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78934.8 (22)申请日 2014.12.16 A61K 36/9062(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K 33/26(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南岛路 158 号 (72)发明人 卢彦敏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 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由以下重量 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 : 党
2、参 15-20 份、 黄芪 15-20 份、 山药 15-20 份、 补骨脂 15-20 份、 菟丝 子 15-20 份、 益智仁 5-10 份、 五味子 20-25 份、 石 斛 10-15 份、 红景天 10-20 份、 椿皮 15-20 份、 莲 子 15-20 份、 芡实 15-20 份、 红藤 5-10 份、 败酱草 5-10 份、 金樱子 5-15 份、 牛蒡子 5-10 份和禹余 粮 8-12 份, 本发明通过中药的调理, 健脾和中、 益 肠、 燮理阴阳、 补益脏气、 清热燥湿, 消痈排脓、 去 腐止痛, 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促使溃疡愈合, 药性温和, 副作用小, 标本兼治。
3、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770666 A 2016.07.20 CN 105770666 A 1/1 页 2 1.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 : 党参15-20份、 黄芪15-20份、 山药15-20份、 补骨脂15-20份、 菟丝子15-20份、 益智仁5-10 份、 五味子 20-25 份、 石斛 10-15 份、 红景天 10-20 份、 椿皮 15-20 份、 莲子 15-20 份、 芡实 15-20 份、 红藤 5-10 份、 败酱草 5
4、-10 份、 金樱子 5-15 份、 牛蒡子 5-10 份和禹余粮 8-12 份。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 的中药配比而成 : 党参 20 份、 黄芪 20 份、 山药 20 份、 补骨脂 20 份、 菟丝子 20 份、 益智仁 10 份、 五味子 20 份、 石斛 15 份、 红景天 15 份、 椿皮 20 份、 莲子 15 份、 芡实 15 份、 红藤 8 份、 败 酱草 8 份、 金樱子 10 份、 牛蒡子 8 份和禹余粮 1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770666 A 2 1/4 页 3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
5、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多起病缓慢, 病情轻重不一, 其主要临床表现 为腹泻, 腹胀, 腹痛, 有持续或反复发作性, 排出脓血便、 粘液血便或血便, 常伴里急后重, 排 便困难。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发性, 容易反复发作, 病情缠绵难愈。 0003 西医传统治疗方法是使用单一的药物如抗感染药、 激素类药物、 免疫抑制药、 止泻 药等进行治疗, 起到消炎、 止痛、 止泻的暂时减轻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不能实现根本性治愈。 而且西药对肠道会有刺激, 并且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
6、长时间服用一种药物, 肠胃功能好转 一时, 继而又复发, 甚至病情加重。因此, 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选择中药来医治结肠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制成汤剂服 用, 健脾和中、 益肠、 燮理阴阳、 补益脏气、 清热燥湿, 消痈排脓、 去腐止痛, 用于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 促使溃疡愈合, 药性温和, 副作用小, 标本兼治。 0005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 0006 党参15-20份、 黄芪15-20份、 山药15-20份、 补骨脂15-20份、 菟丝子15-20份、 益 智仁 5-10 份、 五味子 20
7、-25 份、 石斛 10-15 份、 红景天 10-20 份、 椿皮 15-20 份、 莲子 15-20 份、 芡实 15-20 份、 红藤 5-10 份、 败酱草 5-10 份、 金樱子 5-15 份、 牛蒡子 5-10 份和禹余粮 8-12 份。 0007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 优选为按下述重量份数制备 : 党参 20 份、 黄芪 20 份、 山药 20 份、 补骨脂 20 份、 菟丝子 20 份、 益智仁 10 份、 五味子 20 份、 石斛 15 份、 红景天 15 份、 椿皮 20 份、 莲子 15 份、 芡实 15 份、 红藤 8 份、 败酱草 8 份、 金樱子 10 份、 牛蒡子
