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04005.4 (22)申请日 2020.03.12 (73)专利权人 西南石油大学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 道8号西南石油大学 (72)发明人 林倩乐平林振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鱼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54 代理人 曹治丽 (51)Int.Cl. E21B 33/0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 尤其是 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
2、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针对现有的注水井网的密封防护性能差, 易导致 外部的灰尘异物颗粒进入到注采井网内, 进而影 响了油田开采的成品质量的的问题, 现提出如下 方案, 其包括设置在油田上的多个注采井, 所述 注采井内设置有管道, 所述注采井的井口处设置 有密封圈, 所述管道贯穿密封圈并和密封圈的内 圈紧密贴合, 所述注采井的井口顶部固定设置有 盖板,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和管道相适配的连通 孔, 且管道贯穿连通孔并延伸至盖板的上方; 本 实用新型操作方便, 此防护装置本体可以对注采 井和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有效的防止了外部 灰尘进入到油田内, 提高了油田开采的成品洁净 度。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777315 U 2020.10.27 CN 211777315 U 1.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包括设置在油田上的多个注采井 (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采井(1)内设置有管道(2), 所述注采井(1)的井口处设置有密封圈 (3), 所述管道(2)贯穿密封圈(3)并和密封圈(3)的内圈紧密贴合, 所述注采井(1)的井口顶 部固定设置有盖板(4), 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和管道(2)相适配的连通孔, 且管道(2)贯穿 连通孔并延伸至盖板(4)的上方, 所述盖板(4)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密封盖(5), 所述密封盖 (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
4、圈(7), 所述盖板(4)上环形开设有环形槽(6), 且弹性圈(7)延伸 至环形槽(6)内并和环形槽(6)相适配, 所述密封盖(5)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通孔, 且管道 (2)贯穿通孔, 所述盖板(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密封盖(5)固定的制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盖板(4)顶部的旋转轴(8), 所述旋转轴(8)的外侧套设有扭 转弹簧(9), 所述扭转弹簧(9)的一端和旋转轴(8)的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扭转弹簧(9)的另 一端和盖板(4)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 所述限位
5、块(10) 的底部和密封盖(5)的顶部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10)的底部开设有弹性槽(11), 所述弹性槽(1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 (12), 所述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 所述密封盖(5)的顶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 两个第一卡槽(14), 且两个卡块(13)的底部分别和两个第一卡槽(14)相卡装, 所述盖板(4) 的顶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卡槽(15), 且第二卡槽(15)和卡块(13)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6、盖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承, 两个旋转轴(8)的底部分别延伸至两个轴承的内圈并 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槽(1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圈(7)上环形开设有弹性腔。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77315 U 2 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 口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低渗透油
7、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 丰度低、 单井产能低的油田。 低渗透油气田在 我国油气开发中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 油气藏类型多、 分 布区域广以及 “上气下油、 海相含气为主、 陆相油气兼有” 的特点, 在已探明的储量中, 低渗 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 约占全国储量的2/3以上, 开发潜力巨大。 0003 注采井网是指油气田的油井、 水井的排列分布的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注采井网一 般包括用于注水的注水井和用于产油的采油井。 目前的注水井网的密封防护性能差, 易导 致外部的灰尘异物颗粒进入到注采井网内, 进而影响了油田开采的成品质量, 所以我们提 出了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
8、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水井网的密封防护性能差, 易 导致外部的灰尘异物颗粒进入到注采井网内, 进而影响了油田开采的成品质量的缺点, 而 提出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包括设置在油田上的多个注采 井, 所述注采井内设置有管道, 所述注采井的井口处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管道贯穿密封圈并 和密封圈的内圈紧密贴合, 所述注采井的井口顶部固定设置有盖板,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和
