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16802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8.08 CN 102168024 B *CN102168024B* (21)申请号 201110031393.9 (22)申请日 2011.01.28 CGMCC No.4564 2011.01.21 C12N 1/14(2006.01) C12P 33/00(2006.01) C12R 1/645(2006.01) (73)专利权人 丽江映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674100 云南省丽江市南口工业园区丽 江映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周德群 杨晓亮 赵月华 杨毅 王钱钢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
2、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15 代理人 赵云 刘玲玲 . 金龟子绿僵菌对甾体底物 112 羟 化反应的工艺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 第 25 卷 ( 第 5 期 ),77-80, 87. YANG Kui. 用于甾体微生物转化的绿僵菌 生长与形态关系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01, 第 7 卷 ( 第 1 期 ),1-6. 叶丽 . 甾体微生物转化在制药工业中的应 用 .工业微生物 .2002, 第 31 卷 ( 第 4 期 ),40 - 48. (54) 发明名称 一种金龟子绿僵菌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
3、产甾体发酵金龟子绿僵 菌新菌株 LJYH201011 及其在以沃氏氧化物为底 物生产霉菌氧化物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中 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GMCC) , 保藏 时间为 2011 年 1 月 21 日, 保藏号为 : CGMCC4564。 本发明所述的绿僵菌菌株, 其用于甾体化合物 (薯 蓣皂甙)为原料生产植物激素的转化过程中, 以 沃氏氧化物为底物生产霉菌氧化物。其生产霉菌 氧化物具有转化率高 (70.86 78.74%) 、 收率高 (100 105%) , 而且生物学性状比较稳定等特点。 本发明可以为以薯蓣皂甙为原料的植物甾体激素 生产提高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持
4、。 (83)生物保藏信息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吕健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其分类地位为 : 真菌界、 子囊菌门、 粪壳菌纲、 肉座菌亚纲、 肉座菌目、 麦角菌科、 绿僵菌属 ; 保藏于 “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 保藏时间为 2011 年 1 月 21 日, 保藏号为 : CGMCC No.4564。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68024 B 2 1/6 页 3 一种
5、金龟子绿僵菌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业真菌技术领域, 具体设计一种高产甾体发酵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及 其甾体化合物发酵的应用技术。 0002 背景技术 0003 1 甾体化合物生物发酵 0004 甾体化合物是一类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核的化合物, 由于母核上取代基、 双键位置 或立体构型的不同, 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化合物。与甾体化合物有关的激素 类药物主要为 : 0005 1.1 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steroids) : 简称皮质激素, 包括盐皮质激 素(Mineralocorticoids)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两类。 盐皮质激素
