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590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1 CN 102559082 A *CN102559082A* (21)申请号 201110302045.0 (22)申请日 2011.09.30 225260/2010 2010.10.04 JP C09J 7/02(2006.01) B65B 67/06(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共和 地址 日本大阪 (72)发明人 尾植秀和 秋叶优介 杉山龙哉 神田充士 玉田崇明 松本正 谷口政晴 藤井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徐殿军 (54) 发明名称
2、封缄胶带、 以及使用了该封缄胶带的捆束装 置及捆束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封缄胶带、 以及 使用了封缄胶带的捆束装置及捆束方法, 该封缄 胶带在拆封时不会损坏袋子等被捆束物, 并可重 复使用, 也不需要分类废弃的封缄胶带。 本发明的 封缄胶带包括黏着区域和非黏着区域, 黏着区域 被设置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的 长度方向上呈踏脚石状排列。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5 页 1/2 页
3、2 1. 一种封缄胶带, 包括黏着区域和非黏着区域, 其特征在于 : 构成上述黏着区域的黏着层被粘合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的长度方向 上呈踏脚石状排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封缄胶带, 其特征在于 : 将彼此黏着后的上述黏着层剥离所需的剥离强度 A 小于上述黏着层与上述基材薄膜 之间的粘合强度 B。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封缄胶带,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剥离强度 A 为 0.1 10N/10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缄胶带, 其特征在于 : 该封缄胶带的长度方向上的上述黏着区域与上述非黏着区域的长度比为 9 1 1 1.5。 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缄胶带, 其特征在于 : 上述非黏着区域具有切断基准位置, 若将在该切断基准位置上被切断后得到的各个上 述非黏着区域分别作为第一非黏着区域及第二非黏着区域, 则上述第一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1) 和上述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2) 是能供用户捏持的长度。 6. 根据权利要求 1 5 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缄胶带, 其特征在于 : 上述黏着区域在上述基材薄膜的宽度方向上横跨该基材薄膜。 7. 一种捆束装置, 使用封缄胶带,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封缄胶带包括黏着区域和非黏着区域, 上述黏着区域被粘合在基材薄膜的表面 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呈踏脚石状排
5、列, 该捆束装置具有保持被卷绕的上述封缄胶带的胶带保持器、 切断机构以及切断基准位 置调整机构, 若将利用上述切断机构切断上述封缄胶带后所获得的各个非黏着区域作为第一非黏 着区域及第二非黏着区域, 则上述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调整切断基准位置, 使得上述第 一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1 与上述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2 之间的差 h1-h2 的长度能够使用 户识别出上述第一非黏着区域长出上述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部分是捏持部分, 上述切断机构在由上述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调整后的切断基准位置上切断上述封 缄胶带。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捆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具有 : 齿