9、 管道相适配的连通孔, 且管道贯穿连通孔并延伸至盖板的上方, 所述盖板的中间位置上设 置有密封盖, 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圈, 所述盖板上环形开设有环形槽, 且弹性 圈延伸至环形槽内并和环形槽相适配, 所述密封盖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通孔, 且管道贯穿 通孔, 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密封盖固定的制动组件。 0007 优选的, 所述制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盖板顶部的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套 设有扭转弹簧, 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和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和 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和密封盖的顶部 紧密贴合。 0008 优选的,
10、 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开设有弹性槽, 所述弹性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 弹簧, 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 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卡 槽, 且两个卡块的底部分别和两个第一卡槽相卡装, 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 个第二卡槽, 且第二卡槽和卡块相适配。 0009 优选的, 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承, 两个旋转轴的底部分别延伸至两个轴 承的内圈并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利用轴承可以为旋转轴提供转动支撑。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777315 U 3 0010 优选的, 所述弹性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挡块, 且挡块可以对卡块的下移 距离进行限位。 0011
11、 优选的, 所述弹性圈上环形开设有弹性腔, 弹性圈利用弹性腔可以发生形变, 在密 封盖的压动下, 可以使得弹性圈和环形槽的底部内壁紧密贴合。 0012 本实用新型中, 当需要对注采井的井口处进行密封时, 此时将密封盖套设在管道 的外侧, 然后压动密封盖使得弹性圈和环形槽紧密贴合, 此时转动两个旋转轴, 旋转轴上的 限位块转动到指定的位置上, 使得卡块卡入到指定的第一卡槽内, 进而利用限位块可以对 密封盖进行压合固定, 所以利用密封盖、 密封圈和弹性圈对注采井的井口进行密封防护。 0013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 此防护装置本体可以对注采井和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有效的防止了外部灰尘进入到油田内
12、, 提高了油田开采的成品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的整体结 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的图1的A 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的B部分 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的图1的 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注采井、 2管道、 3密封圈、 4盖板、 5密封盖、 6环形槽、 7弹性圈、 8旋转轴、 9扭 转弹簧、 10限位块、 11弹性
13、槽、 12弹簧、 13卡块、 14第一卡槽、 15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0 实施例一 0021 参照图1-4, 一种用于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的井口防护装置, 包括设置在油田上的 多个注采井1, 注采井1内设置有管道2, 注采井1的井口处设置有密封圈3, 管道2贯穿密封圈 3并和密封圈3的内圈紧密贴合, 注采井1的井口顶部固定设置有盖板4, 盖板4上设置有和管 道2相适配的连通孔, 且管道2贯穿连通孔并延伸
14、至盖板4的上方, 盖板4的中间位置上设置 有密封盖5, 密封盖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圈7, 盖板4上环形开设有环形槽6, 且弹性圈7延 伸至环形槽6内并和环形槽6相适配, 密封盖5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通孔, 且管道2贯穿通孔, 盖板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密封盖5固定的制动组件。 0022 实施例二 0023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 制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盖板4顶部的旋转 轴8, 旋转轴8的外侧套设有扭转弹簧9, 扭转弹簧9的一端和旋转轴8的外侧固定连接, 扭转 弹簧9的另一端和盖板4固定连接, 旋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 限位块10的底部和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
15、777315 U 4 密封盖5的顶部紧密贴合; 限位块10的底部开设有弹性槽11, 弹性槽1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 装有弹簧12, 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 密封盖5的顶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 卡槽14, 且两个卡块13的底部分别和两个第一卡槽14相卡装, 盖板4的顶部开设有对称设置 的两个第二卡槽15, 且第二卡槽15和卡块13相适配; 盖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承, 两个旋 转轴8的底部分别延伸至两个轴承的内圈并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利用轴承可以为旋转 轴8提供转动支撑; 弹性槽1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挡块, 且挡块可以对卡块13的下移 距离进行限位; 弹性圈7上环形开设有
16、弹性腔, 弹性圈7利用弹性腔可以发生形变, 在密封盖 5的压动下, 可以使得弹性圈7和环形槽6的底部内壁紧密贴合。 0024 本实施例中, 当需要对注采井1的井口处进行密封时, 此时将密封盖5套设在管道2 的外侧, 然后压动密封盖5使得弹性圈7和环形槽6紧密贴合, 此时转动两个旋转轴8, 旋转轴 8上的限位块10转动到指定的位置上, 使得卡块13卡入到指定的第一卡槽14内, 进而利用限 位块10可以对密封盖5进行压合固定, 所以利用密封盖5、 密封圈3和弹性圈7对注采井1的井 口进行密封防护。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777315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777315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777315 U 7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