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8 ,大小:1.45MB ,
资源ID:8589983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85899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植生链霉菌及其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方法与应用.pdf)为本站会员(汲墨****o)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植生链霉菌及其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方法与应用.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552694.5 (22)申请日 2013.11.0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7406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83)生物保藏信息 CCTCC NO:M2013379 2013.08.20 (73)专利权人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地址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 道8号 (72)发明人 万中义杨自文王开梅方伟 江爱兵石丽桥黄大野张亚妮 张志刚闵勇刘晓艳曹春霞 龙同吴兆圆廖先清刘芳 张遵霞 (

2、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 朱盛华 (51)Int.Cl. C12N 1/20(2006.01) C12P 17/18(2006.01) A01N 43/90(2006.01) A01P 3/00(2006.01) A61K 31/7048(2006.01) A61P 31/10(2006.01) C12R 1/465(2006.01) 审查员 陶冶 (54)发明名称 植生链霉菌及其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 方法与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生链霉菌及其产生抗生素诺 沃 巢 霉 素 的 方 法 与 应 用 。植 生 链 霉 菌 (Streptomy

3、cesphytohabitans)HBERC-20821, 由其产生抗生素的方法, 植生链霉菌HBERC- 20821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入种子培养基中, 在 28, 13016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34天, 再扩 大到同样的种子培养基上, 在相同条件下培养1- 2天, 然后转入发酵培养基中, 经4-6天发酵, 即可 获得含有目标产物的发酵液, 经提取, 得到两种 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物质, 经波谱解析, 这些 活性物质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抗生素, 分别命名为 诺沃巢霉素A、 诺沃巢霉素B。 两种抗生素诺沃巢 霉素制成不同的剂型即可用于农作物真菌病害 的防治, 也可能用于畜禽及人类真菌病的治疗。 权利

4、要求书4页 说明书9页 附图4页 CN 103740606 B 2017.01.04 CN 103740606 B 1.一种植生链霉菌(Streptomycesphytohabitans)HBERC-20821, 由中国典型培养物 保藏中心保藏, 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3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链霉菌, 其特征在于, 形态特征如下: 菌落直径2-3mm, 分 散状; 基丝无色, 后转棕色, 直径0.6-0.8 m; 气丝近白色, 直径0.8-1.0 m, 菌苔表面粉状; 孢 子丝直形, 每链含20-30个杆状孢子, 孢子大小1.01.5 m; 不产生水溶性色素。 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链霉菌, 其特征在于, 在ISP-2号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在高 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尚可。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链霉菌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 骤如下: (1)甘油冻存管的制作: 取该菌种的斜面菌苔1010mm, 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接入种 子培养基中, 在28, 130-160转/分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4天, 待菌丝长到合适浓度后, 按 1: 1加入事先准备好的W/W为40的无菌甘油, 混合均匀, 分装至2毫升冻存管中, 置-80保 存; 种子培养基配方: 甘露醇1-3、 大豆蛋白胨1-3、 酵母浸粉0.3-0.5、 碳酸钙0.3- 0

6、.5、 氯化钠0.3-0.8; pH值6.5-7.5, 每瓶装100mL; (2)摇瓶种子准备: 取甘油冻存管1支,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 接种至装有100毫升种子培 养基的容积为500毫升带挡板三角瓶中, 在28, 13016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3-4天, 取样, 镜检, 得合格菌种; 采用发酵罐发酵时, 需将种子培养基按接种需要量扩大, 由摇瓶种子按 V/V10接种, 培养条件及方法与摇瓶种子相同, 培养时间为12天, 取样, 镜检, 得合格菌 种; (3)发酵: 待种子瓶长好以后, 按V/V310的接种量转入发酵培养基中; 摇床转速为 130160转/分, 温度为28; 发酵罐的搅拌速度2