6、在体内主要 影响水盐代谢, 主要药物为醛固酮 (Aldosterone),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阿狄森氏内分泌 疾病。 糖皮质激素, 主要影响糖、 蛋白质、 脂肪和水盐代谢, 主要药物有可的松(Cortisone)、 泼尼松 (Prednisone)、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倍他米松 (Betamethasone) 等, 其主要 功效为抗炎、 抗过敏、 免疫抑制, 对风湿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红斑狼疮等胶原性疾病有明显 的治疗作用。 0006 1.2 性 激 素 (Sex Hormone), 这 类 激 素 包 括 雌 激 素 (Estrogens)、 孕 激 素 (P
7、rogestoens) 和雄激素 (Androgens)。雌激素主要有雌酮 (Oestrone), 雌三醇 (Estriol) 等, 孕激素如孕酮(Progesterone),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骨质疏松等。 雄激素如睾 酮 (Testosterone), 临床上主要用于性机能不全所致的疾病, 还可用于治疗贫血、 消耗性疾 病以及促进骨折和伤口的愈合等。 0007 1.3 避孕药物 : 如乙炔雌二醇, 炔诺酮和长效孕酮等。 为目前常用的女性用避孕 药物。 0008 1.4 蛋白同化激素(Anabolic steroids) : 主要有17甲基去氢睾丸素(17a-met hyldehyd
8、ro-testosterone)、 苯丙酸诺龙 (Nandrolonephylpropionate) 等, 主要用于蛋白 质合成不足和分解增加的治疗, 如营养不良、 严重烧伤、 恶性肿瘤、 手术后恢复期过长、 慢性 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负氮平衡等。 0009 近年来甾体药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如用于治疗淋巴白血病、 细菌性脑炎、 人体 器官移植以及和内分泌有关的老年性疾病。另外抗肿瘤、 利尿、 麻醉、 松肌等新药也不断涌 现。甾体激素还应用于促进家畜繁殖生长及植物生长。随着甾体药物应用范围的不断扩 大, 甾体医药产业呈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 成为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
9、物。据统计, 80 年代初以来, 世界甾体药物总产量及销售额以年14%15%的速度增长, 此增长率不低于抗 生素、 抗感染药物、 心血管药物、 中枢神经药物和解热镇痛药物。 0010 羟化反应是甾体微生物转化中最重要的反应, 微生物能在甾体的任何位置进行 羟基化反应。化学方法除了较易在 C17 引入羟基外, 在其他位置都很难引入。自 1952 年 Peterson 等人最早发现了黑根霉 (Rhizopus nigricans) 对孕酮的羟化反应后, 我国黄鸣 龙教授等于 1958 年用黑根霉使 16a, 17a- 环氧黄体酮氧化引入 11-a 羟基, 从而研究成功从 说 明 书 CN 1021
10、68024 B 3 2/6 页 4 薯蓣皂素合成可的松的七步法路线, 并一直沿用至今。 0011 甾体的微生物羟化反应是利用微生物内的羟化酶对甾体特定部位引入羟基, 由于 羟化酶的不稳定性, 在提取过程中极易失活, 因此通常采用微生物菌体细胞转化。 转化过程 通常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菌体的培养, 第二阶段是加入甾体底物进行转化。由于甾体 化合物的疏水性, 在底物浓度较高时, 产物在发酵液中呈结晶析出, 属于拟结晶发酵。 0012 目 前, 工 业 上 用 于 甾 体 羟 化 转 化 反 应 的 微 生 物 主 要 有 黑 根 霉、 赭 曲 霉 (Aspergillusochraceus) 以
