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64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66445 A (21)申请号 201210302795.2 (22)申请日 2012.08.23 101128482 2012.08.07 TW A61M 16/00(2006.01) A61N 1/14(2006.01) (71)申请人 慈佑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 (72)发明人 王秀珍 廖振船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3 代理人 黄灿 程美琼 (54) 发明名称 电位平衡供氧系统及电位平衡供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
2、种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用于将 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的一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 使用者吸入时, 平衡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该系 统包含 : 一含氧气体源, 用以提供该含氧气体 ; 一 气体导管, 连接于该含氧气体源 ; 一呼吸器, 连接 于该气体导管, 以将该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该使 用者吸入 ; 一导电构件, 与该使用者的身体接触, 以传导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 一电位平衡器, 用以平衡该电位 ; 以及一导线, 将该导电构件与 该电位平衡器予以电性连接。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
3、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6445 A CN 103566445 A 1/1 页 2 1. 一种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用于将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的一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使 用者吸入时, 平衡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该系统包含 : 一含氧气体源, 用以提供该含氧气体 ; 一气体导管, 连接于该含氧气体源 ; 一呼吸器, 连接于该气体导管, 以将该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该使用者吸入 ; 一导电构件, 与该使用者的身体接触, 以传导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 一电位平衡器, 用以平衡该电位 ; 以及 一导线, 将该导电构件与该电位平衡器予以电性连接。
4、 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的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其中, 该含电位平衡器是设置于该含 氧气体源。 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的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其中, 该含氧气体源是一变压吸附式 制氧机。 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的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其中, 该含氧气体浓度是 25% 至 50%。 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4 项中任一项的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其中, 该导电构件是设于 该呼吸器, 该导线是设于该气体导管。 6. 一种电位平衡供氧方法, 其是用于一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该系统包含 : 一含氧气体 源, 用以提供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的一含氧气体 ; 一气体导管, 连接于该含氧气体源
