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57359.6 (22)申请日 2014.08.14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01410399934.7 2014.08.14 (71)申请人 赫斯 (西安)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 路66号甲 (72)发明人 夏桂民杨东元韩洁 (51)Int.Cl. C07F 9/60(2006.01) A61K 31/675(2006.01) A61P 31/18(2006.01) G01N 30/02(2006.01) G01N 30
2、/06(2006.01) (54)发明名称 抗病毒药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抗病毒药物, 具体涉及抗人类免 疫缺乏病毒(HIV)的药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特别 是涉及一种可作为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 药物, 该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式I所示 的化学结构。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30页 CN 105884826 A 2016.08.24 CN 105884826 A 1.一种药用原料药, 其活性成分为以下式I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用原料药, 其中还含有(例如痕量的)作为杂质存在的以下式Ia 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用原料药, 其中还含有(例如痕量的)作为杂质存在的以下式
3、Ib 化合物: 4.一种药物组合物, 其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药用原料药和药用辅料一起制备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还含有(例如痕量的)作为杂质存在的以下式Ia 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8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还含有(例如痕量的)作为杂质存在的以下式Ib 化合物: 7.如下式Ia化合物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05884826 A 2 在制备用于检测以如下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用原料药 或者以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制成的(例如由该药用原料药制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对 照品中的应用。 8.如下式Ib化合物 在制备用于检测以如下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用原料药 或者以
4、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制成的(例如由该药用原料药制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对 照品中的应用。 9.控制药品质量的方法, 所述的药品是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用原料药或者由 该药用原料药制备成的药物组合物, 该方法包括使该药品中的杂质式Ib化合物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 以使该药品在长期贮藏过程中杂质式Ia化合物呈现低的增长。 10.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药用原料药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N-喹啉酰基-L-天门冬氨酸、 3-异丙基-3-(2S,3S)-2-羟基-3-(苯基甲氧基羰 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三唑-1-基氧三(二甲基氨基)鏻氟磷酸盐和1- 羟基苯并三唑的无水二
5、甲基甲酰胺的搅拌溶液中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 在室温下搅拌使 反应完全, 反应物用乙酸乙酯稀释, 并用水、 2硫酸氢钾、 5碳酸氢钠和饱和氯化钠水溶 液洗涤, 经无水硫酸镁干燥, 减压蒸发溶剂, 用硅胶柱色谱以乙酸乙酯提纯, 得到3-异丙基- 3-(2S,3S)-2-羟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即式Ia化合物)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05884826 A 3 (2)在室温、 氮气氛下, 使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 3-异丙基-3-(2S,3S)-2-羟基-3-(N- 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即式
