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580.16KB ,
资源ID:858965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85896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分枝杆菌培养装置.pdf)为本站会员(二狗)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枝杆菌培养装置.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5815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09 CN 202658154 U *CN202658154U* (21)申请号 201220221762.0 (22)申请日 2012.05.16 C12M 1/34(2006.01) C12M 1/24(2006.01) C12R 1/32(2006.01) (73)专利权人 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吉大建业一路 5 号 (72)发明人 宋士彬 李雷 倪晓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代理人 杨焕军 闫有幸 (54) 实用新型名称 分枝杆菌培养

2、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包 括试管及试管上端开口配合的试管盖 ; 其特征在 于, 还包括荧光硅胶感应器, 粘附在试管内底部。 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培养出分枝杆菌的荧光硅胶 感应器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能够快速培养指示出 阳性分枝杆菌, 一般 3-15 天即可。这为临床、 CDC 实验室等快速进行后续的分离, 药敏试验工作, 大 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分枝杆菌

3、培养装置, 包括试管及试管上端开口配合的试管盖 ; 其特征在于, 还 包括荧光硅胶感应器, 粘附在试管内底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试管的管身为圆柱状, 所述试管底部为半球状型, 所述荧光硅胶感应器为半球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试管的管身为圆柱状, 所述试管底部为平底状, 所述荧光硅胶感应器为圆柱状。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试管的管身为半圆柱 或棱柱状, 所述试管底部为平底状, 所述荧光硅胶感应器为半圆柱状或棱柱状。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4 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荧光硅 胶感应器的上端面为水平或凹弧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58154 U 2 1/3 页 3 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基的生产包装用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分枝杆菌 (Tuberculosis) 是引起人类许多疾病的一种病原菌, 如常见的结核分枝 杆菌就是引起结核病的一种病原菌, 其可侵犯全身各器官, 导致肺结核等。 结核病至今仍是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据 WHO 报道, 每年全球有 800 万新病例发生, 造成一千多 万人死亡,

5、居各种传染性疾病死亡原因之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的 应用, 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虽一度大为降低。但近年来随着艾滋病、 吸毒的泛滥、 免疫 抑制剂的应用、 酗酒与贫困以及菌种耐药变异等原因, 发病率又呈明显上升趋势。 0003 根据WHO工作报告, 作为WHO全球结核病防治控制战略中的一环, 加强实验室快速 诊断工作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简单、 快速、 敏感的诊断技术, 是全球结核病控制中亟待解 决的难题之一。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 分枝杆菌的培养检定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 流行病学指标、 结核菌的分型鉴定、 药敏试验、 结核病药

6、物的研究等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4 尤其目前结核病在我国感染率及发病率均较高, 而且结核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 因此, 实验室应尽快建立一种快速、 特异性的培养分枝杆菌的方法, 加强对分枝杆菌的检 测, 提高阳性率, 为减少分枝杆菌引起医院感染和结核病诊断、 治疗提供依据。 0005 传统的分枝杆菌固体培养基, 如罗氏培养基或改良罗氏培养基等, 对分枝杆菌培 养需时较长, 大约需 48 周。近些年, 临床上出现的液态培养基, 如 Middlebrook 系列培养 基, 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培养时间, 但易受杂菌及分枝杆菌生长所需营养限度影响, 尤其 是不能简易快速的指示分枝杆菌的生

7、长。 故现有的分枝杆菌培养基在实现分枝杆菌的培养 和快速生长指示方面, 不能很好实现临床快速检测目的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新型的能够快速培养出分枝杆菌 的装置。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 0008 一种分枝杆菌培养装置, 包括试管及试管上端开口配合的试管盖 ; 其特征在于, 还 包括荧光硅胶感应器, 粘附在试管内底部。 0009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试管的管身为圆柱状, 所述试管底部为半球状型, 所 述荧光硅胶感应器为半球状。 001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试管的管身为圆柱状, 所

8、述试管底部为平底状, 所述 荧光硅胶感应器为圆柱状。 001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试管的管身为半圆柱或棱柱状, 所述试管底部为平 底状, 所述荧光硅胶感应器为半圆柱状或棱柱状。 说 明 书 CN 202658154 U 3 2/3 页 4 00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荧光硅胶感应器的上端面为水平或凹弧形。 0013 本实用新型为能够快速培养并检测出分枝杆菌的生物感应器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 能够快速培养指示出阳性分枝杆菌, 一般 315 天即可。这为临床、 CDC 实验室等快速进行 结核菌后续的分离, 药敏试验工作提供了便利, 大大缩短了培养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0014

9、 图 1 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分枝杆菌培养装置的示意图。 0015 图 2 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分枝杆菌培养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一 0017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枝杆菌培养装置包括试管 11、 试管盖 12 及荧光硅 胶感应器 13。试管盖 12 可分离地配合在试管 11 上端开口, 荧光硅胶感应器 13 粘附在试管 内底部。 0018 具体地, 试管管身为圆柱形, 其直径范围为 3 到 30mm, 更好的直径范围为 10 到 18mm。试管 11 底部为半球状, 试管内粘附的荧光硅胶感应器 13 也为半球形, 与试管底部形 状相对应。荧光硅胶感应器 13

10、的上端面为水平或凹弧形, 试管底部放置荧光硅胶感应器的 高度范围为 0.1 到 20mm, 更好的高度为 1 到 10mm。试管盖 12 的高度范围为 5 到 30mm, 更好 的高度为 10 到 20mm。 0019 此外, 试管 11 为聚酯或玻璃材质, 管盖 12 为聚烯材质, 荧光硅胶感应器 13 与试管 管壁密合性良好, 使用时管内有营养丰富的基础培养液、 分支杆菌促生长成分 (可单独在标 本接种前添加) 、 防止其它细菌生长的抑杂菌成分 (可单独在标本接种前添加) 及荧光硅胶 感应器。 0020 在接种临床样本后, 培养基管内如无分枝杆菌的生长, 则管内的荧光硅胶感应器 13 将不

11、发出荧光, 如有分枝杆菌生长, 管内的荧光硅胶感应器 13 将逐渐发出荧光, 随着分 枝杆菌的生长数量不同, 荧光强度也就随之变化, 通过紫外灯或荧光检测仪等观察, 可快速 的发现阳性分枝杆菌生长样本, 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连续培养监测, 从而快速进行后续的分 离, 药敏试验等工作, 达到快速培养、 快速发现分枝杆菌的目的。 0021 实施例二 0022 如图 2 所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 试管 11 的管身为半圆柱或四棱柱 形状, 且管体底部为平底状 ; 试管内粘附的荧光硅胶感应器 13 相应地位半圆柱状或长方体 状, 与试管底部形状相对应。 0023 实施例三 0024 实施例

12、三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 试管11底部为平底状, 荧光硅胶感应器13为圆柱 状, 可参见图 2。 0025 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缩短分枝杆菌的培养时间, 快速的指示阳性分枝杆菌的生 长, 通过实验室人员的连续监测, 快速的发现阳性标本, 达到快速培养检测的目的。通过与 传统培养基对比实验, 在相同的条件下, 阳性率有较大提高, 整体培养时间缩短了 2-4 周, 整体分离, 药敏报告时间, 缩短了 2 周。为临床、 CDC 实验室等快速进行后续的分离, 药敏试 说 明 书 CN 202658154 U 4 3/3 页 5 验工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说 明 书 CN 202658154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58154 U 6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