5、; 一 呼吸器, 连接于该气体导管, 以将该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使用者吸入 ; 一导电构件, 与该使 用者的身体接触, 以传导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 一电位平衡器, 用以平衡该电位 ; 以及一 导线, 将该导电构件与该电位平衡器予以电性连接,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该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该使用者吸入时, 平衡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6445 A 2 1/6 页 3 电位平衡供氧系统及电位平衡供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位平衡供氧系统及电位平衡供氧方法, 尤其关于一种可于提 供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的含氧气体给使用者吸入时, 平衡使用者的身体的
6、电位之供氧系 统及供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供氧系统的主要功能, 在于向使用者提供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的含氧气体 ( 以 下简称含氧气体 ), 以进行医疗或者保健用途。一般大气中的含氧浓度大约为 20%, 若能将 含氧浓度提高达到约25%至50%, 则有助于使用者在激烈运动后纾解疲劳与释放压力。 而更 高的含氧浓度, 如 70% 以上, 或者纯氧, 亦常用于例如呼吸方面疾病之医疗或保健。 0003 就一般供氧系统供应含氧气体之方法而言, 常见者如下 : (1) 变压吸附法 (PSA), 从周围大气中提取氧气, 藉由供氧系统内的分子筛机构, 吸收过滤周围大气中的氮气, 进而 达到提升含氧浓
7、度之效果 ; (2) 电解方式, 是对于液态水进行电解而产生氢气与氧气, 取其 氧气部分加以使用 ; (3) 储存式, 将氧气以液态方式高压储存于钢瓶或储槽内, 于需要时再 行释放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就医疗保健方面而言, 维持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平衡, 亦是一种受到瞩目的热门 议题与诉求。 然而, 已知的各种供氧系统, 并未考虑到使用者于吸入含氧气体时身体的电位 平衡。 因此, 在各种已知的供氧系统中, 均未具有在提供含氧气体时平衡身体的电位之设计 与功能, 所以在提供含氧气体时, 无法保证身体的电位维持于平衡。 0005 本案发明人有鉴于此种问题, 探讨研究在医疗保健方面对于提供含氧气
8、体时同时 维持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平衡之诉求, 进而得出本案发明。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用于将含氧浓度高于周围 大气的一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使用者吸入时, 平衡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该系统包含 : 一 含氧气体源, 用以提供该含氧气体 ; 一气体导管, 连接于该含氧气体源 ; 一呼吸器, 连接于 该气体导管, 以将该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该使用者吸入 ; 一导电构件, 与该使用者的身体接 触, 以传导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 一电位平衡器, 用以平衡该电位 ; 以及一导线, 将该导 电构件与该电位平衡器予以电性连接。 0007 并且,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位平衡
9、供氧方法, 其是用于一电位平衡供氧系统, 该系统 包含 : 一含氧气体源, 用以提供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的一含氧气体 ; 一气体导管, 连接于 该含氧气体源 ; 一呼吸器, 连接于该气体导管, 以将该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使用者吸入 ; 一 导电构件, 与该使用者的身体接触, 以传导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 一电位平衡器, 设于该 含氧气体源, 用以平衡该电位 ; 以及一导线, 将该导电构件与该电位平衡器予以电性连接, 该方法之特征在于, 将该含氧气体直接提供给该使用者吸入时, 平衡该使用者的身体的电 位。 说 明 书 CN 103566445 A 3 2/6 页 4 0008 依据本发明, 能提
10、供含氧气体供使用者吸入, 并且同时平衡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以达到更佳的医疗保健之目的。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构成。 0010 图 2A 是显示含氧气体源 11 的构成。 0011 图 2B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气体导管 21 的构成。 0012 图 2C 是从剖面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呼吸器 31 的构成。 0013 图 2D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导电构件 41 的构成。 0014 图 2E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电位平衡器 51 的构成。 0015 图 2F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导线 61 的构成。 0016 图 3 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 2