6、Ia化合物)、 无水亚磷酸 在无水吡啶中混合, 在60搅拌反应后, 减压蒸发溶剂, 以碳酸氢钠水溶液处理, 于室温下 激烈搅拌1小时, 滤出沉淀物, 以水洗涤, 以浓盐酸酸化滤液至约pH1.5; 以乙酸乙酯萃取吸 收产物, 有机物经无水硫酸镁脱水, 溶剂蒸发, 得到3-异丙基-3-(2S,3S)-2-次膦羧氧基- 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即式Ib化合物) (3)使3-异丙基-3-(2S,3S)-2-次膦羧氧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 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即式Ib化合物)在六甲基二硅胺烷中的悬浮液于1205下搅 拌使反应混
7、合物转呈均质化, 添加双(三甲硅烷基)过氧化物, 接着在上述温度下搅拌1小 时; 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 真空蒸发至干; 残余物溶于甲醇中, 减压蒸发至干, 再溶于 0.1M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所得混合物以浓盐酸酸化至约pH1.5, 经氯化钠饱和, 以乙酸乙酯 萃取; 合并的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镁脱水, 蒸发至干, 得到3-异丙基-3-(2S,3S)-2-膦羧氧 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4)在室温下将3-异丙基-3-(2S,3S)-2-膦羧氧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 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加至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搅拌直
8、至溶液变澄清; 加异丙醇, 搅拌混合物, 过滤; 所得滤液在55-60真空下蒸馏去除溶剂; 使物料冷却至25-35, 添加 异丙醇, 升温至55-60, 真空蒸馏除溶剂, 干燥, 所得固体用异丙醇洗涤, 再在70-75的真 空下蒸发至干燥, 即得式I所示二钠盐化合物为3-异丙基-3-(2S,3S)-2-膦羧氧基-3-(N- 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二钠 (5)纯化: 使步骤(4)所得产物加至庚烷: 乙酸乙酯10: 3的混合溶剂中, 在70-75下 搅拌1-3小时, 冷却至室温, 滤出固体析出物, 用庚烷20ml分2次洗涤, 再在60、 真空下蒸发 至干燥, 即
9、得; 任选地根据需要重复本步骤(5)。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05884826 A 4 抗病毒药物 0001 本申请是2014年8月14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3999347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药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具体涉及抗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HIV)的药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作为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 该 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 背景技术 0003 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是一种导致AIDS及其相关病变的病原性反转录病毒。 由 于HIV的发现, 对抗AIDS的抗病毒化学疗法的发展已成为
10、积极研究重点。 有关AIDS的分子目 标的研究参见Mitsua等人的文献(Science, 1990, pp.1533-154)。 HIV蛋白酶(HIVPR)及天 门冬胺酰基蛋白酶首先被克拉玛(Kramer)等人(Science231, 1580(1986)认为是AIDS疗 法的可能目标。 从此以后, 即广泛地确认HIVPR抑制剂在治疗AIDS时作为有效制剂的潜在 用途, 有关HIVPR的医疗用途参见托马希里(Tomaselli)等人的文献(Chimica, Oggi, 1991 年5月, pp.6-27)及J.P.胡弗(Huff)等人的文献(J.Med.Chem.34, 2341-2327(
11、1991)。 在传 统模拟天门冬胺酰基蛋白酶的过渡状态中, 羟基乙烯、 二羟基乙烯、 羟基乙胺和次膦酸电子 等排物(Bostere)似乎和HIVPR具有最大亲合力。 许多HIVPR的抑制剂已在不同细胞系统 中, 在毫微摩尔范围的浓度呈现抗病毒活性, 且已说明在专利文献中。 0004 HIV蛋白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将gag和gag-pol基因产物裂解成病毒 成熟所需要的结构蛋白(基质、 壳、 核壳)和酶类(蛋白酶、 整合酶、 逆转录酶), 从而进一步完 善病毒结构。 蛋白酶抑制剂(PI)就是阻止前体蛋白质裂解, 导致无感染病毒颗粒的堆积。 0005 药效构象研究表明, 这类化合物的作用