7、00500转/分, 培养基的装量为罐体容积 的6080; 发酵需4-6天, 用HPLC检测, 待诺沃巢霉素达到最高产量时即可放罐; 发酵培养基配方同步骤(1)的种子培养基; (4)菌丝体与上清分离: 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及其它分离设备, 将发酵液离心分离为菌 丝体和上清液, 菌丝体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浓缩, 上清液采用树脂吸附后用溶剂洗脱; (5)样品合并: 将步骤(4)之菌丝提取物与上清洗脱液合并, 蒸去溶剂后, 用甲醇溶解; (6)产生两种抗生素: 用C18制备色谱柱, 粒径5 m, 色谱柱直径19mm, 长250mm, 采用自动 进样, 每次进样量1000-5000 L, 用乙腈和纯水为流动

8、相, 梯度洗脱, 用Waters2767自动收 集系统, 收集在16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霉素A、 20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 霉素B; (7)干燥: 收集到的流出液经氮吹仪吹干得到两种抗生素, 分别命名为诺沃巢霉素A (NovonestmycinA)、 诺沃巢霉素B(NovonestmycinB), 诺沃巢霉素A(NovonestmycinA)的化学结构式 权利要求书 1/4 页 2 CN 103740606 B 2 诺沃巢霉素B(NovonestmycinB)的化学结构式 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链霉菌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 步骤如下: (1)甘油冻存管

9、的制作: 取该菌种的斜面菌苔1010mm, 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接入种 子培养基中, 在28, 130-160转/分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4天, 待菌丝长到合适浓度后, 按 1: 1加入事先准备好的W/W为40的无菌甘油, 混合均匀, 分装至2毫升冻存管中, 置-80保 存; 种子培养基配方: 甘露醇1-3、 大豆蛋白胨1-3、 酵母浸粉0.3-0.5、 碳酸钙0.3- 0.5、 氯化钠0.3-0.8; pH值6.5-7.5, 每瓶装100mL; (2)摇瓶种子准备: 取甘油冻存管1支,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 接种至装有100毫升种子培 养基的容积为500毫升带挡板三角瓶中, 在28, 1301

10、6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3-4天, 取样, 镜检, 得合格菌种; 采用发酵罐发酵时, 需将种子培养基按接种需要量扩大, 由摇瓶种子按 V/V10接种, 培养条件及方法与摇瓶种子相同, 培养时间为12天, 取样, 镜检, 得合格菌 种; 权利要求书 2/4 页 3 CN 103740606 B 3 (3)发酵: 待种子瓶长好以后, 按V/V310的接种量转入发酵培养基中; 摇床转速为 130160转/分, 温度为28; 发酵罐的搅拌速度200500转/分, 培养基的装量为罐体容积 的6080; 发酵需4-6天, 用HPLC检测, 待诺沃霉素达到最高产量时即可放罐; 发酵培养基配方同步骤(1)的种子

11、培养基; (4)菌丝体与上清分离: 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及其它分离设备, 将发酵液离心分离为菌 丝体和上清液, 菌丝体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浓缩, 上清液采用树脂吸附后用溶剂洗脱; (5)样品合并: 将步骤(4)之菌丝提取物与上清洗脱液合并, 蒸去溶剂后, 用甲醇溶解; (6)产生两种抗生素: 采用硅胶柱柱层析, 具体步骤是: 采用直径10-50mm的玻璃柱, 径高比为1: 10-30; 将硅胶用足量乙酸乙酯湿润, 搅拌均 匀, 装入玻璃柱中, 用乙酸乙酯洗下壁上的硅胶, 静置30分钟以上, 放出多余的溶剂备用; 样品准备: 将待分离样品用甲醇溶解, 加入V/W4-5倍量硅胶, 搅匀, 挥去溶剂;

12、上样: 将硅胶与样品的混合物小心加入柱中, 正好在液面上; 梯度洗脱: 依次用100石油醚、 乙酸乙酯进行洗脱, 石油醚: 乙酸乙酯80: 20、 60: 40、 50: 50、 40: 60, 每种洗脱液体积为硅胶柱体积的3-5倍, 按硅胶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第17 19管为诺沃巢霉素B、 第2325管为诺沃巢霉素A; (7)干燥: 收集到的流出液经氮吹仪吹干得到两种抗生素, 分别命名为诺沃巢霉素A (NovonestmycinA)、 诺沃巢霉素B(NovonestmycinB), 诺沃巢霉素A(NovonestmycinA)的化学结构式 诺沃巢霉素B(NovonestmycinB)的化学结