11、的构成。 0017 图 4A 是显示实施例 2 之含氧气体源 111 的构成。 0018 图 4B 是显示实施例 2 之气体导管 121 的构成。 0019 图 4C 是从剖面显示实施例 2 之呼吸器 131 的构成。 0020 【元件符号说明】 0021 1、 101供氧系统 0022 2使用者 0023 11、 111含氧气体源 0024 13、 113进气口 0025 15、 115分子筛 0026 17、 117供气口 0027 21、 121气体导管 0028 23、 123一端 0029 25、 125另一端 0030 31、 131呼吸器 0031 33、 133呼吸器本体 00
12、32 35、 135气体入口 0033 37、 137气体出口 0034 39导管 0035 41导电构件 0036 43导电构件本体 0037 45、 145身体侧接点 0038 47、 147导线侧接点 0039 49、 61、 149导线 0040 51、 151电位平衡器 0041 53、 153接地板 0042 57、 157导线接点 0043 63、 163导线体 说 明 书 CN 103566445 A 4 3/6 页 5 0044 65绝缘外覆件 0045 67、 167一端 0046 69、 169另一端 0047 139内部空间 0048 A大气 0049 O含氧气体 具体
13、实施方式 0050 ( 制氧机 ) 0051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之实施例 1。 0052 图 1 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构成。 0053 如图所示, 供氧系统 1 是用于提供可让使用者 2 吸入之含氧气体 O, 其包含 : 含氧 气体源 11、 气体导管 21、 呼吸器 31、 导电构件 41、 电位平衡器 51 以及导线 61。 0054 图 2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部分构成, 其中, 图 2A 是显示含氧气体源 11 的构成。 0055 含氧气体源 11, 用于提供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 A 之含氧气体 O。在本实施例中, 含氧气体源 11 是一变压吸附式 (PSA) 制
14、氧机, 提供含氧浓度约 33%42% 之含氧气体 O。含 氧气体源 11 包含 : 进气口 13、 分子筛 15、 供气口 17。含氧气体源 11 从进气口 13 吸入周围 大气A, 透过分子筛15滤除一部分大气A中的氮气以提高含氧浓度, 成为提高含氧浓度之含 氧气体 O 从供气口 17 供应而出。 0056 图 2B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气体导管 21 的构成。 0057 气体导管 21, 是中空管状体, 可供含氧气体 O 流通。气体导管 21 的一端 23 连接于 前述含氧气体源 11 之供气口 17( 图 2A), 而另一端 25 连接至后详述之呼吸器 31 之气体入 口 35( 图
15、 2C)。 0058 图 2C 是从剖面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呼吸器 31 的构成。 0059 呼吸器 31, 用于让使用者 2 直接吸入含氧气体 O。本实施例中, 呼吸器 31 是设计 成鼻架型, 可固定于使用者 2 的口部及 / 或鼻部, 其包含呼吸器本体 33、 气体入口 35、 气体 出口 37 以及内部导管 39。 0060 呼吸器本体 33, 其上设有气体入口 35、 气体出口 37 以及内部导管 39。 0061 气体入口 35 与前述气体导管 21 的一端 25 相连接, 以供含氧气体 O 流入呼吸器 31。 0062 气体出口 37 可连接于使用者 2 的口部及 / 或鼻部,
16、 以让使用者 2 直接吸入含氧气 体 O。于本实施例中, 气体出口 37 是可置于使用者 2 之鼻孔内。 0063 内部导管 39 设于呼吸器本体 33 内, 连接气体入口 35 与气体出口 37。于本实施例 中, 内部导管 39 是由呼吸体本体 33 之中空部分所形成。 0064 图 2D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导电构件 41 的构成。 0065 导电构件 41, 接触于使用者 2, 并用于传导使用者 2 之电位 V。导电构件 41 包含 : 导电构件本体 43、 身体侧接点 45、 导线侧接点 47、 导线 49。 0066 导电构件本体 43, 是一种可接触于使用者的身体的结构, 于本
17、实施例中是环带式, 其上设有身体侧接点 45、 导线侧接点 47 及导线 49。 说 明 书 CN 103566445 A 5 4/6 页 6 0067 身体侧接点 45, 是由具有良好导电性之导体制成, 具体而言可为金属等材质, 其 中, 宜为不易引起使用者 2 过敏之材质, 例如金、 银、 铂、 钛及其合金等。当导电构件 41 固定 于使用者 2 的身体时, 身体侧接点 45 直接与使用者 2 的身体相接触而电性连接。 0068 导线侧接点 47, 是由具有良好导电性之导体制成, 与后详述之导线 61 电性连接。 此外, 身体侧接点 45 与导线侧接点 47 藉由导线 49 而电性连接。