12、机制是主要以氢健的方式分别与蛋白酶的 Asp25, Cly27和Asp29残基相互作用, 与蛋白酶活性基团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体相互作 用, 从而达到抑制蛋白酶活性的目的, 进而阻遏了艾滋病病毒的复制, 达到抗病毒作用。 蛋 白酶抑制剂可进入包括外周血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因而疗效深入而持 久。 0006 目前,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HIV蛋白酶抑制剂有: 沙奎那韦(saquinavir)、 茚地那 韦(indinavir)、 利托那韦(ritonavir)、 奈非那韦(nelfinavir)、 安普那韦(amprenavir)和 洛匹那韦(lopinavir)。 2003年又有a
13、tazanavir和fosamprenavir两个新的蛋白酶抑制剂通 过了美国FDA的审批。 由Bristol-MyersSquibb公司研发的atazanavir是一种每天只需服 用一次的全新的蛋白酶抑制剂。 它对胰岛素和脂肪代谢影响非常小, 病人没有腹泻等副作 用。 能轻度增加胆红素水平, 个别患者出现黄疸等, 但病人很少因此而停止用药。 0007 这些蛋白酶抑制剂虽然能抑制HIV复制, 但不能彻底消灭体内的病毒, 也不能阻止 体内耐药毒株的出现和传播。 蛋白酶抑制剂PI应用后不仅体内病毒的数量明显下降, 同时 淋巴细胞中T辅助细胞-CD4细胞则有所增加。 然后长期使用这些蛋白酶抑制剂产生
14、明显的 毒副作用和耐药性。 脂代谢紊乱是多种副作用中最突出且最复杂的, 临床表现为面部和外 说明书 1/30 页 5 CN 105884826 A 5 周脂肪消耗, 腹、 背、 胸部脂肪积聚。 病人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乳酸和血糖 升高、 对胰岛素产生耐药性等。 其次是耐药性, 尤其是交叉耐药性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的一 个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 发生PI耐药的机制比NRIT和NNRTI更复杂, 往往涉及多点基因突变。 一般来说, 蛋白酶底物结合区单一突变, 可使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加10倍。 若蛋白酶S1亚 区82位缬氨酸或84位异亮氨酸被取代, 则耐受性可增至30倍, 如果82与
15、84位残基同时突变, 可使药物治疗效果下降100倍。 使高剂量PI会比使用低剂量PI延迟耐药性的产生, 与核苷类 药物的联合应用也能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还有耐药性的产生也由于高的病毒复制速率, 逆 转录酶在逆转录过程中的出错和在蛋白酶抑制剂的选择性作用下的进化结果。 另外PI其复 杂的服用方法、 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使它不适应于依从性差、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0008 已知以下式I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 0009 0010 其分子式: C32H41N6Na2O9P, 分子量730.66, 其典型的英文名可以称为: t-Butyl3- isopropyl-3-(2S,3S
16、)-2-Phosphonooxy-3-(N-quinaldoyl-L-asparaginyl)amino-4- phenylbutylcarbazateDisodium, 典型的中文名可称为: 3-异丙基-3-(2S,3S)-2-膦羧氧 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二钠, 或者典型的中 文名可称为: 3-异丙基-3-(2S,3S)-2-膦羧氧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 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二钠。 0011 在式I化合物的结构式中, 连接于苯基和异丙基之间的丁基的2位和3位碳均为手 性碳。 0012 尽管制药工作者在药品质量控
17、制中有较强的能力在药品生产企业对原料药实现 有效的控制; 但是, 当将原料药物制成制剂以后, 进入流通领域, 以及进入临床应用中时, 非 生产企业人员(包括物流人员、 医护人员、 患者等)对制剂的内在的把控能力会大大减弱。 0013 因此, 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品质例如具有稳定药学特征的产品, 特别是式I化合物的 原料药或者由其制成的制剂, 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令人期待的。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品质例如具有稳定药学特征的产品, 特别是 式I化合物的原料药或者由其制成的制剂。 本发明人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 通过将式I化合 物的原料药中的杂质Ib控制在一定范围以下时,
18、该原料药与常规的药用辅料特别是糖类组 合以制成药物制剂时, 该种药物制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特别是杂质Ia的增长可以维持在非 常低的范围内。 本发明基于此发现而得以完成。 0015 为此,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用原料药, 其活性成分为以下式I化合物: 说明书 2/30 页 6 CN 105884826 A 6 0016 0017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中含有97以上的式I化合 物, 例如含有97.5以上的式I化合物, 例如含有98以上的式I化合物。 0018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中含有97103的式I化 合物, 例如含有97.5102.5