6、轮状卷绕辊、 保持部以及设置在该保持部的活塞 机构, 在上述封缄胶带配置成包络上述卷绕辊的齿轮的状态下, 上述卷绕辊的齿轮的前端部 经由上述封缄胶带而抵接上述保持部, 该活塞机构是, 在上述齿轮的前端部抵接上述保持部的状态下, 通过在上述齿轮的谷 部方向上对包络的上述封缄胶带施力, 来调整切断基准位置的机构。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或 8 所述的捆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上述卷绕辊的前段还设置抓持机构, 该抓持机构抓住上述封缄胶带的非黏着区域, 发挥对上述封缄胶带的移动量进行控制 的限位器的作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59082 A 2 2/2 页 3 10. 一种捆束方法
7、, 使用封缄胶带,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封缄胶带包括黏着区域和非黏着区域, 上述黏着区域被设置在基材薄膜的表面 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呈踏脚石状排列, 该捆束方法包括 : 拉出工序, 利用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从保持被卷绕的上述封缄胶带的胶带保持器中 拉出上述封缄胶带 ; 捆束工序, 将该被拉出的封缄胶带引导至具有引导被捆束物的谷部的齿轮状卷绕辊, 并引导上述被捆束物, 使上述被捆束物隔着被引导的上述封缄胶带而抵接上述谷部这样对 该被捆束物进行捆束 ; 切断工序, 利用设置在上述卷绕辊的后段的切断机构切断上述非黏着区域, 使得在被 上述切断机构切断后所获得的第一非黏着区域及第二非黏着区
8、域之间的长度之差, 即, 上 述第一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1 与上述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2 之间的差 h1-h2 的长度为能 够使用户识别出上述第一非黏着区域长出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部分是捏持部分的长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捆束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具有 : 齿轮状卷绕辊、 保持部以及设置在该保持部的活塞 机构, 在上述封缄胶带配置成包络上述卷绕辊的齿轮的状态下, 上述卷绕辊的齿轮的前端部 隔着上述封缄胶带而抵接上述保持部, 该活塞机构是, 在上述齿轮的前端部抵接上述保持部的状态下, 通过对包络的上述封 缄胶带施力, 以使上述封缄胶带在上述齿轮的谷部的方向
9、上进退, 来调整切断基准位置的 机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59082 A 3 1/12 页 4 封缄胶带、 以及使用了该封缄胶带的捆束装置及捆束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缄胶带、 以及使用了该封缄胶带的捆束装置及捆束方法, 特别 涉及一种不损坏被捆束物并可重复使用的封缄胶带、 以及使用了该封缄胶带的捆束装置及 捆束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捆束装置用单面胶粘带对装有面包、 点心类、 蔬菜、 水果、 生面条、 冷 冻食品等的塑料袋等被捆束物的袋口 ( 袋的口部 ) 进行捆束。在此情况下, 由于将胶粘带 卷绕被捆束物的颈口之后, 将胶粘带两端的黏着区
10、域重合起来进行贴合, 所以拆封时难于 剥离该胶粘带, 即, 取出里面的东西时, 常常需要撕开袋子或用剪刀来切断胶粘带。 因此, 拆 开被捆束物时费功夫, 并且, 如果要储存剩下的东西, 还需要将其移放在其它容器内。 0003 此外, 还已知有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具有金属制芯体 ( 例如铁丝 ) 的树脂制捆束材 料, 通过将该材料卷绕在被捆束物的颈口, 并将其两端部分捻合在一起来捆束被捆束物。 要 取出里面的东西时, 只要解开捻合部分便可拆开被捆束物, 但是, 这种材料存在的问题是, 废物处理时需要将铁丝和树脂分开, 从而降低使用方便性。 0004 为了解决上述問题,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一种拆封
11、时能够容易地撕开的捆束构造 及捆束装置。 0005 然而, 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捆束构造虽然能减少损坏袋子的可能性, 但不能被重 复使用, 并且, 该构造并不解决剩余物储存的问题。 0006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3-335307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于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拆封时不会损坏袋子等被捆束物, 并可重复使 用, 也不需要分类废弃的封缄胶带、 以及使用了该封缄胶带的捆束装置及捆束方法。 0008 本发明的封缄胶带是包括黏着区域和非黏着区域的封缄胶带, 构成黏着区域的黏 着层被粘合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呈踏脚石状排列。