18、0069 身体侧接点 45、 导线侧接点 47、 导线 49 可由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一材质一体构 成, 亦可分别由具有良好导电性之不同材质构成。此外, 在不同实施例中, 导电构件 41 亦可 整体由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一材质一体构成。 0070 图 2E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电位平衡器 51 的构成。 0071 电位平衡器 51, 用于对使用者 2 之电位 V 进行平衡。本实施例中, 电位平衡器 51 包含接地板 53 与导线接点 57。 0072 接地板 53 是由大体积之具有良好导电性之导体制成, 藉由大体积导体之电位平 衡效应, 对于电位 V 进行平衡。接地板 53 亦可额外与外部进行
19、电性接地。此时, 就安全上 的考量而言, 宜藉由稽纳二极体 (Zener diode) 等方式设置安全防护。 0073 接地板53上设有导线接点57, 其与后详述之导线61之导线体63的另一端69(图 2F) 电性连接。 0074 图 2F 是显示实施例 1 之中的导线 61 的构成。 0075 导线 61, 将导电构件 41 与电位平衡器 51 予以电性连接。导线 61 包含导线体 63 以及绝缘外覆件 65。导线体 63 由导电性良好之导体制成, 绝缘外覆件 65 是由绝缘性材质 制成, 包覆于导线体 63 之外作为保护。 0076 导线体 63 的一端 67 是电性连接于导电构件 41
20、的导线侧接点 47, 而另一端 69 是 电性连接于电位平衡器 51 之导线接点 57。 0077 以下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1 之供氧系统 1 之运作流程, 首先, 将呼吸器 31 与导电构 件 41 固定至使用者 2 的相应身体部位, 使气体出口 37 与身体侧接点 45 分别连接与接触于 使用者 2。 0078 其次, 使周围大气A经由进气口13进入含氧气体源11, 并经由分子筛15滤除一部 分氮气, 成为提高含氧浓度之含氧气体 O 并从供气口 17 供应而出。 0079 从供气口 17 供应的含氧气体 O, 从气体导管 21 的一端 23 流入, 经过含氧气导管 21 而到达另一端 25。
21、 0080 含氧气体 O 从气体导管 21 的另一端 25, 经由气体入口 35 流入呼吸器 31, 经由呼 吸器本体内的内部导管 39, 最终从气体出口 37 让使用者 2 直接吸入。 0081 此时, 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 V, 经由导电构件 41 的身体侧接点 45, 流经导线 49, 而 从导线侧接点 47 传导至导线 61 中, 到达导线体 63 的一端 67。 0082 电位V从导线体63的一端67传导至另一端69, 并到达电位平衡器51之导线接点 57, 此时电位平衡器 51 对于电位 V 进行平衡。其结果, 使得使用者 2 的身体的电位 V 平衡。 0083 藉此, 在含氧气体源
22、 11 提供可让使用者 2 吸入之含氧气体 O 时, 藉由电位平衡器 51 对使用者 2 的身体的电位 V 进行平衡。 0084 以上, 即是本实施例 1 之详细运作流程。 0085 ( 供氧面罩 ) 说 明 书 CN 103566445 A 6 5/6 页 7 0086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型态, 即实施例 2。 0087 图 3 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 2 的构成, 本实施例 2 与实施例 1 之主要差别在于电位 平衡器是设于含氧气体源, 导电构件是设于呼吸器, 且导线是设于气体导管。 0088 如图所示, 实施例 2 之供氧系统 101 是用于提供可让使用者 2 吸入之含氧气体 O
23、, 其包含 : 含氧气体源 111、 气体导管 121、 呼吸器 131。 0089 图 4A 是显示实施例 2 之含氧气体源 111 的构成。 0090 含氧气体源111, 用于提供含氧浓度高于周围大气A之含氧气体O。 在本实施例中, 含氧气体源 111 亦是一变压吸附式 (PSA) 制氧机。含氧气体源 111 包含 : 进气口 113、 分子 筛 115、 供气口 117、 电位平衡器 151。含氧气体源 111 从进气口 113 吸入周围大气 A, 透过 分子筛 115 滤除一部分大气 A 中的氮气以提高含氧浓度, 成为提高含氧浓度之含氧气体 O 并从供气口 117 供应而出。 0091
24、 电位平衡器151, 用于对使用者2之电位V进行平衡。 本实施例中, 电位平衡器151 设于含氧气体源 111, 其包含接地板 153 与导线接点 157。 0092 接地板 153 是由大体积之具有良好导电性之导体制成, 藉由大体积导体之电位平 衡效应, 对于电位 V 进行平衡。接地板 153 亦可额外与外部进行电性接地。此时, 就安全上 的考量而言, 宜藉由稽纳二极体等方式设置安全防护。 0093 接地板 153 上设有导线接点 157, 其与后详述之导线体 163 的一端 169( 图 4B) 电 性连接。 0094 图 4B 是显示实施例 2 之气体导管 121 的构成。 0095 气