19、上的式I化合物, 例如含有98102的式I化合物。 0019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中还含有(例如痕量的)作为 杂质存在的以下式Ia化合物: 0020该式Ia化合物是式I化合物的未磷酸酯化的 化合物, 其分子式: C32H42N6O6, 分子量606.72。 而式I化合物的分子式: C32H41N6Na2O9P, 分子量 730.66。 0021 在本发明中, 式Ia化合物亦可称为杂质Ia或者可称为Ia或者可称为Ia杂质或者其 它类似称谓。 0022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中相对于式I化合物而言, 式 Ia化合物的含量小于2, 例如小于1.7
20、5, 例如小于1.5, 例如小于1.25, 例如小于 1.0, 例如小于0.75。 0023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中相对于式I化合物而言, 式 Ia化合物的含量为0.0022, 例如为0.0021.75, 例如为0.0021.5, 例如为0.002 1.25, 例如为0.0021.0, 例如为0.0020.75。 0024 在本发明中, 短语 “对于式I化合物而言, 式Ia化合物的含量” 是指对于所涉及的物 料中, 式Ia化合物相对于式I化合物的量。 例如对于某一物料中若其中包含100mg式I化合 物, 经测定其中还包含有0.5mg的式Ia化合物, 则对于式I化合物
21、而言, 式Ia化合物的量为 0.5。 对于其它杂质相对于式I化合物的量的类似表述亦有类似含义。 上述 “含量” 亦可通 过本发明 【HPLC-A】 法测定得到。 0025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照本发明 【HPLC-A】 法测定, 其中式Ia化合物峰面积与式I化合物峰面积的比小于2, 例如小于1 .75, 例如小于 1.5, 例如小于1.25, 例如小于1.0, 例如小于0.75。 0026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照本发明 【HPLC-A】 法测定, 其中式Ia化合物峰面积与式I化合物峰面积的比为0.0022, 例如为0.0021.75, 例
22、 如为0.0021.5, 例如为0.0021.25, 例如为0.0021.0, 例如为0.0020.75。 0027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照本发明 【HPLC-A】 法测定, 说明书 3/30 页 7 CN 105884826 A 7 其中式I化合物峰面积与式Ia化合物峰面积的比大于50, 例如大于57, 例如大于67, 例如大 于80, 例如大于100, 例如大于133。 0028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的药用原料药, 其照本发明 【HPLC-A】 法测定, 其中式I化合物峰面积与式Ia化合物峰面积的比为5050000, 例如为5750000, 例如为67
23、 50000, 例如为8050000, 例如为10050000, 例如为13350000。 0029 已经发现, 式Ia化合物体内行为特征从药学角度讲远不及式I化合物甚至是不能 接受的, 因此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药用原料药中(以及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药物组合物中)将 式Ia化合物的量控制在一定量以下是有必要的。 例如可以参考本领域一般对杂质的控制限 度要求(通常为1, 例如90, 本品对HIV-1和HIV-2均有作用, 且对病毒蛋白酶有 高度的专属性, 对与人密切有关的天冬氨酶则没有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这是一种迄今为止 新见到的最强的抗HIV病毒药物, 本品通常耐受性好, 会有腹泻、 头痛、 腹胀高
24、血脂症, 脂肪 代谢障碍。 利多那韦(ritonavir)是一种强效蛋白酶抑制剂, 半衰期35h, 与食物同服, 可 增强耐受性, 为减少不良反应, 建议逐渐加量, 副作用、 腹泻、 疲乏, 集中力减退, 高血脂症。 Amprenavir通过抑制病毒, 编码的蛋白酶, 导致处理gag和gag-pol无能, 产生无功能病毒, 适应于HIV-1和HIV-2感染, 禁用于对其任何成分在临床上过敏的患者, 副作用, 恶心, 腹泻, 腹胀, 皮疹。 茚地那韦(Indinair)是美国meck公司开发的另一种强效蛋白酶的抑制剂、 有效 对抗HIV-1, 口服生物利用度好, 对于以前未用拉米夫定或蛋白酶抑制
25、剂治疗的HIV感染者, 本品加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较仅用两种核苷类药物能更好地减缓疾病的进展和降低死亡 率。 Atazanavir(ATV)是目前唯一的每天只需服一次的蛋白酶抑制剂, 现正出于III其临床 试验阶段, 其主要优点在于其强大的抗病毒效果, 独有的耐药图谱, 以及对脂肪代谢影响最 小。 0180 目前临床上仍然期待有新的治疗HIV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式I化合物是一种有效 的抗HIV药物, 其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适用于HIV感染的治疗并且对HIV-1和HIV-2 均有作用。 以给予人使用式I化合物时其典型的日用药剂量为50500mg, 例如50250mg, 例如50200mg