12、这样, 在 用户拆开捆束体时, 能够较容易地捏持该封缄胶带的非黏着区域, 从而提高拆开时的使用 方便性。 0009 优选的是, 将彼此黏着后的上述黏着层剥离所需的剥离强度 (A) 小于黏着层与基 材薄膜之间的粘合强度 (B)。进一步优选剥离强度 (A) 为 0.1 10N/10mm。这样, 对该封 缄胶带而言, 由于用户拆开捆束体时, 不会剥离粘合在基材薄膜上的黏着区域, 所以在再次 对剩余物进行捆束、 储存的情况下, 重复使用本发明的封缄胶带的可能性较大。 0010 优选的是, 封缄胶带的长度方向上的黏着区域与非黏着区域的长度比为 9 1 1 1.5。这样, 该封缄胶带中没有多余的黏着区域及
13、非黏着区域, 从而能提高成品率。 0011 优选的是, 非黏着区域具有切断基准位置, 若将在该切断基准位置上被切断后得 到的各个非黏着区域分别作为第一非黏着区域及第二非黏着区域, 则第一非黏着区域的长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4 2/12 页 5 度 (h1) 和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2) 是能供用户容易地捏持的长度。此外, 两个非黏着 区域的长度差 (h1-h2) 被设置为, 当用户在将捏持部分向左右或上下方向, 即向对面方向 展开来拆开捆束部时, 较容易地识别出彼此重合的两个捏持部分, 并容易捏持该捏持部分 那样的长度。 但也可以是, 通过对非黏着区域的全部或一部分进
14、行压花加工等, 来在捆束后 重合的两个捏持部分之间设置缝隙, 从而提高捏持时的使用方便性。 0012 优选的是, 黏着区域在基材薄膜的宽度方向上横跨该基材薄膜。通过使该封缄胶 带的黏着区域在宽度方向上横跨基材薄膜, 能够更切实地对被捆束物进行捆束。 0013 此外,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封缄胶带的捆束装置, 封缄胶带包括黏着区域和非 黏着区域, 黏着区域被粘合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呈踏脚石 状排列, 该捆束装置具有保持被卷绕的封缄胶带的胶带保持器、 切断机构以及切断基准位 置调整机构, 若将利用切断机构切断封缄胶带后所获得的各个非黏着区域作为第一非黏着 区域及第二非黏
15、着区域, 则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调整切断基准位置, 使第一非黏着区域 的长度 (h1) 与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2) 之间的差 (h1-h2) 的长度为能够使用户识别出 第一非黏着区域长出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部分是捏持部分的长度, 切断机构在由切断基准位 置调整机构调整后的切断基准位置上切断封缄胶带。 该捆束装置在使用封缄胶带来捆束被 捆束物时, 能够设置非黏着区域之间的长度差 (h1-h2), 从而能够使用户容易地捏持着该非 黏着区域, 来拆开捆束体。 0014 优选的是, 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具有 : 齿轮状卷绕辊、 保持部以及设置在该保持 部的活塞机构, 在封缄胶带配置成包络卷绕辊的齿轮
16、的状态下, 卷绕辊的齿轮的前端部经 由封缄胶带而抵接保持部, 该活塞机构是, 在齿轮的前端部抵接保持部的状态下, 通过在齿 轮的谷部方向上对包络的封缄胶带施力, 来调整切断基准位置的机构。 这样, 该捆束装置能 够更切实地对封缄胶带的切断基准位置进行调整, 实现切实地再次捆束。 0015 优选的是, 在卷绕辊的前段还设置抓持机构, 该抓持机构抓住封缄胶带的非黏着 区域, 发挥对封缄胶带的移动量进行控制的限位器的作用。例如在应用本捆束装置自动进 行捆束体的大量生产的情况下, 该捆束装置也能够切实地调整封缄胶带的切断基准位置。 0016 此外, 本发明的捆束方法是使用了封缄胶带的捆束方法, 该封缄
17、胶带包括黏着区 域和非黏着区域, 黏着区域被设置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呈 踏脚石状排列, 该捆束方法包括 : 0017 (1) 拉出工序, 利用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从保持被卷绕的封缄胶带的胶带保持 器中拉出封缄胶带 ; 0018 (2) 捆束工序, 将该被拉出的封缄胶带引导至具有引导被捆束物的谷部的齿轮状 卷绕辊, 并引导被捆束物, 使被捆束物隔着被引导的封缄胶带而抵接谷部这样对该被结束 体进行捆束 ; 0019 (3) 切断工序, 利用设置在卷绕辊的后段的切断机构切断非黏着区域, 使得在被切 断机构切断后所获得的第一非黏着区域及第二非黏着区域之间的长度之差, 即,