25、体导管 121, 是中空管状体, 可供含氧气体 O 流通。气体导管 121 一端 123 连接 于前述含氧气体源 111 之供气口 117, 另一端 125 连接至后详述之呼吸器 131 之气体入口 135( 图 4C)。 0096 本实施例中, 气体导管 121 埋设有导线体 163, 其一端 167 连接于后详述之呼吸器 131 之导线侧接点 147( 图 4C), 而另一端 169 连接于电位平衡器 151 之导线接点 157, 将呼 吸器 131 与电位平衡器 151 予以电性连接。 0097 图 4C 是从剖面显示实施例 2 之呼吸器 131 的构成。 0098 呼吸器 131, 用
26、于让使用者 2 直接吸入含氧气体 O。本实施例中, 呼吸器 131 是设 计成面罩型, 可固定于使用者 2 的口部及 / 或鼻部, 其包含呼吸器本体 133、 气体入口 135、 气体出口 137、 内部空间 139。 0099 呼吸器本体 133 上设有气体入口 135、 气体出口 137, 并形成有内部空间 139。 0100 气体入口 135 与前述气体导管 121 的一端 125 相连接, 以供含氧气体 O 流入呼吸 器 131。 0101 气体出口 137 可连接于使用者 2 的口部及 / 或鼻部, 以让使用者 2 直接吸入含氧 气体 O。于本实施例中, 气体出口 137 是可同时罩
27、于使用者 2 之口鼻。 0102 气体入口 135 与气体出口 137 是经由内部空间 139 而相连通。 0103 并且, 呼吸器131于气体入口135与气体导管121连接之处, 设有导线侧接点147, 于气体出口 137 与使用者 2 的身体接触之处, 设有身体侧接点 145。导线侧接点 147 与身体 侧接点 145 是藉由导线 149 而电性连接。 0104 身体侧接点 145, 是由具有良好导电性之导体制成, 具体而言可为金属等材质, 其 说 明 书 CN 103566445 A 7 6/6 页 8 中, 宜为不易引起使用者 2 过敏之材质, 例如金、 银、 铂、 钛及其合金等。当呼
28、吸器 131 固定 于使用者 2 的身体时, 身体侧接点 145 直接与使用者 2 的身体相接触而电性连接。 0105 身体侧接点 145、 导线侧接点 147、 导线 149 可由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一材质一体 构成, 亦可分别由具有良好导电性之不同材质构成。 0106 以下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2 之供氧系统 101 之运作流程, 首先, 将呼吸器 131 固定至 使用者 2 的相应身体部位, 使气体出口 137 连接于使用者 2 的口部及 / 或鼻部, 此时身体侧 接点 145 亦同时接触于使用者 2。 0107 其次, 使大气 A 经由进气口 113 进入含氧气体源 111, 并经由分子筛
29、115 滤除一部 分氮气, 成为提高含氧浓度之含氧气体 O 并从供气口 117 供应而出。 0108 从供气口 117 供应的含氧气体 O, 从气体导管 121 的一端 123 流入, 经过含氧气导 管 121 而到达另一端 125。 0109 含氧气体 O 从气体导管 121 的另一端 125, 经由气体入口 135 流入呼吸器 131, 经 由内部空间 139, 最终从气体出口 137 让使用者 2 直接吸入。 0110 此时, 使用者的身体的电位V, 经由呼吸器131的身体侧接点145, 流经导线149, 而 从导线侧接点 147 传导至导线体 163 的一端 167。 0111 电位V
30、从导线体163的一端167传导至另一端169, 并到达电位平衡器151之导线 接点 157, 此时电位平衡器 151 对于电位 V 进行平衡。其结果, 使得使用者 2 的身体的电位 V 平衡。 0112 以上, 即是本实施例 2 之详细运作流程。 0113 以上藉由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之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 例,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 依据本发明说明书、 图式及申请专利范围记载之内容 所能思及的各种变形与变更, 均属于本发明之范畴内。 0114 产业上利用性 : 本发明可应用于提供让使用者吸入含氧气体并且同时平衡使用 者的身体的电位之各种医疗与保健器材。 说 明 书 CN 103566445 A 8 1/4 页 9 图 1 图 2A 图 2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6445 A 9 2/4 页 10 图 2C 图 2D 图 2E 图 2F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6445 A 10 3/4 页 11 图 3 图 4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6445 A 11 4/4 页 12 图 4B 图 4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6445 A 1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