8、8 份和禹余粮 10 份。 0008 将上述各原料药制成本发明灌肠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 0009 按上述重量份数取上述中药原料, 将禹余粮打碎, 与其他药材混合均匀, 加水煎煮 2 次, 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4 5 倍, 煎煮 2 4h, 合并煎液, 得到本发明的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的中药汤剂。 0010 用法 : 成人每次服用 200mL, 每日 2 次, 饭前温服。 0011 药理分析 : 0012 党参 : 味甘, 性平。有补中益气、 止渴、 健脾益肺, 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 食少倦 怠, 咳嗽虚喘, 气血不足, 面色萎黄, 心悸气短, 津伤口渴, 内热消渴。 懒言短气、 四肢
9、无力、 食 欲不佳、 气虚、 气津两虚、 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 0013 黄芪 : 性味 : 甘, 微温 ; 归经 : 归肺、 脾、 肝、 肾经 ; 主治 : 表虚自汗 ; 阴虚盗汗 : 可与 生地、 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 急性肾炎水肿 : 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 并常与防已、 茯 说 明 书 CN 105770666 A 3 2/4 页 4 苓、 白术等合而用, 方如防己黄芪汤 ; 慢性肾炎水肿、 脾肾虚 : 常与党参、 白术、 茯苓同用 ; 阳 气虚弱 : 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 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 疮疡溃破 : 久不收口, 有生肌 收口之作用 ; 肺气虚证 : 咳喘日
10、久, 气短神疲, 痰雍于肺无力咯出 ; 气虚衰弱 : 倦怠乏力, 或 中气下陷、 脱肛、 子宫脱垂。 0014 山药 : 甘、 平。健脾胃、 益肺肾、 补虚嬴。治食少便溏、 虚劳、 喘咳、 尿频、 带下、 消渴。 0015 补骨脂 : 苦、 辛、 温 ; 归肾、 脾经 ; 温脾止泻, 补肾壮阳, 固精缩尿, 肾虚腰痛, 小便频 数, 小儿遗尿, 肾漏, 纳气平喘。 0016 菟丝子 : 气味辛, 甘, 平无毒 ; 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 痛, 腿脚软弱无力、 阳痿遗精、 呓语、 小便频数、 尿有余沥、 头晕眼花、 视物不清、 耳鸣耳聋以 及妇女带下、 习惯性流产等症。
11、 0017 益智仁 : 味辛 ; 性温 ; 入心, 脾 ; 肾经 ; 温肾固精缩尿, 温脾开胃摄唾。 0018 五味子 : 敛肺, 滋肾, 生津, 收汗, 涩精。治肺虚喘咳, 口干作渴, 自汗, 盗汗, 劳伤羸 瘦, 梦遗滑精, 久泻久痢。 0019 石斛 : 味甘淡微咸, 寒, 归胃、 肾, 肺经。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 口干 烦渴, 食少干呕, 病后虚热, 目暗不明。 0020 红景天 : 寒、 甘、 涩 ; 肺经 ; 有补气清肺、 益智养心、 收涩止血、 散瘀消肿的功效。主 治气虚体弱、 病后畏寒、 气短乏力、 肺热咳嗽、 咯血、 白带腹泻、 跌打损伤等。 0021 椿皮
12、: 别名 : 臭椿、 椿根皮、 樗白皮、 樗根皮 ; 性寒, 味苦、 涩。功能清热燥湿, 收敛止 带, 止泻, 止血。用于白带、 腹泻、 久痢、 便血等疾。 0022 莲子 : 性平味甘、 涩, 入心、 肺、 肾经。具有补脾、 益肺、 养心、 益肾和固肠等作用。适 用于心悸、 失眠、 体虚、 遗精、 白带过多、 慢性腹症等症。 0023 芡实 : 甘, 平, 涩, 无毒。补脾固肾, 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 解暑热酒毒, 疗带浊泄 泻, 小便不禁。 0024 红藤 : 苦、 凉。归肝、 大肠经。舒筋活络, 清热消炎, 泄肝胆热。用于跌打损伤, 骨 折, 阴虚潮热, 虚劳咳嗽, 乳腺炎, 腮腺炎,
13、 阑尾炎, 肠痈腹痛。 0025 败酱草 : 性凉, 味辛、 苦。 有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之功效, 常用于肠痈, 肺痈, 痢疾, 产 后瘀血腹痛, 痈肿疔疮。 0026 金樱子 : 酸甘涩平, 入肾、 膀胱、 大肠经。固精缩尿, 涩肠止泻。用于肾气不固之遗 精、 遗尿、 小便频数、 白带绵绵, 脾虚久泻久痢不止, 肺虚喘咳, 自汗盗汗, 崩漏等症。 0027 牛蒡子 : 风热感冒、 温病初起 ; 风热或肺热咳嗽、 咯痰不畅 ; 咽喉肿痛 ; 斑疹不透 ; 麻疹初期, 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 ; 疮疡肿毒及痄腮等。 生用可润肠通便, 热毒咽喉红肿疼痛, 兼有热结便秘尤宜。 0028 禹余粮 : 主咳
14、逆寒热, 烦满下 ( 御览有痢字 ), 赤白, 血闭, 症瘕, 大热。 0029 中医理论认为, 结肠炎多为湿热壅结、 脾肾阳虚、 气血两虚、 气滞血瘀、 饮食失调、 劳累过度、 精神因素而诱发, 治疗不仅要调理脾胃、 健脾益肠, 还应寒热通补、 健脾和中、 燮 理阴阳。本发明组方中, 牛蒡子苦涩, 能疏散风热、 解毒消肿, 疗痈肿疮毒 ; 党参、 黄芪、 补脾 益气、 益气养阴、 补脾肺肾 ; 补骨脂能温脾止泻 ; 菟丝子能补肾益精、 止泻 ; 益智仁能温脾 ; 五味子能敛肺涩肠 ; 石斛能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 红景天活血化瘀、 健脾益气 ; 金樱子酸涩、 涩肠止泻 ; 莲子补脾止泻 ;