18、第一非黏 着区域的长度 (h1) 与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长度 (h2) 之间的差 (h1-h2) 的长度为能够使用 户识别出第一非黏着区域长出第二非黏着区域的部分是捏持部分的长度。这样, 在使用封 缄胶带来捆束被捆束物时, 利用该捆束装置方法能够恰当地设置非黏着区域之间的长度差 (h1-h2), 从而使用户能够捏持着该非黏着区域, 来容易地拆开捆束体。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5 3/12 页 6 0020 优选的是, 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具有 : 齿轮状卷绕辊、 保持部以及设置在该保持 部的活塞机构, 在封缄胶带配置成包络卷绕辊的齿轮的状态下, 卷绕辊的齿轮的前端部隔 着封缄胶
19、带而抵接保持部, 该活塞机构是, 在齿轮的前端部抵接保持部的状态下, 通过对包 络的封缄胶带施力, 以使封缄胶带在齿轮的谷部方向上进退, 来调整切断基准位置的机构。 利用该捆束方法, 能够更准确地对封缄胶带的切断基准位置进行调整, 并能实现重复捆束。 此外, 例如在将本捆束方法应用于自动生产线来进行捆束体的大量生产的情况下, 也能够 准确地调整封缄胶带的切断基准位置。 0021 发明的效果 : 根据本发明, 能够提供一种封缄胶带、 以及使用了该封缄胶带的捆束 装置及捆束方法, 该封缄胶带被拆封时不会损坏袋子等被捆束物, 并可重复使用, 也不需要 进行分类废弃。 0022 在参照附图进行下述详细
20、说明之后, 本发明的上述说明及其他目的、 特征、 方案、 效果将会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缄胶带的侧视图 ; 0024 图 2 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缄胶带的平面图 ; 0025 图 3 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缄胶带的侧视图 ; 0026 图 4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束装置的示意图 ; 0027 图 5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束装置的示意图 ; 0028 图 6 是用于说明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束装置捆束后的捆束体的 示意图 ; 0029 图 7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
21、涉及的捆束装置的切断基准位置调整 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0031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缄胶带 1 如图 1 及图 2 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 及的封缄胶带 1 包括黏着区域 2 和非黏着区域 3, 构成上述黏着区域 2 的黏着层 2a 被粘合 在基材薄膜 4 的表面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 4 的长度方向上呈踏脚石状排列。也就是说, 通过 在基材薄膜4的表面上涂覆粘合剂而形成粘着层2a, 来构成黏着区域2, 而未被涂覆的区域 构成非黏着区域 3。 0032 基材薄膜 4 是条状的薄膜, 其材料不受特别限制, 例如有 : 由聚乙烯、 聚丙烯等聚 烯烃 (polyolefin
22、e) 类樹脂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等聚酯类樹脂 ; 氯乙烯类樹脂、 丙烯樹脂 (acrylic resins)、 聚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树 脂 ; 聚酰胺类樹脂、 聚酰亚胺(polyimide)类樹脂、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类樹脂、 三醋 酸纤维素(cellulose triacetate)等合成樹脂 ; 聚乳酸酯(polylactate)等生物降解树脂 构成的薄膜、 纸、 无纺织布、 布、 或者层叠了上述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而成的材 料, 从具有适当硬度、 容易捆束被捆束物 5 的观点来看,
23、较佳的是采用 PET、 双向拉伸聚丙烯 膜 (BOPP, Bi-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6 4/12 页 7 0033 此外, 当然也可以选择并采用适当地进行了着色、 打字或印刷的基材。 0034 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 PET。基材薄膜 4 的厚度优选为 16m 100m, 进一步优选 为 20m 75m, 最为理想的是 25m 50m。若薄于 16m, 则胶带没有力度, 有可能 出现难于卷紧被捆束物 5、 松弛、 断裂等情况, 若厚于 100m, 则有可能因硬度过大而难于 卷紧被捆束物 5 等。 0035 作为粘合