26、。 0181 特别地, 本发明的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用原料药或由其制备得到的药物 组合物具有优良的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 0182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然而,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 于下述实施例。 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可以 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 和/或具体的描述。 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说明书 16/30 页 20 CN 105884826 A 20 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 0183 A、 化合物制备实施
27、例部分 0184 实施例1: 制备3-异丙基-(2R,3S)-2-羟基-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 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185 步骤A: 制备3-异丙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186 标题化合物可通过Dutta等人(J.C: S.Perkin/1975, 1712-1720)的方法或下述方 法来制备: 在室温下, 将13.2g(0.1mol)肼基甲酸叔丁酯和6g(0.103mol)丙酮及12.5g (0.1mol)无水硫酸镁的100ml二氯甲烷的混合物搅拌12小时, 用过滤除去干燥剂后, 滤液在 减压下蒸发至于, 由环己烷结晶后, 得到16.9g(98收率)相应的腙, 其熔点为104-1
28、05。 于温室下在氮气氛中, 向2.04g(0.094mol)硼氢化锂的100ml无水四氢呋喃的悬浮液中加入 12ml(0.094mol)三甲基氯硅烷, 30分钟后, 在室温下缓慢加入13.45g(0.078mol)腙, 并继续 搅拌2小时。 然后, 小心地加入50ml甲醇, 并将该混合物在减压下蒸发至干, 残余物在乙醚 (150ml)和水(50ml)之间分配, 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过滤, 干燥氯化氢通过滤液并用 过滤除去形成的白色固体, 用一部分新鲜乙醚洗涤, 干燥得到(10.5g)标题化合物的盐酸 盐。 通过在己烷(150ml)和20氢氧化钾水溶液之间的分配将其转化为其游离碱形式得到
29、8.3g(61)产物。 0187 步骤B: 制备3-异丙基-(2R,3S)-2-羟基-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基 肼基甲酸叔丁酯 0188 在室温下, 将在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的0.15g(0.41mmol)N-CBZ-L-苯基丙氨酸氯 甲基酮和1ml饱和碘化钠溶液的混合物搅拌15分钟。 向其中加入0.074g(0.47mmol)3-异丙 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接着加入0.095g(1.13mmol)碳酸氢钠。 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后, 加入 0.051g(1.3mmol)硼氢化钠并继续搅拌另外30分钟。 该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释至30ml, 并用 2硫酸氢钾水溶液、 水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
30、洗涤, 然后经无水硫酸镁干燥。 在减压下蒸发 溶剂, 并用快速色谱(硅胶; 己烷/乙酸乙醋20:5)提纯残余杨, 得到标题化合物, 其熔点为 118-119.5, 收率为49; R(A)0.11; R(B)0.47; 0189 NMR(CDCl3)1.0(m, 6H, 异丙基CH3); 1.44(S, 9H, 叔丁基CH3); 2.62(m, 2H, 丁基CH2- 1); 2.75-3.2(m, 3H, 丁基CH-3, CH2-4); 3.47(m, 1H, 异丙基CH); 3.89(m, 1H, 丁基CH-2); 4.44 (宽S, 1H, OH); 4.6(宽m, 1H, NH); 5.0
31、3(S, 2H, 甲氧基CH2); 5.3(宽S, 1H, 肼基甲酸酯NH); 7.23 (m, 10H, 芳H)。 0190 实施例2: 制备3-异丙基-3-(2R,3S)-2-羟基-3-(N-喹啉酰基-L-缬氨酰基)氨基- 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191 步骤A: 制备N-喹啉酰基-L-缬氨酸 0192 在室温下, 将在1ml无水1 ,4-二口恶烷中的0 .62g(3 .6mmol)喹啉酸和0 .61g (3.76mmol)1,1 -羰基二咪唑的混合物搅拌30分钟。 向其中加入0.43g(3.7mmol)L-缬氨酸 和0.155g(3.7mmol)氢氧化锂的1ml水的溶液, 所得混合