15、 芡实除湿止带、 健脾止泻 ; 红藤、 败酱草利肠解毒、 消痈排脓、 祛 说 明 书 CN 105770666 A 4 3/4 页 5 瘀止痛 ; 椿皮利肠、 清热燥湿、 收敛止带 ; 禹余粮收敛止血、 涩肠止泻 ; 诸药相伍, 健脾和中、 益肠、 燮理阴阳、 补益脏气、 温脾止泻、 清热燥湿,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 促使溃疡愈合, 药性温和, 副作用小, 标本兼治。 0030 本发明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使用方便, 有效解决了传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只 能暂时缓解症状, 不能治愈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临床效果好, 能彻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 物。 0031 疗效判断
16、: 0032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起病多缓慢, 病情轻重不一, 腹泻是主要症 状, 排出黏液便或血便, 常伴里急后重, 有腹痛, 排便后可缓解。 0033 痊愈 : 症状完全消失, 肠胃功能、 排便恢复正常。 0034 好转 : 症状基本消失。 0035 无效 : 诸症无改善。 0036 治疗结果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65 例, 服用本发明的药物, 按上述重量份数取 上述中药原料, 将禹余粮打碎, 与其他药材混合均匀, 加水煎煮 2 次, 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 量的 4 5 倍, 煎煮 2 4h, 合并煎液, 得到本发明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汤剂。用法 : 成人每次服用
17、200mL, 每日 2 次, 饭前温服。痊愈 145 例, 占 88, 好转 11 例, 占 7, 总有效 率 95。 0037 附几例病例作进一步说明 : 0038 病例 1 : 林某, 男 45 岁, 溃疡性结肠炎 10 余年, 2012 年服用中药好转, 2014 年 2 月 复发, 前来就诊, 自述大便每天五六次, 质稀, 便前有脓血粘液, 里急后重, 左下腹痛, 阴雨天 为甚, 不恶寒, 食欲不振, 口干欲饮, 小便不利, 尿后余沥不尽, 舌淡胖有齿痕, 苔簿, 脉沉, 诊 断为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 服用本发明的药物, 7 天见效, 排便次数减少, 便血改善, 继续服 用 7 天,
18、排便正常, 便血、 腹痛症状完全消失痊愈, 随访半年无复发。 0039 病例 2 : 王某, 男, 39 岁, 2014 年 3 月来诊, 自述 4 年前出现大便带血, 未予诊治。3 年前当地医院查肠镜 :“溃疡性结肠炎” , 予灌肠、 口服 SASP 抗炎治疗, 症状好转出院。出院 后大便带血时有反复, 自服 SASP 治疗。1 年前大便带血加重 (10 次 /d), 伴有脓液, 再次于 当地予以激素、 中药灌肠、 SASP、 输血支持治疗, 因便血无改善转至某省立医院, 肠镜示 “溃 疡性结肠炎 ( 全结肠型 )” , 继续局部灌肠, 并予激素静滴、 5-ASA 口服治疗, 脓血便渐止,
19、口 服激素 2 月减量停药, 予 5-ASA 维持治疗。2 周前, 便血再次加重 (6-8 次 /d)。既往史, 个 人史无特殊。入院时体格检查 : T:38.2, BP:110/70mmHg。神志清醒。两肺呼吸音清, 未及 干湿罗音。HR 98 次 / 分, 律齐, 无杂音。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及, 下腹部有压痛, 无反跳痛 及肌紧张。肠鸣音 6-8 次 / 分, 双下肢无水肿。服用本发明药物 7 天见效, 大便次数减少至 2-3 次 /d, 便血症状改善, 继续服用 7 天后排便正常, 无便血现象, 症状完全消失, 继续服用 一周巩固疗效, 随访 3 个月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20、实施例 1 : 0041 本实施例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 成 : 党参 20 份、 黄芪 20 份、 山药 20 份、 补骨脂 20 份、 菟丝子 20 份、 益智仁 10 份、 五味子 20 说 明 书 CN 105770666 A 5 4/4 页 6 份、 石斛 15 份、 红景天 15 份、 椿皮 20 份、 莲子 15 份、 芡实 15 份、 红藤 8 份、 败酱草 8 份、 金 樱子 10 份、 牛蒡子 8 份和禹余粮 10 份。 0042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 按下述方法制备 : 0043 按上述重量份数取上述中药原料, 将禹余粮打碎, 与其他药材混合均匀, 加水煎煮 2 次, 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4 5 倍, 煎煮 2 4h, 合并煎液, 得到本发明的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的中药汤剂。 0044 用法 : 成人每次服用 200mL, 每日 2 次, 饭前温服。 说 明 书 CN 105770666 A 6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