力压缩时第二减震油缸2必然伸出,且第二减震油缸2伸出量与第一减震油缸1的压缩量相当,第二减震油缸2的跟随性伸出保证了在第二减震油缸受压时能有效支撑,反之亦然。具体地,当第一减震油缸1压缩,第二减震油缸2伸出时,第一减震油缸1的A1腔和第二减震油缸的B2腔同时减小,A1腔压力升高,油液经活塞上的阀片式阻尼阀芯流往A2腔。由于A1腔为高压,第一减震油缸1输出的作用力就能有效地支撑此处的压缩,第二减震油缸2的B1腔为低压,因此第二减震油缸2的伸出只是跟随性伸出,其输出的反作用力最小。在振动过程中第一减震油缸1和第二减震油缸2交替压缩,两缸上的阀片式阻尼阀芯
15、交替作用,产生阻尼起到减振作用。如此一来,使得回路对不同的油缸伸出长度更具适应性、在冲击时吸收振动能量削减压力峰值并对低压腔补油。第一换向阀左位为QM1,右位为QM2,第二换向阀左位为QM3,右位为QM4,中位为减震油路工作位,在振动过程中油液被封在两个减震油缸1、2及蓄能器11的空间中;主机回转制动器开启时QM2和QM4联动得电,两个减震油缸1、2处于浮动状态,便于主机回转;下一工作循环开始时QM1和QM3得电,两个减震油缸1、2伸出支撑于平台及支座之间。0017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8和第五控制阀13均为电磁控制阀。电磁阀是用电磁的效应进行控制,主要
16、的控制方式由继电器控制,这样,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001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的强夯机结构,包括主机平台,上述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中的第一减震油缸1和第二减震油缸2分别布置于主机平台的前侧及后侧。由于本强夯机的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与现有技术存在区别,其他部分并未绘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现有技术掌握采用包括上述多层缠绕绳槽卷筒的起重机其他部分的结构,在此也不予赘述。0019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X型交叉减震油路液压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强夯机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409659ACN102409665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09659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