11、及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绿僵菌 (Metarhiziumspp.) 等。 由于绿僵菌性状稳定, 转化率和得率较高, 近年来在国内成为甾体微生物发酵的新型菌 种, 具有较大的深度开发应用前景。 0013 2 绿僵菌属分类地位及利用现状 0014 绿 僵 菌 属 (Metarhizium Sorokin) 是 Sorokin 于 1883 年 建 立 的, 它 隶 属 于 真菌界 (Fungi) 、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 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 、 肉座菌亚纲 (Hypocreomycetidae) 、 肉 座 菌 目 (Hyp
12、ocreales) 、 麦 角 菌 科 (Clavisipitetaceae) 。 自 Sorokin 建立绿僵菌属以来, 先后发表了 10 余个种。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分类观点是 Tulloch 建立的分类系统, 他将绿僵菌属定为 2 个种, 即金龟子绿僵菌和黄绿绿僵菌, 金龟 子绿僵菌包括小孢变种和大孢变种。迄今为止, 以 Driver(2000) 等人的研究是最为详尽 和完整, 基本解决了绿僵菌属中的分类难题。他们将绿僵菌划分为 3 个种 : 金龟子绿僵菌、 黄绿绿僵菌和白色绿僵菌。 0015 该真菌能寄生 8 个目、 30 个科共约 200 余种昆虫, 是一种广谱性虫生真菌。目前,
13、绿僵菌多用于生物防治, 防治农林业的有害昆虫。 绿僵菌在甾体化合物转化上的应用较少, 国外未见报道。 绿僵菌在液体深层培养中能以微循环产孢方式, 即不经营养生长阶段, 直接 从液生芽孢子上形成液生分生孢子。 而这种微循环产孢现象的发生与培养液成分和培养条 件密切相关, 并与菌株有一定的相关性。 0016 环境条件对绿僵菌的生长影响较大, 通常在 15 35条件下都能生长, 其中以 20 30为最适生长温度。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 25oC ; 在温度高于 40 和 低于 7 8时, 分生孢子不萌发。菌丝在 30条件下生长虽快, 但不能很好地形成分生孢 子。绿僵菌对湿度的要求更严格, 生
14、长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 93以上。孢子的存活受 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短时间紫外辐射就可使孢子活力迅速下降, 在 49时只能耐受 10 分钟。温度与湿度对孢子存活的影响是相关的, 在温度 20、 相对湿度为 97% 的条件下, 存 活时间可达两年。 0017 本发明目的 0018 提供一种用于甾体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变种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 anisopliae)新菌株 LJYH201011, 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 中心 (CGMCC) , 保藏时间为 2011 年 1 月 21 日, 保藏号为 : CGMCC No.4564, 具
15、体内容是 :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 anisopliae LJYH201011 ; 0019 提 供 一 种 高 产 甾 体 (薯 蓣 皂 甙)发 酵 金 龟 子 绿 僵 菌 新 菌 株,将 沃 氏 氧 化 物 (17-Eposyprogesterone) 作 为 底 物,将 其 转 化 为 霉 菌 氧 化 物 (11a-HydroxyEpoxyProgesterone) 的应用 ; 0020 提供所述高产绿僵菌菌株甾体化合物发酵生产霉菌氧化物的工艺方法。 说 明 书 CN 102168024 B 4 3/6 页 5 发明内容 0021 本发明的金龟子绿僵菌新