13、构式 权利要求书 3/4 页 4 CN 103740606 B 4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产生的诺沃巢霉素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用作制备农用杀 菌喷雾剂、 种衣剂或拌种剂, 医用抗真菌或兽用抗真菌药物。 权利要求书 4/4 页 5 CN 103740606 B 5 植生链霉菌及其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生链霉菌及其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抗生素(或称微生物药物)是由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和特定 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这里的生物活性指的是抗细菌、 抗真菌、 抗病毒、 抗肿瘤等活性。 自1929 年弗

14、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 作为人类对付疾病的有力武器, 抗生素发挥了巨大作用, 挽救了 无数的生命。 如今, 以青霉素、 头孢霉素、 红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在人类疾病治疗中发挥着 无可替代的作用。 0003 在抗生素发明之初, 主要用来防治人类的各类微生物感染。 后来, 植物病理学家、 动物学家等将抗生素用于植物病害、 畜禽病害的防治,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此而产生了 抗生素的新分支-农用抗生素和畜用抗生素。 农用抗生素是生物农药中的一类, 是由微 生物通过液体或固体发酵过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它们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与确实可靠 的杀虫杀菌活性, 是一类最有开发前景的农用生物药物。 其原因有三:

15、 第一, 微生物容易大 规模培养, 且原料为农副产品, 易于获取; 第二, 其使用效果明显, 易为市场所接受; 第三, 其 活性谱广, 成本低廉。 目前我国农用抗生素的市场份额占生物农药的90以上。 0004 自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发现以来, 全世界在八十多年间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工 作, 发现了约3万种抗生素, 只有极少部分投入了生产。 新抗生素的发现是新药物开发的基 础, 然而,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发现新抗生素的难度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 旨在提供一种植生链霉菌, 由其产生的抗生素诺 沃巢霉素的方法与抗生素在植物病害、 畜禽病害的防治中的应用。 0006

16、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 植生链霉菌(Streptomycesphytohabitans), 菌种代 号为HBERC-20821, 保存在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13379。 0007 由植生链霉菌产生两种抗生素产生两种抗生素, 分别命名为诺沃巢霉素A (NovonestmycinA)、 诺沃巢霉素B(NovonestmycinB), 0008 诺沃巢霉素A(NovonestmycinA)的化学结构式 说明书 1/9 页 6 CN 103740606 B 6 0009 0010 诺沃巢霉素B(NovonestmycinB)的化学结构式 0

17、011 0012 由植生链霉菌产生抗生素诺沃巢霉素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13 (1)甘油冻存管的制作: 取该菌种的斜面菌苔(1010mm), 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 接入种子培养基中, 在28, 130-160转/分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4天, 待菌丝长到合适浓 度后, 按1: 1加入事先准备好的40(W/W)无菌甘油, 混合均匀, 分装至2毫升冻存管中, 置- 80保存; 0014 种子培养基配方: 甘露醇1-3、 大豆蛋白胨1-3、 酵母浸粉0.3-0.5、 碳酸钙 0.3-0.5、 氯化钠0.3-0.8。 pH值6.5-7.5, 每瓶装100mL; 0015 (2)摇瓶种子准备:

18、取甘油冻存管1支,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 接种至装有100毫升种 子培养基的容积为500毫升带挡板三角瓶中, 在28, 13016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3-4天, 取样, 镜检, 得合格菌种; 采用发酵罐发酵时, 需将种子培养基按接种需要量扩大, 由摇瓶种 子按10(V/V)接种, 培养条件及方法同摇瓶种子相同, 培养时间为12天, 取样, 镜检, 得 合格菌种; 0016 (3)发酵: 待种子瓶长好以后, 按310(V/V)的接种量转入发酵培养基中。 摇床 说明书 2/9 页 7 CN 103740606 B 7 转速为130160转/分, 温度为28。 发酵罐的搅拌速度200500转/分, 培

