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3670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30 CN 203736708 U (21)申请号 201420113676.7 (22)申请日 2014.03.13 A61N 1/04(2006.01) A61N 1/36(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 400041 重庆市高新区科园四街 70-1 号 (72)发明人 陈南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7 代理人 王玉芝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复合型电极 (57) 摘要 一种复合型电极, 包括基面, 所述基面上独立 设置有第一双路
2、电极, 第二双路电极和一组三路 电极 ;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形成第一输出回路 ; 第 二双路电极形成第二输出回路 ; 三路电极形成两 组信号采集输入回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 可以在局部小范围部位进行多组信号输入和输 出 ; 针对新型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 能够形 成良好的反馈治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36708 U CN 203736708 U 1/1 页 2 1. 一种复合型电极, 包括基面 (7) ,
3、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面 (7) 上独立设置有第一双路 电极 (1-1、 1-2) , 第二双路电极 (2-1、 2-2) 和一组三路电极 (3-1、 3-2、 3-3) ; 所述第一双路 电极 (1-1、 1-2) 形成第一输出回路 ; 第二双路电极 (2-1、 2-2) 形成第二输出回路 ; 三路电极 (3-1、 3-2、 3-3) 形成两组信号采集输入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电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 (1-1、 1-2) 和第 二双路电极 (2-1、 2-2) 以交叉对称方式分布于基面 (7) 上, 三路电极 (3-1、 3-2、 3-3) 分布于 第一双
4、路电极 (1-1、 1-2) 和第二双路电极 (2-1、 2-2) 剖面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电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三路电极 (3-1、 3-2、 3-3) 的两端为信号采集正负端, 中间为参考接地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电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 (1-1、 1-2) , 第 二双路电极 (2-1、 2-2) 和三路电极 (3-1、 3-2、 3-3) 的电极连接端为氯化银材质, 导电面为 水凝胶材质, 电极连接端背部为医用级 304 不锈钢材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电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面 (7) 为圆形自
5、粘型无纺 布。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复合型电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面 (7) 的直径为 100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36708 U 2 1/2 页 3 复合型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物理电刺激治疗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方便用于经 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的复合型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电极作用于皮肤, 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 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这是 70 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 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因而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 目前, 公知的用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电极多为单电极
6、头, 在局部位置进行多 组信号输入或输出时, 单个电极所占用的粘贴面积较小, 往往会因为粘贴面积过小而造成 粘贴不牢, 从而很难完成局部位置多组信号的输入或输出, 即便能够完成, 其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 用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电极为单电极头, 很难完成局部位 置多组信号的输入或输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局部小范围部 位进行多组信号输入和输出, 具有良好的反馈治疗的复合型电极。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06 一种复合型电极, 包括基面, 所述基面上独立设置有第一双路电极, 第二双路电 极和一组三
7、路电极 ;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形成第一输出回路 ; 第二双路电极形成第二输出回 路 ; 三路电极形成两组信号采集输入回路。 0007 进一步,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和第二双路电极以交叉对称方式分布于基面上, 三路 电极分布于第一双路电极和第二双路电极剖面中央。 0008 进一步, 所述三路电极的两端为信号采集正负端, 中间为参考接地端。 0009 进一步,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 第二双路电极和三路电极的电极连接端为氯化银材 质, 导电面为水凝胶材质, 电极连接端背部为医用级 304 不锈钢材质。 0010 进一步, 所述基面为圆形自粘型无纺布。 0011 进一步, 所述基面的直径为 100mm。 00
8、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可以在局部小范围部位进行多组信号输入和输出 ; 针对 新型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 能够形成良好的反馈治疗。并且两组双路电极交叉对称设 置, 当两组双路回路的电刺激交流信号存在一定频率差异时, 电刺激交流信号产生干涉效 应, 从而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疗效基础上能叠加因形成的干涉电流而引起的额外的良性 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3736708 U 3 2/2 页 4 0015 附图标记 0016 1-1、 1-2. 第一双路电极 ; 2-1、 2-2. 第二双路电极
9、; 0017 3-1、 3-2、 3-3. 三路电极 ; 4、 5、 6. 电极连接端 ; 7. 基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参见图 1, 图 1 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复合型电极的一种优选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 示,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 包括基面 7, 所述基面 7 上独立设置有第一双路电极 1-1、 1-2, 第二双路电极 2-1、 2-2 和一组三路电极 3-1、 3-2、 3-3 ; 其中,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 1-1、 1-2 形成第一输出回路 ; 第二双路电极 2-1、 2-2 形成第二输出回路 ; 三路电极
10、 3-1、 3-2、 3-3 形成两组信号采集输入回路。 0020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1-1、 1-2和第二双路电 极2-1、 2-2以交叉对称方式分布于基面7上, 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中, 当两路交叉回路电 刺激交流信号存在一定频率差异时即可形成干涉效应, 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疗效基础上 能叠加因形成的干涉电流而引起的额外的良性效果。 0021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 三路电极3-1、 3-2、 3-3分布于第一双路电 极 1-1、 1-2 和第二双路电极 2-1、 2-2 剖面中央。 0022 所述三路电极 3-1、 3-2、 3-3
11、的两端为信号采集正负端, 中间为参考接地端。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 所述第一双路电极 1-1、 1-2, 第二双路电极 2-1、 2-2 和 三路电极3-1、 3-2、 3-3的电极连接端4、 5、 6为氯化银材质, 导电面为水凝胶材质, 电极连接 端背部为医用级 304 不锈钢材质。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面 7 为圆形自粘型无纺布, 直径为 100mm ; 基面 7 也可以是 其他的自粘性绝缘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限制。 0025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203736708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36708 U 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