16、菌株生物学特征 0022 菌株培养性状 :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PDA) 上菌落初期为白色绒毛状。27 30 温度下在室内培养 7d, 菌落圆形, 外圈有时呈轮纹状, 直径可达 2.0 3.6cm。产孢时由里 向外产生污绿色至深绿色分生孢子堆, 因为菌落外缘为白色的菌丝, 菌落内部为污绿色至 深绿色分生孢子堆, 菌落呈孔雀斑状。 0023 菌株形态特征 : 菌丝具有分枝分隔, 直径 1.5 2.4m。分生孢子梗单生或聚集 或紧密排列, 帚状分枝或轮生。瓶梗型产孢细胞, 2.3 3.07.3 7.5m, 从瓶梗顶端产 生向基成熟的分生孢子链。 分生孢子单细胞, 长椭圆形至卵圆形, 两端钝圆形,
17、 一段稍细, 分 生孢子大小为 2.0 3.04.6 5.8m。分生孢子有时亦单生于分生孢子梗末端。 0024 本发明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以沃氏氧化物为底物生产霉菌氧化物的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 0025 1 原种复活 : 在 27 30温度条件下, 将保存的原种在 PDA 培养基试管斜面上培 养, 直到菌落长满斜面并出现绿色分生孢子堆 ; 0026 2 制备菌悬液 : 取无菌水和玻璃珠置入三角瓶中, 将培养好的菌种移入三角瓶, 将 三角瓶在摇床上旋转, 再取菌悬液稀释后, 涂布在直径为PDA平板上, 在2730温度条件 下培养 ; 0027 3 制备试管斜面 : 在培养的 PDA 平板上选
18、择单个菌落接种在 PDA 试管斜面上, 在 27 30温度条件下培养 ; 0028 4 制备一级种子液 : 将试管斜面培养的菌种移入已经灭菌的摇瓶培养液中, 在 27 30温度条件下, 在摇床上以 200 240 转 / 分培养 28 30h, 获得一级种子液 ; 0029 5 制备二级种子液 : 培养基以及装量与上一步相同, 在摇瓶中放入玻璃珠, 将一级 种子液按照 20wt% 移种量移入二级摇瓶培养, 在 27 30温度条件下, 在摇床上以 200 240 转 / 分培养 14 16h 后, 即得二级种子液 ; 0030 6 投料发酵 : 按照 2wt% 的投料量投入沃氏氧化物的底物到二级
19、种子液中摇瓶发酵 培养, 在以上相同条件下, 培养 48h 后得到发酵液 ; 0031 7结果检测 : 将每个摇瓶的发酵液经 “煮沸-抽滤-粉碎-加入丙酮蒸发-回流-再 抽滤 - 浓缩 - 结晶” 程序后, 将结晶物抽滤得到粗制品和母液, 将粗制品烘干称取粗制品重 量, 根据投料量计算粗制品收率和转化率 ; 0032 8选取生产菌株 : 在收率100%、 转化率70%以上的菌株中选择收率和转化率高于平 均值的菌株, 一方面制成沙土管原种在 4条件下保存于冰箱中作为原种为以后生产和选 育优良菌株备用, 另一方面传代用于甾体发酵生产 ; 0033 9 传代培养 : 在 27 30温度条件下, 将选
20、取的生产菌株接入 PDA 培养基试管斜 面上培养 7 9d, 直到菌落长满斜面并产生绿色分生孢子 ; 0034 10 培养生产母种 : 将煮熟的小米盛入三角瓶, 然后将传代培养后的菌种从试管斜 面上接入三角瓶摇匀, 在 27 30条件下培养, 使得菌种长满培养基并呈绿色 ; 0035 11 培养一级生产种子液 : 将生产母种接入种子罐中, 培养基与摇瓶培养液相同, 在 27 30温度条件下培养 28 30h, 取样镜检确定没有被污染并且绿僵菌菌丝饱满, 菌 说 明 书 CN 102168024 B 5 4/6 页 6 丝体湿重达到 3.6g/40ml 标准后即可移入二级发酵罐中培养 ; 003
21、6 12 底物溶液制备 : 溶解罐中加入水, 将沃氏氧化物投入其中, 再加入洗衣粉, 密闭 后升温至 121保温, 然后降温至得到底物溶液备用 ; 0037 13 培养二级生产种子液 : 在发酵罐中置入培养液, 然后将种子罐中的一级生产种 子液移入该发酵罐, 在2729温度条件下培养培养1416h后, 取样镜检确定没有被污 染并且绿僵菌菌丝饱满, 菌丝体湿重达到 4.5g/40ml 标准后, 压入底物溶液 ; 0038 14 投底物发酵 : 压入沃氏氧化物底物溶液, 在 27 29温度下发酵培养 48 50h, 根据取样检测当时的发酵罐中的转化情况决定发酵终止时间 ; 0039 15 压滤 :
22、 在发酵达到终止条件后对发酵罐内发酵液进行压滤, 取滤饼打粉后备 用 ; 0040 16滤饼粉提取 : 将滤饼粉投入提取罐, 加入丙酮, 升温至5565后回流, 然后压 滤至浓缩罐进行浓缩, 再打入丙酮循环回流、 提取, 直至滤饼提取干净 ; 0041 17 粗制品浓缩 : 将上步的提取液浓缩至粥状物, 加入 NaOH 和工艺用水, 升温至 95 105并维持 1 2h ; 0042 18 粗制品离心 : 将上步溶液置入离心机离心甩干, 用工艺用水洗涤至中性 ; 0043 19 粗制品烘干 : 将上述粗制品放入烘箱, 烘烤获得粗制品 ; 0044 20 精制品 : 将粗制品投入精制罐, 加入氯