32、物于室温下剧烈搅拌约4小时。 该混 合物用水稀释至10ml, 冷却(冰水浴), 然后用1N盐酸酸化至pH约3, 并在4下将其放置2小 时。 用过滤除去形成的晶体, 将其用5ml冷水洗涤3次并在高真空下经五氧化二磷干燥得到 0.75g产物。 收率76; 熔点为134-136; 0193 NMR(DMSO-d6)1.03(d,6H,ValCH3); 2.3(m,1H,ValCH- ); 3.35(宽S, 1H, OH); 4.49 说明书 17/30 页 21 CN 105884826 A 21 (q, 1H, ValCH- ); 7.5-8.3(m, 5H, 芳H); 8.5-8.76(m, 2
33、H, 芳H, NH)。 0194 步骤B: 制备3-异丙基-3-(2R,3S)-2-羟基-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 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195 在氮气氛下, 向0.113g(0.24mmol)实施例1的产物的2ml甲醇的冷却溶液中加入 0.1g的10钯/活性炭, 接着加入0.1g硼氢化钠。 使反应物升温至室温并搅拌1小时, 然后过 滤除去催化剂, 并用一部分新鲜甲醇洗涤。 合并的滤液用1ml0.1N盐酸水溶液处理并在减 压下蒸发至于。 残余物用5ml0.1N氢氧化钾处理, 该产物用30ml乙醚溶解。 有机相用饱和氯 化钠水溶液洗涤, 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发得到0.0797g(
34、99收率)步骤B产物, 该产 物在没有进一步提纯情况下用于下一步骤。 0196 步骤C: 制备3-异丙基-3-(2R,3S)-2-羟基-3-(N-喹啉酰基-L-缬氨酰基)氨基-4- 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197 向在0.5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的0.0643g(0.24mmol)来自步骤A的酸、 0.0797g (0.236mmol)来自步骤B的胺和0.032g(0.24mmol)1-羟基苯并三唑的混合物中加入0.071g (0.24mmol)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甲碘化物。 于室温下搅拌一夜后, 混 合物用乙酸乙醋稀释至30ml, 依次用水、 5碳酸氢钠水溶液、
35、2硫酸氢钾水溶液和饱和氯 化钠溶液洗涤, 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 减压蒸发溶剂, 用柱色谱(硅胶, 己烷/乙酸乙酯3:2) 提纯残余物, 得到0.091g(65收率)标题化合物, 其熔点 0198 为186-189:Rf(B)0.19; Rf(C)0.83; NMR(CDCl3)1.0(m, 12H, Val和异丙基 CH3); 1.71(S, 9H, 叔丁基CH3); 2.3(m, 1H, ValCH- ); 2.5-3.27(m, 3H, 丁基CH-3, CH2); 3.5 (m, 1H, 异丙基CH); 4.31(m, 2H, ValCH-2, OH); 5.43(宽S, 1H, 肼基甲酸
36、酯NH); 6.22(宽d, 1H, 丁基NH); 6.7-8.73(m, 12H, 芳H, NH)。 0199 实施例3: 制备3-异丙基-3-(2R,3S)-2-羟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 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200 步骤A: 制备N-喹啉酰基-L-天门冬氨酸 0201 当用天门冬氨酸代替实施例2的步骤A中的L-缬氨酸时, 用相同的方法得到标题化 合物, 其熔点为200-203, 收率为85。 0202 NMR(DMSO-d6)3.0(m, 2H,aSnCH2); 5.0(m,1H,aSnCH-2); 6.3(宽S, 1H, OH); 6.55 (宽2, 1
37、H, NH2); 7.3(宽S, 1H, NH2); 7.55-8.6(m, 6H, 芳H); 9.22(d, 1H, NH)。 0203 步骤B: 制备3-异丙基-3-(2R,3s)-2-羟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 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204 向步骤A的产物(0.111g; 0.386mmol)、 实施例2步骤B产物(0.13022g; 0.386mmol)、 苯并三唑-1-基氧三(二甲基氨基)鏻氟磷酸盐(0.205g; 0.46mmol)和1-羟基苯并三唑 (0.052g; 0.384mmol)的1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的搅拌溶液中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 (
38、0.24ml, 1.38mmol)。 于室温下搅拌12小时后, 反应物用乙酸乙酯稀释至30ml, 并用水、 2 硫酸氢钾、 5碳酸氢钠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经无水硫酸镁干燥。 减压蒸发溶剂, 用柱 色谱(硅胶, 乙酸乙酯)提纯残余物得到0.152g(65收率)标题产物, 其熔点为109-114; Rf(C)0.36; Rf(D)0.37; 0205 NMR(CDCl3)1.0(m, 6H, Val, 异丙基CH3); 1.42(S, 9H, 叔丁基CH3); 2.5-3, 1(m, 7H, aSnCH2, 丁基CH2-1, -4, CH-3); 3.44(m, 1H, 异丙基CH); 4.