24、剂例如有丙烯粘合剂、 半固体 (Semi-solid) 丙烯类共聚物、 橡 胶类粘合剂、 热熔性粘合剂, 乳剂 (emulsion) 类粘合剂, 紫外光固化 (ultraviolet hardening-type) 粘合剂等, 从初始粘合强度 (initial bond strength) 高的观点来看, 优 选橡胶类粘合剂。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橡胶类粘合剂。 0036 对于粘合剂而言, 优选的是, 将天然橡胶作为基础聚合物 (base polymer), 并根 据需要配合其它聚合物、 增粘树脂 (tackifier resin)、 防老剂、 无机填充剂 (inorganic filler)、 软
25、化剂 (softener) 等。 0037 作为其它聚合物, 例如有丁基橡胶、 聚丁橡胶 (butadiene rubber)、 异丁烯橡胶 (isobutene rubber)、 氯丁二烯橡胶 (chloroprene rubber)、 苯乙烯 - 丁二烯聚合物橡胶 (styrene-butadiene-copolymer rubber)、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聚合物橡胶 (styren 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 rubber)、 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聚合物橡胶 (sty rene-isoprene-styrene-copolymer
26、rubber) 等, 其配方含量为, 在 100 重量份 (parts by weight) 的粘合剂中含有 30 90 重量 (wt )。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 15 重量的天然橡 胶, 使用 30 重量的 AMERIPOL1013N 来作为苯乙烯 - 丁二烯聚合物橡胶, 使用 15 重量的 Quintac3433N 来作为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聚合物橡胶。 0038 作为增粘树脂, 例如有 : 氢化石油树脂、 脂肪族石油树脂、 芳香族石油树脂、 脂 肪族 / 芳香族聚合物类石油樹脂、 脂环族 (alicyclic) 类石油树脂、 松香 (rosin) 类 树脂、 萜烯 (terpe
27、ne) 类树脂、 萜烯酚树脂 (Terpene phenol resin)、 香豆酮 - 茚树脂 (Coumarone-indene resin) 等, 其配方含量为, 在 100 重量份的粘合剂中含有 10 70 重 量。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 5 重量的 ARKON P-100 以及 10 重量的 ARKONP-90 来作为氢 化石油树脂 ; 使用 13 重量的 YS 树脂 PX1000 来作为萜烯酚树脂。 0039 防老剂 (DB) 的配方含量为, 在 100 重量份的粘合剂中含有 0.1 10 重量份, 本实 施方式中使用1重量的YOSHINOX425, 使用10重量份的亚铅华3号作为无
28、机填充剂即铅, 并使用 1 重量份的 KRONOS KA-10 来作为颜料即氧化钛 (titanium oxide)。 0040 作为黏着层 2a 的厚度, 优选 10m 25m, 进一步优选 15m 20m, 更进一 步优选17m20m。 若薄于10m, 则黏着力不够, 有可能捆束不牢, 若厚于25m, 则黏 着力过大, 难于拆开袋子, 或在拆封时损坏被捆束物 5 等, 也就是说不能达到既不损坏被捆 束物 5、 又容易拆封、 并可进行再次捆束这一本发明的目的。 0041 在基材薄膜 4 上涂覆粘合剂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制, 可以使用各种通用方法, 例如, 除了用刷子、 刮板, 滚子 (rolle
29、r)、 射枪 (caulk gun) 等器具进行涂覆的方法之外, 也可以 采用使用了面向大量生産的空气喷射器 (air spray)、 喷嘴喷射器 (nozzlespray)、 辊涂机 (roll coater)、 珠粒 (bead) 等专用设备的涂覆方法。本实施方式中, 使用模具挤出式涂布 机 (die coater) 来进行涂布。此外, 优选的是, 根据需要, 在涂布粘合剂之前涂布底涂料 (primer) 等。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7 5/12 页 8 0042 如图 2 所示那样, 本实施方式中, 黏着区域 2 被设置在基材薄膜 4 的表面上, 并在 基材薄膜 4
30、的长度方向上呈踏脚石状排列。由此, 例如在非黏着区域 3 中的切断基准位置 C 进行切断, 并对被捆束物 5 进行捆束的情况下, 使用黏着区域 2 足以对被捆束物 5 进行捆 束, 并且还能使非黏着区域 3 余留在切断后的封缄胶带 1 的端部。这样, 用户能够容易地捏 持端部的非黏着区域 3, 从而在拆封时不会损坏袋子或封缄胶带 1 本身。 0043 这里, 若将彼此黏着后的黏着区域 2 剥离所需的強度为剥离强度 (peeling strength)(A), 黏着区域 2 与基材薄膜 4 之间的粘合强度 (Bonding Strength) 为粘合强 度 (B), 则优选剥离强度 (A) 小于