23、仿和甲苯的混合溶剂, 升温至 70 80 回流, 再升温至 90保压, 然后在 103 105下浓缩, 降温至 35 40压滤, 再次打入氯 仿和甲苯的混合溶剂, 升温至7080回流, 然后再升温至90保压后浓缩, 趁热压滤, 取 样检测合格后, 加入工艺用水蒸馏, 去除残留混合溶剂, 趁热离心甩干、 水洗后, 放入烘箱烘 烤, 即获得霉菌氧化物精制品。 0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生产的霉菌氧化物具有转化率高 (70.86 78.74%) 、 收率 高 (100 105%) , 而且生物学性状比较稳定等特点。本发明可以为以薯蓣皂甙为原料的植 物甾体激素生产提高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技
24、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46 图 1 为本发明金龟子绿僵菌菌株以沃氏氧化物为底物生产霉菌氧化物的工艺流 程图。 0047 图 2 为本发明绿僵菌甾体化合物微生物发酵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48 原种复活 : 在 27 300C 温度条件下, 将保存的原种在 PDA 培养基试管斜面上 培养 7 9 天, 待菌落长满斜面并出现绿色分生孢子堆后准备制备菌悬液。 0049 制备菌悬液 : 取 20ml 无菌水加上 70 80 颗的玻璃珠 (直径 2 3mm) 置入 250ml 三角瓶中, 然后将培养好的菌种移入三角瓶中。将三角瓶在摇床上 (200 260 转 / 分) 旋转 0.5h,
25、 取菌悬液稀释到 10-5倍数后, 涂布在直径为 150mmPDA 平板上。在 27 300C 温度条件下培养 7 天。 说 明 书 CN 102168024 B 6 5/6 页 7 0050 制备试管斜面 : 在培养的 PDA 平板上, 选择单个菌落接种在 10ml PDA 试管 (20200) 斜面上, 在 27 300C 温度条件下培养 7 天。 0051 制备一级种子液 : 制备培养液 50ml 置入 250ml 摇瓶中, 在 27 300C 温度条件 下, 在摇床上 (200 260 转 / 分) 培养 28 30h 后, 即获得一级种子液。 0052 制备二级种子液 : 培养基以及
26、装量与上一步相同, 但是在摇瓶中放入 10 颗玻璃 珠, 将一级种子液, 按照 20wt% 移种量移入二级摇瓶培养在 27 300C 温度条件下, 在摇床 上 (200 260 转 / 分) 培养 14 16h 后, 即为二级种子液。 0053 投料发酵 : 按照 2wt% 的投料量投入底物 (沃氏氧化物) 到二级种子液中, 在相同 条件下, 培养 48h 后即为符合要求的发酵液后下料。 0054 结果检测 : 将每个摇瓶的发酵液加热煮沸, 趁热抽滤。取滤饼粉碎后, 加入 150ml工业级丙酮升温到丙酮沸点蒸发回流2h。 然后趁热抽滤, 将滤液浓缩至20ml, 冷却结 晶。将结晶物抽滤得到粗制
27、品和母液后, 将粗制品在 1000C 烘箱中烘干。称取粗制品重量, 根据投料量计算粗制品收率和转化率。 0055 选取生产菌株 : 将收率和转化率相对较高的菌株 (在收率 100%、 转化率 70% 以上 的菌株中选择收率和转化率都比较高的菌株) 一方面制成沙土管原种在 40C 条件下保存于 冰箱中作为原种为以后生产和选育优良菌株备用 ; 另一方面传代用于甾体发酵生产。 0056 传代培养 : 在 27 300C 温度条件下, 将选取的生产菌株接入 PDA 培养基试管 (30200) 斜面上培养 7 9d, 待菌落长满斜面并产生绿色分生孢子后即用于培养生产用 菌种。 0057 培养生产母种 :
28、 将煮熟的小米160g放入1000ml三角瓶, 然后将传代培养后的菌 种从试管斜面上接入三角瓶摇匀后 (接种量按照一支试管斜面菌种接种 16 18 瓶控制) , 在 27 300C 条件下培养 7 天, 使得菌种长满培养基并呈绿色。 0058 培养一级生产种子液 : 将30瓶生产菌种接入已经置入了3.6t培养液 (配方与摇瓶 培养液相同) 的种子罐 (6t 容积) 中。在 27 300C 温度条件下培养 28 30h 后, 取样镜检 确定没有被污染并且绿僵菌菌丝饱满, 菌丝体湿重达到 3.6g/40ml 标准后即可移入二级发 酵罐中培养。 0059 底物溶液制备 : 将底物 (沃氏氧化物)溶解