39、21(m, 1H, 丁基CH-2); 4.55(S, 1H, 说明书 18/30 页 22 CN 105884826 A 22 OH); 4, 94(m, 1H, aSnCH-2); 5.4-6, 2(m, 3H, 酰胺); 6.7-8.4(m, 11H, 芳H); 9.25(m, 1H, NH)。 0206 实施例4: 制备2(R,S)-3(S)-1,2-环氧-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烷 0207 向6g(18mmol)N-CBZ-L-苯基丙氨酸氯甲基酮的30ml50甲醇的四氢呋哺的溶液 中加入0.68g硼氢化钠, 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 混合物小心地用1N盐酸酸化并在减压下 蒸
40、发至干。 残余物用二氯甲烷稀释至50ml, 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并经无水硫酸镁 干燥。 蒸发得到6.02g(100)的2(R,S)-3(S)-1-氯-2-羟基-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 基丁烷, 其为白色固体。 将其溶于50ml异丙醇中, 并于室温下加入9ml2N氢氧化钾的甲醇溶 液。 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 减压除去溶剂, 残余物在50ml乙酸乙醋和20ml水之间分配。 有机 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至干, 正如由赤-NCH(3.74ppm; 72)和苏-NCH(4.2; 28)的相对积分测定的那样, 得到5.3g(99收率)以2(S)立体异构 体为
41、主的标题化合物; 0208 NMR(CDCl3)2.42-3.17(m,5H, 丁烷CH2-1, -4, CH-2); 3.74(m, 0.72H, 丁烷CH-3); 4.2 (m,0.28H, 丁烷CH-3); 4.73(宽m, 1H, NH); 5.08(S, 2H, 甲氧基CH2); 7.3(m, 10H, 芳H)。 0209 实施例5: 制备3-异丙基-3-(2S,3S)-2-羟基-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 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210 步骤A: 制备2(R)-3(S)-1,2-环氧-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烷 0211 在氨气氛中, 向6.02g(40mmol)
42、碘化钠的50ml无水乙腈的搅拌溶液中加入2.6ml (22mmol)三甲基氯硅烷。 搅拌10分钟后, 加入6g(20.1mmol)主要为赤异构体的2(R,S)-3 (S)-1,2-环氧-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烷(实施例4), 继续搅拌另外1小时。 向该 混合物中加入4g(61.2mmol)锌粉, 接着加入6ml乙酸。 所得混合物于室温下剧烈搅拌约5小 时并过滤除去固体物质。 滤液在真空中蒸发至干, 残余物用乙醚稀释至75ml, 用水和5N硫代 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 在真空中蒸发并用硅胶色谱(己烷/乙酸乙酯4:1) 提纯, 得到5.lg(90)的(S)-2-(苯基甲氧
43、基羰基)氨基-1-苯基丁-3-烯; Rf(A)0.5; 熔点 87-88(己烷); 0212 NMR(CDCI3)2.87(d,2H,buteneCH2-1); 4.77(m,2H,丁烯CH2-4); 5.0(m, 1H, NCH); 5.06(s, 2H, 甲氧基CH2); 5.18(宽d, 1H, NH); 5.55-6(m, 1H, 丁烯CH-3); 7.19, 7.27(m, s, 5H, 5H, 芳H). 0213 该物质(2.23g; 7 .93mmol)溶于25ml无水二氯甲烷中, 并在+4下加入4 .5g (22.1mmol)85的3-氯过氧苯甲酸。 所得混合物在上述温度下搅拌
44、2天, 然后用乙醚稀释至 50ml, 依次用010亚硫酸钠水溶液、 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并 经硫酸镁干燥。 蒸发溶剂后, 粗产物用己烷/二氯甲烷的混合物结晶, 得到2.lg(89收率) 主要为苏式立体化学结构的标题环氧化物; 熔点83-84; 0214 NMR(CDCl3)2.47(m, 5H, 丁烯CH2-1, 4, CH-2); 3.74(m, 0.15H, NCH); 4.2(m, 0.85H, NCH); 4.53(宽d, 1H, NH); 5.03(m, 2H, 甲氧基CH2); 7.3(m, 10H, 芳H). 0215 步骤B: 制备3-异丙基-3-(2S