19、养基的装量为罐 体容积的6080; 发酵需4-6天, 用HPLC检测, 待诺沃霉素达到最高产量时即可放罐; 0017 发酵培养基配方同步骤(2)的种子培养基; 0018 (4)菌丝体与上清分离: 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及其它分离设备, 将发酵液离心分离 为菌丝体和上清液, 菌丝体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浓缩, 上清液采用树脂吸附后用溶剂洗脱; 0019 (5)样品合并: 将步骤(4)之菌丝提取物与上清洗脱液合并, 蒸去溶剂后, 用甲醇溶 解; 0020 (6)产生两种抗生素: 用C18制备色谱柱, 粒径5 m, 色谱柱直径19mm, 长250mm, 采用 自动进样, 每次进样量1000-5000 L,

20、用乙腈和纯水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用Waters2767自 动收集系统, 收集在16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霉素A、 20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 沃巢霉素B; 0021 (7)干燥: 收集到的流出液经氮吹仪吹干得到白色诺沃巢霉素A及诺沃巢霉素B粉 末。 0022 制备得到的抗生素含量可达90左右。 需要含量在95以上的样品时可采用二次 制备。 0023 由植生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的应用, 用作制备农用杀菌喷雾剂、 种衣剂或拌种剂, 医用抗真菌或兽用抗真菌药物。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植生链霉菌的表面特征和孢子丝电镜照片, 0025 图2为植生链霉菌系统进化树, 0026 图3为Novon

21、estmycinA的核磁共振碳谱, 0027 图4为NovonestmycinA的核磁共振氢谱, 0028 图5为NovonestmycinB的核磁共振碳谱, 0029 图6为NovonestmycinB的核磁共振氢谱, 0030 图7为NovonestmycinA的高分辩质谱图, 0031 图8为NovonestmycinB的高分辩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本发明由四川瓦屋山采集, 编号为S1179的土样, 采用通用的放线菌稀释分离法分 离出一株放线菌植生链霉菌(Streptomycesphytohabitans), 菌种代号为HBERC-20821, 保 存在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

22、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编号为CCTCCNO: M2013379。 保藏日 期2013年8月20日, 存活证明日期2013年9月6日。 0033 植生链霉菌HBERC-20821的形态特征如下, 菌落直径2-3mm, 分散状。 基丝无色, 后 转棕色, 直径约0.6-0.8 m; 气丝近白色, 直径0.8-1.0 m, 菌苔表面粉状; 孢子丝直形, 每链 含20-30个杆状孢子, 孢子大小1.01.5 m。 不产生水溶性色素。 菌种表面特征见附图1。 0034 植生链霉菌HBERC-20821的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如下: 0035 表1HBERC-20821的培养特征 说明书 3/9 页

23、8 CN 103740606 B 8 0036 0037 植生链霉菌HBERC-20821的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结果如下表: 0038 表2HBERC-20821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0039 0040 0041 经16SrRNA分析(在Genebank登录号为KF765441), 结合生理生化特征、 培养特 征, 该菌种被鉴定为植生链霉菌(Streptomycesphytohabitans)HBERC-20821。 图2为根据 基因信息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0042 植生链霉菌产生具有很强抗真菌活性的抗生素, 通过发酵产生诺沃巢霉素的方 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43 (1)甘油冻存管的制作: 取该

24、菌种的斜面菌苔(1010mm), 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 接入种子培养基中, 在28, 130-160转/分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4天, 待菌丝长到合适浓 度后, 按1: 1加入事先准备好的40(W/W)无菌甘油, 混合均匀, 分装至2毫升冻存管中, 置- 80保存; 0044 种子培养基配方: 甘露醇1-3、 大豆蛋白胨1-3、 酵母浸粉0.3-0.5、 碳酸钙 0.3-0.5、 氯化钠0.3-0.8。 pH值6.5-7.5, 每瓶装100mL; 0045 (2)摇瓶种子准备: 取甘油冻存管1支,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 接种至装有100毫升种 子培养基的容积为500毫升带挡板三角瓶中, 在28,