31、粘合强度 (B)。具体而言, 作为剥离强度 (A), 优选 0.1 10N/10mm, 进一步优选 1 8N/10mm, 更进一步优选 3 5N/10mm。使剥离强度 (A) 小于粘 合强度 (B) 的话, 例如在捆束被捆束物 5 时, 因黏着区域 2 的长度长于被捆束物 5 的捆束部 分的周长 ( 腰围长度 ), 而使黏着区域 2 彼此粘在一起的情况下, 不会导致在拆开捆束时一 方的黏着区域 2 紧紧地黏着在另一方的黏着区域 2 上而从基材薄膜 4 上剥离下另一方的黏 着区域 2 的情况发生。其结果, 能够在下一次捆束时, 重复使用。 0044 黏着区域 2 的长度需要根据被捆束物 5 的捆
32、束部分的周长 ( 腰围长度 ) 来调整, 该长度不受特别限制, 但一般来说, 采用 40 90mm 左右的长度, 并且相对于该长度最小需 要 5 10mm 左右的非黏着区域 3。非黏着区域 3 的长度也不受特别限制, 但若非黏着区 域 3 的长度太长, 黏着区域 2 的长度必然会变短, 导致捆束力度降低, 所以非黏着区域 3 的 长度只要是既能确保不会产生上述问题又能供用户捏持的长度即可。用比率来表示的话, 作为黏着区域 2 与非黏着区域 3 的长度比率, 优选 9 1 1 1.5, 进一步优选 7 1 1 1.2, 更进一步优选 4 1 1 1。作为黏着区域 2 的长度和非黏着区域 3 的长
33、度之 和 ( 以下, 称为一个节距 (pitch), 优选 45mm 100mm 左右, 进一步优选 60mm 90mm, 更 进一步优选7085mm。 根据前述的长度比率, 在一个节距的长度小于45mm的情况下, 非黏 着区域 3 便太短会使用户难于捏持。此外, 若一个节距的长度超过 100mm, 则会产生多余的 黏着区域 2 及非黏着区域 3, 导致使用方便性降低。 0045 在切断基准位置 C 上切断非黏着区域 3, 并使切断后的各个非黏着区域分别为第 一非黏着区域 3a 及第二非黏着区域 3b 时, 第一非黏着区域 3a 的长度 (h1) 与第二非黏着 区域 3b 的长度 (h2) 之
34、间的差 (h1-h2) 优选为能够使用户识别出第一非黏着区域 3a 长出 第二非黏着区域 3b 的部分为捏持部分这样的长度。这里, 用户能够识别出捏持部分的长度 因人而异, 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但可以认为例如长度在 0.5mm 以上, 则大多数用户能识别出 是捏持部分。 0046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封缄胶带 1, 能够提供一种拆封时不损坏袋子等被捆束物 5, 并 可重复使用, 不需要分类废弃的封缄胶带。 0047 0048 本实施方式的封缄胶带 6 如图 3 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封缄胶带 6 与第一实施方式 的封缄胶带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实施方式中, 黏着区域 7 是横跨基材薄膜
35、 4 的 宽度方向的区域。 0049 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 采用黏着区域7横跨基材薄膜4的宽度方向的构造, 所以黏 着面积大, 在从捆束后的被捆束物 5 拆下捆束着的封缄胶带之后, 用户不需使用特别的捆 束装置便可容易地进行再次贴合, 从而能够提高再次贴合时的使用方便性。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8 6/12 页 9 0050 除了上述不同之处之外, 基材薄膜 4 及非黏着区域 3 等材料的性质、 长度、 物理特 性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 图 3 中, 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了与第一实 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此外, 黏着区域 7 的材料的性质、
36、长度、 物理特 性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黏着区域 2 的相同。 005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封缄胶带 6, 通过使黏着区域 7 横跨宽度方向, 除了具有第一实 施方式的封缄胶带 1 所获得的効果之外, 还可获得能够将被捆束物 5 捆束得更牢靠这一効 果。 0052 0053 本实施方式中, 对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封缄胶带 1 的捆束装置 8、 以及使用了第 一实施方式的封缄胶带 1 的捆束方法进行说明。图 4 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捆束装置 8 的示意 图。图 4 中, 适当省略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捆束装置 8 时并不必要的部分 ( 捆束装置 8 的 壳体等 )。 0054 本实施方式的捆束装置 8 是使用