45、,3S)-2-羟基-3-(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 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216 在氮气氛中, 2.03g(6.83mmol)步骤A的产物和1.2g(7.6mmol)3-异丙基肼基甲酸 叔丁酯的8ml异丙醇的混合物于705下搅拌12小时。 在真空中蒸发溶剂后, 固体残余物 用己烷重结晶, 得到2.6g(80收率)标题化合物, 熔点为114-115; 说明书 19/30 页 23 CN 105884826 A 23 0217 Rf(A)0.2; Rf(B)0.61; NMR(CDCl3)0.95(m, 6H, 异丙基CH3); 1.42(s, 9H, 叔丁基 CH3); 2.44(m, 2
46、H, 丁基CH2-1); 2.94(m, 3H, 丁基CH2-4, CH-3); 3.33-3.93(m, 2H, 异丙基CH, 丁 基CH-2); 4.4(宽m, 1H, OH); 5.05(s, 2H, 甲氧基CH2); 5.33(宽m, 2H, NH); 7.18, 7.27(m, s, 5H, 5H, 芳H). 0218 实施例6: 制备3-异丙基-3-(2S,3S)-2-羟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 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式Ia化合物) 0219 0220 本实施例的标题化合物亦称为3-异丙基-3-(2S,3S)-2-羟基-3-(N-喹啉酰基-L- 天门冬酰
47、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 0221 用实施例5的产物代替实施例3中使用的3-异丙基-3-(2R,3S)-2-羟基-3-(苯基 甲氧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即代替实施例3中所使用的实施例2步骤B 的产物), 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可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标题化合物, 收率为66; 熔点 203-204(氯仿);【HPLC-A】 色谱纯度98.1; 0222 Rf(C)0.36; Rf(D)0.37; NMR(5CD3ODinCDCl3); 1.0(m, 6H, 异丙基CH3); 1.4 (s, 9H, 叔丁基CH3); 2.53(d, 2H, 丁基CH2-1); 2.
48、87(m, 4H, asnCH2, 丁基CH2-4); 3.13(s,6H, CD3OH); 3.42(m, 2H, 异丙基CH, 丁基CH-3); 4.0(m, 1H, 丁基CH-2); 4.89(m,1H,asnCH-); 7.11(m, 5H, 苯基); 7.41-8.47(m, 6H, 喹哪啶酰基). 0223 实施例7: 制备3-异丙基-3-(2S,3S)-2-次膦羧氧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 基)氨基-4-苯基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式Ib化合物) 0224 0225 在室温、 氮气氛下, 搅拌添加0.28克(1.4毫摩尔)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至含0.4克 (0.67毫摩尔)
49、3-异丙基-3-(2S,3S)-2-羟基-3-(N-喹啉酰基-L-天门冬酰基)氨基-4-苯基 丁基肼基甲酸叔丁酯(即式Ia化合物)与0.12克(1.47毫摩尔)无水亚磷酸混合物的1.5毫 升无水吡啶中。 于60搅拌2小时后, 减压蒸发溶剂, 以28毫升0.1ml碳酸氢钠水溶液处理, 于室温下激烈搅拌1小时。 滤出沉淀物, 以水洗涤, 以浓盐酸酸化滤液至pH1.5。 以乙酸乙 酯(3x50毫升)萃取吸收产物, 有机物经无水硫酸镁脱水。 溶剂蒸发, 产生0.42克(收率95) 标题产物的无色固体, Rf(B)0.62;【HPLC-A】 色谱纯度98.2; 0226 H1NMR(CDCl3); 1.08(m, 6H、 异丙基CH3); 1.41(s, 9H、 叔丁基CH3); 2.7-4.8(m, 14H, asnCH2, 丁基CH2-1, 4; CH-2, 3; 异丙基CH; P-OH2H2O); 5.12(m, 1H, asnCH); 5.89(s, 0.5H, PH); 6.2-8.5(m, 15.5H, 芳香系, 酰胺NH, 0.5PH); 9.02(m, 1H, asnNH); p31NMR(CDCl3)14.99 (J636Hz)。 说明书 20/30 页 24 CN 105884826 A 24 0227 实施例8: 制备磷酸酯化合物3-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