25、 13016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3-4天, 取样, 镜检, 得合格菌种; 采用发酵罐发酵时, 需将种子培养基按接种需要量扩大, 由摇瓶种 子按10(V/V)接种, 培养条件及方法同摇瓶种子相同, 培养时间为12天, 取样, 镜检, 得 合格菌种; 说明书 4/9 页 9 CN 103740606 B 9 0046 (3)发酵: 待种子瓶长好以后, 按310(V/V)的接种量转入发酵培养基中。 摇床 转速为130160转/分, 温度为28。 发酵罐的搅拌速度200500转/分, 培养基的装量为罐 体容积的6080; 发酵需4-6天, 用HPLC检测, 待诺沃霉素达到最高产量时即可放罐; 0047

26、 发酵培养基配方同步骤(1)的种子培养基; 0048 (4)菌丝体与上清分离: 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及其它分离设备, 将发酵液离心分离 为菌丝体和上清液, 菌丝体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浓缩, 上清液采用树脂吸附后用溶剂洗脱; 0049 (5)样品合并: 将步骤(4)之菌丝提取物与上清洗脱液合并, 蒸去溶剂后, 用甲醇溶 解; 0050 (6)产生两种抗生素: 用C18制备色谱柱, 粒径5 m, 色谱柱直径19mm, 长250mm, 采用 自动进样, 每次进样量1000-5000 L, 用乙腈和纯水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用Waters2767自 动收集系统, 收集在16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霉素

27、A、 20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 沃巢霉素B; 0051 (7)干燥: 收集到的流出液经氮吹仪吹干得到白色诺沃巢霉素A及诺沃巢霉素B粉 末。 经紫外和质谱、 核磁共振解析, 分别命名为诺沃巢霉素A(NovonestmycinA)、 诺沃巢霉 素B(NovonestmycinB)。 NovonestmycinA核磁共振碳谱见图3, 核磁共振氢谱见图4, 高分 辩质谱图见图7; NovonestmycinB的核磁共振碳谱见图5, 核磁共振氢谱见图6, 高分辩质谱 图见图8。 0052 诺沃巢霉素A(NovonestmycinA)的化学结构式 0053 0054 诺沃巢霉素B(Novonestmyc

28、inB)的化学结构式 说明书 5/9 页 10 CN 103740606 B 10 0055 0056 诺沃巢霉素A及诺沃巢霉素B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 检测条件是: 采用 SunfireC18反相柱, 进样量2 L, 流速0.3ml/分, 流动相采用乙腈和纯水, 其中分别加入 0.2的乙酸(V/V), 梯度洗脱, 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AD), 扫描波长200-500nm, 运 行时间40分钟。 洗脱条件见表3: 0057 表3色谱柱洗脱条件 0058 0059 制备得到的抗生素含量可达90左右。 需要含量在95以上的样品时可采用二次 制备。 0060 含量在90及以上的抗

29、生素样品可作为标准品, 用于发酵效价及产品含量分析。 0061 当需要分离的产物量达10克以上时, 可采用硅胶柱柱层析, 具体步骤是: 0062 (1)采用直径10-50mm的玻璃柱, 径高比为1: 10-30。 将硅胶用足量乙酸乙酯湿润, 搅拌均匀, 装入玻璃柱中, 用乙酸乙酯洗下壁上的硅胶, 静置30分钟以上, 放出多余的溶剂 备用。 0063 (2)样品准备: 将待分离样品用甲醇溶解, 加入4-5倍量(V/W)硅胶, 搅匀, 挥去溶 剂。 0064 (3)上样: 将硅胶与样品的混合物小心加入柱中, 正好在液面上。 0065 (4)梯度洗脱: 依次用100石油醚、 石油醚: 乙酸乙酯80:

30、 20、 60: 40、 50: 50、 40: 说明书 6/9 页 11 CN 103740606 B 11 60进行洗脱, 每种洗脱液体积为硅胶柱体积的3-5倍, 按硅胶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第1719 管为诺沃巢霉素B、 第2325管为诺沃巢霉素A。 0066 诺沃巢霉素具有强烈的抗真菌活性, 实验室活性测定结果, 其对水稻纹枯病、 小麦 赤霉病、 棉花枯黄萎病等具有很强抑制作用。 活性测定结果见表4: 0067 表4诺沃巢霉素的抗真菌活性 0068 0069 0070 由此可见, 由植生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可用作制备农用杀菌喷雾剂、 种衣剂或拌 种剂, 医用抗真菌或兽用抗真菌药物。 007

31、1 在农业上大规模应用两种抗生素时, 可采用简单浓缩工艺。 0072 (1)发酵。 采用通用三级至四级工业发酵法, 最大发酵体积可达上百吨; 0073 (2)发酵液预处理: 在发酵完成后, 用稀酸将发酵液pH调整到4-5, 然后进行板框过 滤, 得到上清液和菌丝体两部分。 本抗生素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其含量占总量的60左 右, 菌丝中的产物量为总量的40; 0074 (3)上清液的处理: 采用膜浓缩设备将上清液浓缩5-10倍后, 加入防腐剂、 稳定剂、 表面活性剂, 即可制成液剂产品。 0075 可用的防腐剂有: 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等。 0076 稳定剂有: 黄原胶、 琼脂等。 0077

32、表面活性剂有: 吐温80、 1231等。 0078 上述提取物经剂型化处理后, 通过含量测定, 即可投入实际使用。 植生链霉菌通过 发酵产生的诺沃巢霉素, 用作制备农用杀菌剂, 医用抗真菌或兽用抗真菌药物。 0079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0080 实例1: 由四川瓦屋山采集, 编号为S1179的土样, 采用放线菌稀释分离法分离出一 株放线菌植生链霉菌(Streptomycesphytohabitans), 菌种代号为HBERC-20821。 0081 分离步骤: 说明书 7/9 页 12 CN 103740606 B 12 0082 (1)称取土样1克, 放入带有玻璃珠的150ml三

33、角瓶中, 加入无菌水(内含1酵母浸 出液), 置摇床上180转/分振荡1小时。 0083 (2)取上述土样溶液1ml, 加入无菌水9ml, 振荡均匀。 此为10倍稀释, 记为10-1。 0084 (3)将土样按(2)的方法进行10倍系列稀释, 直至10-4。 0085 (4)取系列稀释样品, 10-2、 10-3、 10-4各0.1ml, 分别滴入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平板, 涂 匀。 培养基为ISP-2(酵母浸粉4克, 麦芽浸粉10克, 葡萄糖4克)等配方。 0086 (5)将上述平板在28条件下培养2030天, 挑取单个菌落, 转入ISP-2斜面, 继续 培养7天, 得到15株放线菌, 其中1株

34、编号为HBERC-20821, 经发酵, 产生具有良好抗真菌活性 的物质。 0087 由植生链霉菌产生两种抗生素的发酵采用摇瓶发酵方式, 0088 (1)甘油冻存管的制作: 取该菌种的斜面菌苔(1010mm), 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 接入种子培养基中, 在28, 130-160转/分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4天, 待菌丝长到合适浓 度后, 按1: 1加入事先准备好的40(W/W)无菌甘油, 混合均匀, 分装至2毫升冻存管中, 置- 80保存; 0089 种子培养基配方: 甘露醇1、 大豆蛋白胨1、 酵母浸粉0.3、 碳酸钙0.3、 氯化 钠0.3。 pH值6.5-7.5, 每瓶装100mL; 0