29、罐 (6t 体积)中加入 3.6t 自来水, 将 360kg 沃氏氧化物投入其中, 再加入 3.6kg 洗衣粉, 密闭后升温至 121保温 0.5h 后降温至 55后即为底物溶液备用。 0060 培养二级生产种子液 : 将30t容积的发酵罐中置入18t培养液 (配方与摇瓶培养液 相同) , 然后将种子罐中的培养液全部移入该发酵罐, 在27290C温度条件下培养1416h 后, 取样镜检确定没有被污染并且绿僵菌菌丝饱满, 菌丝体湿重达到 4.5g/40ml 标准后, 压 入底物溶液即可开始发酵。 0061 投底物发酵 : 在盛有二级种子液的发酵罐中压入底物 (沃氏氧化物) , 在相同条件 下培养
30、 48h 后, 根据取样检测当时的发酵罐中的转化情况决定发酵终止时间, 一般控制发 酵时间 48 50h。 0062 压滤 : 在发酵达到终止条件后对发酵罐内发酵液进行升温至 80后降温至 60 左右后进行压滤, 取滤饼打粉后备用。 0063 滤饼粉提取 : 将滤饼粉投入提取罐, 加入底物的 12 倍重量的丙酮, 升温至 55 说 明 书 CN 102168024 B 7 6/6 页 8 65后回流0.5h, 然后压滤至浓缩罐进行浓缩 ; 再打入底物的12倍量丙酮循环回流、 提取6 次后直至滤饼提取干净 (取样检测) 。 0064 粗制品浓缩 : 将提取液浓缩至粥状物, 加入 10 15kg
31、NaOH 和 1 1.5t 工艺用 水, 升温至 95 105并维持 1 2h。 0065 粗制品离心 : 将上述溶液置入离心机离心甩干。用 45 50工艺用水洗涤至中 性。 0066 粗制品烘干 : 将上述粗制品放入烘箱 (105115) 烘烤810h即获得粗制品。 0067 精制品 : 将粗制品投入精制罐, 加混合溶剂 (氯仿 : 甲苯 =6: 1) 升温至 70 80 回流 1h, 然后再升温至 90保压 0.5h, 然后浓缩至 103 105, 体积 400 600L, 然后降 温至3540压滤。 按照上述程序反复精制3次 ; 打入混合溶剂 (氯仿 : 甲苯=1: 6) , 升温 至
32、70 80回流 1h, 然后再升温至 90保压 0.5h 后浓缩, 趁热压滤, 如此反复操作 4 次。 取样检测合格后, 加入工艺用水 2 2.5t 后蒸馏, 去除残留混合溶剂, 趁热离心甩干、 水洗 后, 放入烘箱 (105 115) 烘烤 8 10h 即获得霉菌氧化物精制品。 0068 对本发明提出的新型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就其菌株培养基、 培养条件和摇床验证 (对沃氏氧化物发酵转化为霉菌氧化物) 整个过程, 进行了 4 个实例验证 : 在摇床转速 200r/ min, 培养温度 27, 发酵时间 40h 的条件下 , 收率为 100%, 转化率为 70.86% ; 在摇床转速 220r/
33、min, 培养温度 28, 发酵时间 48h 的条件下 , 收率为 105%, 转化率为 75.36% ; 在摇床 转速 230r/min, 培养温度 29, 发酵时间 56h 的条件下 , 收率为 105%, 转化率为 78.74% ; 在摇床转速 240r/min, 培养温度 30, 发酵时间 60h 的条件下 , 收率为 100%, 转化率为 73.67%。其结果表明 : 在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摇床转速、 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做相应变动 的条件下, 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LJYH201011 对沃氏氧化物的转化率和霉菌氧化物的收率分 别稳定在 100 105% 和 70.86 78.74% 之间, 说明本发明提出的金龟子绿僵菌新型菌株 具有优良的性状 ; 而且其在大型生产规模上该菌株也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收率, 其沃氏氧 化物转化率为 60 65%, 霉菌氧化物 (精品) 收率为 86 89%。 说 明 书 CN 102168024 B 8 1/2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68024 B 9 2/2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68024 B 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