37、了封缄胶带 1 的捆束装置, 封缄胶带 1 包括黏着 区域 2 和非黏着区域 3, 黏着区域 2 被设置在基材薄膜 4 的表面上, 并在该基材薄膜 4 的长 度方向上呈踏脚石状排列。上述封缄胶带 1 的基材薄膜 4、 黏着区域 2、 非黏着区域 3 等的 材料的性质、 长度、 物理特性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 图 4 中标注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0055 本实施方式的捆束装置 8 具有 : 保持被卷绕的封缄胶带 1 的胶带保持器 9、 切断机 构 10 以及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 11。该切断机构用于在切断基准位置 C 上切断封缄胶带 1, 其中, 该切断基准位置C
38、是由用于调整切断基准位置的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11调整出 的位置。 在将切断机构10切断封缄胶带1后所获得的各个非黏着区域3分别作为第一非黏 着区域 3a 及第二非黏着区域 3b 的情况下, 该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 11 将切断基准位置调 整为, 第一非黏着区域3a的长度(h1)与第二非黏着区域3b的长度(h2)之间的差(h1-h2) 为能够使用户识别出第一非黏着区域 3a 长出第二非黏着区域 3b 的部分是捏持部分 G 这样 的长度。 0056 在封缄胶带 1 被安装在捆束装置 8 时, 如图 4 所示那样, 该封缄胶带在卷绕在胶带 保持器 9 的状态下被捆束装置 8 的壳体 ( 未图示 )
39、 保持着。从胶带保持器 9 拉出的封缄胶 带1经由引导棍子被送到后段的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11, 在对被捆束物5进行捆束之后, 被切断机构 10 切断。 0057 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 11 用于调整切断基准位置, 在将利用切断机构 10 切断封 缄胶带 1 后所获得的各个非黏着区域 3 分别作为第一非黏着区域 3a 及第二非黏着区域 3b 的情况下, 该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 11 将切断基准位置调整为, 使切断后的第一非黏着区 域 3a 的长度 (h1) 与第二非黏着区域 3b 的长度 (h2) 之间的差 (h1-h2) 的长度为能够使用 户识别出第一非黏着区域 3a 长出第二非黏着区域 3
40、b 的部分是捏持部分 G 这样的长度。 0058 切断基准位置调整机构 11 具有 : 齿轮状卷绕辊 12、 保持部 13、 和设置在该保持部 13 上的活塞机构 14, 如图 4 所示那样, 在封缄胶带 1 被配置成包络卷绕辊 12 的齿轮的峰部 12a 的状态下, 卷绕辊 12 的齿轮的峰部 12a 隔着包络的封缄胶带 1 而抵接保持部 13, 在齿 轮的峰部 12a 抵接着保持部 13 的状态下, 活塞机构 14 对包络的封缄胶带 1 施力, 以使其在 齿轮的谷部 12b 方向上进退, 从而调整切断基准位置 C。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9 7/12 页 10 0059
41、 如图4所示那样, 被捆束物5被引导至封缄胶带1所包络的卷绕辊12的谷部12b。 封缄胶带 1 的黏着区域 2 黏着在被引导的被捆束物 5 的表面上。在被捆束物 5 这样被压接 的状态下, 卷绕辊 12 按图 4 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 被捆束物 5 的周围便被封缄胶带 1 包裹。此时, 由于切断机构 10 还未发挥作用, 所以相应于被捆束物 5 的行进, 规定长度的封 缄胶带 1 从保持器 9 被拉出。 0060 接着, 当被捆束物 5 行进到图 5 所示的状态时, 切断机构 10 的切断杠 15 被推压, 封缄胶带 1 的非黏着区域 3 被设置在切断机构 10 的前端的切断部 10a 切
42、断。此时, 切断基 准位置C是箭头A所示的位置, 如图6所示那样, 在该位置切断后获得的第一非黏着区域3a 的长度(h1)长于第二非黏着区域3b的长度(h2), 即, 设置了用户可识别出的用于拆开捆束 体时捏持的捏持部分 G。 0061 在进行了切断之后, 切断杠 15 例如借助于弹簧等施力部件 ( 未图示 ) 而返回到进 行切断前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 上述施力部件、 以及活塞机构和后述的抓持机构 16 与填 充有空气的气缸机构 ( 未图示 ) 连接, 由于该气缸机构在切断杠 15 返回时产生联动, 所以 如图 7 所示那样, 活塞机构 14 将包络卷绕辊 12 的峰部 12a 的封缄胶带
43、1 推压向齿轮的谷 部 12b 的方向。由此, 能够在长度方向上对已被拉出了规定长度的下一个封缄胶带 1 的位 置进行微调, 从而做好捆束新的被捆束物 5 的准备。 0062 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 在卷绕辊12的前段还设置有抓持机构16。 在被捆束物 5 推压切断杠 15 时, 抓持机构 16 与上述气缸机构联动, 并抓住封缄胶带 1 的非 黏着区域 3, 从而发挥对封缄胶带 1 的移动量进行控制的限位器的作用。如上所述那样, 在 使封缄胶带 1 卷绕被捆束物 5 时, 通过使卷绕辊 12 旋转, 来从胶带保持器 9 中拉出规定长 度的新的封缄胶带1。 此外, 如上所述那样,