35、090 (2)摇瓶种子准备: 取甘油冻存管1支,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 接种至装有100毫升种 子培养基的容积为500毫升带挡板三角瓶中, 在28, 13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3-4天, 取样, 镜检, 得合格菌种; 0091 (3)发酵: 待种子瓶长好以后, 按10(V/V)的接种量转入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即每 个摇瓶接种10ml种子)。 摇床转速为130转/分, 温度为28。 经4天发酵, 诺沃巢霉素达到最 高产量, 结束发酵。 0092 发酵培养基配方同步骤(1)的种子培养基; 0093 (4)菌丝体与上清分离: 采用冷冻离心机, 将发酵液离心分离为菌丝体和上清液, 菌丝体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浓

36、缩, 上清液采用树脂吸附后用溶剂洗脱; 0094 (5)样品合并: 将步骤(4)之菌丝提取物与上清洗脱液合并, 蒸去溶剂后, 用甲醇溶 解, 得样品20ml; 0095 (6)诺沃霉素制备: 用C18制备色谱柱, 粒径5 m, 色谱柱直径19mm, 长250mm, 每次进 样量3000 L, 用乙腈和纯水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用Waters2767自动收集系统, 收集在16 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霉素A、 20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霉素B; 0096 (7)干燥: 收集到的流出液经氮吹仪吹干得到白色诺沃巢霉素A及诺沃巢霉素B粉 末。 0097 实例2: 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 009

37、8 由植生链霉菌产生两种抗生素的发酵采用20升发酵罐, 0099 (1)甘油冻存管的制作: 在种子培养基配方。 0100 种子培养基配方: 甘露醇2、 大豆蛋白胨2、 酵母浸粉0.4、 碳酸钙0.4、 氯化 钠0.5。 pH值6.5-7.5, 每瓶装100mL; 0101 (2)摇瓶种子准备: 由于发酵体积较大, 需将种子扩大, 以满足接种量需求。 由摇瓶 种子按10(V/V)接种, 培养条件及方法同摇瓶种子相同, 但培养时间为12天, 取样, 镜 说明书 8/9 页 13 CN 103740606 B 13 检, 得合格菌种; 0102 (3)发酵: 待种子瓶长好以后, 按5(V/V)的接种

38、量转入发酵罐中, 培养基的装量 为12升。 发酵罐的搅拌速度500转/分, 温度28, 发酵5天时, 用HPLC检测, 诺沃霉素达到最 高产量, 放罐; 0103 发酵培养基配方同步骤(1)的种子培养基; 0104 (4)菌丝体与上清分离: 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 将发酵液离心分离为菌丝体和上清 液, 菌丝体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浓缩, 上清液采用树脂吸附后用溶剂洗脱; 0105 (5)样品合并: 将步骤(4)之菌丝提取物与上清洗脱液合并, 蒸去溶剂后, 用甲醇溶 解; 0106 (6)诺沃霉素制备: 用C18制备色谱柱, 粒径5 m, 色谱柱直径19mm, 长250mm, 每次进 样量4000 L

39、, 用乙腈和纯水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用Waters2767自动收集系统, 收集在16 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霉素A、 201分钟流出的组份即为诺沃巢霉素B; 0107 (7)干燥: 收集到的流出液经氮吹仪吹干得到白色诺沃巢霉素A及诺沃巢霉素B粉 末。 0108 实例3: 同实例2, 不同之处在于 0109 由植生链霉菌产生两种抗生素的发酵采用50升发酵罐 0110 (1)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甘露醇3, 大豆蛋白胨3, 酵母提取物0.5, 碳酸钙 0.5, 氯化钠0.8。 pH值6.57.5; 0111 (2)摇床转速为160转/分, 发酵罐转速为200转/分; 0112 (3)发酵罐装量为30升; 0113 (4)发酵结束后, 用高速管式离心机离心, 得上清液和菌丝体。 最后得诺沃霉素粗 提取物400克, 其中含有两种抗生素。 说明书 9/9 页 14 CN 103740606 B 1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5 CN 103740606 B 1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6 CN 103740606 B 16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7 CN 103740606 B 17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8 CN 103740606 B 18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