44、 在进行切断时, 气缸机构与活塞机构14联动, 从 而对下一个封缄胶带 1 的位置进行微调。在对封缄胶带 1 的初始位置进行微调时, 抓持机 构 16 抓住封缄胶带 1 的非黏着区域 3, 发挥对上述封缄胶带 1 的移动量进行控制的限位器 的作用, 从而可避免因失误而拉出过长的封缄胶带 1。可以调整气缸机构, 使其在上述活塞 机构 14 动作之前的一定时间内动作。由此, 能够更正确地对封缄胶带 1 的初始位置进行调 整。 0063 根据本实施方式, 能够提供一种封缄胶带1的捆束装置8及捆束方法, 该封缄胶带 是在拆封时不会损坏袋子等被捆束物 5, 并可重复使用, 也不需要分类废弃的封缄胶带。
45、0064 此外, 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基材薄膜上形成黏着层的间歇涂覆方法, 来作为形成黏着区域的方法,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也就是说, 也可以采用在基材薄膜 的整个面上设置粘着层之后, 削减部分黏着层的黏着力的方法。作为削减黏着力的方法不 受特别限制, 例如可采用部分喷涂粉体的方法、 涂覆脱模剂的方法、 贴上其他材料 ( 薄膜、 纸等 ) 的方法等。此外, 第三实施方式中, 说明了具有活塞机构、 气缸机构及切断机构的结 构,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省略活塞机构或气缸机构, 或采用弹簧来代替活 塞机构。 此外, 也可以设置传感器功能来代替这些机构, 只要是能够对切断基
46、准位置进行微 调的机构便可采用。 0065 以下, 用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封缄胶带。 0066 首先, 对评价方法加以说明。 0067 1. 自粘保持力 (Self-Adhesion Retention Force)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10 8/12 页 11 0068 切取一段宽度为 20mm、 长度为 150mm 的封缄胶带, 将黏着层彼此贴合之后, 用 2kg 重的橡胶辊进行一次往返按压, 以使其贴合。将封缄胶带的一端贴在用 #280 的水磨砂纸研 磨过的 SUS304 不锈钢上, 并用 2kg 重的橡胶辊进行一次往返按压。 0069 2. 保持強度 ( 错开
47、距离 ) 0070 用捆束装置(共和株式会社制造的PYLON BAG SEALER ACE)来对聚丙烯制的袋子 ( 实施例中构成被捆束物的袋子 ) 进行捆束, 并对黏着层彼此贴合着的最靠近袋子的部分 作出标记。在放置了四天之后, 测量标记与黏着层彼此剥离之处的距离。 0071 3. 自粘力 (autohesion) 0072 切取一段宽度为 20mm 的封缄胶带, 将黏着层彼此贴合之后, 用 2kg 重的橡胶辊进 行一次往返的按压, 以使其贴合。贴合了 20 分钟后, 将贴合后的封缄胶带固定在拉力试验 机(岛津制作所制造的AutographAGS-J型), 并以300mm/min的张紧度进行T
48、型剥离, 测量 此时的剥离力, 并将其作为自粘力。 0073 4. 实用试验 0074 用第三实施方式的捆束装置来进行使用实施例16、 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中制造 的封缄胶带的捆束试验, 并对捆束状态进行评价。捆束状态的评价, 四名试用顾客 ( 平均年 龄 43 岁的男子两名及女子两名 ) 对是否容易拆开处于捆束状态的封缄胶带进行评价。评 价基准如下。 0075 捆束性能 0076 : 捆束没有问题。 0077 : 发现有错开距离, 但捆束本身没有问题。 0078 : 虽然进行了捆束, 但错开距离大, 缺乏密封性。 0079 : 捆束不充分, 或不能捆束。 0080 拆封性能 0081 : 能够
49、容易地捏持着捏持部分来进行拆封。 0082 : 能够识别出捏持部分, 并进行拆封。 0083 1 : 不能捏持住捏持部分, 或能捏持住但不能拆封。 0084 2 : 拆不开, 或拆封时撕坏袋子。 0085 - : 由于没能捆束, 所以未进行评价。 0086 再次贴合性能 0087 : 没有问题, 能够较容易地再次贴合。 0088 : 黏着力稍微降低, 但还能再次贴合。 0089 : 黏着力降低, 但还能再次贴合。 0090 - : 因未能捆束、 未能拆开或袋子被撕破, 而未能进行评价。 0091 关于袋子撕破, 对未撕破袋子的给予, 而对撕破了袋子的给予 。 0092 综合评价 0093 : 在捆束性能、 拆封性能、 再次贴合性能方面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0094 : 在捆束性能、 拆封性能、 再次贴合性能方面都获得基本满意的结果。 0095 : 虽然有各种意见, 但基本上获得满意的结果。 0096 : 无法实用。 说 明 书 CN 102559082 A 11 9/12 页 12 0097 使用的原料如下所示。 0098 基材薄膜 : 38mPET 薄膜 ( 无印刷 )( 二村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 0099 粘合剂 : 0100 天然橡胶 0101 Qui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